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主导区生态资源产业化促进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乐勤 胡敏 《中国林业经济》 2022年第5期49-53,共5页
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剖析了生态资源开发“堵”点,凝炼了组织运行机制、产权明晰机制、调查监测与评估机制、政府主导与市场参与的开发机制、法律保障与纠纷调解机制、宣传机制。研发结果,可为生态资源主导区生态资源产业化道路提供借鉴。
关键词 生态资源 产业化 促进机制 生态主导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主导区生态资源产业化驱动因子的地理探测
2
作者 张乐勤 陈素平 《科学与管理》 2022年第5期80-87,共8页
探索生态主导区生态资源产业化驱动因子,对制定其生态资源产业化政策、路径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基于当量因子法,测算了生态资源总价值;运用直接市场法、假想市场法、替代市场法,对显性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测算;借助地... 探索生态主导区生态资源产业化驱动因子,对制定其生态资源产业化政策、路径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基于当量因子法,测算了生态资源总价值;运用直接市场法、假想市场法、替代市场法,对显性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测算;借助地理探测器,就生态资源转化率驱动因子影响效应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2005—2020年,池州市生态服务价值由2005年的408.42亿元跃升至2020年的441.76亿元,多时段每公顷生态服务均值达514.91万元;已开发显性生态服务价值多年均值为203.95亿元,占生态服务总价值的47.16%;进一步地理探测发现,城镇化水平、引进外资为首位影响因子,人口次之,Q值分别为0.963 6、0.963 6、0.954 3,双因子间交互影响均呈增强态势。经济发展、开发强度、技术进步、规制政策影响不显著。基于研究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资源 产业化 驱动因子 地理探测器 池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BM模型的长三角一体化区域生态效率空间差异及响应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乐勤 吴义根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2年第1期89-94,共6页
识别出长三角一体化区域生态效率空间差异,对制定或调整绿色发展的差别化政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基于面板数据,测算了一体化区域生态效率;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借助GeoDA095i软件,揭示了一体化区域生态效率空间差... 识别出长三角一体化区域生态效率空间差异,对制定或调整绿色发展的差别化政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基于面板数据,测算了一体化区域生态效率;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借助GeoDA095i软件,揭示了一体化区域生态效率空间差异。结果表明:长三角一体化区域生态效率均值由2006年的0.330跃升至2017年的0.914,整体呈攀升态势,年均增长9.71%,而同期GDP增速为12.30%;安徽省、浙江省、江苏省和上海市生态效率均值分别为0.376、0.664、0.618和0.652,年均分别增长9.47%、9.73%、10.9%和8.71%;一体化区域全局自相关Moran’s I指数为-0.062 1,安徽省为生态效率低值异质区。研究结论:长三角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呈欠协调状态,安徽省为一体化区域生态效率短板单元。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实现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应对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率 超效率SBM模型 空间自相关 长三角一体化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农业生产碳排放测算及驱动因子的典型相关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乐勤 陈永卓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22-127,132,共7页
探索农业生产碳排放强度驱动因子,对制定低碳农业发展规划及目标具有重要启示意义。运用IPCC碳排放测度模型,测算了2005—2020年安徽省农业生产碳排放情况,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考察了农业生产碳排放效率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安徽省农... 探索农业生产碳排放强度驱动因子,对制定低碳农业发展规划及目标具有重要启示意义。运用IPCC碳排放测度模型,测算了2005—2020年安徽省农业生产碳排放情况,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考察了农业生产碳排放效率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安徽省农业生产碳排放由2005年的987.40万t攀升至2020年的1227.59万t,年均增长1.46%。农业生产碳排强度由2005年的1.21 t/万元下降至2020年的0.49 t/万元,年均下降5.85%;农业生产碳排放与其强度呈显著剪刀差态势,两者间夹角达33.52°。农业科技创新、农机化水平、农业生产结构与农业生产碳排放强度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652、-1.728、-0.562,均为农业生产碳排放强度下降的动力因子;规制政策、城镇化水平、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生产碳排放强度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085、0.619、1.232,为农业生产碳排放强度下降的制约因子。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安徽省发展低碳农业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 碳排放 驱动因子 典型相关分析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时空演变及响应
5
作者 李琼 张乐勤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90-101,共12页
探索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能够促进乡村旅游有序发展、提质升级,对制定其相应的规制政策具有启示意义。本文选取旅游总收入等18个指标,基于统计数据,采用主成分综合评价法,对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进... 探索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能够促进乡村旅游有序发展、提质升级,对制定其相应的规制政策具有启示意义。本文选取旅游总收入等18个指标,基于统计数据,采用主成分综合评价法,对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进行了评价;运用基尼系数法,对示范区乡村旅游空间差异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1)示范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指数从2012年38.36跃升至2022年的77.68,年均增长7.31%,整体呈稳步提升的趋势;但历年均值均低于80,且年增幅低于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速,乡村旅游仍有较大发展空间。(2)示范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基尼系数由2012年的0.051下降至2022年的0.018,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均衡性逐渐增强;(3)马鞍山、安庆市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指数增幅位居示范区前2位,分别为8.13%、7.79%,宣城市增幅较慢,为5.96%;不同时段各地市发展水平有差异,2022年黄山、宣城两地发展指数超过80,同时也存在如马鞍山、安庆等凹陷区。基于研究结果,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与国家宏观政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乡村旅游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资源禀赋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从加强区域协同合作、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和加大投入力度等方面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体化、差异化提出了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高质量发展 主成分分析 基尼系数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开发强度与生境质量协调状况及演化规律探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乐勤 王雷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78-584,共7页
探索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开发强度与生境质量协调状况及演化规律,对制定或修改其生态绿色一体化及高质量发展的规制方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Landsat卫星遥感土地利用解译及统计数据,运用In VEST模型及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方法,测算长三角一... 探索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开发强度与生境质量协调状况及演化规律,对制定或修改其生态绿色一体化及高质量发展的规制方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Landsat卫星遥感土地利用解译及统计数据,运用In VEST模型及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方法,测算长三角一体化区域2005—2020年生境质量和开发强度指数;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对二者间协调状况进行考察;采用曲线回归分析方法,探索二者间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开发强度指数由2005年的0.383 3攀升至2020年的0.783 3,生境质量由2005年的0.504 9降至0.493 7;二者间协调度由2005年的0.663 3攀升至2020年的0.788 6,多年均值为0.734 7,处于中度协调状态;二者间呈现开口向上的二次抛物线演化关系,“十四五”期间,其轨迹仍处于抛物线左半支,开发强度与生境质量矛盾将进一步加剧,生态绿色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将面临较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质量 开发强度 协调度 演化规律 In VEST模型 长三角一体化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