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汗孔角化病继发皮肤鳞状细胞癌1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欧阳庆斌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6-196,共1页
患者男,72岁。胸部斑块20年,局部增生、溃疡伴疼痛2年,于2014年4月10日来诊。患者20年前胸部左侧出现一约黄豆大斑疹,不痒不痛,皮损面积逐渐向周围扩大,呈环状。患者自行外用多种药膏(包括抗真菌类、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及一些中药药膏等... 患者男,72岁。胸部斑块20年,局部增生、溃疡伴疼痛2年,于2014年4月10日来诊。患者20年前胸部左侧出现一约黄豆大斑疹,不痒不痛,皮损面积逐渐向周围扩大,呈环状。患者自行外用多种药膏(包括抗真菌类、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及一些中药药膏等,具体名称不详),病情无明显缓解。2年前斑块内出现结节,触痛明显,并出现糜烂及溃疡,时有脓血性分泌物。曾用多种物理疗法及外用药物治疗(具体不详),效果均不理想。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孔角化病 鳞状细胞癌 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超声在皮肤肿瘤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郑香萍(综述) 陶小华(审校) 《江西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皮肤肿瘤是人体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早期诊断与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十分重要。当前,皮肤肿瘤的早期诊断方法层出不穷,高分辨率超声因无辐射、操作安全、快捷高效等优势,在临床上越来越广泛用于皮肤肿瘤的早期诊断[1,2]。本文综述高分... 皮肤肿瘤是人体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早期诊断与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十分重要。当前,皮肤肿瘤的早期诊断方法层出不穷,高分辨率超声因无辐射、操作安全、快捷高效等优势,在临床上越来越广泛用于皮肤肿瘤的早期诊断[1,2]。本文综述高分辨率超声在常见皮肤肿瘤诊断中的研究进展。1高分辨率超声优势高分辨率超声主要采用大于15MHz的超声频率进行成像,可获得几十微米量级的成像分辨率。高分辨率超声检查可对皮肤各层及其周围组织发生的异常进行定性及定量诊断,还可评估某些皮肤病的活动性和严重性,为确定治疗方式提供有关信息[3]。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比较,高分辨率超声具有以下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皮肤肿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腺癌皮肤转移
3
作者 耿承芳 何萍秀 +4 位作者 程丽芳 胡建红 吴忆 朱会娟 张磊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8-210,共3页
报告1例宫颈腺癌皮肤转移。患者女,46岁。外阴和大腿红色斑块伴肿胀8个月余。2年前诊断为宫颈腺癌并接受多次放疗和化疗。皮肤科检查:双侧外阴、腹股沟及大腿内侧对称性分布暗红色斑块,明显肿胀。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内胶原束间及扩... 报告1例宫颈腺癌皮肤转移。患者女,46岁。外阴和大腿红色斑块伴肿胀8个月余。2年前诊断为宫颈腺癌并接受多次放疗和化疗。皮肤科检查:双侧外阴、腹股沟及大腿内侧对称性分布暗红色斑块,明显肿胀。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内胶原束间及扩张的淋巴管内可见团块状肿瘤组织,异形性明显。免疫组化示上皮膜抗原及癌胚抗原均阳性。结合临床和组织病理表现,诊断为宫颈腺癌皮肤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宫颈 肿瘤转移 外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红斑狼疮与扁平苔藓重叠综合征1例
4
作者 耿承芳 罗来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8年第9期726-727,共2页
关键词 皮肤红斑狼疮 重叠综合征 扁平苔藓 少见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B1在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5
作者 徐娇 李慧程 +6 位作者 杨春华 罗保香 陈玉红 万海平 高翔 高庆 吁娜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4期849-851,共3页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 Group Protein 1,HMGB1)在慢性荨麻疹患者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病例资料选自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我院住院的5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其中轻度患者34例,重度患者23例,将慢性荨麻疹...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 Group Protein 1,HMGB1)在慢性荨麻疹患者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病例资料选自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我院住院的5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其中轻度患者34例,重度患者23例,将慢性荨麻疹患者纳入实验组,选取同期体检报告健康者50例纳入对照组,观察两组血清HMGB1水平、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白介素(Interleukin,IL)-4、IL-6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患者血清HMGB1水平与CRP、WBC、IL-4、IL-6水平间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相较对照组在HMGB1、WBC、CRP、IL-4、IL-6水平上明显更高(P<0.05);重度患者相较轻度患者治疗前血清HMGB1水平明显更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相较治疗前在HMGB1水平上明显下降(P<0.05);轻重度患者治疗后的血清HMGB1水平无明显差异;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患者血清HMGB1水平与WBC、CRP、IL-4、IL-6水平间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HMGB1水平升高,血清HMGB1水平与WBC、CRP、IL-4、IL-6水平呈正相关,HMGB1水平与慢性荨麻疹严重程度有关,其可能是通过调控炎症反应来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未来有望成为临床监测慢性荨麻疹的新型血清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慢性荨麻疹 血清表达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细胞样毛囊错构瘤
6
作者 徐超 胡建红 +2 位作者 张慧 程丽芳 吴玉青 《临床皮肤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共2页
患儿男,4岁。主诉:颈部褐色丘疹1年。现病史:患儿1年前无明显诱因颈部出现一粟粒大褐色丘疹,无痒痛等症状。皮损缓慢增大至绿豆大,无破溃,未行任何治疗。为明确诊断,于2020年8月13日来我科就诊。既往史及家族史: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 患儿男,4岁。主诉:颈部褐色丘疹1年。现病史:患儿1年前无明显诱因颈部出现一粟粒大褐色丘疹,无痒痛等症状。皮损缓慢增大至绿豆大,无破溃,未行任何治疗。为明确诊断,于2020年8月13日来我科就诊。既往史及家族史: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全身各系统检查均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错构瘤 基底细胞样 反射式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行为理论的健康指导在痤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魏淑花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6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认知行为理论的健康指导在门诊痤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于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门诊就诊的92例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 目的探讨基于认知行为理论的健康指导在门诊痤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于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门诊就诊的92例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以认知行为理论为基础的健康指导,两组均持续干预4周。比较两组疾病认知情况、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疾病认知情况评分、自尊量表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结论门诊痤疮患者接受基于认知行为理论的健康指导,可增加其对疾病的认知,有效缓解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从而获得更高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认知行为理论 健康指导 疾病知识认知 心理健康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吡斯的明与糖皮质激素对寻常型天疱疮鼠模型棘层松解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伟军 周琼 +3 位作者 王小兵 罗保香 张磊 吴忆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87-491,共5页
目的:建立寻常型天疱疮(PV)鼠模型,并比较溴吡斯的明与糖皮质激素对PV棘层松解的影响。方法 :将55只Balb/c新生鼠分为4组。模型组(15只):皮下注射PV患者血清,建立PV鼠模型;溴吡斯的明组(15只)和甲泼尼龙组(15只)除注射患者血清外,分别... 目的:建立寻常型天疱疮(PV)鼠模型,并比较溴吡斯的明与糖皮质激素对PV棘层松解的影响。方法 :将55只Balb/c新生鼠分为4组。模型组(15只):皮下注射PV患者血清,建立PV鼠模型;溴吡斯的明组(15只)和甲泼尼龙组(15只)除注射患者血清外,分别注射溴吡斯的明和甲泼尼龙;对照组(10只)皮下注射正常人血清作为对照。从临床表现、皮损组织病理和直接免疫荧光3方面评价溴吡斯的明与糖皮质激素对PV鼠模型棘层松解的影响。结果:模型组表现为棘层松解;溴吡斯的明组和甲泼尼龙组棘层松解程度均较模型组低(P<0.05);甲泼尼龙组棘层松解程度低于溴吡斯的明组(P<0.05);对照组小鼠皮肤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抗胆碱酯酶药及糖皮质激素均可减轻PV鼠模型的棘层松解程度,而抗胆碱酯酶药减轻棘层松解的作用低于糖皮质激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疱疮 寻常型 疾病模型 动物 胆碱酯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2例白癜风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陶丽 王小兵 秦丽娜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1年第1期89-91,共3页
目的分析白癜风患者临床流行病学特点,为该病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经临床初次确诊的白癜风病例402例为研究对象,进行流行病学资料调查。结果402例白癜风患者中,男217例(54%,217/402),女185例(46%,185/402),两者比较差异无... 目的分析白癜风患者临床流行病学特点,为该病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经临床初次确诊的白癜风病例402例为研究对象,进行流行病学资料调查。结果402例白癜风患者中,男217例(54%,217/402),女185例(46%,185/40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年龄(25.95±18.27)岁,男性和女性平均发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发病年龄为10~19岁的患者占比26.4%(106/402);病程(2.19±4.26)年;发病类型主要是非节段型(90%,362/402);发病部位主要是面部(50%,201/402)。结论白癜风患者发病性别无明显差异,发病年龄亦与性别无明显相关性,好发年龄为10~19岁,发病类型以非节段型为主,面部为主要发病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临床流行病学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Blaschko线单侧肢体分布的色素性扁平苔藓2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海斌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17-418,共2页
色素性扁平苔藓(lichenplanuspigmentosus,LPP)是扁平苔藓(1ichenplanus,LP)的一种少见亚型,大多数患者的皮疹分布对称,但也有罕见的单侧线性分布的变型。LPP的病因不明,可能与感染、自身免疫、神经精神、药物以及遗传等因素... 色素性扁平苔藓(lichenplanuspigmentosus,LPP)是扁平苔藓(1ichenplanus,LP)的一种少见亚型,大多数患者的皮疹分布对称,但也有罕见的单侧线性分布的变型。LPP的病因不明,可能与感染、自身免疫、神经精神、药物以及遗传等因素有关。笔者诊治2例沿Blaschko线单侧肢体分布的LPP,并分析其病因,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苔藓 色素性 BLASCHKO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维A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1
作者 熊颖 万海平 《江西医药》 CAS 2008年第9期944-945,共2页
目的观察阿维A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复方丹参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单盲对照方法(1:1),将30例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以阿维A、复方甘草酸苷、复方丹参联合治疗;对照组15例,以复方甘草酸苷... 目的观察阿维A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复方丹参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单盲对照方法(1:1),将30例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以阿维A、复方甘草酸苷、复方丹参联合治疗;对照组15例,以复方甘草酸苷、复方丹参治疗;8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有效率为53.3%,两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阿维A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复方丹参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A 复方甘草酸苷 复方丹参 红皮病型银屑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安奈德局部封闭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12
作者 邓乐英 朱永军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9期227-229,233,共4页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局部封闭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瘢痕疙瘩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使用醋酸泼尼松龙局部封闭治疗,观察组使用醋酸曲安奈德局部封闭治疗。比...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局部封闭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瘢痕疙瘩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使用醋酸泼尼松龙局部封闭治疗,观察组使用醋酸曲安奈德局部封闭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瘢痕情况、温哥华瘢痕(VSS)评分、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瘢痕厚度、宽度、长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VV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瘢痕厚度、宽度及长度,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安奈德 封闭治疗 瘢痕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标 朱永军 +3 位作者 何小兰 胡敏 聂敏艳 涂罕灯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9年第11期52-53,59,共3页
目的观察以温敏凝胶为光敏剂载体的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ALA-PDT对50例尖锐湿疣患者(观察组)进行治疗,以同期进行CO2激光治疗的54例尖锐湿疣患者(对照组)作对照。结果随访3个月,观察组... 目的观察以温敏凝胶为光敏剂载体的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ALA-PDT对50例尖锐湿疣患者(观察组)进行治疗,以同期进行CO2激光治疗的54例尖锐湿疣患者(对照组)作对照。结果随访3个月,观察组经4次光动力治疗后在32例痊愈患者中复发6例,复发率为12.0%;对照组复发34例,复发率为62.9%。2组复发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温敏凝胶为光敏剂载体的ALA-PDT疗法能降低尖锐湿疣的复发率,并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温敏凝胶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秃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微量元素的检测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琳琦 胡建红 +2 位作者 王小兵 杨春华 周志军 《江西医药》 CAS 2018年第6期521-523,共3页
目的研究斑秃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数量和微量元素(Cu、Zn、Ca、Fe、Mg、Pb)浓度,及其与脱发面积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门诊确诊的斑秃患者50例为观察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外... 目的研究斑秃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数量和微量元素(Cu、Zn、Ca、Fe、Mg、Pb)浓度,及其与脱发面积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门诊确诊的斑秃患者50例为观察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及采用原子吸收法检测微量元素的浓度,并与斑秃患者的脱发面积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斑秃患者外周血CD3^+、CD4^+、CD8^+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2)斑秃患者外周血Zn、Ca、Fe、Mg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斑秃患者外周血Cu、Pb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3)斑秃患者脱发面积与外周血CD3^+、CD4^+、CD8^+数量间呈直线正相关关系(P<0.01);斑秃患者脱发面积与外周血Mg、Pb浓度间呈直线正相关关系(P<0.05);斑秃患者脱发面积与外周血Cu、Zn、Ca、Fe浓度间无线性关系(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微量元素(Cu、Zn、Ca、Fe、Mg、Pb)可能参与了斑秃的发病,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与微量元素(Mg、Pb)与脱发面积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秃 T淋巴细胞亚群 微量元素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酸活肤和LED红蓝光治疗寻常痤疮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聂敏艳 李光 文晓懿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19期153-155,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果酸活肤和LED红蓝光治疗寻常痤疮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90例寻常痤疮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每组各30例。A组采用果酸活肤联合外擦维生素E软膏治疗,B组采用LED红蓝光联合外擦维生素... 目的比较分析果酸活肤和LED红蓝光治疗寻常痤疮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90例寻常痤疮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每组各30例。A组采用果酸活肤联合外擦维生素E软膏治疗,B组采用LED红蓝光联合外擦维生素E软膏治疗,C组采用单纯外擦维生素E软膏治疗,比较三组治疗4、8、12、16周后的效果和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8、12、16周后,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B、C组,且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治疗4、8、12、16周后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果酸活肤和LED红蓝光治疗寻常痤疮均具有较好效果,但果酸活肤的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痤疮 果酸活肤 LED红蓝光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获得性对称性肢端角化病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凤鸣 戴品 张磊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2-183,共2页
患者男,38岁。双手、足起褐色角化性斑片5年。皮损特点为双手及双足背部褐色角化性斑片,接触水后局部变白,冬季明显缓解。患者有鱼鳞病史。父母非近亲结婚,也均有鱼鳞病史。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棘层增生,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淋巴... 患者男,38岁。双手、足起褐色角化性斑片5年。皮损特点为双手及双足背部褐色角化性斑片,接触水后局部变白,冬季明显缓解。患者有鱼鳞病史。父母非近亲结婚,也均有鱼鳞病史。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棘层增生,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诊断:获得性对称性肢端角化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端角化病 获得性 对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囊角化病1例及其家系调查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海斌 罗保香 +3 位作者 罗来华 胡敏 陈玉红 丁世伟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50-451,共2页
先证者.男,54岁。因双耳后出现丘疹38年,泛发全身伴刺痒4个月,于2009年2月4日来我院住院治疗。患者38年前无明显诱因双耳后对称出现一钱币大范围、密集的针尖大淡褐色毛囊性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4个月前,类似丘疹较快泛发全身,... 先证者.男,54岁。因双耳后出现丘疹38年,泛发全身伴刺痒4个月,于2009年2月4日来我院住院治疗。患者38年前无明显诱因双耳后对称出现一钱币大范围、密集的针尖大淡褐色毛囊性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4个月前,类似丘疹较快泛发全身,且表面出现油腻性污痂,散发臭味,伴刺痒,日晒后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化病 毛囊 家系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真菌荧光成像及计算机视觉系统在浅部真菌检测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杰伟 陈晶晶 +5 位作者 汤霞 邓晨薇 彭紫梅 江情 高文超 占萍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891-894,共4页
目的研究新一代真菌荧光成像及计算机视觉系统(简称为“视觉系统”)在浅部真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从2022年4月至2022年9月到三家医院皮肤科就诊且拟诊为浅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刮取皮损位置的甲屑或皮屑,将每份样本平均分成3份,分... 目的研究新一代真菌荧光成像及计算机视觉系统(简称为“视觉系统”)在浅部真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从2022年4月至2022年9月到三家医院皮肤科就诊且拟诊为浅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刮取皮损位置的甲屑或皮屑,将每份样本平均分成3份,分别予以视觉系统、特敏增强荧光染色法及传统KOH湿片法检测标本,比较3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工作效率。结果共检测300份阳性皮损,其中特敏增强荧光染色法检出率最高(96%),其次为视觉系统(92%),传统KOH检出率最低(77.67%)。视觉系统存在2%的假阳性率,部分标本将纤维、荧光杂质自动识别为真菌结构;视觉系统的优势在于速度快,不依赖于人工,可同时扫描10份标本。结论视觉系统是一种对检验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低,可进行高效批量检测的新型真菌检测技术,但目前版本仍存在假阳性率,需要继续优化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系统 特敏增强荧光染色法 KOH湿片法 浅部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维A胶囊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玉红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9年第6期65-66,共2页
目的观察阿维A胶囊治疗中、重度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将75例中、重度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外搽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口服阿维A胶囊;对照组外搽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口服郁金银屑片。结果71例患者完成试验。治疗... 目的观察阿维A胶囊治疗中、重度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将75例中、重度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外搽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口服阿维A胶囊;对照组外搽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口服郁金银屑片。结果71例患者完成试验。治疗组36例患者,治愈16例(44.44%),显效10例(27.78%),有效6例(16.67%),无效4例(11.11%),总有效率72.22%;复发3例,复发率18.75%。对照组35例患者,治愈5例(14.29%),显效8例(22.86%),有效6例(17.14%),无效16例(45.71%),总有效率37.15%;复发5例,复发率100%。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结论阿维A胶囊治疗中、重度寻常性银屑病疗效满意、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寻常性 阿维A 郁金银屑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疹性弹力纤维离解1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体高 张磊 +1 位作者 陈罗娣 曾璐平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13-614,共2页
患者男,11岁。腰背、腹部、前颈部、大腿、上肢出现丘疹1年,无自觉症状。丘疹直径2—5mm,浅白色,类圆形或卵圆形,部分丘疹表面轻度萎缩。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增生,真皮中上部胶原纤维增生、增粗,浅层血管周围稀疏淋巴细胞浸润;... 患者男,11岁。腰背、腹部、前颈部、大腿、上肢出现丘疹1年,无自觉症状。丘疹直径2—5mm,浅白色,类圆形或卵圆形,部分丘疹表面轻度萎缩。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增生,真皮中上部胶原纤维增生、增粗,浅层血管周围稀疏淋巴细胞浸润;弹力纤维染色显示弹力纤维断裂、减少或缺失。诊断:丘疹性弹力纤维离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疹性弹力 纤维离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