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社区儿童保健中推广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护理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汪时华 《当代医学》 2018年第25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究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护理在社区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社区医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125例儿童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常规儿童保健护理)与研究组(65例,早期综合发展护理),探究护理结果。结果对照... 目的探究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护理在社区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社区医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125例儿童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常规儿童保健护理)与研究组(65例,早期综合发展护理),探究护理结果。结果对照组儿童在语言水平(22.42±2.13)分、社交能力(21.76±2.04)分、运动能力(22.51±2.11)分、环境适应能力(22.58±1.16)分低于研究组(23.65±1.08)分、(22.87±1.11)分、(23.18±1.14)分、(23.05±1.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研究组满意度结果分别为88.33%、9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3,P<0.05)。结论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护理应用于儿童保健中,可以提高儿童的智力发育水平,备受儿童家属的认可,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保健 早期综合发展护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05年江西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江英 徐晓玲 廖珠根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4-456,共3页
目的:了解2000~2005年江西省5岁以下儿童年龄别和主要死因别死亡率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江西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网收集的2000~2005年以人群为基础的监测资料,计算江西省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主要死因别构成。结果:2... 目的:了解2000~2005年江西省5岁以下儿童年龄别和主要死因别死亡率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江西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网收集的2000~2005年以人群为基础的监测资料,计算江西省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主要死因别构成。结果:2005年江西省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13.3‰、19.2‰和23.5‰,较2000年(24.2‰、34.8‰和43.3‰)分别下降了45.0%、44.8%和45.9%。2000~2005年,江西省5岁以下儿童的肺炎、出生窒息、溺水、腹泻死亡率有明显下降趋势。结论:2000~2005年江西省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有明显下降趋势,且肺炎、腹泻等可避免死因的死亡率下降在农村地区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死亡率 死亡原因 变化趋势
原文传递
尤文肉瘤EWS-FLI1基因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文昭 黄路 +4 位作者 黄山虎 曹凯 舒勇 韩智敏 安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45-648,共4页
目的:构建尤文肉瘤EWS-FLI1基因原核表达质粒。方法:从人尤文肉瘤A673细胞中提取总RNA,以RT-PCR法扩增EWS-FLI1基因序列,目的基因两侧引入SacⅠ和HindⅢ酶切位点,克隆至pMD18-T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JM109,筛选阳性克隆作PCR鉴定、酶切鉴... 目的:构建尤文肉瘤EWS-FLI1基因原核表达质粒。方法:从人尤文肉瘤A673细胞中提取总RNA,以RT-PCR法扩增EWS-FLI1基因序列,目的基因两侧引入SacⅠ和HindⅢ酶切位点,克隆至pMD18-T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JM109,筛选阳性克隆作PCR鉴定、酶切鉴定及测序鉴定。再将EWS-FLI1基因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QE30中,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QE30-EWS-FLI1,酶切及测序鉴定。所构建的重组质粒转化JM109,IPTG诱导表达,经SDS-PAGE电泳后转印到NC膜上,进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PCR结果显示扩增片段大小约为1.5kb,双酶切鉴定目的基因片段大小约为1.5kb,阳性克隆测序结果显示目的基因序列与预期相同。所构建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与预期大小相符的54kD蛋白,经鉴定系EWS-FLI1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pQE30-EWS-FLI1,并进行了原核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WS-FLI1融合基因 尤文肉瘤 原核表达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人格与家庭养育环境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朱华 徐萍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9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幼儿人格与家庭养育环境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幼儿人格发展趋向评定量表(PTSC)、1~3岁儿童家庭养育环境量表对135名2~3岁健康幼儿进行测查。结果幼儿人格的量表总分与家庭养育环境的总分评分为正相关(r=0.654,P <0.00... 目的:探讨幼儿人格与家庭养育环境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幼儿人格发展趋向评定量表(PTSC)、1~3岁儿童家庭养育环境量表对135名2~3岁健康幼儿进行测查。结果幼儿人格的量表总分与家庭养育环境的总分评分为正相关(r=0.654,P <0.001)。进一步典型相关分析显示:注重家庭情感温暖/环境气氛并关注幼儿社会适应性/自理培养的家庭,其幼儿人格在探索主动性、合群性及独立性三方面均表现出较强发展能力(P <0.001)。结论有必要采取措施改变幼儿家庭教养偏重智力发展的不平衡现状以促进儿童人格健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人格 家庭养育环境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喂养人心理干预对婴幼儿喂养困难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朱华 汪丽霞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喂养人心理干预对婴幼儿喂养困难的影响。方法将99例6个月至3岁喂养困难婴幼儿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9例)的婴儿喂养人接受常规营养教育及喂养指导方法,干预组(50例)的婴儿喂养人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个体化的心理干预。... 目的探讨喂养人心理干预对婴幼儿喂养困难的影响。方法将99例6个月至3岁喂养困难婴幼儿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9例)的婴儿喂养人接受常规营养教育及喂养指导方法,干预组(50例)的婴儿喂养人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个体化的心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喂养人进行问卷调查,并评估干预前后婴幼儿的年龄体质量Z值(WAZ),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喂养人抑郁焦虑不良情绪及婴幼儿营养改善情况。结果 1两组喂养人干预前抑郁和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心理干预后,干预组抑郁评分为(43.64±7.10)分,低于对照组(51.80±6.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70,P<0.001);干预组焦虑评分为(43.32±6.42)分,低于对照组(49.32±6.51)分,差异有意义(t=4.462,P<0.001);2干预前两组喂养困难婴幼儿WAZ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心理干预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9,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缓解喂养人焦虑和抑郁,有助于改善喂养困难婴幼儿的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喂养困难 婴幼儿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湿疹的防治与护理措施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汪丽霞 《当代医学》 2016年第24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湿疹的防治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疹患儿8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家长的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干预,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湿疹的防治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疹患儿8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家长的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的生活质量评分为(67.3±11.3),明显优于对照组(38.5±10.6)(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7.6%,明显高于对照组77.5%(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小儿湿疹时采取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提高家长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湿疹 临床护理 防治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高危儿早期干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徐萍 王长华 +3 位作者 任国庆 刘念桃 谭玮 李惠明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35-37,共3页
目的 探索早期干预对窒息、高胆、早产三类高危儿智力发育改善的效果 ,寻找更合适的早期干预措施。方法 将三类高危儿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 ,同时随机选取正常对照组进行随访。干预组采用鲍秀兰教授“0~ 3岁”早期干预方案训练 ,各组均... 目的 探索早期干预对窒息、高胆、早产三类高危儿智力发育改善的效果 ,寻找更合适的早期干预措施。方法 将三类高危儿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 ,同时随机选取正常对照组进行随访。干预组采用鲍秀兰教授“0~ 3岁”早期干预方案训练 ,各组均在 6个月、1岁时分别采用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 (CDCC)进行智力发育测评 ,结果用MDI、PDI表示。结果  (1) 6个月龄时MDI各干预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窒息组、早产组与正常组间亦有显著性差异 ;高胆组与正常组间无差异 ;PDI窒息组中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1) ,高胆组、早产组均无差异 (P >0 .0 5 )。 (2 ) 1岁时MDI和PDI结果一致 ,干预组与对照组间比较窒息组、高胆组有显著差异 ,早产组无差异 ;窒息组、高胆组干预组与正常组比较无差异 ,对照组和早产组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 (3)所有干预组测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 ,6个月与 1岁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 ,各观察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三类高危儿早期干预效果差异较大 ,干预组均较对照组分值高 ,早期干预有改善智力发育的作用 ;三类高危儿中 ,窒息组、高胆组效果最好 ,均达到或超过正常水平。所有未干预组均不及正常水平 ;早期干预对足月高危儿效果显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儿 早期干预 智力测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腹产术后出血患者护理及剖腹产术后出血预防效果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汪丽霞 《当代医学》 2016年第26期108-109,共2页
目的观察剖腹产术后出血产妇护理及剖腹产术后出血预防效果。方法选择50例剖腹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剖腹产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对症护理措施。总结出血原因,对比2组产妇护理满意率... 目的观察剖腹产术后出血产妇护理及剖腹产术后出血预防效果。方法选择50例剖腹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剖腹产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对症护理措施。总结出血原因,对比2组产妇护理满意率和止血时间、产后出血量。 结果经护理,观察组产妇护理服务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和止血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腹产术后出血影响因素较多,实施对症护理措施,有利于迅速控制出血,减少出血量,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腹产术后出血 护理措施 预防措施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干预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眼底筛查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汪时华 肖川 田青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26期250-252,共3页
目的分析音乐干预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眼底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69例行眼底筛查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早产儿分为对照组(23例)、联合组(23例)、非营养性吸吮组(23例)。对照组早产... 目的分析音乐干预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眼底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69例行眼底筛查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早产儿分为对照组(23例)、联合组(23例)、非营养性吸吮组(23例)。对照组早产儿不给予任何特殊的干预措施,非营养性吸吮组早产儿行非营养性吸吮护理,联合组早产儿行音乐干预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护理。观察三组早产儿在眼底筛查1、5 min时的PIPP评分,筛查依从情况、护理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三组眼底筛查5 min时的PIPP评分均低于眼底筛查1 min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眼底筛查1、5 min时的PIPP评分低于对照组与非营养性吸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筛查总依从率高于非营养性吸吮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早产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高于非营养性吸吮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眼底筛查的早产儿实施音乐干预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护理可以减轻其疼痛感,提高其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眼底筛查 音乐干预 非营养性吸吮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食干预对预防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汪时华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28期113-115,共3页
目的研究饮食干预对预防儿童单纯性肥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单纯性肥胖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给予饮食干... 目的研究饮食干预对预防儿童单纯性肥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单纯性肥胖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给予饮食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单纯性肥胖情况及体质量、体质量指数、皮脂厚度。结果两组患儿干预前的肥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干预后的肥胖率(38.33%)低于干预前(60.00%),且显著低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干预前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皮脂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干预后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皮脂厚度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干预后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皮脂厚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干预能够准确预防儿童单纯性肥胖,对于儿童肥胖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干预 预防 单纯性肥胖 体质量 体质量指数 皮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产高危儿神经发育纵向监测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萍 王长华 +3 位作者 任国庆 刘念桃 谭玮 马燕琴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34-37,共4页
目的 探讨高危儿脑损伤早期诊断及康复治疗的方法 ,改善高危儿预后及降低脑瘫发生率。方法 对 6 80例高危儿进行 0~ 12个月神经发育监测、评价 ,神经发育异常患儿进行脑损伤诊断及康复治疗。监测采用Ameil Ti son 1岁内神经运动检查... 目的 探讨高危儿脑损伤早期诊断及康复治疗的方法 ,改善高危儿预后及降低脑瘫发生率。方法 对 6 80例高危儿进行 0~ 12个月神经发育监测、评价 ,神经发育异常患儿进行脑损伤诊断及康复治疗。监测采用Ameil Ti son 1岁内神经运动检查法 (Ameil Tison法 )逐月进行。康复治疗以运动功能训练为主 ,教会家长 ,逐月检查并调整方案。结果  6 80例高危儿中 ,检出脑损伤患儿 2 2 9例 (占 33.6 8% ) ,检出中枢神经协调障碍 (CCD)患儿 2 0 7例 ,达30 .4 4 % ,脑瘫 (CP)患儿 2 2例 ,达 3.2 4 %。均在生后 6个月内出现神经发育异常表现 ,其中 16 9例在生后 3个月内出现神经发育异常 16 9例 (占 73.8% )。经系统监测并系统康复治疗的患儿 2 2 2例 ,CCD患儿 2 0 7例 ,1岁时完全正常 ,治愈率 10 0 % ;CP患儿 15例 ,13例 1岁时完全正常 ,治愈率 86 .6 6 % ,2例 1岁时明显好转 ,系统监测并间断康复的CP患儿 2例 ,1岁时明显好转 ,未系统监测 (经常失访 )并未康复治疗的CP患儿 5例。结论 Ameil Tison法可以有效检出高危儿神经发育异常 ,系统监测可以早期和超早期诊断脑损伤 ,系统监测并系统康复治疗效果显著 ,但失访者脑瘫发生率高且严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儿 纵向监测 脑损伤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特殊家庭婴幼儿智能及社会行为发育现状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华 《江西医药》 CAS 2010年第9期864-866,共3页
目的了解特殊家庭幼儿智能及社会行为发育的状况。方法选择来自离异、分居家庭及空巢家庭的1~3幼儿186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同年龄段正常家庭幼儿6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自制的1~3岁幼儿社会行为发育状况问卷对所有幼儿进行儿童社会行... 目的了解特殊家庭幼儿智能及社会行为发育的状况。方法选择来自离异、分居家庭及空巢家庭的1~3幼儿186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同年龄段正常家庭幼儿6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自制的1~3岁幼儿社会行为发育状况问卷对所有幼儿进行儿童社会行为能力发育状况的调查,同时使用CDCC婴幼儿智能发育测验进行儿童智能及运动发育指数(MDI、PDI)的检测。结果 (1)离异家庭及分居家庭组的儿童不良行为控制能力明显低于正常组,而离异家庭儿童生活自理能力高于正常家庭组,空巢家庭组儿童生活自理能力低于正常家庭组(P<0.05)。(2)空巢家庭留守儿童的MDI和PDI均低于于正常家庭组儿童(P<0.001)。结论有必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改善特殊家庭幼儿智能及社会行为发育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智能发育 行为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养育环境对幼儿视频使用结局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华 《江西医药》 CAS 2020年第12期1855-1857,共3页
目的探讨家庭养育环境差异对幼儿电子视频使用结局及其心理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本次共选择27例年龄在1-3岁之间电子视频使用不良结局幼儿作为研究组,再从同年龄段使用电子视频时长相当健康儿童中筛选28例组成对照组,进行两组儿童家庭... 目的探讨家庭养育环境差异对幼儿电子视频使用结局及其心理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本次共选择27例年龄在1-3岁之间电子视频使用不良结局幼儿作为研究组,再从同年龄段使用电子视频时长相当健康儿童中筛选28例组成对照组,进行两组儿童家庭养育环境及情绪社会性行为发育的对比分析,以了解不同家庭环境对幼儿电子视频使用结局的影响。结果两组之间家庭养育环境比较,情感温暖/环境气氛能区、语言/认知能区、社会适应/自理能区及总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幼儿的情绪及社会性行为发育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养育环境影响幼儿电子视频最终结局,应提升家庭养育环境促进儿童早期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家庭养育环境 视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量肝素治疗Ⅱ度以上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涂颖昭 伍英 +1 位作者 朱琨如 徐萍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87-88,共2页
目的 :观察超微量肝素治疗Ⅱ度以上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方法 :随机分治疗组与对照组 ,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 ,治疗组加用微量肝素 1U/kg ,每 4h一次 ,皮下注射硬肿部位 ,每次注射后局部按压 2min以上。结果 :两组比较治疗组新生儿硬肿症... 目的 :观察超微量肝素治疗Ⅱ度以上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方法 :随机分治疗组与对照组 ,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 ,治疗组加用微量肝素 1U/kg ,每 4h一次 ,皮下注射硬肿部位 ,每次注射后局部按压 2min以上。结果 :两组比较治疗组新生儿硬肿症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 (P <0 .0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硬肿症 超微量肝素 病例报告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健眼遮盖时间对远视性弱视儿童视力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汪时华 饶良芳 田青 《医疗装备》 2019年第22期103-104,共2页
目的 观察不同健眼遮盖时间对远视性弱视儿童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医院收治的126例远视性弱视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患儿每天健眼遮盖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2 h/d组(35例)、6 h/d组(50例)、 全天组(41例),比较3组弱... 目的 观察不同健眼遮盖时间对远视性弱视儿童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医院收治的126例远视性弱视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患儿每天健眼遮盖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2 h/d组(35例)、6 h/d组(50例)、 全天组(41例),比较3组弱视基本治愈率、 治疗前后视功能变化情况,并根据最佳矫正视力(BCVA)分亚组进行分析.结果 针对弱视眼BCVA≥0.3的患儿,3组基本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弱视眼BCVA<0.3的患儿,6 h/d组、 全天组基本治愈率均高于2 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对弱视眼BCVA≥0.3的患儿,2 h/d组、6 h/d组融合功能、 同时视正常比例均高于全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弱视眼BCVA<0.3的患儿,6 h/d组、 全天组融合功能正常比例均高于2 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时间健眼遮盖利于提升重度弱视患儿的基本治愈率,恢复患儿视力,但针对轻中度弱视患儿则可采取部分遮盖方法以促进视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远视 健眼遮盖时间 视力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霉菌素与碳酸氢钠液漱口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入布地奈德致口腔真菌感染的预防作用比较 被引量:10
16
作者 金福 刘建明 《抗感染药学》 2017年第8期1602-1604,共3页
目的:比较制霉菌素与碳酸氢钠液漱口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吸入布地奈德致口腔真菌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80例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 目的:比较制霉菌素与碳酸氢钠液漱口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吸入布地奈德致口腔真菌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80例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在抗感染、祛痰以及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雾化吸入基础上加用5%碳酸氢钠液漱口预防真菌感染,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制霉菌素液漱口预防真菌感染,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4 d后口腔真菌感染和口腔不适的发生率差异。结果: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口腔感染的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为15.00%(P<0.05),口腔不适的发生率为10.00%稍低于对照组为12.50%,但经两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制霉菌素液漱口预防老年COPD患者吸入布地奈德致口腔真菌感染效果优于碳酸氢钠,有效降低了口腔真感染的发生,提高了口腔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氢钠液 制霉菌素液 抗真菌 口腔感染 CO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文肉瘤EWS-FLI1融合蛋白B淋巴细胞表位的预测及鉴定
17
作者 黄路 罗嘉全 +7 位作者 刘会文 张战民 廖翔 邓高荣 曹凯 安洪 舒勇 韩智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70-1074,共5页
目的:预测及鉴定尤文肉瘤EWS-FLI1融合蛋白的B淋巴细胞表位。方法:采用综合法预测EWS-FLI1蛋白的二级结构及B淋巴细胞表位,运用标准Fmoc方案合成预测的表位肽,HPLC和MS进行表位肽的纯度分析及分子量鉴定,ELISA法检测表位肽的抗原性,并... 目的:预测及鉴定尤文肉瘤EWS-FLI1融合蛋白的B淋巴细胞表位。方法:采用综合法预测EWS-FLI1蛋白的二级结构及B淋巴细胞表位,运用标准Fmoc方案合成预测的表位肽,HPLC和MS进行表位肽的纯度分析及分子量鉴定,ELISA法检测表位肽的抗原性,并测定表位肽特异性免疫血清效价,Western blot鉴定免疫血清与EWS-FLI1蛋白亲合力。结果:通过综合法预测得到3个高分值的B淋巴细胞表位,HPLC分析合成的表位肽纯度>85%,MS鉴定表位肽的分子量无误,ELISA法检测证实3个B淋巴细胞表位肽均可获得强的抗原抗体反应,其中表位肽P2的抗原性最强,在1∶40时A450=2.46,达到最高,1∶10 240稀释后抗原抗体反应仍呈阳性;用这3个B淋巴细胞表位肽免疫新西兰兔也能获得理想的抗体效价,其中表位肽P2获得的抗体效价最高,1∶512 000稀释时A450=1.11;Western blot鉴定表位肽P1、P2免疫血清能够结合EWS-FLI1蛋白。结论:尤文肉瘤EWS-FLI1蛋白的B淋巴细胞表位肽P1、P2具有潜在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文肉瘤 EWS-FLI1蛋白 融合蛋白 嵌合蛋白 B淋巴细胞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LMP-1基因腺病毒重组体的构建及其在骨肉瘤细胞U2OS中的表达
18
作者 刘会文 黄路 +5 位作者 韩智敏 罗嘉全 杨东 詹平 戴闽 曹凯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89-594,共6页
目的:构建表达人LIM矿化蛋白-1(LIM mineralization protein-1,LMP-1)基因的腺病毒重组体,体外感染骨肉瘤(Osteosarcoma,OS)细胞系U2OS,并鉴定LMP-1基因在U2OS中的表达。方法:以K562细胞的cDNA为文库,采用PCR方法对LMP-1进行扩增,通过T... 目的:构建表达人LIM矿化蛋白-1(LIM mineralization protein-1,LMP-1)基因的腺病毒重组体,体外感染骨肉瘤(Osteosarcoma,OS)细胞系U2OS,并鉴定LMP-1基因在U2OS中的表达。方法:以K562细胞的cDNA为文库,采用PCR方法对LMP-1进行扩增,通过TA克隆与pGEM-T载体连接并DNA测序。双酶切后并将目的基因插入至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CMV,对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CMV-LMP-1行双酶切和DNA测序鉴定,并通过荧光显微镜、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Adtrack-CMV-LMP-1在HEK-293T细胞中的表达。线性化pAdtrack-CMV-LMP-1,在BJ5183菌内完成与骨架质粒pAdeasy-1的同源重组,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Ad-LMP-1。通过脂质体介导,在HEK-293A细胞内包装出复制缺陷的重组腺病毒Ad-LMP-1,大量扩增、纯化并测定滴度。用Ad-LMP-1感染OS细胞系U2OS,通过荧光显微镜、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LMP-1在U2OS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双酶切和DNA测序鉴定穿梭质粒pAdtrack-CMV-LMP-1构建成功,荧光显微镜证实转染了pAdtrack-CMV-LMP-1质粒的HEK-293T细胞内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RT-qPCR和Western blot验证了LMP-1基因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扩增、纯化,Ad-LMP-1滴度达到1.5×109pfu/ml。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重组腺病毒感染的U2OS内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重组腺病毒感染U2OS后,LMP-1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成功构建了人LMP-1基因腺病毒重组体,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M矿化蛋白-1 重组腺病毒载体 表达载体构建 骨肉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安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10年动态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聂忠华 邹芸芸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121-123,共3页
目的 :了解贫困农村地区 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 ,以便完善预防措施 ,降低死亡率。方法 :对江西省万安县1989~ 1999年儿童死亡原因 10年动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各年龄段死亡率 10年后呈明显下降趋势。UsMR下降 4 9.70 % ,IMR下降 4 6 .... 目的 :了解贫困农村地区 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 ,以便完善预防措施 ,降低死亡率。方法 :对江西省万安县1989~ 1999年儿童死亡原因 10年动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各年龄段死亡率 10年后呈明显下降趋势。UsMR下降 4 9.70 % ,IMR下降 4 6 .6 8% ,NMR下降 35 .5 8%。年龄越小 ,下降比例越大。10年前后首位死因构成 :新生儿为出生窒息 ,婴儿为肺炎 ,1~ 4岁组为溺水。结论 :10年期间 ,各级政府、卫生部门在加大基层医疗保健服务上采取的措施是行之有效的。但降低儿童死亡率 ,尤其是新生儿死亡率 ,仍然是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加强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任务艰巨 ,农村儿保重点应在二岁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率 死因 动态分析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产高危儿0~12月听力监测临床研究
20
作者 徐萍 王长华 +3 位作者 任国庆 马燕琴 谭玮 刘念桃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4年第5期82-83,共2页
目的 :探索高危儿听力障碍的程度、转归及预后。方法 :采用听力筛查 (OAE)及听性脑干反应 (ABR)的方法 ,对 6 80例高危儿进行生后 0~ 12月的听力监测 ,于生后 0~ 1、3、6、9月各测查 1次。结果 :6 80例高危儿中 ,检出听力障碍儿 70例 ... 目的 :探索高危儿听力障碍的程度、转归及预后。方法 :采用听力筛查 (OAE)及听性脑干反应 (ABR)的方法 ,对 6 80例高危儿进行生后 0~ 12月的听力监测 ,于生后 0~ 1、3、6、9月各测查 1次。结果 :6 80例高危儿中 ,检出听力障碍儿 70例 ,包括轻中度障碍 6 4例、重度 4例、极重度 2例 ,异常率 10 .2 9%。 70例中 2 7例 0~ 1月初检时正常 ,3月复检时阳性。 6个月内 5 7例恢复正常占 81.4 3% ,7~ 9月恢复正常 12例占 17.14 % ,1例确诊耳聋 ,占 1.4 3%。高胆患儿组听力障碍恢复较慢 ,6个月时有 4 2 .89%未恢复。结论 :OAE结合ABR检查高危儿听力损害可获得较全面的诊断 ;对出生时通过筛查而具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应警惕迟发性或获得性听损伤的发生 ;连续的听力及医疗监测可有效动态观察到高危儿听力障碍的发生、变化及转归 ,并为听力障碍儿提供早期干预 ;高危儿听力受损有一恢复期 ,不宜过早下结论 ,对重度以上损害需严密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儿 听力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