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类型江西名茶儿茶素含量及体外抗氧化能力比较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学渊 刘静宜 +4 位作者 洪艳平 李雨薇 柯法钧 陈薪竹 杨武英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2-158,共7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江西11种名茶中的5种儿茶素(儿茶素、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并通过测定茶叶样品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铁还原抗氧化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江西11种名茶中的5种儿茶素(儿茶素、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并通过测定茶叶样品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铁还原抗氧化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4项体外抗氧化指标,比较11种江西名茶的抗氧化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上述茶叶中5种儿茶素含量有较大差异,总儿茶素含量大部分差异不显著,绿茶和白茶总儿茶素和各种儿茶素含量总体比红茶高;各种类型茶叶均表现出明显的抗氧化能力,总体趋势也是绿茶和白茶强于红茶。从抗氧化、防衰老的角度来说,推荐消费者优先选择井岗翠绿、浮瑶仙芝等绿茶,资溪白茶、靖安白茶等白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名茶 儿茶素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拉德反应产物类黑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2
作者 韩易 赵燕 +4 位作者 徐明生 姚瑶 吴娜 杜华英 涂勇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39-345,共7页
美拉德反应是食品加工、贮藏及烹饪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重要反应,其终产物类黑精是一类结构复杂的高分子量化合物,其不但赋予食品色泽和风味品质,且具有多种功能活性,多年来始终是食品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因此,本文在阐述美拉德反应过程... 美拉德反应是食品加工、贮藏及烹饪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重要反应,其终产物类黑精是一类结构复杂的高分子量化合物,其不但赋予食品色泽和风味品质,且具有多种功能活性,多年来始终是食品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因此,本文在阐述美拉德反应过程的基础上,综述了类黑精的来源、制备过程、分离纯化、理化特性与结构表征以及功能活性的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价值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食品类黑精的相关研究及应用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拉德反应 类黑精 分离纯化 结构表征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食品组分及金属离子对落新妇苷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丽 上官新晨 +1 位作者 尹忠平 张清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6-70,共5页
黄酮落新妇苷不稳定,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易发生异构化和分解反应,该文利用HPLC研究了常见食品组分及金属离子对落新妇苷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常见食品添加剂VC、蔗糖和β-CD可以提高落新妇苷的稳定性,而苯甲酸钠无明显影响。β... 黄酮落新妇苷不稳定,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易发生异构化和分解反应,该文利用HPLC研究了常见食品组分及金属离子对落新妇苷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常见食品添加剂VC、蔗糖和β-CD可以提高落新妇苷的稳定性,而苯甲酸钠无明显影响。β-CD通过包结反应同时抑制落新妇苷异构化和分解反应;而VC和蔗糖则会加速落新妇苷的异构化,但抑制其分解反应。Al^(3+)、Mg^(2+)、Ca^(2+)、Na^+、K^+等金属离子可以轻微增强落新妇苷的稳定性,其中Na^+效果较好。Fe^(3+)会显著促进落新妇苷分解反应,降低其稳定性;而Al3+可完全抑制落新妇苷的异构化反应,但对其分解反应无影响。食品组分蛋白质和淀粉对落新妇苷的稳定性影响不大,其中牛血清蛋白轻微增强其稳定性,而淀粉有轻微的减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新妇苷 异构化 分解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发光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丹 杨武英 王文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5-246,共12页
电化学发光是一种由电化学激发的化学发光现象,具有发光背景低、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宽和可控性好等优势,已在体外诊断领域广泛商业化。受此鼓舞,电化学发光在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的研究日益深入,已然是当下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介... 电化学发光是一种由电化学激发的化学发光现象,具有发光背景低、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宽和可控性好等优势,已在体外诊断领域广泛商业化。受此鼓舞,电化学发光在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的研究日益深入,已然是当下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电化学发光机制和体系组成,总结了电化学发光结合免疫分析、适配体和分子印迹技术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并分析了电化学发光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 真菌毒素 抗体 适配体 分子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富硒肽的来源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建明 王文君 +3 位作者 陈慧 韦雯璐 何思辰 陈凌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391-403,共13页
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素,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与无机硒相比,有机硒生物利用度高且毒性低,是补充硒的优质来源。生物活性硒肽是有机硒的重要形式,主要来源于富硒植物提取和人工合成途径,由于具有多种有益健康的生... 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素,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与无机硒相比,有机硒生物利用度高且毒性低,是补充硒的优质来源。生物活性硒肽是有机硒的重要形式,主要来源于富硒植物提取和人工合成途径,由于具有多种有益健康的生物活性,生物活性硒肽已经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本文综合了国内外近几年的相关研究,概述了植物源生物活性硒肽的分离提取和人工螯合制备、常见的植物源生物活性硒肽及其在机体中的抗氧化、肝脏保护、免疫调节、抗癌、降血压等多种生物活性,以期为植物源生物活性硒肽在功能性食品和医药方面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肽 植物源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肉中常用黏合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于传龙 徐明生 王文君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肉制品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碎肉,多用于饲料等低值副产品,本身价值未得到高效利用。黏合剂主要以碎肉中的盐溶性蛋白(肌原纤维蛋白/肌球蛋白)为物质基础,以机械作用辅助肌球蛋白空间结构改变,促进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水相互交联,形... 肉制品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碎肉,多用于饲料等低值副产品,本身价值未得到高效利用。黏合剂主要以碎肉中的盐溶性蛋白(肌原纤维蛋白/肌球蛋白)为物质基础,以机械作用辅助肌球蛋白空间结构改变,促进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水相互交联,形成均匀致密的三维凝胶网络结构,制成重组肉制品,提高产品的完整性。目前,常用的黏合剂包括亲水胶体、谷氨酰胺转氨酶、大豆分离蛋白、血浆蛋白和葡萄糖酸-δ-内酯等,它们依据自身特性在重组肉产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者阐述了重组肉加工过程中常用黏合剂的应用原理,归纳比较了它们的研究现状,简要分析了温度、pH和浓度等因素对黏结性能的影响,为后续黏合剂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肉 黏合剂 亲水胶体 大豆蛋白 血浆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茵陈蒿黄酮的提取、化学组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凌利 韦雯璐 +2 位作者 李建明 毛心怡 王文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277,共15页
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是一种药食皆优的菊科蒿属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资源丰富。茵陈蒿富含黄酮、多糖、生物碱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保肝利胆、抗炎、抗氧化等多种生理活性。笔者对茵陈蒿黄酮的提取纯化、主要成分组成... 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是一种药食皆优的菊科蒿属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资源丰富。茵陈蒿富含黄酮、多糖、生物碱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保肝利胆、抗炎、抗氧化等多种生理活性。笔者对茵陈蒿黄酮的提取纯化、主要成分组成及其在抗氧化、护肝、抗肿瘤等方面的生物活性进行归纳总结,并对今后在制备分离和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做出展望,以期为茵陈蒿黄酮在功能性食品和医药方面的应用研究以及茵陈蒿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蒿 黄酮 提取 化学组成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山楂中的四种黄酮成分 被引量:1
8
作者 梁国嫔 彭睿妍 +2 位作者 曹海燕 阙素云 张清峰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4年第4期104-108,共5页
建立了山楂中四种黄酮成分(芦丁、牡荆素、金丝桃苷和槲皮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Agilent 5 TC-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和0.2%醋酸水溶液(B),流速为1 mL/min,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为355nm,柱温... 建立了山楂中四种黄酮成分(芦丁、牡荆素、金丝桃苷和槲皮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Agilent 5 TC-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和0.2%醋酸水溶液(B),流速为1 mL/min,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为355nm,柱温为40℃。线性梯度洗脱程序:0~15min,20%~30%A;15~30min,30%~60%A。四种成分线性关系良好;日内精密度保留时间RSD均<0.5%,峰面积RSD均<2.5%;日间精密度保留时间RSD均<0.5%,峰面积RSD均<5.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3.4%~106.7%,RSD均<2.5%。60%乙醇为最佳提取溶剂。6批山楂样品中芦丁和金丝桃苷的含量范围分别为51.8~264.5μg/g和148.0~441.6μg/g,槲皮素只在两批样品中检出,分别为11.0μg/g和12.7μg/g,牡荆素在所有山楂样品中均未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高效液相色谱法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钱柳多糖对高脂血症小鼠脂肪酸合成酶(FAS)表达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刘姚 陈婷婷 +3 位作者 傅凌韵 叶振南 李楠 王文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92-397,共6页
为探讨青钱柳多糖对高脂血症小鼠脂肪酸合成酶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建立高血脂模型,每天以不同剂量的多糖(100、200和400 mg/kg体重)进行灌胃,以辛伐他汀(4 mg/kg体重)做为阳性对照,持续喂养四周,采用半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肝... 为探讨青钱柳多糖对高脂血症小鼠脂肪酸合成酶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建立高血脂模型,每天以不同剂量的多糖(100、200和400 mg/kg体重)进行灌胃,以辛伐他汀(4 mg/kg体重)做为阳性对照,持续喂养四周,采用半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肝脏和脂肪组织FA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青钱柳多糖能抑制小鼠肝脏组织中FAS mRNA表达水平(P>0.05),而对脂肪组织中FAS mRNA表达水平影响不明显;青钱柳多糖能显著抑制小鼠肝脏组织中FAS蛋白表达水平,以高剂量的多糖效果最佳,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同时也能轻微抑制脂肪组织中FA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提示,青钱柳多糖对高脂血症小鼠各内脏中FAS mRNA和FAS蛋白表达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多糖 高脂血症小鼠 FAS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卧菊三七对小鼠血糖及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郑国栋 钟树生 +1 位作者 张清峰 黎冬明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800-2804,共5页
高血糖和高血脂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本研究探讨平卧菊三七(GPM)对小鼠血糖和血脂的影响,并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阐明其作用机制。将4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4组,即对照组、2%、4%和8%GPM,喂养小鼠12周,称量小鼠体重和脏器,测定血中的生化指... 高血糖和高血脂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本研究探讨平卧菊三七(GPM)对小鼠血糖和血脂的影响,并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阐明其作用机制。将4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4组,即对照组、2%、4%和8%GPM,喂养小鼠12周,称量小鼠体重和脏器,测定血中的生化指标和肝脏及粪中脂类含量,用qRT-PCR及蛋白印迹等方法分析肝脏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GPM对小鼠体重增加和脏器重量没有明显变化。4%以上GPM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血中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胆固醇和血糖及肝脏中TG的浓度。而粪中的TG却明显增加。8%GPM明显抑制羟甲基戊二酰CoA还原酶(HMGCR)的活力和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而Glut4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以上结果表明GPM通过调节HMGCR和Glut4的mRNA及蛋白表达,和抑制肠道对TG吸收,达到降糖降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卧菊三七 降糖 降脂 羟甲基戊二酰CoA还原酶 葡萄糖转运蛋白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橘红多糖的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侯秀娟 沈勇根 +2 位作者 徐明生 吴少福 王雯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9期135-138,共4页
对化橘红粗多糖及其纯化组分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化橘红粉末经热水提取、乙醇沉淀、sevage法脱蛋白、透析得到粗多糖,粗多糖经DEAE-52纤维素阴离子交换层析柱分离,得到2个纯化组份ECP1和ECP2。采用化学法分别测定了粗多糖及其纯化组... 对化橘红粗多糖及其纯化组分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化橘红粉末经热水提取、乙醇沉淀、sevage法脱蛋白、透析得到粗多糖,粗多糖经DEAE-52纤维素阴离子交换层析柱分离,得到2个纯化组份ECP1和ECP2。采用化学法分别测定了粗多糖及其纯化组分的体外清除自由基(DPPH.,.OH,ABTS.+)能力、还原能力。粗多糖的多糖含量为74.29%,经DEAE-52纯化的组分ECP1和ECP2的多糖含量分别为83.39%和85.77%。结果表明粗多糖及其两个纯化组分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并且抗氧化能力与多糖浓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其中ECP2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能力强于ECP和ECP1,但是低于对照V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橘红 多糖 提取 纯化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州橘红多糖对小鼠消炎、止咳及化痰功效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侯秀娟 沈勇根 +2 位作者 徐明生 樊少武 黄靓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27-1229,1206,共4页
本试验研究了化州橘红多糖的消炎、止咳、化痰作用。采用二甲苯耳廓肿胀致炎法来观察化州橘红多糖对小鼠的消炎作用;小鼠浓氨水引咳法来观察化州橘红多糖的止咳作用;小鼠气管段酚红排泌法观察化州橘红多糖的化痰作用。化州橘红多糖对二... 本试验研究了化州橘红多糖的消炎、止咳、化痰作用。采用二甲苯耳廓肿胀致炎法来观察化州橘红多糖对小鼠的消炎作用;小鼠浓氨水引咳法来观察化州橘红多糖的止咳作用;小鼠气管段酚红排泌法观察化州橘红多糖的化痰作用。化州橘红多糖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州橘红多糖低、中、高剂量组的肿胀抑制率分别为24.93%、34.84%和48.72%,阿司匹林阳性对照组的肿胀抑制率为52.83%;化州橘红多糖能明显的延长浓氨水刺激引起的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及减少2 min内的咳嗽次数,其中化州橘红多糖高剂量组的效果好于磷酸苯丙哌林片阳性对照组;化痰试验显示化州橘红多糖中、高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低剂量组差异不明显,即化州橘红多糖能够增加小鼠气管段酚红的排泌量。结果表明化州橘红多糖具有较好的消炎、止咳及化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州橘红多糖 消炎 止咳 化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诃子总多酚恒温超声辅助提取与过程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江慎华 刘梦莹 +3 位作者 杜余辉 沈勇根 廖亮 马海乐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3-221,共9页
采用三频恒温数控超声辅助提取技术优化了诃子总多酚提取工艺;通过比较试验和扫描电镜分析了该技术高效提取的原因;从Fick第一定律出发建立了诃子总多酚扩散动力学方程,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恒温超声提取诃子总多酚最佳工艺条件为:... 采用三频恒温数控超声辅助提取技术优化了诃子总多酚提取工艺;通过比较试验和扫描电镜分析了该技术高效提取的原因;从Fick第一定律出发建立了诃子总多酚扩散动力学方程,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恒温超声提取诃子总多酚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超声频率80 k Hz、超声功率180 W、提取温度70℃;该工艺提取效率显著高于水浴振荡提取工艺(P<0.001);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恒温超声提取技术对原料粉末微观结构破坏更严重。结合Fick第一定律及超声提取动力学推导了恒温超声辅助提取诃子总多酚动力学方程;验证试验表明,在相应的范围内,提取时间对数和提取功率对数均与诃子总多酚浓度对数呈正比关系。结果表明:恒温超声辅助技术可用于诃子总多酚高效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诃子 总多酚 恒温超声辅助提取 动力学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黄酮化合物生物合成、积累及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4
作者 周明 沈勇根 +3 位作者 朱丽琴 艾啸威 曾璟 杨洪烨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16-221,共6页
近年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快速发展,黄酮化合物合成与调控的研究取得较大的进展,总结了黄酮化合物在植物体内的合成途径与积累规律,重点归纳了光照、温度、水分、矿物质、盐胁迫、紫外辐射等环境因子与生物因子及调控基因对植物黄酮... 近年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快速发展,黄酮化合物合成与调控的研究取得较大的进展,总结了黄酮化合物在植物体内的合成途径与积累规律,重点归纳了光照、温度、水分、矿物质、盐胁迫、紫外辐射等环境因子与生物因子及调控基因对植物黄酮合成的影响,最后讨论了植物黄酮化合物合成及调控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化合物 生物合成 积累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针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戴艺 徐明生 +3 位作者 上官新晨 蒋艳 郑国栋 王文君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70-677,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松针多糖对正常状态及脂多糖(LPS)刺激状态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松针多糖作用于正常的和经LPS刺激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设空白对照组(加入100μL RPMI-1640培养基)、阳性对照组(加入100μ... 本试验旨在研究松针多糖对正常状态及脂多糖(LPS)刺激状态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松针多糖作用于正常的和经LPS刺激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设空白对照组(加入100μL RPMI-1640培养基)、阳性对照组(加入100μL终浓度为5μg/m L的LPS)、松针多糖组(分别加入100μL 25、50、100、200μg/m L的松针多糖)和LPS+松针多糖组(加入与松针多糖组相同浓度的松针多糖和终浓度为5μg/m L的LPS,液体终体积为200μL)。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中性红吞噬试验检测巨噬细胞吞噬能力,Griess法检测一氧化氮(NO)的分泌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分泌量。结果表明:1)对空白对照组相比,各松针多糖组巨噬细胞相对增殖率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50、100和200μg/m L松针多糖组巨噬细胞中性红吞噬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各LPS+松针多糖组巨噬细胞中性红吞噬率均极显著提高(P<0.01),200μg/m L松针多糖组巨噬细胞NO分泌量极显著提高(P<0.01),50、100和200μg/m L松针多糖组巨噬细胞TNF-α和IL-1β分泌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50、100和200μg/m L松针多糖组巨噬细胞IL-10分泌量极显著降低(P<0.01)。2)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各松针多糖组巨噬细胞相对增殖率均极显著降低(P<0.01),100和200μg/m L LPS+松针多糖组巨噬细胞中性红吞噬率极显著升高(P<0.01),50、100和200μg/m L LPS+松针多糖组巨噬细胞NO分泌量极显著提高(P<0.01),各LPS+松针多糖组巨噬细胞TNF-α分泌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50、100和200μg/m L LPS+松针多糖组巨噬细胞IL-1β分泌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100和200μg/m L LPS+松针多糖组巨噬细胞IL-10分泌量极显著降低(P<0.01)。由此可见,松针多糖通过发挥其促炎作用调节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进而增强机体抗疾病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针多糖 巨噬细胞 细胞因子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多糖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16
作者 刘姚 欧阳克蕙 +3 位作者 葛霞 傅凌韵 叶振南 王文君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共4页
多糖是生物机体的组成成分,也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本文主要对植物多糖的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降血脂等生物活性功能进行综述。
关键词 植物多糖 生物活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钱柳叶三萜化合物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田 上官新晨 +2 位作者 尹忠平 陈继光 蒋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48-1054,共7页
采用大孔树脂、硅胶、半制备高效液相等柱色谱技术以及重结晶等方法对青钱柳叶三萜化合物进行了分离纯化,获得了8个三萜单体,经高液相色谱(HPLC)、高分离度快速液相-飞行时间质谱(RRLC-TOF/MS)、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核磁共振碳谱(13C... 采用大孔树脂、硅胶、半制备高效液相等柱色谱技术以及重结晶等方法对青钱柳叶三萜化合物进行了分离纯化,获得了8个三萜单体,经高液相色谱(HPLC)、高分离度快速液相-飞行时间质谱(RRLC-TOF/MS)、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等检测分析,分别确定为β-香树脂醇(1)、熊果酸(2)、齐墩果酸(3)、白桦脂酸(4)、β-乳香酸(5)、科罗索酸(6)、马斯里酸(7)、阿江榄仁酸(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三萜化合物 分离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种植物粗多糖体外降脂及抑制非酶糖基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文君 欧阳克蕙 +3 位作者 许文凤 徐明生 上官新晨 蒋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93-596,630,共5页
对9种植物中的多糖进行提取,并对其体外降脂和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作用进行了测定。分别将9种植物样品经粉碎、脱脂、脱色处理后,用超声辅助70%乙醇浸提得粗多糖。以葡萄糖为标准样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其在510 nm处吸光度值并绘制... 对9种植物中的多糖进行提取,并对其体外降脂和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作用进行了测定。分别将9种植物样品经粉碎、脱脂、脱色处理后,用超声辅助70%乙醇浸提得粗多糖。以葡萄糖为标准样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其在510 nm处吸光度值并绘制标准曲线,以同样的方法测定样品中多糖的含量。随后进行体外降脂实验,通过比较有无抑制剂(提取液)加入的情况下,脂肪酶的活性差异,所得各提取物的抑制率,比较降脂活性大小;再进行体外非酶糖基化实验,去1 mL提取液(加氨基胍做阳性对照,加水做阴性对照)与1 mL磷酸缓冲液混合,90℃水浴40 min,然后与乙二醛和牛血清白蛋白混合,反应液于37℃孵育15 d,用荧光法在发射波长440 nm激发波长365 nm处测定糖基化产物的自发荧光值,计算9种植物粗提多糖对体外非酶糖基化反应的抑制率。结果表明9种植物多糖粗提物对脂肪酶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以蛇接骨草的抑制活性最强。在体外非酶糖基化试验中,9种植物对非酶糖基化终产物的生成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以芦荟粗多糖非酶糖基化抑制活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降脂活性 抑制 非酶糖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有效部位对LDL中脂类、蛋白氧化修饰及光谱学变化的抑制(英文)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杨琼玉 万严 +6 位作者 江慎华 郝澍 曾钧杰 张化浩 马海乐 曲文娟 沈勇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12-320,共9页
LDL氧化修饰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性因素。其中,在氧化修饰过程中LDL所含脂类、蛋白及其光谱学性质均会受到影响。前期研究结果发现丁香对LDL氧化修饰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但是,丁香是否是通过抑制脂类及蛋白氧化来实现,以及丁香是否... LDL氧化修饰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性因素。其中,在氧化修饰过程中LDL所含脂类、蛋白及其光谱学性质均会受到影响。前期研究结果发现丁香对LDL氧化修饰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但是,丁香是否是通过抑制脂类及蛋白氧化来实现,以及丁香是否能抑制LDL氧化修饰后光谱学性质的改变,这些问题目前均不清楚。据此,运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等方法研究了丁香有效部位(effective fraction from clove,EFC)对LDL氧化修饰的抑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EFC能有效延缓脂质氧化过程中共轭二烯(CD)增殖及推后其达到最大值,并抑制胆固醇降解;也可抑制蛋白组分apoB100中Trp荧光猝灭及Lys氧化修饰和荧光光谱变化;同时也能抑制LDL中脂质与蛋白过氧化产物-脂褐素的生成;此外,该部位对LDL氧化修饰过程中紫外-可见光谱学特征的改变也有影响。论文将为丁香抗AS功能食品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 有效部位 低密度脂蛋白 荧光光谱 紫外-可见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豆菌制剂及纳豆冻干粉成分比较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吴高峰 黄占旺 +3 位作者 刘宛玲 牛丽亚 黄永平 王素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21-124,286,共5页
对发酵纳豆主要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同时对大豆粉、纳豆和纳豆菌制剂的营养成分进行对比分析,探究纳豆发酵过程中各种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大豆粉相比,纳豆冻干粉的氨基酸态氮和灰分含量显著增加(p<0.05),粗纤维、粗脂肪和水分含... 对发酵纳豆主要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同时对大豆粉、纳豆和纳豆菌制剂的营养成分进行对比分析,探究纳豆发酵过程中各种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大豆粉相比,纳豆冻干粉的氨基酸态氮和灰分含量显著增加(p<0.05),粗纤维、粗脂肪和水分含量显著减少(p<0.05)。而与纳豆菌液体培养产物相比,纳豆菌制剂中的粗蛋白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氨基酸态氮和灰分含量显著增加(p<0.05),水分含量极显著减少(p<0.01),粗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此外,经发酵过程后,纳豆菌制剂和纳豆冻干粉的纳豆激酶含量增加,纳豆冻干粉的大豆异黄酮和植酸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维生素K2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证明,纳豆菌制剂和纳豆冻干粉比大豆粉更具有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纳豆冻干粉 纳豆菌制剂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