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沈阳市部分离退休干部人群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病关系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穆尧 张莹 +1 位作者 张晓宏 韩松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36-140,143,共6页
目的:探讨沈阳市部分离退休干部人群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以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干诊部定点体检的346名离退休干部为研究对象,统一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年龄、性别等基本指标及收缩压、舒张压、空... 目的:探讨沈阳市部分离退休干部人群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以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干诊部定点体检的346名离退休干部为研究对象,统一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年龄、性别等基本指标及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等临床指标,分析不同性别及不同血尿酸水平研究对象的高血压病的患病情况。结果:调查人群的高血压病患病比例为50.00%(173/346),其中男性为51.01%(152/298),女性为43.75%(21/48);男性高尿酸组的高血压病患病比例显著高于血尿酸正常组(P<0.05)。根据血尿酸水平对男性人群进行四分位分组比较,发现4组(血尿酸水平P_(75)以上)收缩压值显著高于1组(血尿酸水平P_(25)以下),高血压病患病比例显著高于1组与3组(血尿酸水平P_(50)-P_(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男性人群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病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4组高血压病发病风险为1组的4.975倍。结论:血尿酸水平的增高与老年人群,尤其是男性人群高血压病的患病关系密切,积极监测老年人群血尿酸水平并及时开展高尿酸血症的相应治疗,对于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尿酸 高血压病 高尿酸血症 离退休干部 现况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P理论视域下的临床医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姜晗 王宛宜 +1 位作者 郭旭 何巍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387-389,共3页
目的:探讨ESP视域下适合医学英语的教学模式。方法:根据医学英语听说读写的培养要求,按照ESP相关教学方法(角色扮演和模仿、案例学习、项目教学和合作学习),探讨各项能力适用的具体方法。结果:从语言学和教学法角度,结合医学英语特点和... 目的:探讨ESP视域下适合医学英语的教学模式。方法:根据医学英语听说读写的培养要求,按照ESP相关教学方法(角色扮演和模仿、案例学习、项目教学和合作学习),探讨各项能力适用的具体方法。结果:从语言学和教学法角度,结合医学英语特点和临床医学理论及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得出听力口语能力培养适用角色扮演和模仿的合作学习法;阅读写作适用案例学习法和项目教学法。结论:ESP相关教学方法适用于医学英语教学,是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P理论 角色扮演和模仿 合作学习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刘艳杰 张坤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23期3106-3107,共2页
目的了解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的发生率,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老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150例,测定其血小板聚集率。将患者分为阿司匹林敏感(AS)组和非AS组。分别测定患者年龄、性别、红细胞计数、糖化血红蛋白等... 目的了解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的发生率,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老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150例,测定其血小板聚集率。将患者分为阿司匹林敏感(AS)组和非AS组。分别测定患者年龄、性别、红细胞计数、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并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AR发生率为3.3%;阿司匹林半抵抗发生率为32.7%。非AS组吸烟百分比、红细胞计数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红细胞计数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是AR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脑血管病 血小板聚集率 阿司匹林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7、Treg/Th17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1年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坤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9期2364-2368,2374,共6页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IL)-27、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动态变化及其对1年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该院收治的117例DCM心力衰竭患者,根据1年内预后分为病死组、存活...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IL)-27、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动态变化及其对1年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该院收治的117例DCM心力衰竭患者,根据1年内预后分为病死组、存活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和入院时、3个月后、6个月后IL-27、Treg、Th17、Treg/Th17水平,采用Cox回归分析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3个月后、6个月后IL-27、Treg、Th17、Treg/Th17对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病死组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与存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个月后、6个月后IL-27、Treg、Treg/Th17水平均较入院时降低(P<0.05),Th17水平均较入院时升高(P<0.05);病死组3个月后、6个月后IL-27、Treg、Treg/Th17水平低于存活组(P<0.05),Th17水平高于存活组(P<0.05);将NYHA分级控制后,DCM心力衰竭患者3个月后、6个月后IL-27、Treg、Th17、Treg/Th17均是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6个月后各指标预测预后的AUC大于3个月后对应指标的AUC,6个月后各指标联合预测预后的AUC最大;IL-27、Treg/Th17高危患者生存率低于低危患者(P<0.05)。结论 DCM心力衰竭患者IL-27、Treg、Th17、Treg/Th17动态变化与1年预后情况有关,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预后的一个有效方案,并有望成为防治患者不良预后新的干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力衰竭 白细胞介素-27 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17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坤 《中国民康医学》 2022年第20期137-140,共4页
目的:比较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该院收治的93例老年高血压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7例。研究组予以卡... 目的:比较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该院收治的93例老年高血压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7例。研究组予以卡维地洛治疗,对照组予以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水平,血清学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脑钠肽(BN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43/46),高于对照组的78.72%(3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BP、DBP和心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hs-CRP、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SBP、DBP、心率和血清学指标水平,效果优于美托洛尔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室性心律失常 卡维地洛 美托洛尔 超敏C反应蛋白 脑钠肽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患者的止血效果
6
作者 刘波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26期128-129,共2页
目的分析保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患者的止血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4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临床治疗差异实施分组,分别是甲组和乙组,分别进行泮托拉唑和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治... 目的分析保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患者的止血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4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临床治疗差异实施分组,分别是甲组和乙组,分别进行泮托拉唑和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乙组和甲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是91.30%和6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的不同时间段的成功概率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出现腹泻、腹痛、脓血便的概率是21.74%,乙组发生概率是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的整体效果明显,选择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实施治疗的药物机制明显,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十二指肠溃疡 出血 保守治疗 止血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抑制p38MAPK/ATF2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障碍 被引量:2
7
作者 杨立新 衣小龙 +2 位作者 陶翠 高文君 陈克研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22年第1期31-34,38,共5页
目的探索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探讨p38 MAPK/ATF2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及二甲双胍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均给予高糖高脂饲料,50 d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建立2... 目的探索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探讨p38 MAPK/ATF2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及二甲双胍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均给予高糖高脂饲料,50 d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建立2型糖尿病脑病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二甲双胍组大鼠腹腔注射100 mg/kg二甲双胍,连续给药6周,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认知能力;HE染色观察海马区形态学变化;TUNEL染色检测神经元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leaved-caspase3以及p38 MAPK、p-p38 MAPK、ATF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二甲双胍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延长,穿越平台次数相应增加,海马区神经细胞结构改善、神经元凋亡数量显著降低,Bax/Bcl-2比值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二甲双胍还能够抑制p-p38 MAPK、ATF2蛋白的表达。结论二甲双胍改善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与抑制p38 MAPK/ATF2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糖尿病 认知功能 p38 MAPK/ATF2信号通路 SD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