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陆明 王晓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9期129-130,共2页
目的对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9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前后住院时间为根据将这些患者划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采... 目的对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9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前后住院时间为根据将这些患者划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采用泮托拉唑对观察组45例患者进行治疗,采用西咪替丁对对照组45例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结果显示,对照组45例患者中有12例显效,19例有效,14例无效,共计达到了68.9%的总有效率;观察组45例患者中有23例显效,20例有效,2例无效,共计达到了95.6%的总有效率。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而言,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要高,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消化道溃疡合并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采用泮托拉唑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出血 泮托拉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泮托拉唑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陆明 王晓 《黑龙江医药》 CAS 2016年第1期103-105,共3页
目的:对泮托拉唑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方法:选择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治疗对象,采用随机法确定患者各30例,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治疗组患者采用泮托拉唑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进... 目的:对泮托拉唑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方法:选择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治疗对象,采用随机法确定患者各30例,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治疗组患者采用泮托拉唑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在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对其治疗效果分析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有12例痊愈,9例有效,9例无效,达到70.0%的有效率;在治疗组患者有15例治愈,13例有效,2例无效,达到93.3%有效率。两组患者有效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泮托拉唑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的方式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泮托拉唑 克拉霉素 阿莫西林 消化性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美拉唑和枸橼酸铋钾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陆明 王晓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8期186-187,共2页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和枸橼酸铋钾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6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4例。观察组84例患者口服奥美拉唑和枸橼酸铋钾,对照组84例患者口服奥美...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和枸橼酸铋钾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6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4例。观察组84例患者口服奥美拉唑和枸橼酸铋钾,对照组84例患者口服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共有24例治愈,40例有效,20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6.2%。观察组患者共有40例治愈,36例有效,8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0.5%,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共有16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0%,观察组患者共有7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和枸橼酸铋钾易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较少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奥美拉唑 枸橼酸铋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奥美拉唑与奥曲肽联合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韩冰 王晓 《中外医疗》 2014年第29期134-135,共2页
目的分析大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78例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正常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奥曲... 目的分析大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78例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正常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观察组给予大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输血量、止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显著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在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上,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快速止血,保护患者生命健康,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剂量 奥美拉唑 奥曲肽 非静脉曲张 消化道出血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他宁治疗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及护理
5
作者 林宏军 《辽宁药物与临床》 2002年第2期79-79,共1页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 思他宁 药物疗法 疗效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30例
6
作者 康健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第23期90-91,共2页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于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56例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日期的奇偶性分为2组,对照组26例,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于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56例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日期的奇偶性分为2组,对照组26例,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通过记录2组患者停止出血时间及出血量的统计,比较2组患者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平均停止出血时间及出血量为(1.82±0.16)天和(185.41±12.17)ml,对照组实施单纯的西医疗法,平均停止出血时间及出血量为(2.74±0.19)天和(257.28±18.19)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发生恶心、腹泻、头痛的例数分别为2例、2例、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9.23%,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显著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 消化性溃疡 血证 胃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的进展
7
作者 刘凡 《辽宁药物与临床》 2002年第3期156-159,共4页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药物治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vivin与Cyclin D1在大肠息肉及大肠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璐璐 谭欣 +1 位作者 孙虓 何灏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4年第1期112-115,共4页
目的:观察Survivin和Cyclin D1在大肠息肉及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二者与大肠癌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0例大肠息肉、80例大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urvivin、Cyclin D1的表达... 目的:观察Survivin和Cyclin D1在大肠息肉及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二者与大肠癌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0例大肠息肉、80例大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urvivin、Cyclin D1的表达情况。结果:癌旁正常组织中Survivin、Cyclin D1无阳性表达。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Cyclin D1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大肠息肉中的表达,且大肠癌中Survivin、Cyclin D1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同时Survivin、Cyclin D1二者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Survivin、Cyclin D1过表达可能与大肠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Survivin、Cyclin D1有望成为大肠癌的临床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 CYCLIN D1 大肠息肉 大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过程考核的《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7
9
作者 刘彬 桑育黎 +4 位作者 王晓芳 杨文美 徐亮 王晓 王新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过程考核法"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级至2017级制药工程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环节、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核方式,期望提升教学效果,并设计调查问卷进行满意... 目的:探讨"过程考核法"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级至2017级制药工程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环节、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核方式,期望提升教学效果,并设计调查问卷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98.7%学生认为该种教学及考核方式有助于其学习兴趣培养和动手能力的提升,97.2%学生认为提高了他们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并加深了对理论课知识的消化与吸收,94.4%学生认为其有助于培养严谨的科研作风。结论:"过程考核法"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转变学生学习态度,提高实验课重视程度,应用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考核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 教学改革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人联合标准化病人在临床技能训练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曼 曾宪东 +5 位作者 张璐璐 李润辉 陈北北 孟斐 张春阳 黄旭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29期48-51,共4页
目的本研究观察定期模拟人和标准化病人训练3个月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专硕)学员与正常入科4个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学员的临床基本技能考核结果,探讨模拟人与标准化病人训练对"双轨制"临床专硕临床基本技... 目的本研究观察定期模拟人和标准化病人训练3个月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专硕)学员与正常入科4个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学员的临床基本技能考核结果,探讨模拟人与标准化病人训练对"双轨制"临床专硕临床基本技能的提升作用。方法随机入选规培人员60名,设立A组为对照组(n=60),常规临床基本技能培训;随机入选临床专硕60名,设立B组为实验组(n=60),在常规临床基本技能培训基础上,定期进行模拟人操作训练及标准化病人训练,出科时通过阶段考核并收集数据。结果与A组相比,B组临床专硕学员出科考试成绩、心肺复苏操作以及人文关怀、临床技巧方面有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即"双轨制"教学衔接中,模拟人和标准化病人相结合模式使临床专硕临床基本技能掌握较好。两者相结合的模式可能是临床专硕为期33个月的临床基本技能质量保障的好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人 标准化病人 双轨制 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 临床培养 临床基本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与球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7
11
作者 姜晗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644-646,共3页
目的比较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与球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贲门失弛缓症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采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内镜下球囊扩张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食管下括约肌(... 目的比较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与球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贲门失弛缓症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采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内镜下球囊扩张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食管下括约肌(LES)压力、Eckardt评分、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LES压力及Eckardt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_(组间)<0. 05),两组的LES压力及Eckardt评分均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P_(时间)<0. 05),且术后12个月观察患者LES压力及Eckard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 <0. 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均P <0. 05)。结论与球囊扩张术比较,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可以降低患者LES压力,改善Eckardt评分,但会延长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球囊扩张治疗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中度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采用早期血浆置换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韩冰 王晓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1期187-188,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轻中度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疾病采用早期血浆置换治疗的效果。方法盲选取样我院收治的58例轻中度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划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患者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 目的分析研究轻中度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疾病采用早期血浆置换治疗的效果。方法盲选取样我院收治的58例轻中度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划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患者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采用血浆置换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禁食时间、腹痛缓解时间、TC、TG、CRP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中度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早期血浆置换治疗,会增加患者的住院费用,治疗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中度高脂血症性 急性胰腺炎 血浆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信息员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基本技能的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曼 曾宪东 +5 位作者 张璐璐 李润辉 陈北北 孟斐 张春阳 黄旭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33期32-35,共4页
目的观察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专硕)学生教学信息员在医学基本技能培训中的作用,探讨临床专硕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双轨制")中,临床基本技能培训质量控制的具体运行模式。方法随机入选不同届临床专硕各共120人... 目的观察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专硕)学生教学信息员在医学基本技能培训中的作用,探讨临床专硕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双轨制")中,临床基本技能培训质量控制的具体运行模式。方法随机入选不同届临床专硕各共120人,设立A组为对照组(n=60),在教学督导监控下完成临床医学基本技能培训;设立B组为实验组(n=60),在教学督导和学生教学信息员共同监控下完成临床医学基本技能培训。3个月后,通过临床医学基本技能考核并收集数据。结果与A组相比,B组临床专硕学员在心内科临床医学基本技能大赛及阶段考试中成绩有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临床专硕"双轨制"教学衔接中,设立学生教学信息员,反馈信息、监督教学质量,使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基本技能掌握较好。这种教学管理模式可能是临床专硕的临床医学基本技能质量保障和监控的好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教学信息员 双轨制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 研究生培养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临床基本技能 质量控制运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Dixon′s术后吻合口大出血临床分析及其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丹 薛红霞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8年第1期107-110,共4页
目的分析直肠癌Dixon′s术后吻合口大出血的病因,总结有效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49例直肠癌Dixon′s术后吻合口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5例,行优质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直肠癌Dixon′s术后吻合口大出血的病因,总结有效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49例直肠癌Dixon′s术后吻合口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5例,行优质护理干预)与对照组(24例,行常规护理干预)。分析患者大出血的原因,并比较两组的止血效果和生活质量,总结有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造成患者大出血的原因主要有手术操作失误、吻合技术因素、吻合口瘘、糖尿病伴发病以及肠管裸化程度不够等。观察组止血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种因素可导致直肠癌Dixon′s术后吻合口大出血,对吻合口大出血患者实施有效止血处理和临床护理干预能使患者尽快止血并恢复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口大出血 直肠癌 Dixon′s术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组织中P16、CyclinD1和PKC-α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姜晗 何巍 +1 位作者 于安石 刘放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215-217,221,共4页
目的:研究P16、CyclinD1和PKC-α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结肠癌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方法检测P16、CyclinD1和PKC-α在70例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结肠癌组织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 目的:研究P16、CyclinD1和PKC-α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结肠癌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方法检测P16、CyclinD1和PKC-α在70例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结肠癌组织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CyclinD1和PKC-α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肠癌的发生与CyclinD1、PKC-α高表达和P16低表达均有关,P16蛋白可作为结肠癌早期诊断、临床生物学行为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P16 CYCLIND1 PKC-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联合美沙拉秦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凝血功能及组织TF、TFPI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何灏澜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8年第5期225-228,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胶囊联合美沙拉秦肠溶片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凝血功能及溃疡周围黏膜组织中TF、TFPI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4例。对照组予以美沙拉秦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讨丹参酮胶囊联合美沙拉秦肠溶片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凝血功能及溃疡周围黏膜组织中TF、TFPI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4例。对照组予以美沙拉秦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胶囊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14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观察2组治疗前后溃疡周围黏膜组织中TF、TFPI阳性率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各项凝血指标及TF、TFPI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LT、MPV、APTT、FIB、D-D、CRP均较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溃疡周围黏膜组织TF阳性率为36.36%,治疗组阳性率为18.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溃疡周围黏膜组织TFPI阳性率为34.09%,治疗组阳性率为1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联合美沙拉秦能够显著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高凝状态,降低微血栓形成的风险,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丹参酮 美沙拉秦 高凝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合酶-2抑制剂降低结肠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5721-5723,共3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celecoxib影响结肠癌HT-29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结肠癌HT-29细胞,采用MTT法检测celecoxib对HT-29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针对Sp1和Sp4进行RNA干扰,应用RT-PCR和Wester...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celecoxib影响结肠癌HT-29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结肠癌HT-29细胞,采用MTT法检测celecoxib对HT-29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针对Sp1和Sp4进行RNA干扰,应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联合检测celecoxib组和干扰组对HT-29细胞Sp1、Sp4和VEGF m 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5、10、20、40和80μmol/L)和作用时间的延长(2、4、8、16和32 h),celecoxib对HT-29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在2、4、8、16和32 h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40.36、33.15、31.67、30.94和31.54μmol/L。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显示,celecoxib可显著降低HT-29细胞Sp1、Sp4和VEGF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经RNA干扰Sp1(Sp4)后,HT-29细胞Sp1(Sp4)和VEGF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但Sp4(Sp1)m RNA和蛋白表达变化不明显。结论 celecoxib可抑制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Sp1和Sp4表达水平而降低结肠癌细胞中VEGF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合酶-2 结肠癌 SP1 SP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切除术后伴胆汁反流胃炎采用雷贝拉唑和铝碳酸镁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 被引量:4
18
作者 韩冰 《中外医疗》 2014年第22期115-116,共2页
目的分析总结铝碳酸镁、雷贝拉唑及二者联合治疗胆囊切除后伴随胆汁返流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按照治疗方式的区别将伴随胆汁返流的126例胃炎患者分为A、B、C 3组,A组给予雷贝拉唑治疗,B组铝碳酸镁治疗,C组为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对比3... 目的分析总结铝碳酸镁、雷贝拉唑及二者联合治疗胆囊切除后伴随胆汁返流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按照治疗方式的区别将伴随胆汁返流的126例胃炎患者分为A、B、C 3组,A组给予雷贝拉唑治疗,B组铝碳酸镁治疗,C组为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对比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治疗后腹痛评分为(2.17±0.62,B组为(2.31±0.58),C组(1.54±0.46);A组胀气治疗后评分为(2.06±0.34),B组(2.13±0.59),C组(1.61±0.36);A组口苦治疗后评分为(2.25±0.64),B组为(2.26±0.61),C组(1.53±0.64);A组烧心治疗后评分为(1.98±0.55),B组为(2.02±0.49),C组(1.53±0.54),C组患者治疗后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组织学及内镜炎性反应及胆汁反流次数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返流次数有一定减少,C组患者的返流次数由68次减少至59次,5 min以上的长时间返流次数也由20次减少至10次,均明显下降(P=0.0253),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治疗后在上述指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一用药相比,雷贝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伴随胆汁返流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更加明显,无显著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贝拉唑 铝碳酸镁 胆囊切除 胆汁返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酶、肌酐廓清率比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上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永泉 王轶淳 +1 位作者 刘香 曲甦曼 《辽宁医学杂志》 1999年第4期185-187,共3页
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尿淀粉酶变化及血肌酐值,计算淀粉酶、肌酐廓清比率,确定其在急性胰腺炎时的诊断价值。用 Levitt 提出的方法收集病人2 小时尿,计尿量,同时抽静脉血,分别测定血清、尿淀粉酶和肌酐含量... 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尿淀粉酶变化及血肌酐值,计算淀粉酶、肌酐廓清比率,确定其在急性胰腺炎时的诊断价值。用 Levitt 提出的方法收集病人2 小时尿,计尿量,同时抽静脉血,分别测定血清、尿淀粉酶和肌酐含量,并分别计算出淀粉酶廓清率( Cam) 、肌酐廓清率( Ccr) 及淀粉酶、肌酐廓清率比率( Cam/ Ccr) 。结果: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尿淀粉酶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两组差异非常显著( P < 0 .001) ; Cam 明显增高,两组差异非常显著( P < 0 .001) ; Ccr 明显下降,两组差异显著( P < 0 .02) ;淀粉酶- 肌酐廓清率比率明显增高(935 ±656) ,两组差异非常显著( P < 0001) 。笔者认为,淀粉酶、肌酐廓清率比率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有意义,并认为其比单纯测定血、尿淀粉酶活性要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胰腺炎 淀粉酶 肌酐 廓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菌移植联合乳果糖对顽固性功能性便秘患者胃肠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姜晗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4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粪菌移植联合乳果糖对顽固性功能性便秘患者胃肠道功能、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沈阳市某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诊治的100例顽固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 目的探讨粪菌移植联合乳果糖对顽固性功能性便秘患者胃肠道功能、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沈阳市某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诊治的100例顽固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乳果糖,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粪菌移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治疗前后胃动素(MTL)、P物质(SP)、血管活性肽(VIP)水平,便秘症状评分系统(KESS)、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自主排便时间分别为(11.42±2.65)h,(47.04±12.11)h,(60.38±3.92)h,均短于对照组的(23.58±2.49)h,(92.87±18.87)h,(95.51±18.75)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TL,SP及VIP水平分别为(239.42±40.39)pg/mL,(45.03±5.93)pg/mL,(12.18±2.57)pg/mL,对照组患者MTL,SP及VIP水平分别为(195.83±39.46)pg/mL,(36.72±6.02)pg/mL,(15.74±2.08)pg/mL。观察组患者MTL,SP水平高于对照组,而VI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KESS,PAC-QOL,SAS及SDS评分分别为(12.67±6.85)分,(62.35±20.48)分,(40.61±5.46)分,(39.75±6.1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7.21±7.24)分,(83.51±21.05)分,(45.82±6.73)分,(46.41±5.3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顽固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使用粪菌移植与乳果糖联合治疗,既能使患者肠道保持足够的水分,又可改善患者肛门直肠的协调收缩功能及直肠顺应性,进而缩短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自主排便时间,进一步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菌移植 乳果糖 顽固性功能性便秘 胃肠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