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托“大创项目”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教学改革初探
1
作者 朱琳 牟萍 +1 位作者 薄威 邹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21期20-23,共4页
当代医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知识、较强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医学人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体化学组成、生命活动的专业基础学科,其内容相对抽象,难于理解。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当代医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知识、较强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医学人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体化学组成、生命活动的专业基础学科,其内容相对抽象,难于理解。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简称大创项目)以培养国家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是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主要分析了传统教学和大创项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将大创项目融合于生物学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混合式教学的过程并探讨了其教学效果,初探大创项目在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中的作用,将有利于培养新型创新型的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创项目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基础学科 混合式教学 理论知识应用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竞赛为导向的基础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2
作者 韩翰 周伟强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31-336,共6页
目的:以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竞赛为导向,探讨多层次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效果。方法:自2013年度起,在某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教学班公布实验开放安排,学生自愿报名。将生化实验项目分为开放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把创新元素... 目的:以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竞赛为导向,探讨多层次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效果。方法:自2013年度起,在某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教学班公布实验开放安排,学生自愿报名。将生化实验项目分为开放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把创新元素融入到实验的各个环节。在完成2个实验项目后,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每年度筛选10~20名学生进入下一阶段学习——大学生创新项目实验,最终筛选出适合参赛的学生。对参赛的60名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所有学生均对开放性实验的内容及进度持满意态度,认为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创新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并能激发科研兴趣;学生2017至2023年参加第三届至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大赛,共获22项国家级奖项,14项分区赛奖项。2017年,10人考研,9人被录取;2018年12人考研,11人录取,其中1人在复试阶段逆袭成功;2019年14人考研,14人录取;历届考研率高达94%以上。结论:以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竞赛为导向建立的创新实验教学体系,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的科研兴趣,经过训练的学生能够较为轻松地应对科研及实际应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设计大赛 开放实验室 大学生课题 多层次实验教学模式 科研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多糖对不同类型肿瘤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韩翰 耿广军 +1 位作者 冮岩 汪亚伦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人参多糖对不同类型肿瘤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构效关系。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人参多糖对肿瘤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结果:人参淀粉样多糖WGPN和AG型果胶WGPA-2-RG对HEP-3B、A172和MCF-7肿瘤细胞的生长没有影响。AG+HG型果胶WGPA-4-R... 目的:探讨人参多糖对不同类型肿瘤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构效关系。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人参多糖对肿瘤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结果:人参淀粉样多糖WGPN和AG型果胶WGPA-2-RG对HEP-3B、A172和MCF-7肿瘤细胞的生长没有影响。AG+HG型果胶WGPA-4-RG、HG型果胶WGPA-1-HG和WGPA-3-HG对这几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不同结构的人参多糖对肿瘤细胞的影响明显不同。人参淀粉样多糖不具有直接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而人参果胶具有直接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其中HG含量越高,它的抑制生长作用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多糖 抗肿瘤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杰 王彤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0年第3期444-446,共3页
实验教学是医学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地方医学院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改革实验教学体系、不断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开放实验室等一系列措施,对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实验教学 模块化教学体系 创新平台 师资队伍
原文传递
IL-1β对人晶体上皮细胞中NO和iNOS活性的影响
5
作者 张艳 汪亚伦 周洋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78-79,82,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对人晶体上皮细胞(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HLEC)中一氧化氮(nitric oxygen,NO)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活性的影响。方法:用IL-1β作用于HLE...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对人晶体上皮细胞(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HLEC)中一氧化氮(nitric oxygen,NO)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活性的影响。方法:用IL-1β作用于HLEC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用Griess法测定NO含量和iNOS的活性。结果:IL-1β作用于HLEC 24 h后刺激细胞增殖,NO含量增高,iNOS活性增高。结论:IL-1β诱导的NO和iNOS在HLEC增殖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Β 一氧化氮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人晶体上皮细胞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TRAIL-DR5抑制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AHA)诱导的MCF-7乳腺癌细胞自噬 被引量:3
6
作者 韩翰 周慧 +3 位作者 孙玮璐 刘春阳 候昕彤 周伟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04-1510,共7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死亡受体5(TRAIL-DR5)在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AHA)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自噬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对数生长期MCF-7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SAHA处理组、TRAIL-DR5 siRNA处理组及SAHA联合TRAIL-DR5 s...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死亡受体5(TRAIL-DR5)在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AHA)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自噬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对数生长期MCF-7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SAHA处理组、TRAIL-DR5 siRNA处理组及SAHA联合TRAIL-DR5 siRNA处理组。Western blot法验证TRAIL-DR5的沉默效果,定量PCR阵列检测细胞自噬相关基因9B(ATG9B)、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A(LC3A)及LC3B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MCF-7细胞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ATG3、ATG5、ATG7、ATG12、ATG16、ATG4 A、ATG4 B、ATG9 B及LC3Ⅱ和组织蛋白酶B(CTSB)的蛋白水平;ELISA分析乳腺癌细胞培养上清液CTSB水平;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乳腺癌细胞LC3Ⅱ表达和分布。结果 TRAIL-DR5 siRNA转染后明显敲低MCF-7细胞的TRAIL-DR5水平。敲低TRAIL-DR5受体可抑制上述自噬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抑制乳腺癌细胞中CTSB蛋白的表达;SAHA处理MCF-7细胞后,LC3Ⅱ含量增加,当敲低TRAIL-DR5受体后,LC3Ⅱ水平明显弱于单独SAHA处理的细胞。结论敲低TRAIL-DR5受体抑制SAHA诱导的MCF-7乳腺癌细胞自噬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 死亡受体5(DR5) 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AHA) 细胞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受精卵早期发育过程中Plk1表达和活性变化及其与MPF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孙炳奇 邱攀 +1 位作者 金明林 于秉治 《辽宁医学杂志》 2009年第4期173-176,共4页
目的研究在小鼠受精卵早期发育过程中,哺乳动物Polo-like激酶(Plk1)的表达和活性变化及其与有丝分裂促进因子(MPF)活性变化的关系。方法以一细胞期小鼠受精卵为材料,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Plk1蛋白含量;用液闪计数分析仪分别测定P... 目的研究在小鼠受精卵早期发育过程中,哺乳动物Polo-like激酶(Plk1)的表达和活性变化及其与有丝分裂促进因子(MPF)活性变化的关系。方法以一细胞期小鼠受精卵为材料,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Plk1蛋白含量;用液闪计数分析仪分别测定Plk1和MPF的cpm值来表示各自激酶活性。结果小鼠受精卵第一次有丝分裂过程中Plk1的含量没有显著变化,而Plk1活性在M期达到最高峰,在M期退出时迅速下降。加入MPF抑制剂后MPF和Plk1活性均未在M期出现峰值。结论Plk1的活性是随着细胞周期的进程而变化的;Plk1在小鼠受精卵早期发育过程中可能参与了MPF的自我催化活化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K1 MPF 受精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dkine对神经母细胞瘤TNB1细胞生长与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朱琳 陈潞萍 牟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9-114,共6页
目的:通过对中期因子(midkine,MK)在神经母细胞瘤TNB1细胞中的生物学作用进行研究,揭示该因子在肿瘤细胞生长和分化中相关分子机制。方法:1)利用神经母细胞瘤临床患者数据库,明确MK的表达与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生存率之间的关系。在体外细... 目的:通过对中期因子(midkine,MK)在神经母细胞瘤TNB1细胞中的生物学作用进行研究,揭示该因子在肿瘤细胞生长和分化中相关分子机制。方法:1)利用神经母细胞瘤临床患者数据库,明确MK的表达与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生存率之间的关系。在体外细胞实验中,利用携带MK shRNA载体的慢病毒体外感染神经母细胞瘤TNB1细胞,分析MK的敲减对其生长与分化的影响;2)通过进一步临床数据分析,找到与MK表达的相关基因,并采用Real-time PCR验证MK对相关基因之间表达联系;3)联合使用携带MK shRNA和肾细胞癌下调蛋白1(downregulated in renal carcinoma 1,DRR1)shRNA载体的两种慢病毒感染TNB1细胞,评价MK-DRR1轴对TNB1细胞分化以及克隆形成的影响。结果:临床数据分析显示MK的表达量与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生存率呈负相关(P<0.01)。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表明MK的敲减能够抑制TNB1细胞生长,同时促进TNB1细胞分化;临床数据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在神经母细胞瘤中MK与DRR1的表达量呈负相关(P<0.01);Real-time PCR结果证实下调MK表达可增强TNB1细胞中DRR1的表达(P<0.01);细胞挽救实验显示敲低DRR1的表达可以挽救由MK敲减而产生的对TNB1细胞的分化和软琼脂克隆的影响(P<0.01)。结论:MK通过调控DRR1的表达从而参与调节TNB1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期因子 神经母细胞瘤 生长 分化 肾细胞癌下调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R1对小鼠神经干细胞分化以及神经元突起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曹振楠 党浠钮 +5 位作者 徐英姿 王哲 雷明 宋京书 宿芊芊 牟萍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期21-27,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阐明肾细胞癌下调蛋白1(DRR1)在小鼠大脑组织中的表达谱及相关生物学功能。方法:首先,通过real time RT-PCR的方法明确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小鼠大脑组织中DRR1的表达水平;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DRR1在原代培养的神经干细... 目的:本研究旨在阐明肾细胞癌下调蛋白1(DRR1)在小鼠大脑组织中的表达谱及相关生物学功能。方法:首先,通过real time RT-PCR的方法明确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小鼠大脑组织中DRR1的表达水平;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DRR1在原代培养的神经干细胞以及神经元中的表达情况。其次,采用real time RT-PCR的方法分别检测DRR1在诱导分化前后的神经干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最后,利用慢病毒感染的方法在原代培养的神经干细胞以及神经元中分别上调或者下调DRR1的表达,进而评价DRR1对原代培养的神经干细胞的分化以及神经元的突起形成的影响。结果:DRR1在各个发育阶段的小鼠大脑组织中均有表达,并且其表达水平随发育呈逐渐上升趋势。DRR1在分化前后的神经干细胞中均表达,但在诱导分化后的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分化前的表达水平(P<0.01)。同时,过表达DRR1可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分化。DRR1在分化成熟的原代神经元的树突以及轴突均有表达,且DRR1的表达水平影响神经元的突起形成(P<0.01)。结论:DRR1在各发育阶段的小鼠大脑及分化前后的神经干细胞中均有表达,其作用与神经干细胞分化调控以及神经元突起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下调蛋白1 神经干细胞 神经元 细胞分化 突起形成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受精卵早期发育过程中PDE活性变化及其与MPF关系的研究
10
作者 孙炳奇 金明林 于秉治 《辽宁医学杂志》 2008年第5期229-232,共4页
目的研究在小鼠受精卵早期发育过程中,磷酸二酯酶(PDE)的活性变化及与有丝分裂促进因子(MPF)活性变化相比较,初步探讨哺乳动物受精卵早期发育的细胞周期调控机制。方法以小鼠受精卵为材料,通过离子交换方法,检测PDE和MPF的活性。结果受... 目的研究在小鼠受精卵早期发育过程中,磷酸二酯酶(PDE)的活性变化及与有丝分裂促进因子(MPF)活性变化相比较,初步探讨哺乳动物受精卵早期发育的细胞周期调控机制。方法以小鼠受精卵为材料,通过离子交换方法,检测PDE和MPF的活性。结果受精卵早期发育过程中PDE和MPF活性随细胞周期变化而波动,G2期PDE活性升高而MPF在M期活性升高。结论PDE参与了小鼠受精卵的早期发育并且作用时间早于MP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E MPF CAMP 受精卵 卵母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葱油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及转移能力的影响
11
作者 赵璐 冯金歌 +2 位作者 付佳 汪亚伦 邹鹏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210-215,共6页
目的:探讨大葱油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大葱油对SW480细胞生长能力及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 目的:探讨大葱油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大葱油对SW480细胞生长能力及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葱油对细胞周期、凋亡和迁移侵袭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大葱油能显著抑制SW480细胞生长,且呈剂量依赖性(P<0.01),100μg/ml大葱油作用SW480细胞24 h细胞抑制率显著高于人正常结肠CCD-18Co细胞(P<0.01);不同浓度的大葱油作用SW480细胞24 h,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周期发生改变,细胞周期停滞于G2/M期,其G2/M期细胞比率分别从10.43%增至15.69%(50μg/ml)和24.07%(100μg/ml)且诱导细胞发生凋亡。25、50和100μg/ml大葱油作用SW480细胞24 h后,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与细胞周期、凋亡、迁移侵袭相关蛋白Cyclin D1、CDK4、CDK6、Bcl-2、MMP2、MMP9、LIMK1p-Thr508和Cofilinp-Ser3基因和蛋白表达量呈下降趋势,Caspase-9、Caspase-3和Bax基因和蛋白表达量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大葱油具有抑制人结肠癌SW480细胞生长及转移能力,诱导G2/M期阻滞,并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葱油 SW480 增殖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HA-CTSB对三阴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12
作者 孙玮璐 韩翰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530-533,共4页
目的:探讨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AHA)是否经由组织蛋白酶B(CTSB)的有效调控诱导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细胞凋亡的发生。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及ELISA法检测SAHA、CTSB抑制剂(Cystain C)对乳腺癌细胞中CTSB表达的影响;采用Muse自动分... 目的:探讨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AHA)是否经由组织蛋白酶B(CTSB)的有效调控诱导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细胞凋亡的发生。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及ELISA法检测SAHA、CTSB抑制剂(Cystain C)对乳腺癌细胞中CTSB表达的影响;采用Muse自动分析仪检测SAHA、Cystain C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活力及凋亡的影响。结果:Cystatin C对乳腺癌细胞中CTSB的有效抑制浓度为100 ng/ml;Cystain C和SAHA共同作用乳腺癌细胞后,乳腺癌细胞活力及凋亡细胞比率较单独SAHA处理组相比恢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AHA对乳腺癌的生长抑制作用需要CTSB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乳腺癌 SAHA CTSB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T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13
作者 赵璐 孙茂伟 邹鹏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421-426,共6页
目的:探究ET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收集沈阳市积水潭医院普外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76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Western blo... 目的:探究ET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收集沈阳市积水潭医院普外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76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Western blot法检测ETF在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同时检测其在人正常乳腺细胞MCF10A、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CF-7中的表达。通过慢病毒载体构建过表达ETF的细胞株MDA-MB-231-ETF/MCF-7-ETF和其阴性对照组稳转细胞株MDA-MB-231-NC/MCF-7-NC,采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 V-FITC/PI染色检测细胞周期,RT-qPCR、Western blot检测周期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ETF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3.68%(56/76),高于在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17.11%(13/76)](P<0.01);乳腺癌组织中ET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MDA-MB-231和MCF-7细胞中ET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MCF10A细胞(P<0.01)。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MDA-MB-231-ETF/MCF-7-ETF组细胞在48、72、96 h处细胞增殖显著提高(P<0.01);细胞周期中G_(2)/M期细胞比例显著上升,细胞周期进程加快(P<0.01)。MDA-MB-231-ETF/MCF-7-ETF组Cyclin D1、CDK4、CDK6、Cyclin E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RB mRNA和蛋白水平与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ETF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通过调控细胞周期和相关蛋白表达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ETF 增殖 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激活氯通道TMEM16A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14
作者 李思 张屾煜 王惠杰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087-1093,共7页
目的总结跨膜蛋白16A(TMEM16A)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中的研究现状,就临床预后、调控机制、癌症治疗、存在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TMEM16A在HNSCC的临床转化提供依据。方法以“跨膜蛋白16A、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表皮... 目的总结跨膜蛋白16A(TMEM16A)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中的研究现状,就临床预后、调控机制、癌症治疗、存在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TMEM16A在HNSCC的临床转化提供依据。方法以“跨膜蛋白16A、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转化生长因子-β、免疫治疗”为中文关键词,以“transmembrane protein 16A(TMEM16A or ANO1)、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immunotherapy”为英文关键词,检索2006-01-01-2023-09-18中国知网及PubMed数据库发表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TMEM16A在HNSCC中的研究现状;(2)TMEM16A调控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3)TMEM16A在抗肿瘤药物治疗中的研究现状。排除标准:(1)样本量小或数据不全的文献;(2)低质量文献;(3)综述文献。最终纳入50篇相关文献。结果TMEM16A高表达与HNSCC发生发展、低生存期及不良预后呈正相关。作为肿瘤促进因子,TMEM16A分别通过EGFR和TGF-β及其下游信号通路驱动HNSCC的生长和转移。TMEM16A抑制剂与HNSCC治疗药物的联合使用显著减少肿瘤生长。结论靶向TMEM16A的药物在HNSCC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和化学治疗中具有潜在价值。阐明TMEM16A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作用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膜蛋白16A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转化生长因子-Β 免疫治疗 综述文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