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OC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的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谭力力 刘丽敏 杨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第10期127-128,共2页
目的探讨MOOC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应用的操作过程和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15级五年制临床本科班,随机分为试验组(n=150)和对照组(n=150),2组理论授课学时、授课内容及授课教师相同,试验组采用传统教学法+MOOC教学法相结合,对照组采用传统... 目的探讨MOOC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应用的操作过程和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15级五年制临床本科班,随机分为试验组(n=150)和对照组(n=150),2组理论授课学时、授课内容及授课教师相同,试验组采用传统教学法+MOOC教学法相结合,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学期末,对2组学生进行考试,并对考试成绩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理论考试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OOC教学法可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及灵活运用,更有利于医学临床思维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C 心血管内科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蛋白酶D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心血管事件中的作用
2
作者 蔡琳琳 马晶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29-933,共5页
目的探讨全血组织蛋白酶D(CTSD)表达量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肌损伤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6个月心血管事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7月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96例STEMI患者作为ST... 目的探讨全血组织蛋白酶D(CTSD)表达量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肌损伤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6个月心血管事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7月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96例STEMI患者作为STEMI组,另选20例同期住院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均抽取冠状动脉血,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动脉血CTSD的相对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再根据CTSD表达量三分位数将STEMI组分为低、中、高CTSD组,随访PCI治疗后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STEMI组动脉全血CTSD表达量[1.31(1.03~1.75)]高于对照组[1.02(0.67~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CTSD组患者血小板计数、肌钙蛋白T、N末端B型利尿钠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CTSD组间MACE发生率呈递减趋势,低CTSD组MACE发生率(65%)高于高CTSD组(10%,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SD预测STEMI患者PCI治疗后6个月内MACE的截断值为1.214,灵敏度为75.0%,特异度为70.8%,ROC曲线下面积为0.765(95%CI:0.658~0.872,P<0.001)。结论STEMI患者全血CTSD表达异常。CTSD可能成为判断STEMI预后的指标及防治STEMI的药物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蛋白酶D 急性心肌梗死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患者健康行为动机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志峰 刘蕾 +6 位作者 徐以康 王大遒 王嘉钰 田钰 占凯雯 孙斯琪 李曼曼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98-201,共4页
健康行为动机显著影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健康行为动机水平可以衡量个体的健康行为,有助于促进心脏康复参与率、降低患者再入院率、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心血管疾病患者健康行为动机评估工具的内容、特... 健康行为动机显著影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健康行为动机水平可以衡量个体的健康行为,有助于促进心脏康复参与率、降低患者再入院率、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心血管疾病患者健康行为动机评估工具的内容、特征及应用现状,以期为国内心血管疾病患者健康行为动机评估工具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借鉴,为科学评估其健康行为动机水平、制订有效的促进健康行为动机策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行为 动机 心血管疾病 评估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抑制蛋白1促进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肺血管胶原合成作用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周雪 马晶茹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1173-1176,1182,共5页
目的探讨β-抑制蛋白1(β-arrestin1)对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PAH)肺血管胶原合成的影响,进一步明确PAH肺血管重构的分子机制。方法 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低氧组(n=10),低氧组大鼠置于低氧舱内(氧... 目的探讨β-抑制蛋白1(β-arrestin1)对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PAH)肺血管胶原合成的影响,进一步明确PAH肺血管重构的分子机制。方法 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低氧组(n=10),低氧组大鼠置于低氧舱内(氧浓度100 ml/L)3周,正常对照组动物饲养于常氧动物笼内;右心导管法测定肺动脉平均压(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m PAP),检测右心室与左心室+室间隔比值[RV/(LV+S)];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肺动脉中胶原Ⅰ(CollagenⅠ)和β-arrestin 1的表达;沉默β-arrestin 1基因,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低氧环境下肺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中CollagenⅠ的表达。结果与常氧组相比,低氧处理组大鼠m PAP[(31.35±1.35)mm Hg](1 mm Hg=0.133 k Pa)以及RV/(LV+S)(30.81%±0.81%)明显升高(P<0.01),肺血管组织β-arrestin 1以及CollagenⅠ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缺氧能够上调PASMCs中β-arrestin 1和CollagenⅠ的表达,沉默β-arrestin 1基因能够抑制缺氧诱导PASMCs胶原合成的作用。结论β-arrestin 1促进缺氧条件下肺血管胶原的合成,促进肺血管的重构,最终导致PAH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抑制蛋白1 肺动脉高压 缺氧 胶原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病人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浆脑钠肽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红光 付鑫 卢杰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8年第8期777-780,共4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及对病人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浆脑钠肽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及对病人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浆脑钠肽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脂指标、血管内皮功能、血浆脑钠肽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67%(P<0.05)。2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低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更显著(P<0.05)。2组治疗后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一氧化氮(NO)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内皮素-1(ET-1)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更显著(P<0.05)。2组治疗后脑钠肽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显著改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病人血管内皮功能,减轻冠心病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老年人 冠心病 高脂血症 血管内皮功能 脑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伴有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的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隋欣桐 马晶茹 金霞 《当代医学》 2021年第29期85-87,共3页
目的探究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伴有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4例伴有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尾数的单双数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 目的探究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伴有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4例伴有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尾数的单双数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LVEF、LVES均高于治疗前,LVDD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LVEF、LVES均高于对照组,LVD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Tnl、醛固酮、NT-proBNP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伴有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 沙库巴曲/缬沙坦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降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人群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7
作者 孙金菊 刘蕾 +3 位作者 徐以康 李波 马小慧 赵倩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76-381,共6页
目的:探讨中青年人群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CBM、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检索从建库至2023年2月,中青年人群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和... 目的:探讨中青年人群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CBM、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检索从建库至2023年2月,中青年人群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采用纽卡斯卡-渥太华量表(NOS)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15篇文献,病例组患者2961例,对照组患者57604例,共7项危险因素。Meta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4.79,95%CI:3.28~6.99)、合并高血压(OR=2.77,95%CI:2.07~3.70)、合并糖尿病(OR=2.65,95%CI:1.89~3.71)、早发冠心病家族史(OR=3.66,95%CI:2.51~5.32)、吸烟(OR=2.29,95%CI:1.92~2.73)、合并高脂血症(OR=1.87,95%CI:1.67~2.10)、睡眠不足(OR=1.97,95%CI:1.57~2.47)为中青年人群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男性、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吸烟、高脂血症及睡眠不足均为中青年人群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 急性心肌梗死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前后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25
8
作者 邵冰 吴蔚 王晓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5-587,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2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住院且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0例,将患者按照是否接受PCI分为PCI组30例和...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2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住院且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0例,将患者按照是否接受PCI分为PCI组30例和未接受PCI组30例。另选取同期本院住院经CAG检查排除冠心病(CHD)诊断的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PCI组患者给予PCI治疗,未接受PCI组给予强化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预防治疗。受试者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第1、10、30天晨起抽取肘正中静脉血4 ml,采用粒子增强免疫法定量测定血清Cys-C水平。结果 3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吸烟、稳定性心绞痛家族史、高血压患病率、高脂血症患病率和糖尿病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同时间血清Cys-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手术前后未接受PCI组和PCI组血清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显示:对照组和未接受PCI组手术前后血清Cys-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术后第1、10、30天血清Cys-C水平均高于术前1天(P<0.05)。结论单纯CAG不影响CHD患者血清Cys-C表达,PCI术后1个月内Cys-C持续升高,其可能与PCI术后调控血管损伤修复的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胱抑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ys C、NT-proBNP和cTnI在不同病变程度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3
9
作者 邵冰 吴蔚 +2 位作者 王晓萍 鞠林川 赵井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9期812-815,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Cys C、NT-proBNP和cTnI在不同病变程度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行冠脉造影术,必要时行PCI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冠脉病变支数进行不同组别划分,... 目的 探讨血清Cys C、NT-proBNP和cTnI在不同病变程度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行冠脉造影术,必要时行PCI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冠脉病变支数进行不同组别划分,完成血清Cys C、NT-proBNP和cTnI的临床检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 多支病变组Cys C、NT-proBNP和cTnI水平[(1.8 l±0.18)mg/L、(264.5±51.1)pg/ml、(1.06±0.24)ng/ml]显著高于双支病变组[(1A9±0.16)mg/L、(101.2±22.4)pg/ml、(0.09±0.11)ng/ml]、单支病变组[(0.88±0.17)mg/L、(81.7 ±32.7)pg/ml、(0.05±0.06)ng/ml]及对照组[(0.63±0.15)mg/L、(51.6±12.3)pg/ml、(0.01±0.01)ng/ml],且伴随病变支数增加表现出上升趋势,各组数据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推测血清Cys C与NT-proBNP,cTnI一样可作为评估冠脉病变程度的一种经济、方便的初步判断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原 心肌肌钙蛋白 CARDIAC TROPON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康复护理结合居家自我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自护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于月辉 王晓昕 +2 位作者 赵径书 李潞 赵红丽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22期246-248,252,共4页
目的探究运动康复护理结合居家自我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自护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5月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0例)与观察组(100例... 目的探究运动康复护理结合居家自我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自护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5月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0例)与观察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运动康复护理结合居家自我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心功能指标。结果护理前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LVEDD、LVESD低于护理前,LVEF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护理后的LVESD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的LVEDD、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的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ESCA、SF-36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护理后的ESCA、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该疾病患者实施运动康复护理结合居家自我护理有良好应用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康复护理 居家自我护理 老年慢性心衰 自护能力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据动态血压指导高血压患者个体化治疗疗效评价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晓昕 于月辉 +1 位作者 王瑛 赵红丽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5期440-444,共5页
目的评价通过动态血压监测情况对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物提供个体化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本科室已经完善动态血压监测检查并服用降压药物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目的评价通过动态血压监测情况对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物提供个体化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本科室已经完善动态血压监测检查并服用降压药物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测得结果清晨高血压者占总人数40%,下午高血压者占30%,夜间高血压者占30%,随机分组后每组分别有清晨高血压者30例、下午高血压者17例及夜间高血压者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指导,试验组根据患者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指导个体化用药、合理调整用药时间和剂量指导。观察1、2、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平稳控制情况及治疗依从性,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出院1个月后试验组完全依从性患者为66.7%(33/50例),高于对照组的51.3%(26/50例),试验组血压控制有效率为81%,高于对照组的53%。出院3个月后试验组完全依从性患者为86.4%(43/50例),高于对照组的60.0%(30/50例),试验组血压控制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55%。试验组的降压疗效及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的服药时间进行护理干预,指导个体化、有效的用药,有利于血压趋于平稳,能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及依从性,并且能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及预防重要靶器官的损害,减少心脑病变所致死亡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压 高血压 健康宣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328与心房颤动患者心房重构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兆奕 吴桂平 +2 位作者 林瑶瑶 赵红丽 张晓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microRNA-328(miRNA-328)的表达水平及左心房内径(LAD)的变化,探讨miRNA-328与房颤患者心房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房颤患者120例,分为阵发性房颤(40例)、持续性房颤(48例)、永久性房颤(32例)3个亚组... 目的通过研究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microRNA-328(miRNA-328)的表达水平及左心房内径(LAD)的变化,探讨miRNA-328与房颤患者心房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房颤患者120例,分为阵发性房颤(40例)、持续性房颤(48例)、永久性房颤(32例)3个亚组;对房颤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其中Ⅰ级13例,Ⅱ级40例,Ⅲ级36例,Ⅳ级31例。选择同期正常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中miRNA-328的表达水平,通过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LA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房颤组血清miRNA-328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房颤亚组中,随着房颤持续时间的延长,miRNA-328水平逐渐升高;永久性房颤亚组miRNA-328最高,与阵发性房颤亚组、持续性房颤亚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阵发性房颤亚组与持续性房颤亚组比较,miRNA-328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房颤组中,血清miRNA-328表达水平与LAD呈正相关(r=0.264,P<0.05),偏相关分析校正后,二者仍呈正相关(r=0.368,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iRNA-328的曲线下面积为0.782,95%置信区间为0.689~0.875(P<0.01)。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房颤患者血清miRNA-328的表达水平升高,不同心功能分级间miRNA-328表达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NA-328可能参与房颤患者的心房重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328 心房颤动 心房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心功能指标血清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8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5
13
作者 张希 马晶茹 陶斯阳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12期2091-2093,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治疗中瑞舒伐他汀对心功能指标、血清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8(Milk fat globul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8,MFG-E8)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入院的74... 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治疗中瑞舒伐他汀对心功能指标、血清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8(Milk fat globul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8,MFG-E8)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入院的74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单用瑞舒伐他汀,对照组单用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MFG-E8及血脂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MFG-E8、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依次为(52.42±5.39)mm、(40.08±4.35)mm、(51.79±7.05)%、(510.57±22.72)ng/mL、(1.30±0.31)mmoL/L、(2.72±0.35)mmoL/L、(3.87±0.61)mmoL/L、(1.55±0.25)mmoL/L,对照组依次为(56.53±5.32)mm、(45.17±4.87)mm、(46.53±6.48)%、(302.75±10.98)ng/mL、(1.10±0.28)mmoL/L、(3.26±0.38)mmoL/L、(4.46±0.70)mmoL/L、(1.75±0.28)mmoL/L。研究组较对照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更低,左心室射血分数、MFG-E8、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更高(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治疗中瑞舒伐他汀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促使其心功能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冠心病 高脂血症 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前体蛋白与P选择素水平变化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红丽 刘丽敏 +2 位作者 张晓丹 周佳萌 王小溪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11期1326-1328,共3页
目的分析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血栓前体蛋白(TpP)与P选择素(Ps)水平变化。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10月于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NVAF患者206例(NVAF组),男性132例,女性74例,年龄39~79岁。另人选冠... 目的分析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血栓前体蛋白(TpP)与P选择素(Ps)水平变化。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10月于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NVAF患者206例(NVAF组),男性132例,女性74例,年龄39~79岁。另人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78例)和扩张型心肌病(扩心病)(2例)无心房纤颤(房颤)患者作为对照组(80例)aNVAF组患者依据CHADS2评分分为CHADS232组(87例)及CHADS2<2组(119例);另夕卜NVAF组患者中接诊时可明确AF发作时间者共87例,按AF持续时间分为>48h组(59例)及<48h组(28例);此外NVAF组患者中住院期间可明确区分AF类型者共102例,分为持续性AF组(66例)和阵发性AF组(36例)。收集人选者病例记录的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AF持续时间和类型、CHADS2评分等。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Ps和TpP水平。结果NVAF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构成、合并疾病比例、LA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〇NVAF组较对照组TpP、Ps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CHADS2<2组比较,CHADS232组年龄增力口,合并高血压与糖尿病比例增加,TpP及Ps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AF持续时间為48h组及<48h组年龄、性别构成、合并疾病比例、LA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均>0.05)。為48h组较<48h组TpP及Ps水平偏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持续性AF组和阵发性AF组年龄、性别构成、合并高血压比例、LA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持续性AF组较阵发性AF组合并糖尿病比例、TpP水平、Ps水平偏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NVAF患者当CHADS2彡2时TpP及Ps水平增高,监测TpP和Ps水平有益于识别卒中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前体蛋白 P选择素 心房颤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宣教对提高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晓昕 于月辉 +2 位作者 王瑛 李潞 赵红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6期265-266,共2页
目的观察加强健康宣教对提高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提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160例房颤并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宣教组和宣教加强组,各80例。常规宣教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宣教加强组在此基础上给... 目的观察加强健康宣教对提高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提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160例房颤并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宣教组和宣教加强组,各80例。常规宣教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宣教加强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国际标准t比值(INR)失访情况及服药依从性、停药及再出血发生情况。结果宣教加强组出院后1、3、6个月前往门诊复查INR失访率分别为0、1.25%、3.75%,与常规宣教组2.50%、5.00%、7.50%比较明显减少(P<0.05)。出院6个月后,宣教加强组服药依从性86.25%高于常规宣教组56.25%(P<0.05)。出院6个月后电话随访发现,宣教加强组停药发生率为2.50%,再出血发生率为1.25%,均低于常规宣教组的13.75%、7.50%(P<0.05)。结论对于房颤患者,加强健康宣教能够提高患者抗凝依从性,提高患者的认识,学会自我保健,在提高房颤患者INR达标率、降低栓塞风险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宣教 心房颤动 依从性 抗凝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比加群酯在冠心病PCI合并心房颤动高出血风险患者抗栓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杨蕾 杜秋红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达比加群酯在冠心病PCI合并心房颤动高出血风险患者抗栓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方法选择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合并心房颤动高出血风险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达比加群酯组和对照组。两组PCI开始至术后4周,均给予三联抗... 目的探讨达比加群酯在冠心病PCI合并心房颤动高出血风险患者抗栓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方法选择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合并心房颤动高出血风险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达比加群酯组和对照组。两组PCI开始至术后4周,均给予三联抗血栓药物治疗,术后4周~12月给予双联抗血栓药物治疗。其中达比加群酯组给予达比加群酯治疗,对照组给予华法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PCI前后的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同时观察出血事件及血栓栓塞事件。结果两组血小板计数、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肝功能、肾功能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达比加群酯组升高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均升高;与达比加群酯组比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且维持在达标水平(2.0~3.0)(P<0.05)。与对照组比较,达比加群酯组患者出血事件及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PCI合并心房颤动高出血风险患者抗栓治疗中,抗血小板药物联合达比加群酯治疗,与华法林比较,能更有效预防血栓栓塞事件,同时显著降低出血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比加群酯 华法林 冠心病 PCI 心房颤动 高出血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遵医行为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于月辉 王晓昕 +2 位作者 张崇 王小溪 赵红丽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2期168-170,181,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遵医行为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9...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遵医行为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9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护理总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遵医行为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遵医行为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遵医行为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6.94%,高于对照组的88.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的应用,可以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遵医行为及自我护理能力,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平台 延续性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 遵医行为 自我护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酸和B型脑钠肽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金霞 马晶茹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217-2218,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尿酸(UA)、B型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AMI患者138例作为研究组,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AMI患者于入院1、3、7、15d检测血清UA、BNP...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尿酸(UA)、B型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AMI患者138例作为研究组,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AMI患者于入院1、3、7、15d检测血清UA、BNP水平,对照组仅做1次检测。比较两组血清UA、BNP水平及不同预后患者血清UA、BNP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发病24h内UA为(372.4±73.8)μmol/L,BNP为(343.4±85.4)p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12.7±44.7)μmol/L、(33.7±12.8)pg/m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研究组患者死亡14例。存活组患者血浆UA、BNP于入院第3天达到高峰,而后降低,死亡组患者血浆UA、BNP持续升高,于入院第7天达到高峰,存活组患者血浆UA、BNP水平显著低于死亡组(均P<0.05)。结论 AMI患者血尿酸UA、BNP水平发生异常改变,其水平与患者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尿酸 B型脑钠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期肥胖与其成人高血压和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吴桂平 刘兆奕 林瑶瑶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1期127-131,共5页
目的:探索儿童肥胖与成人高血压(hypertension HP)和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LVH)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至2019年于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就诊、体检科体检或社区体检时检出的450例高血压成人及350例非高血压成... 目的:探索儿童肥胖与成人高血压(hypertension HP)和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LVH)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至2019年于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就诊、体检科体检或社区体检时检出的450例高血压成人及350例非高血压成人为研究对象,年龄19~48岁,完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及多普勒心脏彩超检查,回顾性调查入选对象从儿童期(6~18岁)到成年后至少6次体检报告,记录各儿童期年龄段及成人后BMI,采用混合效应模型构建儿童期BMI的轨迹曲线方程,得出曲线下面积(AUC),记作AUC BMI,代表个体和整个儿童期BMI的平均水平。结果: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儿童期肥胖与成人高血压HP及LVH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545,r=0.478);非条件Logistic分析提示,排除年龄、性别及其他可能的混杂因素,儿童期肥胖能增加成人HP、LVH的发生风险(P<0.05);儿童期肥胖延续至成人肥胖发生成人HP、LVH的风险最大(P<0.05)。结论:儿童期肥胖与成人发生HP及LVH显著相关,故应将与肥胖相关的心血管慢性病的防治窗口由成人期前移至儿童期。提倡早期识别肥胖高危儿童,从儿童期控制危险因素,实现防治窗口“前移”,减少成人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儿童期肥胖对成人血压及左心室重构调节作用的量化或可促进新预防和干预策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肥胖 成人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7-5p在动脉粥样硬化小鼠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谭力力 刘丽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89-893,共5页
目的探讨miR-17-5p在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中对组织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高脂喂养ApoE-/-小鼠12周构建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尾静脉注射miR-17-5p拮抗剂。HE染色观察主动脉的病理变化;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 目的探讨miR-17-5p在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中对组织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高脂喂养ApoE-/-小鼠12周构建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尾静脉注射miR-17-5p拮抗剂。HE染色观察主动脉的病理变化;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ELISA检测炎症因子的表达。通过检测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评估氧化应激水平。结果抑制miR-17-5p减轻了AS小鼠主动脉的病变程度,减少了主动脉细胞凋亡,同时下调了Bax、cleaved-caspase-3、cleaved-PARP的表达,上调了Bcl-2蛋白表达。抑制miR-17-5p后,AS小鼠主动脉TNF-α、IL-6水平下降,IL-10水平上升,同时MDA含量及MPO活性受到抑制,SOD活性上调。结论抑制miR-17-5p可以通过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小鼠主动脉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水平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病变。miR-17-5p可能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 氧化应激 miR-17-5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