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1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典舞应用型表演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沈艺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157-164,共8页
本文以沈阳音乐学院中国古典舞表演的教育教学为例,对沈阳音乐学院古典舞本科人才的培养现状展开具体分析,以期培养优秀的中国古典舞应用型表演人才,繁荣中国古典舞事业,为东北地区舞蹈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关键词 中国古典舞 表演人才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踏舞天路桃李歌——沈阳音乐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西藏班教学实践寻踪
2
作者 哈斯 黄学喜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210-215,共6页
两年前这个时节,有一幕情景时常被人提及和让人联想,那是一批不同寻常学生们的故事。一批学生的特殊举动所引起的反响,时至今日好像仍然在人们的记忆中闪现。2008年6月19日,在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厅隆重上演"踏舞天路桃李歌"的专场舞蹈晚... 两年前这个时节,有一幕情景时常被人提及和让人联想,那是一批不同寻常学生们的故事。一批学生的特殊举动所引起的反响,时至今日好像仍然在人们的记忆中闪现。2008年6月19日,在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厅隆重上演"踏舞天路桃李歌"的专场舞蹈晚会,当天的舞台上激情四射,舞展英姿;舞台下欢声喝彩,群情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学院 教学实践 舞蹈学校 沈阳 桃李 西藏班 2008年 舞蹈晚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院派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体系的演进、复归与新样态研究
3
作者 王晓黎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58-164,共7页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更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文化认同与传承的不断深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发展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更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文化认同与传承的不断深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发展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吕艺生先生提出的“两类三层说”是关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一种重要理论划分,这一理论对于理解和分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分类及特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吕艺生的“两类三层说”为逻辑起点,在对现有研究文献和实践案例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学院派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体系的演进、复归与新样态发展,以期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体系的改善和舞蹈文化传承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院派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 “两类三层说” 《沉香》 《奔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院派芭蕾舞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 被引量:7
4
作者 孙亚男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85-187,共3页
舞蹈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既不能通过实体的艺术品(如工艺品)表达情感和价值,也不是虚无的幻想,它通过人体的肢体运动表现情感、情节和意识。但现在古典芭蕾舞受训练与表演模式所束缚,所培养的芭蕾舞专业演员多半肢体僵硬,表情木讷,... 舞蹈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既不能通过实体的艺术品(如工艺品)表达情感和价值,也不是虚无的幻想,它通过人体的肢体运动表现情感、情节和意识。但现在古典芭蕾舞受训练与表演模式所束缚,所培养的芭蕾舞专业演员多半肢体僵硬,表情木讷,更不要提心与心的交流与表演的震撼了。因此学院派芭蕾舞教学应改革,在强化学生基本功能的训练外,还应重视舞蹈表现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院派 芭蕾舞教学 表现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中国(沈阳)满族音乐舞蹈学术研讨会综述
5
作者 祝嘉怡 赵一鸣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68-74,共7页
5月26、27两日,"2016中国(沈阳)满族音乐舞蹈学术研讨会"在沈阳音乐学院隆重召开。会议由沈阳音乐学院、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中国满族音乐舞蹈研究会联合主办,沈阳音乐学院音乐舞蹈研究所承办。
关键词 音乐舞蹈 文化产业研究 艺术研究所 经济文化发展 中央音乐学院 民间歌曲 神歌 学堂乐歌 音乐学院院长 满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学院派”舞蹈教育的探讨——以专业舞蹈本科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个案
6
作者 廖敏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58-159,共2页
纵观近两届文华艺术院校奖"桃李杯"舞蹈比赛的参赛单位,我们不难看出,当前全国上下实施舞蹈表演或舞蹈教育专业的高等院校数不胜数,也就是说舞蹈教育的普及在我国呈现出较为乐观的前景,这是我们舞蹈从业者的骄傲与自豪,同时也能体现... 纵观近两届文华艺术院校奖"桃李杯"舞蹈比赛的参赛单位,我们不难看出,当前全国上下实施舞蹈表演或舞蹈教育专业的高等院校数不胜数,也就是说舞蹈教育的普及在我国呈现出较为乐观的前景,这是我们舞蹈从业者的骄傲与自豪,同时也能体现出国家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教育 学生综合素质 舞蹈 学院派 本科 艺术院校 高等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蹈艺术作品中形象塑造的美学价值
7
作者 刘岩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20-24,42,共6页
舞蹈艺术作品的美学价值是在舞蹈编创、舞蹈演员、配乐、服饰道具等相互配合之下展现出来的,其中舞蹈演员艺术形象的塑造对一部作品来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更能凸显艺术美学的价值。探讨舞蹈艺术形象塑造,找寻提高舞蹈艺术形象塑造水平... 舞蹈艺术作品的美学价值是在舞蹈编创、舞蹈演员、配乐、服饰道具等相互配合之下展现出来的,其中舞蹈演员艺术形象的塑造对一部作品来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更能凸显艺术美学的价值。探讨舞蹈艺术形象塑造,找寻提高舞蹈艺术形象塑造水平的有效路径,对于舞蹈艺术作品美学价值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艺术形象 舞台要素 美学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族舞蹈的类型特征及其文化传承探讨
8
作者 熊瑛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29-132,共4页
舞蹈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艺术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发生着变化。舞蹈艺术的生命力离不开时代发展的传承与创新。满族舞蹈艺术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展现了少数民族的生活气息,能够加深受众对于舞蹈艺术的深刻地认识,提升了审美体... 舞蹈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艺术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发生着变化。舞蹈艺术的生命力离不开时代发展的传承与创新。满族舞蹈艺术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展现了少数民族的生活气息,能够加深受众对于舞蹈艺术的深刻地认识,提升了审美体验能力,促进舞蹈艺术的传播,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舞蹈 类型特征 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族民间舞蹈音乐研究初探 被引量:4
9
作者 果蕾 崔馨月 《当代音乐》 2019年第3期59-60,共2页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在发展中因为自己历史以及文化背景的影响,形成了风格迥异的舞蹈音乐文化,其中满族舞蹈音乐作为较为经典的艺术形式,有着属于自己的文化民族特点。对此文章主要对满族民间舞蹈音乐的特点进行了简单...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在发展中因为自己历史以及文化背景的影响,形成了风格迥异的舞蹈音乐文化,其中满族舞蹈音乐作为较为经典的艺术形式,有着属于自己的文化民族特点。对此文章主要对满族民间舞蹈音乐的特点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 民间 舞蹈 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音乐对舞蹈创作的重要性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海峰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57-158,共2页
从人类文明的蛮荒时代起,音乐和舞蹈就是艺术王国中一对孪生兄弟,并且长期以来一直都在以一种高度融合,甚至是"合而为一"的方式呈现在历史演进中。对此,音乐家和舞蹈家们都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和进取的精神共同参与研究,主动融入舞蹈... 从人类文明的蛮荒时代起,音乐和舞蹈就是艺术王国中一对孪生兄弟,并且长期以来一直都在以一种高度融合,甚至是"合而为一"的方式呈现在历史演进中。对此,音乐家和舞蹈家们都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和进取的精神共同参与研究,主动融入舞蹈创作的过程中,结合各自亲身经历与艺术实践来共同打造舞蹈精品。在古今中外的艺术史中,无数的音乐与舞蹈结合的精彩篇章共同论述了音乐与舞蹈之间永恒的艺术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创作 音乐家 艺术实践 人类文明 孪生兄弟 共同参与 亲身经历 艺术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院派”民间舞的创作转向与突破 被引量:3
11
作者 盛夏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0年第6期88-95,共8页
“学院派”民间舞是中国舞蹈教学与创作专业领域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发展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现象,是新形势下一种新的具有当代性质的民间艺术的发展方式。在“学院派”民间舞不断建构的过程中,元素解构与重构的实质是形式思维向形象思维... “学院派”民间舞是中国舞蹈教学与创作专业领域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发展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现象,是新形势下一种新的具有当代性质的民间艺术的发展方式。在“学院派”民间舞不断建构的过程中,元素解构与重构的实质是形式思维向形象思维的创作转向;舞蹈技能的发展其实质是艺术性向技术性的创作转向;传统守望与现代表达其实质是民间舞时代性的审美追求。“学院派”民间舞的突破一方面在于重视舞蹈本体的艺术规律,注重舞蹈的纯粹性和自律性;另一方面在于重视舞蹈自身的文化建设。对于中国舞蹈界来说,“学院派”民间舞的文化定位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并且具有一定的文化品位和学术品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院派 民间舞 转向 突破 文化品位 学术品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化视域下舞蹈与音乐的关系
12
作者 朱玉红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2-183,共2页
面对全新的社会文化发展形式与艺术发展潮流,只有将舞蹈与音乐视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宏观文化的角度着眼,从微观的结构、节奏、旋律等方面入手,去更加深入的分析和理解舞蹈与音乐艺术的内在关联,才能使我们对舞蹈艺术有一个更加深刻... 面对全新的社会文化发展形式与艺术发展潮流,只有将舞蹈与音乐视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宏观文化的角度着眼,从微观的结构、节奏、旋律等方面入手,去更加深入的分析和理解舞蹈与音乐艺术的内在关联,才能使我们对舞蹈艺术有一个更加深刻的掌握,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舞蹈艺术的真谛,才能真正进一步促进我国舞蹈艺术层次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同时这也是时代文化潮流对舞蹈艺术研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 音乐 结构 节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民族舞蹈的美学追求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晓蕾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23-126,共4页
在哲学推理上要想描述中国传统民族舞蹈美学现象,必须基于其自身的特点,概括出中国传统民族舞蹈主要的美学范畴。以下分别对形、神,气、韵,象、意,情、境,妙、味,雅、俗,轻、重,合、和,技、法等中国传统民族舞蹈美学的主要范畴予以论述... 在哲学推理上要想描述中国传统民族舞蹈美学现象,必须基于其自身的特点,概括出中国传统民族舞蹈主要的美学范畴。以下分别对形、神,气、韵,象、意,情、境,妙、味,雅、俗,轻、重,合、和,技、法等中国传统民族舞蹈美学的主要范畴予以论述阐释。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民族舞蹈在美学追求上主张“阴阳相合、虚实相生、气韵生动、如影随形”的内在意蕴和人本精神,以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民族舞蹈 审美思想 美学范畴 美学追求 人本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蹈表演中艺术表现力的提升策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玫溪 《鄂州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58-60,共3页
艺术表现力是评价舞蹈表演质量的重要手段,是衡量舞蹈表演者能力及素养的标杆,是全面诠释及表达舞蹈思想的重要形式。而强化“舞蹈表演者”的自我意识,能够有效提升舞蹈主体性、舞蹈动态性、舞蹈表现性以及思想传达、情感抒发水平,诠释... 艺术表现力是评价舞蹈表演质量的重要手段,是衡量舞蹈表演者能力及素养的标杆,是全面诠释及表达舞蹈思想的重要形式。而强化“舞蹈表演者”的自我意识,能够有效提升舞蹈主体性、舞蹈动态性、舞蹈表现性以及思想传达、情感抒发水平,诠释舞蹈作品的人文思想,彰显舞蹈艺术的审美意蕴。文章结合舞蹈艺术表现力对舞蹈表演的必要性,提出夯实专业功底、理解作品背景、感受音乐节奏与重塑音乐氛围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表演 艺术表现力 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蹈专业学生音乐课教学探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霍岩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223-225,共3页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我国社会已呈现出立体化、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提高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追求高质量的精神生活,而作为精神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更是衡量人们精神品位的主要标志之一。多元化的社...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我国社会已呈现出立体化、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提高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追求高质量的精神生活,而作为精神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更是衡量人们精神品位的主要标志之一。多元化的社会要求多元化的艺术人才,所谓多元化艺术人才就是要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和修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课教学 专业学生 舞蹈 艺术人才 精神生活 一体化进程 多元化 物质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伦春民族舞蹈的形式特点及传承发展论析
16
作者 张淼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9期124-127,共4页
鄂伦春族舞蹈艺术是中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风格,舞蹈动作多模拟部族狩猎采摘生活场景,或动物形态特点,极具自然生态意蕴,是鄂伦春族文化信仰、祭祀崇拜、伦理风尚的审美表征。既是鄂... 鄂伦春族舞蹈艺术是中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风格,舞蹈动作多模拟部族狩猎采摘生活场景,或动物形态特点,极具自然生态意蕴,是鄂伦春族文化信仰、祭祀崇拜、伦理风尚的审美表征。既是鄂伦春族人民的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传承和发展彰显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和弘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伦春族 舞蹈艺术 传承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思维视域下舞蹈编创发展路径探究
17
作者 李岩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6-109,共4页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舞蹈作为独特的艺术门类,既丰富了观众视听体验,也搭建了观众与创作者沟通的桥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要想实现舞蹈艺术蓬勃发展,就要不断融合创新,提升舞蹈作品艺术价值。为了满足观众个性化审美需求,应加...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舞蹈作为独特的艺术门类,既丰富了观众视听体验,也搭建了观众与创作者沟通的桥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要想实现舞蹈艺术蓬勃发展,就要不断融合创新,提升舞蹈作品艺术价值。为了满足观众个性化审美需求,应加强对舞蹈编创的关注。基于此,文章立足创新思维视域,论述了创新思维下舞蹈审美规范的原则,并从摆脱思想桎梏,实现形态创新;关注现实生活,突出情感创新;聚焦艺术实践,注重思维创新。文章提出三点发展路径,希望能够为促进舞蹈编创提供些许思路,从而促进舞蹈艺术的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思维 舞蹈编创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蒙古族舞蹈创作中的传统与现代——以《风知东归路》为例
18
作者 袁志敏 《内蒙古艺术》 2024年第4期14-18,共5页
本文以原创舞蹈作品《风知东归路》为例,对蒙古族舞蹈创作中传统与现代的相融展开分析,探究其融合创作特点,为今后蒙古族舞蹈创作实践以及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蒙古族舞蹈创作 传统与现代 《风知东归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蹈表演中艺术形象塑造与表达的策略思考
19
作者 赵静 《绥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12期82-84,共3页
舞蹈艺术表演中艺术形象的塑造对于整部舞蹈艺术作品创作主旨的表达、通过舞蹈艺术作品反映社会发展的潜在目的都具有关键性的决定作用。对舞蹈表演艺术中艺术形象塑造与表达策略进行分析与讨论,对于提升舞蹈表演中艺术形象的塑造水平,... 舞蹈艺术表演中艺术形象的塑造对于整部舞蹈艺术作品创作主旨的表达、通过舞蹈艺术作品反映社会发展的潜在目的都具有关键性的决定作用。对舞蹈表演艺术中艺术形象塑造与表达策略进行分析与讨论,对于提升舞蹈表演中艺术形象的塑造水平,精准表达舞蹈艺术作品的内涵,提升舞蹈艺术作品的艺术魅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表演 艺术形象 塑造与表达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汉乐舞文化交流对汉代舞蹈的影响
20
作者 张大光 《绥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85-87,共3页
在汉代,胡汉文化交流频繁,民族之间相互融合,文化彼此渗透,“诸胡汉化”与“汉族胡化”已被双方接受和认可。胡乐舞作为当时汉代舞蹈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化因素,为后世的舞蹈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胡汉乐舞两种舞蹈文化相互交... 在汉代,胡汉文化交流频繁,民族之间相互融合,文化彼此渗透,“诸胡汉化”与“汉族胡化”已被双方接受和认可。胡乐舞作为当时汉代舞蹈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化因素,为后世的舞蹈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胡汉乐舞两种舞蹈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响,既有区别又相互依存,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胡汉乐舞文化交流对汉代舞蹈的影响,可以增进文化认同,提高文化自信,培养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对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汉乐舞文化 交流 汉代舞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