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望都县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崔潇轩 苏春燕 +4 位作者 李新蕊 王蕾 房慧勇 郑开颜 郑玉光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50-554,共5页
目的:掌握河北省望都县野生与栽培药用植物的分布特点及资源变化趋势。方法:采用样地、样线调查方法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通过走访的形式了解栽培药用植物的分布情况。结果:望都县共收集并鉴定了258种野生药用植物,归... 目的:掌握河北省望都县野生与栽培药用植物的分布特点及资源变化趋势。方法:采用样地、样线调查方法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通过走访的形式了解栽培药用植物的分布情况。结果:望都县共收集并鉴定了258种野生药用植物,归属为65科190属,在科水平上主要由优势科和小型科组成。与第三次普查相比,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在此次调查中表现出更高的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栽培药材主要有12种,种植面积较大的为辣椒、白术等。结论:望都县的药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其中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呈现出多样性变化,但种群结构不稳定。该研究已基本掌握了当地野生和栽培药用植物的种类及分布特点,可为当地野生中药资源保护及中药材种植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望都县 中药资源普查 药用植物多样性 Simpson指数 SHANNON-WIENER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母及其不同炮制品的指纹图谱建立与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贾毓欣 刘海帆 +4 位作者 司明东 李新蕊 宋军娜 郑玉光 马东来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2706-2712,共7页
目的:建立知母及其不同炮制品乙醇提取物和丙酮提取物的指纹图谱,并考察其与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方法: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色谱条件分别为色谱柱Thermo BDS Hypersil C18、流... 目的:建立知母及其不同炮制品乙醇提取物和丙酮提取物的指纹图谱,并考察其与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方法: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色谱条件分别为色谱柱Thermo BDS Hypersil C18、流动相乙腈-0.2%醋酸水溶液、流速1.0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8 nm、进样量10μL以及色谱柱XDB-C18、流动相乙腈-0.2%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9 m L/min、柱温30℃、雾化器温度40℃、氮气流速1.6 m L/min、进样量10μL。分别以芒果苷、知母皂苷BⅡ为参照,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绘制20批知母及其炮制品乙醇提取物和丙酮提取物的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标定共有峰。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考察20批知母及其炮制品乙醇提取物和丙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因变量、共有峰峰面积为自变量,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分别分析知母乙醇提取物和丙酮提取物与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结果:从20批知母炮制品乙醇提取物指纹图谱中标定出共有峰8个(M1~M8),指认出芒果苷(色谱峰M7);相似度为0.389~1.000;从丙酮提取物指纹图谱中标定出共有峰7个(S1~S7),指认出知母皂苷BⅡ(色谱峰S5);相似度为0.044~0.999。20批知母及其炮制品乙醇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21.23%~81.39%,生知母显著低于盐知母、酒知母(P<0.001);丙酮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49.73%~83.78%,生知母显著高于盐知母、酒知母、炒知母(P<0.001)。知母乙醇提取物图谱中峰M2~M7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均大于0,与抗氧化活性成正相关;仅峰M7的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大于1。知母丙酮提取物图谱中峰S4~S7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均大于0,与抗氧化活性成正相关;VIP值大小排序依次为峰S5>S6>S4,且VIP值均大于1。结论:成功建立知母乙醇提取物和丙酮提取物的指纹图谱。芒果苷(峰M7)可能是知母乙醇提取物抗氧化作用的主要药效物质;知母皂苷BⅡ(峰S5)、峰S6、峰S4可能是知母丙酮提取物抗氧化作用的主要药效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母 乙醇提取物 丙酮提取物 抗氧化活性 谱-效关系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版《中国药典》成方制剂未收载中药材和饮片问题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勤帅 刘沅龙 +3 位作者 刘灵芝 杨静雯 孙宝惠 郑玉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54-559,共6页
目的 探讨2020年版《中国药典》成方制剂未收载中药材和饮片问题。方法 通过对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附录Ⅲ成方制剂未收载的中药材和饮片名称不规范、基原不规范等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并讨论。结果 基原不规范的品种13个,同物异名的品... 目的 探讨2020年版《中国药典》成方制剂未收载中药材和饮片问题。方法 通过对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附录Ⅲ成方制剂未收载的中药材和饮片名称不规范、基原不规范等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并讨论。结果 基原不规范的品种13个,同物异名的品种8个,来源项缺失的品种267个,炮制品饮片名称、归类不规范的品种2个。结论 对同一中药材及其炮制品存在多基原的品种建议统一基原;对拉丁学名不规范的品种建议规范拉丁学名如煅白石脂无基原描述;对基原相同,但药用部位不同,药材名称不同的品种,建议规范其基原的中文名称;对存在一些错别字、科属名称不全的品种,均应予以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方制剂 2020年版《中国药典》 基原 来源项缺失 同物异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床子炮制历史沿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袁诗农 刘梦桐 +1 位作者 段绪红 郑玉光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3年第3期74-81,共8页
目的:综述中药蛇床子的炮制概况、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为蛇床子不同炮制品的临床合理应用及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借助爱如生古籍库、中国知网、Scifinder等中外文数据库,查阅中药蛇床子的炮制历史沿革、化学成分... 目的:综述中药蛇床子的炮制概况、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为蛇床子不同炮制品的临床合理应用及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借助爱如生古籍库、中国知网、Scifinder等中外文数据库,查阅中药蛇床子的炮制历史沿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相关文献资料,梳理归纳,并形成综述。结果:古代文献记载的蛇床子炮制方法较多,但现行药品标准多以净制为主;现代研究工艺的研究集中在蛇床子素炮制前后的含量变化;其所含的香豆素类、色原酮类、挥发油类等成分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抗肿瘤、抗炎、抗骨质疏松、治疗神经性疾病等方面,具有一定药理作用。结论:据记载蛇床子生品有小毒,多外用,但临床也有内服治疗骨质疏松等病症的报道,故不同炮制品的临床应用有待研究;炮制前后的香豆素类成分变化明显,有可能是蛇床子增效减毒的内在机理之一;本综述可为中药蛇床子后续的炮制作用机理、药效物质基础和药理作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 炮制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香豆素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测定不同采收期酸枣仁中脂肪油成分 被引量:13
5
作者 马东来 李新蕊 +3 位作者 司明东 温子帅 郑玉光 邱峰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1-164,共4页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分析经甲酯化的不同采收期酸枣仁的脂肪油成分组成及相对质量分数的变化。结果表明:3个时期酸枣仁的脂肪油成分总含量增加,经过GC-MS分析共检测出29种脂肪油成分...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分析经甲酯化的不同采收期酸枣仁的脂肪油成分组成及相对质量分数的变化。结果表明:3个时期酸枣仁的脂肪油成分总含量增加,经过GC-MS分析共检测出29种脂肪油成分,包括不饱和脂肪酸类、饱和脂肪酸类、碳氢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这4大类组分。3个时期酸枣仁中均有其特殊的脂肪油成分,同时各时期也有相同的脂肪油成分,其中亚油酸甲酯(33.01%~34.27%)和油酸甲酯(43.66%~45.43%)为各个时期中的主要脂肪油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 脂肪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 采收期 亚油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性状鉴别法的水蛭生药学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侯芳洁 樊伟旭 +1 位作者 杨言言 宋军娜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930-2932,共3页
目的通过微性状鉴别的方法鉴定水蛭及其混伪品,结合DNA鉴别佐证微性状鉴别的准确性,并对市售水蛭药材的重金属含量和酸碱度进行测定,综合评价市售水蛭药材的质量。方法采用3D景深合成技术和3D大图拼接技术对市售水蛭进行微性状鉴别,查... 目的通过微性状鉴别的方法鉴定水蛭及其混伪品,结合DNA鉴别佐证微性状鉴别的准确性,并对市售水蛭药材的重金属含量和酸碱度进行测定,综合评价市售水蛭药材的质量。方法采用3D景深合成技术和3D大图拼接技术对市售水蛭进行微性状鉴别,查阅相关文献比对鉴别,并测定其Cytb序列进行结果验证。采用ICP-MS法测定其重金属的含量及酸碱度。结果通过微性状鉴别可以区分水蛭及其混淆品,其不同品种的水蛭体背颜色及纹理、颚齿的形态、生殖孔所在的环节等微性状特征有明显区别。共鉴定出正品宽体金线蛭Whitmania pigra Whitman、伪品菲牛蛭Poecilobdella manillensis和Erpobdella bscur。DNA鉴别结果与微性状鉴别结果一致。市售水蛭的砷(As)含量容易超标,酸碱度一般均符合规定。结论微性状鉴别可以准确的鉴别水蛭及其混伪品,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蛭 微性状鉴别 DNA鉴别 生药学
原文传递
不同产地柴胡种子的微观及分子鉴定 被引量:2
7
作者 韩晓伟 冯家兴 +2 位作者 靳爱红 卢瑞克 刘灵娣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121-127,共7页
以收集的28份柴胡种子为试材,采用种子外观鉴定和DNA分子鉴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28份柴胡种子间的亲缘关系,以期为DNA条形码和种子的形态特征结合来鉴定柴胡种子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利用ITS2分析北柴胡种子的序列聚为一支,黑柴胡... 以收集的28份柴胡种子为试材,采用种子外观鉴定和DNA分子鉴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28份柴胡种子间的亲缘关系,以期为DNA条形码和种子的形态特征结合来鉴定柴胡种子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利用ITS2分析北柴胡种子的序列聚为一支,黑柴胡聚为一支,抱茎柴胡与窄竹叶柴胡聚为一支,有很好的单系性,与柴胡种子形态特征的分析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种子 形态特征 ITS2 DNA条形码
原文传递
知母多糖复合酶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免疫活性 被引量:9
8
作者 王歆彤 李朋月 +5 位作者 吴兰芳 武英杰 郑玉光 刘丛颖 严玉平 景松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18-227,共10页
本文对知母多糖的提取工艺及体外免疫活性进行研究,为知母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以复合酶提取知母粗多糖,在正交试验确定复合酶比例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知母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DEAE-52纤维素... 本文对知母多糖的提取工艺及体外免疫活性进行研究,为知母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以复合酶提取知母粗多糖,在正交试验确定复合酶比例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知母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DEAE-52纤维素层析柱进行分离得到4种多糖组分APSE-0、APSE-1、APSE-2和APSE-3。以RAW264.7巨噬细胞为研究模型,采用MTT法、Griess法测定知母多糖各组分对细胞增殖能力和一氧化氮(NO)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复合酶比例为:木瓜蛋白酶16000 U/g,纤维素酶1200 U/g,果胶酶1600 U/g。最优提取工艺为酶解时间2 h,液料比15:1(mL/g),酶解温度52℃,在此条件下得率为(10.58%±0.03%)。体外免疫活性实验结果证明,四种知母多糖组分均能明显促进RAW246.7巨噬细胞的增殖,APSE-0、APSE-2和APSE-3均可极显著诱导NO的释放,其中,APSE-2的免疫活性最强,可作为潜在的功能性食品或作为免疫力低下人群的膳食补充剂。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母 多糖 复合酶提取 响应面 得率 免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9
9
作者 樊伟旭 詹志来 +1 位作者 侯芳洁 郑玉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1年第1期137-149,共13页
红参为人参常用炮制品之一,其化学成分主要有皂苷类、挥发油类、糖类、氨基酸类、微量元素等;药理作用研究发现红参主要具有增强免疫、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劳、抗糖尿病、抗肝肾毒性作用等。红参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成分,... 红参为人参常用炮制品之一,其化学成分主要有皂苷类、挥发油类、糖类、氨基酸类、微量元素等;药理作用研究发现红参主要具有增强免疫、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劳、抗糖尿病、抗肝肾毒性作用等。红参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成分,如人参皂苷Rg3、人参皂苷Rh1、人参皂苷Rh2、人参炔醇、精氨酸双糖苷、麦芽酚等,这会使得红参的某些药理作用增强。本文则系统整理了2010~2020年红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红参的质量控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参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指纹图谱与多成分含量测定结合化学计量学的玉屏风散质量评价 被引量:10
10
作者 申亚君 安琪 +5 位作者 丁笑颖 李恒阳 郭龙 郑玉光 郑倩 张丹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1年第7期1121-1128,共8页
建立玉屏风散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并测定其中11种成分的含量,为玉屏风散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采用Shimadzu Inertsil ODS-2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性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 建立玉屏风散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并测定其中11种成分的含量,为玉屏风散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采用Shimadzu Inertsil ODS-2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性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30 nm。15批玉屏风散的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0.83,标定了24个共有峰,指认11个色谱峰,分别为升麻素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亥茅酚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芒柄花苷、白术内酯III、白术内酯I、白术内酯II,含量测定结果分别为0.104~0.449、0.048~0.121、0.047~0.111、0.129~0.550、0.017~0.037、0.025~0.053、0.030~0.118、0.009~0.025、0.148~0.615、0.088~0.382、0.073~0.385。借助SPSS 23.0、SIMCA-P 13.0等软件对15批玉屏风散进行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化学计量学分析,15批样品聚为2类。所建立的玉屏风散质量评价方法稳定性、重复性好,可用于玉屏风散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风散 HPLC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熵赋权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北苍术提取工艺 被引量:8
11
作者 赵艳云 张建云 +6 位作者 郑开颜 谷仙 王乾 郭龙 李旻辉 郑玉光 房慧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6-90,I0032,共6页
目的利用赋权法-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北苍术的最优提取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结合信息熵-响应面法,以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Ι、β-桉叶醇、苍术素的含量为评价指标,赋予各成分权重系数,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提取... 目的利用赋权法-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北苍术的最优提取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结合信息熵-响应面法,以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Ι、β-桉叶醇、苍术素的含量为评价指标,赋予各成分权重系数,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提取溶剂、料液比、提取时间进行考察,计算综合评分优化北苍术提取工艺。结果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甲醇浓度87.77%、超声时间44.80 min、物料比为1∶19.23(g·mL^(-1)),综合评分M为0.97。考虑到实际操作,确定最终提取工艺,即料液比为1∶20(g·mL^(-1)),提取时间为45 min、溶剂浓度为90%。通过进行3次平行验证实验,计算综合评分分别为0.9745、0.9656、0.9752,其RSD为0.55%。结论HPLC法适用于北苍术中4种成分的同时测定,优化后的提取工艺方法简便,稳定可行,可为北苍术多成分提取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苍术 熵权法 Box-Behnken响应面法 白术内酯Ⅲ 白术内酯Ι Β-桉叶醇 苍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芥叶及穗的抗菌效果和成分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苏畅 赵艳云 +3 位作者 冯媛 张兰兰 郑玉光 郑开颜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03-1111,共9页
目的:研究荆芥叶、穗挥发油总含量及组成成分的差异,比较叶、穗挥发油对不同菌株的抗菌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荆芥叶、穗中的挥发油,并采用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结合滤纸片法、肉汤稀释法研究其抗菌活性。结果:萜类是荆芥挥... 目的:研究荆芥叶、穗挥发油总含量及组成成分的差异,比较叶、穗挥发油对不同菌株的抗菌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荆芥叶、穗中的挥发油,并采用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结合滤纸片法、肉汤稀释法研究其抗菌活性。结果:萜类是荆芥挥发油的主要组成部分,含量为94.88%。荆芥叶中挥发油含量高于荆芥穗,但各成分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荆芥叶中挥发油提取率为2.00%,薄荷酮含量为46.40 mg·mL^(-1),胡薄荷酮含量为2.52 mg·mL^(-1)。荆芥穗中挥发油提取率为1.60%,薄荷酮含量为8.27 mg·mL^(-1),胡薄荷酮含量为12.90 mg·mL^(-1)。叶、穗挥发油对枯草芽孢杆菌等4种供试菌有抗菌作用,对伤寒杆菌、大肠杆菌作用的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6,1/24和1/12,1/24 mg·mL^(-1)。结论:荆芥挥发油可作为抗菌剂使用,且叶、穗挥发油的抗菌效果与1-辛烯-3-醇、薄荷酮、胡薄荷酮、氧化石竹烯的含量存在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芥 挥发油 GC-MS 抗菌活性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原文传递
紫苏叶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和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馨平 聂黎行 +1 位作者 康帅 马双成 《中国药事》 CAS 2023年第10期1193-1212,共20页
目的:对紫苏叶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的综述,为紫苏叶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对近年来紫苏叶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质量控制研究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与结论:从紫苏叶中分离或鉴定得到7类共200余个成分,... 目的:对紫苏叶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的综述,为紫苏叶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对近年来紫苏叶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质量控制研究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与结论:从紫苏叶中分离或鉴定得到7类共200余个成分,包括挥发油、黄酮、花青素、酚酸、三萜、氨基酸和糖共7类化合物,其中以挥发油成分最为丰富。现代研究表明,紫苏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过敏、抗肿瘤、抗血栓、抗抑郁等丰富的药理作用。紫苏叶中挥发性成分主要采用HSGC/MS、GC-MS等方法测定,迷迭香酸和多酚等非挥发性成分主要采用HPLC-PDA、UFLC-Q-TOF-MS等方法测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紫苏叶各论收载的质量控制项目可望进一步完善;建议针对紫苏叶片颜色与其化学成分及质量的相关性开展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叶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北沙参干预糖尿病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古军霞 孙会改 +4 位作者 李阳 郑玉光 郑倩 严玉平 韩晓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64-269,共6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研究北沙参干预糖尿病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MSP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分析平台筛选北沙参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GEO数据库筛选糖尿病疾病靶点,对靶点取交集,得到北沙参治疗糖尿病的预测靶点。String数据库和Cytos...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研究北沙参干预糖尿病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MSP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分析平台筛选北沙参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GEO数据库筛选糖尿病疾病靶点,对靶点取交集,得到北沙参治疗糖尿病的预测靶点。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建立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从中提取Degree>81的点,再提取Betweenness≥400的节点,构建新的子网络,获得PPI中的关键节点基因。clusterProfiler软件对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分析,得到主要的基因功能和信号通路。“AutoDock”和“PyMOL”进行北沙参药物活性成分与关键基因靶点的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出8种活性成分、58个预测靶点,核心靶点主要有丝裂原活化蛋白MAPK、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血清高迁移率蛋白IL1B、紧密连接蛋白CLDN4等,所涉及的主要信号通路有内分泌抵抗、NF⁃Kappa B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等。结论北沙参可能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清热养阴、祛湿化痰、益气健脾等作用来参与糖尿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沙参 糖尿病 分子机制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六神曲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梅 木盼盼 +4 位作者 安琪 薛紫鲸 郭龙 郑玉光 张丹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0年第3期39-43,共5页
目的:研究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六神曲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以六神曲为原料,以总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法考察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溶剂浓度对六神曲提取效果的影响。根据Box-Behnken原理,采用3因素3水平响应面试验设计... 目的:研究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六神曲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以六神曲为原料,以总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法考察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溶剂浓度对六神曲提取效果的影响。根据Box-Behnken原理,采用3因素3水平响应面试验设计进行优化。结果:溶剂浓度对六神曲的提取效果影响最大,其次是提取时间和药材重量。响应面法优化得六神曲中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的最适条件为:超声时间28 min、乙醇浓度77%、料液比13 g:30 mL,在此条件下六神曲中总黄酮提取率为0.046%,模型预测值为0.049%,二者相对偏差小于5%。结论:方程拟合良好,说明响应面优化所得的六神曲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神曲 总黄酮 超声辅助提取法 响应面法 BOX-BEHNKEN设计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动物药的归类及其研究概述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利霄 申亚君 +1 位作者 侯芳洁 郑倩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24期82-87,132,共7页
动物药是我国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生态环境被破坏,造成动物野生资源在逐渐减少。同时,目前养殖技术不成熟,使得动物药价格昂贵,市场上伪品较多、品种混乱现象严重。该研究对近年来常见动物药进行了整理归类,将其分为环节动物、哺... 动物药是我国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生态环境被破坏,造成动物野生资源在逐渐减少。同时,目前养殖技术不成熟,使得动物药价格昂贵,市场上伪品较多、品种混乱现象严重。该研究对近年来常见动物药进行了整理归类,将其分为环节动物、哺乳动物、脊椎动物、节肢动物等4大类药品,为动物药的鉴别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药 混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显微鉴别和可视化探针技术的砂仁鉴别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郭利霄 齐兰婷 +3 位作者 申亚君 刘钊 郑玉光 侯芳洁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4-298,共5页
目的应用显微鉴别和基于ITS2序列差异的可视化探针杂交技术鉴别阳春砂、疣果砂仁、海南假砂仁。方法采用徒手切片法对砂仁及其混淆品的种子进行制片并观察其显微生物。然后提取阳春砂、疣果砂仁、海南假砂仁的总基因组DNA,PCR扩增其ITS... 目的应用显微鉴别和基于ITS2序列差异的可视化探针杂交技术鉴别阳春砂、疣果砂仁、海南假砂仁。方法采用徒手切片法对砂仁及其混淆品的种子进行制片并观察其显微生物。然后提取阳春砂、疣果砂仁、海南假砂仁的总基因组DNA,PCR扩增其ITS2序列,回收PCR产物并连接T载体,筛选阳性质粒并测序,根据测序所得ITS2序列设计阳春砂的专属荧光探针,并取探针1 ng与砂仁及其混淆品的ITS2 PCR扩增产物进行液相杂交。反应条件:95℃变性5 min,70℃退火30 s,在489 nm荧光下进行激发检测。结果阳春砂与其混淆品的显微结构区别主要在于色素层的层数和外胚乳细胞的形状。所设计的专属探针仅与阳春砂ITS2 PCR产物特异性结合,而不与其混淆品结合。亦可以通过荧光的强弱来定量鉴别中成药中砂仁的掺伪现象。结论通过显微鉴别和基于ITS2序列差异的可视化探针杂交技术能够很好地鉴别砂仁的真伪,且不要求中药的具体形式,方法简便快捷、成本低、技术门槛低,开拓了更加便捷、准确的砂仁药材的鉴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春砂 显微鉴别 ITS2 可视化杂交
原文传递
U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比较当归和欧当归药材的成分差异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亚丹 陈明慧 +4 位作者 闫建功 马萧 姚令文 戴忠 马双成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7214-7220,共7页
目的 建立当归Angelica sinensis和欧当归Levisticum officinal药材的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寻找二者的成分差异,从而为建立欧当归掺伪当归的鉴别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UPLC法建立指纹图谱,色谱柱为Waters Cortecs T3柱(100 mm&... 目的 建立当归Angelica sinensis和欧当归Levisticum officinal药材的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寻找二者的成分差异,从而为建立欧当归掺伪当归的鉴别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UPLC法建立指纹图谱,色谱柱为Waters Cortecs T3柱(100 mm×2.1 mm,1.6μm);流动相为0.1%甲酸乙腈溶液-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4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为210 nm。采用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层次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对2种药材的指纹图谱进行评价,寻找2者的成分差异。采用UPLC-MS/MS及NMR波谱等技术对主要差异性成分进行鉴定。结果 从当归和欧当归指纹图谱中分别识别出23个和19个共有峰,与当归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相比,当归样品组内有3批样品相似度较低,为0.59~0.80,其余样品相似度均大于0.99,而欧当归与之相比,相似度在0.53~0.94,且组内差异较大。PCA和HCA结果显示,当归和欧当归可明显分为2组,对区分贡献较大的色谱峰有6个,鉴定为色氨酸、阿魏酸、E-藁本内酯、欧当归内酯A异构体、绿原酸和法卡林二醇,其中后2种成分在欧当归中含量较高,其余成分在当归中含量较高。结论 建立的U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评价方法,简便可行,可有效区分当归和欧当归并揭示其差异性成分,为当归的质量控制及掺伪欧当归鉴别方法建立提供依据。同时首次从欧当归中分离得到法卡林二醇,该化合物为欧当归区别于当归的主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欧当归 UPLC指纹图谱 化学计量学 法卡林二醇 色氨酸 阿魏酸 E-藁本内酯 欧当归内酯A异构体 绿原酸
原文传递
基于多成分含量测定结合化学计量学考察甘草不同提取方法对药效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东来 吴萌 +5 位作者 司明东 贾毓欣 李菁 左赛杰 楚立 楚溪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CAS 2022年第6期10-16,32,共8页
以9个产地甘草药材为原料,通过水浴回流法、超声波辅助法和微波辅助法获得甘草药材提取物,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测定甘草药材中芹糖甘草苷、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甘草查尔酮B、甘草素、刺甘草查尔酮以及甘草酸的含量,并建立指... 以9个产地甘草药材为原料,通过水浴回流法、超声波辅助法和微波辅助法获得甘草药材提取物,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测定甘草药材中芹糖甘草苷、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甘草查尔酮B、甘草素、刺甘草查尔酮以及甘草酸的含量,并建立指纹谱图。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甘草药材溶出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建立的甘草指纹谱图中有30个共有峰,通过对照品指认出芹糖甘草苷、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甘草查尔酮B、甘草素、刺甘草查尔酮和甘草酸7个峰;不同提取方法甘草药材的相似度为0.832~0.985;利用PCA和OPLS-DA分析将不同提取方法甘草药材划分为3类,分别对应3种提取方法,共确定9个差异标志物,影响显著性排序分别为峰25>峰12(芹糖异甘草苷)>峰20>峰9>峰14>峰18>峰30>峰13>峰29。9批甘草药材中7种药效成分的含量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时最高,分别是超声波辅助法的113%~135%,水浴回流法的115%~150%。微波辅助法对甘草药材溶出成分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UPLC指纹谱图 甘草酸 微波辅助法 超声辅助法
原文传递
基于多成分含量测定和化学计量学的不同基原白芷药材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石欢 封燮 +5 位作者 常雅晴 张丹 王蕾 郑玉光 郑倩 郭龙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676-3684,共9页
目的采用指纹图谱、多成分含量测定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和比较不同基原白芷药材(白芷Angelica dahurica和杭白芷Angelica dahurica var.formosana)的化学成分,为白芷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方法及数据支撑。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目的采用指纹图谱、多成分含量测定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和比较不同基原白芷药材(白芷Angelica dahurica和杭白芷Angelica dahurica var.formosana)的化学成分,为白芷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方法及数据支撑。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白芷和杭白芷药材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建立不同基原白芷药材化学指纹图谱;在此基础上,对白芷和杭白芷药材中的花椒毒酚、水合氧化前胡内酯、白当归素、花椒毒素、佛手柑内酯、氧化前胡素、欧前胡素、珊瑚菜素和异欧前胡素9种香豆素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进一步应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对白芷与杭白芷进行区分与比较,寻找差异化合物。结果建立了不同基原白芷药材的化学指纹图谱,共标定了11个共有峰,所建立的化学指纹图谱专属性良好,可用于白芷药材的质量评价;多成分含量测定和化学计量学结果表明,白芷和杭白芷药材中所含香豆素类成分种类无差异,但香豆素类成分含量有明显差异;佛手柑内酯、珊瑚菜素、异欧前胡素、氧化前胡素和花椒毒素为白芷和杭白芷药材间的差异性化合物,可以作为区分和鉴别二者的质量标志物。结论基于指纹图谱、多成分含量测定和化学计量学方法,明确了白芷和杭白芷药材化学成分差异,为不同基原白芷药材的质量控制和基原鉴定提供了分析方法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芷 杭白芷 指纹图谱 佛手柑内酯 珊瑚菜素 异欧前胡素 氧化前胡素 花椒毒素 化学计量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