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究电力工程决策阶段的技术经济工作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鹏 《科技与企业》 2013年第16期74-75,共2页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长,作为国家的基础能源产业,我国的电力工业迎来了一段高速发展期。在电力工程建设新形势的需求下,本文分析了电力工程决策阶段的技术经济的特点,以及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实际问题,提...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长,作为国家的基础能源产业,我国的电力工业迎来了一段高速发展期。在电力工程建设新形势的需求下,本文分析了电力工程决策阶段的技术经济的特点,以及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工程决策阶段技术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
作者 鄢莉 《经济视野》 2013年第7期-,共1页
本文主要是介绍了电力经济运行的现状的基础上,对目前的电力状况有了大致的了解,可以看到目前的电力经济运行状况还是比较良好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电价形成机制不合理,电力企业整体上尚未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缺少电力市场的相... 本文主要是介绍了电力经济运行的现状的基础上,对目前的电力状况有了大致的了解,可以看到目前的电力经济运行状况还是比较良好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电价形成机制不合理,电力企业整体上尚未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缺少电力市场的相关规则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经济 电力运行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静态电压稳定的低碳电力调度 被引量:15
3
作者 熊宁 吴越 +1 位作者 蔡恒 杨胡萍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2-67,9,共6页
为使低碳电力调度满足电网静态电压稳定性的要求,分析碳捕集系统对电厂上网功率的影响,并推导碳捕集系统运行功率的上、下限求解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考虑静态电压稳定的低碳调度模型,在满足电网运行和电压稳定裕度约束的条件下,... 为使低碳电力调度满足电网静态电压稳定性的要求,分析碳捕集系统对电厂上网功率的影响,并推导碳捕集系统运行功率的上、下限求解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考虑静态电压稳定的低碳调度模型,在满足电网运行和电压稳定裕度约束的条件下,使电厂发电和碳排放成本之和最小。所提模型以碳价为纽带,协调了调度方案在经济性、环保性和稳定性方面的不同要求,为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提供了一种可操作的方法。采用内点法对所提模型进行求解,并在IEEE30节点系统和某一实际系统上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低碳电力调度 碳捕集系统 静态电压稳定 负荷裕度 内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CO_2排放现状及减排对策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章鹏 何小敏 王敏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13年第1期1-5,共5页
2010年,国家首次把单位GDP CO2排放下降17%作为约束性目标纳入"十二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并提出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设想,这预示着未来国家在节能和减缓碳排放方面,将采取力度更大的措施。江西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和城... 2010年,国家首次把单位GDP CO2排放下降17%作为约束性目标纳入"十二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并提出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设想,这预示着未来国家在节能和减缓碳排放方面,将采取力度更大的措施。江西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十二五"社会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将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这必然导致CO2排放量持续增加,从而使碳减排工作面临巨大挑战。因此,深入探讨CO2排放发展趋势特征及影响变化的重要因素,对于制定我省各种能源政策、抑制CO2排放量、控制CO2排放强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排放 碳减排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电网静态电压稳定研究
5
作者 杨超 肖晓裴 《江西电力》 2012年第6期67-70,共4页
通过PSD-VSAP分析程序,对江西2015年规划目标电网进行静态电压稳定分析,得到江西电网负荷裕度指标,并通过电压灵敏度分析,寻求电网电压薄弱区域、关键线路及关键机组,最后提出提高江西电网电压稳定性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江西电网 静态电压稳定 负荷裕度指标 薄弱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配电网春节期间运行情况总结与分析
6
作者 郑蜀江 钟士元 周宁 《江西电力》 2013年第2期44-45,共2页
本文对江西配电网2013年春节期间运行情况作了总结与分析,特别针对10 kV线路跳闸情况作了总结分析,得出主要矛盾分别为树线矛盾、外力因素、过负荷和用户原因。结合东西省春节保电措施作了详细分析,总结其结果,为今后春节保电及应对短... 本文对江西配电网2013年春节期间运行情况作了总结与分析,特别针对10 kV线路跳闸情况作了总结分析,得出主要矛盾分别为树线矛盾、外力因素、过负荷和用户原因。结合东西省春节保电措施作了详细分析,总结其结果,为今后春节保电及应对短期负荷高峰工作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春节 总结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建模分析研究综述 被引量:2
7
作者 赵彦 刘小春 《江西电力》 2013年第3期61-65,共5页
电力系统发生事故时,继电保护的拒动和误动、断路器拒动以及突然大负荷转移可能发生连锁反应而造成系统崩溃,导致大面积停电,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国外历次大停电事故的反思,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而继电保护系统是保... 电力系统发生事故时,继电保护的拒动和误动、断路器拒动以及突然大负荷转移可能发生连锁反应而造成系统崩溃,导致大面积停电,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国外历次大停电事故的反思,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而继电保护系统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环节,其可靠性模型将直接影响电网风险评估的准确性。为此,以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建模为分析研究对象,对多种继电保护可靠性评估算法进行了综述与比较分析,提出了电网风险评估计及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模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电保护系统 可靠性 建模分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萍宜分地区供电能力方案研究
8
作者 刘小春 肖园 《江西电力》 2012年第4期54-56,59,共4页
"十二五"期间江西西部地区电网负荷大幅增长,500 kV新余变电站、500 kV安梦线在2012年迎峰度夏前难以投入运行。为满足西部地区受电需求,落实国务院令第599号"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对萍宜分地区各... "十二五"期间江西西部地区电网负荷大幅增长,500 kV新余变电站、500 kV安梦线在2012年迎峰度夏前难以投入运行。为满足西部地区受电需求,落实国务院令第599号"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对萍宜分地区各断面的受电能力进行计算分析,提出了加强建设西部220 kV网架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面 受电能力 计算分析 西部220 kV网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联和并联结构的多微网系统分层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68
9
作者 周念成 金明 +2 位作者 王强钢 苏适 严玉廷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18,74,共7页
根据多微网间的串联和并联组网结构,设计了串、并联不同结构的多微网系统两级分层控制方案。以多微网系统允许出现的有效运行状态为基础,依据其当前状态和触发事件制定微网运行状态的转换。针对多微网系统的联络线功率控制、并网和孤岛... 根据多微网间的串联和并联组网结构,设计了串、并联不同结构的多微网系统两级分层控制方案。以多微网系统允许出现的有效运行状态为基础,依据其当前状态和触发事件制定微网运行状态的转换。针对多微网系统的联络线功率控制、并网和孤岛模式切换,提出串、并联结构的多微网中央控制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策略。结合云电科技园智能微网的工程建设,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串联和并联结构的多微网模型;仿真分析联络线功率调节、不同模式转换和同步过程中微网的动态特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微电网) 多微网 配电网 组网结构 分层控制 状态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自治式后备保护分区方案 被引量:21
10
作者 姜宪国 王增平 +1 位作者 李琛 唐玮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34-241,共8页
提出了一种区域自治式后备保护分区方案。首先制定了保护分区原则,分别对主站保护范围、边界元件处理方式、主站失效对策等关键原则进行论述。要求分区后保护系统具有以下特点:兼顾信息需求和通信延时,确保信息的完备性和保护的快速性;... 提出了一种区域自治式后备保护分区方案。首先制定了保护分区原则,分别对主站保护范围、边界元件处理方式、主站失效对策等关键原则进行论述。要求分区后保护系统具有以下特点:兼顾信息需求和通信延时,确保信息的完备性和保护的快速性;每个元件可由至少一个主站独立保护,简化主站间的配合策略;任一主站决策单元失效时仍能准确判断元件故障,加强保护系统适应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分区实现方法,定义狭义邻接矩阵完成主站选定和主站保护范围划分两项功能。并进一步分析了该分区方案下区域自治式后备保护的动作逻辑,保证各种情况下故障可靠切除。最后通过实际系统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自治式后备保护 分区方案 边界元件 狭义邻接矩阵 动作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内埋式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方法 被引量:84
11
作者 肖曦 许青松 +1 位作者 王雅婷 史宇超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26,共6页
针对内埋式永磁同步电机的反凸极特性及传统参数辨识方法存在的缺陷,结合电机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参数辨识方法,该方法能同时辨识定子电阻、d轴电感、q轴电感和永磁体磁链四个参数。该方法所用的信号均为可直接检测的状... 针对内埋式永磁同步电机的反凸极特性及传统参数辨识方法存在的缺陷,结合电机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参数辨识方法,该方法能同时辨识定子电阻、d轴电感、q轴电感和永磁体磁链四个参数。该方法所用的信号均为可直接检测的状态变量,从而减少了其他干扰对电机参数辨识的影响,提高了参数辨识的准确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利用遗传算法进行参数辨识鲁棒性强、收敛性好,在不同的转速、不同的负载以及不同的控制策略下,四个待辨识参数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收敛到真实值,具有较高的精度,同时也克服了一般遗传算法对辨识参数初始值要求高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埋式永磁同步电机 遗传算法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前推回代潮流算法中PV节点处理方法 被引量:23
12
作者 杨超 沈聪 李睿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38-243,共6页
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分布式电源(distribution generator,DG)接入配电网中,DG在潮流计算中多数可看作PV节点,因此如何快速有效地在潮流计算中处理DG PV节点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在补偿前推回代潮流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潮... 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分布式电源(distribution generator,DG)接入配电网中,DG在潮流计算中多数可看作PV节点,因此如何快速有效地在潮流计算中处理DG PV节点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在补偿前推回代潮流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潮流计算中处理PV节点的方法,该方法对网络中PV节点进行迭代优化,使PV节点的电压幅值和有功输入量在迭代过程中与给定值保持一致,从而提高了算法效率。该方法实现简单,可移植到其他潮流算法中。算例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PV节点 潮流 前推回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于广域后备保护的复合方向元件 被引量:3
13
作者 姜宪国 王增平 +1 位作者 李琛 唐玮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4-69,133,共7页
提出一种适应于广域后备保护的复合方向元件。分析了正序突变量方向元件和负序方向元件的动作特性。针对二者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虚拟变化量方向元件,通过构造某相虚拟电压和电流使三相故障时保护元件中出现长期有效的虚拟变化量,实现故... 提出一种适应于广域后备保护的复合方向元件。分析了正序突变量方向元件和负序方向元件的动作特性。针对二者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虚拟变化量方向元件,通过构造某相虚拟电压和电流使三相故障时保护元件中出现长期有效的虚拟变化量,实现故障判别。结合以上3种基本方向元件,提出复合方向元件的构成逻辑,用于识别故障方向。仿真结果表明,复合方向元件能够在各种类型故障下可靠启动,准确判断故障方向,持续反应故障状态,且在元件出口三相短路无死区,大电源侧有足够灵敏度,外部故障切除后可以自动返回,动作特性良好,能够满足广域后备保护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方向元件 广域后备保护 虚拟电压 虚拟电流 虚拟变化量方向元件 故障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土建工程的设计与优化
14
作者 段晓光 《科技与企业》 2013年第16期216-216,共1页
本文首先对变电站土建工程的设计流程进行叙述;并对设计阶段的相应优化部分进行阐述;最后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原料控制和焊接工艺控制提出的要求,对于变电站的土建工程合理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变电站 土建工程 设计 优化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黄土隧道不同施工与加固方法的颗粒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洋 胡杰 吴可嘉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6-138,共13页
针对浅埋黄土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发生的拱顶过量沉降问题,采用颗粒离散单元法模拟了不同开挖方法和加固措施对围岩稳定和变形的影响,分析了6种工况的围岩压力分布和位移发展情况,讨论了开挖方法和加固措施对隧道围岩稳定的影响.模拟结果显... 针对浅埋黄土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发生的拱顶过量沉降问题,采用颗粒离散单元法模拟了不同开挖方法和加固措施对围岩稳定和变形的影响,分析了6种工况的围岩压力分布和位移发展情况,讨论了开挖方法和加固措施对隧道围岩稳定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隧道拱肩和拱脚应力集中处水平位移较大,拱部和边墙开挖为黄土隧道留核心开挖施工中的关键工序,施工中宜及早支护避免隧道发生过大变形.浅埋黄土隧道拱顶下沉量远大于周边收敛;对于相同的支护形式,留核心土下部全断面开挖法产生的位移总量约为留核心土下半断面分部开挖法的1.2倍;对于相同的开挖方法,无超前注浆支护产生的位移总量约为有超前支护的1.5倍;而有无系统锚杆的隧道围岩变形量基本相同.研究表明,浅埋黄土隧道可采取超前导管注浆减小隧道开挖变形,而系统锚杆由于支护效果不明显可考虑取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隧道 加固 颗粒流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