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追踪管理法联合品管圈管理对肾脏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魏芳梅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追踪管理法联合品管圈管理对肾脏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成立追踪管理团队,由肾内科护理质量管理组和院级护理质量管理组组成,依据三级评审标准制定追踪管理优先关注项目,并运用个案追踪和系统追踪法对肾内科优先关注项目... 目的:探讨追踪管理法联合品管圈管理对肾脏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成立追踪管理团队,由肾内科护理质量管理组和院级护理质量管理组组成,依据三级评审标准制定追踪管理优先关注项目,并运用个案追踪和系统追踪法对肾内科优先关注项目进行持续监测与评估,每月将所发现的问题总结为十大类,并运用品管圈活动不断改进肾内科护理质量。结果:实施半年后肾内科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尿量统计出错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追踪管理法和品管圈活动完善了肾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促进了肾内科护理质量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踪管理法 品管圈活动 肾内科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熏蒸联合三阶梯镇痛在晚期癌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邓娜 桂诗敏 +4 位作者 付尼亚 刘庆 王红 宋文婷 魏文庭 《光明中医》 2017年第22期3244-3246,共3页
目的探讨阿是穴中药熏蒸疗法联合三阶梯镇痛药物对治疗晚期癌痛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晚期癌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中药熏蒸治疗组(A组)45例,对癌痛患者进行阿是穴中药熏蒸;西药镇痛剂治疗组(B组)45例,对癌痛患者合理使用三阶梯镇痛剂;中药... 目的探讨阿是穴中药熏蒸疗法联合三阶梯镇痛药物对治疗晚期癌痛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晚期癌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中药熏蒸治疗组(A组)45例,对癌痛患者进行阿是穴中药熏蒸;西药镇痛剂治疗组(B组)45例,对癌痛患者合理使用三阶梯镇痛剂;中药熏蒸治疗+西药镇痛剂治疗组(C组)45例,对癌痛患者在合理使用三阶梯镇痛剂基础上对阿是穴进行中药熏蒸,1个疗程后观察各组的镇痛效果及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临床有效率,A组与B组比较,P<0.05;C组与B组比较,P<0.05;C组与A组比较,P<0.05。治疗后毒副作用的发生率,B、C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C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使用三阶梯镇痛药物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技术熏蒸阿是穴干预癌性疼痛,提高患者的镇痛效果和镇痛时间,可降低内服药物剂量,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和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是穴 中药熏蒸治疗 三阶梯镇痛 癌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陈艳玲 江训盛 李赞华 《江西医药》 CAS 2017年第3期261-264,共4页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BT)在糖尿病并发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江西省胸科医院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病人共112例,对其进行PPD试验、抗结核抗体和T-SPOT.BT试验。根据临床诊断分为糖尿病合并菌阳肺结核组、菌阴肺结...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BT)在糖尿病并发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江西省胸科医院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病人共112例,对其进行PPD试验、抗结核抗体和T-SPOT.BT试验。根据临床诊断分为糖尿病合并菌阳肺结核组、菌阴肺结核组,分别比较T-SPOT.BT试验和PPD试验、抗结核抗体在这两组人群中的阳性率差异,比较糖尿病合并肺结核T-SPOT.TB对菌阳、菌阴肺结核患者诊断灵敏度,比较T-SPOT.TB对肺结核、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诊断灵敏度。结果在112例肺结核患者分别进行做T-SPOT.TB、PPD、抗结核抗体的检测,发现糖尿病合并菌阳肺结核、菌阴肺结核患者中的阳性率比较,T-SPOT.TB及结核抗体在不同组的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PD试验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单纯性肺结核人群中,T-SPOT.TB试验在每组的阳性率与PPD试验及结核抗体检测的阳性率比较,仅有T-SPOT.TB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T-SPOT.TB检测在血糖控制情况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POT.TB试验是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早期诊断的快速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 糖尿病 肺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骨代谢指标对慢性肾脏病患者骨质量的评价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娲 薛勤 +3 位作者 盛晓华 许涛 程东生 汪年松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年第6期499-502,共4页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骨代谢指标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骨质量好坏的评价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1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肾内科首次住院的CKD患者95例,将患者按GFR分为CKD3期组、CKD4期组及CKD5期组。测定各组患者血清钙...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骨代谢指标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骨质量好坏的评价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1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肾内科首次住院的CKD患者95例,将患者按GFR分为CKD3期组、CKD4期组及CKD5期组。测定各组患者血清钙(ca2+)、磷(P3-)、骨代谢指标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N端中分子(N—MID)、13胶原特殊序列(B—CTX)、25-羟维生素D[25-(OH)VD]和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结果:CKD三组患者随着GFR的逐渐下降,血ca2+、25(OH)D呈下降趋势,血P”、PTH、N—MID、B—CTX则呈逐渐上升趋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ALP组间差异总体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GFR分别与血P3-(r=-0.494)、N—MID(r=-0.577)、B—CTX(r=-0.518)呈负相关(P<0.001),与25(OH)D(r=0.289,P=0.008)呈正相关;血P3-与N—MID(r=0.5)、B—CTX(r=0.497)、PTH(r=0.528)分别呈正相关(P<0.001),与25(OH)D呈负相关(r=-0.276,P=0.012);PTH、N—MID、B—CTX三者互为正相关,PTH与N—MID(r=0.532)、PTH与B—CTX(r=0.551)、N—MID与β-CTX(r=0.641)分别呈正相关(P<0.001)。结论:CKD患者血清Ca2+、P3-、PTH、AKP、N—MID、B—CTX、25(OH)D相互作用影响骨质量。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在评估CKD患者骨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有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骨质量 骨钙素N端中分子 β胶原特殊序列 25-羟维生素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胆红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周娲 晏慧兰 +4 位作者 薛勤 程东生 陈玉强 范瑛 汪年松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5年第7期601-603,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KD)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间接胆红素(IB)、直接胆红素(DB)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市第六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的确诊为2型DN患者100例和门诊检...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KD)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间接胆红素(IB)、直接胆红素(DB)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市第六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的确诊为2型DN患者100例和门诊检查健康者(正常对照组)28例,将患者按GFR分为CKD3期组、CKD4期组及CKD5期组,检测各组患者血清TB、IB、DB的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并根据CIMT值将患者分为斑块组及非斑块组,测定两组患者血清TB、IB、DB的水平。结果:DKD患者血清TB、IB、DB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减少(P〈0.05);随着GFR的下降,三组患者血清TB、IB呈显著减少(P〈0.05),但DB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组血TB、IB较非斑块组显著下降,CIMT明显升高(均P〈0.05),DB虽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DKD患者GFR与CIMT呈负相关(r=-0.506,P〈0.001),与血清TB、IB、DB呈显著正相关(r=0.542,r=0.487,r=0.333,P〈0.05);CIMT与TB、IB分别呈显著负相关(r=-0.513,r=-0.494,均P〈0.001),与DB无相关性(r=-0.205,P=0.148);非斑块组CIMT与TB、IB分别呈显著负相关(r=-0.503,r=-0.534,P〈0.05);斑块组CIMT与TB、IB分别呈显著负相关(r=-0.477,r=-0.518,P〈0.05)。结论:DKD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的测定,尤其是血清TB与IB的水平高低可预测CAS的发生及严重程度,测定血清胆红素水平对防治DK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早期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总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 颈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阮寒光 王红 +1 位作者 邬蒙 周毅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3460-3462,共3页
目的总结原发性乳腺淋巴瘤(PBL)的临床及病理资料,为今后治疗提供经验。方法收集及分析收治的35例PBL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35例PBL患者,34例女性,1例男性。35例患者全部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33例为B细胞性,2例为T细胞性。B细胞非霍... 目的总结原发性乳腺淋巴瘤(PBL)的临床及病理资料,为今后治疗提供经验。方法收集及分析收治的35例PBL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35例PBL患者,34例女性,1例男性。35例患者全部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33例为B细胞性,2例为T细胞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8例,黏膜相关淋巴瘤5例。27例患者接受化疗,8例患者未接受化疗。化疗均采用CHOP方案为主的基础方案。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53个月,3年及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41.2%和28.7%,3年及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3%和58.0%。结论 PBL多为女性患者,病理以弥漫性大B细胞型最常见。治疗应以放、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乳腺淋巴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索洛尔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黄瑛 黄文涛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7期478-480,共3页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将56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采用心力衰竭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28例,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比索洛尔治疗8周,对比用药前后心功能...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将56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采用心力衰竭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28例,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比索洛尔治疗8周,对比用药前后心功能的变化及PaO2、PaCO2、SaO2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8周后,心功能明显改善,PaO2、SaO2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PaCO2下降(P<0.05)。结论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比索洛尔能有效改善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肺功能,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索洛尔 肺源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3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媛媛 曹建 邓莉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31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3(TLR3)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制备TLR3基因敲除大鼠及野生型大鼠,采用球囊结扎冠脉方法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野生型)(n=15)、缺血/再灌注组(...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3(TLR3)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制备TLR3基因敲除大鼠及野生型大鼠,采用球囊结扎冠脉方法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野生型)(n=15)、缺血/再灌注组(野生型)(n=15)、假手术组(TLR3-/-)(n=15)、缺血/再灌注组(TLR3-/-)(n=15)。检测各组大鼠的心肌组织MDA、GSH、CK-MB、LVESV、LVEDV、LVEF及TLR3、NF-κB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组(TLR3-/-)的MDA[(9.72±6.15)nmol/L]、CK-MB含量[(1075.76±3.27)U/L]低于缺血/再灌注组(野生型)[(14.85±5.2)nmol/L,(1842.16±4.28)U/L],GSH含量[(152.46±2.82)mg/L]高于缺血/再灌注组(野生型)[(128.72±1.8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再灌注组(TLR3-/-)组的LVEDV[(602.0±2.7)μl]、LVESV[(516.0±2.9)μl]低于缺血/再灌注组(野生型)[(702.0±4.5)、(516.0±2.9)μl],LVEF[(42.0±2.8)%]高于缺血/再灌注组(野生型)[(36.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再灌注组(野生型)TLR3(0.862±0.158)、NF-κB(0.786±1.784)蛋白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野生型)(0.315±1.834,0.206±1.9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再灌注组(TLR3-/-)的TLR3蛋白(0.076±1.52)及NF-κB表达(0.625±2.824)低于缺血/再灌注组(野生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OLL3受体基因缺失在心肌缺血损伤中具有心脏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与减轻NF-κB,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3 心肌缺血/再灌注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序贯疗法与不同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邹夏慧 刘敦菊 +1 位作者 万德惠 姜慧英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372-2374,共3页
目的评价含呋喃唑酮的改良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H.pylori阳性的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和消化性溃疡患者240例,均分为序贯疗法组(A组)、伴同疗法组(B组)、铋剂四联7d组(C组)、铋剂四联10d组(... 目的评价含呋喃唑酮的改良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H.pylori阳性的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和消化性溃疡患者240例,均分为序贯疗法组(A组)、伴同疗法组(B组)、铋剂四联7d组(C组)、铋剂四联10d组(D组)。A组:先予雷贝拉唑10mg+阿莫西林1 000mg,每天2次,5d,再予雷贝拉唑10mg+克拉霉素500mg+呋喃唑酮100mg,每天2次,5d;B组:雷贝拉唑10mg+阿莫西林1 000mg+克拉霉素500mg+呋喃唑酮100mg,每天2次,7d;C组:雷贝拉唑10mg+枸椽酸铋钾220mg+阿莫西林1 000mg+克拉霉素5 00mg,每天2次,7d;D组:方案同C组,疗程10d。治疗结束停药至少4周后空腹行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阴性者判为H.pylori根除成功。结果 224例患者完成治疗,A、B、C、D组H.pylori根除率按意向性(ITT)分析分别为88.33%、83.33%、73.33%、81.67%,按方案(PP)分析分别为92.98%、90.90%、78.57%、87.50%。A组与C组ITT和PP分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6、4.83,P=0.037、0.028)。结论含呋喃唑酮的改良序贯疗法对H.pylori根除率较高,是一种可供选择的一线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序贯疗法 四联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变异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阮春芸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997-1999,共3页
目的评估慢性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异性(BPV)情况,探讨影响MHD过程中BPV增加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该院112例MH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血液透析过程中所有血压值,分析患者透析中是否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BPV... 目的评估慢性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异性(BPV)情况,探讨影响MHD过程中BPV增加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该院112例MH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血液透析过程中所有血压值,分析患者透析中是否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BPV情况。结果患者透析过程中收缩压BPV值为(12.19±3.74)%,舒张压BPV值为(11.90±2.49)%。其中出现心血管事件43例,脑血管事件5例,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患者的收缩压BPV值明显高于未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患者(P<0.05),而舒张压BPV值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透析中收缩压BPV作为应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率、透析前收缩压及血红蛋白水平是透析中收缩压BPV的独立影响因素。将透析中舒张压BPV作为应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率、平均脱水量是透析中舒张压BPV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高龄、透析前高收缩压、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率增加、血红蛋白水平降低为MHD患者透析中收缩压BPV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 肾透析 血压变异性 透析中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S法在肿瘤药敏试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学敏 傅颖媛 《江西医学检验》 2005年第3期252-252,285,共2页
关键词 肿瘤药敏试验 MTS法 个体化疗 20世纪 治疗思想 肿瘤化疗 抗肿瘤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D-二聚体的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2型糖尿病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12
12
作者 江训盛 张艳霞 董必文 《江西医药》 CAS 2017年第12期1393-139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D-二聚体的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2型糖尿病相关性。方法检测COPD合并T2MD患者、COPD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各40例的血清中Hcy、CRP、D-二聚体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cy、CRP、D-二聚体等相关...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D-二聚体的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2型糖尿病相关性。方法检测COPD合并T2MD患者、COPD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各40例的血清中Hcy、CRP、D-二聚体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cy、CRP、D-二聚体等相关因素与COPD合并T2MD患者的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COPD+T2MD、COPD组患者血清中Hcy、CRP及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PaO_2则低于健康体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PD+T2MD组、COPD组患者血清中Hcy、CRP、D-二聚体水平与PaO_2表现为负相关,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cy、CRP及D-二聚体水平升高为COPD+T2MD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危险因素。结论 COPD合并T2MD患者血清中Hcy、CRP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升高,与PaO_2呈负相关,血清Hcy、CRP、D-二聚体水平为住院期间死亡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2型糖尿病 同型半胱氨酸 D-二聚体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Ki67和CK5/6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雷双根 余小芬 +2 位作者 谢春伟 李志华 雷秋模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971-2974,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增殖性抗原Ki67、细胞角蛋白5/6(CK5/6)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45例乳腺癌中Ki67、CK5/6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Ki67表达阳性为核...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增殖性抗原Ki67、细胞角蛋白5/6(CK5/6)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45例乳腺癌中Ki67、CK5/6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Ki67表达阳性为核着色,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为78.3%,与ER、PR、C-erbB-2及EGFR的表达相关(P<0.05);(2)CK5/6主要定位于细胞质,阳性表达率为21.4%,与年龄、ER、PR及EGFR的表达相关(P<0.05);(3)Ki67与CK5/6表达相关(r=0.173,P=0.001);两者同时表达与ER、PR、C-erbB-2及EGFR的表达相关(P<0.05)。结论 Ki67、CK5/6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ER、PR、C-erbB-2及EGFR等相关,可作为乳腺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67 CK5 6 乳腺癌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伴失眠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8
14
作者 方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12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伴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昌市第三医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抑郁症伴失眠患者92例,采用平行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研究组患者...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伴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昌市第三医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抑郁症伴失眠患者92例,采用平行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奥氮平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临床疗效、睡眠进程,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SQI、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PSQI、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睡眠潜伏期、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潜伏期短于对照组,觉醒次数少于对照组,实际睡眠总时间长于对照组,睡眠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伴失眠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提升睡眠质量,减轻抑郁程度,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入睡和睡眠障碍 帕罗西汀 奥氮平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抢救急性鱼胆中毒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邓平根 阮春芸 《中国血液净化》 2004年第4期229-230,共2页
关键词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抢救措施 急性鱼胆中毒 多脏器功能衰竭 并发症 肾小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方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9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南昌市第三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采用随机双盲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南昌市第三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采用随机双盲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及预后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治疗后24 h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预后不良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ICH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PA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促使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 疏血通注射液 神经功能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帕金森病给予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喻燕 《当代医学》 2017年第11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对原发性帕金森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80例,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左旋多巴大剂量单用治疗(对照组,40例)与左旋多巴小剂量联合普拉克索治疗(观察组,40例)效果展开对比。结果两组原... 目的探讨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对原发性帕金森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80例,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左旋多巴大剂量单用治疗(对照组,40例)与左旋多巴小剂量联合普拉克索治疗(观察组,40例)效果展开对比。结果两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疗前UPD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疗后均有下降,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HAMD量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疗后均有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仅1例失眠,不良反应率为2.5%;而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帕金森病在小剂量左旋多巴治疗基础上,取普拉克索联用,可改善病情,具较高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帕金森病 左旋多巴 普拉克索 效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菁绿联合亚甲蓝染色在老年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雷双根 余小芬 +2 位作者 谢春伟 雷秋模 支小勇 《江西医药》 CAS 2018年第10期1084-1086,1098,共4页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联合亚甲蓝染色在老年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中的可行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经联合检测方法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63例,采用吲哚菁绿联合亚甲蓝染色法对63例早期乳腺癌进行前哨淋巴结活...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联合亚甲蓝染色在老年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中的可行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经联合检测方法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63例,采用吲哚菁绿联合亚甲蓝染色法对63例早期乳腺癌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并对全部检出的前哨淋巴结均进行术中冰冻及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参照美国Louisvill大学对SLNB技术的评价标准:检出率=检出前哨淋巴结(SLN)的例数/接受活检的例数×100%;准确率=(SLN真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SLNB总例数×100%;假阴性率=SLNB假阴性例数/腋窝淋巴结(ALN)转移例数×100%;灵敏度=ALN阳性例数/ALN转移例数×100%。结果本组63例患者中,发现SLN63例(检出率100%),未发现0例。SLN全部染色显影63例,SLN转移12例,无转移51例,未发现跳跃式转移。而ALND转移13例,无转移50例,灵敏度为92.3%(12/13)。SLN与ALN经病理检查完全符合62例,准确率为98.4%(62/63);假阴性1例,假阴性率为7.69%(1/13);假阳性0例。活检出SLN总数为245枚,平均为3.89枚(2-6枚),ALN总数为175枚,平均为12.5枚(10-18枚)。结论吲哚菁绿联合亚甲蓝作为淋巴结示踪剂具有实时可视、定位精确、无放射性污染、降低手术难度等优点,可获得更高的检出率、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吲哚菁绿 亚甲蓝 前哨淋巴结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冬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23期159-160,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将65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脑出血常规治疗,护理及随意自我锻炼;康复组除按脑出血常规治疗、护理外,均于发病后第4天开始进行康复护理。按...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将65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脑出血常规治疗,护理及随意自我锻炼;康复组除按脑出血常规治疗、护理外,均于发病后第4天开始进行康复护理。按肌力的评价标准对两组患者的肌力在入院和出院时各评价1次。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肌力均有提高,但康复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肢肌力,提高肢体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 脑出血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单制工作职责在规培护士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邓娜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9年第2期181-183,共3页
目的探讨清单制工作职责在规培护士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于本院护理部进行常规护理工作管理的35名规培护士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1月~9月运用清单制工作职责管理的35名规培护士为观察组,比较2组规培护士在管... 目的探讨清单制工作职责在规培护士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于本院护理部进行常规护理工作管理的35名规培护士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1月~9月运用清单制工作职责管理的35名规培护士为观察组,比较2组规培护士在管理3个月后的考核成绩与护理质量。结果对照组考核成绩评分低于观察组,护理质量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清单制工作职责管理应用在规培护士能力培养中有利于其能力培养,可增强规培护士的业务技能,提高其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单制工作职责 规培护士 能力培养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