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衰老及中医药抗衰老的认知和应用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红蓉 高美兰 +3 位作者 李雅文 陆璇 常丽萍 魏聪 《基层中医药》 2023年第9期70-80,共11页
目的调查并分析居民对衰老及中医药抗衰老的认知和应用现状,为推动中医药抗衰老事业提供参考。方法在2022年5月28日—2022年12月16日对全国18岁以上居民采用问卷星线上问卷的形式调查其对衰老及中医药抗衰老的认知和应用情况。回收有效... 目的调查并分析居民对衰老及中医药抗衰老的认知和应用现状,为推动中医药抗衰老事业提供参考。方法在2022年5月28日—2022年12月16日对全国18岁以上居民采用问卷星线上问卷的形式调查其对衰老及中医药抗衰老的认知和应用情况。回收有效问卷52470份。结果1)对衰老情况的调查显示,认为自己有衰老表现的参与者占95.94%,且衰老表现主要在皮肤系统、骨骼肌肉系统、神经精神系统。只有15.45%的参与者未曾患过衰老相关疾病。交叉分析显示在一定程度上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具有年轻化趋势。2)对衰老了解情况的调查显示,63.76%的参与者经常或偶尔了解衰老知识。58.71%的参与者了解衰老可以延缓并防治。3)对抗衰老态度的调查显示,69.77%的参与者担心衰老,71.57%的参与者认为有必要采取抗衰老措施,认为应该在31~35岁开始采取抗衰老措施的参与者最多。交叉分析显示对衰老担心的参与者更愿意了解衰老知识,且认为有必要采取抗衰老措施。4)采取抗衰老措施的调查显示,64.38%的参与者采取过不同类型的抗衰老措施,其中46.40%的参与者采取过中医药相关的抗衰老措施。5)对中医药抗衰老产品认知和关注态度的调查结果显示,40.60%的参与者认为应该在1年内感知到明显效果,选择时最关注的4个因素是自身需求程度、服用方式、药效药理作用和说明书适应症,最受欢迎的服用剂型是口服液(65.38%)。6)对中医药抗衰老综合看法的调查显示,78.74%的参与者认为中医药抗衰老整体需要进一步发展。94.90%的参与者不了解中医药抗衰老理论。受关注更多的方面是加强科普知识的宣传、人才培养和产品研发。结论调查可知衰老表现和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年龄趋向年轻化,抗衰老迫在眉睫。然而民众对衰老和中医药抗衰老知识的了解程度较低且缺乏规范的了解渠道,抗衰老措施的知晓度、应用率也有待提高。中医药抗衰老的理论构建、科普宣传、人才培养、产品研发和科学研究等有待全面发展。希望此次调查及建议能够为抗衰老研究人员提供参考,推动健康老龄化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查 衰老 中医药抗衰老 应用现状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脉络学说论治病毒性心肌炎 被引量:9
2
作者 孙永辉 李彦霞 常丽萍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0期2176-2179,共4页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局限性或弥漫性心肌炎性病变。目前西医主要以营养心肌细胞,减轻心脏负荷为主,效果不佳。中医药在该病诊治上取得了一定疗效。脉络学说是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脉络—血管系统病"为主要研究领...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局限性或弥漫性心肌炎性病变。目前西医主要以营养心肌细胞,减轻心脏负荷为主,效果不佳。中医药在该病诊治上取得了一定疗效。脉络学说是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脉络—血管系统病"为主要研究领域,主要研究血管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基本病理变化、临床证候特征及辨证用药的系统理论。从中医脉络学说探讨病毒性心肌炎的病理机制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大意义。依据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因素及病理变化,提出"气阴两虚,脉络瘀阻"是该病的基本病机,依据中医学"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理论,提出"益气养阴,化瘀通络"为该病治疗原则,阐述病毒性心肌炎的辨证分型与用药,为该病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学说 病毒性心肌炎 辨证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冠心病心绞痛辨证论治 被引量:17
3
作者 常成成 袁国强 +3 位作者 魏聪 贾振华 常丽萍 吴以岭 《疑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837-840,846,共5页
以脉络学说营卫理论为指导,指出“营卫不通、血凝不流”是冠心病心绞痛的重要病机,而“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是其指导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辨证基础。通过调其营卫,实现营卫相和、脉络以通是脉络学说指导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目的。
关键词 脉络学说 营卫理论 冠心病 心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病机浅析
4
作者 刘玉金 《中医学》 2022年第3期440-444,共5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发生在育龄期妇女的一种与卵巢功能障碍、性激素失衡、月经失调和不孕相关的复杂性疾病,其病因仍不明确,多认为是遗传、内分泌因素与环境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本病归属于中医不孕症...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发生在育龄期妇女的一种与卵巢功能障碍、性激素失衡、月经失调和不孕相关的复杂性疾病,其病因仍不明确,多认为是遗传、内分泌因素与环境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本病归属于中医不孕症、月经后期、闭经等范畴。本文论述了PCOS阴阳失衡,气化失司,痰瘀互结的核心病机,并提出平衡阴阳,调节气化,化痰行瘀是治疗PCOS的根本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阴阳失衡 气化失司 痰瘀互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孙络—微血管”病变数学模型构建及通络干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常丽萍 李禄金 +3 位作者 魏聪 贾振华 郑青山 吴以岭 《疑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649-653,666,共6页
目的探讨微血管内皮细胞(EC)在"孙络—微血管"病变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缺血性脑卒中、糖尿病肾病等重大疾病中的效应规律和关键作用靶点,并构建数学模型。方法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国家97... 目的探讨微血管内皮细胞(EC)在"孙络—微血管"病变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缺血性脑卒中、糖尿病肾病等重大疾病中的效应规律和关键作用靶点,并构建数学模型。方法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国家973计划项目"基于心脑血管病变的脉络学说理论研究"各子课题单位中"孙络—微血管"病变相关研究数据,构建数学模型进行数学分析。结果"孙络—微血管"病变涉及到微血管(微循环)、血液成分、神经体液、脏器组织等4类指标群存在显著相关性;通络干预微血管(微循环)优势明显;心脑(糖)肾重大疾病均是以微血管内皮细胞为核心,共同组成了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网络,通络药物干预使其趋于正常,其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等多个指标是关键共性靶点。结论"孙络—微血管"病变是以微血管内皮细胞为核心和启动因素、神经体液和血液成分共同参与、组织细胞功能结构损伤、多维时空动态演变的复杂网络病变规律,通络干预使该复杂网络中相互关联的节点趋于正常,提示心脑(糖)肾可异病同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络—微血管”病变 数学模型构建 多维时空动态演变 复杂网络 微血管内皮细胞 异病同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中医诊疗中的脉象判断 被引量:1
6
作者 常成成 王磊 +1 位作者 袁国强 孙永辉 《中医学》 2022年第2期242-246,共5页
心电图检查作为心血管疾病的常规检查,对判断以节律为特征的中医脉象辨别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有助于初入临床医师对脉象的掌握;同时在心血管疾病诊疗时对脉象判断时尚需要考虑当前不同种类心血管用药对心律(率)及血管自身的作用,可能会... 心电图检查作为心血管疾病的常规检查,对判断以节律为特征的中医脉象辨别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有助于初入临床医师对脉象的掌握;同时在心血管疾病诊疗时对脉象判断时尚需要考虑当前不同种类心血管用药对心律(率)及血管自身的作用,可能会对脉象的判断造成一定的干扰,临床医师尤需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象 心血管疾病 中医诊疗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积极推进健康老龄化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红蓉 李雅文 +2 位作者 陆璇 常丽萍 魏聪 《疑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37-342,共6页
衰老引发的多病失能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对经济运行全领域、社会建设各环节、社会文化多方面乃至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均产生深远影响的核心原因。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需要增强预防观念,推进健康老龄化,积极防... 衰老引发的多病失能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对经济运行全领域、社会建设各环节、社会文化多方面乃至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均产生深远影响的核心原因。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需要增强预防观念,推进健康老龄化,积极防止老龄人口多病失能问题的出现。将未老先防、已老防衰、已衰防病、已病防失智失能有机结合,通过采取主动抗衰老措施来延缓甚或阻止老龄人口身体功能的减退,以实现老龄人口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得病后能够很快康复的健康老龄化的目标,从根本上减轻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保健、养老、居家照护等社会经济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 抗衰老 人口老龄化 预防 失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论治衰老所致认知障碍
8
作者 李雅文 李红蓉 +5 位作者 陆璇 申晓刚 张洁晗 张润涛 牛坤旭 张世雄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4-239,共6页
衰老以认知障碍为主要表现,随老龄化加剧,已然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认为精为生命起源,气是生命动力,神是生命体现。以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为指导提出衰老所致认知障碍的关键病机及相应治法,肾精虚衰,脑髓失充为根本,元气亏虚,脑络失... 衰老以认知障碍为主要表现,随老龄化加剧,已然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认为精为生命起源,气是生命动力,神是生命体现。以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为指导提出衰老所致认知障碍的关键病机及相应治法,肾精虚衰,脑髓失充为根本,元气亏虚,脑络失通为关键,脑神失养、神机失用为表现,治以补肾填精充脑髓,温扶元气通脑络,充养脑神运神机,以期对延缓和防治衰老所致认知障碍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络学说 精气神理论 衰老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络病变证治研究 被引量:46
9
作者 贾振华 魏聪 +1 位作者 李红蓉 吴以岭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84-490,共7页
络脉具有运行气血、络属脏腑等功能,可以分为运行经气的气络和运行血液的血络。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通调水道、主治节等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肺之络脉和气道结构功能的正常。感冒、肺痿、肺痈、肺积等病证均可见肺络病变,肺络病变... 络脉具有运行气血、络属脏腑等功能,可以分为运行经气的气络和运行血液的血络。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通调水道、主治节等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肺之络脉和气道结构功能的正常。感冒、肺痿、肺痈、肺积等病证均可见肺络病变,肺络病变主要的病机有络虚不荣、肺络郁滞、肺络绌急、热毒滞络、肺络瘀阻、肺络损伤和络息成积。肺络病变常始于气络病变,逐渐发展至血络病变,往往伴有气道壅滞、气道瘀阻、气道绌急等气道病变。以络病理论为指导研制的连花清瘟胶囊、养正消积胶囊对于肺络病变具有显著疗效。对肺之气络、肺之血络和气道的功能、病机变化及常见肺络病变进行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病理论 气道 气络 血络 肺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络病理论研究概述及对当前临床的影响 被引量:22
10
作者 常成成 魏聪 +2 位作者 常丽萍 孙永辉 袁国强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32-1434,共3页
当前络病理论以"脉络学说"和"气络学说"为两大主要研究内容,其中脉络学说以"脉络-血管系统病"为主要研究对象,气络学说以"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构建了完整的络病证治体系... 当前络病理论以"脉络学说"和"气络学说"为两大主要研究内容,其中脉络学说以"脉络-血管系统病"为主要研究对象,气络学说以"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构建了完整的络病证治体系,明确了该类疾病的研究领域、病机特点、治疗原则、用药规律,为临床多学科难治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探讨思路,体现出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促进了中医学术理论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病理论 脉络学说 气络学说
原文传递
通心络胶囊治疗脓毒症疗效及对微循环的影响
11
作者 刘玉金 董敬 +4 位作者 孙雅莹 张薇 吴艳松 王志勇 李运超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961-966,共6页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脓毒症患者临床疗效和微循环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1年10月河北以岭医院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通心络胶囊,疗程均...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脓毒症患者临床疗效和微循环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1年10月河北以岭医院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通心络胶囊,疗程均7 d。分别于入ICU 0、6、24、48、72 h检测大循环参数(MAP、CVP及ScvO_(2))、微循环参数(Pcv-aCO_(2)、Pcv-aCO_(2)/Ca-cvO_(2)、Lac、CRT)及APACHE-Ⅱ、SOFA评分、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vs.66.7%,χ^(2)=8.857,P=0.003);2组0、6、24、48及72 h不同时间点大循环参数MAP、CVP及ScvO_(2)组内比较均具有统计意义(P均<0.001);而组间比较皆无统计意义(P均>0.05)。对照组0、6、24、48及72 h不同时间点Pcv-aCO_(2)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Pcv-aCO_(2)/Ca-cvO_(2)组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261);观察组Pcv-aCO_(2)及Pcv-aCO_(2)/Ca-cvO_(2)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Pcv-aCO_(2)及Pcv-aCO_(2)/Ca-cvO_(2)在0、6、24 h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48及72 h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2组0、6、24、48及72 h不同时间点Lac、CRT组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2组0、6、24、48 h Lac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72 h Lac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6),观察组优于对照组;2组0、6、24 h CRT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8及72 h CRT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2组7 d与1 d组内比较APACHE-Ⅱ及SOF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2组APACHE-Ⅱ与SOFA评分1 d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7 d时APACHE-Ⅱ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OF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2组在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够改善脓毒症患者微循环障碍,缓解病情,改善中医证候临床疗效,但未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微循环障碍 通心络胶囊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前期的中西医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2
作者 刘妍 常丽萍 高怀林 《天津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1期1141-1144,共4页
糖尿病前期(脾瘅)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环节,包含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异常。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呈高速增长态势,如不采取干预措施,在4~7 a内有15%人群发展成为糖尿病。中西医药物治疗糖尿病前期被越发引起重视。西医药物治疗包含二甲双... 糖尿病前期(脾瘅)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环节,包含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异常。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呈高速增长态势,如不采取干预措施,在4~7 a内有15%人群发展成为糖尿病。中西医药物治疗糖尿病前期被越发引起重视。西医药物治疗包含二甲双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二肽基肽酶Ⅳ(DPP-4)抑制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等。中医从脏腑理论、气血津液、阴阳虚损等多角度辨证论治。文章主要从以上方面综述糖尿病前期相关中西医药物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脾瘅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特色疗法的抗衰老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红蓉 马静 +3 位作者 尹玉洁 常丽萍 高美兰 魏聪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4期3608-3615,共8页
中医药在养生抗衰、长寿延年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大力发展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培训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提升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现代研究发现针灸、按摩推拿、穴位埋线、拔罐、膏方等中医特色疗法都具有一定... 中医药在养生抗衰、长寿延年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大力发展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培训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提升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现代研究发现针灸、按摩推拿、穴位埋线、拔罐、膏方等中医特色疗法都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其中针刺、艾灸的抗衰老效果主要体现在提高认知功能、提高免疫功能、改善生殖功能、提高骨密度、改善皮肤衰老等方面;穴位埋线除具有上述作用外,还可用于改善绝经后肥胖;推拿按摩可以提高免疫功能、提高骨密度、改善皮肤衰老;拔罐、膏方则主要体现在提高免疫功能和改善皮肤衰老。上述特色疗法和传统健身功法在临床应用中均可以改善老年人的衰老症状,提高生命质量。虽然相关研究较多,但大部分是药效动物实验,且存在低水平重复的问题,缺乏系统性、深入性、前沿性、创新性、针对性、多样性和权威性,高水平临床研究尤其缺乏,在方案设计、模型建立、指标选择、实验技术等方面亦有待提高,后续应加强中医特色疗法抗衰老的临床研究,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为健康中国贡献中医药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特色疗法 针刺 艾灸 按摩推拿 穴位埋线 拔罐 抗衰老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络病研究的传承与创新 被引量:60
14
作者 李红蓉 吴以岭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75-1085,共11页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是新时代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以“络病证治”为总纲,以“脉络学说”“气络学说”为两翼的中医络病理论体系就是传承了历代医家关于络病的学术思想、理论观点、临证经验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系统构建...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是新时代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以“络病证治”为总纲,以“脉络学说”“气络学说”为两翼的中医络病理论体系就是传承了历代医家关于络病的学术思想、理论观点、临证经验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系统构建的创新理论,开辟了临床重大疾病防治的新途径。以络病理论为指导,以现代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为基石,将临床有效组方转化为系列中药创新药物,在病毒类呼吸系统传染病、微血管病变、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疾病防治及抗衰老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病理论 络病证治 脉络学说 气络学说 传承精华 守正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怀林运用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 被引量:10
15
作者 冯帅东 高怀林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第8期33-34,共2页
根据络病理论,高怀林教授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机分为虚、瘀两大类,因虚而致络脉失荣,因瘀而致络脉通行不畅;治疗遵循“络以通为用”的基本原则,分别给予虚以补之、瘀邪除之的治疗大法。该思路目前在临床治疗中已取得良好疗效。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络病 名医经验 高怀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5
16
作者 刘妍 常丽萍 高怀林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1期1671-1674,共4页
胰岛素抵抗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的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率下降,机体对胰岛素生理作用反应性、敏感性降低的一种病理状态,主要作用于肝脏、脂肪、肌肉组织,由此引起的糖、脂代谢紊乱可导致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症、代谢综... 胰岛素抵抗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的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率下降,机体对胰岛素生理作用反应性、敏感性降低的一种病理状态,主要作用于肝脏、脂肪、肌肉组织,由此引起的糖、脂代谢紊乱可导致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症、代谢综合征等多种代谢紊乱性疾病。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脂肪细胞因子、炎症反应、NF-κB非依赖机制、线粒体功能障碍、内质网应激等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发病机制 脂肪细胞因子 炎症反应 内质网应激 线粒体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22
17
作者 郝佳梦 王丹东 +2 位作者 集川原 张少兰 常丽萍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1期1679-1684,共6页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约占心力衰竭患者的50%,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成为目前最具挑战性的临床综合征之一。HFpE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其生理病理机制复杂,尚无明确定论。大规模临床调查显示以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FrEF...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约占心力衰竭患者的50%,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成为目前最具挑战性的临床综合征之一。HFpE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其生理病理机制复杂,尚无明确定论。大规模临床调查显示以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FrEF)常规治疗手段均不能确定降低HFpEF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现对HFpEF流行病学、病因、诊断、病生理机制及治疗方案进行了简要回顾与总结,以期为该病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 心室重构 舒张性心力衰竭 发病机制 治疗 脉络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治疗心肌纤维化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红蓉 赵齐飞 +2 位作者 尹玉洁 常丽萍 贾振华 《天津中医药》 CAS 2020年第5期590-594,共5页
心肌纤维化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至终末阶段的共同病理改变。各种原因导致的冠脉微循环障碍以及由此引发的缺血、炎症、内皮间质转分化等是心肌纤维化的重要诱因。脉络学说认为各种原因所致的络脉瘀阻是心肌纤维化病变的中心环节,通络... 心肌纤维化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至终末阶段的共同病理改变。各种原因导致的冠脉微循环障碍以及由此引发的缺血、炎症、内皮间质转分化等是心肌纤维化的重要诱因。脉络学说认为各种原因所致的络脉瘀阻是心肌纤维化病变的中心环节,通络代表方药通心络胶囊可以显著改善心脏微循环,对于糖尿病、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引起的心肌纤维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有效改善心功能。微循环障碍同样可以引起肺纤维化、肝硬化和系统性硬化等多种疾病,通心络胶囊可能通过改善组织微循环发挥抑制肺纤维、肝硬化和系统性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胶囊 脉络学说 心肌纤维化 内皮-间质转分化 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赵医学的学术地位与研究价值 被引量:8
19
作者 吴以岭 李红蓉 《河北中医》 2021年第1期5-7,共3页
燕赵医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学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全面发展燕赵医学是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发展燕赵医学既要进行理论学术... 燕赵医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学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全面发展燕赵医学是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发展燕赵医学既要进行理论学术思想挖掘整理,又要进行处方特色制剂的开发,取得专题突破性成果,推动中医药走向全球,形成中医药发展史上的新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赵医学 中医流派 中医学术发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络养生八字经指导起居养生Ⅰ
20
作者 李红蓉 王亚丽 +2 位作者 李翠茹 魏聪 常丽萍 《中华养生保健》 2020年第12期189-192,共4页
中华通络养生八字经是汲取儒、释、道、医四大流派的摄生精华,结合通络治未病思想提出的健康养生理论——通络、养精、动形、静神,对起居、饮食、运动等日常活动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起居养生对于祛病强身、益寿延年具有重要意义,通络... 中华通络养生八字经是汲取儒、释、道、医四大流派的摄生精华,结合通络治未病思想提出的健康养生理论——通络、养精、动形、静神,对起居、饮食、运动等日常活动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起居养生对于祛病强身、益寿延年具有重要意义,通络养生八字经从顺应四时、劳逸适度、居宿环境、寤寐调理等方面指导起居养生,提高人们的养生意识,以达到形与神俱,健康长寿的养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络养生八字经 起居养生 顺应四时 劳逸适度 居宿环境 寤寐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