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2—2011年江门市中心医院科研情况回顾与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秀娟 陈江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年第23期2965-2968,2914,共5页
目的探讨该院2002—2011十年间科研立项、科研成果的状况,为完善科研管理提供依据,及时发现科研管理中的问题,明确科研奖励政策是否具有激励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02—2011年十年间的科研立项和科研成果为研究对象,对科研数量、级别... 目的探讨该院2002—2011十年间科研立项、科研成果的状况,为完善科研管理提供依据,及时发现科研管理中的问题,明确科研奖励政策是否具有激励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02—2011年十年间的科研立项和科研成果为研究对象,对科研数量、级别、经费、专业分布、项目负责人的结构等指标进行统计,评价科研的特点、优势和制约因素。结果2002—2011年十年问的科研立项总数为607项,呈逐年递增趋势;奖励政策颁布后的2010年、2011年立项数量大幅提高;结题率偏低;高级别项目偏少;科研第一负责人中,以30~50岁年龄段为主,占89.1%,(P〈0.05);以本科学历为主,占54.1%,(P〈0.05);以中级职称为主,占66.2%,(P〈0.05),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近10年的科研立项数量逐年递增,30。50岁、本科学历、中级职称的人员成为科研主力,奖励政策具有激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科研 科研管理 科研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博士后培养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源 《现代医院》 2019年第10期1441-1443,共3页
博士后是国家重点培养的创新型人才,是推动公立医院转型发展的生力军。本研究对医院博士后培养工作进行回顾,分析了基地博士后培养规模较小、博士后合作导师队伍力量薄弱、科研平台建设未完善、博士后进站受薪酬待遇及国家住院医师规培... 博士后是国家重点培养的创新型人才,是推动公立医院转型发展的生力军。本研究对医院博士后培养工作进行回顾,分析了基地博士后培养规模较小、博士后合作导师队伍力量薄弱、科研平台建设未完善、博士后进站受薪酬待遇及国家住院医师规培政策因素影响等现实问题,提出公立医院应拓展博士后招聘渠道、加强博士后导师队伍建设、完善科研平台建设、健全激励机制等相关建议,为推进公立医院博士后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博士后 培养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L教案设计与编写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指导医师培训中的应用
3
作者 邢晓欢 熊萍 +5 位作者 李怡 薛忠林 胡文华 叶子 王少鑫 黄应雄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4年第11期853-857,共5页
目的 探讨TBL教案设计培训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带教师资培训的应用效果,分析影响TBL教案编写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23年11月—2023年12月江门市中心医院分2批次参与广东省住培普通师资培训班的218名指导医师作为研究对... 目的 探讨TBL教案设计培训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带教师资培训的应用效果,分析影响TBL教案编写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23年11月—2023年12月江门市中心医院分2批次参与广东省住培普通师资培训班的218名指导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的方式评价住培TBL教案设计师资培训课程的学习效果,采用TBL完整教案评分的方式评价培训后3个月对指导医师教学态度与行为的影响。结果 56.4%的指导医师此前未接受过TBL教案设计培训,培训前81.7%的指导医师希望学习TBL教案设计方法。指导医师在培训结束时对TBL教案设计方法的掌握程度评分明显提高[4(3,4)比2(1,3),P <0.01],培训后3个月内有66.1%(144/218)的指导医师主动完成并提交TBL完整教案,其中52.1%(75/144)的TBL完整教案设计科学合理且编写规范。非手术科室和具备研究生学历的指导医师编写TBL完整教案的质量更优(P<0.05)。结论 该院住培TBL教案设计师资培训现场学习效果满意,但TBL完整教案编写的主动性和质量仍有待提高,需在培训后通过持续教案编写指导与激励机制以巩固培训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TBL教案设计 师资培训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医院临床教师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
作者 张源 邹志辉 +2 位作者 张曼婕 林智权 余楚红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5年第2期192-198,共7页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可靠的临床教师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教学医院加强临床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在文献研究、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构建初始专家咨询问卷,运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形成教学医院临床教师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可靠的临床教师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教学医院加强临床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在文献研究、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构建初始专家咨询问卷,运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形成教学医院临床教师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取基于Python实现的层次分析法来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结果: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00%、95.24%,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43、0.862。第一轮咨询中,一级、二级、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Kendall’s coefficient of concordance)W分别为0.207、0.152、0.191(P<0.001);第二轮咨询中,一级、二级、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71、0.176、0.252(P<0.001)。最终构建的教学医院临床教师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7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43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职业素养、专业知识技能、医学教育知识、教学能力、沟通协作、教学动机及职业发展,其权重分别为0.147、0.149、0.142、0.147、0.146、0.134和0.136。结论:该评价指标系统全面,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教学医院开展临床教师甄选、评价及师资培训提供参考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教师 教学医院 胜任力 评价指标 德尔菲法
原文传递
HCV病毒对中国HIV/HCV共感染者白细胞介素-7/白细胞介素-7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何纲 谭雁冰 +4 位作者 刘翠珍 丁佩佩 甄沛林 吴兴柳 胡长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HCV病毒对中国HIV/HCV共感染者白细胞介素-7(IL-7)/白细胞介素-7受体(IL-7R)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HIV单纯感染者、HIV/HCV共感染者及健康对照组每组各30例,抽血检查血浆IL-7水平、CD4+T细胞上IL-7R(CD127)的表达、CD4+T细胞数... 目的:探讨HCV病毒对中国HIV/HCV共感染者白细胞介素-7(IL-7)/白细胞介素-7受体(IL-7R)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HIV单纯感染者、HIV/HCV共感染者及健康对照组每组各30例,抽血检查血浆IL-7水平、CD4+T细胞上IL-7R(CD127)的表达、CD4+T细胞数量,各组进行比较。结果 :HIV/HCV合并感染组IL-7水平(8.55±3.15)pg/mL与HIV单纯感染组(8.63±3.64)pg/mL无显著差异(P>0.05),但HIV/HCV合并感染组CD4+CD127+T细胞百分比(53.82±15.24)%及CD4+T细胞数量(210.58±112.95)个/μL较HIV单纯感染者(61.25±16.75)%、(301.65±181.54)个/μL明显下降(P<0.05)。结论:合并HCV病毒感染可能通过影响IL-7R进一步损害HIV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属 HCV HIV 白细胞介素一7 CD1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教学在乳腺疾病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勇 周毅 +1 位作者 甄沛林 潘贤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18期2194-2195,共2页
目的探讨模拟教学在乳腺疾病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方法选取我院5年制临床专业医学生60名,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名,其中研究组学生给予模拟教学,对照组学生接受传统教学,对比两组学生的乳腺疾病相关课程理论成绩与乳腺查体成绩的情... 目的探讨模拟教学在乳腺疾病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方法选取我院5年制临床专业医学生60名,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名,其中研究组学生给予模拟教学,对照组学生接受传统教学,对比两组学生的乳腺疾病相关课程理论成绩与乳腺查体成绩的情况,并调查研究组学生对模拟教学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学生的理论考试平均成绩(88.21±6.24)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的(80.12±5.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42,P<0.001);研究组学生的操作考试的平均成绩(90.15±5.41)分,也明显优于对照学生(80.36±4.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87,P<0.001)。研究组学生对模拟教学总满意率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总满意率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61,P=0.038)。结论模拟教学在乳腺疾病教学中能完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医疗实践学习过程,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模拟教学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HL91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显像检测高血压脑出血缺氧组织的可行性(英文)
7
作者 黎冠东 黄斌豪 +4 位作者 陈学中 李冰华 黄焕章 甄作武 罗强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8期179-181,185,共4页
背景:脑出血血肿周围是否存在缺血半暗带是目前研究热点,没有得到证实。采用99Tcm标记的缺氧显像剂4,9-二氮-2,3,10,10-四甲基十二烷-2,11-二酮肟(HL91)检测血肿周围可逆性损伤组织来反映半暗带是否可行,有待证实。目的:探讨99Tcm-HL91S... 背景:脑出血血肿周围是否存在缺血半暗带是目前研究热点,没有得到证实。采用99Tcm标记的缺氧显像剂4,9-二氮-2,3,10,10-四甲基十二烷-2,11-二酮肟(HL91)检测血肿周围可逆性损伤组织来反映半暗带是否可行,有待证实。目的:探讨99Tcm-HL91SPECT/CT脑显像在检测高血压脑出血出血灶周围缺氧组织中的应用价值。设计:对照分析。单位: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神经科。对象:选择2004-03/2005-03在江门市中心医院住院的脑出血患者22例,所有患者有高血压病史或入院后诊断为高血压,均为前循环供血区出血,出血量10~63mL,有3例行微创抽吸血肿术,1例行开颅清创术,其余行保守治疗;起病至检查的时间12h~1.5年,其中5例超过1个月。对照组6例均为忧郁症或焦虑症患者,经同机CT检查排除脑出血及急性脑梗死。方法:28例受试者均进行99Tcm-HL91SPECT脑显像,同时行同机CT扫描。主要观察指标:①以2个不同轴向断面连续2个层面在病灶一侧周围区域出现肉眼可辨的放射性浓集区为缺氧显像阳性。(下转第185页)②计算病灶中心点与对侧镜像部位的放射性计数比值(R),以R<0.8或>1.2视为异常。③计算缺氧体积及出血量,由CT机采用多田公式出血最大截面的长×宽×层数×1/2得出。以缺氧检查同机CT显示血肿量为同机血肿量,以患者本次发病所有CT检查中的最多积血量为最大血肿量,分析两者与缺氧体积的关系。结果:28例受试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22例患者中18例缺氧显像阳性,阳性率为77.78%;对照组6例均为阴性。②缺氧区大多位于出血区周围,少量出现在血肿内。18例阳性者病灶周围组织缺氧区R值高于对照组基底核区(1.75±0.10,1.05±0.11,P<0.01)。③最大血肿量与缺氧体积呈正直线相关关系,出血量越大,缺氧体积越大,相关系数r=0.7517,P<0.01。(上接第181页)结论:根据SPECT缺氧成像的原理,可能代表缺血半暗带的缺氧脑组织可存在于脑出血血肿周围,缺氧阳性部分可能是半暗带重要的部分。99Tcm-HL91SPECT显像可较好地显示高血压脑出血病病灶周围的缺氧组织,缺氧体积与出血量有密切关系,可应用于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缺氧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医学生教学管理工作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潘贤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年第9期1151-1152,共2页
目的提高临床医学生的教学质量和满意度。方法针对我院临床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应对措施,健全教学管理机制,加强临床带教工作和考核工作,通过参与激发同学学习积极性,改革实习生考评方法。结果通过以上改革措施,带教满... 目的提高临床医学生的教学质量和满意度。方法针对我院临床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应对措施,健全教学管理机制,加强临床带教工作和考核工作,通过参与激发同学学习积极性,改革实习生考评方法。结果通过以上改革措施,带教满意度上升到95%以上,出科考试成绩优秀者达90%以上。结论通过改革临床医学生的教学管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生 教学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医学生医德教育实践体会
9
作者 潘贤 甄沛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年第20期3086-3086,F0003,共2页
针对当前存在的医德方面的不良影响,对临床实习生进行岗前医德教育、临床实习过程中强化医德管理、学习榜样、参与医德考评等措施,培养其良好的医德,为其成为合格的医务人员打好基础。
关键词 医学生 医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护士的职业畏惧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10
作者 潘贤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年第13期1657-1658,共2页
目的探讨准护士职业畏惧心理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总结准护士职业畏惧心理的因素。结果高风险、高负荷、低回报、不乐于与他人沟通、不乐于照顾他人、护理地位低为其影响因素。结论本文从职业、个人、社会因素调查分析了准护士... 目的探讨准护士职业畏惧心理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总结准护士职业畏惧心理的因素。结果高风险、高负荷、低回报、不乐于与他人沟通、不乐于照顾他人、护理地位低为其影响因素。结论本文从职业、个人、社会因素调查分析了准护士的职业畏惧影响因素,为消除其职业畏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护士 职业畏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医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源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2019年第3期207-209,共3页
目的分析医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情况,指出博士后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推进医院博士后基地建设的相关建议。方法对医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基地博士后培养规模不大,博士后导师队伍力量薄弱,科研平台建设... 目的分析医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情况,指出博士后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推进医院博士后基地建设的相关建议。方法对医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基地博士后培养规模不大,博士后导师队伍力量薄弱,科研平台建设未完善,博士后进站受年龄、住院医师规培政策及薪酬因素影响。结论医院应拓展博士后招聘渠道、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完善科研平台建设、健全激励机制,切实提高博士后基地建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后 创新实践基地 医院 实践 建议
原文传递
骨与关节活检标本中结核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陈春宇 陈乙楠 +1 位作者 何纲 甄沛林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4年第3期36-40,共5页
结核病仍然是世界范围内与传染性疾病相关的最常见死亡原因之一,其中骨与关节结核病在肺外结核中占比为10%~15%。骨与关节结核病早期的发病隐匿,临床和放射学无明显的特异性表现以及病灶组织中含菌量少,对骨与关节结核的诊断提出了较大... 结核病仍然是世界范围内与传染性疾病相关的最常见死亡原因之一,其中骨与关节结核病在肺外结核中占比为10%~15%。骨与关节结核病早期的发病隐匿,临床和放射学无明显的特异性表现以及病灶组织中含菌量少,对骨与关节结核的诊断提出了较大的挑战,误诊以及延迟诊断可能会导致骨、关节不同程度的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因此早期的骨关节结核诊断尤为重要。骨结核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组织学检查,通常在影像学图像的引导下或关节镜下进行穿刺活检,也可以在开放性手术中取得骨组织标本(包括骨组织、关节腔脓液、关节腔滑膜液)。通常取得组织活检标本后进行抗酸染色、细菌培养,但其灵敏度低、耗费时间长。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批可以快速利用骨组织活检标本诊断结核的新技术。本文对骨与关节的活检标本的各种结核诊断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骨与关节结核病的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与关节结核 分子生物学 聚合酶链反应 研究进展 活检标本
原文传递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中国HIV感染者IL-7/IL-7R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纲 甄沛林 +4 位作者 丁佩佩 陈晓华 梁少群 吴兴柳 胡长征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330-332,335,共4页
目的 探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中国HIV感染者IL-7/IL-7R的影响.方法 选取HIV感染者35例,健康对照者30例.对HIV感染组治疗前、治疗1年后及健康对照组血浆IL-7水平、CD4+、CD8+T细胞上IL-7R(CD127)的表达、CD4+T细胞数量进行分析比较... 目的 探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中国HIV感染者IL-7/IL-7R的影响.方法 选取HIV感染者35例,健康对照者30例.对HIV感染组治疗前、治疗1年后及健康对照组血浆IL-7水平、CD4+、CD8+T细胞上IL-7R(CD127)的表达、CD4+T细胞数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中国HIV感染者治疗前血浆IL-7水平[(8.98±3.77) pg/ml]较健康人群[(3.84±0.86)pg/ml]升高(P<0.05),CD4+T细胞[(202.65±121.54)个/μl]、CD4+ CD127+T细胞[(60.25±11.75)%)]及CD8+CD127+T细胞[(46.27±12.10)%]则较健康人群[(766.99±103.21)个/μl、(76.89 ±20.01)%、(81.27±12.35)%]下降(P<0.05).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治疗后血浆IL-7水平[(5.55±1.35) pg/ml]较治疗前下降(P<0.05),CD4+T细胞[(450.58 ±152.85)个/μl]、CD4+ CD127+T细胞[(69.82±15.24)%]及CD8+ CD127+T细胞[(59.23±14.73)%]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仍未能达到健康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 ART可以使HIV感染者血浆IL-7水平及T淋巴细胞上CD127表达较治疗前恢复,但仍不能达到健康人群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 代谢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高效 白细胞介素7 血液 白细胞介素7受体α亚单位
原文传递
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1年的疗效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纲 甄沛林 +3 位作者 丁佩佩 陈晓华 梁少群 甄月映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1351-1354,共4页
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1年疗效。方法收集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病例,选取54例为抗病毒治疗组,选取历史病例67例为对照组。抗病毒治疗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替比夫定),对照... 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1年疗效。方法收集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病例,选取54例为抗病毒治疗组,选取历史病例67例为对照组。抗病毒治疗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替比夫定),对照组仅使用内科常规治疗。分析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病死率、HBV DNA水平、INR、MELD评分及肝功能结果。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抗病毒治疗组死亡15例(27.8%),显著低于对照组(32例,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抗病毒治疗组死亡15例(27.8%),显著低于对照组(37例,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ALT、AST、TBIL、INR水平及MEL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病毒治疗组HBV D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及1年后抗病毒治疗组ALT、AST、TBIL、INR、HBV DNA水平及MEL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病毒治疗可降低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死亡率,加快肝功能好转,抑制病毒复制,具有肯定的治疗作用。病情好转后维持抗病毒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HBV DNA 预后
原文传递
程序性死亡分子1在药物敏感及耐多药肺结核患者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纲 丁佩佩 +7 位作者 甄沛林 伍金华 李秀娟 汤志强 胡长征 吴兴柳 陈晓华 唐小平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14-419,共6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在肺结核患者细胞免疫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市中心医院及江门市结核病防治所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住院药物敏感(DS)肺结核初治患者20例(DS 组)、住院耐多药(DR)肺结核...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在肺结核患者细胞免疫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市中心医院及江门市结核病防治所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住院药物敏感(DS)肺结核初治患者20例(DS 组)、住院耐多药(DR)肺结核患者15例(DR 组),另外选取江门市中心医院同期健康体格检查者26名作为健康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仪测量治疗前、治疗3个月时的CD4+、CD8+ T 淋巴细胞上 PD-1的表达及γ干扰素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多个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或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 Kruskal-Wallis H 检验,配对样本的比较采用 Wilcoxon signed-rank 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 Pearson 检验。结果治疗后,DS 组(CD4+ T 淋巴细胞:15.99%比21.59%;CD8+ T 淋巴细胞:11.86%比18.52%)、DR 组(CD4+ T 淋巴细胞:26.64%比35.47%;CD8+ T 淋巴细胞:29.64%比34.56%)PD-1阳性表达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DS 组γ干扰素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50.65 ng/L 比32.31 n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DR 组治疗前后(22.26 ng /L比20.03 ng /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DS 组治疗前及治疗后 CD4+ T 淋巴细胞PD-1阴性表达率与γ干扰素水平均呈负相关(治疗前:r =-0.510;治疗后:r =-0.520;均 P<0.05)。结论 PD-1对 DS 患者的 T 淋巴细胞功能有调节作用,尤其在 CD4+ T 淋巴细胞所介导的细胞免疫中扮演关键角色。但 DR 肺结核的细胞免疫调节机制可能更加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程序性死亡分子1 T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