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心电图、MSCT心肌灌注成像在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被引量:22
1
作者 刘涛 柳梅 +1 位作者 康美丽 石丽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7期78-80,共3页
目的分析对比动态心电图、MSCT心肌灌注成像在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79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运动负荷/静息MPI证实存在心肌缺血,患者均并行动态心电图、MSCT检查。并以... 目的分析对比动态心电图、MSCT心肌灌注成像在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79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运动负荷/静息MPI证实存在心肌缺血,患者均并行动态心电图、MSCT检查。并以运动负荷/静息MPI诊断为基准,比较不同检查对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经运动负荷/静息MPI证实,79例患者存在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检出55例心肌缺血,其中33例为ST段呈水平型压低,15例ST段呈下斜型压低,7例ST段呈上斜型压低。MSCT检查:68例患者存在心肌缺血,其中有74个收缩其可见心肌灌注异常,其中有47个为可逆性灌注填充,有20个为部分可逆性灌注填充,7个表现为固定性灌注缺损;MSCT检查.在灵敏度、准确度上明显高于动态心电图检查(P<005),在特异度.上稍高于动态心电图检查但两者见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MSCT心肌灌注成像在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中灵敏度、准确度高,优于动态心电图检查,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MSCT心肌灌注成像 冠心病 心肌缺血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微RNA-223、Nod样受体蛋白3水平与心绞痛病人冠状动脉钙化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涛 柳梅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2051-2055,共5页
目的检测心绞痛病人外周血微RNA-223(miR-223)、Nod样受体蛋白3(NLRP3)水平并探究其与冠状动脉钙化及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接受治疗286例心绞痛病人,入院进行CT心脏冠状动脉成像检... 目的检测心绞痛病人外周血微RNA-223(miR-223)、Nod样受体蛋白3(NLRP3)水平并探究其与冠状动脉钙化及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接受治疗286例心绞痛病人,入院进行CT心脏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根据有无冠状动脉钙化将其分为非钙化组(70例)及钙化组(216例)。再根据病人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为轻度钙化组、中度钙化组及重度钙化组。以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外周血miR-223水平。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NLRP3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外周血miR-223、NLRP3水平及二者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相关性。Spearman相关分析miR-223、NLRP3与冠脉狭窄程度(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冠状动脉钙化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钙化组NLRP3、hs-CRP、Gensini积分水平[(74.12±7.36)ng/L、(3.67±1.35)mg/L、(40.95±5.23)分]明显高于非钙化组[(55.12±6.78)ng/L、(3.15±1.12)mg/L、(13.05±2.59)分](P<0.05),miR-223水平(0.52±0.11)低于非钙化组(0.98±0.32)(P<0.05);轻度、中度、重度钙化组NLRP3水平[(65.42±6.45)ng/L、(72.49±7.23)ng/L、(87.79±8.75)ng/L]、Gensini积分[(31.33±4.42)分、(41.82±5.63)分、(52.69±5.80)分]依次升高(P<0.05),miR-223水平[(0.72±0.15)、(0.51±0.12)、(0.28±0.06)]依次降低(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LRP3与hs-CRP水平、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P<0.05),miR-223与NLRP3、hs-CRP、Gensini积分水平呈负相关;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P3、hs-CRP、合并糖尿病、miR-223为影响冠状动脉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心绞痛病人外周血NLRP3呈高表达,miR-223呈低表达,与疾病严重程度及炎症反应关系密切,为影响冠状动脉钙化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冠状动脉钙化 Nod样受体蛋白3 微RNA-223 严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基于移动互联技术沉浸式康复模式建立价值的评估
3
作者 柳梅 刘涛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第5期573-577,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移动互联技术沉浸式康复模式在心力衰竭(心衰)康复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02)和对照组(n=98),两组院内... 目的探讨基于移动互联技术沉浸式康复模式在心力衰竭(心衰)康复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02)和对照组(n=98),两组院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出院后给予常规康复指导,观察组给予基于移动互联技术沉浸式康复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治疗依从性等差异。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每搏输出量(SV)分别为(55.56±4.98)%和(58.82±7.17)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分别为(50.03±8.41)mm和(35.51±3.90)mm,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康复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其依从性良好率为61.76%。观察组干预后6min步行距离(6MWD)和SF-36量表总分分别为(394.15±36.64)m和(85.57±7.9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分别为(2.02±0.81)mg/L和(0.30±0.09)mg/L,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基于移动互联技术沉浸式康复在心力衰竭康复治疗中有较好的效果,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等指标,提高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移动互联技术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