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荆花胃康胶丸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秀刚 姜红玉 +3 位作者 郑国启 李春英 田树英 刘晨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荆花胃康胶丸 三联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泻宁颗粒对D-IBS患者外周血清IL-18/IL-10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田树英 郑国启 +2 位作者 魏思忱 宋慧 李春英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84-1085,1088,共3页
目的观察痛泻宁颗粒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0例D-IBS患者随机分为痛泻宁颗粒试验组38例(A组)和匹维溴铵(商品名:得舒特)32例(B组),健康对照组30例(C组),疗程均为3周,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分... 目的观察痛泻宁颗粒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0例D-IBS患者随机分为痛泻宁颗粒试验组38例(A组)和匹维溴铵(商品名:得舒特)32例(B组),健康对照组30例(C组),疗程均为3周,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分别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和30名健康志愿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8/IL-10的含量。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6.84%,明显高于B组(6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治疗前IL-18水平明显高于C组,A组治疗后IL-18的水平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仍高于C组。两组患者治疗前IL-10水平明显低于C组,但是在应用药物干预后A组IL-10的水平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仍低于C组。结论痛泻宁颗粒治疗D-IBS安全有效,下调IL-18、上调IL-10是发挥其治疗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白细胞介素10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痛泻宁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带成像放大内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价值 被引量:12
3
作者 苏振华 魏思忱 +1 位作者 王亮 张健康 《胃肠病学》 2015年第11期676-679,共4页
背景:目前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主要通过内镜加病理学检查确诊,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BI-ME)已较大范围应用于CAG的诊断,如何优化该项检查技术仍需进行研讨。目的:探讨NBI-ME诊断CAG、肠化生和上皮内瘤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因CAG复... 背景:目前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主要通过内镜加病理学检查确诊,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BI-ME)已较大范围应用于CAG的诊断,如何优化该项检查技术仍需进行研讨。目的:探讨NBI-ME诊断CAG、肠化生和上皮内瘤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因CAG复查胃镜的患者100例,采用序贯检查方法,即首先在普通白光内镜(C-WLI)下观察,确定病变范围,然后在NBI-ME模式下对病灶局部进行观察,分析胃黏膜腺管开口的形态变化。比较内镜检查结果与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序贯检查方法诊断CAG的敏感性为89.7%,特异性为63.3%;诊断肠化生的敏感性为89.4%,特异性为89.3%;诊断上皮内瘤变的敏感性为84.2%,特异性为95.9%。结论:采用序贯检查方法可明显提高CAG、肠化生和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准确率,能有效指导靶向活检,且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萎缩性 肠化生 上皮内瘤变 窄带成像 放大内镜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微探头在诊治食管黏膜下隆起型病变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亮 于永礼 +1 位作者 魏新亮 刘晨弟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18期1612-1613,共2页
超声微探头可在内镜直视下进行检查操作,具有较高的超声频率,对微小病变显示更加清晰的特点,尤其适合食管黏膜下隆起型病变的诊断[1],我们在普通内镜时发现的68例食管黏膜下隆起型病变进行微探头超声检查与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关键词 食管疾病 超声检查 介入性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胃功能、Hp检测联合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对胃溃疡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9
5
作者 苏振华 王亮 魏思忱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13期37-39,4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胃功能(胃蛋白酶原Ⅰ,Ⅱ及PGR、胃泌素-17)、幽门螺杆菌(Hp)感染联合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对胃溃疡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2月于我院经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BI-ME)诊断为胃溃疡、胃癌,并经病理检查确诊... 目的探讨血清胃功能(胃蛋白酶原Ⅰ,Ⅱ及PGR、胃泌素-17)、幽门螺杆菌(Hp)感染联合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对胃溃疡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2月于我院经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BI-ME)诊断为胃溃疡、胃癌,并经病理检查确诊的患者113例,分为胃溃疡组65例和胃癌组48例,选择体检均合格的健康者65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PGR、胃泌素-17等血清胃功能指标,采用C14呼气试验检测Hp。结果胃溃疡组和胃癌组Hp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胃溃疡组血清PGⅠ、PGR水平显著升高(P<0.05);胃癌组患者血清PGⅠ、PG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胃癌组比较,胃溃疡组PGⅠ、PGR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胃溃疡组、胃癌组的血清G-17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GⅠ、PGⅡ、G-17等血清胃功能指标联合Hp指标的测定并经过NBI-ME进一步测定在胃溃疡及胃癌诊断及预后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 幽门螺杆菌 胃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蛋白酶原联合窄带成像放大内镜指导靶向活检对胃黏膜萎缩、异型增生及早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苏振华 王亮 +6 位作者 魏思忱 王卫卫 孔郁 魏新亮 田树英 郭瑞雪 史晓盟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22期1-3,7,169,共5页
目的评估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BI-ME)在胃黏膜萎缩、异型增生及早癌中指导靶向活检的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8月~2017年5月于我院行普通胃镜(C-WLI)检查可见萎缩、糜烂及凹陷性病变需要内镜随访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复查,即C-WLI组(n=1... 目的评估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BI-ME)在胃黏膜萎缩、异型增生及早癌中指导靶向活检的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8月~2017年5月于我院行普通胃镜(C-WLI)检查可见萎缩、糜烂及凹陷性病变需要内镜随访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复查,即C-WLI组(n=100)和NBI-ME组(n=100),均行病理活检,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检测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性。完善胃蛋白酶原化验,检验其对胃黏膜萎缩及早癌筛查的价值。结果 (1)CWLI和NBI-ME诊断萎缩性胃炎及肠化生的敏感度分别是70.73%和89.41%(P<0.05),特异度分别是55.38%和67.27%(P<0.05),准确度分别是63.90%和78.57%(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萎缩性胃炎及肠化生的诊断NBI-ME优于C-WLI。(2)C-WLI和NBI-ME诊断异型增生及早癌病变的敏感度分别是70.58%和90.58%(P<0.05),特异度分别是53.84%和77.55%(P<0.05),准确度分别是56.67%和79.86%(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异型增生及早癌的诊断NBI-ME优于C-WLI。(3)入选病例诊断萎缩性胃炎及肠化生的患者PGI水平(69.2±9.2)μg/L,PGR值(3.1±1.8),诊断异型增生及早癌的患者PGI水平(65.6±7.6)μg/L,PGR值(3.2±1.2)。结论 (1)胃蛋白酶原筛查有助于提高对萎缩及早癌的诊断;(2)对于胃黏膜萎缩、异型增生及早癌的诊断,NBI-ME优于C-WLI,可用于内镜精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蛋白酶原 窄带成像放大内镜 靶向活检 胃黏膜萎缩 异型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与肝病 被引量:1
7
作者 魏思忱 白文元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16-318,共3页
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s)是大豆中重要的非营养成分,它主要包括染料木苷(genistin)、大豆苷(daidzin)和6甲基大豆苷(glicitin)。大豆经加工、微生物发酵或体外酸水解作用后,释放出游离形式的三羟异黄酮(即金雀异黄酮... 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s)是大豆中重要的非营养成分,它主要包括染料木苷(genistin)、大豆苷(daidzin)和6甲基大豆苷(glicitin)。大豆经加工、微生物发酵或体外酸水解作用后,释放出游离形式的三羟异黄酮(即金雀异黄酮,genistein)和二羟异黄酮(大豆苷原,daidzein),它们可被肠道有效吸收人血从而发挥作用,金雀异黄酮经反复肝肠循环后,大部分在肝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其余以硫酸脂等形式经肾排出。研究发现大豆异黄酮有许多功效,如改善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症状、防治老年人的骨质疏松、预防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作用及对多种肿瘤的抑癌作用。随着大豆异黄酮生物功效的研究进展,其与肝病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近年来它对各种肝病的作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肝病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 早期动脉粥样硬化 金雀异黄酮 葡萄糖醛酸 大豆苷原 生物功效 非营养成分 微生物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力片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68例
8
作者 张秀刚 姜红玉 +3 位作者 郑国启 田树英 刘晨弟 李春英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7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胆汁反流性胃炎 胃力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常规相关指标在恶性腹水患者中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刘莹莹 郑国启 +3 位作者 梁育飞 苏珊珊 尹文杰 张国尊 《临床荟萃》 CAS 2019年第9期819-822,共4页
目的探讨恶性腹水患者血常规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常用临床指标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学首次确诊的恶性腹水249例,评估恶性腹水组与对照组、腹膜恶性间皮瘤(MPeM)与腹膜转移癌(PC)患者的血常规相关指标的差异,分析年龄、性别、... 目的探讨恶性腹水患者血常规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常用临床指标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学首次确诊的恶性腹水249例,评估恶性腹水组与对照组、腹膜恶性间皮瘤(MPeM)与腹膜转移癌(PC)患者的血常规相关指标的差异,分析年龄、性别、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血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 LDH)、化疗治疗及脏器转移对预后的影响。结果确诊恶性腹水的患者249例,MPeM占41%, PC占59%。单因素分析提示性别、NLR、PLR、MLR、血LDH、化疗治疗及脏器转移为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LDH、脏器转移及NLR为恶性腹水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恶性腹水患者血LDH、NLR越低,预后越好,早期积极治疗对提高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水 间皮瘤 肿瘤 预后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脂联素、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肝纤维化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郭瑞雪 魏新亮 魏思忱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2期1666-1668,1672,共4页
目的探索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脂联素(AP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于该院诊断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60例,其中肝纤维化患者30例(肝纤维化组),肝硬化患者30例(肝硬化组),同时... 目的探索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脂联素(AP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于该院诊断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60例,其中肝纤维化患者30例(肝纤维化组),肝硬化患者30例(肝硬化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肝纤维化组及肝硬化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分别于入组当日(0周)、24周、48周检测所有受试者肝功能、APN、MMP-2、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比较各组各指标水平,评价APN及MMP-2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LT)、肝纤维化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3组受试者治疗0、24、48周时APN及MMP-2水平比较,由高至低依次为肝硬化组、肝纤维化、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N、MMP-2水平与AST/ALT、肝纤维化指标间呈正相关(P<0.05);改善组APN及MMP-2水平明显低于未改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APN及MMP-2水平随肝纤维化、肝硬化病程发展而升高,二者水平与肝功能恶化程度、肝纤维化指标均有明显相关性。APN及MMP-2可作为预测及评价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基质金属蛋白酶-2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上腹痛误诊为胆囊炎的腹膜恶性间皮瘤三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郑国启 魏新亮 +1 位作者 杨雨鑫 孙宁宁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5-336,共2页
腹膜恶性问皮瘤(peritoneal malignant mesothehoma,PMM)为原发于腹膜间皮细胞的肿瘤,临床少见,约占间皮瘤的30%。
关键词 腹膜恶性间皮瘤 临床分析 右上腹痛 胆囊炎 误诊 腹膜间皮细胞
原文传递
恶性腹膜间皮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2
作者 魏思忱 郑国启 白文元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2-214,共3页
恶性腹膜间皮瘤(malignant peritoneal mesothelima,MPM)是少见的腹膜恶性肿瘤,多为个案报道[1-2]。MPM约占所有间皮瘤的10%~30%,发病年龄以50~70岁多见,男女比例约2:1,因其起病隐匿,表现多种多样,极易漏诊误诊,且预后... 恶性腹膜间皮瘤(malignant peritoneal mesothelima,MPM)是少见的腹膜恶性肿瘤,多为个案报道[1-2]。MPM约占所有间皮瘤的10%~30%,发病年龄以50~70岁多见,男女比例约2:1,因其起病隐匿,表现多种多样,极易漏诊误诊,且预后多不良,中位生存期仅为6~12个月,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高趋势[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腹膜间皮瘤 中位生存期 恶性肿瘤 个案报道 发病年龄 漏诊误诊 MPM 发病率
原文传递
血清补体C3、C4的表达变化与肝癌患者不同child-pugh分级的关系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亮 王磊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1076-1077,共2页
目的检测肝癌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变化,了解肝癌患者不同child-pugh分级时的机体免疫情况。方法选取肝癌患者115例,无肝病证据,年龄、性别、体重相匹配的正常人50例为对照组,测定血清补体C3、C4的含量。并根据Child-Pugh评分分级分组... 目的检测肝癌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变化,了解肝癌患者不同child-pugh分级时的机体免疫情况。方法选取肝癌患者115例,无肝病证据,年龄、性别、体重相匹配的正常人50例为对照组,测定血清补体C3、C4的含量。并根据Child-Pugh评分分级分组,比较两组间不同Child-Pugh分级状态时补体C3、C4水平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肝癌患者血清补体C3水平总体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补体C4水平也出现明显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hild-Pugh分级由A级至C级分析中,A级患者血清补体C3水平较对照组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体C4的含量没明显改变。Child-Pugh分级B级及C级的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逐渐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补体C3、C4水平与肝功能损伤严重程度相关,结合Child-Pugh分级可更好地反映肝癌患者,不同状态下机体的免疫水平,对临床诊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3/代谢 补体4/代谢 肝肿瘤/代谢/免疫学
原文传递
无痛胃镜下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郑国启 魏思忱 +4 位作者 于永礼 石亮 宋慧 张秀刚 刘晨第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3期22-23,共2页
无痛胃镜在消化疾病诊治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麻醉或患者存在基础疾病,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特别是行无痛胃镜下食管胃静脉曲张治疗的患者,因治疗时间较长、用药量较大,所以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和积... 无痛胃镜在消化疾病诊治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麻醉或患者存在基础疾病,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特别是行无痛胃镜下食管胃静脉曲张治疗的患者,因治疗时间较长、用药量较大,所以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和积极的处理,防止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本研究就我院行无痛胃镜下食管胃静脉曲张治疗的858例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处理对策作一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静脉曲张 胃镜下治疗 无痛胃镜 并发症 临床分析 疾病诊治 不良反应 检查过程
原文传递
负压吸引器的压力调节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孟昭梅 李丽娟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2548-2548,共1页
目的:探讨调整负压吸引器最适宜的压力达到最佳引流效果。方法:将负压吸引器完全下压与下压2/3的引流效果与堵管率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负压吸引器压力的大小对引流效果的影响较大。并不是压力越大负压引流效果越好,而是常见负压压力过... 目的:探讨调整负压吸引器最适宜的压力达到最佳引流效果。方法:将负压吸引器完全下压与下压2/3的引流效果与堵管率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负压吸引器压力的大小对引流效果的影响较大。并不是压力越大负压引流效果越好,而是常见负压压力过大反而引流速度慢并且常有堵管的的现象发生。结论:临床实践总结胃肠减压器下压2/3(压力4 kPa)可以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引流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吸/仪器和设备 压力
原文传递
胆囊恶性腹膜间皮瘤一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雨鑫 孙鑫义 +1 位作者 魏思忱 郑国启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4期42-44,共3页
患者女,68岁,因腹部胀痛不适2个月加重伴突发右上腹剧痛2 h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胀痛不适,以右上腹为重,伴腹部胀满,无发热,伴纳差、食欲不振。2 h前突发右上腹持续性剧痛,阵发性加重,向后背部放射,并伴恶心、呕吐等,... 患者女,68岁,因腹部胀痛不适2个月加重伴突发右上腹剧痛2 h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胀痛不适,以右上腹为重,伴腹部胀满,无发热,伴纳差、食欲不振。2 h前突发右上腹持续性剧痛,阵发性加重,向后背部放射,并伴恶心、呕吐等,无寒战发热。既往37年前有石棉接触史。入院查体:体温36.0℃,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0/80 mm Hg(1 mm Hg=0.133 k 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皮瘤 腹部胀痛 上腹 持续性剧痛 寒战发热 胀满 角蛋白 上皮型 免疫组化标记物 培美曲塞
原文传递
食管小细胞癌伴严重低钠血症
17
作者 郑国启 宋慧 +2 位作者 张秀刚 魏思忱 王秀荣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46-646,共1页
患者男,56岁,因上腹痛3个月余伴吞咽困难1个月于2008年3月8日入院。既往白癜风史30余年。体检:体温36.2℃,脉搏90次/min,呼吸20次/min,动脉血压110/65mmHg(1mmHg=0.133kPa)。神清,表情淡漠,全身皮肤大部分色素脱失,双... 患者男,56岁,因上腹痛3个月余伴吞咽困难1个月于2008年3月8日入院。既往白癜风史30余年。体检:体温36.2℃,脉搏90次/min,呼吸20次/min,动脉血压110/65mmHg(1mmHg=0.133kPa)。神清,表情淡漠,全身皮肤大部分色素脱失,双肺呼吸音清,心率90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肝肋下5cm可及,质中,无触痛,肝区叩痛(+),移动性浊音(-),双膝腱反射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小细胞癌 低钠血症 膝腱反射减弱 肺呼吸音 移动性浊音 吞咽困难 动脉血压 色素脱失
原文传递
超短波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国启 尹斌太 +4 位作者 沈红丽 姜红玉 胡亚民 张秀刚 武金兰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 1997年第4期237-238,共2页
关键词 超短波 幽门螺杆菌感染 治疗
原文传递
泮托拉唑联合麦滋林治疗胃溃疡长期疗效观察
19
作者 田树英 张秀刚 +1 位作者 郑国启 姜红玉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2期5313-5314,共2页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联合麦滋林治疗胃溃疡长期疗效。方法:将胃溃疡并HP感染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标准三联疗法根除HP后,治疗组应用泮托拉唑联合麦滋林;对照组仅用泮托拉唑。结果: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观察黏膜组织学改变试...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联合麦滋林治疗胃溃疡长期疗效。方法:将胃溃疡并HP感染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标准三联疗法根除HP后,治疗组应用泮托拉唑联合麦滋林;对照组仅用泮托拉唑。结果: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观察黏膜组织学改变试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1 a内溃疡复发率治疗组2.9%,对照组24.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麦滋林能提高胃溃疡愈合质量,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药物疗法 苯咪唑类/治疗应用 抗溃疡病药/治疗应用 药物疗法 联合 人类
原文传递
头右侧平卧含水留置胃管22例分析
20
作者 李丽娟 刘玉梅 +2 位作者 刘秀珍 陶瑞敏 孟艳丽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1期7742-7743,共2页
关键词 插管法 胃肠/方法 导管 留置 人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