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内脏反位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2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徐建华 陈惠根 +1 位作者 曾文革 张勇 《江西医药》 CAS 2012年第7期585-586,共2页
全胸腹腔内脏反位是一种少见的疾病.系指心、肺、横隔、肝脾及胃肠等内脏的位置呈1800反位,似正常人的镜面像,而循环、呼吸及消化功能均正常,约占总人口的0.01%。
关键词 全内脏反位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胆囊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加减大柴胡汤治疗二、三期胆道(残余)结石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曾文革 徐建华 +1 位作者 陈惠根 张勇 《江西医药》 CAS 2013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加减大柴胡汤治疗二、三期胆道残余结石的可行性。方法将75例二、三期胆道结石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5例。Ⅰ组予以常规开腹手术治疗,Ⅱ组予以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Ⅲ组予以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加减大柴胡...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加减大柴胡汤治疗二、三期胆道残余结石的可行性。方法将75例二、三期胆道结石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5例。Ⅰ组予以常规开腹手术治疗,Ⅱ组予以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Ⅲ组予以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加减大柴胡汤治疗。观察3组治疗后患者术中手术时间、术中胃肠或胆管损伤例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术后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残余或继发胆管结石例数、术后胆漏发生率、术后肠黏连肠梗阻例数、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3组患者75例均治愈出院,Ⅰ组病例,术中平均手术时间(120.43±19.05)min,平均出血(93.66±27.6)ml,无胃肠、胆管损伤及胆漏发生,术后切口感染2例,平均肛门排气时间(56.5±5.95)h,体温恢复正常时间(76.6±10.68)h,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7.5±1.17)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2.8±0.74)d,术后进食后出现腹胀3例、便秘2例、腹泻1例;术后残余肝胆管结石7例,继发胆管结石5例,术后肠黏连肠梗阻2例;Ⅱ组病例,术中平均手术时间(94.63±19.21)min,平均出血(73.57±27.38)ml,无胃肠、胆管损伤及胆漏发生,中转开腹1例,平均肛门排气时间(37.03±3.9)h,体温恢复正常时间(70±6.10)h,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5.43±1.08)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4±0.55)d,术后进食后出现腹胀2例、便秘1例、腹泻1例;继发胆管结石3例;Ⅲ组病例术中平均手术时间(94.33±19.11)min,平均出血(73.75±27.83)ml,无胃肠、胆管损伤及胆漏发生,中转开腹1例,平均肛门排气时间(35.03±3.39)h,体温恢复正常时间(61±6.10)h,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5.14±1.28)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1±0.45)d,术后进食后出现腹胀1例、便秘0例、腹泻1例;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加减大柴胡汤治疗二、三期胆道残余结石,在临床上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道镜 大柴胡汤 胆道(残余)结石 临床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针状刀技术在胆胰疾病诊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万仁海 张勇 曾文革 《江西医药》 CAS 2013年第4期295-297,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针状刀技术在胆胰疾病诊疗中的应用。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常规ERCP插管困难的102例患者行针状刀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观察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92例患者行针状刀切开后插管成功胆管显影,成功率为90.1%。并发症共8... 目的探讨内镜下针状刀技术在胆胰疾病诊疗中的应用。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常规ERCP插管困难的102例患者行针状刀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观察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92例患者行针状刀切开后插管成功胆管显影,成功率为90.1%。并发症共8例(7.8%)。结论对于插管困难的病例,用针状刀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可安全、有效地捉高ERCP诊疗的成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针状刀乳头开窗术 胆胰疾病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