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藜芦醇通过介导GAL-3表达促进卵巢癌细胞凋亡并增强其化疗感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雅楠 王慧 +6 位作者 王静 贺英 马春星 陈丽华 王思思 焦桂清 亢延飞 《解剖学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354-360,共7页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ES)对卵巢癌细胞凋亡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研究样本为卵巢癌SKOV3细胞,分为3组,每组11株,均进行常规培养,对照组不给予干预,顺铂组给予10μmol/L顺铂干预,RES+顺铂组给予50μmol/L RES+10μmol/L顺...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ES)对卵巢癌细胞凋亡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研究样本为卵巢癌SKOV3细胞,分为3组,每组11株,均进行常规培养,对照组不给予干预,顺铂组给予10μmol/L顺铂干预,RES+顺铂组给予50μmol/L RES+10μmol/L顺铂干预。采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活力,BrdU实验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 V-FITC/PI双染细胞凋亡试验检测细胞凋亡,比色测定试验检测caspase-3活性,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侵袭试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蛋白质印迹分析caspase-3、GAL-3、p-Akt、AKT、Iκβα、P65、Bcl-2、 p-IKKα/β蛋白相对表达。结果 RES+顺铂组、顺铂组、对照组细胞活力分别为(62±14)%、(74±16)%、(98±16)%,细胞增殖率分别为(59±16)%、(76±17)%、(97±17)%,RES+顺铂组、顺铂组细胞活力、细胞增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RES+顺铂组显著低于顺铂组(P<0.05);RES+顺铂组、顺铂组、对照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4.29±13.14)%、(47.48±9.52)%、(14.72±3.03)%,RES+顺铂组、顺铂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RES+顺铂组显著高于顺铂组(P<0.05);RES+顺铂组caspase-3活性、蛋白相对表达显著高于顺铂组、对照组(P<0.05);RES+顺铂组、顺铂组细胞迁移量、细胞侵袭量显著低于对照组,RES+顺铂组显著低于顺铂组(P<0.05);RES+顺铂组GAL-3、p-Akt蛋白相对表达显著低于顺铂组、对照组(P<0.05),各组AKT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S+顺铂组、顺铂组p-IKKα/β、P65、Bcl-2、蛋白相对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RES+顺铂组显著低于顺铂组(P<0.05);RES+顺铂组、顺铂组Iκβα蛋白相对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RES+顺铂组显著高于顺铂组(P<0.05)。结论 RES诱导癌细胞凋亡可能与GAL-3水平降低有关。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卵巢癌细胞凋亡、转移相关蛋白表达抑制其增殖、侵袭并增强其对顺铂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白藜芦醇 半乳糖凝集素-3 细胞凋亡 化疗敏感性 SKOV3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肌瘤患者血清lncRNA MIAT和lncRNA XIST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玉萍 马会 禹航 《安徽医学》 2024年第2期174-179,共6页
目的 检测子宫肌瘤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心肌梗死相关转录本(MIAT)、lncRNA X染色体失活特异转录本(XIST)的水平,并探究二者与子宫肌瘤的关系以及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2年5月在张家口市妇幼保健院就... 目的 检测子宫肌瘤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心肌梗死相关转录本(MIAT)、lncRNA X染色体失活特异转录本(XIST)的水平,并探究二者与子宫肌瘤的关系以及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2年5月在张家口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子宫肌瘤组,选择同时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lncRNA MIAT、lncRNA XIST表达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子宫肌瘤患者血清中lncRNA MIAT与lncRNA XIST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子宫肌瘤患病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lncRNA MIAT、lncRNA XIST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肌瘤最大径、肌瘤数目、有无乳腺增生、流产次数、有无妇科疾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子宫肌瘤组血清中ln?cRNA MIAT、lncRNA XIST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瘤最大径≥5 cm、肌瘤数目≥2个、有乳腺增生、流产次数≥2次、有妇科疾病的子宫肌瘤患者血清中lncRNA MIAT、lncRNA XIST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肌瘤最大径<5 cm、肌瘤数目<2个、无乳腺增生、流产次数<2次、无妇科疾病的子宫肌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子宫肌瘤患者血清中lncRNA MIAT、lncRNA XIST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68,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MIAT≥1.45(OR=1.678,95%CI:1.342~2.098)、lncRNA XIST≥1.35(OR=1.315,95%CI:1.033~1.673)是子宫肌瘤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lncRNA MIAT、lncRNA XIST诊断子宫肌瘤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7、0.776,特异度分别为91.7%、86.7%,灵敏度分别为62.5%、71.7%,截断值分别为1.45、1.35,两者联合诊断子宫肌瘤的AUC为0.846,特异度为97.5%,灵敏度为61.2%。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血清中lncRNA MIAT、lncRNA XIST表达水平升高,二者与子宫肌瘤发生密切相关,二者联合对子宫肌瘤具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长链非编码RNA 心肌梗死相关转录本 X染色体失活特异转录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及叶酸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并发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曹君阳 马春星 刘志娜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1278-1282,共5页
目的探究维生素A、E、D及叶酸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并发子痫前期(PE)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08例GDM并发PE患者作为PE组,另纳入同期诊治并完成随访的108例GDM未合并PE患者作为GDM组,108例孕检正常孕妇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3组一般资... 目的探究维生素A、E、D及叶酸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并发子痫前期(PE)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08例GDM并发PE患者作为PE组,另纳入同期诊治并完成随访的108例GDM未合并PE患者作为GDM组,108例孕检正常孕妇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3组一般资料,维生素A、E、D及叶酸水平。依病情严重程度将PE组再分为轻中度PE组62例和重度PE组46例并比较这2组患者维生素A、E、D及叶酸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GDM组和PE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依次升高(P<0.05),维生素A、E、D及叶酸水平依次降低(P<0.05)。PE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高于GDM组和正常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后2组(P<0.05)。重度PE组维生素A、E、D及叶酸水平低于轻中度PE组(P<0.05)。较高水平的维生素A、E、D及叶酸为影响GDM患者并发重度PE的保护因素。单指标分析时,叶酸预测效能较高,敏感度较高,维生素A预测特异度较高,四者联合预测GDM患者并发重度PE的效能优于各单独指标。结论维生素A、E、D及叶酸水平在GDM并发PE患者血清中显著降低,四者联合可提高对GDM患者并发重度PE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 维生素E 维生素D 叶酸 糖尿病 妊娠 高血压 妊娠性 子痫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诺孕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制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玉虹 梁登辉 +4 位作者 孙喜斌 李立楠 焦桂清 贾丽英 刘晓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400-402,共3页
目的:研究地诺孕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的信号通路途径。方法:从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将我院180例女性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子宫内膜情况随机分成四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45例);正常地诺孕素组(45例);异位对照组(45... 目的:研究地诺孕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的信号通路途径。方法:从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将我院180例女性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子宫内膜情况随机分成四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45例);正常地诺孕素组(45例);异位对照组(45例);异位地诺孕素组(45例)。以3D胶原凝胶培养对各组细胞在TPL作用凝胶表面积实施测量,记录并对比细胞密度的变化情况。荧光定量测定各组细胞在经地诺孕素作用之后的RhoA、ROCKⅠ、ROCKⅡ等相关信号转导通路关键分子基因的表达。结果:异位地诺孕素组在作用后的RhoA水平、ROCKⅠ、ROCKⅡ均分别显著低于异位对照组的,以及正常地诺孕素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此外,正常地诺孕素组的RhoA水平、ROCKⅠ、ROCKⅡ均分别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异位地诺孕素组在作用后的细胞表面积,均分别显著小于异位对照组,以及正常地诺孕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地诺孕素组的细胞表面积、细胞密度,均分别显著小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地诺孕素治疗EMT疾病的主要作用靶点可能位于Rho/ROCK,且地诺孕素可有效抑制子宫内膜细胞的增殖及纤维化作用,临床治疗时应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 @地诺孕素 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卵巢癌细胞顺铂化疗的增敏作用和机制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慧 贺英 +5 位作者 陈丽华 王思思 王静 马春星 焦桂青 亢延飞 《中国医药》 2021年第3期427-430,共4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卵巢癌细胞顺铂化疗的增敏作用和机制。方法选取人卵巢癌SKOV3顺铂耐药细胞(SKOV3/DDP)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培养,不进行药物干预;观察组根据药物干预方式分为顺铂组[顺铂(32μg/ml)干预24 h]和白藜芦醇+...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卵巢癌细胞顺铂化疗的增敏作用和机制。方法选取人卵巢癌SKOV3顺铂耐药细胞(SKOV3/DDP)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培养,不进行药物干预;观察组根据药物干预方式分为顺铂组[顺铂(32μg/ml)干预24 h]和白藜芦醇+顺铂组[白藜芦醇(20μg/ml)+顺铂(32μg/ml)干预24 h]。通过倒置显微镜、细胞计数试剂盒8、流式细胞仪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3组SKOV3/DDP的生长状态、细胞抑制率、细胞凋亡情况以及B细胞淋巴瘤2家族蛋白及其相关X蛋白(Bax)和抑癌蛋白p21(p21)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SKOV3/DDP呈长梭形,细胞状态较好;顺铂组SKOV3/DDP出现较多圆球形的悬浮细胞,但仍有大部分细胞状态正常;白藜芦醇+顺铂组SKOV3/DDP几乎全部收缩变圆。白藜芦醇+顺铂组、顺铂组细胞抑制率、细胞凋亡率、Bax及p21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白藜芦醇+顺铂组均高于顺铂组[(55±4)%比(41±4)%、(41.52±3.24)%比(30.21±1.21)%、(6.2±0.7)比(4.1±0.4)、(3.69±0.39)比(2.56±0.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增加SKOV3/DDP对顺铂化疗敏感性,促进SKOV3/DDP细胞内Bax和p21的表达,并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白藜芦醇 顺铂 增敏作用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人卵巢癌耐药细胞株SKOV3/DDP耐药逆转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慧 王思思 +4 位作者 李立楠 王静 贺英 马春星 陈丽华 《四川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664-668,共5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人卵巢癌耐药细胞株SKOV3/DDP的耐药逆转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株SKOV3/DDP,以MTT法检测单用白藜芦醇对SKOV-3/DDP的杀伤影响,确定其对此细胞株的逆转剂量;同法测定无毒剂量白藜芦醇干...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人卵巢癌耐药细胞株SKOV3/DDP的耐药逆转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株SKOV3/DDP,以MTT法检测单用白藜芦醇对SKOV-3/DDP的杀伤影响,确定其对此细胞株的逆转剂量;同法测定无毒剂量白藜芦醇干预后SKOV3/DDP对顺铂耐药性的变化,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白藜芦醇逆转剂量干预细胞株后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RT-PCR方法检测白藜芦醇处理SKOV3/DDP细胞前后MDR-1和Bcl-2基因的表达。结果回归分析得出,当白藜芦醇终活性浓度<115.68 U/ml时,对SKOV-3/DDP细胞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小于10%。DDP组于24、48、72 h作用耐药SKOV3/DDP细胞的IC_(50)分别为(23.31±0.42)、(9.01±0.72)、(6.45±0.83)μg/ml,当与逆转剂量(100 U/ml)的白藜芦醇联合应用时白藜芦醇使DDP对耐药SKOV3/DDP细胞的IC_(50)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24 h RF值相比,48 h和72 h RF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DDP组和白藜芦醇+DDP组人卵巢癌SKOV3/DDP细胞凋亡数、MDR-1 mRNA、Bcl-2 mRNA及MDR-1/Bcl-2值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白藜芦醇+DDP组SKOV3/DDP细胞凋亡数、MDR-1/Bcl-2值明显高于DDP组(P<0.05)。结论白藜芦醇与卵巢癌发生、发展的密切相关,可有效逆转人卵巢癌SKOV3/DDP细胞的顺铂化疗耐药性,且可通过下调MDR-1和Bcl-2的mRNA表达以减少P-gp蛋白表达及药物外排,维持细胞内的DDP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卵巢癌 耐药性 逆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宫腔积液患者血清PKM2和CDCA5检测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7
作者 贺英 王静 +1 位作者 薛乾隆 马会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4期1726-1729,1734,共5页
目的分析绝经后宫腔积液患者血清丙酮酸激酶M2型(PKM2)和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5(CDCA5)检测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150例绝经后宫腔积液患者。依据宫腔镜子宫内膜病理活检结果将其分为宫腔积... 目的分析绝经后宫腔积液患者血清丙酮酸激酶M2型(PKM2)和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5(CDCA5)检测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150例绝经后宫腔积液患者。依据宫腔镜子宫内膜病理活检结果将其分为宫腔积液组和子宫内膜癌组;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PKM2和CDCA5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KM2和CDCA5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测和评估PKM1、CDCA5单独应用和联合应用鉴别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价值。结果子宫内膜癌组患者血中PKM2和CDCA5均明显高于宫腔积液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患者血中PKM2和CDCA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中PKM2和CDCA5是影响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肌层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KM2和CDCA5联合应用鉴别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AUC均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应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PKM2和CDCA5水平明显高于宫腔积液患者,且PKM2和CDCA5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鉴别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宫腔积液 丙酮酸激酶M2型 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5 子宫内膜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 ADC直方图在子宫内膜癌诊断及肿瘤浸润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贺英 刘晓娟 +1 位作者 王静 常建苗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93-1097,共5页
本研究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表观扩散系数(ADC)直方图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判断肿瘤浸润程度的价值。选取9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病例组、10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MRI检查,绘制MRI检查感兴趣区域的ADC直方图并进行... 本研究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表观扩散系数(ADC)直方图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判断肿瘤浸润程度的价值。选取9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病例组、10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MRI检查,绘制MRI检查感兴趣区域的ADC直方图并进行对比,按照肿瘤浸润程度将9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分层分析。病例组患者的ADC平均值、ADC 10th、ADC 25th、ADC 50th、ADC 75th、ADC 95th测定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ADC 10th鉴别诊断子宫内膜癌与子宫黏膜下肌瘤的AUC为0.762;ADC 25th鉴别诊断子宫内膜癌与子宫黏膜下肌瘤的AUC为0.842。9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其中58例患者子宫肌层浸润深度<1/2肌层,40例患者子宫肌层浸润深度≥1/2肌层。子宫肌层浸润深度<1/2肌层患者,其ADC平均值、ADC 10th、ADC 25th、ADC 50th测定值均显著高于浸润深度≥1/2肌层患者(P<0.05);ADC 10th鉴别诊断不同肌层浸润深度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灵敏度为90.17%、特异度为72.80%、AUC为0.856。MRI ADC直方图参数对于鉴别诊断子宫内膜癌与子宫黏膜下肌瘤具有重要价值,术前采用MRI ADC直方图分析子宫内膜癌浸润深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直方图 子宫内膜癌 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沟通达标理论的护理干预结合微信群健康宣教在宫颈癌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其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2
9
作者 刘树英 王慧 +1 位作者 亢延飞 朱婕曼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10期169-171,共3页
宫颈癌是一种原发于子宫颈部的恶性肿瘤疾病,一般由HPV感染所致[1-2]。不同病症时期的患者,其临床表现差异较大,早期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后随病情加重,患者会逐渐出现阴道流血、阴道排液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贫血、感染、下肢深静脉血... 宫颈癌是一种原发于子宫颈部的恶性肿瘤疾病,一般由HPV感染所致[1-2]。不同病症时期的患者,其临床表现差异较大,早期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后随病情加重,患者会逐渐出现阴道流血、阴道排液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贫血、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伴随症状[3-4]。临床中,宫颈癌主要有手术、放化疗、靶向、免疫这四种治疗方式,其中放化疗除作辅助治疗外,针对有手术禁忌证者,也可以以放化疗为主,以控制病情[5-6]。但放化疗所致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较高,脱发、便秘等不良反应会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响,致患者对相关放化疗治疗有抵抗情绪。基于沟通达标理论的护理干预、微信群健康宣教均有加强患者对放化疗治疗的认知,能提升患者依从性的作用。所以为进一步提升宫颈癌放化疗患者的护理效果,本研究拟将基于沟通达标理论的护理干预结合微信群健康宣教应用到此类病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沟通达标理论 护理干预 微信群 健康宣教 宫颈癌 放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床旁血滤对心肾综合征患者肾脏弹性和肾血流谱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薛乾隆 杨李鹏 +2 位作者 王慧 王佳 贺英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79-1183,共5页
本研究观察了连续性床旁血滤对心肾综合征患者肾脏弹性、肾血流谱及左室心肌功能的影响。选取104例心肾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连续性床旁血滤治疗。采用肾脏三... 本研究观察了连续性床旁血滤对心肾综合征患者肾脏弹性、肾血流谱及左室心肌功能的影响。选取104例心肾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连续性床旁血滤治疗。采用肾脏三维超声检测肾脏中部皮质杨氏模量值(YM)、双侧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应用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3D-STE)检查左室心肌功能参数的变化。研究结果发现,治疗后两组YM、肾脏血流动力学参数的阻力指数(RI)均低于治疗前,双侧肾动脉内径(D)、肾血流量(V)及超声心动图除整体面积应变外的其他数据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YM、肾脏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连续性床旁血滤可改善心肾综合征患者肾脏弹性和肾血流谱,但对左室心肌功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床旁血滤 心肾综合征 肾脏弹性 肾血流谱 左室心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T与HPV E6蛋白筛查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娟 康燕华 谢双双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12期1947-1950,共4页
目的探讨TCT与HPV 161845型E6蛋白检测筛查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进行宫颈病变筛查的124例怀疑宫颈出现异常情况的受检者,均接受TCT及HPV 161845型E6蛋白检测筛查... 目的探讨TCT与HPV 161845型E6蛋白检测筛查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进行宫颈病变筛查的124例怀疑宫颈出现异常情况的受检者,均接受TCT及HPV 161845型E6蛋白检测筛查,以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比较TCT及HPV 161845型E6蛋白检测筛查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对于宫颈癌筛查的临床价值。结果受检者中正常及慢性炎症占比最大(57.26%),与检出CINⅠ级、CINⅡ级、CINⅢ级以及鳞状细胞癌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检出阳性符合率为78.18%,E6蛋白检出阳性符合率为82.35%,联合检出阳性符合率为95.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E6蛋白联合检测阳性结果中CINⅠ级29例,CINⅡ级11例,CINⅢ级5例,鳞状细胞癌2例。以活检诊断结果为金标准,采用TCT、E6蛋白联合检测诊断宫颈癌的Kappa值为0.866(P<0.05)。结论 TCT与HPV 161845型E6蛋白检测联合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可以提高检测敏感性、特异性以及检测准确性,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薄层细胞检测 人乳头瘤病毒161845型E6蛋白检测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67通过靶向调控TET2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坤 张晶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580-585,共6页
目的:探讨miR-367通过靶向调控10-11异位的甲基胞嘧啶双加氧酶2(TET2)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将人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分为5组:空白组(NG)、阴性转染组(mimics NC)、miR-367过表达组(miR-367 mimics)、inhibito... 目的:探讨miR-367通过靶向调控10-11异位的甲基胞嘧啶双加氧酶2(TET2)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将人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分为5组:空白组(NG)、阴性转染组(mimics NC)、miR-367过表达组(miR-367 mimics)、inhibitor NC组、miR-367 inhibitor组。qRT-PCR检测HEC-1A细胞中TET2 mRNA、miR-367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miR-367的靶基因并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加以验证;Western blotting检测TET2、c-myc、cyclin D1、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NG、mimics NC组相比,miR-367 mimics组HEC-1A细胞TET2 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5),miR-367表达水平升高,24、48 h细胞存活率上升,侵袭、迁移细胞数增加(P<0.05),TET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MMP-2、MMP-9、c-myc、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NG、inhibitor NC组相比,miR-367 inhibitor组HEC-1A细胞TET2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miR-367表达水平下降,24、48 h细胞存活率降低,侵袭、迁移细胞数减少,TET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MMP-2、MMP-9、c-myc、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显示miR-367是TET2潜在靶基因。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显示,miR-367 mimics+WT组HEC-1A细胞荧光素酶活性低于miR-367 NC+WT组(P<0.05),miR-367 NC+MUT组与miR-367 mimics+MUT组荧光素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367过表达可能通过靶向抑制TET2促进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miR-367 10-11异位的甲基胞嘧啶双加氧酶2 细胞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铂联合放疗治疗晚期子宫颈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焦桂青 杨晓峰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5期23-25,共3页
目的:评价顺铂辅助化疗联合放射治疗晚期子宫颈癌的疗效。方法:同期对比分析经放疗加顺铂化疗(放化组)60例和单纯放疗(单放组)60例Ⅲ期子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局部控制率、远处转移率和并发症。结果:5年生存率放化组63.33%,单放组43.33... 目的:评价顺铂辅助化疗联合放射治疗晚期子宫颈癌的疗效。方法:同期对比分析经放疗加顺铂化疗(放化组)60例和单纯放疗(单放组)60例Ⅲ期子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局部控制率、远处转移率和并发症。结果:5年生存率放化组63.33%,单放组43.33%(P<0.05)。局部控制率放化组80%,单放组60%(P<0.05)。远处转移率放化组43.33%,单放组41.66%(P>0.05)。放射性直肠炎:放化组13.33%,单放组10.00%(P>0.05)。放射性膀胱炎放化组8.33%,单放组10.00%(P>0.05)。无因治疗而引起的死亡发生。结论:放射治疗联合顺铂化疗能提高Ⅲ期子宫颈癌患者局部控制率和5年生存率,未改善远处转移率,副作用能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肿瘤/放射疗法 肿瘤/药物疗法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T检测及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焦桂青 李建平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4期22-24,共3页
目的:对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及The Bethesda System(TBS)细胞学分类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TBS细胞学分类诊断,将诊断意义不明的不典... 目的:对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及The Bethesda System(TBS)细胞学分类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TBS细胞学分类诊断,将诊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病变均列为阳性病例,病例均在阴道镜下行活检,将细胞学检测结果与活检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对223例行TCT及阴道镜下活检与组织病理学诊断:鳞状细胞癌(SCC)100%(12/12);高度病变88.23%(15/17);低度病变88.44%(38/45)。结论:TCT技术应用于宫颈细胞涂片筛查,与传统的巴氏图片相比明显提高了涂片的满意率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TBS报告方式内容直观、易懂、具体、客观,TCT检查异常的病例配合阴道镜病理检查进行诊断,能及早发现宫颈早期病变,尽可能防治宫颈癌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基薄层细胞检测 TBS细胞学分类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术后并发尿潴留的护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桂英 陈江平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9年第3期72-72,共1页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子宫切除术 尿潴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子宫内膜癌分期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6
作者 马春星 贺英 +3 位作者 陈丽华 王思思 王静 康燕华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2期313-316,共4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子宫内膜癌分期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行腹腔镜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术的早期子宫内膜癌病人10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子宫内膜癌分期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行腹腔镜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术的早期子宫内膜癌病人10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处理,对照组采用传统围手术期处理,对两组手术指标及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短期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恢复通气时间(2.22±0.37)d、术后住院时间(5.55±1.39)d较对照组(2.41±0.39)d、(6.34±1.83)d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炎症反应水平(CRP)(229.78±72.92)mg/L较对照组(302.90±88.88)mg/L明显降低(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镜子宫内膜癌分期术中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腹腔镜检查 围手术期医护 加速康复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195靶向调控CCND2和MYB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郝艳芳 刘亚荣 +1 位作者 黄玲玲 张源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130-135,171,共7页
目的研究miRNA-195在宫颈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分析其对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检测35例临床宫颈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正常组织中miRNA-195,通过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其与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细胞... 目的研究miRNA-195在宫颈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分析其对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检测35例临床宫颈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正常组织中miRNA-195,通过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其与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细胞增殖实验和划痕迁移实验验证miRNA-195对宫颈癌siHa,Hela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通过microRNA数据库预测miRNA-195的靶基因,双荧光素酶基因实验验证靶向结合关系;qRT-PCR验证miRNA-195对靶基因的调控;分析宫颈癌中靶基因的表达作用及与miRNA-195的相关性,通过细胞回补实验验证miRNA-195是否通过靶向调控蛋白表达在宫颈癌中发挥功能。结果宫颈癌组织中miRNA-195相对表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21.03±5.17 vs 40.67±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85,P<0.001),且具有低表达预后差的临床特征(Logrank P=0.032)。过表达miRNA-195抑制了宫颈癌细胞的增殖(t=6.725~21.433,均P<0.01)和迁移速率(t=12.443,16.749,均P<0.001)。CCND2和MYB是miRNA-195的靶基因,过表达miRNA-195显著抑制了CCND2和MYB mRNA的蛋白表达(P<0.01)。宫颈癌组织中CCND2较癌旁正常组织显著高表达(52.67±4.79 vs 39.86±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53,P<0.001);MYB较癌旁正常组织显著高表达(43.06±6.43 vs 22.07±6.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17,P<0.001);且分别与miRNA-195表达呈负相关(r=-0.726,-0.592,均P<0.05)。过表达CCND2和MYB显著促进了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速率,敲低CCND2和MYB表达则得到与之相反的结果(F=144.947,875.160,均P<0.001);在过表达miRNA-195细胞中分别回补过表达CCND2和MYB后细胞增殖、迁移速率基本回归到正常水平。结论miRNA-195可通过靶向调控CCND2和MYB表达抑制宫颈癌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进而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酸-195 细胞周期素D2重组蛋白2 MYB 宫颈癌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儿童血清淀粉样蛋白A参考区间的建立 被引量:1
18
作者 左路广 陈雪 +3 位作者 尹晓颖 张立青 李文斌 李树铁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21-825,共5页
目的建立健康儿童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的参考区间。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200例0~12岁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健康组,另选取同期细菌感染患儿200例作为细菌组、病毒感染患儿150例作为病毒组、支原体感染患儿... 目的建立健康儿童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的参考区间。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200例0~12岁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健康组,另选取同期细菌感染患儿200例作为细菌组、病毒感染患儿150例作为病毒组、支原体感染患儿180例作为支原体组,检测各组SAA水平,建立健康儿童SAA参考区间并验证。结果各组儿童SAA含量均呈正态分布(Z分别为0.021、0.055、0.042、0.055,均P>0.05)。健康组SAA为(5.99±1.52)mg/L,不同年龄和性别的SA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建立95%单侧上限,SAA参考区间为0~8.49 mg/L。本研究建立的SAA参考区间与专家共识SAA参考区间(0~10 mg/L)比较一致性较差(kappa=0.088,P<0.001)。与依据专家共识的参考区间比较,依据本研究建立的参考区间筛查获得的细菌组、病毒组、支原体组的感染阳性率均明显增高(均P<0.05)。结论初步建立了健康儿童SAA参考区间,为(0~8.49)mg/L。依据此参考区间筛查细菌、病毒、支原体感染阳性率增高,有效降低了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样蛋白A 儿童 参考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流产患者PAI-1、TSP-1、D-D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亚崴 张利萍 于治芳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11期1858-1861,共4页
目的观察复发性流产(RSA)患者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因子(PAI-1)、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D)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184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RSA组,根据流产次数分为RSA1... 目的观察复发性流产(RSA)患者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因子(PAI-1)、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D)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184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RSA组,根据流产次数分为RSA1组(流产次数>3次)和RSA2组(流产次数≤3次),根据胎儿预后情况分为流产组和活产组。选取同时期具有正常分娩史、染色体、内分泌等检查均为正常且本次妊娠正常女性172例作为正常妊娠组,检测各组血清PAI-1、TSP-1、D-D水平,采用Pearson对RSA组血清PAI-1、TSP-1、D-D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记录RSA组妊娠结局。结果 RSA组血清PAI-1、D-D、TSP-1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SA组血清PAI-1与TSP-1表达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PAI-1与D-D表达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TSP-1与D-D表达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流产组血清PAI-1、TSP-1、D-D水平显著高于活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SA1组PAI-1、TSP-1、D-D水平显著高于RSA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A患者血清PAI-1、TSP-1、D-D水平呈高表达,对RSA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因子 血小板反应蛋白-1 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C、CCL21及Bmi-1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惠志龙 张利萍 +1 位作者 王龙影 王慧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11期1765-1769,共5页
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C-C趋化因子配体(CCL21)及B细胞特异性莫洛氏鼠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Bmi-1)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表达与微淋巴管生成、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1... 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C-C趋化因子配体(CCL21)及B细胞特异性莫洛氏鼠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Bmi-1)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表达与微淋巴管生成、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2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术中所取癌组织作为研究组,并选取距癌组织3 cm处的癌旁组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VEGF-C、CCL21及Bmi-1表达情况;分析上述因子、微淋巴管密度(LVD)与卵巢上皮性癌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各因子与LVD的相关性,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生存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VEGF-C、CCL21及Bmi-1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CCL21阳性表达率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级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Bmi-1阳性表达率、LVD值与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LVD值亦与病理分级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示,VEGF-C、CCL21及Bmi-1与LVD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上述因子是影响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上皮性卵巢癌VEGF-C、CCL21及Bmi-1过度表达可能促进微淋巴管生成,可能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C CCL21 BMI-1 上皮性卵巢癌 微淋巴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