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噬-凋亡平衡调控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赵艳萌 高维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2-135,I0018,共5页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自噬和凋亡均被激活。适度自噬可以促进神经元存活,抑制凋亡,而自噬过度则会加速神经元凋亡。如何将自噬控制在适度范围内,维持神经元自噬-凋亡平衡,从而减轻神经损伤是目前脑缺血防治研究的热点。自噬-凋亡的平...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自噬和凋亡均被激活。适度自噬可以促进神经元存活,抑制凋亡,而自噬过度则会加速神经元凋亡。如何将自噬控制在适度范围内,维持神经元自噬-凋亡平衡,从而减轻神经损伤是目前脑缺血防治研究的热点。自噬-凋亡的平衡调控涉及多重机制,以此为切入点对中医药干预作用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就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神经元自噬-凋亡平衡的作用、调控机制及中医药的干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自噬-凋亡平衡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调控细胞自噬治疗脊髓损伤的方法、技术及未来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雅欣 林一璨 +3 位作者 郭伊诺 张博 马玉滢 贺小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2116-2123,共8页
背景:中医疗法如中医药及针灸取穴通过调节自噬在脊髓损伤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效果,并逐渐在脊髓损伤的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目的:总结中医药调控细胞自噬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方法:以“spinal cord injury,autophagy,traditional Ch... 背景:中医疗法如中医药及针灸取穴通过调节自噬在脊髓损伤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效果,并逐渐在脊髓损伤的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目的:总结中医药调控细胞自噬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方法:以“spinal cord injury,autophagy,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ignal”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以“脊髓损伤、自噬、中医、信号通路”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14年1月至2022年1月,排除与文章研究目的无关及重复性文章,纳入符合标准的72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从脊髓损伤的中医机制及治疗来说,脊髓损伤早期一系列症状常是由于督脉受损引起,与受损后产生气滞血瘀密切相关,因此可以进行活血化瘀和督脉论治。②自噬的中医理论主要联系“阴阳”和“气血”,并且根据不同疾病主要围绕脾、肝、肾进行脏腑辨证。③大量实验研究表明,中医药及针灸可以调控细胞自噬蛋白、信号通路的表达且可以有效抑制脊髓损伤后的炎症反应,有利于减轻脊髓损伤后炎症反应并保护脊髓神经元,改善损伤后运动及神经元的受损情况。④中医药调控细胞自噬治疗脊髓损伤是目前研究热点,但大部分研究停留在理论阶段,有些中医疗法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⑤中医药领域对自噬的研究与西医相比较少,其中通过调控自噬治疗脊髓损伤研究的科研力度尤其应该加强。⑥未来希望研究者们对典型中医药进行配伍,联合针灸、西药治疗,进行针对性实验研究,以期找到治疗脊髓损伤更有效的中医疗法及中西结合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自噬 脊髓损伤 信号通路 中医药 针灸 神经 机制 阴阳 气血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单玉栋 高维娟 《中医药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115-120,共6页
补阳还五汤是益气活血的代表方,其根据气虚血瘀理论而立,具有补气行血、活血化瘀的作用,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防治。梗死组织周边缺血半暗带的恢复再通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首选治疗方法,然而脑血流再灌注会引起一系列的病理过程,... 补阳还五汤是益气活血的代表方,其根据气虚血瘀理论而立,具有补气行血、活血化瘀的作用,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防治。梗死组织周边缺血半暗带的恢复再通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首选治疗方法,然而脑血流再灌注会引起一系列的病理过程,这被称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研究显示,CIRI主要通过脑神经元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增强、钙超载、氧自由基损伤、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途径造成神经细胞损伤。补阳还五汤可以通过抑制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减轻钙超载、抑制氧自由基损伤、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等防治CIRI。本文研究近年来发表的补阳还五汤防治CIRI的相关文献,现将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防治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基于血管内皮细胞间连接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保护作用 被引量:8
4
作者 杜澍金 张冬 +3 位作者 张豪 张紫微 周晓红 高维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37-41,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血管内皮间连接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I/R组)、模型+黄芪甲苷组(AST-IV组)。Sham组只分离、暴露颈...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血管内皮间连接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I/R组)、模型+黄芪甲苷组(AST-IV组)。Sham组只分离、暴露颈部血管,不插线栓,其余各组大鼠以改良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4 h。AST-IV组于再灌注的同时经腹腔注射黄芪甲苷(20 mg/kg)。ZEA LONGA评分法评价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检测脑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Western blot检测缺血侧脑组织血管内皮间连接蛋白β-链蛋白(β-catenin)和密封蛋白5(claudin-5)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严重(P<0.05),脑梗死体积明显增加(P<0.05),脑组织病理改变明显,claudin-5和β-catenin表达下调(P<0.05)。与I/R组相比,AST-IV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减轻(P<0.05),脑梗死体积减小(P<0.05),脑组织病理改变减轻,β-catenin和claudin-5表达增多(P<0.05)。结论黄芪甲苷可明显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可能与促进缺血区脑组织血管内皮间连接蛋白claudin-5和β-catenin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脑缺血 再灌注 内皮间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5
作者 杜澍金 高维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32-1532,F0003,F0004,共3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堵塞导致局部脑组织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引起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性损伤,并出现一系列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黄芪甲苷是我国传统益气中药黄芪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黄芪甲苷对缺血缺氧性脑...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堵塞导致局部脑组织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引起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性损伤,并出现一系列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黄芪甲苷是我国传统益气中药黄芪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黄芪甲苷对缺血缺氧性脑血管疾病有神经保护作用,可缓解血供恢复后出现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有待深入探索。综合近期文献资料,本文就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机制及黄芪甲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改善作用进行述评,包括改善能量代谢、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细胞内钙超载、抑制细胞凋亡、保护血脑屏障等,以期为黄芪甲苷作为神经保护药物在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保护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调控自噬减轻氧糖剥夺/复氧复糖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研究 被引量:30
6
作者 靳晓飞 张彐宁 +1 位作者 周晓红 高维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3-58,共6页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氧糖剥夺/复氧复糖PC12细胞自噬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PC12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即氧糖剥夺/复氧复糖组)、黄芪甲苷组、自噬抑制剂+黄芪甲苷组。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ELISA法检测MDA含量、SOD和GSH-Px活性;...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氧糖剥夺/复氧复糖PC12细胞自噬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PC12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即氧糖剥夺/复氧复糖组)、黄芪甲苷组、自噬抑制剂+黄芪甲苷组。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ELISA法检测MDA含量、SOD和GSH-Px活性;透射电镜和MDC荧光染色检测自噬小体;Western blot检测Beclin1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细胞活性降低(P<0.05),MDA含量增多、SOD和GSH-Px活性下降(P<0.05),可见自噬小体,Beclin1表达增多(P<0.05);与模型组相比,黄芪甲苷组细胞活性升高(P<0.05),MDA含量减少、SOD和GSH-Px活性升高(P<0.05),自噬小体数量增多(P<0.05),Beclin1表达增多(P<0.05);当给予自噬抑制剂处理时,自噬抑制剂在减轻自噬的同时,可明显拮抗黄芪甲苷的抗氧化作用。结论黄芪甲苷可通过上调自噬减轻氧糖剥夺/复氧复糖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自噬 氧化应激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糖剥夺/复氧复糖 PC1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蕊异黄酮抑制氧糖剥夺/复氧复糖PC12细胞凋亡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彐宁 靳晓飞 +2 位作者 周晓红 张颖 高维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693-1698,共6页
目的研究毛蕊异黄酮对氧糖剥夺/复氧复糖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对数生长期PC12细胞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毛蕊异黄酮组(Calycosin,0.07μmol·L^-1)和尼莫地平组(Nimodipine,5.00μmol·L^-1,... 目的研究毛蕊异黄酮对氧糖剥夺/复氧复糖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对数生长期PC12细胞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毛蕊异黄酮组(Calycosin,0.07μmol·L^-1)和尼莫地平组(Nimodipine,5.00μmol·L^-1,阳性对照药组)。用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和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和凋亡指数;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Bax/Bcl-2比值;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和凋亡指数明显升高(P<0.05),Bax/Bcl-2比值和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Model组相比,Calycosin组和Nimodipine组细胞存活率均明显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和凋亡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Bax/Bcl-2比值和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毛蕊异黄酮可明显提高氧糖剥夺/复氧复糖PC12细胞存活率,抑制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毛蕊异黄酮调控凋亡蛋白Bax、Bcl-2、caspase-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蕊异黄酮 缺血性中风 氧糖剥夺/复氧复糖 细胞凋亡 PC12细胞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黄芪、葛根有效组分复方介导铁调素干预AD细胞模型ADAM10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马冬雪 高维娟 +3 位作者 刘真一 张红军 王嘉颖 董贤慧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198-2204,共7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黄芪、葛根有效组分复方介导铁调素(hepcidin,HAMP)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细胞模型淀粉样前体蛋白水解中关键酶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0(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10,ADAM10)表达的影响。方法... 目的:探讨淫羊藿、黄芪、葛根有效组分复方介导铁调素(hepcidin,HAMP)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细胞模型淀粉样前体蛋白水解中关键酶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0(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10,ADAM10)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系HT22,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Aβ组(Aβ25-35诱导HT22细胞建立AD细胞模型)、RNAi组(沉默HAMP基因)、Aβ+RNAi组(建立AD细胞模型并沉默HAMP基因)和Aβ+TCM组(建立AD细胞模型并应用淫羊藿、黄芪、葛根有效组分复方处理)、RNAi+TCM组(沉默HAMP基因并应用淫羊藿、黄芪、葛根有效组分复方处理)、Aβ+RNAi+TCM组(建立AD细胞模型沉默HAMP基因并应用淫羊藿、黄芪、葛根有效组分复方处理)。应用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AMP的沉默效率应用免疫荧光、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ADAM10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β组、RNAi组和Aβ+RNAi组中的ADAM10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Aβ组比较,Aβ+RNAi组中ADAM10表达显著降低(P<0.05),Aβ+TCM组中ADAM10表达显著增高(P<0.05);与RNAi组比较,Aβ+RNAi组中的ADAM10表达显著降低(P<0.05),RNAi+TCM组中的ADAM10表达显著增高(P<0.05);与Aβ+RNAi组比较,Aβ+RNAi+TCM组中的ADAM10表达显著增高(P<0.05)。结论:淫羊藿、黄芪、葛根有效组分复方可上调AD细胞模型ADAM10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HAMP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淫羊藿 黄芪 葛根 铁调素 HT2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NK1/Parkin介导线粒体自噬对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靳晓飞 高维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447-2451,共5页
脑卒中具有发病突然、起病急骤、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等特点,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具有更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脑卒中主要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和致死致残率不断攀升,占全部脑卒中的6... 脑卒中具有发病突然、起病急骤、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等特点,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具有更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脑卒中主要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和致死致残率不断攀升,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2,3〕。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兴奋性氨基酸毒性、钙离子超载、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线粒体功能障碍等,且这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形成恶性循环,最终造成不可逆性脑损伤〔4,5〕。研究发现,线粒体功能障碍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因线粒体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线粒体自噬与缺血性脑卒中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自噬 线粒体自噬 PINK1 PARK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对缺血性脑卒中可预防性危险因素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0
作者 马秀娟 高维娟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1年第2期61-64,共4页
缺血性脑卒中(IS)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致死、致残率高,加强对IS的一级预防,降低发病率是减轻疾病危害的重要手段。根据脑卒中防治指南的规定,强化对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可控因素的管理可降低高危人群发病风险。研究表明,补阳还... 缺血性脑卒中(IS)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致死、致残率高,加强对IS的一级预防,降低发病率是减轻疾病危害的重要手段。根据脑卒中防治指南的规定,强化对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可控因素的管理可降低高危人群发病风险。研究表明,补阳还五汤多靶点、多环节对三者进行调节和治疗,可防治脑卒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缺血性脑卒中 一级预防 治未病 多靶点 多环节 高血压 糖尿病 血脂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促内、外源性神经干细胞治疗脑缺血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小月 孙贺辰 周晓红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1年第3期59-61,共3页
以缺血性中风为首的脑中风(脑缺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会造成神经元急性坏死并触发神经元迟发性凋亡。神经干细胞(NSCs)是具有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能力又能够自我更新的细胞。脑缺血时肌体诱导内源性NSCs的增殖和分... 以缺血性中风为首的脑中风(脑缺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会造成神经元急性坏死并触发神经元迟发性凋亡。神经干细胞(NSCs)是具有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能力又能够自我更新的细胞。脑缺血时肌体诱导内源性NSCs的增殖和分化,或者移植外源性NSCs,对脑缺血的治疗和神经功能的恢复都有积极作用。补气药黄芪中主要活性成分黄芪甲苷,具有脑损伤保护和神经保护等多种药理作用,对内、外源性NSCs的增殖分化有一定的影响,在脑缺血治疗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黄芪甲苷 缺血性中风 脑缺血 脑损伤保护 神经保护 神经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卒中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侯晓婵 高维娟 《河北中医》 2020年第12期1916-1920,共5页
缺血性卒中属中医学“中风”范畴,是目前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急危重症之一,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该病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大量研究证实,补阳还五汤可有效治疗缺血性卒中,减轻缺血再灌注对脑组织的损伤,可能与抗血小板凝集、减轻细胞凋亡、... 缺血性卒中属中医学“中风”范畴,是目前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急危重症之一,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该病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大量研究证实,补阳还五汤可有效治疗缺血性卒中,减轻缺血再灌注对脑组织的损伤,可能与抗血小板凝集、减轻细胞凋亡、抗氧化应激与兴奋性毒性、调节自噬与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有关。现就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缺血性卒中 凋亡 自噬 内质网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微循环障碍及其引起糖尿病肾病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均广 周晓红 高维娟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415-419,共5页
微循环是血液与组织间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由糖尿病相关因素导致的微循环结构和功能异常称为糖尿病微循环障碍。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微循环障碍的表现之一,是慢性肾脏病变(chronickid neydisease,CKD)的一... 微循环是血液与组织间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由糖尿病相关因素导致的微循环结构和功能异常称为糖尿病微循环障碍。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微循环障碍的表现之一,是慢性肾脏病变(chronickid neydisease,CKD)的一种重要类型,也是终末期肾衰竭(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原因。据统计,我国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其中2型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type2,T2DM)患者DN患病率为20%~40%,且呈逐年上升趋势[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循环障碍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燕赵医学“温补脾肾”理论探讨阿尔茨海默病病因病机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佳明 马玉滢 +2 位作者 张博 李佳璇 董贤慧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3年第2期61-65,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其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明确。中医中药防治AD具有其独特优势。AD病位在脑,病性为本虚标实。依据燕赵医学体系中易水学派“温补脾肾”理论分析,认为“脾肾两虚,脑髓失养,痰瘀互结,痹阻脑络...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其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明确。中医中药防治AD具有其独特优势。AD病位在脑,病性为本虚标实。依据燕赵医学体系中易水学派“温补脾肾”理论分析,认为“脾肾两虚,脑髓失养,痰瘀互结,痹阻脑络”为AD的基本病机。早期干预是延缓AD进展的重要方法,故着眼发病之本“脾肾两虚”论治是一可行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呆证 温补脾肾 脾肾两虚 痰瘀阻络 燕赵医学 易水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对缺血缺氧性脑血管内皮损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杜澍金 高维娟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21期3720-3723,共4页
黄芪甲苷是中药黄芪的主要活性单体,具有免疫调节、抗炎、抗凋亡、神经保护、血管重构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大多数脑血管疾病都是由于血管内皮损伤、通透性增加所致,因此积极控制损伤因素,保护血管内皮功... 黄芪甲苷是中药黄芪的主要活性单体,具有免疫调节、抗炎、抗凋亡、神经保护、血管重构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大多数脑血管疾病都是由于血管内皮损伤、通透性增加所致,因此积极控制损伤因素,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改善损伤引起的血管屏障的破坏,对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有重要作用。综合近期的研究,就血管内皮的损伤机制及黄芪甲苷对其保护作用进行综述,以期进行进一步研究,并为其在临床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内皮 血管 通透性 内皮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线粒体氧化损伤和PKCε-Nampt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尹美娟 刘真一 +4 位作者 靳晓飞 周晓红 高钰 赵月眸 高维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6,共8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线粒体氧化损伤及PKCε-Nampt通路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14.3 g/kg)和依达拉奉组(3 mg/kg),除假手术组外均采用MCAO法建立脑I/R损伤模型,术后24 h各组给...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线粒体氧化损伤及PKCε-Nampt通路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14.3 g/kg)和依达拉奉组(3 mg/kg),除假手术组外均采用MCAO法建立脑I/R损伤模型,术后24 h各组给予相应剂量药物,给药7 d后通过神经功能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免疫荧光检测神经元标志物MAP-2表达,观察神经元损伤情况,检测ROS、MDA水平和SOD活性评价氧化损伤情况,荧光探针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修饰酶循环法检测NAD^(+)/NADH比值,Western blot法检测PKCε、p-PKCε、Nampt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p-PKCε、Nampt蛋白阳性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评分降低(P<0.05),脑组织MAP-2荧光强度增强(P<0.05),神经元损伤减轻,脑组织ROS、MDA水平降低(P<0.05),SOD活性、线粒体膜电位、NAD^(+)/NADH比值升高(P<0.05),p-PKCε、Nampt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通过激活PKCε-Nampt信号通路、提高线粒体功能来减轻大鼠脑I/R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 PKCΕ NAMP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通过notch信号通路增强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保护作用 被引量:20
17
作者 张紫微 翟羽 +3 位作者 张怡 靳晓飞 董贤慧 高维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58-863,共6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通过调控Notch信号通路增强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使用改良线栓堵塞法。给药组于术后补阳还五汤灌胃处理。神经干细胞在造模24 h后移植于缺血侧纹状体区。移植...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通过调控Notch信号通路增强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使用改良线栓堵塞法。给药组于术后补阳还五汤灌胃处理。神经干细胞在造模24 h后移植于缺血侧纹状体区。移植14 d后,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脑梗死体积、脑组织细胞受损情况以及缺血侧Notch1、Hes1、Hes5蛋白的变化,采用Zea Longa神经功能行为学评分、TTC染色、HE染色、Western blot检测观察。结果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明显,脑梗死体积明显,脑组织细胞损伤严重,Notch1、Hes1、Hes5蛋白表达增高(P<0.05);与移植组相比,补阳还五汤加移植组神经功能学评分明显降低,脑组织细胞损伤情况明显缓解,蛋白水平明显上调(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以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干细胞移植后的脑保护作用,其机制与上调Notch1、Hes1、Hes5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神经干细胞移植 补阳还五汤 大鼠 NOTCH信号通路 HES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beclin1基因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HT22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怡 靳晓飞 +5 位作者 周晓红 董贤慧 张颖 于文涛 成媛 高维娟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8,共6页
目的探讨beclin1基因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系HT2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T22细胞,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normal)、缺氧缺糖/复氧复糖(OGD/R)模型组(model)、beclin1基因沉默组(beclin1^-/-)、转染对照组(co... 目的探讨beclin1基因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系HT2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T22细胞,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normal)、缺氧缺糖/复氧复糖(OGD/R)模型组(model)、beclin1基因沉默组(beclin1^-/-)、转染对照组(control)。除normal组外,其余各组细胞均在缺氧缺糖6 h后进行复氧复糖。利用RNAi技术,针对小鼠c DNA序列设计beclin1干扰序列,用脂质体Lipo2000包裹后转染至HT22细胞。于转染48 h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beclin1表达情况。各组细胞均于复氧复糖24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细胞损伤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Bax、Bcl-2表达及比值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LC3、P62及Caspase-3表达。SPSS 19. 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与normal组相比,model组细胞活力及P6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 01),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LC3Ⅱ/LC3Ⅰ、Caspase-3表达及Bax/Bcl-2均显著升高(P<0. 01)。与model组相比,beclin1^-/-组细胞活力及LC3Ⅱ/LC3Ⅰ表达显著降低(P<0. 01),LDH漏出率、Bax/Bcl-2及P62、Caspase-3表达显著升高(P<0. 01);control组与model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沉默beclin1抑制细胞自噬可使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处理的HT22细胞损伤加重,细胞凋亡进一步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CLIN1 基因沉默 缺氧缺糖/复氧复糖 自噬 免疫印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缓解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大鼠脑组织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怡 张彐宁 +2 位作者 周晓红 张紫微 高维娟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636-2639,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CAO/R)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索其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模型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选取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CAO组)和黄芪...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CAO/R)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索其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模型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选取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CAO组)和黄芪甲苷组(MCAO+AS-IV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缺血2h、再灌注24h。黄芪甲苷组于再灌注的同时腹腔注射黄芪甲苷20mg/kg。Zea Longa神经功能学评分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免疫组化和TUNEL染色法观察脑组织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变化。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与Sham组比较,MCAO组大鼠神经功能学评分显著升高(P<0.01),脑组织大范围梗死(P<0.01),神经细胞大量丢失、坏死,Bax/Bcl-2显著上调、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脑组织Beclin1表达及LC3II/LC3I显著升高、P62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1)。与MCAO组比较,MCAO+AS-IV组大鼠神经功能学评分显著降低(P<0.01),脑组织梗死体积明显缩小(P<0.01),脑组织病理损伤显著缓解,Bax/Bcl-2显著下调、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1),脑组织Beclin1表达及LC3II/LC3I显著升高、P6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黄芪甲苷能够有效减轻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情况、提高脑组织细胞自噬水平、缓解脑组织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细胞自噬
原文传递
从升阳通玄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被引量:4
20
作者 侯仙明 张怡 +1 位作者 贾云芳 高维娟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1年第3期5-8,17,共5页
河间学派与易水学派在承袭《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创新与方药创新,弥补了《黄帝内经》气化思想的不足,完善了其理法方药运用体系。通过深入研习,我们提出气化的最佳状态,即平人的3个标准:足、畅、衡;明确指出玄府气化理... 河间学派与易水学派在承袭《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创新与方药创新,弥补了《黄帝内经》气化思想的不足,完善了其理法方药运用体系。通过深入研习,我们提出气化的最佳状态,即平人的3个标准:足、畅、衡;明确指出玄府气化理论体现了天人一体的整体观,既可用于指导外感,亦可用于指导内伤类疾病的治疗。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为例,笔者认为其基本病机是玄府气化失司,因此提出了针对性治疗大法即升阳通玄法。在升阳通玄法指导下,将易水学派两大名方升阳散火汤与元戎四物汤(桃红四物汤)结合,创立了达玄饮,并在升阳通玄理论指导下对方义进行了重新解读,充分展现了燕赵医学的特色与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消渴痹证 痿证 升阳通玄 河间学派 易水学派 达玄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