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耐盐抗寒节水丰产旱碱麦新品种—沧麦16
1
作者 王伟伟 邹景伟 +5 位作者 张玉杰 罗政辉 于亮 赵振杰 王志 钮力亚 《麦类作物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0,共1页
沧麦16是沧州市农林科学院以稳定自育中间材料HXJ2012-49为母本、长麦6135为父本,经过常规杂交和两圃平行交替选育而成的普通小麦品种,2023年2月通过河北省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麦20239001号。1特征特性沧麦16属半冬性中熟抗旱品种,平均... 沧麦16是沧州市农林科学院以稳定自育中间材料HXJ2012-49为母本、长麦6135为父本,经过常规杂交和两圃平行交替选育而成的普通小麦品种,2023年2月通过河北省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麦20239001号。1特征特性沧麦16属半冬性中熟抗旱品种,平均生育期239 d,比对照沧麦6005(下同)早1.5 d。幼苗叶色深绿,苗型为半匍匐,分蘖力、成穗率较高,抗寒性1级,抗春季倒春寒1级。株型紧凑,株高71.9 cm。穗纺锤形,穗长约10 cm,白壳、长芒,颖壳无茸毛,硬质、白粒,籽粒饱满,落黄好。每公顷穗数586.5万,穗粒数32.4个,千粒重42.1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品种 穗纺锤形 成穗率 半冬性 分蘖力 抗旱品种 幼苗叶 特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耐盐相关NAC转录因子的生物信息与表达分析
2
作者 王伟伟 罗政辉 +6 位作者 邹景伟 张玉杰 钮力亚 王志 王奉芝 赵振杰 于亮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7-299,共13页
NAC转录因子对植物抗逆境胁迫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小麦耐盐相关NAC转录因子的生物学信息,对耐盐品种沧麦6005和盐敏感品种科农9204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耐盐相关NAC转录因子,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供试材料进行盐胁迫处理,提取根... NAC转录因子对植物抗逆境胁迫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小麦耐盐相关NAC转录因子的生物学信息,对耐盐品种沧麦6005和盐敏感品种科农9204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耐盐相关NAC转录因子,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供试材料进行盐胁迫处理,提取根部分生组织RNA,反转录为cDNA,对重点候选基因进行qRT-PCR分析。结果表明,共筛选出28个耐盐相关NAC转录因子,其中10个的等电点呈碱性,其余等电点呈酸性,且均为亲水性蛋白;亚细胞定位主要定位在细胞核;蛋白质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为主。经共线性分析,小麦和水稻的NAC转录因子含有多对共线性关系,表明小麦与水稻亲缘关系较近。NAC转录因子启动子区域含有多种与激素响应和逆境胁迫诱导相关顺式作用元件,其中TaNAC24含有顺式调控元件结合位点最多,共有51个。盐胁迫处理后,9个重要基因中,4个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5个基因表达量显著下调,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这些基因可能介导了小麦的抗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盐胁迫 NAC 转录因子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PSIS法的小麦萌发期耐盐性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曹平平 黄素芳 +3 位作者 王志 张宸 王奉芝 王伟 《作物研究》 2023年第6期556-561,共6页
土壤盐渍化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培育耐盐碱小麦品种是保障盐碱地小麦生产的途径之一,小麦材料的耐盐性评价和筛选是培育耐盐小麦新品种的重要基础。沧麦6005是一个国审耐盐碱小麦品种,利用叠氮化钠对沧麦6005进行化学诱变,获... 土壤盐渍化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培育耐盐碱小麦品种是保障盐碱地小麦生产的途径之一,小麦材料的耐盐性评价和筛选是培育耐盐小麦新品种的重要基础。沧麦6005是一个国审耐盐碱小麦品种,利用叠氮化钠对沧麦6005进行化学诱变,获得73个诱变家系,对该家系群体在40%人工海水胁迫下进行萌发期耐盐性鉴定,并采用TOPSIS法进行耐盐性评价。结果表明:(1)在40%人工海水胁迫下,小麦萌发期的芽长、根长、芽鲜质量、根鲜质量均受到盐分离子的抑制作用,下降幅度普遍在50%~60%;(2)采用TOPSIS法和聚类方法相结合,可以实现小麦萌发期耐盐性的评价和等级划分;(3)TOPSIS法与隶属函数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TOPSIS法的计算过程简便、直观、快捷,可以作为小麦耐盐性评价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萌发期 耐盐性评价 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品质与抗性基因的KASP分型检测
4
作者 王志 李寒冰 +3 位作者 王伟 张玉杰 田蜜 王伟伟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51-57,121,共8页
为解析黄淮麦区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主导品种的品质与抗性遗传基础,利用12个小麦品质、抗病、抗旱和抗穗发芽相关的KASP标记对该区99个小麦品种(系)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品质方面,发现33份携带Glu-D1d基因编码的优质麦谷蛋白亚基5... 为解析黄淮麦区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主导品种的品质与抗性遗传基础,利用12个小麦品质、抗病、抗旱和抗穗发芽相关的KASP标记对该区99个小麦品种(系)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品质方面,发现33份携带Glu-D1d基因编码的优质麦谷蛋白亚基5+10类型材料及39份含有Glu-A1基因编码的Ax1/Ax2*强筋单倍型材料;抗病性方面,仅12份具备Lr68叶锈病抗性基因,所有参试材料中均未检出抗赤霉病Fhb1基因;抗穗发芽检测中,TaSdr-B1a、Rio Blanco型及Hap-H抗穗发芽单倍型分别见于9份、73份及13份材料中;抗旱性方面,53份材料为COMT-3B基因的3Ba抗旱单倍型,45份为TaDREB-B1a抗旱单倍型,而89份材料为TaSST-4A基因的A2a抗旱单倍型。由此可知,黄淮麦区小麦品种中,所检测的抗旱基因分布广泛且占比较高,而抗病性方面优异单倍型占比较少,在育种策略上迫切需要强化抗病基因的引入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品质 抗病 抗旱 抗穗发芽 基因检测 KASP分型技术 黄淮麦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