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术后并发症及月经症状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与宫腔镜下诊刮术在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2
1
作者 任利敏 尹保娜 沈萌萌 《青岛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 研究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与宫腔镜下诊刮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临床疗效及对月经症状、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本院医治的121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诊刮组(n=59)、切除组(n=6... 目的 研究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与宫腔镜下诊刮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临床疗效及对月经症状、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本院医治的121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诊刮组(n=59)、切除组(n=62),前者行宫腔镜下诊刮术,后者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月经症状、雌激素受体水平、生化指标[血红蛋白(H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并发症状况。结果 与诊刮组相比,切除组住院时间较短,出血量较少(P<0.05);术后3个月,切除组月经经期、PBAC评分均低于诊刮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雌激素受体水平显著下降(P<0.05);但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诊刮组相比,切除组VEGF、TGF-β1水平较低,Hb水平较高(P<0.05);切除组并发症发生率(1.61%)与诊刮组(8.4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能改善患者月经症状,降低雌激素受体、VEGF、TGF-β1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刮术 月经症状 子宫内膜息肉 息肉切除术 并发症 宫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隐亭治疗女性高泌乳素血症性不孕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文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33期441-442,共2页
目的观察溴隐亭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女性高泌乳素血症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妇产科、妇科就诊并被诊断为高泌乳素血症性不孕的女性患者98例,严格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49例和试验组49例... 目的观察溴隐亭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女性高泌乳素血症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妇产科、妇科就诊并被诊断为高泌乳素血症性不孕的女性患者98例,严格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49例和试验组49例,试验组采用阴道给予溴隐亭治疗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口服溴隐亭的方法,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纳入的二组研究对象的年龄、PRL基础值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PRL降低比对照组明显些,但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用药前相比,不同时间段二组的PRL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溴隐亭治疗性高泌乳素血症性不孕,不同的给药方式对疾病的疗效无明显差异,因此,可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给药方式进行治疗,缩短疗程,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减少溴隐亭的使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隐亭 高泌乳素血症 不孕 妊娠率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进展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张秋平 《当代医学》 2012年第3期160-161,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6月~2011年2月收治的90例不同年龄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辩证施治,观察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90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经过不同的...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6月~2011年2月收治的90例不同年龄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辩证施治,观察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90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经过不同的中药处方加西医治疗,痊愈80例,痊愈率为88.89%;总有效87例,总有效率为96.67%,临床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给予不同的中药处方加西医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明显,是临床治疗的新进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治疗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临床进展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肌瘤在剖宫产术中切除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秋平 《当代医学》 2012年第18期80-81,共2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的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10月期间在行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产妇78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在我科行单纯性剖宫产术的无子宫肌瘤产妇91例作为对照组,现对比分析两组患...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的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10月期间在行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产妇78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在我科行单纯性剖宫产术的无子宫肌瘤产妇91例作为对照组,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指标以及术后恢复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恶露干净时间、术后病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产妇均顺利分娩出胎儿并康复出院。结论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产妇同时行剖宫产术与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子宫肌瘤剔除术 术中指标 术后恢复指标 术后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对108例宫外孕的疗效观察及护理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张秋平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年第6期120-121,共2页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MIX)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4例,给予米非司酮口服+MIX治疗。对照组54例仅用MIX治疗。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恢复时间及其不良反应。结果...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MIX)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4例,给予米非司酮口服+MIX治疗。对照组54例仅用MIX治疗。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恢复时间及其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治愈50例(92.59%),失败率7.41%。对照组。治愈38例(70.37%),失败率29.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β-HCG水平平均(10.7±2.3)d恢复正常,对照组平均(14.7±3.2)d恢复正常,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MIX用药治疗宫外孕,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合理的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愈后,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甲氨蝶呤(MIX) 宫外孕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改良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切除子宫的临床效果分析
6
作者 杨素云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10期37-39,共3页
目的探究改良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切除子宫的临床效果。方法以142例在我院行子宫切除的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差异分为A组和B组,每组平均71例,且分别接受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腹腔子宫切除术。分析两组手术人员的... 目的探究改良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切除子宫的临床效果。方法以142例在我院行子宫切除的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差异分为A组和B组,每组平均71例,且分别接受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腹腔子宫切除术。分析两组手术人员的手术状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疼痛率均低于B组患者,且他们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腹腔子宫切除术,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更能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排气时间,并能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 腹腔子宫切除术 手术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妈富隆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李文霞 《中国农村卫生》 2013年第04Z期103-104,共2页
目的观察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妈富隆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妇科就诊并被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102例,严格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51例和研究组51例,两组均行官腔镜电切... 目的观察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妈富隆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妇科就诊并被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102例,严格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51例和研究组51例,两组均行官腔镜电切术,研究组术后联合使用妈富隆进行治疗,对照组则不追加药物治疗,治疗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研究组显效24例,有效24例,总有效率为96.07%,对照组研究组显效20例,有效28例,总有效率为94.11%,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复发率为7.8%,对照组为25.49%,X^2=39.47,P〈0.0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妈富隆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临床疗效显著,术后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电切术 妈富隆 子宫内膜息肉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宫颈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观察 被引量:49
8
作者 杨素云 张丽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7年第9期927-928,共2页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预防宫颈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行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术后24h均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75mg/次,1次/d,连续服用10d;观察组术后30min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预防宫颈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行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术后24h均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75mg/次,1次/d,连续服用10d;观察组术后30min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对照组嘱家属按摩双下肢,均30min/次,2次/d,连续5d。术后10d行静脉彩超检查,记录2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检测2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血浆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D-二聚体(D-Dimer,D-D)水平。结果术后10d,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30.00%)(P<0.05);观察组D-D[(157.09±92.87)μg/L]、Fib[(3.43±1.02)g/L]水平低于对照组[(329.67±93.68)μg/L、(5.02±1.13)g/L](P<0.05),TT[(15.31±0.87)s]、APTT[(32.37±2.69)s]及PT[(12.41±0.52)s]水平与对照组[(15.22±0.81)、(32.06±2.71)、(12.21±0.51)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术后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凝血功能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术后
原文传递
改良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切除子宫的临床效果分析
9
作者 杨素云 《医药论坛杂志》 2017年第9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究改良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切除子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沁阳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42例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分别接受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经腹子... 目的探究改良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切除子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沁阳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42例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分别接受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经腹子宫切除术。分析两组手术状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疼痛率分别为(71.7±22.5)ml、(12.6±3.9)h、78.87%,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能显著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排气时间,缓解术后疼痛程度,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 经腹子宫切除术 出血量 排气时间 疼痛程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