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驱动桥制造工艺及性能特性研究
1
作者 游伟 《数控机床市场》 2025年第1期29-32,共4页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电动汽车已成为未来汽车工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其中,电驱动桥作为电动汽车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整车的运行效率和驾驶舒适性。然而,电驱动桥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噪声、振动和粗糙度(Noise,...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电动汽车已成为未来汽车工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其中,电驱动桥作为电动汽车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整车的运行效率和驾驶舒适性。然而,电驱动桥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噪声、振动和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问题,严重影响电动汽车的使用体验和市场接受度。因此,对电驱动桥的制造工艺进行研究并寻找有效的降噪和防振策略,成为了业界和学术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桥 电动汽车 驾驶舒适性 未来汽车 NVH 市场接受度 制造工艺 性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铃驱动前桥桥壳加工工艺
2
作者 邹龙 《金属加工(冷加工)》 2014年第12期40-41,共2页
前桥壳鼓包平面对桥壳轴线平行度的精度是影响驱动前桥总成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平行度超差,则会出现前桥半轴卡死的现象。我司现行的前桥壳加工工艺未能保证前桥壳鼓包平面对桥壳轴线平行度及凸缘头轴承孔内径Ф52 0^+0.03mm等技... 前桥壳鼓包平面对桥壳轴线平行度的精度是影响驱动前桥总成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平行度超差,则会出现前桥半轴卡死的现象。我司现行的前桥壳加工工艺未能保证前桥壳鼓包平面对桥壳轴线平行度及凸缘头轴承孔内径Ф52 0^+0.03mm等技术要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对现有工艺工装进行了分析并作出了相应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桥壳 加工工艺 驱动 轴线平行度 总成质量 工艺工装 轴承孔 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的底盘布局优化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艺驰 《汽车维修技师》 2023年第8期125-125,共1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汽车生产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能源技术的出现,让汽车制造逐渐向新能源汽车靠近。而在整个汽车生产制造中,底盘优化设计在汽车生产中起到关键性作用,通过对底盘整体布局的优化能够最大化地发挥出承载作用,这...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汽车生产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能源技术的出现,让汽车制造逐渐向新能源汽车靠近。而在整个汽车生产制造中,底盘优化设计在汽车生产中起到关键性作用,通过对底盘整体布局的优化能够最大化地发挥出承载作用,这也关系到整个新能源汽车的性能,能够直接影响后期人们使用的体验感,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因此,底盘布局是汽车的载荷核心,汽车很多零件都需要利用底盘进行衔接、牢固,底盘优化布局能够提升整个新能源汽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结合实际汽车制造情况,通过优化底盘布局,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性能,让其在使用中更具有可靠性。本文就新能源汽车的底盘布局优化设计展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底盘布局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铃驱动后桥半轴热锻模具材料改进
4
作者 杨志日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17年第5期9-11,共3页
1.驱动后桥介绍目前,我公司生产的驱动后桥半轴定义为:在差速器与驱动轮之间传递动力的实心轴,其内端与差速器半轴齿轮连接,外端则与驱动轮的轮毂(或制动鼓/制动盘等)相连(见图1)。驱动后桥半轴作用:从差速器传来的转矩经半轴、... 1.驱动后桥介绍目前,我公司生产的驱动后桥半轴定义为:在差速器与驱动轮之间传递动力的实心轴,其内端与差速器半轴齿轮连接,外端则与驱动轮的轮毂(或制动鼓/制动盘等)相连(见图1)。驱动后桥半轴作用:从差速器传来的转矩经半轴、轮毂等,最终传递给车轮,是传动系中传递转矩的一个重要部件。半轴除传递转矩外,还要承受垂直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轴 模具材料 传递转矩 热锻 制动鼓 动系 垂直力 成形冲头 制动盘 心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驱动桥主减速壳盖有限元分析
5
作者 饶剑文 《汽车工艺师》 2022年第10期47-49,共3页
以某款前驱动桥的主减速壳盖为研究对象,其主减速壳盖采用高压铸造铝合金材料。运用CAE仿真软件对主减速壳盖强度和密封性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在极限工况下均能满足设计指标的要求。从而减少了因产品设计原因而引起的产品质量问题... 以某款前驱动桥的主减速壳盖为研究对象,其主减速壳盖采用高压铸造铝合金材料。运用CAE仿真软件对主减速壳盖强度和密封性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在极限工况下均能满足设计指标的要求。从而减少了因产品设计原因而引起的产品质量问题,加快了产品开发速度,降低了产品开发成本,也为产品的结构优化、整体性能等方面提供理论参考及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量化 铝合金 有限元分析 驱动桥 壳盖密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底盘设计中参数化技术的应用分析
6
作者 李鹏 《汽车测试报告》 2022年第11期46-48,共3页
对于汽车底盘而言,生产设计一般是基于原有模型与尺寸进行修改的,此设计方式在设计方面存在一定的复杂程度,哪怕是微小的改进也需要重新绘制底盘图纸,及时弥补发现的缺点,并进行针对性完善,但汽车底盘设计与优化效果最终也可能不尽如人... 对于汽车底盘而言,生产设计一般是基于原有模型与尺寸进行修改的,此设计方式在设计方面存在一定的复杂程度,哪怕是微小的改进也需要重新绘制底盘图纸,及时弥补发现的缺点,并进行针对性完善,但汽车底盘设计与优化效果最终也可能不尽如人意。参数化技术可降低设计难度,设计人员可借助电子计算机设计与模拟产品,有效地提高设计效率与质量。该文分析参数化技术内涵及汽车底盘设计应用参数化技术的软件基础,详述汽车底盘参数化布置实现过程,并提出参数化设计数据库建设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底盘设计 参数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tistruct的某皮卡汽车后桥壳轻量化优化研究
7
作者 黄志超 王嘉璇 胡义华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0-17,共8页
【目的】为研究某新款皮卡汽车后桥壳的静态特性及轻量化优化问题,【方法】采用有限元平台仿真与台架试验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在Hypermesh软件建立具有高计算精度的有限元模型;其次,使用ABAQUS仿真平台分析了桥壳在满载工况下的应力... 【目的】为研究某新款皮卡汽车后桥壳的静态特性及轻量化优化问题,【方法】采用有限元平台仿真与台架试验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在Hypermesh软件建立具有高计算精度的有限元模型;其次,使用ABAQUS仿真平台分析了桥壳在满载工况下的应力及位移,确定了危险截面位置;随后,通过Optistruct优化模块对桥壳和钢板板簧座等零部件进行了尺寸优化;最后,通过垂直弯曲静刚强度台架试验验证了轻量化优化的可靠性。【结果】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桥壳的危险截面位于钢板板簧座与桥壳连接处,最大应力和变形量分别为307.20 MPa和1.440 mm。Optistruct尺寸优化后的桥壳重量由59.07 kg降低至52.55 kg,减重率11.04%。应力上升至310.10 MPa,但仍小于桥壳材料45钢的屈服强度355.00 MPa,变形量小于标准1.400 mm。台架试验结果表明,桥壳通过垂直弯曲静刚强度试验,符合汽车驱动桥台架试验标准。【结论】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仿真结果与台架试验结果高度接近。经Optistruct优化后的桥壳具有良好的力学行为表现,该模块在桥壳轻量化优化方面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桥壳 有限元 尺寸优化 汽车轻量化 台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桥壳通气孔空间位置尺寸检具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党华 程思 《模具制造》 2024年第7期4-6,共3页
汽车桥壳通气孔空间位置尺寸使用标准量具或普通测量方法无法直接完成测量,而常规的检测方法其检测过程十分繁琐、复杂,检测时间长,需由专人进行检测,不适用于批量生产零部件的检测。通过对桥壳结构和通气孔位置尺寸特点分析,设计并制... 汽车桥壳通气孔空间位置尺寸使用标准量具或普通测量方法无法直接完成测量,而常规的检测方法其检测过程十分繁琐、复杂,检测时间长,需由专人进行检测,不适用于批量生产零部件的检测。通过对桥壳结构和通气孔位置尺寸特点分析,设计并制造了通气孔位置尺寸检测检具,并成功应用于桥壳通气孔位置尺寸检测,其检测过程简单快捷、检测精度满足实际生产要求、检测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壳 通气孔 空间位置尺寸 检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轴封盖复合模设计
9
作者 邹舒平 刘德林 《模具工业》 2024年第11期22-24,共3页
对后轴封盖进行工艺分析,对比不同的成形工艺及零件装配的适应性,确定合理的冲压工艺,并对设计的复合模结构进行阐述。经生产验证:成形工艺合理,降低了传统单工序工艺中多次定位误差造成翻边高度不均匀的风险,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零件... 对后轴封盖进行工艺分析,对比不同的成形工艺及零件装配的适应性,确定合理的冲压工艺,并对设计的复合模结构进行阐述。经生产验证:成形工艺合理,降低了传统单工序工艺中多次定位误差造成翻边高度不均匀的风险,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零件装配质量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分析 翻边 模具结构 卸料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累计损伤理论的汽车差速器壳体疲劳寿命仿真分析
10
作者 郭舜 龚泉进 +1 位作者 徐勇 张学冉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6期98-101,共4页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累计损伤理论的汽车差速器壳体疲劳寿命仿真分析方法。首先通过MASTA建立整车传动系统的分析模型,以台架试验的加载扭矩作为输入载荷,获取差速器壳体的瞬态工况受力情况。之后在差速器壳体的有限元模型上进行静力学分...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累计损伤理论的汽车差速器壳体疲劳寿命仿真分析方法。首先通过MASTA建立整车传动系统的分析模型,以台架试验的加载扭矩作为输入载荷,获取差速器壳体的瞬态工况受力情况。之后在差速器壳体的有限元模型上进行静力学分析,获取旋转一周时的应力历程。最后在FEMFAT中进行瞬态疲劳寿命分析,获取了差速器壳体的累计损伤和疲劳寿命。通过差速器疲劳寿命台架试验,验证了该仿真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应用在差速器壳体的设计开发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速器 疲劳分析 累计损伤理论 MAS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溅润滑仿真在电驱桥减速器开发中的应用实例
11
作者 郭舜 龚泉进 +1 位作者 徐勇 张学冉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4期44-48,共5页
作为最常见的润滑方式之一,飞溅润滑可对齿轮和轴承起到保护作用,减少齿轮摩擦、磨损,防止胶合、点蚀,使齿轮和轴承具有更高更好的承载能力。文章介绍了一种应用于电驱桥减速器开发中的飞溅润滑仿真方法,通过对减速器箱体内飞溅润滑的... 作为最常见的润滑方式之一,飞溅润滑可对齿轮和轴承起到保护作用,减少齿轮摩擦、磨损,防止胶合、点蚀,使齿轮和轴承具有更高更好的承载能力。文章介绍了一种应用于电驱桥减速器开发中的飞溅润滑仿真方法,通过对减速器箱体内飞溅润滑的流动细节进行仿真分析,获得内部流动状态。同时验证关键位置的油液流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验证轴承齿轮是否得到充分润滑,验证壳体是否存在泄露风险等。文章所介绍的仿真方法可以为齿轮箱的润滑设计提供一定的工程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驱桥 飞溅润滑仿真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 减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动底板翻边整形工艺及模具设计
12
作者 何荣 《模具工业》 2024年第12期29-31,36,共4页
对汽车制动底板进行工艺分析,对比不同的工艺方法及对零件装配要求的适应性,确定了合理的冲压工艺,并阐述了翻边整形复合模的结构特征和设计要点。经生产验证,成形工艺合理,零件质量稳定,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零件装配质量的同时,降低了... 对汽车制动底板进行工艺分析,对比不同的工艺方法及对零件装配要求的适应性,确定了合理的冲压工艺,并阐述了翻边整形复合模的结构特征和设计要点。经生产验证,成形工艺合理,零件质量稳定,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零件装配质量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底板 冲压工艺 工艺分析 翻边 模具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驱动桥制造工艺及性能特性研究
13
作者 游伟 《汽车工艺师》 2024年第3期25-29,共5页
分析了电驱动桥的制造工艺及其对性能的影响,重点关注了噪声、振动和粗糙度(NVH)问题。首先,概述了电驱动桥的基本构造、功能和常见制造工艺,并探讨了这些工艺对电驱动桥性能的影响。接着,对电驱动桥的NVH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噪声... 分析了电驱动桥的制造工艺及其对性能的影响,重点关注了噪声、振动和粗糙度(NVH)问题。首先,概述了电驱动桥的基本构造、功能和常见制造工艺,并探讨了这些工艺对电驱动桥性能的影响。接着,对电驱动桥的NVH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噪声源和振动源的定位及其对电驱动桥性能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系统化的降噪和防振策略,包括改进电驱动桥的设计与制造工艺以及采用新的材料和技术。此外,还设计了试验方案以验证这些策略的效果。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并对电驱动桥的NVH问题改进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驱动桥 噪声 振动和粗糙度(NVH) NVH问题分析 系统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零配件加工中的绿色制造工艺探析
14
作者 钟先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7期0075-0078,共4页
汽车零配件加工领域所使用的制造工艺需要符合。绿色节能的要求,骨瓷围绕绿色制造工艺在该领域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具有现实意义。从材料选择制造技术以及生产过程控制多环节。角度着手分析绿色制造应用工艺关键点探讨清洁制造技术先进材... 汽车零配件加工领域所使用的制造工艺需要符合。绿色节能的要求,骨瓷围绕绿色制造工艺在该领域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具有现实意义。从材料选择制造技术以及生产过程控制多环节。角度着手分析绿色制造应用工艺关键点探讨清洁制造技术先进材料应用绿色能源应用等多项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推动绿色制造工艺在汽车零配件加工领域中的深入应用,提高零配件加工水准的同时,也能够进一步促进汽车产业的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零配件 加工 绿色制造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驱动桥壳轻量化设计
15
作者 尧俊 《汽车维修技师》 2024年第14期129-129,共1页
本文以某型电动汽车驱动桥壳为例,对其进行轻量化设计,优化后,质量降低了14.86%,且强度、刚度等各方面均能满足应用要求。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驱动桥壳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驱动桥桥壳静力学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黄平辉 余显忠 +2 位作者 揭钢 唐思成 万雄飞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0-84,共5页
针对驱动桥桥壳台架试验国家标准中规定的试验工况条件,采用材料力学的方法进行理论分析;利用UG软件建立了某汽车驱动桥桥壳3D几何实体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在ABAQUS6.8仿真软件中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并在台架上进行试验测试,求... 针对驱动桥桥壳台架试验国家标准中规定的试验工况条件,采用材料力学的方法进行理论分析;利用UG软件建立了某汽车驱动桥桥壳3D几何实体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在ABAQUS6.8仿真软件中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并在台架上进行试验测试,求得该驱动桥桥壳的弯曲刚度、垂直静强度,并对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其结果误差在10%以内。分析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切实可行,该驱动桥桥壳具有足够的静强度和刚度,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桥桥壳 有限元分析 弯曲刚度 静强度 台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隔套设计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余显忠 黄平辉 +2 位作者 揭钢 陈学东 万雄飞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共4页
针对汽车驱动桥主齿轮中弹性隔套的设计问题,首先采用力学理论和弹塑性理论对其进行理论分析,然后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在考虑加工成形和不考虑加工成形两种情况下,分别建立弹性隔套的有限元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 6.8进行弹性... 针对汽车驱动桥主齿轮中弹性隔套的设计问题,首先采用力学理论和弹塑性理论对其进行理论分析,然后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在考虑加工成形和不考虑加工成形两种情况下,分别建立弹性隔套的有限元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 6.8进行弹性隔套的弹塑性分析,并与试验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论表明在考虑加工成形的工作条件下弹性隔套压力与应变的关系曲线与设计要求的关系曲线是一致的,进一步验证了设计与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隔套 有限元方法 弹塑性分析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差速器壳断裂失效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黄平辉 余显忠 +1 位作者 揭钢 万雄飞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4-57,共4页
针对某汽车驱动桥差速器壳体断裂情况,首先利用材料试验检验分析了该驱动桥差速器壳体所采用球墨铸铁材料的金相组织和铸造等级,然后根据《Q/T543—1999汽车驱动桥台架试验评价指标》试验标准,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该差速器壳体的... 针对某汽车驱动桥差速器壳体断裂情况,首先利用材料试验检验分析了该驱动桥差速器壳体所采用球墨铸铁材料的金相组织和铸造等级,然后根据《Q/T543—1999汽车驱动桥台架试验评价指标》试验标准,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该差速器壳体的有限元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进行差速器壳体的静强度分析,得到了该差速器壳的应力分布情况和应力集中部位。通过与样件失效部位对比分析,确定了该差速器壳体断裂失效的原因,为改进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速器 壳体 失效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双曲面齿轮HFT磨齿齿面接触区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唐思成 聂少武 +3 位作者 黄菊花 张华 揭钢 徐勇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97-102,共6页
为了便于预测汽车驱动桥准双曲面齿轮齿面接触形态,提出了一种齿面失配分析方法。通过构建准双曲面齿轮HFT磨齿数学模型和共轭啮合数学模型,推导出了与大轮齿面完全共轭的小轮基准齿面方程。采用数值方法计算出了小轮实测齿面与小轮基... 为了便于预测汽车驱动桥准双曲面齿轮齿面接触形态,提出了一种齿面失配分析方法。通过构建准双曲面齿轮HFT磨齿数学模型和共轭啮合数学模型,推导出了与大轮齿面完全共轭的小轮基准齿面方程。采用数值方法计算出了小轮实测齿面与小轮基准齿面之间的偏差,通过图形化表达构建出了齿面失配拓扑图。以一对HFT磨齿的准双曲面齿轮为例,进行了齿面接触区仿真预测,滚检试验结果与仿真预测结果相一致,表明所提出的齿面失配分析方法可以对齿面的接触情况作出预测。该方法为齿面接触区的修正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双曲面齿轮 齿面接触区 啮合数学模型 共轭齿面 失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后桥壳冲压成形分析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胡义华 柳明 +3 位作者 黄志超 涂林鹏 黄薇 张永超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7-81,共5页
针对汽车后桥壳实际冲压成形中存在的缺陷,基于DYNAFORM软件对后桥壳冲压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压边力、冲压速度对冲压成形的影响。设计了正交实验优化工艺参数,以最大减薄率为评价指标,选取冲压速度、压边力、摩擦系数、凹凸模... 针对汽车后桥壳实际冲压成形中存在的缺陷,基于DYNAFORM软件对后桥壳冲压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压边力、冲压速度对冲压成形的影响。设计了正交实验优化工艺参数,以最大减薄率为评价指标,选取冲压速度、压边力、摩擦系数、凹凸模间隙为因素。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最大减薄率影响的主次关系依次为冲压速度、摩擦系数、压边力、凹凸模间隙。最优成形工艺参数为:冲压速度为1000 mm·s-1、压边力为300 k N、摩擦系数为0.12、凹凸模间隙为6.2 mm。在最优工艺参数下,制件的最大减薄率为14.35%,最大增厚率为8.38%,模拟结果的成形质量良好,并进行实际的冲压成形实验,实际制件与有限元模拟结果相比,最大减薄率误差为7.65%,最大增厚率误差为0.6%。制件无破裂、起皱,表面质量良好,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桥壳 冲压成形 正交实验 压边力 冲压速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