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晶须增韧陶瓷复合材料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尔凡 郝春功 +2 位作者 李素莲 张英杰 马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共4页
综述了晶须增韧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分类;讨论了影响增韧效果的各种因素及对陶瓷材料力学性能、抗热震性和耐磨性等方面的影响;并将近年来有关晶须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晶须在陶瓷材料中的应用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综述了晶须增韧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分类;讨论了影响增韧效果的各种因素及对陶瓷材料力学性能、抗热震性和耐磨性等方面的影响;并将近年来有关晶须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晶须在陶瓷材料中的应用及今后的发展趋势等作以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须 陶瓷基 增韧机理 影响因素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须增强增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63
2
作者 陈尔凡 陈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24,共5页
简介了晶须增强增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研究的现状;并较全面地介绍了各种增强增韧机理,主要包括:裂纹桥接、裂纹偏转、拔出效应等机理。晶须增强增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主要表现在:(1)晶须导致基体局部应力状态改变;(2)晶须对基体结晶行为... 简介了晶须增强增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研究的现状;并较全面地介绍了各种增强增韧机理,主要包括:裂纹桥接、裂纹偏转、拔出效应等机理。晶须增强增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主要表现在:(1)晶须导致基体局部应力状态改变;(2)晶须对基体结晶行为产生影响。文中还简要介绍了在实验过程中影响聚合物基晶须复合材料性能的几个重要的因素,如与界面相关的一系列因素和晶须在基体中含量、晶须在基体中的分散程度、晶须长径比以及在基体中的排列方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须 聚合物基复合材抖 增强机理 增韧机理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HfO3:Ce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光谱特性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晶 马伟民 +3 位作者 闻雷 李喜坤 沈世妃 郭易芬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1-384,共4页
用湿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掺杂Ce的BaHfO_3纳米粉体,采用XRD,TEM及TG-DTA等手段分析了粉体合成过程的物相变化及特性;用荧光光度计分析了样品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结果表明:先驱沉淀物经1000℃煅烧2 h,合成出多边形貌、分散性良好、粒径... 用湿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掺杂Ce的BaHfO_3纳米粉体,采用XRD,TEM及TG-DTA等手段分析了粉体合成过程的物相变化及特性;用荧光光度计分析了样品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结果表明:先驱沉淀物经1000℃煅烧2 h,合成出多边形貌、分散性良好、粒径尺寸为30—50 nm的BaHfO_3:Ce纳米粉体.掺杂Ce浓度(摩尔分数)为0.3%的BaHfO_3的谱峰相对强度最高,其激发光谱在393和445 nm处出现2个激发峰.393 nm波长激发的发射光谱主要由两个光谱带组成,其峰值分别位于485和530 nm波长处;用445 nm波长激发时,483 nm附近的峰已不明显,只在529 nm有一个较宽的发射峰.BaHfO_3:Ce的发光特性由激活Ce^(3+)的5d→~2F_(5/2)和5d→~2F_(7/2)宽带跃迁产生,其激发光谱和发射光潜均为宽带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烁体 BaHfO3:Ce 纳米粉体 共沉淀法 光谱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须增强体及其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4
作者 陈尔凡 田雅娟 周本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5,9,共6页
综述了晶须的发展、基本特征、制备和生长机理、性能和测试方法及作为金属基、陶瓷基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的应用。
关键词 晶须增强体 复合材料 研究进展 生长机理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脚状氧化锌晶须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田雅娟 杨东梅 陈尔凡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2-34,共3页
制备了四脚状氧化锌 (T ZnO)晶须增强尼龙 6复合材料 ,详尽地研究了晶须的表面处理、晶须增强尼龙 6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热性及尺寸稳定性 ,并用扫描电镜对复合材料的拉伸断口进行了观察。研究表明 :用KH 5 5 0作为该体系的偶联剂 ,... 制备了四脚状氧化锌 (T ZnO)晶须增强尼龙 6复合材料 ,详尽地研究了晶须的表面处理、晶须增强尼龙 6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热性及尺寸稳定性 ,并用扫描电镜对复合材料的拉伸断口进行了观察。研究表明 :用KH 5 5 0作为该体系的偶联剂 ,其加入量以 0 5 %为宜 ;T ZnO晶须的加入可提高尼龙的拉伸强度 ,增加尺寸稳定性及耐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脚状 氧化锌晶须 增强 尼龙6 复合材料 研究 耐热性 断口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布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邱军 姜世峰 张玲玲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3,共3页
研究碳纤维布的含量、表面处理方法及填料等对聚苯硫醚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碳纤维布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提高;碳纤维布经过表面处理后与聚苯硫醚的粘接强度大大提高,其中用丙酮浸泡的效果好于高温热... 研究碳纤维布的含量、表面处理方法及填料等对聚苯硫醚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碳纤维布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提高;碳纤维布经过表面处理后与聚苯硫醚的粘接强度大大提高,其中用丙酮浸泡的效果好于高温热处理;填料硅灰石经偶联处理后加入复合材料中,可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布 增强 聚苯硫醚 复合材料 性能 研究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联剂对T-ZnO晶须/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陈尔凡 田雅娟 周本廉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9-21,共3页
研究了偶联剂KH 5 60对T ZnO晶须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 :偶联剂KH 5 60分子一端通过化学键进入环氧树脂的大分子中 ,另一端与T ZnO晶须形成较强的氢键 ,在晶须与基体之间形成有效界面层。起到桥接基体与晶须和吸收能量的... 研究了偶联剂KH 5 60对T ZnO晶须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 :偶联剂KH 5 60分子一端通过化学键进入环氧树脂的大分子中 ,另一端与T ZnO晶须形成较强的氢键 ,在晶须与基体之间形成有效界面层。起到桥接基体与晶须和吸收能量的作用 ,有利于T ZnO晶须起增韧增强作用。偶联剂在晶须表面形成薄层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拉伸和弯曲强度 ,而较厚层可形成柔性的缓冲区 ,有利于吸收应力 ,提高压缩和冲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ZnO晶须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四脚状氧化锌晶须 界面 硅烷偶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氢铵共沉淀法制备(Y,Gd)2O3:Eu^3+纳米材料及光谱特性 被引量:6
8
作者 郭易芬 马伟民 +3 位作者 闻雷 沈世妃 王华栋 尹凯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46-750,共5页
以碳酸氢铵作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Y,Gd)2O3∶Eu3+纳米粉体。用FT-IR、DTA/TG、XRD和S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用荧光光度计分析了样品的发射光谱。结果表明:碳酸氢铵为沉淀剂,先驱沉淀物经150℃干燥,800℃煅烧保温2 h时,合成了近似... 以碳酸氢铵作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Y,Gd)2O3∶Eu3+纳米粉体。用FT-IR、DTA/TG、XRD和S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用荧光光度计分析了样品的发射光谱。结果表明:碳酸氢铵为沉淀剂,先驱沉淀物经150℃干燥,800℃煅烧保温2 h时,合成了近似球形、粒径均匀、约为15~20 nm、分散性好的(Y,Gd)2O3∶Eu3+纳米粒子。随着掺入Eu3+浓度的增加,发射峰强升高;当掺入5 mol%的Eu3+时,峰强最大;当Eu3+的含量高于5 mol%时出现了浓度猝灭,峰强反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法 (Y Gd)2O3:Eu3+纳米粒子 光谱特性 浓度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时橡胶-纤维复合材料帘线拔出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3
9
作者 方庆红 王慧宾 +1 位作者 张凤鹏 黄宝宗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8-351,共4页
采用大变形、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以单根纤维帘线的大位移(0~2.5mm)拔出为例,对橡胶-纤维复合材料不同温度下的界面力学性能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到了相应的应力场分布和拔出载荷的变化.模拟结果表明,在纤维拔出时,橡胶-纤维... 采用大变形、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以单根纤维帘线的大位移(0~2.5mm)拔出为例,对橡胶-纤维复合材料不同温度下的界面力学性能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到了相应的应力场分布和拔出载荷的变化.模拟结果表明,在纤维拔出时,橡胶-纤维复合材料界面的端部出现剪应力集中,并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拔出载荷与试验结果对比,在中、低温度区域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 纤维 复合材料 拔出 帘线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对镁铬耐火材料致密化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戴淑平 严新林 +1 位作者 于景坤 高心魁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62-265,共4页
为了提高镁铬耐火材料的烧结性能,通过考察气孔率、体积密度和常温耐压强度与Al2O3加入量之间的关系,讨论了Al2O3添加剂对两种不同镁铬耐火材料致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镁铬耐火材料的骨料不同,Al2O3对其烧结性能和致密化的影响也不一样.
关键词 镁铬耐火材料 电熔镁铬砂 三氧化二铝 致密化 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分子筛的添加对PE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娜 李洪伟 +2 位作者 石照信 张静 王蕾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15,共4页
用熔融共混法制备出聚乙烯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填充介孔分子筛MCM-41(带模板和无模板)颗粒以及不同的填充颗粒含量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具有独特有机-无机复合结构的纳米介孔分子筛MCM-41(带模板)直接作填料,能... 用熔融共混法制备出聚乙烯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填充介孔分子筛MCM-41(带模板和无模板)颗粒以及不同的填充颗粒含量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具有独特有机-无机复合结构的纳米介孔分子筛MCM-41(带模板)直接作填料,能与基体形成新型网络复合结构。因此,在MCM-41(带模板)的质量分数为2.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比基体树脂提高43.5%,弹性模量提高了50%;用MCM-41(无模板)作填料,在其质量分数为2.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比基体树脂提高52%,弹性模量提高了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介孔分子筛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脚状氧化锌晶须增强MC尼龙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田雅娟 于洋 +2 位作者 陈尔凡 傅海军 叶青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6,共3页
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四脚状氧化锌(T-ZnO)晶须增强浇注(MC)尼龙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吸水率及耐热性进行了研究,并用扫描电镜对复合材料的拉伸断口进行了形态观察。研究表明,添加经KH—550处理的5%质量分数的T-ZnO晶须可提... 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四脚状氧化锌(T-ZnO)晶须增强浇注(MC)尼龙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吸水率及耐热性进行了研究,并用扫描电镜对复合材料的拉伸断口进行了形态观察。研究表明,添加经KH—550处理的5%质量分数的T-ZnO晶须可提高MC尼龙的拉伸强度达45%,随晶须添加量增加,MC尼龙的吸水率下降,耐热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脚状氧化锌 晶须增强 MC尼龙 复合材料 研究 性能 断口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娜 张静 +1 位作者 王蕾 刘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9期3606-3608,共3页
以纳米TiO2和聚苯胺包覆纳米TiO2后的颗粒作为增强组分,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环氧树脂基纳米复合材料。IR结果表明,纳米TiO2颗粒表面舜口聚苯胺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这种包覆后的纳米粒子作为填料,能提高其与基体环氧树脂的界面相... 以纳米TiO2和聚苯胺包覆纳米TiO2后的颗粒作为增强组分,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环氧树脂基纳米复合材料。IR结果表明,纳米TiO2颗粒表面舜口聚苯胺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这种包覆后的纳米粒子作为填料,能提高其与基体环氧树脂的界面相容性,使其能均匀地分散在环氧树脂基体中,在添加量为3%(质量分数,下同)时,拉伸强度比纯的环氧树脂提高了3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纳米TIO2 环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ZnO晶须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抗静电性 被引量:14
14
作者 陈尔凡 周本廉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40-42,共3页
研究了T ZnO晶须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抗静电性。结果表明 :具有半导体性的T ZnO晶须在复合材料中 ,相互搭接形成导电通路 ,以价带传导方式传导电荷 ,而起抗静电作用 ,使环氧树脂材料的体积电阻率降低了 8个数量级 ,用比表面因子修正... 研究了T ZnO晶须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抗静电性。结果表明 :具有半导体性的T ZnO晶须在复合材料中 ,相互搭接形成导电通路 ,以价带传导方式传导电荷 ,而起抗静电作用 ,使环氧树脂材料的体积电阻率降低了 8个数量级 ,用比表面因子修正了网络形成临界体积分数模型。T ZnO晶须的网络形成临界体积分数 ( 0 0 5 7)是球形粒子的网络形成临界体积分数 ( 0 3 8)的 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ZnO晶须增强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抗静电性 四脚状氧化锌晶须 临界体积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钛柱撑蒙脱土微孔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凤 刘堃 王希民 《当代化工》 CAS 2007年第1期8-10,19,共4页
合成了一种硅钛柱撑蒙脱土微孔材料。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蒙脱土,制得有机蒙脱土,再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在正硅酸乙酯-蒙脱土水溶液中加入四氯化钛,以四氯化钛作为硅柱前驱体进入粘土片层间反应的驱动力,在钛阳... 合成了一种硅钛柱撑蒙脱土微孔材料。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蒙脱土,制得有机蒙脱土,再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在正硅酸乙酯-蒙脱土水溶液中加入四氯化钛,以四氯化钛作为硅柱前驱体进入粘土片层间反应的驱动力,在钛阳离子的驱动下,使正硅酸乙酯在蒙脱土的片层之间发生水解缩合反应,制备了硅钛柱撑蒙脱土微孔复合材料。用XRD、DTA以及N2吸附脱附测试,分别对材料进行了表征。XRD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最大层间可达到17.7A。;DTA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蒙脱土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明显提高了;N2吸附脱附曲线以及孔径分布曲线说明合成的多孔材料中多为微孔分布,平均单孔体积为0.14cc/g,平均孔径达到17.5A。,SBET表面积由30.2m2/g增加到242.0m2/g。这种材料以其柱撑多孔结构,作为环保材料如:吸收剂、催化剂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钛柱撑蒙脱土 微孔材料 四氯化钛 正硅酸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照APMOC纤维对其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邱军 刘立洵 +1 位作者 张志谦 黄玉东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4-37,共4页
采用γ射线辐照方法对APMOC纤维进行改性处理。结果表明 ,在 5 0 0kGy辐照剂量条件下 ,APMOC纤维发生了辐照交联反应 ,使其复合材料的复丝拉伸强度提高 8.2 % ,横向拉伸强度提高 16 .1% 。
关键词 Γ射线 APMOC纤维 辐照剂量 拉伸强度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脚状氧化锌晶须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尔凡 郝春功 T.Vladlkova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65-470,共6页
研究了四脚状氧化锌晶须用量、表面处理剂对其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流变行为、耐热性等影响.结果表明:晶须用量为10%,硅烷偶联剂KH-570用量为0.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到118.6%,弯曲强度提高到118.3%.红外光谱分析:经偶联剂... 研究了四脚状氧化锌晶须用量、表面处理剂对其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流变行为、耐热性等影响.结果表明:晶须用量为10%,硅烷偶联剂KH-570用量为0.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到118.6%,弯曲强度提高到118.3%.红外光谱分析:经偶联剂处理后的晶须表面出现了羰基、C—O—C、Si—O等基团.SEM分析表明:复合材料的断裂界面明显得到改善.T-ZnO_w/PP复合材料的非牛顿指数大于纯PP而更趋于牛顿性流体,体系的流动性和加工性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脚状氧化锌晶须 复合材料 聚丙烯 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MCM-41复合粒子对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娜 张静 +1 位作者 王蕾 刘艺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1-24,共4页
采用气相法先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引入纳米介孔分子筛MCM-41的一维孔道内,制备出PM-MA/MCM-41复合粒子,再与环氧树脂(EP)共混,研究了PMMA/MCM-41复合粒子对EP/(PMMA/MCM-41)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MMA分子链引入到MCM... 采用气相法先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引入纳米介孔分子筛MCM-41的一维孔道内,制备出PM-MA/MCM-41复合粒子,再与环氧树脂(EP)共混,研究了PMMA/MCM-41复合粒子对EP/(PMMA/MCM-41)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MMA分子链引入到MCM-41的孔道内,并且孔口处的PMMA与EP产生了较强的界面相互作用,增加了两者的相容性。PMMA/MCM-41复合粒子使EP的拉伸强度、拉伸弹性模量、断裂伸长率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MA/MCM-41 环氧树脂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尼龙纤维-橡胶复合材料界面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方庆红 王慧宾 +1 位作者 张凤鹏 黄宝宗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5期586-589,共4页
采用单纤维拔出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尼龙纤维-橡胶复合材料的界面特性. 对尼龙纤维拔出荷载-位移曲线和拔出尼龙纤维表面SEM照片进行的分析表明:低温(40℃)时的尼龙纤维-橡胶界面破坏属粘结破坏;中等温度(80℃)时,界面破坏属以尼龙... 采用单纤维拔出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尼龙纤维-橡胶复合材料的界面特性. 对尼龙纤维拔出荷载-位移曲线和拔出尼龙纤维表面SEM照片进行的分析表明:低温(40℃)时的尼龙纤维-橡胶界面破坏属粘结破坏;中等温度(80℃)时,界面破坏属以尼龙纤维和橡胶脱粘为主、且伴有橡胶基体破坏的混合破坏;而在较高温度范围(120~160℃)内,界面破坏则完全表现为橡胶基体的破坏.同时,通过计算分析了不同温度下尼龙纤维-橡胶复合材料界面粘附剪切力和界面破坏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纤维 橡胶 复合材料 单纤维 拔出 界面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D红色荧光材料Ca_xSr_(1-x-1.5y)MoO_4:yEu^(3+)的制备及荧光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曹发斌 田彦文 +2 位作者 陈永杰 肖林久 吴茜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5-119,共5页
采用高温动态球磨固相法,利用Na2CO3、K2CO3和Li2CO3为助熔剂(一种或几种),制备了具有低维结构的红色LED荧光粉体CaxSr1-x-1.5yMoO4:yEu3+.研究了助熔剂用量和种类、基质材料中Ca2+的含量、合成的温度、反应时间及发光中心Eu3+浓度对荧... 采用高温动态球磨固相法,利用Na2CO3、K2CO3和Li2CO3为助熔剂(一种或几种),制备了具有低维结构的红色LED荧光粉体CaxSr1-x-1.5yMoO4:yEu3+.研究了助熔剂用量和种类、基质材料中Ca2+的含量、合成的温度、反应时间及发光中心Eu3+浓度对荧光材料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助熔剂0.24 Na2CO3-0.38K2CO3-0.38Li2CO3的较佳用量摩尔分数为6 mol%、Eu3+浓度8 mol%、Ca2+摩尔分数60 mol%、反应温度900℃和反应时间2 h.光谱测试结果表明,该荧光材料可被311 nm、395 nm和465 nm有效激发,发射峰在616 nm处.395 nm和465 nm与当前广泛应用的紫外和蓝光LED芯片的输出光波长相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xSr1x-y-zMoO4:yEu3+ LED 红色荧光粉 助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