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肾穿刺造瘘与输尿管镜下逆行置入双J管治疗上尿路结石致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效果对比
1
作者 汤天永 董志峰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23期42-45,共4页
目的:对比经皮肾穿刺造瘘与输尿管镜下逆行置入双J管治疗上尿路结石致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3年7月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9例上尿路结石致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内引流组(n=37)... 目的:对比经皮肾穿刺造瘘与输尿管镜下逆行置入双J管治疗上尿路结石致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3年7月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9例上尿路结石致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内引流组(n=37)和外引流组(n=32)。内引流组采用输尿管镜下置入双J管治疗,外引流组采用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炎症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引流成功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引流组体温恢复及感染控制时间均短于内引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外引流组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均低于内引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13%、10.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上尿路结石致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患者,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在体温恢复和感染控制时间上短于输尿管镜下逆行置入双J管,且炎症反应水平较低,但两者在术后引流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上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源性脓毒血症 上尿路结石 经皮肾穿刺造瘘 输尿管镜 双J管
原文传递
经皮肾镜碎石术与经尿道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方正宇 方亮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3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与经尿道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治疗肾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与经尿道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治疗肾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对照组采用PCNL,研究组采用FURL。比较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围术期相关指标、肾功能[血清胱抑素C(CysC)和尿肾损伤因子(KIM-1)水平]、疼痛程度和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分析显示,血清CysC、尿KIM-1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 d的血清CysC、尿KIM-1均高于术前,两组患者术后5 d的血清CysC、尿KIM-1均低于术后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 d的血清CysC高于对照组,尿KIM-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2周,两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入院时,且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2 cm的肾结石患者,PCNL与FURL结石清除率相当,但FURL对肾损伤更小,失血量更少,疼痛更轻,并发症更少,术后恢复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经皮肾镜碎石术 经尿道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清除率 肾功能 疼痛程度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道拖入术治疗后尿道狭窄20例报告
3
作者 计胜水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 2005年第4期250-250,共1页
后尿道狭窄多由骨盆骨折、后尿道断裂所致,由于其部位在尿生殖膈上、耻骨后,处理较为困难。近年来国内也相继报道应用尿道拖人法治疗后尿道狭窄获得满意的效果。我院自1996年以来应用施人术治疗20例后尿道狭窄患者,经长期随访观察,... 后尿道狭窄多由骨盆骨折、后尿道断裂所致,由于其部位在尿生殖膈上、耻骨后,处理较为困难。近年来国内也相继报道应用尿道拖人法治疗后尿道狭窄获得满意的效果。我院自1996年以来应用施人术治疗20例后尿道狭窄患者,经长期随访观察,效果良好。此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现将本手术方法及有关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尿道狭窄 拖入法 尿道吻合 尿道拖入术 治疗 后尿道断裂 骨盆骨折 随访观察 手术方法 耻骨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精管口梗阻伴精囊腺囊肿1例报告
4
作者 黄永辉 王玲俐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7-67,共1页
患者 男性,33岁,因尿道外口疼痛1月,会阴部胀痛1周入院。查体无异常。入院后行盆腔CT平扫加增强检查示:前列腺区可见类圆形低密度影,大小约为5.9cm×5cm,边界清,增强无强化,与精囊腺分界欠清。盆腔MRI+水成像检查示:输... 患者 男性,33岁,因尿道外口疼痛1月,会阴部胀痛1周入院。查体无异常。入院后行盆腔CT平扫加增强检查示:前列腺区可见类圆形低密度影,大小约为5.9cm×5cm,边界清,增强无强化,与精囊腺分界欠清。盆腔MRI+水成像检查示:输精管走行区见不规则囊性灶,边界清楚,呈长T1、长T2信号,DWI呈低信号,大小约8.0cm×7.7cm×5.7cm,双侧精囊腺向外侧推移。水成像:膀胱后方见不规则囊性灶,病灶下缘管状与尿道相连。泌尿系彩超示:膀胱后方、前列腺上方可探及一囊性团块,大小约62cm×51cm×38cm,彩色多普勒于其内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患者于2012年12月21日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经尿道右侧射精管梗阻切开术。术中见膀胱三角区及底部隆起,精阜增大明显,经电切将精阜切除,保护外括约肌,可见明显增粗的右侧射精管并有精液涌出,左侧可见正常射精管开口。术后持续膀胱冲洗,抗感染治疗。术后3d拔管,排尿正常顺利出院。病理报告为:精囊腺囊肿,见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精管 精囊腺囊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