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茶叶产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探讨
1
作者 徐世久 《农技服务》 2016年第16期132-,共1页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茶叶产业是重要的产业之一,对当地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地生产的绿茶、黄山毛峰及条茶都有非常好的市场。而在新的发展背景下,积极推广茶叶产业,构建更为有效的科技推广服务模式是更好地带动茶叶产业发展...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茶叶产业是重要的产业之一,对当地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地生产的绿茶、黄山毛峰及条茶都有非常好的市场。而在新的发展背景下,积极推广茶叶产业,构建更为有效的科技推广服务模式是更好地带动茶叶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就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产业 科技推广 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州市贵池区直播稻存在的问题及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2
作者 包少科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21期28-28,30,共2页
阐述了池州市贵池区当前直播稻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品种与播期不配套、播种质量与齐苗、匀苗难、杂草发生重与防除难、抗灾能力与气象风险、群体调控与倒伏威胁等,并据此提出相应的直播稻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直播稻 问题 高产 栽培技术 安徽池州 贵池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州市贵池区生态农业家庭农场早稻机插机收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
作者 刘清顺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0期44-45,共2页
针对池州市贵池区梅龙街道办事处桐梓山村生态农业家庭农场早稻机插机收技术现状,分析影响早稻机插机收技术的因素,提出了破解沿江圩区早稻机插机收技术瓶颈的对策,从而达到农机和农技的有效衔接,实现贵池区早稻生产步入高产增效轨道的... 针对池州市贵池区梅龙街道办事处桐梓山村生态农业家庭农场早稻机插机收技术现状,分析影响早稻机插机收技术的因素,提出了破解沿江圩区早稻机插机收技术瓶颈的对策,从而达到农机和农技的有效衔接,实现贵池区早稻生产步入高产增效轨道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机插机收 生态农业家庭农场 安徽池州 贵池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州市贵池区单季常规粳稻品种比较试验
4
作者 方文革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期72-72,75,共2页
为验证几个单季常规粳稻品种在贵池区的种植表现,特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南粳5055成穗率高,有效穗数多,虽然抗倒、抗病性一般,但产量高,适合当地高效栽培,只是需注意稻瘟病防治;连粳7号多穗高产,抗倒、抗病性突出,适应当地栽培... 为验证几个单季常规粳稻品种在贵池区的种植表现,特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南粳5055成穗率高,有效穗数多,虽然抗倒、抗病性一般,但产量高,适合当地高效栽培,只是需注意稻瘟病防治;连粳7号多穗高产,抗倒、抗病性突出,适应当地栽培;南粳46、南粳40产量中等,可选择种植;南粳44产量低,不提倡种植或作进一步种植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品种 比较 安徽池州 贵池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州市贵池区有机稻生产关键技术
5
作者 方树宁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5期56-56,59,共2页
从精选品种、石灰水浸种、肥水管理、稻田养鸭等方面介绍了池州市贵池区有机稻生产关键技术,以期为该地区有机稻的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有机稻 栽培技术 安徽池州 贵池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池区野葫芦开发与生产的前景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吴淞 包光荣 周厚朴 《安徽农学通报》 2003年第2期74-75,78,共3页
分析了我区野葫芦生产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开发前景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 贵池区 野葫芦生产 现状 开发前景 技术服务 产品质量 监督管理 种植协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池区机插秧中稻大田杂草种类·发生规律及除草对策 被引量:1
7
作者 姚卫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4期1004-1005,共2页
于2011~2013年对贵池区机插秧中稻大田杂草种类及出草规律进行了系统调查,提出了机插大田“两封、一杀”的除草对策,实施“前期药除、中期水控、后期补救”的综合防治措施,经大田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除草效果。
关键词 机插秧 杂草种类 发生规律 除草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池区农业应对入世的思考
8
作者 吴淞 包光荣 《安徽农学通报》 2003年第1期17-20,共4页
本文对当地农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入世后有利与不利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本地实际,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贵池区 农业 入世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贵池区油菜肥料利用率试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汪本武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5期92-93,95,共3页
通过田间对比试验,摸清常规施肥和测土配方施肥情况下油菜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状况。结果表明,习惯施肥,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6.6%、15.9%、49.5%;推荐施肥,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45.5%、20.2%、50.0%,比习惯施肥分别高8.9... 通过田间对比试验,摸清常规施肥和测土配方施肥情况下油菜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状况。结果表明,习惯施肥,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6.6%、15.9%、49.5%;推荐施肥,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45.5%、20.2%、50.0%,比习惯施肥分别高8.9、4.3、0.5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肥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贵池区种植业结构调整
10
作者 周厚朴 《安徽农学通报》 2002年第5期15-16,共2页
总结了池州市贵池区 2 0世纪 5 0年代以来种植业结构的演变过程 ,分析了存在问题 ,提出贵池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应发挥“5大优势”。
关键词 贵池区 种植业 结构调整 自然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州市优质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俞德士 《农技服务》 2017年第20期19-19,共1页
油菜是池州市主要的农作物,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优质油菜的产量较高,受到农民的欢迎,已经成为我市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农作物。故而,本文从池州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优质油菜高产的栽培技术,以便进一步提... 油菜是池州市主要的农作物,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优质油菜的产量较高,受到农民的欢迎,已经成为我市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农作物。故而,本文从池州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优质油菜高产的栽培技术,以便进一步提高其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油菜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池区双季稻低温冷害的发生类型及防御对策
12
作者 包少科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22期27-27,50,共2页
近年来,贵池区双季稻受低温冷害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双季早稻和早熟中稻的播种育秧期常遇低温加连阴雨天气,造成烂秧死苗和双晚在抽穗扬花期易遭受"寒露风"危害,严重制约了贵池区双季稻的生产。该文总结了贵池区水稻低温冷害的... 近年来,贵池区双季稻受低温冷害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双季早稻和早熟中稻的播种育秧期常遇低温加连阴雨天气,造成烂秧死苗和双晚在抽穗扬花期易遭受"寒露风"危害,严重制约了贵池区双季稻的生产。该文总结了贵池区水稻低温冷害的主要发生类型,并提出了科学的防御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水稻 低温冷害 发生类型 防御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项目推广在基层农技推广中的带动作用
13
作者 赵学杏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12期108-108,122,共2页
该文阐述了通过积极引进农业科技项目,结合实际开展农业综合开发、棉花IPM、水稻丰产工程、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推广活动,为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增强服务能力,加速了一系列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生产转化,实现了项目推广在农技推广中的重要... 该文阐述了通过积极引进农业科技项目,结合实际开展农业综合开发、棉花IPM、水稻丰产工程、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推广活动,为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增强服务能力,加速了一系列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生产转化,实现了项目推广在农技推广中的重要带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推广 农技推广 示范带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池区稻瘟病回升原因及治理对策
14
作者 郭才国 施文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6期139-,133,共2页
分析了贵池区稻瘟病回升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 稻瘟病 回升原因 治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新实践
15
作者 赵学杏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24期11-11,59,共2页
本文介绍了贵池区农技推广机构在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狠抓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推广新技术60项以上,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 创新做法 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公害富硒稻米生产技术集成研究与推广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学杏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14期31-32,共2页
该文阐述了贵州地区通过建立无公害富硒稻米生产基地,培育新型农民,示范推广新品种和无公害富硒配套技术,以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水稻生产效益和大米营养价值。
关键词 富硒稻米 无公害 技术集成 研究与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农业综合开发 加速农业科技推广
17
作者 何如意 叶北朝 +1 位作者 钱让孝 史雨生 《安徽农学通报》 2005年第7期106-106,共1页
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带动下,加强农业科技的组装配套和成果应用,对加速农业科技推广起到明显的示范效果,开创了新的农技推广方式。
关键词 农业综合开发 科技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作晚稻无土基质育秧机插效果 被引量:11
18
作者 胡润 王佳佳 +2 位作者 秦叶波 王子民 欧阳由男 《中国稻米》 2013年第4期103-105,共3页
连作晚稻机插要取得成功育秧是难点。为明确不同育秧基质对机插连作晚稻盘育秧苗素质、栽后水稻植株长势及成熟期产量的影响,以武育粳7号为试验材料,在田间进行了不同育秧基质育秧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用"国瑞"无土基质所育... 连作晚稻机插要取得成功育秧是难点。为明确不同育秧基质对机插连作晚稻盘育秧苗素质、栽后水稻植株长势及成熟期产量的影响,以武育粳7号为试验材料,在田间进行了不同育秧基质育秧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用"国瑞"无土基质所育秧苗素质好,根系发达,机插后植伤轻,能使武育粳7号提早返青分蘖,改善群体茎蘖质量;相比营养土育秧和田泥育秧,用"国瑞"无土基质育秧机插水稻有效穗数增加8.97%、19.65%,每穗总粒数增加6.29%、11.68%,最终理论产量提高14.53%、27.25%,实际产量提高13.60%、26.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晚稻 无土基质 机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季水稻轻型栽培经济效益调查与分析
19
作者 杨惠成 汪新国 +5 位作者 孔令娟 李泽福 吴文革 刘春盛 凌新军 吕和平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10期156-156,203,共2页
本文结合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实施,通过对安徽沿江江南轻型丰产栽培核心试验示范区、丰产示范区以及667hm2辐射区典型代表田块进行经济分析和技术经济评价,得出双季稻轻型栽培技术体系中“早直播-晚抛秧”和“双季双抛... 本文结合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实施,通过对安徽沿江江南轻型丰产栽培核心试验示范区、丰产示范区以及667hm2辐射区典型代表田块进行经济分析和技术经济评价,得出双季稻轻型栽培技术体系中“早直播-晚抛秧”和“双季双抛”两种主体技术模式能显著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节省物化投入,实现产量、效益同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水稻 轻型栽培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沿江地区农业灾害的发生与防治
20
作者 刘春盛 《安徽农学通报》 2002年第5期10-12,共3页
根据皖南沿江地区的自然特征 ,认为影响种植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为洪涝灾害、旱灾、生物灾害和气象灾害 ,分析了灾害形成的原因。从实际出发提出了综合治理 ,培植生态农业 ,合理布局 ,因地制宜地进行结构调整 ,推广科学的农业防灾... 根据皖南沿江地区的自然特征 ,认为影响种植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为洪涝灾害、旱灾、生物灾害和气象灾害 ,分析了灾害形成的原因。从实际出发提出了综合治理 ,培植生态农业 ,合理布局 ,因地制宜地进行结构调整 ,推广科学的农业防灾技术 ,努力提高协作防灾抗灾能力等措施 ,从而提高综合抗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地区 气象灾害 沿江地区 农业灾害 发生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