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额叶皮质内Bcl-2和HSP70的表达及川芎嗪、尼莫地平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9
1
作者 张辉 牛书雷 +1 位作者 王发亮 李志鹏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9-83,共5页
为了探讨脑缺血再灌注(CIR)大鼠额叶皮质细胞内Bcl-2和HSP70的表达及川芎嗪、尼莫地平的干预作用,本研究采用Bannister’s颈动脉血引流法复制Wistar大鼠CIR模型,将动物随机分成6组,即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川芎嗪治疗组、尼莫... 为了探讨脑缺血再灌注(CIR)大鼠额叶皮质细胞内Bcl-2和HSP70的表达及川芎嗪、尼莫地平的干预作用,本研究采用Bannister’s颈动脉血引流法复制Wistar大鼠CIR模型,将动物随机分成6组,即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川芎嗪治疗组、尼莫地平治疗组和川芎嗪+尼莫地平联合治疗组,每组各15只动物。川芎嗪治疗组按100mg/kg经腹腔注射,尼莫地平组经静脉给药(1mg/kg),联合治疗组则同时给上述剂量药物。三个治疗组均自缺血起给药一次,然后每24h给药一次。所有动物额叶皮质的切片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Bcl-2和HSP70阳性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Bcl-2和HSP70无阳性表达,假手术组仅HSP70有少量表达,模型组Bcl-2和HSP70阳性细胞数明显有所增多,而川芎嗪或尼莫地平治疗组Bcl-2和HSP70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模型组(P<0.05)。与单独用药组相比,川芎嗪+尼莫地平联合治疗组Bcl-2、HSP70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以上结果表明川芎秦和尼莫地平能够上调CIR时Bcl-2和HSP70的表达,提示它们可能在CIR中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BCL-2 热休克蛋白70 川芎嗪 尼莫地平 免疫组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再灌注皮质Bax,Bcl-2和GFAP的表达及川芎嗪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张辉 董建峰 +3 位作者 马洁华 王晓寅 陈晓春 薄爱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CIR)大鼠脑皮质Bax,Bcl-2和GFAP表达及川芎嗪的干预作用。方法:72只Wiste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小剂量治疗组和大剂量治疗组。其中54只大鼠利用Bannister’s颈动脉血引流法复制CIR动物模型。治疗组分别...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CIR)大鼠脑皮质Bax,Bcl-2和GFAP表达及川芎嗪的干预作用。方法:72只Wiste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小剂量治疗组和大剂量治疗组。其中54只大鼠利用Bannister’s颈动脉血引流法复制CIR动物模型。治疗组分别向腹腔注射川芎嗪50mg/kg或100mg/kg。术后12,24,72h取脑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ax,Bcl-2和GFA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结果:模型组Bax,Bcl-2和GFAP阳性细胞值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治疗组,Bax/Bcl-2大于1;治疗组Bax,GFAP阳性细胞数减少,Bcl-2增多,治疗大剂量组Bax/Bcl-2比值明显下降小于1。结论:川芎嗪能够下调CIR脑皮质Bax和GFAP表达和上调Bcl-2表达,说明川芎嗪通过干预基因表达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B淋巴细胞/白血病-2 Bcl相关X蛋白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川芎嗪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中MMP-2与nm2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郭汉斌 陈秀玲 +2 位作者 薄爱华 张晓丽 邢立强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4年第2期95-96,共2页
目的 探讨膀胱癌组织中的MMP - 2与nm2 3-H1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分析 6 3例手术切除膀胱癌中MMP - 2与nm2 3-H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MMP - 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与乳头状瘤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 (P <0 ... 目的 探讨膀胱癌组织中的MMP - 2与nm2 3-H1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分析 6 3例手术切除膀胱癌中MMP - 2与nm2 3-H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MMP - 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与乳头状瘤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其表达与肿瘤分级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 ;nm2 3-H1蛋白表达与肿瘤分期呈负相关 ,在肿瘤组织中随TCCB临床病理分期升高 ,MMP - 2表达增高趋势有显著性差异 ,而nm2 3-H1的表达随TCCB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呈现降低趋势 ,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检测膀胱癌转移相关基因表达并分析其表达的相互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MMP-2 NM23 临床意义 免疫组化S-P法 临床分期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2和E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朱玉平 王发亮 +3 位作者 薄爱华 吴力娟 张丽丽 周宁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216-217,共2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和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87例乳腺癌组织中Ang-2及ER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中Ang-2的阳性率为68.97%(60/8...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和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87例乳腺癌组织中Ang-2及ER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中Ang-2的阳性率为68.97%(60/87),ER的阳性率为71.26%(62/87),二者表达呈低度正相关,(P<0.05)。Ang-2及ER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Ang-2在浸润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浸润型组(P<0.05);E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Ang-2可促进癌细胞的浸润;ER的阳性表达是预后的良好指标;Ang-2和ER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血管生成素-2 雌激素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性溶血性贫血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晓寅 朱玉平 +2 位作者 吴力娟 刘晨 薄爱华 《当代医学》 2009年第21期66-67,共2页
检索和采用近年来中外文献进行分析,总结药物性溶血性贫血的类型、发生机制、预防及治疗,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药物性溶血性贫血临床表现多样,发病机制种类繁杂,临床医师应注意用药安全,尽可能规避其不良反应。
关键词 药物性溶血性贫血 分析 用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金属硫蛋白(MT)和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周宁 薄爱华 +4 位作者 张晓丽 邢立强 吴迎爽 王发亮 赵倩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7年第10期1419-1420,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α)和金属硫蛋白(MT)的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2例乳腺癌标本中MT和TopoⅡα的表达。结果:MT和TopoⅡα的阳性率分别为33.33%和48.61%。MT阳...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α)和金属硫蛋白(MT)的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2例乳腺癌标本中MT和TopoⅡα的表达。结果:MT和TopoⅡα的阳性率分别为33.33%和48.61%。MT阳性表达率与乳腺癌病理类型及有否巴结转移有关(P<0.05)。TopoⅡα阳性表达率与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检测MT和TopoⅡα对提示预后和临床选择化疗方案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金属硫蛋白 DNA拓扑异构酶Ⅱ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4smRNA在胃癌和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江兰 薄爱华 +2 位作者 陈秀玲 苏华 杨燕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5年第5期582-583,共2页
目的探讨标准型CD44smRNA在胃癌和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核酸原位杂交技术(ISH)对36例胃癌和35例肠癌组织进行检测。结果CD44smRNA在胃癌、肠癌的阳性率分别为58.33%(21/36)、62.86%(22/35)。CD44smRNA表达与... 目的探讨标准型CD44smRNA在胃癌和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核酸原位杂交技术(ISH)对36例胃癌和35例肠癌组织进行检测。结果CD44smRNA在胃癌、肠癌的阳性率分别为58.33%(21/36)、62.86%(22/35)。CD44smRNA表达与癌的分化程度、病理类型及淋巴结转移个数无相关性;与胃癌和肠癌的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P<0.05),并且当癌侵及肌层、浆膜时,其阳性率明显升高。结论CD44smRNA在胃癌和肠癌中有较高表达,其表达与癌组织有无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有关,检测CD44smRNA对胃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潜能及判断预后有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肠癌 原位核酸分子杂交 CD44smRNA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存素在乳腺癌和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赵荧 王发亮 +2 位作者 薄爱华 侯金超 牛书雷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2131-2133,共3页
目的探讨生存素(Survivin)在乳腺癌和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6例乳腺癌、22例乳腺腺瘤、宫颈鳞状细胞癌46例和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20例中Survivin的表达。结果①Survivin表达的阳性率在乳腺腺瘤组织... 目的探讨生存素(Survivin)在乳腺癌和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6例乳腺癌、22例乳腺腺瘤、宫颈鳞状细胞癌46例和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20例中Survivin的表达。结果①Survivin表达的阳性率在乳腺腺瘤组织中明显高于乳腺癌组织(P<0.05?,宫颈癌明显高于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P<0.05);②Survivin与患者的年龄和乳腺癌的位置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关(P<0.05)。结论①Survivin蛋白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对乳腺癌和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②检测乳腺癌和宫颈癌中Survivin的表达对制定化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腺腺瘤 宫颈癌 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 生存素(Surviv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中MGMT和EGFR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费建东 王晓寅 +3 位作者 薄爱华 吴力娟 朱玉平 刘志峰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7期1346-1348,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methyltransferase,MGMT)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69例...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methyltransferase,MGMT)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69例胃癌标本中MGMT和EGFR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MGMT和EGFR阳性率分别为52.17%(36/69)和59.42%(41/69)。MGMT和EGFR在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显著(P<0.05)。癌细胞浸润深组EGFR表达增高,癌细胞分化程度低组MGMT表达增高。MGMT和EGFR的表达存在低度正相关性(r=0.2723)。结论:检测MGMT和EGFR的表达对判断胃癌患者预后及制定相应的化疗方案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脾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晓波 苏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713-1714,共2页
关键词 干细胞 胰岛Β细胞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viv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发亮 薄爱华 +2 位作者 祁晓丽 芦广萍 侯金超 《癌症进展》 2008年第1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surviv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6例乳腺癌及22例乳腺腺瘤中survivin的表达。结果①survivin在乳腺腺瘤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乳腺癌组织(P<0.05);②survivin与患者的年龄和乳腺... 目的探讨surviv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6例乳腺癌及22例乳腺腺瘤中survivin的表达。结果①survivin在乳腺腺瘤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乳腺癌组织(P<0.05);②survivin与患者的年龄和乳腺癌的位置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关(P<0.05)。结论①survivin蛋白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对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②检测乳腺癌中survivin的表达对制定化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腺腺瘤 SURVIV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拓扑异构酶Ⅱ在膀胱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江兰 陈秀玲 +2 位作者 薄爱华 张晓丽 邢立强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3期14-15,共2页
目的:研究TopoⅡ在膀胱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2例膀胱癌组织中TopoⅡ的表达。结果:TopoⅡ在膀胱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5·83%(33/72)。TopoⅡ的表达与膀胱癌的分级呈正相关(P<0·05),与膀胱癌的分期无... 目的:研究TopoⅡ在膀胱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2例膀胱癌组织中TopoⅡ的表达。结果:TopoⅡ在膀胱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5·83%(33/72)。TopoⅡ的表达与膀胱癌的分级呈正相关(P<0·05),与膀胱癌的分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随分期的递增呈升高趋势。结论:TopoⅡ的表达与癌组织的分级和分期有关。检测TopoⅡ表达情况可为抗癌药物的筛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拓扑异构酶Ⅱ 膀胱癌 临床意义 TOPO 显著性差异 免疫组化 抗癌药物 癌组织 SP法 表达率 正相关 分期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修复酶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迎爽 周宁 +6 位作者 程毅 魏贵亮 谢震 祁贺 薄爱华 张晓丽 邢立强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5期15-17,共3页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DNA损伤修复酶(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的表达变化,探讨其表达和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用于指导临床化疗方案的制定。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ABC...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DNA损伤修复酶(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的表达变化,探讨其表达和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用于指导临床化疗方案的制定。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ABC法)检测55例胃癌标本中MGMT的表达情况。结果:MGMT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3.64%(24/55),其阳性表达与年龄、病理类型有关,而与性别`、分化程度、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不明显。结论:MGMT对胃癌化学治疗方案的制定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DNA损伤修复酶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心肌酶检测与肝病转归的关系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侯亚利 马淑芳 +4 位作者 王丽莎 赵自刚 牛春雨 樊贵 张静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4年第5期51-52,共2页
目的 :探讨肝病患者血清心肌酶的变化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门诊肝病患者共 12 4例和健康者 30例。肝病患者中含有乙型肝炎患者 98例、肝癌患者 2 6例 ,其中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 32例 ,分为肝病组和肝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组。所有患者与正常... 目的 :探讨肝病患者血清心肌酶的变化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门诊肝病患者共 12 4例和健康者 30例。肝病患者中含有乙型肝炎患者 98例、肝癌患者 2 6例 ,其中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 32例 ,分为肝病组和肝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组。所有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均经 715 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GOT、GPT、LDH、HBDH、CK的活性。结果 :肝病组血清GOT、GPT、LDH、HBDH活性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1~ 0 .0 5 ) ,而血清CK活性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肝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组血清GOT、GPT、LDH、HBDH、CK活性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1~ 0 .0 5 ) ;肝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组与肝病组血清GOT、GPT、LDH、HBDH活性无明显差异 (P>0 .0 5 ) ,但CK活性显著高于肝病组 (P <0 .0 1)。结论 :肝病患者血清酶的变化可反映肝细胞的受损程度 ,而CK活性的检测是肝病患者发生心功能不全、预示肝病转归的一个重要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心肌酶 肝病转归 心功能不全 CK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M_2在消化管癌表达的临床意义
15
作者 薄爱华 于永强 +4 位作者 陈琳 白丽娜 苏华 张江兰 杨燕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64-665,共2页
目的探讨MDM2在消化管癌表达的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MDM2在164例消化管癌和3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中的表达。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组总阳性率(±^+)为46.87%,消化管癌阳性(+)者23.17%,弱阳性者(+)... 目的探讨MDM2在消化管癌表达的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MDM2在164例消化管癌和3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中的表达。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组总阳性率(±^+)为46.87%,消化管癌阳性(+)者23.17%,弱阳性者(+)为39.02%。高分化组阳性率高于低分化组;有转移组阳性率高于无转移组;黏液腺癌组阳性率低于鳞状细胞癌和管状腺癌组(均P<0.05)。结论MDM2与肿瘤发生发展、病理类型和临床治疗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管癌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 MDM2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长春新碱对胃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16
作者 赵荧 赵铁军 +2 位作者 薄爱华 杨燕君 苏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447-447,共1页
目的从亚细胞水平阐明硫酸长春新碱注射液对人胃癌细胞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胃癌细胞BGC-823株,加入硫酸长春新碱,24小时后,常规戊二醛固定、Epo812包埋,然后超薄切片(50nm),JEM100CXⅡ型透射电镜下观察。结果实验组癌细胞微绒毛减少或消... 目的从亚细胞水平阐明硫酸长春新碱注射液对人胃癌细胞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胃癌细胞BGC-823株,加入硫酸长春新碱,24小时后,常规戊二醛固定、Epo812包埋,然后超薄切片(50nm),JEM100CXⅡ型透射电镜下观察。结果实验组癌细胞微绒毛减少或消失,核仁减小或消失,常见分裂中期细胞,染色体在细胞中央,细胞器减小、变形。结论硫酸长春新碱致人胃癌细胞超微结构有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长春新碱 胃癌细胞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4v6mRNA和HSP70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研究
17
作者 陈秀玲 杨燕君 +5 位作者 张江兰 苏华 郜攀峰 薄爱华 张晓丽 邢立强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检测CD4 4v6mRNA和HSP70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D4 4v6mRNA和HSP70mRNA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核酸原位杂交技术对39例胃癌组织进行检测。结果:CD4 4v6mRNA和HSP70mRNA在胃癌组织表达的阳性率都为6 1.5 4% (2 4 /... 目的:检测CD4 4v6mRNA和HSP70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D4 4v6mRNA和HSP70mRNA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核酸原位杂交技术对39例胃癌组织进行检测。结果:CD4 4v6mRNA和HSP70mRNA在胃癌组织表达的阳性率都为6 1.5 4% (2 4 / 39) ,CD4 4v6mRNA和HSP70mRNA在高分化管状腺癌与低分化管状腺癌中的表达都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 ,但HSP70mRNA在胃癌组织的表达与性别、年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有无转移都无关(P >0 .0 5 ) ,而CD4 4v6mRNA与淋巴结有无转移有关(P <0 .0 5 )。结论:CD4 4v6mRNA和HSP70mRNA在胃癌组织都有较高的表达,两者均可作为评估胃癌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原位杂交技术 显著性差异 癌组织 发生发展 组织表达 淋巴结 阳性率 检测 管状 分化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MT和Surviv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英文)
18
作者 王发亮 薄爱华 +2 位作者 芦广萍 侯金超 吴荣薇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研究MGMT和Surviv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乳腺癌和腺瘤标本,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GMT和Survivin在这些组织中的表达。结果:MG-MT和Survivin在乳腺癌和乳腺腺瘤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 目的:研究MGMT和Surviv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乳腺癌和腺瘤标本,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GMT和Survivin在这些组织中的表达。结果:MG-MT和Survivin在乳腺癌和乳腺腺瘤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MGMT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淋巴结转移有关,而Survivin仅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另外,MGMT和Survivin之间具有相关性(r=0.48,P<0.01)。结论:MGMT和Survivin的异常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MGMT和Survivin可以作为判断乳腺癌发生和预后的重要指标;检测它们的表达可以指导临床上化疗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生存素 乳腺肿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功能测定与β细胞总量分析
19
作者 姜文静 马微 +1 位作者 石永威 孙晓彤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07-109,共3页
胰岛β细胞总量分析有助于准确评价胰岛功能,监测疾病的发展,评价药物治疗效果,经典的形态学分析方法限制了胰岛β细胞总量分析的应用。研究提示,胰岛功能与胰岛β细胞总量存在相关性,通过β细胞功能分析可以估计胰岛β细胞总量。在不... 胰岛β细胞总量分析有助于准确评价胰岛功能,监测疾病的发展,评价药物治疗效果,经典的形态学分析方法限制了胰岛β细胞总量分析的应用。研究提示,胰岛功能与胰岛β细胞总量存在相关性,通过β细胞功能分析可以估计胰岛β细胞总量。在不同程度胰岛损伤的实验动物和临床患者进行的一系列研究表明,静脉精氨酸引起的急性胰岛素反应(AIRarg)和最大急性胰岛素反应(AIRargMax)显著相关于胰岛β细胞总量,r值均在0.80左右。通过测定AIRarg和AIRargMax,可以非侵入性地定量分析胰岛β细胞总量,也为建立人体内BCM估计的数学模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β细胞总量 胰岛功能 急性胰岛素反应 葡萄糖 精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2,EGFR和C-erbB-2在乳腺癌中表达的意义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姜力群 牛书雷 +1 位作者 王晓寅 薄爱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9期1731-1733,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Ang-2,EGFR和C-erbB-2基因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乳腺腺瘤36例,乳腺癌8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ng-2,EGFR和C-erbB-2阳性率。结果:在乳腺癌中Ang-2,EGFR和C-erbB-2的阳性率分别为63.95%(55/8...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Ang-2,EGFR和C-erbB-2基因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乳腺腺瘤36例,乳腺癌8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ng-2,EGFR和C-erbB-2阳性率。结果:在乳腺癌中Ang-2,EGFR和C-erbB-2的阳性率分别为63.95%(55/86),56.98%(49/86)和70.93%(61/86),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腺瘤(P<0.001)。在浸润癌和有淋巴结转移组中,三种基因蛋白阳性率高于非浸润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P<0.001)。EGFR和C-erb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是高度正相关(r=0.73);Ang-2和C-erbB-2,EGFR低度正相关。结论:Ang-2,EGFR和C-erbB-2在乳腺癌发生中有协同作用,是预后不良的指标。检测它们对临床制定化疗方案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腺瘤 乳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C-ERBB-2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