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学与胚胎学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践
1
作者 王冬梅 任君旭 吴靖芳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12期60-60,J0001,共2页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结合目前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改革形势,提出基于互联网的组织学与胚胎学在线考试系统概念。介绍了组织学与胚胎学在线考试系统的主要技术、框架结构并初步应用于期中考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教师的...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结合目前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改革形势,提出基于互联网的组织学与胚胎学在线考试系统概念。介绍了组织学与胚胎学在线考试系统的主要技术、框架结构并初步应用于期中考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教师的考务任务,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考试 组织学与胚胎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1在食管鳞癌组织及食管癌EC109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博 吕洋 +3 位作者 林媛媛 刘军超 李秀娟 乔海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6-539,548,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1(TMSG-1)在食管鳞癌(ESCC)组织及食管癌EC109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36例ESCC及37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TMSG-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TMSG-1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培养...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1(TMSG-1)在食管鳞癌(ESCC)组织及食管癌EC109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36例ESCC及37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TMSG-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TMSG-1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培养人食管癌EC109细胞并用常用化疗药物顺铂(CDDP)干预,同时设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半定量RT-PCR法检测细胞TMSG-1的表达情况。结果 TMSG-1在ESCC和正常食管黏膜的阳性率分别为52.2%(71/136)、94.6%(35/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MSG-1的异常表达与ESCC组织学分级、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顺铂干预组EC109细胞的增殖抑制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T-PCR结果显示,干预组EC109细胞TMSG-1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TMSG-1的异常表达与ESCC的发展及转移相关,可作为较为理想的肿瘤标志物辅助诊断并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1(TMSG-1) EC109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RT-PCR 细胞增殖 顺铂(CD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鼻息肉组织中MMP-9及TIMP-1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薛刚 吕洋 +2 位作者 吴靖芳 刘博 任君旭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86-987,共2页
关键词 TIMP-1表达 鼻息肉组织 MMP-9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临床诊断 黏膜组织 分期分型 相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学组合检测多种肿瘤相关抗原在食管鳞癌诊断中的意义
4
作者 刘博 吕洋 +3 位作者 刘军超 李坤 李秀娟 乔海霞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6期6-8,1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学组合检测多种肿瘤相关抗原(TAA)在食管鳞癌(ESCC)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96例ESCC患者和63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4种TAA(CEA、Cyfra21-1、SCCA、NSE)的表达水平,分析组合检测这些血清TAA对ESCC诊... 目的探讨血清学组合检测多种肿瘤相关抗原(TAA)在食管鳞癌(ESCC)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96例ESCC患者和63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4种TAA(CEA、Cyfra21-1、SCCA、NSE)的表达水平,分析组合检测这些血清TAA对ESCC诊断的特异性和灵敏性。结果 CEA、Cyfra21-1、SCCA、NSE在ESC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个检测ESCC患者血清中TAA阳性率普遍偏低,阳性率分别为10.4%(CEA)、17.7%(Cyfra21-1)、14.6%(SCCA)及25.0%(NSE)。对以上4种TAA进行逐步组合检测,发现血清学CEA、Cyfra21-1、SCCA、NSE联合诊断ESCC的敏感度可达44.8%,特异度能达72.4%。约登指数从1种TAA的0.066~0.309提高到4种TAA组合的0.124~0.435。结论血清学组合检测CEA、Cyfra21-1、SCCA、NSE对ESCC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了解ESCC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肿瘤相关抗原 CEA CYFRA21-1 SCCA N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过氧化物酶抗体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5
5
作者 黄静 张文静 +3 位作者 吴靖芳 刘亚超 张耕 薛刚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2期3875-3877,388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水平变化及其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方法收集383例甲状腺疾病病例资料,分为单纯甲状腺腺瘤(TA)组30例,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NG)组59... 目的探讨不同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水平变化及其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方法收集383例甲状腺疾病病例资料,分为单纯甲状腺腺瘤(TA)组30例,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NG)组59例,甲状腺乳头状增生(PTH)组3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腺瘤(NG+TA)组196例,桥本甲状腺炎(HT)组13例,甲状腺癌(TC)组49例。分析6组患者血清中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TSH、TgAb、TpoAb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结果 (1)TSH平均水平在HT组均值高于正常值上限,与TA组、NG组、PTH组、TA+NG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组虽较高,但在正常范围波动,与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TSH异常率、TgAb阳性率和TpoAb阳性率在HT组和TC组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肿瘤(BT)组(P<0.05)。(3)HT组和TC组甲状腺抗体双阳性率和TpoAb阳性率,均高于BT组(P<0.05)。结论血清TSH、TgAb、TpoAb水平与甲状腺疾病,尤其是与HT和TC有密切联系,TSH升高和TpoAb阳性在TC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激素类 促甲状腺素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过氧化物酶抗体 甲状腺良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过氧化物酶抗体测定在良恶性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8
6
作者 张文静 王晓玲 +4 位作者 黄静 吴靖芳 张耕 薛刚 尚小领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5976-5978,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g Ab)、抗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po Ab)的测定在甲状腺良性结节和甲状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性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资料,按...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g Ab)、抗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po Ab)的测定在甲状腺良性结节和甲状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性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资料,按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分为: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59例(NG组)、单纯腺瘤组(TA组)48例、单纯甲状腺癌27例(TC组)、甲状腺癌、伴结节性甲状腺肿15例(TC+NG组)、结节性甲状腺肿伴腺瘤163例(NG+TA组)和正常对照组20例(N组)。比较术前各组血清Anti-Tg Ab、Anti-Tpo Ab浓度和阳性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TC组和TC+NG组血清Anti-Tg Ab、Anti-Tpo Ab水平明显高于其他4组(P<0.05),NG、TA组、NG+TA组和N组间两两比较无差异;TC组和TC+NG组Anti-Tg Ab阳性率也明显高于其他4组,Anti-Tpo Ab阳性率与其他4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癌患者血清Anti-Tg Ab、Anti-Tpo Ab水平和Anti-Tg Ab阳性率明显增高,两个抗体的测定在甲状腺良性结节和甲状腺癌的鉴别诊断中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抗过氧化物酶抗体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VEGF-C、VEGF-D及VEGFR-3联合TSH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4
7
作者 黄静 李燕萍 +4 位作者 薛刚 张文静 李少英 张静 吴靖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14-1817,1821,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VEGF-C、VEGF-D和VEGFR-3的表达水平,分析3个指标与临床病理和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就诊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甲状腺疾病患者的血清及甲功资料。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55例,甲状腺良性肿...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VEGF-C、VEGF-D和VEGFR-3的表达水平,分析3个指标与临床病理和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就诊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甲状腺疾病患者的血清及甲功资料。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55例,甲状腺良性肿瘤(BT)2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VEGF-C/D和VEGFR-3浓度,并分析每位患者上述3个指标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结果 PTC组血清VEGF-C和VEGFR-3浓度明显高于BT组(P<0.05);VEGF-D浓度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C患者血清VEGF-C和VEGFR-3浓度在临床Ⅲ/Ⅳ期高于Ⅰ/Ⅱ期、TSH升高组明显高于TSH正常组、年龄>45岁者明显高于≤45岁者、肿瘤直径>2 cm的患者明显高于≤2 cm的患者(P<0.05或P<0.01),VEGF-C和VEGFR-3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组变化不一致,淋巴结转移组VEGF-C浓度明显高于无转移组,而VEGFR-3则低于无转移组;二者均与性别无关;血清VEGF-D浓度在PTC伴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转移组、TSH升高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与临床分期、肿瘤直径以及年龄、性别均无关。血清VEGF-C、VEGFR-3和TSH浓度的ROC曲线及线下面积分别为0.803,0.734和0.707(P<0.01);VEGF-D浓度线下面积0.556(P>0.05)。联合VEGF-C、VEGFR-3和TSH三个指标线下面积0.862(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VEGF-C和VEGFR-3的表达水平并结合患者的TSH结果,可以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早期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VEGFR-3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SG-1和CyclinD1在食管鳞癌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博 吕洋 +3 位作者 李坤 刘军超 李秀娟 孙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829-2833,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1(TMSG-1)及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在食管鳞癌(ESCC)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136例ESCC及13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TMSG-1及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与ESCC患...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1(TMSG-1)及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在食管鳞癌(ESCC)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136例ESCC及13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TMSG-1及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1)TMSG-1与Cyclin D1在ESCC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2.2%、65.4%,在正常食管黏膜中的阳性率则分别为100.00%、23.1%,差异具有显著性。(2)TMSG-1及Cyclin D1的异常表达均与ESCC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3)TMSG-1及Cyclin D1在ESCC的表达呈负相关。(4)TMSG-1、Cyclin D1均是影响ESCC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TMSG-1与Cyclin D1的异常表达在ESCC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可作为较为理想的肿瘤标志物辅助判断患者预后并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肿瘤 TMSG-1 CYCLIN DT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钙黏素、β-连环蛋白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孙琳 张文静 吴靖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832-2834,共3页
肿瘤细胞具有转移性和侵袭性,肿瘤的发展、预后差均与这两个特性有关。肿瘤细胞的转移主包括细胞间黏附、细胞运动和突破基底膜3个方面,其中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肿瘤的形成和转移关系重大,细胞黏附分子是细胞与细胞之间作用的主... 肿瘤细胞具有转移性和侵袭性,肿瘤的发展、预后差均与这两个特性有关。肿瘤细胞的转移主包括细胞间黏附、细胞运动和突破基底膜3个方面,其中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肿瘤的形成和转移关系重大,细胞黏附分子是细胞与细胞之间作用的主分子。钙黏素(cadherin)是细胞黏附分子中的一类,细胞间黏附连接的形成是通过相邻细胞表面的cadherin分子胞外区的彼此作用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钙黏素 Β-连环蛋白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PP2及P16^(INK4a)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凤玉 王丽梅 +3 位作者 魏淑霞 吕洋 李秀娟 李柔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3247-3250,共4页
目的探讨ASPP2、P16^(INK4a)在食管癌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凋亡的相关性。方法 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112例食管癌及31例正常食管黏膜ASPP2、P16^(INK4a)的表达,分析它们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在上述蜡块中随机选取37例食管... 目的探讨ASPP2、P16^(INK4a)在食管癌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凋亡的相关性。方法 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112例食管癌及31例正常食管黏膜ASPP2、P16^(INK4a)的表达,分析它们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在上述蜡块中随机选取37例食管癌及12例正常食管黏膜,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上皮细胞的凋亡情况,分析凋亡阳性率与以上二标记物在食管癌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ASPP2、P16^(INK4a)在食管癌与正常食管黏膜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二者异常表达均与食管癌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TUNEL检测显示正常食管黏膜与食管癌的凋亡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其与ASPP2、P16^(INK4a)在食管癌的表达相关(P<0.05)。结论 ASPP2、P16^(INK4a)参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及凋亡等过程,联合检测二者可辅助食管癌诊断并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ASPP2 P16INK4A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技术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FF3和SDF-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靖芳 黄静 +3 位作者 薛刚 张静 张文静 张小俊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59-862,共4页
目的分析三叶因子3(TFF3)、基质细胞诱导因子-I(SDF-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为临床诊断vrc及评估患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并比较PTC组织芯片中癌与癌旁组织TFF3、SDF-1蛋白... 目的分析三叶因子3(TFF3)、基质细胞诱导因子-I(SDF-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为临床诊断vrc及评估患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并比较PTC组织芯片中癌与癌旁组织TFF3、SDF-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二者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PTC中TFF3阳性率和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在有淋巴结转移患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临床Ⅲ~Ⅳ期PTC患者高于I~Ⅱ期患者(P〈0.05)。(2)PTC中SDF-1的阳性率及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有淋巴结转移患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临床Ⅲ一Ⅳ期患者高于I~Ⅱ患者;45岁以上患者明显高于≤45岁者(P〈0.05)。(3)PTC中TFF3与SDF-1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m=0.266,P〈0.05)。结论TFF3和SDF-1在vrc中的高表达与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对判断PTC的恶性程度和病情进展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免疫组织化学 三叶因子3 基质细胞诱导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息肉上皮中血管活性肠肽和P物质表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薛刚 吴靖芳 +2 位作者 尚小领 林彦涛 成日青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人鼻息肉组织中SP和VIP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HE染色、PAS染色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人鼻息肉组织的病理变化及SP和VIP表达。结果:鼻息肉黏膜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基膜明显增厚(P <0 .0 1) ;A、C组差别显著... 目的:探讨人鼻息肉组织中SP和VIP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HE染色、PAS染色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人鼻息肉组织的病理变化及SP和VIP表达。结果:鼻息肉黏膜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基膜明显增厚(P <0 .0 1) ;A、C组差别显著(P <0 .0 5 )。实验组黏液腺面积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显著(P <0 .0 1)。SP和VIP免疫反应阳性结构均呈棕黄色,二者在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布相似。SP阳性纤维分布于血管、腺体周围,可见散在的圆形或椭圆型阳性细胞,部分黏膜下腺体上皮细胞也呈SP阳性;但实验组阳性纤维和细胞明显稀疏。VIP阳性纤维和细胞位于黏膜腺体、血管周围以及部分黏膜上皮和黏膜下腺上皮细胞胞质中,但实验组中VIP阳性纤维着色较深,密度增加。结论:SP和VIP在鼻息肉形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活性肠肽 表达 P物质 阳性纤维 VIP 腺上皮细胞 HE染色 病理变化 免疫组化 免疫反应 纤维分布 阳性细胞 黏膜上皮 SP 实验 PAS 对照 腺体 椭圆型 组织 相比 差别 膜下 黏液 胞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病理学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吕洋 刘博 吴靖芳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1期80-82,共3页
大肠癌是人体中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它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两部分,大肠癌的死亡率在全球恶性肿瘤死亡率中位于第4位。随着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使我们对大肠癌的诊断与治疗有了更加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一些新的生物标志物已然出现... 大肠癌是人体中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它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两部分,大肠癌的死亡率在全球恶性肿瘤死亡率中位于第4位。随着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使我们对大肠癌的诊断与治疗有了更加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一些新的生物标志物已然出现,不仅对大肠癌的病理诊断提供了很大帮助,并为其预后判断、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更全面的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本文深入介绍了大肠癌的部分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病理学进展,并探讨其在大肠癌诊治过程中的作用及运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生物标志物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损伤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新生 任君旭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4年第6期57-60,共4页
关键词 血管内皮损伤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细胞 生理功能 细胞凋亡 病理生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体外诱导P19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
15
作者 王海萍 张雷 +4 位作者 王浩宇 尹青 张金平 陈炜 赵静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469-469,共1页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心肌细胞分化 心肌样细胞 体外诱导 P19细胞 内细胞团 分化培养基 分化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诱导胎鼠腭裂形成过程中鼻中隔软骨Bcl-2基因的表达
16
作者 安峰 齐志丽 +2 位作者 薛刚 吴靖芳 任君旭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414-418,共5页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诱导的腭裂胎鼠鼻中隔软骨Bcl-2基因的表达及其对鼻中隔软骨细胞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孕鼠3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11.5GD孕期(gestation day)鼠腹腔注射磷酸地塞米松(50mg/kg),对照组以等剂量生理盐水代...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诱导的腭裂胎鼠鼻中隔软骨Bcl-2基因的表达及其对鼻中隔软骨细胞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孕鼠3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11.5GD孕期(gestation day)鼠腹腔注射磷酸地塞米松(50mg/kg),对照组以等剂量生理盐水代替。分别于12.5、13.5、14.5、15.5、16.5GD处死孕鼠,取胎鼠头部石蜡包埋,切片厚5μm。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胎鼠鼻中隔软骨细胞中Bcl-2的表达。结果12.5、13.5GD几乎无Bcl-2蛋白表达;14.5、15.5、16.5GD鼻中隔软骨细胞中Bcl-2阳性信号强度和阳性细胞数密度依次递增,而同一时间点实验组阳性细胞数密度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胎鼠鼻中隔软骨细胞形态和数量随胚胎发育而变化。结论地塞米松诱导的腭裂胎鼠鼻中隔软骨细胞Bcl-2的低表达使细胞过度凋亡,影响鼻中隔发育,参与了腭裂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基因 胎鼠 腭裂 鼻中隔软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肾上腺髓质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17
作者 王海萍 任君旭 +6 位作者 周济远 薄爱华 吴靖芳 郑慧娥 张耕 张静 左卓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4年第5期32-33,共2页
目的 :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肾上腺髓质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 :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溃疡组术后 4d、6d髓质嗜铬细胞中NA细胞增多 ,细胞内有较多颗粒 ,细胞中可见扩张的内质网和胞... 目的 :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肾上腺髓质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 :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溃疡组术后 4d、6d髓质嗜铬细胞中NA细胞增多 ,细胞内有较多颗粒 ,细胞中可见扩张的内质网和胞质缺损区。结论 :肾上腺髓质细胞可能直接或间接参与了大鼠实验性胃溃疡修复的调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胃溃疡 肾上腺髓质细胞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苯那普利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临床研究
18
作者 魏庆民 王海萍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4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心血管调节 临床研究 治疗 盐酸 倾斜试验 自主神经 心肺复苏 诊断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2的结构与功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少瑛 吴靖芳 薛刚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538-2542,共5页
缺氧是肿瘤微环境的基本特征之一。局部缺氧时肿瘤细胞为了维持自身能量代谢,发生一系列适应性改变,如糖酵解增加、保护性应激蛋白[如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增高等。通过激活和抑制促进肿瘤细胞存活、... 缺氧是肿瘤微环境的基本特征之一。局部缺氧时肿瘤细胞为了维持自身能量代谢,发生一系列适应性改变,如糖酵解增加、保护性应激蛋白[如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增高等。通过激活和抑制促进肿瘤细胞存活、增殖、侵袭和疾病进展的一些基因来驱动癌细胞的生存和发展,在一些肿瘤中缺氧和缺氧诱导因子(HIF)与预后不良相关。HIF有HIF-1,HIF-2和HIF-3三种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HIF)-2 转录激活 转录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下Vecchitti阴道成型术86例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丽霞 王海萍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4期67-67,共1页
关键词 腹腔镜 成型 阴道 手术方法 手术效果 应用 腹膜 结肠 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