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岛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神经元凋亡及其相应基因的调控 被引量:18
1
作者 于恺 田沈 +1 位作者 孟秀君 高蔼峰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6期2315-2316,共2页
目的观察胰岛素(insulin,RI)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及其相应基因的调控作用,评估RI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健康wistar大鼠5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盐水组(NS)、缺血再灌注胰岛素组(RI)。采用pulsinelli4血... 目的观察胰岛素(insulin,RI)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及其相应基因的调控作用,评估RI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健康wistar大鼠5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盐水组(NS)、缺血再灌注胰岛素组(RI)。采用pulsinelli4血管阻塞模型,观察RI、NS在4,24,48h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数目,TUNEL阳性细胞数目,Bcl-2蛋白的表达,以观察比较缺血再灌注阶段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再灌注NS组CA1区神经元数目(36±6)个/mm2较再灌注RI组(88±9)个/mm2少(t=3.34,P<0.01)。再灌注后CA1区细胞凋亡数:4h时再灌注NS组(12±3)个/mm2高于再灌注RI(8±1)个/mm2和假手术组(2±1)个/mm2:组间比较,F=127.66,P<0.001。Bcl-2对海马CA1细胞凋亡评估4h时,再灌注NS组43.0±9.8,高于再灌注RI组24.0±5.4和假手术组2.7±0.8。结论全脑缺血再灌注时急用RI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凋亡,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神经元延迟性坏死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大鼠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神经元细胞凋亡 基因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生理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李齐 卢瑛 +4 位作者 王芳 张慕佳 范玉兰 王哲 贾岩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7期1178-1178,共1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症状的出现,往往迟于病理改变,以致确诊时病理改变多已明显,因而失去了早期治疗机会,直接影响预后。糖尿病患者进行周围神经电生理检查,能否对周围神经病变早期诊断、其准确性有待探讨。
关键词 电生理 检查 糖尿病 并发症 周围神经病变 早期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脑保护剂和降纤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贾岩 卢瑛 +1 位作者 范玉兰 王莹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9期2767-2767,共1页
应用溶栓治疗可使脑梗死患者血栓溶解,血运恢复,但有出血的危险性。观察早期应用脑保护剂联合降纤的治疗效果,对缺血性脑组织采用先保护,再降纤,最后改善微循环的方案。应用脑保护剂和降纤疗法能有效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关键词 临床应用 脑保护剂 降纤疗法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神经损伤与组织工程修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孙晓红 佟晓杰 黄威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4年第2期140-143,共4页
近年来 ,周围神经损伤组织工程修复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主要聚焦于寻找理想的人工神经移植替代物、神经导管和种子细胞。神经导管有非降解或可降解两种 ,神经移植物有自体神经、同种异体神经及异种神经移植物 ,... 近年来 ,周围神经损伤组织工程修复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主要聚焦于寻找理想的人工神经移植替代物、神经导管和种子细胞。神经导管有非降解或可降解两种 ,神经移植物有自体神经、同种异体神经及异种神经移植物 ,作为桥接神经缺损的支架有各自的优点与缺点。同时 ,培养、种植一定数量与高纯化度的具有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活性的施万细胞也是提高修复神经损伤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组织工程 修复 人工神经移植物 周围神经移植 自体神经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管艳敏 卢瑛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3期2529-2529,共1页
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给予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1次/d,10d为1个疗程。两组其他治疗均相同。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和显著好转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脑梗死急性期用氦氖激光血... 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给予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1次/d,10d为1个疗程。两组其他治疗均相同。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和显著好转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脑梗死急性期用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氖激光 血管内照射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缺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通汤”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齐 卢瑛 +1 位作者 王芳 张慕佳 《现代医学》 2003年第3期184-185,共2页
目的 探讨对醛糖还原酶有抑制作用的中药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择糖尿病诊断明确 ,并且经神经传导速度和肌电图检查证实合并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 3 0例。中药“消通汤”方剂组成 :白芍、桂皮、黄芩、苍术、甘... 目的 探讨对醛糖还原酶有抑制作用的中药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择糖尿病诊断明确 ,并且经神经传导速度和肌电图检查证实合并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 3 0例。中药“消通汤”方剂组成 :白芍、桂皮、黄芩、苍术、甘草加味 ,口服 3个月为一疗程 ,用药中停用其它所有营养神经药物。一疗程结束后复查神经传导速度和肌电图 ,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改变。结果  3 0例患者治疗前后各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均有明显好转 ,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神经传导速度和肌电图的改善与糖尿病病程、出现神经症状时间及血糖控制情况之间均未发现有明显关系 (均P >0 0 5 )。结论 对醛糖还原酶有抑制作用的中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消通汤 中医药疗法 神经传导速度 肌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TNF-α表达的干预 被引量:11
7
作者 田沈 邵延坤 +1 位作者 李华军 王哲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3年第16期2286-2287,共2页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随机分为3组:(1)正常假手术组。(2)生理盐水组。(3)地塞米松组犤0.5mg/(kg·d)犦。生理...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随机分为3组:(1)正常假手术组。(2)生理盐水组。(3)地塞米松组犤0.5mg/(kg·d)犦。生理盐水组与地塞米松组分别于缺血2h后再灌6,12,24,48h。采用HE、免疫组化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等方法观察地塞米松对缺血再灌性脑损伤脑组织TNF-α表达的影响。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性损伤后TNF-α阳性细胞数,生理盐水组和地塞米松组各时间点明显多于假手术组(3.0±7.2)(q=9.38~17.98,P<0.01),再灌注6,12h,地塞米松组(45.1±5.4,81.4±17.4)明显多于生理盐水组(34.2±7.2,60.4±15.4)(q=4.67,P<0.01;q=3.50,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TNF-α表达的增强可能是地塞米松加重缺血再灌注性脑损伤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大鼠 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动物模型 TNF-Α 干预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全冬定对被动吸烟大鼠脑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孙晓红 王虹 柳忠兰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0期1874-1875,共2页
目的:研究麦全冬定对被动吸烟大鼠脑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iNOS)表达的影响。探讨麦全冬定在吸烟导致的脑缺血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检测脑组织iNOS活性。结果:①正常对照... 目的:研究麦全冬定对被动吸烟大鼠脑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iNOS)表达的影响。探讨麦全冬定在吸烟导致的脑缺血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检测脑组织iNOS活性。结果:①正常对照组:大鼠大脑皮质、海马、纹状体均有少量iNOS表达(7.89±0.40),(10.16±2.99),(7.04±0.52)个/视野。②吸烟组:各脑区iNOS表达明显升高(37.16±2.82),(43.07±1.24),(39.50±3.33)个/视野(t=22.22,13.95,11.92,P<0.01)。③麦全冬定组与吸烟组比各脑区iNOS表达显著降低(20.90±4.02),(28.95±1.61),(15.33±2.36)个/视野(t=3.22,2.82,11.31,P<0.05)。结论:吸烟通过脑组织中iNOS表达增强生成过多的一氧化氮,造成脑神经细胞毒性损伤,麦全冬定对iNOS表达有下调作用,从而减少脑神经细胞毒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全冬定 被动吸烟 大鼠 脑组织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 免疫组织化学 检测 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吸烟对大鼠脑组织iN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孙晓红 柳忠兰 冯昱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4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 研究被动吸烟大鼠脑组织诱发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的变化 ,探讨iNOS在吸烟导致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被动吸烟大鼠模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检测脑组织iNOS表达 ,应用光镜、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的病理改变。结... 目的 研究被动吸烟大鼠脑组织诱发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的变化 ,探讨iNOS在吸烟导致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被动吸烟大鼠模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检测脑组织iNOS表达 ,应用光镜、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的病理改变。结果 正常对照组大鼠大脑皮层、海马、纹状体均有少量iN OS表达 ,短期吸烟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长期小量或大量吸烟组 (3个月 )各脑区iN OS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短期吸烟组 (P<0 0 1)。长期大量吸烟组可见海马神经元变性改变。结论 吸烟可使脑组织iNOS活化表达增强生成过多的NO造成脑神经细胞毒性损伤 ,存在量效、时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吸烟 大鼠 脑组织 INOS 诱发型一氧化氮合酶 脑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血通注射液在急性脑梗塞的应用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田沈 李鉴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373-374,共2页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急性脑梗塞患者20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2例(A组),疏血通注射液6ml溶于250ml生理盐水中静滴,2周为1疗程。对照组91例(B组),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静...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急性脑梗塞患者20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2例(A组),疏血通注射液6ml溶于250ml生理盐水中静滴,2周为1疗程。对照组91例(B组),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静滴,每日1次,连用14天,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于治疗前后14天进行疗效评判。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别(P<0.01),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也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疏血通临床观察疗效满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急性脑梗塞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血通 急性脑梗塞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D-2低中频信息治疗仪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管艳敏 卢瑛 范玉兰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0期1820-1820,共1页
对4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在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以后48h开始CD-2低中频信息治疗仪(北京志远电子技术公司)康复治疗4周后,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改善,可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 CD-2低中频信息治疗仪 脑卒中 运动功能 康复 物理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460例血液流变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晓光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5期3522-3522,共1页
为分析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特点,对近3年50岁以上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了系统观察。患者全血黏度增长率明显大于对照组。而血浆黏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说明脑梗死的发病与全血黏度增高有明显关系。而与血浆黏度关系不明显... 为分析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特点,对近3年50岁以上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了系统观察。患者全血黏度增长率明显大于对照组。而血浆黏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说明脑梗死的发病与全血黏度增高有明显关系。而与血浆黏度关系不明显。全血黏度增高与胆固醇增高关系不明显。同时观察到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14d后所有患者全血黏度恢复正常值,提示治疗不应当在7d停药,最好坚持到14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液流变学 低分子右旋糖酐 全血黏度 血浆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不同时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大鼠脑内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车玉琴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2期4516-4517,共2页
目的:观测脑缺血不同时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growthfac-tor,IGF)在脑内的表达,同时探讨IGF-1生物制剂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5只SD大鼠单纯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5只,用药组和非用药组各25只。后两组分别再按缺... 目的:观测脑缺血不同时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growthfac-tor,IGF)在脑内的表达,同时探讨IGF-1生物制剂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5只SD大鼠单纯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5只,用药组和非用药组各25只。后两组分别再按缺血时间分为1,3,5,7,10d组,每组5只大鼠。除正常对照组外,均建立脑缺血模型,造模后1h非用药组侧脑室内注射生理盐水;用药组侧脑室内注射IGF-1,定时间处死动物,取脑组织固定。免疫细胞化学ABC法,动态观测不同时期大脑皮质IGF-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脑缺血后第1,3,5,7天大脑皮质IGF-1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非用药组分别为(13.6±0.41),(14.9±0.67),(15.6±0.89),(13.2±0.69)个,较正常对照组(12.2±0.56)个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03~3.23,P<0.05或0.01);用药组为(14.5±0.95),(16.3±0.79),(17.1±0.65),(14.2±0.45)个,较相应非用药组比较均有增高趋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90~3.06,P<0.05,0.01)。结论:脑缺血损伤后IGF-1表达有明显变化,同时提示了IGF-1可能在脑缺血损伤中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疾病模型.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低温对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后脑组织内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肇杰 高红华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后脑组织内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64只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及对照组,各组再分为4个亚组,每亚组8只,参照改良的Longa栓线法构建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亚低温组大鼠给...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后脑组织内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64只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及对照组,各组再分为4个亚组,每亚组8只,参照改良的Longa栓线法构建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亚低温组大鼠给予亚低温治疗,而对照组不作亚低温处理。分别于缺血后3h,24h,48h,72h将大鼠处死,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半暗带Hsp70,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再灌注3h大鼠脑内即可见Hsp70蛋白表达,随后表达逐渐增加,均在再灌注24h达到峰值,再灌注48h,72h表达逐渐降低,在梗死灶周围的“半暗带”区大脑皮质以及对损伤比较敏感的海马、尾状核和丘脑的部分区域表达最强。但亚低温组Hsp70的表达在各时间点均较对照组强,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亚低温使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后脑组织内Hsp70表达增加,具有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脑缺血 热休克蛋白70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急性期血清清蛋白含量与其功能恢复的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孟秀君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0期1944-1944,共1页
目的探讨血清清蛋白(sernmalbumin,SAL)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单盲前瞻性研究方法,将病情严重程度相同的40例患者按SAL分为高白蛋组(AH组,SAL≥40g/L)和低清蛋白组(AL组,SAL<40g/L),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急性... 目的探讨血清清蛋白(sernmalbumin,SAL)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单盲前瞻性研究方法,将病情严重程度相同的40例患者按SAL分为高白蛋组(AH组,SAL≥40g/L)和低清蛋白组(AL组,SAL<40g/L),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急性期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血清清蛋白浓度异常与预后相关。AH组并发症发生率(10%,2/21)显著低于AL组(53%,10/19,P<0.01);而AH组治疗后的MAS积分及积分之差,MBI积分之差均显著高于AL组。结论急性脑卒中后血清清蛋白低是不良预后的一个危险因素,SAL影响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急性期 血清 运动功能恢复 清蛋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鼠早期癫痫持续状态与成鼠后海马硬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旭光 吕晓明 +2 位作者 刘芳 宋继谒 窦文波 《辽宁医学杂志》 2001年第6期297-299,共3页
目的探讨幼鼠早期癫痫持续状态与成鼠后海马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健康生后15~20天的Wistar幼鼠54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地西泮干预组和实验组,采用锂-匹罗卡品腹腔注射制成幼鼠癫痫持续状态模型,并持续追踪至成鼠阶段,进行海马结... 目的探讨幼鼠早期癫痫持续状态与成鼠后海马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健康生后15~20天的Wistar幼鼠54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地西泮干预组和实验组,采用锂-匹罗卡品腹腔注射制成幼鼠癫痫持续状态模型,并持续追踪至成鼠阶段,进行海马结构的常规病理、超微结构以及Timm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一些幼鼠早期癫痫持续状态引起的海马结构损伤可持续到成鼠阶段,CA3区苔藓纤维发芽现象较幼鼠更为明显,一些致痫幼鼠发育至成鼠阶段后未见到海马结构的损伤性改变.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地西泮干预组未见有海马结构的病理性改变.结论幼鼠早期痫性发作造成的海马结构损伤性改变可持续至成鼠阶段;幼鼠早期长时间的痫性发作与成鼠后海马硬化有关.一些致痫幼鼠发育至成鼠后并无海马硬化现象,说明海马硬化的形成可能与个体的遗传易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癫痫持续状态 幼鼠 成鼠 海马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菱精纯克栓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卢瑛 张慕佳 +1 位作者 范玉兰 贾岩 《中国厂矿医学》 2003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东菱精纯克栓酶(DF-521)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DF-521治疗166例发病24h内不同类型ICVD病人,并与154例年龄、梗塞类型、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既往史、伴发病评分及开始治疗时间相匹配的对照组... 目的:探讨东菱精纯克栓酶(DF-521)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DF-521治疗166例发病24h内不同类型ICVD病人,并与154例年龄、梗塞类型、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既往史、伴发病评分及开始治疗时间相匹配的对照组,于病后第6日、第21日评定疗效,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总有效率:溶栓组为96.4%,对照组为71.4%,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显效率:溶栓组:病后溶栓开始时间<6h为88.5%,6-12h为74.3%,12-24h为69.5%,对照组为48%~50.0%,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重型病人:溶栓组有效率为53.8%。无显效。无死亡;对照组100%无效,其中8例死亡,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副作用:溶栓组2例并发出血,经对症治疗出血停止,第21日疗效评定为有效。结论:DF-521治疗急性期ICVD疗效肯定,是其它治疗所不能相比的。溶栓疗效影响因素:病后溶栓治疗开始时间越早,疗效越好;重型病人溶栓疗效较轻、中型差,但明显优于对照组;伴发病、既往史评分越高,病情越重,溶栓疗效越差;年龄对溶栓疗效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纯克栓酶 缺血性脑血管病 溶栓治疗 疗效 ICV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血管病与昼夜节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红华 孙静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病 昼夜节律 统计方法 治疗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中一氧化氮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车玉琴 高旭光 《中国厂矿医学》 2002年第4期326-328,共3页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血浆 一氧化氮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温毯、控温帽亚低温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20
作者 肇杰 高红华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5年第3期156-158,共3页
目的探讨控温毯、控温帽亚低温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除进行对照组常规治疗外还予亚低温治疗48小时。治疗1周、3周时,采用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卒中评分标准进行... 目的探讨控温毯、控温帽亚低温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除进行对照组常规治疗外还予亚低温治疗48小时。治疗1周、3周时,采用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卒中评分标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评分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1周、3周时评分差异、疗效均有显著意义(均P<0.05)。结论控温毯、控温帽亚低温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明显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温毯 控温帽亚低温 治疗 急性高血压脑出血 临床研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