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络病变证治研究 被引量:46
1
作者 贾振华 魏聪 +1 位作者 李红蓉 吴以岭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84-490,共7页
络脉具有运行气血、络属脏腑等功能,可以分为运行经气的气络和运行血液的血络。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通调水道、主治节等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肺之络脉和气道结构功能的正常。感冒、肺痿、肺痈、肺积等病证均可见肺络病变,肺络病变... 络脉具有运行气血、络属脏腑等功能,可以分为运行经气的气络和运行血液的血络。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通调水道、主治节等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肺之络脉和气道结构功能的正常。感冒、肺痿、肺痈、肺积等病证均可见肺络病变,肺络病变主要的病机有络虚不荣、肺络郁滞、肺络绌急、热毒滞络、肺络瘀阻、肺络损伤和络息成积。肺络病变常始于气络病变,逐渐发展至血络病变,往往伴有气道壅滞、气道瘀阻、气道绌急等气道病变。以络病理论为指导研制的连花清瘟胶囊、养正消积胶囊对于肺络病变具有显著疗效。对肺之气络、肺之血络和气道的功能、病机变化及常见肺络病变进行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病理论 气道 气络 血络 肺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络病研究的传承与创新 被引量:60
2
作者 李红蓉 吴以岭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75-1085,共11页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是新时代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以“络病证治”为总纲,以“脉络学说”“气络学说”为两翼的中医络病理论体系就是传承了历代医家关于络病的学术思想、理论观点、临证经验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系统构建...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是新时代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以“络病证治”为总纲,以“脉络学说”“气络学说”为两翼的中医络病理论体系就是传承了历代医家关于络病的学术思想、理论观点、临证经验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系统构建的创新理论,开辟了临床重大疾病防治的新途径。以络病理论为指导,以现代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为基石,将临床有效组方转化为系列中药创新药物,在病毒类呼吸系统传染病、微血管病变、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疾病防治及抗衰老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病理论 络病证治 脉络学说 气络学说 传承精华 守正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老及中医药抗衰老的认知和应用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红蓉 高美兰 +3 位作者 李雅文 陆璇 常丽萍 魏聪 《基层中医药》 2023年第9期70-80,共11页
目的调查并分析居民对衰老及中医药抗衰老的认知和应用现状,为推动中医药抗衰老事业提供参考。方法在2022年5月28日—2022年12月16日对全国18岁以上居民采用问卷星线上问卷的形式调查其对衰老及中医药抗衰老的认知和应用情况。回收有效... 目的调查并分析居民对衰老及中医药抗衰老的认知和应用现状,为推动中医药抗衰老事业提供参考。方法在2022年5月28日—2022年12月16日对全国18岁以上居民采用问卷星线上问卷的形式调查其对衰老及中医药抗衰老的认知和应用情况。回收有效问卷52470份。结果1)对衰老情况的调查显示,认为自己有衰老表现的参与者占95.94%,且衰老表现主要在皮肤系统、骨骼肌肉系统、神经精神系统。只有15.45%的参与者未曾患过衰老相关疾病。交叉分析显示在一定程度上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具有年轻化趋势。2)对衰老了解情况的调查显示,63.76%的参与者经常或偶尔了解衰老知识。58.71%的参与者了解衰老可以延缓并防治。3)对抗衰老态度的调查显示,69.77%的参与者担心衰老,71.57%的参与者认为有必要采取抗衰老措施,认为应该在31~35岁开始采取抗衰老措施的参与者最多。交叉分析显示对衰老担心的参与者更愿意了解衰老知识,且认为有必要采取抗衰老措施。4)采取抗衰老措施的调查显示,64.38%的参与者采取过不同类型的抗衰老措施,其中46.40%的参与者采取过中医药相关的抗衰老措施。5)对中医药抗衰老产品认知和关注态度的调查结果显示,40.60%的参与者认为应该在1年内感知到明显效果,选择时最关注的4个因素是自身需求程度、服用方式、药效药理作用和说明书适应症,最受欢迎的服用剂型是口服液(65.38%)。6)对中医药抗衰老综合看法的调查显示,78.74%的参与者认为中医药抗衰老整体需要进一步发展。94.90%的参与者不了解中医药抗衰老理论。受关注更多的方面是加强科普知识的宣传、人才培养和产品研发。结论调查可知衰老表现和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年龄趋向年轻化,抗衰老迫在眉睫。然而民众对衰老和中医药抗衰老知识的了解程度较低且缺乏规范的了解渠道,抗衰老措施的知晓度、应用率也有待提高。中医药抗衰老的理论构建、科普宣传、人才培养、产品研发和科学研究等有待全面发展。希望此次调查及建议能够为抗衰老研究人员提供参考,推动健康老龄化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查 衰老 中医药抗衰老 应用现状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红蓉 位庚 +2 位作者 尹玉洁 刘红利 王宏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5957-5960,共4页
人参是著名的益气滋补药物,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生津安神等功效。现代研究也证明人参对中枢神经、心血管、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等均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保健。多种损伤因素均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障... 人参是著名的益气滋补药物,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生津安神等功效。现代研究也证明人参对中枢神经、心血管、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等均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保健。多种损伤因素均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障碍,从而引发一系列病变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人参在血管内皮细胞保护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将对国内外关于人参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相关作用机制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人参皂苷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5
5
作者 刘妍 常丽萍 高怀林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1期1671-1674,共4页
胰岛素抵抗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的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率下降,机体对胰岛素生理作用反应性、敏感性降低的一种病理状态,主要作用于肝脏、脂肪、肌肉组织,由此引起的糖、脂代谢紊乱可导致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症、代谢综... 胰岛素抵抗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的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率下降,机体对胰岛素生理作用反应性、敏感性降低的一种病理状态,主要作用于肝脏、脂肪、肌肉组织,由此引起的糖、脂代谢紊乱可导致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症、代谢综合征等多种代谢紊乱性疾病。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脂肪细胞因子、炎症反应、NF-κB非依赖机制、线粒体功能障碍、内质网应激等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发病机制 脂肪细胞因子 炎症反应 内质网应激 线粒体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钾通道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马柳一 尹玉洁 +2 位作者 刘焕 张军芳 贾振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14-1517,共4页
离子通道是镶嵌在细胞膜上的跨膜蛋白质分子,它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和门控性等重要特征。钾离子通道是细胞膜上类型较多且分布较广的一类离子通道,在中枢神经系统存在多种亚型的钾通道〔1〕,与神经细胞的自律性、神经冲动发放的频率有关... 离子通道是镶嵌在细胞膜上的跨膜蛋白质分子,它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和门控性等重要特征。钾离子通道是细胞膜上类型较多且分布较广的一类离子通道,在中枢神经系统存在多种亚型的钾通道〔1〕,与神经细胞的自律性、神经冲动发放的频率有关,参与稳定静息电位,影响复极化及动作电位幅度、频率和突触传递等过程,其活性的调节在中枢神经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中枢钾离子通道与慢性心衰、癫痫、帕金森等疾病有关,并提出了"离子通道疾病"这一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通道 慢性心衰 癫痫 帕金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特色疗法的抗衰老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李红蓉 马静 +3 位作者 尹玉洁 常丽萍 高美兰 魏聪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4期3608-3615,共8页
中医药在养生抗衰、长寿延年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大力发展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培训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提升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现代研究发现针灸、按摩推拿、穴位埋线、拔罐、膏方等中医特色疗法都具有一定... 中医药在养生抗衰、长寿延年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大力发展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培训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提升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现代研究发现针灸、按摩推拿、穴位埋线、拔罐、膏方等中医特色疗法都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其中针刺、艾灸的抗衰老效果主要体现在提高认知功能、提高免疫功能、改善生殖功能、提高骨密度、改善皮肤衰老等方面;穴位埋线除具有上述作用外,还可用于改善绝经后肥胖;推拿按摩可以提高免疫功能、提高骨密度、改善皮肤衰老;拔罐、膏方则主要体现在提高免疫功能和改善皮肤衰老。上述特色疗法和传统健身功法在临床应用中均可以改善老年人的衰老症状,提高生命质量。虽然相关研究较多,但大部分是药效动物实验,且存在低水平重复的问题,缺乏系统性、深入性、前沿性、创新性、针对性、多样性和权威性,高水平临床研究尤其缺乏,在方案设计、模型建立、指标选择、实验技术等方面亦有待提高,后续应加强中医特色疗法抗衰老的临床研究,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为健康中国贡献中医药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特色疗法 针刺 艾灸 按摩推拿 穴位埋线 拔罐 抗衰老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芍通络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外膜滋养血管新生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9
8
作者 尹玉洁 马柳一 +2 位作者 位庚 李红蓉 贾振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6-422,共7页
目的观察桂芍通络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外膜滋养血管新生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84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组、外膜损伤组、桂芍通络高剂量(GH)组、桂芍通络中剂量(GM)组、阿托伐他汀(ATO)组、通心络(TXL)组,每组各12只。正常组给... 目的观察桂芍通络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外膜滋养血管新生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84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组、外膜损伤组、桂芍通络高剂量(GH)组、桂芍通络中剂量(GM)组、阿托伐他汀(ATO)组、通心络(TXL)组,每组各12只。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高脂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建立早期高脂血症模型,外膜损伤组及各用药组实施高脂饮食复合右侧颈动脉硅胶管包裹术。GH组给予4.16 g(生药)·kg^(-1)·d^(-1)灌胃,GM组给予2.08 g(生药)·kg^(-1)·d^(-1)灌胃,ATO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5 mg·kg^(-1)·d^(-1)灌胃,TXL组给予通心络超微粉0.6 g·kg^(-1)·d^(-1)灌胃,连续给药4周后取材,生化法检测各组血脂4项水平变化;HE染色观察内中外膜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表达水平;荧光原位杂交检测NADPH氧化酶亚单位p22phox和gp91phoxmRNA的定位与表达;Western blot检测颈动脉组织VEGF、VEGFR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高脂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明显升高(P<0.01);外膜损伤组外膜新生滋养血管及VEGF、VEGFR-2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与外膜损伤组比较,GH组、GM组、ATO组及TXL组术侧颈动脉损伤及滋养血管新生程度、颈动脉外膜NADPH氧化酶亚单位p22phox和gp91phoxmRNA均有不同程度减轻;SOD、T-AOC活力升高,MDA含量、颈动脉外膜VEGF、VEGFR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结论桂芍通络具有抑制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血管外膜滋养血管新生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血管本身及外膜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外膜损伤 外膜滋养血管新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氧化应激 荧光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膜滋养血管新生的病理机制 被引量:2
9
作者 尹玉洁 马柳一 +4 位作者 刘红利 刘焕 张军芳 单星阁 贾振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51-1254,共4页
外膜是集成血管壁功能的主要监管机构,可以充当生物"中央处理器",外膜分布有多种细胞能够发挥强效免疫调节作用,包括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祖细胞、滋养血管以及肾上腺素能神经。成纤维细胞的激活能够促进巨噬细胞、树... 外膜是集成血管壁功能的主要监管机构,可以充当生物"中央处理器",外膜分布有多种细胞能够发挥强效免疫调节作用,包括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祖细胞、滋养血管以及肾上腺素能神经。成纤维细胞的激活能够促进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祖细胞作用的发挥,创建一个持久的炎症反应的微环境,引起滋养血管的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膜滋养血管新生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递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血管外膜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10
作者 郎艳松 秘红英 +1 位作者 刘美之 袁国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6008-6011,共4页
目的探讨"金三角"(ATS)方案即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颈动脉外膜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高脂饮食复合单侧颈总动脉硅胶管包裹制备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模型。7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 目的探讨"金三角"(ATS)方案即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颈动脉外膜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高脂饮食复合单侧颈总动脉硅胶管包裹制备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模型。7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通心络(TXL)组、阿托伐他汀(ATO)组、阿司匹林(ASP)组和ATS组,每组12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及各用药组家兔均实施单侧颈动脉硅胶管包裹术复合高脂饲料喂养,TXL组给予通心络超微粉混悬液0.3 g·kg-1·d-1灌胃,ATO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5 mg·kg-1·d-1灌胃,ASP组给予阿司匹林12 mg·kg-1·d-1灌胃,ATS组给予Tx L、ATO、ASP三者联合,剂量上,灌胃,连续给药,4 w后取材,HE染色判定颈动脉内中膜病理形态变化,生化法检测血脂变化,ELISA法测定各组家兔颈动脉包裹段外膜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白介素(IL)-1β、IL-10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外膜IL-8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表达明显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除ASP组外,各用药组TC、TG、LDL-C表达明显减弱(P<0.01)。与其他用药组比较,ATS组TC、TG、LDL-C表达明显减弱(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颈动脉外膜中MCP-1、IL-1β表达明显增强,IL-10表达减弱(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颈动脉外膜中MCP-1、IL-1β表达减弱(P<0.01),IL-10表达增强(P<0.05)。与其他用药组比较,ATS组MCP-1、IL-1β表达明显减弱,IL-10表达明显增强(均P<0.01)。各用药组颈动脉外膜IL-8表达减少。结论 TXL、ATO、ASP三药联用可通过降脂、调节血管外膜炎症反应从而有效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且较单药应用作用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膜 炎症 动脉粥样硬化 MCP-1 IL-8 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积极推进健康老龄化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红蓉 李雅文 +2 位作者 陆璇 常丽萍 魏聪 《疑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37-342,共6页
衰老引发的多病失能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对经济运行全领域、社会建设各环节、社会文化多方面乃至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均产生深远影响的核心原因。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需要增强预防观念,推进健康老龄化,积极防... 衰老引发的多病失能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对经济运行全领域、社会建设各环节、社会文化多方面乃至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均产生深远影响的核心原因。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需要增强预防观念,推进健康老龄化,积极防止老龄人口多病失能问题的出现。将未老先防、已老防衰、已衰防病、已病防失智失能有机结合,通过采取主动抗衰老措施来延缓甚或阻止老龄人口身体功能的减退,以实现老龄人口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得病后能够很快康复的健康老龄化的目标,从根本上减轻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保健、养老、居家照护等社会经济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 抗衰老 人口老龄化 预防 失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络学说指导的通心络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被引量:13
12
作者 尹玉洁 马柳一 +2 位作者 张军芳 刘焕 贾振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60-1762,共3页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多种病理因素作用于血管壁内皮损伤后引起脂质颗粒蓄积、泡沫细胞形成、单核细胞黏附聚集、巨噬细胞浸润和增生、成纤维细胞增生并向内膜迁移转换为肌成纤维细胞等,最终引起严重的临床心血管事件。传统临床关注重...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多种病理因素作用于血管壁内皮损伤后引起脂质颗粒蓄积、泡沫细胞形成、单核细胞黏附聚集、巨噬细胞浸润和增生、成纤维细胞增生并向内膜迁移转换为肌成纤维细胞等,最终引起严重的临床心血管事件。传统临床关注重点集中于冠状动脉疾病,认为AS是退行性疾病的累积过程,但目前研究已延伸到外周动脉和脑血管动脉床,越来越关注到它的病变进程是多样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脉络学说 通心络 血瘀 痰浊 热毒 痰瘀互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育成熟心脏中血管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的关系 被引量:5
13
作者 位庚 郭勇英 贾振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5647-5649,共3页
在正常成年哺乳动物的心脏中大约有30%的细胞是心肌细胞,另外的70%为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免疫细胞〔1〕。各细胞间的相互诣调作用对心脏的发育至关重要〔2〕。内皮细胞已经成为目前心血管系统结构其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正常成年哺乳动物的心脏中大约有30%的细胞是心肌细胞,另外的70%为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免疫细胞〔1〕。各细胞间的相互诣调作用对心脏的发育至关重要〔2〕。内皮细胞已经成为目前心血管系统结构其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3〕,是血管张力和附近细胞生长的动态调节器〔4〕。心肌细胞不仅有赖内皮细胞提供血氧和营养物质,更需要内皮细胞自分泌和旁分泌信号,从而引导和促进心肌细胞发育、舒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心肌细胞 神经调节蛋白 心肌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之营卫病机初探 被引量:9
14
作者 肖维刚 郎艳松 常丽萍 《北京中医药》 2013年第11期850-852,共3页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其具体的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明确。从中医学营卫的生成与交会、营卫与脉络-血管的关系、营卫与血管内外膜的相关性等方面,结合现代医学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探讨AS的营卫发病机制,阐释&qu...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其具体的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明确。从中医学营卫的生成与交会、营卫与脉络-血管的关系、营卫与血管内外膜的相关性等方面,结合现代医学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探讨AS的营卫发病机制,阐释"营卫交会生化异常是AS病变的基本病理环节"的观点,旨在丰富中医络病理论,扩展AS中医药研究思路,为防治AS提供更多可干预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营卫交会生化 络病理论 脉络学说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算法的吴以岭教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病案分析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秘红英 魏聪 +1 位作者 李红蓉 吴以岭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34-538,共5页
目的系统整理吴以岭教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学术思想,挖掘其在冠心病心绞痛诊断、辨证、治疗、用药方面的规律和特色。方法采用贝叶斯算法及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对346例吴以岭教授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临证验案进行证型分类,并提取各个证型... 目的系统整理吴以岭教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学术思想,挖掘其在冠心病心绞痛诊断、辨证、治疗、用药方面的规律和特色。方法采用贝叶斯算法及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对346例吴以岭教授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临证验案进行证型分类,并提取各个证型与症状间的关联性,分析吴以岭教授病案中药物的功效、用药频率、药物性味及归经。结果常见证型依次为气阴两虚证,络气虚滞证,痰浊阻肺、心络瘀阻证,肾虚络瘀、心络瘀阻证,络气郁滞证,心络绌急证,肝郁气滞、心络瘀阻证,脾困胃逆、心络瘀阻证;各证型主要症状均为不同程度胸闷疼痛。122味中药共出现6 045次,丹参等7味中药用药频次超过200次;药物功效归类共有17类,常用药物功效前5位为补虚、理气、清热、活血化瘀及安神药;药性分析前5位分别是:温、平、寒、微寒、凉;药味分析前5位分别是:甘、苦、辛、咸、酸;归经前6位为肝经、肺经、脾经、胃经、心经、肾经。结论本研究总结了吴以岭教授治疗冠心病的"病、证、症、法、方、药"特点,有利于其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传承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临证验案 络病证治 贝叶斯算法
原文传递
糖尿病患者甲襞微循环病变及其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鑫月 贾振华 +1 位作者 常丽萍 刘美之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3853-3855,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特征及其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将78例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试验组与4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别进行甲襞微循环检测,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特征;采用中位数法将糖尿病人按甲襞微循环总分(NFM...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特征及其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将78例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试验组与4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别进行甲襞微循环检测,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特征;采用中位数法将糖尿病人按甲襞微循环总分(NFM)分为积分≤中位数(NFM≤median)和积分>中位数(NFM>median)两部分,分析其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甲襞微循环的交叉、畸形、渗出、出血、红细胞聚集五项积分高于对照组;NFM>median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出现频次高于NFM≤median患者(P<0.05);NFM>median患者颈动脉斑块出现频次高于NFM≤median患者(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微循环病变主要表现为交叉、畸形、红细胞聚集、袢周渗出、出血;糖尿病患者微血管与大血管病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抗衰老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红蓉 张世雄 +3 位作者 李雅文 陆璇 张润涛 申晓刚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6-207,共12页
人参有大补元气之功,久服可轻身延年,适合用于抗衰老产品的开发,故笔者拟对人参的抗衰老研究进展进行梳理。现代研究表明人参的多种成分具有抗衰老作用,可以延长衰老动物模型的寿命,延缓神经、皮肤、免疫、泌尿、生殖、循环、内分泌、... 人参有大补元气之功,久服可轻身延年,适合用于抗衰老产品的开发,故笔者拟对人参的抗衰老研究进展进行梳理。现代研究表明人参的多种成分具有抗衰老作用,可以延长衰老动物模型的寿命,延缓神经、皮肤、免疫、泌尿、生殖、循环、内分泌、运动等系统的衰老,其抗衰老机制主要有抗细胞衰老、抗氧化应激、抑制端粒缩短、维持线粒体稳态等,研究涉及的人参抗衰老成分主要包括人参皂苷Rg_(1)和人参皂苷Rb_(1),此外,还有人参皂苷Rg_(3)、人参皂苷Rd、人参皂苷Rg_(2)、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_(2)、人参寡糖、人参多糖、人参水提物、人参茎叶总皂苷等。因此,在当前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对人参进行深度开发并转化为抗衰老产品对于延缓衰老、改善老龄人口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人参 抗衰老 皂苷类 多糖 氧化应激 线粒体稳态
原文传递
黄煌教授运用仲景经方治疗抑郁症经验
18
作者 常丽萍 魏聪 贾振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47-751,共5页
介绍了黄煌教授利用仲景经方加减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经验。黄煌教授继承、总结了仲景治疗情志病的学术思想,以半夏厚朴汤合栀子厚朴汤化裁拟定解郁除烦方。认为抑郁症以气郁痰阻,郁火内扰证为病机特点,制定了清热除烦,解郁化痰的治疗大法... 介绍了黄煌教授利用仲景经方加减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经验。黄煌教授继承、总结了仲景治疗情志病的学术思想,以半夏厚朴汤合栀子厚朴汤化裁拟定解郁除烦方。认为抑郁症以气郁痰阻,郁火内扰证为病机特点,制定了清热除烦,解郁化痰的治疗大法,以解郁除烦方为基础方,根据患者不同体质和证型,结合相关经方加减化裁治疗抑郁症,临床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仲景经方 抑郁症 解郁除烦方 半夏厚朴汤 栀子厚朴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衰大鼠下丘脑室旁核RAS系统及交感神经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3
19
作者 马柳一 尹玉洁 +2 位作者 张军芳 刘焕 贾振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75-580,共6页
目的观察经侧脑室长期泵入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衰大鼠心功能、下丘脑室旁核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Ⅰ型受体(AT_1R)及外周交感神经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 目的观察经侧脑室长期泵入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衰大鼠心功能、下丘脑室旁核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Ⅰ型受体(AT_1R)及外周交感神经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致心衰模型,造模4周后,经侧脑室插管连接微量注射泵,分别给予醇化芪苈强心溶液和阳性药氯沙坦,给药4周后,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各组大鼠心功能变化,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血清N端前脑钠肽(NT-proBNP)及室旁核内AngⅡ含量变化,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室旁核ACE、AT_1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PowerLab多通道生理记录仪测定各组肾交感神经活性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功能明显降低,下丘脑室旁核内AngⅡ、ACE、AT_1R表达水平及NE、NT-proBNP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肾交感神经放电活性增强;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均可不同程度改善心衰大鼠心功能,减轻心肌组织形态改变,降低下丘脑室旁核AngⅡ、ACE、AT_1R及NE、NT-proBNP表达水平,降低肾交感神经放电活性。结论经侧脑室连接微量注射泵给予芪苈强心胶囊可降低下丘脑室旁核内RAS系统的激活,降低肾交感神经的活性,改善慢性心衰大鼠心功能,延缓心衰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苈强心胶囊 慢性心衰 下丘脑室旁核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交感神经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侧脑室给予中药对慢性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与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秘红英 唐思文 +3 位作者 贾存勤 徐登峰 郎艳松 贾振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32-1234,1247,共4页
目的:观察采用微量注射泵经侧脑室给予中药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致大鼠心衰模型,造模4周后经侧脑室分别给予芪苈强心脑脊液和芪苈强心溶液,以... 目的:观察采用微量注射泵经侧脑室给予中药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致大鼠心衰模型,造模4周后经侧脑室分别给予芪苈强心脑脊液和芪苈强心溶液,以阳性药CRH竞争性抑制剂(αh-CRH)作为对照,给药4周后应用颈动脉插管测定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脑利钠肽(BNP)、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RT-PCR法检测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mRNA与脑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mRNA的表达。结果:芪苈强心脑脊液组、芪苈强心溶液组、阳性药组均可改善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降低大鼠血清BNP、血浆NE,并可降低下丘脑组织CRH mRNA与脑垂体组织ACTH mRNA的表达。结论:经侧脑室给予复方中药芪苈强心可有效改善大鼠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液中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含量与下丘脑CRH mRNA、脑垂体ACTH mRNA的表达,影响心衰大鼠中枢改变,有助于治疗心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下丘脑 脑垂体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