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妇产科的诊断病理学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彭妲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15期17-18,共2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子宫内膜病理学,从常见的子宫内膜癌为例,分析癌细胞不同时期的病理变化,以及癌变后的临床表现特征。其次重点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的病理特点,从诊断与划分控制方面来进行,帮助提升妇产科肿瘤诊断的准确性,并帮助提升诊断... 本文首先介绍了子宫内膜病理学,从常见的子宫内膜癌为例,分析癌细胞不同时期的病理变化,以及癌变后的临床表现特征。其次重点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的病理特点,从诊断与划分控制方面来进行,帮助提升妇产科肿瘤诊断的准确性,并帮助提升诊断结果的可行性,与实际情况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 诊断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彭妲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14期143-144,共2页
文章选取沈医二院的部分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诊断资料,并对结肠癌的治疗方法进行介绍,以手术治疗方法为例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预后的多因素影响,对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进行介绍,结合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并确定了最终可靠... 文章选取沈医二院的部分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诊断资料,并对结肠癌的治疗方法进行介绍,以手术治疗方法为例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预后的多因素影响,对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进行介绍,结合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并确定了最终可靠的影响因素结果,提高结肠癌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临床病理特征 多因素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定植部位与胃镜诊断及病理组织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白雪蕾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8年第5期525-527,共3页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定植部位(胃窦、胃体等)与胃镜下显示疾病性质及经病理组织学判断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患者为胃镜下观察显示胃体部发红显著的256例患者入组研究,通过检测并采集患者的病理诊断、幽门螺杆菌抗体、快速尿素酶试验、胃镜...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定植部位(胃窦、胃体等)与胃镜下显示疾病性质及经病理组织学判断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患者为胃镜下观察显示胃体部发红显著的256例患者入组研究,通过检测并采集患者的病理诊断、幽门螺杆菌抗体、快速尿素酶试验、胃镜检查等相关检查资料诊断患者是否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对患者胃镜下胃体龟裂现象、胃体腺体萎缩、肠化、非典型增生等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同时对快速尿素酶实验、胃窦病理组织学检测螺杆菌感染的灵敏度及特异性进行比较。结果 (1)幽门螺杆菌感染定植分析:256患者中幽门螺杆菌阳性92例(35.94%),幽门螺杆菌阴性的164例(64.06%);92例感染患者中有70例(77.78%)的幽门螺杆菌定植部位在胃窦及胃体均存在,17例(18.48%)患者的定植部位在胃窦部,5例(5.43%)患者的定植部位在胃体部。(2)检测灵敏度及特异性分别为:快速尿素酶实验(0.717、0.967)、胃窦病理组织学检测(0.929、0.961)、胃体病理组织学检测(0.818、0.922)、胃窦胃体联合检测(0.951、0.883)。(3)胃镜下检测结果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分析:胃体龟裂现象:幽门螺杆菌阳性的92例患者有37例(40.22%),幽门螺杆菌阴性的164例患者中有30例(18.29%),胃体龟裂现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胃体腺体萎缩、肠化、非典型增生经统计学分析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定植部位、内镜下胃体龟裂现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相关性,病理组织学幽门螺杆菌的灵敏度及特异性较高。胃体腺体萎缩、肠化、非典型增生经统计学分析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无显著相关性,这可能与采集病例样本量较少有关,有待扩大样本量进行下一步研究证实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定植部位 胃镜诊断 病理组织学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冻切片技术诊断乳腺癌肿瘤组织分级准确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彭妲 白雪蕾 郝力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237-239,共3页
目的探讨冰冻切片技术诊断乳腺癌肿瘤组织分级准确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125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冰冻切片技术和术后病理在乳腺癌肿瘤组织分... 目的探讨冰冻切片技术诊断乳腺癌肿瘤组织分级准确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125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冰冻切片技术和术后病理在乳腺癌肿瘤组织分级的符合率,同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冰冻切片技术诊断乳腺癌肿瘤组织分级准确度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本研究125例乳腺癌患者术中冰冻切片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完全相符合者94例,符合率为75.20%;(2)经单因素分析发现:绝经前后、X线钼靶钙化点及肿物大小等临床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经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绝经后出现乳腺肿块、X线钼靶示多发钙化点减少及肿物组织学过大是影响术中冰冻切片诊断准确度的主要临床因素(P<0.05)。结论术中冰冻切片技术诊断乳腺癌肿瘤组织分级不能完全符合术后病理结果,绝经前后、X线钼靶示多发钙化点及肿物大小是影响术中冰冻切片技术诊断乳腺癌肿瘤组织分级准确度的主要临床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切片技术 乳腺癌 肿瘤组织分级 准确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上皮样血管肉瘤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白雪蕾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21-322,共2页
患者女性,84岁,发现左颈部肿物1年余,近2个月肿物增长明显,伴左颈部疼痛及压迫症状,于2014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既往有结节性甲状腺肿病史。体检:左颈部可扪及质硬肿块,与周围组织界不清,随吞咽动作上下活动,压之有不... 患者女性,84岁,发现左颈部肿物1年余,近2个月肿物增长明显,伴左颈部疼痛及压迫症状,于2014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既往有结节性甲状腺肿病史。体检:左颈部可扪及质硬肿块,与周围组织界不清,随吞咽动作上下活动,压之有不适感。实验室检查:T3、T4、FT3和FT4均正常。TGAb升高(〉1 000 IU/m L),TPOAb升高(145.22 IU/m L),TSH降低(0.005 9 m IU/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上皮样血管肉瘤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MIAT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彭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3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心肌梗死相关转录本(MIAT)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旨在为PTC患者早期诊治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标本,实时...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心肌梗死相关转录本(MIAT)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旨在为PTC患者早期诊治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标本,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PTC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lnc RNA MIAT表达量,分析PTC患者病理特征、预后与lnc RNA MIAT表达量的关系。结果PTC癌组织中lnc RNA MIAT表达水平为(4.232±0.351),高于癌旁组织的(1.065±0.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C患者有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为Ⅲ期、有包膜侵犯、复发者lnc RNA MIAT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同类其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表达组术后2年随访总生存率95.65%(44/46)较低表达组100.00%(16/16)略低,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PTC患者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包膜侵犯及复发与lnc RNA MIAT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PTC患者癌组织中lnc RNA MIAT呈明显高表达,lnc RNA MIAT表达水平在预测PTC患者恶性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复发中有明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长链非编码RNA 心肌梗死相关转录本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臂混合性血管内皮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7
作者 白雪蕾 宋涛 +3 位作者 郝力 徐欢 李文革 梁永新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2期657-657,658,共2页
目的:探讨混合性血管内皮瘤临床病例特点、免疫组化表型及以往文献回顾复习。方法对1例前臂混合性血管内皮瘤病例组织病理学观察及检验免疫组化表型中的CD31、CD34、第Ⅷ因子、D2-40、EMA、Vimentin、Ki67等指标的表达。结果巨检院送检... 目的:探讨混合性血管内皮瘤临床病例特点、免疫组化表型及以往文献回顾复习。方法对1例前臂混合性血管内皮瘤病例组织病理学观察及检验免疫组化表型中的CD31、CD34、第Ⅷ因子、D2-40、EMA、Vimentin、Ki67等指标的表达。结果巨检院送检肿物为带梭形皮瓣组织,肿物4.5 cm×3 cm×2.5 cm,皮瓣6 cm×4 cm。肿物距皮肤0.5 cm,切面可见部分多囊性,有血液溢出,部分实性,灰白色,鱼肉状。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镜检院瘤组织成分复杂,有窦隙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上皮性血管内皮瘤及'血管肉瘤样'成分。免疫组化表型CD31、CD34、第Ⅷ因子、Vimentin阳性,D2-40、EMA阴性,Ki67<10%阳性。结论混合性血管内皮瘤是一种良性、低度恶性和恶性多种成分混合构成的血管肿瘤,成分多样,发生率极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瘤 混合性 免疫组化 低度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癌的诊疗体会(附16例报告) 被引量:2
8
作者 郭石 郭刚春 +3 位作者 彭凯 孔庆东 王研 李文革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6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总结桥本病(Hashimoto'sdisease,HD)合并甲状腺癌(thyroidcarcinoma,TC)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7月~2005年7月16例HD合并TC患者的临床资料。16例均于彩超下行细针穿刺,9例1次、3例2次针吸查见癌细胞;4例... 目的总结桥本病(Hashimoto'sdisease,HD)合并甲状腺癌(thyroidcarcinoma,TC)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7月~2005年7月16例HD合并TC患者的临床资料。16例均于彩超下行细针穿刺,9例1次、3例2次针吸查见癌细胞;4例针吸阴性者,B超示包膜不完整而高度怀疑HD合并TC,行术中冰冻诊断确诊。16例均行患侧甲状腺腺叶及峡部全切、对侧甲状腺次全切除,其中3例加行同侧改良式颈淋巴结清扫。结果术后病理诊断HD合并乳头状癌13例、滤泡状癌3例。全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常规行甲状腺替代和(/或)抑制治疗。术后并发轻度声音嘶哑1例,予营养神经药物和颈部理疗3月后好转。1例术后4年死于甲状腺癌转移,余15例健在。结论HD患者甲状腺触诊或怀疑有结节者可常规行超声检查或99mTc甲状腺扫描,超声引导下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提高HD合并TC的诊断有较高参考价值;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一般采用患侧甲状腺及峡部全切加对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颈淋巴结肿大时可加行改良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常规应用甲状腺素治疗可预防甲状腺功能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炎 自身免疫性 甲状腺肿瘤 活组织检查 针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