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颌面-头颈部钙化上皮瘤误诊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国林 闫威 史炳霞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2-454,共3页
对2003—2008年沧州市中心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8例曾被误诊的口腔颌面-头颈部钙化上皮瘤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误诊的原因,并结合文献对钙化上皮瘤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鉴别诊断等进行探讨。
关键词 钙化上皮瘤 毛母质瘤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8-5p靶向DOK4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魏校通 闫威 +2 位作者 陈勇 田志峥嵘 赵凤云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2-30,共9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28-5p通过靶向酪氨酸激酶下游蛋白4(DOK4)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方法下载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口腔癌数据库,分析miR-28-5p、DOK4与口腔鳞状细胞癌临床表型的关系;转染miR-28-5p模拟物(mimics)、mi...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28-5p通过靶向酪氨酸激酶下游蛋白4(DOK4)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方法下载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口腔癌数据库,分析miR-28-5p、DOK4与口腔鳞状细胞癌临床表型的关系;转染miR-28-5p模拟物(mimics)、miR-28-5p抑制剂(inhibitor)及对照物(NC)、pcDNA3.1-DOK4及空载体(Vector)、DOK4干扰序列(siDOK4)。CCK-8法和克隆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细胞增殖能力;检测各组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和细胞活性氧(ROS)含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28-5p与DOK4的靶向关系;观察DOK4过表达对细胞增殖和口腔鳞状细胞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相较于癌旁口腔组织,miR-28-5p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上调,DOK4 mRNA下调(P<0.05);临床分期Ⅳ期、M 1期、G 3~G 4分级患者miR-28-5p水平高于临床分期Ⅰ~Ⅲ期、M 0期、G 1~G 2分级者(P<0.05);临床分期Ⅳ期、N 1期、G_(3)~G_(4)分级患者DOK4 mRNA水平低于临床分期Ⅰ~Ⅲ期、N 0期、G_(1)~G_(2)分级者(P<0.05);DOK4高表达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高于DOK4低表达组(P<0.05)。与miR-NC组比较,miR-28-5p inhibitor组miR-28-5p水平、细胞活性和集落形成数降低(P<0.05)。与miR-NC组比较,miR-28-5p mimics组DOK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Vector组比较,DOK4过表达组细胞和移植瘤组织中DOK4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细胞活性、集落形成数、肿瘤体积及重量降低(P<0.05);与miR-28-5p inhibitor组比较,miR-28-5p inhibitor+siDOK4组的DOK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细胞增殖活性、集落形成数、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PH/NADP+)、谷胱甘肽/氧化性谷胱甘肽(GSH/GSSG)升高,ROS含量降低(P<0.05)。结论miR-28-5p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表达上调,通过靶向抑制DOK4表达,降低ROS水平,促进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增殖 微小RNA-28-5p 酪氨酸激酶下游蛋白4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盘复位锚固术不同入路及前附着松解方式的临床效果比较
3
作者 王浩 王伟 +5 位作者 李强 闫佳煊 聂巍 郭燕军 闫威 陈勇 《口腔疾病防治》 2025年第2期129-136,共8页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案行颞下颌关节盘复位锚固术的治疗效果,为优化此术式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颞下颌关节盘复位锚固术的患者173例(195侧关节)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A组(传统耳前切口-手术刀...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案行颞下颌关节盘复位锚固术的治疗效果,为优化此术式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颞下颌关节盘复位锚固术的患者173例(195侧关节)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A组(传统耳前切口-手术刀/组织剪刀松解)35例(40侧关节)、B组(传统耳前切口-等离子双极射频电极松解)42例(46侧关节)、C组(改良耳屏切口-手术刀/组织剪刀松解)50例(58侧关节)、D组(改良耳屏切口-等离子双极射频电极松解)46例(51侧关节)。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术后1、3、6个月各组组内及组间患者的最大张口度(maximum mouth opening,MMO)差异,各组组内及组间疼痛模拟视觉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差异,组间关节盘复位有效率及耳前麻木、明显瘢痕发生率。结果 术后4组患者MMO均经历较术前缩小再逐渐增大过程,术后1个月复诊时等离子双极射频松解(B+D)组较手术刀/组织剪刀松解(A+C)组对患者MMO影响更小(P <0.05);4组患者术后VAS均较术前逐渐降低,其中(B+D)组患者术后1个月VAS显著低于(A+C)组(P <0.05);术后6个月4组关节盘复位有效率均高于95%,组间对比无差异(P> 0.05);改良耳屏切口(C+D)组患者较传统耳前切口(A+B)组患者耳前麻木发生率更低(4.59%vs. 12.79%,P <0.05)。(C+D)组患者明显瘢痕发生率也显著低于(A+B)组(3.67%vs. 23.26%,P <0.05)。结论 改良耳屏切口在耳颞神经保护方面优于传统耳前切口,瘢痕隐蔽。等离子双极射频电极在张口度恢复、疼痛控制等方面优于手术刀/组织剪刀。对于颞下颌关节盘复位锚固术,改良耳屏切口联合等离子双极射频电极松解关节盘前附着可作为推荐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颞下颌关节内紊乱 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 颞下颌关节盘复位锚固术 手术入路 改良耳屏切口 前附着松解 等离子双极射频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灌注治疗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国林 闫威 +1 位作者 陈勇 马超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669-671,678,共4页
目的总结分析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灌注治疗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采用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灌注治疗27例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并观察其疗效。结果治愈22例(81.5%),显效5例(18.5%),有效率达100%。随访1~2年后未见复发。结论平... 目的总结分析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灌注治疗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采用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灌注治疗27例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并观察其疗效。结果治愈22例(81.5%),显效5例(18.5%),有效率达100%。随访1~2年后未见复发。结论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灌注治疗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的优点,是安全、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霉素 地塞米松 婴幼儿血管瘤 灌注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扁平苔藓癌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国林 闫威 +1 位作者 陈勇 马超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48-851,共4页
关键词 口腔黏膜病 口腔扁平苔藓 癌变 早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蒂前臂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勇 李强 +1 位作者 闫威 马超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16期2224-2225,共2页
目的探讨带蒂前臂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对18例带蒂前臂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患者的术前准备、手术情况、术后护理,观察处置,皮瓣愈合等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18例带蒂前臂游离皮瓣移植全部成功。... 目的探讨带蒂前臂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对18例带蒂前臂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患者的术前准备、手术情况、术后护理,观察处置,皮瓣愈合等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18例带蒂前臂游离皮瓣移植全部成功。结论前臂皮瓣是一种多功能的优良皮瓣,适合修复口腔颌面部多个区域的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蒂前臂皮瓣 口腔肿瘤 组织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腮腺多发基底细胞腺癌1例
7
作者 厚富坤 陈彪 +5 位作者 闫威 郭燕军 聂巍 李朔 苏浩然 李思雨 《河北医药》 2025年第2期350-352,共3页
目的探讨基底细胞腺癌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后,揭示基底细胞腺癌多发的可能性,同时为双侧腮腺肿物发病的类型提供临床数据的支持。方法排除手术禁忌后,对双侧腮腺基底细胞腺癌的患者进行手术,并对切除的肿物进行病理分析、查阅回... 目的探讨基底细胞腺癌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后,揭示基底细胞腺癌多发的可能性,同时为双侧腮腺肿物发病的类型提供临床数据的支持。方法排除手术禁忌后,对双侧腮腺基底细胞腺癌的患者进行手术,并对切除的肿物进行病理分析、查阅回顾文献,得出结果及结论。结果本病例基底细胞腺癌在临床表现上与多形性腺瘤、基底细胞腺瘤无明确差异,在病理学表现上与基底细胞腺样瘤、腺样囊性癌、多形性腺瘤、上皮性肌上皮癌存在相似之处。结论基底细胞腺癌与良性肿瘤在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多无明确差异,大多需术后病理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腺癌 病理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多糖及胸腺五肽注射液在颈淋巴结转移性口腔鳞癌术后辅助化疗中的应用
8
作者 马超 杜梦颖 闫威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537-540,共4页
目的观察顺铂+替尼泊甙+平阳霉素/博莱霉素(PTP)化疗方案与香菇多糖及胸腺多肽联合治疗口腔鳞癌术后伴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口腔鳞癌患者96例随机分为4组,A组23例单纯给予PTP方案化疗治疗,B组26例给予香菇多糖注射液联... 目的观察顺铂+替尼泊甙+平阳霉素/博莱霉素(PTP)化疗方案与香菇多糖及胸腺多肽联合治疗口腔鳞癌术后伴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口腔鳞癌患者96例随机分为4组,A组23例单纯给予PTP方案化疗治疗,B组26例给予香菇多糖注射液联合PTP化疗方案治疗,C组19例给予胸腺五肽注射液联合PTP化疗方案治疗,D组28例给予香菇多糖及胸腺五肽注射液联合PTP化疗方案治疗。检测化疗前后患者血清中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nctor,TSGF)、免疫指标的表达,并监测不良反应,评价疗效。结果 D组TSGF表达及不良反应均低于另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细胞免疫各项指标及体液免疫中的IgG均优于A、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gA和IgM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菇多糖及胸腺五肽注射液联合PTP化疗方案对改善口腔鳞癌的预后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香菇多糖 胸腺五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耳屏内切口在颞下颌关节盘锚固手术中的应用
9
作者 郭燕军 闫威 +3 位作者 崔泽坤 陈勇 温凯 胡雅琦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86-392,共7页
目的:介绍改良耳屏内切口颞下颌关节盘锚固术手术方法并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对2017年2月—2021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64例(328侧关节)中晚期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 without reduction,ADDWoR)患者,... 目的:介绍改良耳屏内切口颞下颌关节盘锚固术手术方法并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对2017年2月—2021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64例(328侧关节)中晚期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 without reduction,ADDWoR)患者,采用改良耳屏内切口行颞下颌关节盘锚固术。具体方法为:通过改良耳屏内切口手术入路,依次分离颞浅筋膜、颞深筋膜浅层及关节囊,在颧弓根部切开关节囊,暴露关节盘,使用1颗Mini Mitek锚固钉固定在髁突后下极,采用2条Orthocord缝线进行水平褥式缝合,将前移的关节盘进行复位。术前及术后7 d内行颞下颌关节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术后3个月复查MRI评价关节复位情况,记录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张口度,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记录患者术后3个月颞下颌关节疼痛缓解情况,温哥华瘢痕量表评估患者术后3个月术区瘢痕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MRI评价显示,306侧(249例)关节复位疗效评价为“优”,20侧(14例)关节复位疗效评价为“良”,2侧(1例)关节复位疗效为“差”,成功复位率为99.39%(326/328侧);仅有1例患者术后关节复位疗效评价为“差”,占0.61%(2/328侧)。术后3个月复诊,所有患者张口受限均改善,疼痛评分小于2分,瘢痕评价小于3分。结论:改良耳屏内切口位置隐蔽,颞下颌关节盘复位效果良好,是一种可推广的颞下颌关节盘锚固术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耳屏内切口 颞下颌关节内紊乱 锚固术 颞下颌关节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赛克预防口腔颌面外科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疗效评价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国林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1期5089-5089,共1页
目的评价洛赛克对口腔颌面外科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6例颌面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洛赛克)及对照组3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疗程均为1周。结果治疗组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 目的评价洛赛克对口腔颌面外科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6例颌面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洛赛克)及对照组3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疗程均为1周。结果治疗组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洛赛克疗效确切,可作为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首选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 奥美拉唑/治疗应用
原文传递
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多西他赛与顺铂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疗效观察
11
作者 邹天 王浩 +2 位作者 李强 王伟 闫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159-165,共7页
探究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PD-1)抑制剂配合多西他赛(docetaxel,T)和顺铂(cisplatin,P)方案在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HNSCC)中的疗效,并识别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本研... 探究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PD-1)抑制剂配合多西他赛(docetaxel,T)和顺铂(cisplatin,P)方案在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HNSCC)中的疗效,并识别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94名接受药物治疗的HNSCC患者,其中50名接受了TP方案联合PD-1抑制剂(TPI)治疗,44名仅接受了TP方案治疗,对这些患者进行了疗效评估和生存时间分析,并探讨了影响预后的风险因素。结果 TPI组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8.00%,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78.00%,与TP组相比,两者差异在统计学上显著(P<0.05)。对于舌鳞状细胞癌患者,采用TPI方案治疗后ORR为12.50%,DCR为100.00%,与TP组相比,差异同样在统计学上显著(P<0.05)。TPI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为477.0天,而TP组患者的中位OS为287.0天,风险比(hazard ratio,HR)为0.4934,95%置信区间(95% confidence interval,95%CI)0.2648-0.9193,差异在统计学上显著(P<0.05)。TPI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450.0天,TP组患者的中位PFS为173.0天,HR为0.4004,95%CI为0.2219-0.7225,差异在统计学上显著(P<0.05)。结论 特瑞普利单抗与TP方案联合治疗在疗效和生存时间上均优于单独的TP方案,对HNSCC患者的预后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治疗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疗效分析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癌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2
作者 崔泽坤 张心予 +2 位作者 胡雅琦 郭燕军 戚孟春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癌肉瘤(carcinosarcoma,CS)是一种由恶性上皮成分及恶性间叶成分构成的高度恶性肿瘤,发病率极低。本文报道1例由唾液腺导管癌和血管肉瘤构成的腮腺CS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对腮腺CS的发病情况、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分析、诊断及鉴别诊断、... 癌肉瘤(carcinosarcoma,CS)是一种由恶性上皮成分及恶性间叶成分构成的高度恶性肿瘤,发病率极低。本文报道1例由唾液腺导管癌和血管肉瘤构成的腮腺CS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对腮腺CS的发病情况、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分析、诊断及鉴别诊断、发病机制及组织来源和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疾病的进一步认知,完善腮腺CS病理学的进一步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癌肉瘤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象限龈下刮治临床疗效观察及患者满意度与复诊意愿的评价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洪利 郭燕军 林晓萍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14-816,共3页
目的:通过与上下半口龈下刮治比较,观察其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满意度与复诊意愿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慢性牙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交叉象限刮治组)和对照组30例(上下半口刮治组),测量术前及术后1、2、6周临床指标... 目的:通过与上下半口龈下刮治比较,观察其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满意度与复诊意愿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慢性牙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交叉象限刮治组)和对照组30例(上下半口刮治组),测量术前及术后1、2、6周临床指标,比较2组治疗牙周炎的疗效,患者填写满意度调查表及复诊意愿表。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临床指标均较基线明显好转(P<0.05),术后1、2周临床指标PD、SBI、BOP差异显著(P<0.05),AL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周2组各临床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疗效患者满意度和复诊意愿指数在1、2周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叉象限刮治是一种短时、高效、经济、患者满意度高、复诊意愿强烈的牙周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象限龈下刮治 慢性牙周炎 患者满意度 复诊意愿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常见淋巴结疾病的鉴别诊断及研究现状 被引量:7
14
作者 马超 范龙坤 闫威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1期119-123,共5页
临床上淋巴系统的疾病很多,头颈部早期多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大体可分为良性肿大和恶性肿大。前者可分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淋巴结核、Kikuchi淋巴结炎、猫抓病等。后者多见为头颈部转移瘤和恶性淋巴瘤。在我们的临床工作中会经常遇到... 临床上淋巴系统的疾病很多,头颈部早期多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大体可分为良性肿大和恶性肿大。前者可分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淋巴结核、Kikuchi淋巴结炎、猫抓病等。后者多见为头颈部转移瘤和恶性淋巴瘤。在我们的临床工作中会经常遇到头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相关疾病,本文将头颈部常见的表现为淋巴结肿大疾病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相关鉴别诊断分析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 淋巴结疾病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恶性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肾主骨”理论分析左归丸对大鼠破骨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强 刘霞 +6 位作者 陈勇 闫威 范龙坤 马超 刘国林 郭燕军 王沐 《临床误诊误治》 2019年第2期94-98,共5页
目的基于"肾主骨"理论分析左归丸对大鼠破骨细胞(OC)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15只雌性健康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卵巢切除(OVX)加左归丸组、OVX组及对照组各5只,给予相关处理后,制备相应血清。取1日龄Wistar... 目的基于"肾主骨"理论分析左归丸对大鼠破骨细胞(OC)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15只雌性健康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卵巢切除(OVX)加左归丸组、OVX组及对照组各5只,给予相关处理后,制备相应血清。取1日龄Wistar乳鼠制备大鼠OC及成骨细胞(OB)体外分离和培养,并分别分为6组和3组与上述血清共同培养,检测比较前6组OC所引起骨吸收陷窝数目和面积,以及后3组OB骨保护素(OPG)及破骨细胞核因子k 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蛋白表达。结果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各组骨吸收陷窝数目及面积随之增大。培养第7天时,各组骨吸收陷窝数目及面积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培养第7天时,OC+OVX血清组骨吸收陷窝数目及面积均高于OC+OVX含药血清组及OC+正常血清组,OC+OVX含药血清组骨吸收陷窝数目及面积均高于OC+正常血清组; OC+OB+OVX血清组骨吸收陷窝数目及面积均高于OC+OB+OVX含药血清组及OC+OB+正常血清组; OC+OB+OVX血清组骨吸收陷窝数目及面积均高于OC+OVX血清组,OC+OB+OVX含药血清组骨吸收陷窝数目及面积均低于OC+OVX含药血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各组OB OPG及RANKL蛋白表达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OB+OVX血清组OB OPG蛋白表达明显低于OB+正常血清组,OB RANKL蛋白表达明显高于OB+正常血清组; OB+OVX含药血清组OB OPG蛋白表达高于OB+OVX血清组,OB RANKL蛋白表达低于OB+OVX血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左归丸含药血清可直接抑制OC,还可通过OB间接抑制OC,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OB OPG、RANKL蛋白表达相关,提示基于"肾主骨"理论的左归丸可治疗骨质疏松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主骨”理论 左归丸 大鼠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及TSGF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超 杨晓春 +1 位作者 闫威 唐全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中的表达,为临床能早期做出正确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2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标本组织蜡块,以...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中的表达,为临床能早期做出正确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2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标本组织蜡块,以同期住院患者的颌面部恶性肿瘤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的阴性和阳性淋巴结标本组织蜡块各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TNF-α和TSGF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疾病中的表达。结果 TNF-α和TSGF表达皆定位于细胞质内。TNF-α在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中的阳性表达明显低于在颌面部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阳性淋巴结中的表达(P<0.001),与颌面部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阴性淋巴结中的阳性表达无差异(P>0.05);TSGF在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中的阳性表达明显低于在颌面部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阳性淋巴结中的表达(P<0.001),与颌面部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阴性淋巴结中的阳性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两种细胞因子的检测可用于肿大淋巴结的辅助鉴别诊断,为临床能早期做出正确诊断提供实验依据。如两种细胞因子均呈强阳性,可高度提示恶性肿瘤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肿瘤坏死因子-Α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N、Pyk2、p-AKT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霞 李强 +8 位作者 陈勇 赵淑娟 郭荣珍 史炳霞 陈巧力 南桂英 孟召霞 张冉 张静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2期54-58,共5页
目的分析骨桥蛋白(OPN)、富含脯氨酸的酪氨酸激酶2(Pyk2)、磷酸化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2月—2020年2月诊治103例舌鳞状细胞癌组织(舌癌组)及距肿瘤边缘>0.5 cm的癌旁正... 目的分析骨桥蛋白(OPN)、富含脯氨酸的酪氨酸激酶2(Pyk2)、磷酸化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2月—2020年2月诊治103例舌鳞状细胞癌组织(舌癌组)及距肿瘤边缘>0.5 cm的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比较不同组织中OPN、Pyk2、p-AKT表达情况,分析OPN、Pyk2、p-AKT与舌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舌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生存的危险因素。结果舌癌组OPN、Pyk2、p-AKT表达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Ⅲ~Ⅳ期、高分化、有淋巴结转移舌鳞状细胞癌患者OPN、Pyk2、p-AKT表达阳性率分别高于Ⅰ~Ⅱ期、低-中分化、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P<0.01)。Ⅲ~Ⅳ期、高分化、有淋巴结转移及OPN、Pyk2、p-AKT表达阳性舌鳞状细胞癌患者病死率分别高于Ⅰ~Ⅱ期、低-中分化、无淋巴结转移及OPN、Pyk2、p-AKT表达阴性患者(P<0.05,P<0.01)。Ⅲ~Ⅳ期、高分化、有淋巴结转移以及OPN、Pyk2、p-AKT表达阳性是影响舌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OPN、Pyk2、p-AKT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均明显上调,与癌细胞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可为舌鳞状细胞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状细胞癌 骨桥蛋白 富含脯氨酸的酪氨酸激酶2 磷酸化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预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素对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燕军 刘洪利 +2 位作者 陈勇 闫威 温凯 《天津中医药》 CAS 2018年第9期699-702,共4页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凋亡以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并初探其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Tca8113细胞设空白对照组、大蒜素(50、25、12.5μg/m L)组和顺铂(40μg/m L)组,给药48 h后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的改变并检测...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凋亡以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并初探其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Tca8113细胞设空白对照组、大蒜素(50、25、12.5μg/m L)组和顺铂(40μg/m L)组,给药48 h后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的改变并检测细胞凋亡状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检测B淋巴细胞瘤-2(Bcl-2)m RNA、Bcl-2相关X蛋白(Bax)m 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调控蛋白周期蛋白(cyclin B1、cyclin D1)和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1、CDK2)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大蒜素(50、25μg/m L)组细胞周期G2/M期比例显著提高(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Bcl-2 m RNA表达显著下调且Bax m 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或P<0.01),Bax/Bcl-2值显著提高(P<0.01),cyclin B1蛋白和CDK1蛋白显著上调、cyclin D1蛋白和CDK2蛋白显著下调(P<0.05或P<0.01)。[结论]大蒜素具有促进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凋亡、阻滞细胞有丝分裂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大蒜素影响凋亡相关调控基因及细胞周期相关调控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舌鳞状细胞癌 TCA8113细胞 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在不同皮肤扩张方式中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常谨 刘国林 +2 位作者 刘硕 石培凯 董福生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0期1770-1773,共4页
目的:探讨VEGF在不同皮肤扩张方式中的表达与扩张皮瓣中新生血管的形成关系,建立适合于临床的最佳的皮肤扩张方式。方法:选用6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5大组,随机将动物按不同扩张方式分为5组:A组(反复快速扩张组)、B组(快速扩张组)、C... 目的:探讨VEGF在不同皮肤扩张方式中的表达与扩张皮瓣中新生血管的形成关系,建立适合于临床的最佳的皮肤扩张方式。方法:选用6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5大组,随机将动物按不同扩张方式分为5组:A组(反复快速扩张组)、B组(快速扩张组)、C组(常规扩张组)、D组(植入不扩组)、E组(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扩张皮瓣中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维持1周,A组的VEGF表达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与C组差异不明显(P>0.05);在维持2、3、4周A组与B组、C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维持6周,A组的VEGF表达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维持6周的A组和B组的VEGF表达明显高于维持4周的C组(P<0.05)。结论:反复快速皮肤扩张可明显提高扩张皮瓣中VEGF的合成与分泌,促进血管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扩张术 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康方含药血清对新生大鼠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强 刘霞 +6 位作者 陈勇 闫威 范龙坤 马超 刘国林 郭燕军 王沐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0-23,33,共5页
目的探讨骨康方含药血清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健康雌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骨康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用于制备空白血清,阳性对照组用于制备骨化三醇含药血清,骨康组用于制备骨康方... 目的探讨骨康方含药血清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健康雌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骨康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用于制备空白血清,阳性对照组用于制备骨化三醇含药血清,骨康组用于制备骨康方含药血清。另选1日龄雄性大鼠5只制备成骨细胞,分别用3组血清进行培养。实验结束后比较3组成骨细胞的增殖及周期情况。结果 5%和10%含药血清培养时,阳性对照组和骨康组培养第7天时成骨细胞增值率最高(P<0.05)。20%含药血清培养时,阳性对照组和骨康组培养第5天时成骨细胞增值率最高(P<0.05)。10%含药血清培养时,骨康组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平均影响率较阳性对照组高(P<0.05)。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培养时,阳性对照组和骨康组处于G0/G1期比例低于空白对照组,而S期和G2/M期比例以及PI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骨康组较阳性对照组变化更为明显(P<0.05)。阳性对照组和骨康组在20%含药血清培养时处于G0/G1期比例均最低,而S期和G2/M期比例以及PI最高(P<0.05)。结论骨康方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且高浓度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康方 含药血清 大鼠 成骨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