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院校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探讨 被引量:9
1
作者 吴敏范 商丽宏 朱启文 《基础医学教育》 2012年第9期695-696,共2页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各高校普遍重视。通过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现状的研究与分析,结合沈阳医学院近年来开展的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就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作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科研能力 教学方法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课堂联合BOPPPS教学模式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玉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5期170-173,共4页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医学院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具有知识面广、内容抽象等特点,教学难度比较大。以往生理学的教学模式大多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吸收”为主,这种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医学院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具有知识面广、内容抽象等特点,教学难度比较大。以往生理学的教学模式大多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吸收”为主,这种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很多学生对生理学学习望而生畏,兴趣全无。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全民走进“互联网+”时代,人才培养模式也不断创新。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沈阳医学院引入雨课堂教学工具,联合BOPPPS[B(bridgein,导入)、O(objective/outcome,教学目的)、P(preassessment,课前评估)、P(participatory learning,参与式学习)、P(post-assessment,课后测评)、S(summary,总结)]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同时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并取得初步成效。本研究将对雨课堂联合BOPPPS教学模式应用于生理学教学全过程加以解析,供教育工作者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课堂 BOPPPS教学模式 生理学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E理念下的模块化教学法在康复生理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崔跃 徐茜 +1 位作者 蔡瑞平 徐志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第18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在康复生理学教学中应用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理念的模块化教学法的授课效果。方法选取沈阳医学院2020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生理学课程的第八章内容进行教学改革实施,其中1班和2班为... 目的探讨在康复生理学教学中应用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理念的模块化教学法的授课效果。方法选取沈阳医学院2020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生理学课程的第八章内容进行教学改革实施,其中1班和2班为研究组,于2021年4月12日采用基于OBE理念的模块化教学法授课,3班和4班为对照组,于2021年4月14日采用传统教学法授课。比较两组的理论测试成绩,了解研究组学生对基于OBE理念的模块化教学法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理论测试平均成绩(73.89±13.21)分低于研究组的(80.03±8.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教学效果问卷调查显示,基于OBE理念的模块化教学法应用于生理学教学,效果显著。结论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OBE理念下的模块化教学法提高了教学效能,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模块化教学法 康复生理学 教学改革 医学生 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课程在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应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新鸣 方芳 +7 位作者 孙冶 陈冬梅 喻兰 祝晓宇 马崇皓 郑佳奇 刘新 吴敏范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475-477,共3页
在留学生的医学微生物教学中尝试使用微课程教学法。通过选题、设计微课程授课小单元内容、撰写解说词、制作课程小视频完成微课程制作,并在2016年秋季留学生教学中应用。通过下载微课程视频人次数、交谈及调查问卷等进行反馈分析。微... 在留学生的医学微生物教学中尝试使用微课程教学法。通过选题、设计微课程授课小单元内容、撰写解说词、制作课程小视频完成微课程制作,并在2016年秋季留学生教学中应用。通过下载微课程视频人次数、交谈及调查问卷等进行反馈分析。微课程教学适合留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习惯。可以充分调动留学生学习热情,学生可以弹性时间使用教学资料,弥补课堂听讲中的不足,能够反复强化重点和难点知识。微课程提供了新的学习平台,学生对自己的课程学习有更多的主动权。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对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方法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程 留学生 医学微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多元化教学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崔跃 徐茜 +1 位作者 蔡瑞平 李丹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3年第5期676-678,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理念的多元化教学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沈阳医学院2020级麻醉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精神医学五年制本科专业35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OBE理念的多元化... 目的探讨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理念的多元化教学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沈阳医学院2020级麻醉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精神医学五年制本科专业35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OBE理念的多元化教学法。通过测评成绩及调查问卷进行分析评价。应用SPSS 16.0进行t检验。结果测评成绩结果显示,学生医考成绩([88.19±16.35)分]高于西医综合成绩([66.69±21.45)分];期末考试A2型题([70.63±17.67)分]高于A1型题([63.16±14.8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对多元化教学法的总体认可度较高。结论OBE理念下的多元化教学法应用于生理学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和未来岗位胜任力,提升了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导向教育 生理学 多元化教学 效果评价
原文传递
TRPV4通道抑制剂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血脑屏障破坏的保护机制研究
6
作者 孔繁皓 张鸿洋 +6 位作者 张蔚 唐梦泽 王樱桥 李想 丁晓慧 杨智航 解辉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TRPV4通道抑制剂对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破坏的具体保护机制。方法:制备大鼠TBI模型;应用TRPV4通道抑制剂HC067047或PKC-δ抑制剂Rottlerin检测TBI后BBB通透性、大鼠... 目的:探讨TRPV4通道抑制剂对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破坏的具体保护机制。方法:制备大鼠TBI模型;应用TRPV4通道抑制剂HC067047或PKC-δ抑制剂Rottlerin检测TBI后BBB通透性、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损伤区域微血管内皮紧密连接蛋白ZO-1和ZO-2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大鼠TBI后,BBB通透性明显增加,脑神经功能评分降低,同时紧密连接蛋白ZO-1和ZO-2的表达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BI模型组比较,给予HC067047或Rottlerin后,其BBB通透性、神经功能评分、紧密连接蛋白ZO-1和ZO-2的改变均被部分逆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BI介导的BBB损伤可能通过TRPV4通道调控PKC-δ信号通路进而影响紧密连接蛋白ZO-1和ZO-2的表达实现;抑制TRPV4通道功能或PKC-δ信号分子均能够部分减轻TBI诱导的BBB损伤,本研究可能为临床TBI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PV4通道 PKC-δ信号通路 创伤性脑损伤 血脑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蛙皮素对发热大鼠的降温作用及与PGE_2的相关性 被引量:6
7
作者 张量 苏艳阳 赵书芬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12-1215,共4页
目的探讨蛙皮素(BN)参与体温热限调节及其机制。方法以IL-1β致热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放免法对下丘脑及血浆中PGE2含量进行同步检测。结果(1)侧脑室注射0.1μgIL-1β诱导发热大鼠的下丘脑及血浆中PGE2含量明显增高(P<0.05);(2)侧脑... 目的探讨蛙皮素(BN)参与体温热限调节及其机制。方法以IL-1β致热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放免法对下丘脑及血浆中PGE2含量进行同步检测。结果(1)侧脑室注射0.1μgIL-1β诱导发热大鼠的下丘脑及血浆中PGE2含量明显增高(P<0.05);(2)侧脑室注射0.7μgBN引起的大鼠体温降低时,下丘脑及血浆中PGE2含量明显降低(P<0.05);(3)给IL-1β之前10min先侧脑室给0.7μgBN,结果明显翻转第一发热高峰并抑制第一发热高峰后的温度升高,同时大鼠下丘脑和血浆中的PGE2含量也明显低于IL-1β致热组(P<0.05)。结论BN降低大鼠正常体温和抑制IL-1β的致热作用可能通过抑制PGE2的合成与释放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蛙皮素 白细胞介素-1Β 前列腺素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老模型大鼠空间记忆的改变及抑郁样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莉 李晓秀 +1 位作者 郭鹏骥 朱启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16-820,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大鼠衰老模型,观察其认知障碍和抑郁样行为的变化,并初步探讨该模型引发的2种疾病的共病机制。方法 SD雄性大鼠经D-半乳糖和三氯化铝联合给药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其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强迫游泳实验检测抑郁样行为的改变... 目的建立一种大鼠衰老模型,观察其认知障碍和抑郁样行为的变化,并初步探讨该模型引发的2种疾病的共病机制。方法 SD雄性大鼠经D-半乳糖和三氯化铝联合给药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其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强迫游泳实验检测抑郁样行为的改变,采用高尔基染色观察海马区神经元的发育情况,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并分析氧化应激指标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水迷宫中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平台停留时间和经过平台的次数减少(P<0.05),强迫游泳实验中在水中的不动时间明显延长(P<0.01),高尔基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区树突棘密度明显降低(P<0.01),海马区SOD活力下降(P<0.05),MDA含量增加(P<0.05)。结论建立了一种新的并发认知障碍和抑郁的动物模型,这2种疾病的共病机制可能与自由基超载和代谢失衡过程中神经系统生长发育遭到破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学习记忆 抑郁 高尔基染色 神经元树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淀粉样蛋白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中BDNF与TRPC3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利华 张丽艳 +2 位作者 张小康 徐超龙 周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7-221,共5页
目的探讨经典瞬时受体电位通道蛋白3(TRPC3)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模型海马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PBS组、AD组和AD+BDNF组。采用β-淀粉样蛋白(Aβ1-42)侧脑室注射,制备AD模型。B... 目的探讨经典瞬时受体电位通道蛋白3(TRPC3)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模型海马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PBS组、AD组和AD+BDNF组。采用β-淀粉样蛋白(Aβ1-42)侧脑室注射,制备AD模型。BDNF在造模14 d后经侧脑室导管注入。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实时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海马组织中TRPC3和BDNF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表明,AD组大鼠第5天逃避潜伏期较PBS组延长(P<0.05);AD+BDNF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较AD组缩短(P<0.05)。实时PCR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与PBS组相比,TRPC3和BDNF m RNA和蛋白在AD组表达均降低(P<0.05);与AD组相比,TRPC3 m RNA和蛋白在AD+BDNF组表达均增高(P<0.05)。结论 BDNF和TRPC3在AD大鼠海马组织表达降低;外源性BDNF可能通过上调TRPC3表达,从而改善Aβ1-42导致的A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起到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瞬时受体电位通道蛋白3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密连接相关蛋白对血脑屏障通透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楠 王思迪 +2 位作者 涂盼春 岳英芳 杨智航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72-75,共4页
血脑屏障作为机体中重要的组织结构,对于维持脑组织的安全及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紧密连接是血脑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相关蛋白在维持紧密连接的稳定性和血脑屏障通透性方面同样至关重要。
关键词 紧密连接 血脑屏障 紧密连接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蛭素对大鼠脑出血后血脑屏障通透性和紧密连接相关蛋白claudin-5表达的作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坤 姚阳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37-139,共3页
目的:研究水蛭素对脑出血后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通透性和紧密连接相关蛋白claudin-5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自体动脉血注入法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伊文思蓝法检测BBB通透性,Western blot法检测claudin-5的表达。结果:脑出... 目的:研究水蛭素对脑出血后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通透性和紧密连接相关蛋白claudin-5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自体动脉血注入法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伊文思蓝法检测BBB通透性,Western blot法检测claudin-5的表达。结果:脑出血模型组及水蛭素组BBB通透性于出血后明显增加(P<0.01),同时水蛭素组BBB通透性低于脑出血模型组(P<0.01);claudin-5的表达在脑出血模型组和水蛭素组于出血后明显减少(P<0.01),水蛭素组的表达明显高于脑出血模型组(P<0.01)。结论:调节紧密连接相关蛋白claudin-5的表达,进而调节BBB的通透性可能是水蛭素抑制脑水肿形成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水肿 水蛭素 血脑屏障 CLAUDIN-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刺激隐神经对大鼠脊髓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宇 杨静玉 +4 位作者 郭丽 商丽宏 陈魁敏 吴敏范 韩清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69-72,共4页
目的:观察躯体伤害性刺激能否引起脊髓神经元细胞内c-fos基因表达的改变。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躯体伤害性电刺激隐神经后不同时间,脊髓神经元细胞内c-fos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伤害性电刺激隐神经能够引起脊髓神经元Fos蛋白表达的... 目的:观察躯体伤害性刺激能否引起脊髓神经元细胞内c-fos基因表达的改变。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躯体伤害性电刺激隐神经后不同时间,脊髓神经元细胞内c-fos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伤害性电刺激隐神经能够引起脊髓神经元Fos蛋白表达的显著增加;伤害性电刺激隐神经后30min明显增加,60min增加最明显,120min后开始消退。结论:本研究证明伤害性电刺激隐神经能够引起脊髓神经元Fos蛋白表达的显著增加,这种表达呈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OS基因 脊髓 隐神经 躯体痛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呼吸系统整合课程的教学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邹丹 沈薇 吴敏范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90-92,共3页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整合,是目前医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多门学科的有机融合,实现学科间的联系性、连续性、整体性,为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供理论基础。基于课程整合的PBL教学,使理论知识在情境化的病...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整合,是目前医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多门学科的有机融合,实现学科间的联系性、连续性、整体性,为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供理论基础。基于课程整合的PBL教学,使理论知识在情境化的病例讨论中得到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整合课程的PBL教学中,将深层次的思考可视化,培养学生知识体系构建的整体性和逻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整合课程 PBL 思维导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A1基因表达与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4
14
作者 程阳 唐桥斐 赵丽妮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下咽癌组织中转移候选基因(metastasis-associated gene1,MTA1)的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阐明该基因可能是下咽癌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机制之一。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 目的:探讨下咽癌组织中转移候选基因(metastasis-associated gene1,MTA1)的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阐明该基因可能是下咽癌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机制之一。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17例下咽癌(11例伴颈淋巴结转移、6例不伴颈淋巴结转移),8例癌旁正常黏膜中MTA1mRNA的表达。结果:RT-PCR结果显示在11例下咽癌转移组的癌组织中,MTA1 mRNA表达阳性率为90.9%(10/11);在6例不伴颈淋巴结转移的其它下咽癌组织及8例癌旁正常黏膜中MTA1 mRNA的表达率分别为33.3%(2/6)和0%。转移组的表达率与其他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TA1 mRNA的表达与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MTA1 mRNA的检测可作为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候选基因(MTA1) 下咽鳞状细胞癌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颈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脱毒治疗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崔跃 汤晓琳 +2 位作者 崔皓哲 徐畅 李欣欣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15期1-2,共2页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脱毒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集国内有关中西医结合脱毒治疗试验的相关研究。在严格进行评价质量的基础上,使用R...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脱毒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集国内有关中西医结合脱毒治疗试验的相关研究。在严格进行评价质量的基础上,使用Rev Man4.2软件对符合条件的研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经过筛选后,共有6篇文献,1078例患者满足纳入标准。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有效率的合并检验分析结果为:Z=6.91,P<0.01,合并后的OR值为5.29,95%CI为(3.30,8.48)。结论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脱毒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依赖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药物依赖 脱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致聋耳蜗毛细胞再生修复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倪月秋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93-196,共4页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s,AGs)的耳蜗、前庭毒性已经成为该药用于人类的一个主要问题。全球耳聋及听力损失者达4.2亿人,我国现有患者就有2 057万。其中AGs诱发的听力损伤的发生率高达20%~30%。因此,世界上许...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s,AGs)的耳蜗、前庭毒性已经成为该药用于人类的一个主要问题。全球耳聋及听力损失者达4.2亿人,我国现有患者就有2 057万。其中AGs诱发的听力损伤的发生率高达20%~30%。因此,世界上许多学者致力于药物耳毒受损内耳毛细胞再生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耳蜗 毛细胞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马区Bcl-2蛋白在新生大鼠脑缺血后的表达 被引量:1
17
作者 萨丽波 李宇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新生大鼠脑缺血时Bcl-2蛋白在海马区的表达特点,探讨Bcl-2蛋白在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作用。方法:48只7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7个实验组。给动物吸入含有92%氮气和8%氧气混合气体建立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 目的:通过研究新生大鼠脑缺血时Bcl-2蛋白在海马区的表达特点,探讨Bcl-2蛋白在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作用。方法:48只7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7个实验组。给动物吸入含有92%氮气和8%氧气混合气体建立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动物模型,分别在脑损伤后不同时间点(0.5、1、3、6、12、24、48、72 h等)断头处死动物,取海马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脑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TUNEL染色的阳性细胞数与Bcl-2蛋白阳性的细胞数在HIBD后的不同时间点出现分别有显著差异,海马区Bcl-2蛋白阳性细胞在HIBD后立即出现,6 h达到高峰。结论:Bcl-2蛋白强表达于海马缺血区和缺血周边区的神经元,与神经元的存活或死亡有一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蛋白 新生大鼠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吗啡依赖戒断大鼠海马区长时程增强变化研究
18
作者 崔跃 朱启文 +2 位作者 商丽宏 崔皓哲 徐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9期268-271,共4页
目的应用在体电生理方法观察吗啡依赖戒断后大鼠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LTP)的变化情况。方法 18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吗啡依赖组、戒断组、盐水对照组,每组6只。建立大鼠吗啡依赖戒断模型,在制备模型基础上,采用在体脑立体定位胞外电生... 目的应用在体电生理方法观察吗啡依赖戒断后大鼠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LTP)的变化情况。方法 18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吗啡依赖组、戒断组、盐水对照组,每组6只。建立大鼠吗啡依赖戒断模型,在制备模型基础上,采用在体脑立体定位胞外电生理记录技术检测海马CA1区LTP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吗啡依赖组、戒断组大鼠在高频刺激(HFS)后,各时间点所记录的群体峰电位(PS)相对幅值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吗啡依赖戒断大鼠海马LTP减弱,提示LTP参与吗啡依赖戒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依赖 戒断 长时程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N-10,376对断尾小鼠ACG神经元Fos蛋白表达的影响
19
作者 吴敏范 马积昊 +4 位作者 杨宇 商丽宏 李娜然 张雅娟 吴孟霏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96-197,200,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NK-2受体拮抗剂MEN-10,376对断尾小鼠扣带回前部(anterior cingulate gyrus,ACG)神经元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静脉注射MEN-10,376对小鼠尾末端2.5 cm剪断后30 min ACG神经元Fos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NK-2受体拮抗剂MEN-10,376对断尾小鼠扣带回前部(anterior cingulate gyrus,ACG)神经元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静脉注射MEN-10,376对小鼠尾末端2.5 cm剪断后30 min ACG神经元Fos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断尾小鼠ACG神经元Fos蛋白表达在断尾后30 min显著增高;MEN-10,376静脉注射抑制了断尾引起的ACG神经元Fos蛋白表达的显著增高(P<0.01)。结论:断尾小鼠ACG神经元Fos蛋白表达显著增高的过程有外周速激肽NK-2受体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N-10 376 NK-2受体 扣带回前部 幻肢痛 FOS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庆大霉素耳中毒后不同时间耳蜗血管纹HSP70表达与ABR的关系
20
作者 倪月秋 张量 +1 位作者 李玉芳 符文双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观察庆大霉素(GM)耳中毒后不同时间豚鼠耳蜗血管纹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与ABR的关系。方法:选用健康白色红目豚鼠100只,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GM组,各组皆连续用药10d。各组动物混合饲养,每日测量体重调整... 目的:观察庆大霉素(GM)耳中毒后不同时间豚鼠耳蜗血管纹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与ABR的关系。方法:选用健康白色红目豚鼠100只,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GM组,各组皆连续用药10d。各组动物混合饲养,每日测量体重调整药量。在用药前和停药后1、3、7、14、30d分别检测ABR阈值,停药处死后应用SABC免疫组化技术,观察GM中毒后不同时间豚鼠耳蜗血管纹HSP70表达情况。结果:GM组停药3d时耳蜗血管纹HSP70阳性反应产物表达最多,ABR阈值最高。以后随着停药时间延长,染色逐渐变浅,ABR阈值逐渐降低,停药30d时染色接近正常,但ABR阈值仍明显高于正常,它们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耳蜗血管纹HSP70阳性反应产物灰度值与ABR之间呈线性关系,可以作为细胞受到应激刺激后细胞恢复程度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毒性 庆大霉素 热休克蛋白 耳蜗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