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扩散渗析-纳滤分离工艺资源化钢铁酸性脱硫废水的研究
1
作者 李福勤 王世奕 +1 位作者 梁桢 王瑾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4-81,共8页
酸性脱硫废水因其酸度高、成分复杂而难以处理,通常采用加碱中和后按高盐废水进行处理,存在处理成本高和二次污染等问题。为实现酸性脱硫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采用扩散渗析去除废水中重金属并回收酸(盐酸与硫酸组合成的混合... 酸性脱硫废水因其酸度高、成分复杂而难以处理,通常采用加碱中和后按高盐废水进行处理,存在处理成本高和二次污染等问题。为实现酸性脱硫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采用扩散渗析去除废水中重金属并回收酸(盐酸与硫酸组合成的混合酸),之后对比采用单价选择性电渗析、耐酸纳滤分离盐酸与硫酸的效果,并通过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及参数。结果表明,在扩散渗析膜面流速为2.86×10^(-6)cm/s时效果最好,酸回收率可达87.5%,金属离子去除率在93%以上;耐酸纳滤在压力为7.5 MPa时,单价选择性系数P_(SO_(4)^(2-))^(Cl-)最大,为210.38,远高于单价选择性电渗析;“扩散渗析+耐酸纳滤”联合处理酸性脱硫废水可以得到质量分数3.34%的盐酸,纯度为99.65%;处理水量30 m^(3)/d,项目总投资396.51万元,运行成本127.03万元/a,相比传统处理工艺,每年可节省费用105.87万元,投资回收期约为3.8 a,具有良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水 扩散渗析 单价选择性电渗析 耐酸纳滤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砂滤池深度处理污水厂尾水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
2
作者 许铮 王彦飞 +1 位作者 李思敏 唐锋兵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23年第2期10-13,58,共5页
生物砂滤池是对传统石英砂滤池进行生物强化,在石英砂滤料表面培养附着生物膜,具有运行管理简便、处理效果好等特点,可用于污水厂尾水的深度处理,但石英砂滤料的表面特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物砂滤池的挂膜效果与除污效能。综述了生物砂... 生物砂滤池是对传统石英砂滤池进行生物强化,在石英砂滤料表面培养附着生物膜,具有运行管理简便、处理效果好等特点,可用于污水厂尾水的深度处理,但石英砂滤料的表面特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物砂滤池的挂膜效果与除污效能。综述了生物砂滤池工艺的特点、成膜行为及运行效果的影响因素,论述了石英砂滤料的改性方法,并对改性砂滤池深度处理污水厂尾水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生物砂滤池的系统深入研究及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砂滤池 污水厂尾水 改性石英砂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层气浮处理矿井水工程实践
3
作者 王瑾 王世奕 +1 位作者 梁桢 李福勤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114-116,共3页
为解决河北某矿矿井水处理工艺存在的运行效果不稳定、出水水质差、药剂费用高等问题,提出拆除纤维转盘、增加二次沉淀池等改进措施。改进后工艺为“调节(一次混凝)预沉池+(二次混凝)气浮池+二次沉淀池”。实验表明:一次混凝PAC投加50mg... 为解决河北某矿矿井水处理工艺存在的运行效果不稳定、出水水质差、药剂费用高等问题,提出拆除纤维转盘、增加二次沉淀池等改进措施。改进后工艺为“调节(一次混凝)预沉池+(二次混凝)气浮池+二次沉淀池”。实验表明:一次混凝PAC投加50mg/L,二次混凝PAC投加10mg/L,PAM投加0.5mg/L时,效果最好,上清液浊度为1.14NTU。改进后系统运行稳定,药剂费减少30%以上,预沉池、气浮池和二次沉淀池出水浊度分别为33.5~58.1NTU、5.8~11.3NTU、1.9~5.1NTU。二次沉淀池起到良好的稳定水质作用,出水达到矿井水回用和排放相关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 调节预沉 二重混凝沉淀 浅层气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养殖环境中微塑料的赋存现状及去除技术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恒 李双双 +3 位作者 蔡铭灿 许多 郑宇 宋燕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4-379,共16页
塑料及塑料制品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大量使用,塑料产品的肆意丢弃在全球范围内已经造成严重污染,且经过物理或化学过程逐渐分解成大量的微塑料.微塑料因其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征而备受关注.在水产生物养殖设施设备建造与... 塑料及塑料制品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大量使用,塑料产品的肆意丢弃在全球范围内已经造成严重污染,且经过物理或化学过程逐渐分解成大量的微塑料.微塑料因其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征而备受关注.在水产生物养殖设施设备建造与运行过程中,网片、绳索、浮球、塑料管道、养殖池防渗膜、泡沫包装箱等各种塑料产品被广泛应用.大量初生及次生微塑料进入养殖水体后,其中一部分可被养殖设施水处理设备等介质去除,另外一部分可被养殖生物直接或间接吸收富集,对养殖生物及水产品消费者造成巨大潜在威胁.因此,本综述旨在从微塑料在水产养殖环境产生、分布及迁移角度阐述其赋存现状,同时结合不同微塑料去除技术,探究在水产养殖环境中去除微塑料的可能性,以期为水产养殖环境微塑料的潜在风险评估与高效去除提供理论依据与可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微塑料 赋存特征 去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改性方法对生物砂滤池生物膜特性及处理受污染原水效果的影响
5
作者 李思敏 王彦飞 +3 位作者 唐锋兵 许铮 郭沛然 李乐民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4,共5页
通过对普通石英砂(QS)进行氨基及铝钙双氢氧化物改性制得氨基改性砂(AMS)和铝钙双氢氧化物改性砂(CAS),分别以QS、AMS、CAS为滤料填充滤池进行挂膜,研究了不同石英砂表面的生物膜量、生物活性、胞外聚合物(EPS)的特性及对受污染原水的... 通过对普通石英砂(QS)进行氨基及铝钙双氢氧化物改性制得氨基改性砂(AMS)和铝钙双氢氧化物改性砂(CAS),分别以QS、AMS、CAS为滤料填充滤池进行挂膜,研究了不同石英砂表面的生物膜量、生物活性、胞外聚合物(EPS)的特性及对受污染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挂膜成功后CAS表面的生物活性最高,为42.00 mgO_(2)/(g·h),生物膜量和胞外聚合物的含量最大,分别为12.43 mg/g、105.09 mg/(g·SS),对COD_(Cr)、NH^(+)_(4)-N的去除率分别稳定在58.20%、89.50%;AMS表面的生物活性、生物膜量、EPS平均含量分别为32.97 mgO_(2)/(g·h)、9.07 mg/g、93.41 mg/(g·SS),对COD_(Cr)、NH^(+)_(4)-N的去除率分别为54.60%、85.10%。三种石英砂表面生物量分布均沿水流方向递减,EPS的含量从溶解性胞外聚合物(SL-EPS)到紧密附着性胞外聚合物(TB-EPS)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改性砂 生物砂滤池 挂膜 生物膜特性 受污染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福勤 王丛 +4 位作者 郑煚州 陈宇航 何绪文 代其彬 田莉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共8页
煤矿矿井水是重要的非常规水源,矿井水的资源化利用对缓解矿区水资源短缺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矿井水的来源和水质特点,综述了含悬浮物、高矿化度、酸性和含特殊污染物等不同类型矿井水的主要处理技术,总结了各处理技术的特... 煤矿矿井水是重要的非常规水源,矿井水的资源化利用对缓解矿区水资源短缺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矿井水的来源和水质特点,综述了含悬浮物、高矿化度、酸性和含特殊污染物等不同类型矿井水的主要处理技术,总结了各处理技术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大部分矿井水都含有一定量悬浮物,且水质水量变化较大,应着力提高井下水仓和地面调节池的预沉作用,开发和完善矿井水井下处理技术,结合自动化、智能化,实现无人值守;随高矿化度矿井水数量不断增加,其处理技术已成为矿井水处理领域的研究重点,应强化预处理,开发高效除硅除硬技术,引入能量回收装置,结合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绿色节能耦合脱盐技术,整体优化零排放工艺,降低浓盐废水处理成本;酸性和含特殊污染物矿井水是目前矿井水处理中的难点,应采取分布式高效定向处理技术,探索耦合工艺和自然修复治理。在国家政策引领下,矿井水处理技术将朝着更加节能、高效、智能和环保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 水质特点 含悬浮物矿井水 高矿化度矿井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水直接超滤试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福勤 梁桢 +4 位作者 王瑾 王世奕 何绪文 代其彬 田莉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24年第1期49-53,75,共6页
为了解决矿井水处理现有工艺流程长、出水水质不稳定等问题,优化矿井水处理工艺,以河北某矿井水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超滤短流程工艺进行试验研究,探究反洗时长、反洗周期、工作压力等工艺参数对超滤的影响,并筛选膜污染清洗药剂。结果表... 为了解决矿井水处理现有工艺流程长、出水水质不稳定等问题,优化矿井水处理工艺,以河北某矿井水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超滤短流程工艺进行试验研究,探究反洗时长、反洗周期、工作压力等工艺参数对超滤的影响,并筛选膜污染清洗药剂。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反洗时长120 s,反洗周期60 min,跨膜压差0.25 MPa,在此条件下经过300 min试验测试,膜通量为136 L/(m^(2)·h),维持在初始膜通量的91%,出水浊度稳定在0.05 NTU以下;膜污染最佳清洗药剂为0.2%HCl,对污染前后及酸洗碱洗后的膜片进行SEM和EDS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造成酸洗碱洗效果差异的主要因素为矿井水中的硬度离子和铝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超滤 矿井水 悬浮物 膜比通量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改性砂滤料制备及生物砂滤池对受污染原水的净化效果
8
作者 唐锋兵 王彦飞 +3 位作者 李凯铭 郭沛然 李乐民 李思敏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59,共5页
为改善普通石英砂(QS)表面特性,提高生物砂滤池生物附着量及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对QS进行氨基、铝离子及铝钙双氢氧化物改性,制得氨基改性砂(AMS)、铝离子改性砂(ALS)和铝钙双氢氧化物改性砂(CAS),以四种滤料填充滤池考察对受污染... 为改善普通石英砂(QS)表面特性,提高生物砂滤池生物附着量及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对QS进行氨基、铝离子及铝钙双氢氧化物改性,制得氨基改性砂(AMS)、铝离子改性砂(ALS)和铝钙双氢氧化物改性砂(CAS),以四种滤料填充滤池考察对受污染原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与QS相比,ALS与CAS表面覆盖了金属离子,AMS、ALS、CAS表面形态及比表面积均得到改善,成膜后表面生物附着量分别增加3.6、5.5、6.9 mg/g;滤速为5 m/h时,CAS滤池对浊度和CO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1%、51.8%。与AMS、ALS滤池相比,CAS滤池表面生物量最大,对水中污染物去除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改性砂滤料 生物砂滤池 受污染原水 去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邯郸市NO_(2)浓度时空特征及潜在源分析
9
作者 汪庆 韩俊铎 +4 位作者 孙岩 罗景辉 孙少静 李旭力 齐天野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4-242,共9页
随着城镇化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许多区域NO_(2)排放量显著增加,NO_(2)污染对生态环境、植被作物生长、人体健康都有负面影响.为了解邯郸市NO_(2)污染时空变化规律及污染来源,取2018—2021年各区县18个监测站点数据,采用反距离权重... 随着城镇化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许多区域NO_(2)排放量显著增加,NO_(2)污染对生态环境、植被作物生长、人体健康都有负面影响.为了解邯郸市NO_(2)污染时空变化规律及污染来源,取2018—2021年各区县18个监测站点数据,采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IDW)和小波分析法,分析了邯郸市NO_(2)浓度空间分布情况及时序特征,同时利用Meteoinfo中后向轨迹分析了邯郸市NO_(2)传输路径.结果表明,邯郸市2018—2021年NO_(2)浓度呈下降趋势,受人为源排放及气象因素影响,邯郸市NO_(2)污染主要集中在秋季的10月和11月和冬季的12月和1月,期间气象特征为低温低湿低风速高压强.邯郸市NO_(2)浓度在空间上呈集聚态势,市区平均浓度高于周边县域,高浓度地区集中在邯郸市西部和中部,东南部区县浓度较低,总体呈现西北地区高东南地区低的趋势.NO_(2)浓度除了季节性变化之外,还存在长期变化趋势.全年不同季节气流聚类分析中,冬季来自西北方向的气流轨迹最多,春季和夏季气流轨迹主要来自南方和东南方向,秋季气流轨迹主要来自河北北部,除冬季外来自河北南部气流轨迹占主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_(2) 时空特征 影响因素 小波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氨氮矿井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福勤 王丛 +2 位作者 郑煚州 陈宇航 周如禄 《能源环境保护》 2023年第6期55-63,共9页
随着矿井水处理排放标准不断提高,对去除矿井水中的氨氮的要求越来越高。虽然有多种方法可以去除废水中的氨氮,但是关于处理含氨氮矿井水的文献相对较少,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案。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矿井水中氨氮的来源和特点,综述了低浓... 随着矿井水处理排放标准不断提高,对去除矿井水中的氨氮的要求越来越高。虽然有多种方法可以去除废水中的氨氮,但是关于处理含氨氮矿井水的文献相对较少,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案。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矿井水中氨氮的来源和特点,综述了低浓度氨氮废水处理的主要技术,介绍了离子交换法、吸附法、氧化法、膜分离法和生物法等技术的特点及存在问题,旨在为我国处理含氨氮矿井水提供技术支撑。结果显示,矿井水中的氨氮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地下水中氨氮含量较高的本底,煤炭井下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乳化液、抑降尘剂、注浆和凝胶材料等,及含氨氮污染地表水侧向补给。含氨氮矿井水具有氨氮含量相对较低(一般<5 mg/L)、pH呈中性或略偏碱、COD一般不高的特点。煤矿生产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使用含氮基团的原料,收集处理生产废液和排泄物,从源头上控制氨氮的产生。对于低浓度(<2 mg/L)的氨氮矿井水处理,采用氧化法是较为合理的选择,而对于氨氮含量较高的矿井水,生物处理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针对含不同氨氮浓度的矿井水水质特征,研究和开发相应的化学氧化和生物处理技术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氨氮矿井水 吸附法 生物法 臭氧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方法的承德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胜 张涛 +4 位作者 段雯瑜 徐利 顾金洋 张炜 李思敏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9,共10页
为客观反映地表水水质状况,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组合赋权以及加权平均综合评价原则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并与单因子评价法、内梅罗指数法、传统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比较,评价承德地区地表水环境质量。结果表明:2021年承德地区地表水水... 为客观反映地表水水质状况,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组合赋权以及加权平均综合评价原则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并与单因子评价法、内梅罗指数法、传统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比较,评价承德地区地表水环境质量。结果表明:2021年承德地区地表水水质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性,除7—9月的部分断面水质为较差外,其余断面水质均在Ⅰ~Ⅲ类;影响承德地区地表水水质的主要因子为COD_(Mn)和TP;单因子评价法和内梅罗指数法无法反映整体水质状况,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相较于传统模糊综合评价法兼顾了各污染因子间相互作用,并弱化了个别水质指标对评价结果的影响,且能够对同一类别水质进行排序,更适用于承德地区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 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承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邯郸市不同污水处理厂进水微塑料赋存特征及去除
12
作者 李凯铭 齐杰 孟鑫 《中国给水排水》 2025年第7期1-7,共7页
以邯郸市两座采用不同工艺的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进水中微塑料(MPs)的丰度特征以及各处理单元对不同形状、粒径、颜色和类型的微塑料的去除效果。采用密度浮选和消解分离提取MPs,经体视显微镜观察并结合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 以邯郸市两座采用不同工艺的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进水中微塑料(MPs)的丰度特征以及各处理单元对不同形状、粒径、颜色和类型的微塑料的去除效果。采用密度浮选和消解分离提取MPs,经体视显微镜观察并结合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仪获得其赋存特征。结果表明,进水中的微塑料主要为纤维状,优势粒径集中在0~0.5 mm,聚合物类型主要为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两座污水处理厂对微塑料的总去除率分别为(83.62±1.59)%和(93.20±2.17)%,去除能力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与其采用的处理工艺不同有关。此外,纤维状MPs的去除难度最大;随MPs粒径降低,去除难度增加;颜色不是影响MPs去除效果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微塑料 赋存特征 去除效果
原文传递
自然养护对剩余污泥基质生物滞留设施雨水径流调控效能的影响
13
作者 张炜 杨古月 +4 位作者 李橙 邓凯予 陈香宇 张仪杰 李思敏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0-206,216,共8页
掺配剩余污泥是改良生物滞留设施基质的有效途径,通过自然养护可提高剩余污泥基质的稳定性,降低基质中污染物的析出风险。分析了不同自然养护时间下剩余污泥基质的理化性质和污染物含量的变化规律,并探究了自然养护对生物滞留设施雨水... 掺配剩余污泥是改良生物滞留设施基质的有效途径,通过自然养护可提高剩余污泥基质的稳定性,降低基质中污染物的析出风险。分析了不同自然养护时间下剩余污泥基质的理化性质和污染物含量的变化规律,并探究了自然养护对生物滞留设施雨水水文调控能力和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自然养护可提升剩余污泥基质生物滞留设施的雨水水文调控能力,并强化对典型径流污染物的去除作用;自然养护20 d时,剩余污泥基质生物滞留设施的场次径流总量削减率可提高16.91%;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出水中NH_(4)^(+)-N、TN、TP和COD的浓度分别符合水体Ⅳ类、Ⅴ类、Ⅲ类和Ⅳ类水质标准,平均出水浓度分别为1.33、1.83、0.194和23.38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设施 剩余污泥基质 自然养护 水文调控能力 污染物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污水处理工艺的污泥调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蓝梅 应媛媛 +2 位作者 罗海慧 黄文清 李思敏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94-100,共7页
为分析经过硫酸盐高级氧化处理后的市政污泥荧光蛋白组成和含量的变化及其对提高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用二价铁活化过硫酸氢钾(PMS)调理三种不同工艺产生的市政污泥,并采用三维荧光光谱(EEM)和平行因子分析法(PARAFAC)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为分析经过硫酸盐高级氧化处理后的市政污泥荧光蛋白组成和含量的变化及其对提高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用二价铁活化过硫酸氢钾(PMS)调理三种不同工艺产生的市政污泥,并采用三维荧光光谱(EEM)和平行因子分析法(PARAFAC)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类色氨酸蛋白是影响污泥脱水性能的重要因素,降低类色氨酸蛋白含量可以有效提高污泥脱水性能。从结构上看,在市政污泥胞外聚合物(EPS)中,类色氨酸蛋白的含量从内层紧密黏附型胞外聚合物(TB-EPS)向外层可溶性胞外聚合物(S-EPS)逐渐减少,其中TB-EPS是决定污泥脱水性能的微生物保护层。而以氧化沟为代表的污水处理工艺产生的剩余污泥比AAO和MSBR产生的剩余污泥更难脱水,这缘自于氧化沟工艺微生物处于内源呼吸期所形成的芽孢或其他休眠体保护,因此对于氧化沟污泥的调理脱水需要通过其他更有针对性的技术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脱水 过硫酸盐 荧光蛋白 三维荧光光谱
原文传递
紫外光联合二价铁活化过硫酸盐对污泥脱水影响及调理机制
15
作者 蓝梅 张慧龙 +3 位作者 孔嘉璐 杨培森 李珅斐 黄文清 《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3-142,共10页
采用紫外光联合二价铁(Fe^(2+))活化过硫酸氢钾(UV/Fe^(2+)/PMS)调理市政污泥,并将之与PMS、UV/PMS、Fe^(2+)/PMS进行对比,考察药物物质的量的比(PMS/Fe^(2+))、Fe^(2+)投加量和反应时间t对高级氧化体系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 采用紫外光联合二价铁(Fe^(2+))活化过硫酸氢钾(UV/Fe^(2+)/PMS)调理市政污泥,并将之与PMS、UV/PMS、Fe^(2+)/PMS进行对比,考察药物物质的量的比(PMS/Fe^(2+))、Fe^(2+)投加量和反应时间t对高级氧化体系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紫外光对经Fe^(2+)活化后的过硫酸氢钾具有更进一步的活化作用,在反应时间t=30 min、PMS/Fe^(2+)为0.8、Fe^(2+)投加量为1.0 mmol·g^(-1)时,污泥毛细吸水时间(CST)和污泥比阻(SRF)分别降至25.9 s、3.03×10^(12)m·kg^(-1),但是PMS、UV/PMS调理污泥t=30 min时脱水性能恶化,胞外聚合物(EPS)分析结果表明其原因是EPS的未完全破解.扫描电镜(SEM)和粒径分析结果表明UV/Fe^(2+)/PMS体系调理污泥后污泥颗粒表面孔洞加大加深,污泥粒径增大,这有助于污泥脱水.三维荧光和红外图谱分析表明市政污泥中TB-EPS中荧光物质的转化和S-EPS中蛋白物质的氧化是提高污泥脱水性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脱水 UV/Fe^(2+)/PMS 高级氧化 胞外聚合物(EPS)
原文传递
承德某钼尾矿重金属淋溶释放规律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思敏 赵子兴 +3 位作者 徐利 张炜 何立新 唐锋兵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9-176,共8页
为掌握承德地区钼尾矿中重金属的潜在环境风险,以某尾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重金属淋溶释放规律研究,考察了淋溶液pH值、固液比、温度等因素对重金属元素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Mo、Mn、Cu和Zn为该钼尾矿淋溶释放的主要重金属;当淋溶液呈弱... 为掌握承德地区钼尾矿中重金属的潜在环境风险,以某尾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重金属淋溶释放规律研究,考察了淋溶液pH值、固液比、温度等因素对重金属元素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Mo、Mn、Cu和Zn为该钼尾矿淋溶释放的主要重金属;当淋溶液呈弱酸性或中性时,淋出液pH值均逐渐上升,并稳定在7.2~7.7,钼尾矿具有一定酸性缓冲能力;固液比越大、环境温度越高,尾矿中的重金属越容易释放;Mo、Mn和Cu动态淋溶释放动力学过程可用双常数速率方程描述,抛物线方程更适合描述Zn淋溶释放动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尾矿 重金属 淋溶 影响因素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剩余污泥改良生物滞留设施雨水径流控制效果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炜 韩成梅 +5 位作者 李橙 刘晓萌 代梦德 张星辰 贠茜 李思敏 《水力发电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6-73,共8页
为应对城市面源污染控制及污水厂剩余污泥处置问题,用剩余污泥改良生物滞留设施基质,通过理化特性分析筛选适宜的掺泥比例范围,并考察剩余污泥基质生物滞留设施的雨水径流调控效果。结果表明:在上层15cm基质掺入比例≤44.8%的剩余污泥... 为应对城市面源污染控制及污水厂剩余污泥处置问题,用剩余污泥改良生物滞留设施基质,通过理化特性分析筛选适宜的掺泥比例范围,并考察剩余污泥基质生物滞留设施的雨水径流调控效果。结果表明:在上层15cm基质掺入比例≤44.8%的剩余污泥可有效提升生物滞留设施雨水径流调控能力。基质中掺泥比例越大,生物滞留设施雨水径流总量调控效果越优,而出水污染物浓度则呈现略有上升的趋势。与砂土基质相比,40%剩余污泥基质生物滞留设施的次径流总量削减率可提高16.9%,出水COD、TN、NH4+-N和TP平均浓度分别为29.10 mg/L、3.25 mg/L、1.66 mg/L和0.093 mg/L,可满足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ΙⅤ类、Ⅴ类、Ⅴ类和Ⅱ类水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设施 剩余污泥基质 理化性质 径流总量削减 面源污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德地区主要水系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炜 顾金洋 +4 位作者 孙也 代梦德 张星辰 贠茜 李思敏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4-67,22,共5页
为探究承德地区主要水系水质状况及污染特征,选取承德市地表水水质监测站2017~2020年29个断面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承德地区主要水系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总体来看2017~2020年... 为探究承德地区主要水系水质状况及污染特征,选取承德市地表水水质监测站2017~2020年29个断面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承德地区主要水系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总体来看2017~2020年承德地区主要水系整体水质较好;从时间上来看,2019、2020年承德地区主要水系水质较2017、2018年有较为明显提升;从空间上来看,宫后和承钢大桥断面污染相对较为严重。承德地区水系水质主要受总磷、COD和高锰酸盐指数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德市 水质评价 单因子评价法 综合污染指数法 主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口微塑料对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影响研究进展
19
作者 汪庆 邱靖昊 +6 位作者 孙岩 倪妮 孙少静 李旭力 杨生娟 刘艺冉 崔盈盈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916-2924,共9页
河口是河流和海洋环境之间过渡的人类活动频繁和充满活力的地区,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使河口生态系统受到威胁。其中,微塑料和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新型污染物因对河口生物和人类健康具有潜在影响而受到广泛关注。微塑料可以形成独特的生... 河口是河流和海洋环境之间过渡的人类活动频繁和充满活力的地区,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使河口生态系统受到威胁。其中,微塑料和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新型污染物因对河口生物和人类健康具有潜在影响而受到广泛关注。微塑料可以形成独特的生物膜,吸附周围环境中的污染物,为抗生素抗性基因提供潜在宿主,并促进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水平转移。本文综述了微塑料和抗生素抗性基因在河口地区的污染现状,并重点强调了微塑料上形成的生物膜对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富集、运输和转移产生的影响,提出了现有研究中微塑料采样、分析方法和表述单位不同等不足,并对微塑料的生物降解技术和微塑料的潜在风险评估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抗生素抗性基因 生物膜 细菌耐药性
原文传递
复合金属改性生物砂滤池的启动及生物量分析
20
作者 唐锋兵 李凯铭 +3 位作者 许铮 郭沛然 李乐民 李思敏 《中国给水排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71,共7页
为了提高生物砂滤池的除污能力,采用复合金属对石英砂(QS)表面进行改性,以模拟污水厂尾水为处理对象,考察改性石英砂滤池挂膜启动过程中的除污效果以及运行稳定后的生物量。结果表明,氧化铁改性砂(FS)、铁锰改性砂(FMS)和铁锌改性砂(FZS... 为了提高生物砂滤池的除污能力,采用复合金属对石英砂(QS)表面进行改性,以模拟污水厂尾水为处理对象,考察改性石英砂滤池挂膜启动过程中的除污效果以及运行稳定后的生物量。结果表明,氧化铁改性砂(FS)、铁锰改性砂(FMS)和铁锌改性砂(FZS)表面均形成了不同形态金属氧化物层的次生结构,更有利于微生物的附着增殖;各滤池启动后,对浊度的去除效果历时5d基本达到稳定,对COD的去除效果历时19~24 d达到稳定,对NH_(4)^(+)-N的去除效果达到稳定较COD滞后2~4 d;挂膜成功后,3种改性石英砂滤池对COD和NH_(4)^(+)-N的去除率均较普通石英砂滤池有所提高,其中FZS滤池的处理效果最好,对COD、NH_(4)^(+)-N和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4.2%、89.9%和88.2%;QS、FS、FMS和FZS滤池的平均生物量分别为6.47、7.43、8.31和8.92 mg/g,其中FZS滤池生物膜的EPS含量最高,微生物在其表面的成膜速率及生物膜的稳定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砂滤池 石英砂 金属改性 污水厂尾水 生物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