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最后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马秀英 何瑞荣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54-356,共3页
最后区是第四脑室底部的中缝结构,缺乏正常的血脑屏障,与中枢神经的其他部位有广泛的传入和传出联系,它参与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在一些肽类作用时,可诱发心血管效应,还可作为化学感受器对血浆或脑脊液中Na^+浓度变化起反应,从... 最后区是第四脑室底部的中缝结构,缺乏正常的血脑屏障,与中枢神经的其他部位有广泛的传入和传出联系,它参与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在一些肽类作用时,可诱发心血管效应,还可作为化学感受器对血浆或脑脊液中Na^+浓度变化起反应,从而调节体液平衡,并能通过调节脉络丛血流量而影响脑脊液生成。最后区也参与人类和动物的呕吐反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后区 神经生理学 呕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心房钠尿肽Ⅲ和血管升压素对大鼠脑片室旁核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杨丽明 王志安 何瑞荣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05-412,共8页
在28个脑片观察了血管紧张素Ⅱ(AGⅡ)、心房钠尿肽Ⅲ(ANPⅢ)和血管升压素(AVP)三种多肽对101个下丘脑室旁核(PVN)神经元单位电活动的影响。脑片灌流AGⅡ(10^(-7)mol/L,3 min)后,28/50个单位(56.0%)放电频率明显增加,5/50个单位(10.0%... 在28个脑片观察了血管紧张素Ⅱ(AGⅡ)、心房钠尿肽Ⅲ(ANPⅢ)和血管升压素(AVP)三种多肽对101个下丘脑室旁核(PVN)神经元单位电活动的影响。脑片灌流AGⅡ(10^(-7)mol/L,3 min)后,28/50个单位(56.0%)放电频率明显增加,5/50个单位(10.0%)放电频率降低,17/50个单位(34.0%)无明显反应。AGⅡ对PVN放电单位的兴奋和抑制作用均可为AGⅡ受体阻断剂saralasin(10^(-6)mol/L)所阻断。脑片灌流ANPⅢ(10^(-7)mol/L,3 min)后,16/26个单位(61.5%)放电频率明显降低,1/26个单位(3.9%)放电频率增加,9/26个单位(34.6%)无明显反应。脑片灌流AVP,(10^(-7)mol/L,3min)后,19/25个单位(76.0%)放电频率明显增加,1/25个单位(4.0%)放电频率降低,5/25个单位(20,0%)无明显反应。在观察这三种多肽对同一PVN神经元的作用时,4个单位对AGⅡ和AVP均产生兴奋反应;2个单位对AGⅡ呈兴奋和被ANPⅢ所抑制;7个单位对AVP呈兴奋,而对ANPⅢ为抑制,未见到既对AGⅡ和AVP呈兴奋,又为ANPⅢ所抑制的单位。结果提示:AGⅡ,ANP和AVP三种多肽都能影响PVN神经元的自发电活动,PVN可能是神经内分泌和植物性功能调节的中枢整合部位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旁核 神经元 血管紧张素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效应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智 何瑞荣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28-337,共10页
对81只麻醉兔,在静脉注射新福林和硝普钠升降血压而改变动脉压力感受器活动的条件下,观察心率,后肢血管阻力和肾交感神经活动的反射性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 由新福林升高血压时,心率减慢、后肢血管阻力降低和肾交感神经活动抑制;硝普... 对81只麻醉兔,在静脉注射新福林和硝普钠升降血压而改变动脉压力感受器活动的条件下,观察心率,后肢血管阻力和肾交感神经活动的反射性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 由新福林升高血压时,心率减慢、后肢血管阻力降低和肾交感神经活动抑制;硝普钠降低血压时引起相反效应。各指标的反射性变化有良好的可重复性。(2) 切断两侧减压神经或切断两侧窦神经后,静注新福林和硝普钠诱发的心率反射性变化均显著减弱(P<0.01);切断两侧减压神经较切断两侧窦神经后减弱得更为明显,其中对于新福林升压时的心率减慢反应差异显著(P<(0.05)。相反,对于新福林和硝普钠引起的后肢血管阻力反射性变化,与缓冲神经部分切断之前相比无明显差异;在对照肾交感神经活动已增高的基础上,硝普钠降压时肾交感神经活动的反射性兴奋效应降低,而新福林升压时的肾交感神经活动反射性抑制效应与神经切断前相比无明显差异。(3) 缓冲神经全部切断(SAD)后,新福林和硝普钠引起的平均动脉血压(MAP)变动幅度显著增大(P<0.05)。此时心率、后肢血管阻力和肾交感神经活动的反射调节效应均明显减弱(P<0.001)。(4) 进一步切断两侧迷走神经后,残留的反射效应即行消失。 以上结果表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传入以单纯相加的方式对心率进行反射性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压 心率 外周血管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激家兔肾内感受器的传入神经活动观察 被引量:11
4
作者 马戈 何瑞荣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69-276,共8页
在44只麻醉家兔观察肾机械和化学感受器刺激对肾传入神经放电活动的影响。结果如下:(1)输尿管压增高20.20±1.09mmHg 引起肾传入神经放电的积分值增加175.13±22.41,(P<0.001)。(2)经输尿管向肾盂内逆向灌注0.15mol/L KCl 和... 在44只麻醉家兔观察肾机械和化学感受器刺激对肾传入神经放电活动的影响。结果如下:(1)输尿管压增高20.20±1.09mmHg 引起肾传入神经放电的积分值增加175.13±22.41,(P<0.001)。(2)经输尿管向肾盂内逆向灌注0.15mol/L KCl 和 1mol/L NaCl 溶液时,肾传入神经放电积分值分别增加253.79±21.64%和172.17±15.19%(P<0.001)。(3)肾传入神经纤维的单位放电至少有四种类型:无自发放电活动,自发规则放电,自发规则的猝发放电和不规则放电。(4)输尿管压增高可诱发无自发活动的肾传入神经出现明显的放电,而有自发放电的单位对此种刺激不敏感。(5)向肾盂内逆向灌流0.15mol/L KCl 和1mol/L NaCl 溶液时,肾传入神经自发放电单位的电活动分别增加210.70±23.40%,6和140.07±15.72%(P<0.001),并有新的单位被激活。(6)夹闭肾动脉可诱发无自发活动的肾传入神经单位的放电活动。以上结果提示,家兔肾脏内存在机械和 R_1, R_2化学感受器,分别感受输尿管压、肾缺血和肾盂浸浴液中 Na^+,K^+浓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入神经活动 肾感爱器 刺激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钠尿因子对麻醉家兔局部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赵工 何瑞荣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7-44,共8页
在42只麻醉家兔,观察了静脉注射心房肽Ⅱ(AtriopeptinⅡ,APⅡ)对局部血流量以及动脉内注射 AP Ⅱ 对局部血管阻力的影响。结果如下:(1)静脉注射 APⅡ(30μg/kg)5min后,平均动脉压(MAP)降低11.0±1.5mmHg(n=8,M±SE,下同),与溶... 在42只麻醉家兔,观察了静脉注射心房肽Ⅱ(AtriopeptinⅡ,APⅡ)对局部血流量以及动脉内注射 AP Ⅱ 对局部血管阻力的影响。结果如下:(1)静脉注射 APⅡ(30μg/kg)5min后,平均动脉压(MAP)降低11.0±1.5mmHg(n=8,M±SE,下同),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O.01)但心率无明显变化;(2)经放射性生物微球法测定,AP Ⅱ 明显增加肾皮质血流量(p<0.05),而肾髓质的血流量有所减少。大脑、心脏、小肠和后肢肌肉的血流量无明显变化;(3)在自体血恒量灌流条件下,局部动脉内注射 AP Ⅱ(0.8μg/kg)时,肾血管灌流压降低21.2±3.3mmHg(n=9,P<0.001),后肢血管灌流压降低7.8±1.1mmHg(n=7,P<0.001);而肠系膜血管灌流压无明显改变。以上结果表明,AP Ⅱ 可明显舒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其作用远大于对其他局部血管的作用。APⅡ引起的肾血流增加,可能是其利尿和钠尿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钠尿因子 局部血流量 局部血管阻力 平均动脉压 静脉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钠尿肽的中枢性心血管和肾效应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工 骆鸿 何瑞荣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537-547,共11页
在麻醉大鼠观察了颈动脉、脊髓蛛网膜下腔和侧脑室内注射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后,血压,心率或/和尿量、尿钠和尿钾的变化,并观察了 ANP 对血管紧张素Ⅱ(AGⅡ)中枢效应的影响。结果如下:(1)在大鼠头部交叉循环条... 在麻醉大鼠观察了颈动脉、脊髓蛛网膜下腔和侧脑室内注射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后,血压,心率或/和尿量、尿钠和尿钾的变化,并观察了 ANP 对血管紧张素Ⅱ(AGⅡ)中枢效应的影响。结果如下:(1)在大鼠头部交叉循环条件下,经受血鼠颈总动脉内注射α-人心房钠尿多肽(α-human atrial natriurctic polypeptide,α-hANP)(15μg/kg)后,受血鼠平均动脉压(MAP)无改变,而供血鼠的 MAP 降低,⊿MAP为-2.4±0.84kPa(-18±6.3mmHg,P<0.05),(2)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心房肽,Ⅱ(AtriopeptinⅡ,APⅡ)(5μg/kg)对血压、心率和尿量无明显影响;(3)侧脑室注射 APⅡ(20μg/kg)后血压和心率无显著改变,尿量仅在注射后第30至50min 时显著增加,而尿钠无改变;(4)侧脑室注射 AGⅡ(1μg/kg),血压升高,⊿MAP 为1.3±0.17kPa(10±1.3mmHg,n=10,P<0.001)。注射1h 后,尿量增加106%(P<0.01),尿钠增加642%(P<0.01);(5)事先侧脑室注射 APⅡ(20μg/kg),2min 后再注入 AGⅡ(1μg/kg),AGⅡ的中枢升压效应不受影响,⊿MAP为1.5±0.25kPa(11±1.9mmHg,n=7,P<0.01),而尿量和尿钠的增值明显减小。以上结果表明,ANP 难于透过血脑脑脊血屏障,可能与其分子量较大有关。在静脉注射 ANP 所致降压效应中,似无中枢机制的参与。ANP 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钠尿肽 AGⅡ 血压 尿量 尿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钠尿肽对大鼠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马秀英 张万育 何瑞荣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80-487,共8页
在隔离灌流的大鼠主动脉弓-主动脉神经标本上,观察了心房肽Ⅲ(atriopeptinⅢ,APⅢ)对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活动的影响。主动脉弓内压保持13.3kPa条件下向灌流液中加入APⅢ(2.0μg/ml)后,主动脉神经... 在隔离灌流的大鼠主动脉弓-主动脉神经标本上,观察了心房肽Ⅲ(atriopeptinⅢ,APⅢ)对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活动的影响。主动脉弓内压保持13.3kPa条件下向灌流液中加入APⅢ(2.0μg/ml)后,主动脉神经传入放电较对照值增加64±27%(P<0.001);升降灌流压时,主动脉神经传入放电随之增减,饱和压(SP)由22.5±0.5降至21.3±0.5kPa(P<0.05),工作范围(OR)由12.1±0.4降至10.6±0.4kPa(P<0.05),阈压(TP)无明显变化;压力感受器机能曲线向左上方移位,曲线的最大积分值(PIV)由508±66%增至730±52%(P<0.05),曲线最大斜率(PS)由55.6±7.5增至93.2±6.8%·kPa-1(P<0.05);冲洗掉APⅢ后,主动脉神经传入放电基本恢复至对照水平.主动脉弓内压保持在13.3kPa条件下,向灌流液中加入硝普钠(NP,1.0μg/ml),主动脉神经传入放电虽有所减少,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升降灌流压时,TP,SP,OR均无明显变化,对压力感受器机能曲线及PS也无显著影响,而PIV由667±78降至502±74%(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钠尿肽 主动脉弓 压力感受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钠尿因子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的易化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赵工 何瑞荣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60-367,共8页
在麻醉大鼠观察了心房肽Ⅲ(AtriopeptinⅡ,APⅡ)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活动的影响,并在麻醉家兔观察了APⅡ作用于颈动脉窦区时窦神经传入放电的改变。结果如下:(1)用APⅡ(1μg/ml)隔离灌流大鼠左侧颈动脉窦区(n=10),压力感受器反射的阈压... 在麻醉大鼠观察了心房肽Ⅲ(AtriopeptinⅡ,APⅡ)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活动的影响,并在麻醉家兔观察了APⅡ作用于颈动脉窦区时窦神经传入放电的改变。结果如下:(1)用APⅡ(1μg/ml)隔离灌流大鼠左侧颈动脉窦区(n=10),压力感受器反射的阈压(TP)无明显改变,平衡压(EP)由101±2.8降至95±2.0 mmHg(P<0.05),饱和压(SP)由202±5.2降至168±6.1 mmHg(P<0.001),而工作范围(OR)由128±5.5减至93±6.3mmHg(P<0.001),压力感受器机能曲线向左下方移位,曲线最大斜率(PS)由0.77±0.04增大为1.07±0.13mmHg·mmHg^(-1)(P<0.05);(2)在用硝普钠(NP,0.5μg/ml)灌流的动物(n=6),TP和 EP 无改变,SP 由188±6.4升至218±6.0 mmHg(P<0.01),OR 由107±6.9增至132±7.6 mmHg(P<0.05),硝普钠对压力感受器机能曲线及其 PS 无显著影响;(3)恒压隔离灌流兔颈动脉窦区时,窦神经传入放电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升高窦内压(ISP)时,窦神经传入放电也随之增多。用 APⅡ(1μg/ml)恒压灌流时,窦神经传入放电增加20.9±3.9%(n=6,P<0.01),冲洗掉 APⅡ后,窦神经传入放电恢复至对照水平。以上结果显示,APⅢ可使大鼠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机能曲线向左下方移位,曲线最大斜率增大以及兔窦神经传入放电增加,表明 APⅡ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活动有易化作用。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钠尿因子 颈动脉窦 压力感受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激家兔肾内感受器和肾传入神经的血流动力学效应 被引量:3
9
作者 马戈 何瑞荣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62-268,共7页
在39只麻醉家兔观察刺激肾脏机械和化学感受器以及电刺激肾传入神经的血流动力学效应。增加输尿管压8—22mmHg 及经输尿管向肾盂内逆向灌注 NaCl(1.0 mol/L)及 KCl(0.15mol/L)溶液时,引起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下降;切断双侧缓冲神... 在39只麻醉家兔观察刺激肾脏机械和化学感受器以及电刺激肾传入神经的血流动力学效应。增加输尿管压8—22mmHg 及经输尿管向肾盂内逆向灌注 NaCl(1.0 mol/L)及 KCl(0.15mol/L)溶液时,引起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下降;切断双侧缓冲神经后,MAP 降低更为显著。电刺激肾传入神经时,HR 减慢,MAP、肠系膜动脉和后肢动脉灌流压降低,左心室收缩压及其微分值下降,心输出量(CO)和总外周阻力(TPR)减小;切断双侧窦神经和减压神经后,除 HK、CO 和 TPR 外,其余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减弱更为显著。由此提示,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对肾传入神经激活的心血管效应有缓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感受器 肾传入神经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敏感性钾通道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玉龙 何瑞荣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12-216,共5页
ATP敏感性钾通道对K ̄+有较高的选择性,且有相当高的电导。磺酰脲类药物对ATP敏感性钾通道有特异的抑制作用,而一些开放剂对其有激活作用。缺血或其它代谢抑制时,ATP浓度下降,腺苷产生增加,两者激活ATP敏感性钾通道... ATP敏感性钾通道对K ̄+有较高的选择性,且有相当高的电导。磺酰脲类药物对ATP敏感性钾通道有特异的抑制作用,而一些开放剂对其有激活作用。缺血或其它代谢抑制时,ATP浓度下降,腺苷产生增加,两者激活ATP敏感性钾通道,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对高血压有一定的治疗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系统 腺苷三磷酸 钾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钠尿多肽对麻醉大鼠血压和肾神经传出放电的影响
11
作者 赵工 何瑞荣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453-459,共7页
本实验观察了心房肽Ⅱ(Atriopeptin Ⅱ,APⅡ)对麻醉大鼠血压(AP)、心率(HR)和肾交感神经传出放电(RSNA)的影响,并与硝普钠对 AP 和 RSNA 的影响作比较。结果如下:(1)缓冲神经完整和迷走神经完整条件下(n=12)静脉注射 APⅡ(50μg/kg)后,... 本实验观察了心房肽Ⅱ(Atriopeptin Ⅱ,APⅡ)对麻醉大鼠血压(AP)、心率(HR)和肾交感神经传出放电(RSNA)的影响,并与硝普钠对 AP 和 RSNA 的影响作比较。结果如下:(1)缓冲神经完整和迷走神经完整条件下(n=12)静脉注射 APⅡ(50μg/kg)后,动脉收缩压(SAP)降低23.0±1.66 mmHg(Μ±SE,p<0.001),HR 减慢9±3.5b/min(p<0.05),RSNA 降低4.89±2.95%(P>0.05)。迷走神经切断后,静脉注射 APⅡ引起的~⊿SAP 虽有所减小,但与切断迷走神经前的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HR 减慢不再出现,而 RSNA 则有所增加;(2)缓冲神经切断和迷走神经完整条件下(n=7),静脉注射 APⅡ时 SAP 降低27.4±3.25mmHg(P<0.001),HR 减慢13±3.1b/min(P<0.01),RSNA 降低11.67±1.95%(P<0.001)。切断迷走神经后,静脉注射 APⅡ引起的 SAP 降低程度有明显減小(P<0.01),HR减慢不再出现,RSNA 则反而增加(3)无论在迷走神经完整还是切断条件下,静脉注射硝普钠(n=6) SAP 均明显降低,同时伴有 RSNA 的反射性增加。以上结果表明:APⅡ的降压效应,部分是通过迷走神经传入纤维;在切断缓冲神经条件下,APⅡ可经由迷走神经传入纤维的激活而反射地抑制 RS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钠尿多肽 血压 心率 神经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心房钠尿肽和血管升压素对大鼠脑片穹窿下器神经元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丽明 王志安 何瑞荣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46-254,共9页
在31个脑片观察了血管紧张素Ⅱ(AGⅡ)、心房钠尿肽(ANP)和血管升压素(AVP)三种多肽对87个穹窿下器(SFO)神经元单位电活动的影响。脑片灌流AGⅡ(10^(-7)mol/L,3min)后,40/55个单应(72.73%)放电频率明显增加,3/55个单位(5.45%)放电频率... 在31个脑片观察了血管紧张素Ⅱ(AGⅡ)、心房钠尿肽(ANP)和血管升压素(AVP)三种多肽对87个穹窿下器(SFO)神经元单位电活动的影响。脑片灌流AGⅡ(10^(-7)mol/L,3min)后,40/55个单应(72.73%)放电频率明显增加,3/55个单位(5.45%)放电频率降低,12/55个单位(21.82%)无明显反应。AGⅡ对SFO放电单位的兴奋作用可被AGⅡ受体阻断剂saralasin(10^(-6)mol/L)完全阻断。脑片灌流心房肽Ⅲ(APⅢ)(10^(-7)mol/L,3min)后,7/17个单位(41.18%)放电频率明显降低,2/17个单位(11.76%)放电频率增加,8/17个单位(47.06%)无明显反应。脑片灌流AVP(10^(-7)mol/L,3min)后,8/15个单位(53.33%)放电频率明显增加,3/15个单位(20.00%)放电频率降低,4/15个单位(26.67%)无明显反应。在观察这三种多肽对同一SFO神经元的作用时,1个单位对AGⅡ和AVP均产生兴奋反应;3个单位对AGⅡ呈兴奋和被APⅢ所抑制;1个单位对AVP呈兴奋,而对APⅢ为抑制,未见到既对AGⅡ和AVP呈兴奋,又为APⅢ所抑制的单位。结果提示:AGⅡ,ANP和AVP三种多肽都能影响SFO神经元的自发电活动,SFO可能也是三者调节机体水盐平衡和血压的中枢部位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穹窿下器 神经元 血管紧张素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内注入腺苷对呼吸、血压和肾交感神经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苏欣 张万育 何瑞荣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64-170,共7页
在33只麻醉家兔,观察了颈动脉内注入腺苷所诱发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和肾交感神经活动的变化。结果如下:(1)颈动脉内注入腺苷后,平均动脉压呈剂量依赖性下降;呼吸加快,深度变化不明显,剪断窦神经后注入腺苷,仍引起平均动脉压下降,而... 在33只麻醉家兔,观察了颈动脉内注入腺苷所诱发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和肾交感神经活动的变化。结果如下:(1)颈动脉内注入腺苷后,平均动脉压呈剂量依赖性下降;呼吸加快,深度变化不明显,剪断窦神经后注入腺苷,仍引起平均动脉压下降,而呼吸变化消失。(2)隔离的颈动脉窦灌流液内加入腺苷后,平均动脉压下降,心率减慢;颈动脉体(CB)失活后反应消失。(3)将腺苷灌注到颈动脉窦区后,平均动脉压下降,肾交感神经传出放电活动增加,CB 失活或剪断窦神经后,反应消失。由此提示:腺苷可作为兴奋 CB 的一种物质,引起平均动脉压降低,心率减慢,呼吸加强和肾交感神经放电活动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 颈动脉体 肾交感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亚硝基左旋精氨酸的心血管效应及其对肾交感神经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俊丽 张万育 何瑞荣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431-438,共8页
在麻醉大鼠观察了新型NO合成抑制剂N-亚硝基左旋精氨酸(L-NNA)的血流动力学效应及其对肾交感神经活动的影响,旨在阐明NO在全身动脉血压调节中的可能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实验结果如下:(1)静注L-NNA(15 mg/kg)后,平均动脉压(MAP)由9.87... 在麻醉大鼠观察了新型NO合成抑制剂N-亚硝基左旋精氨酸(L-NNA)的血流动力学效应及其对肾交感神经活动的影响,旨在阐明NO在全身动脉血压调节中的可能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实验结果如下:(1)静注L-NNA(15 mg/kg)后,平均动脉压(MAP)由9.87±0.80升至14.67±0.53kPa(P<0.001),心率(HR)由317±13减至303±14 bpm(P<0.05),心指数(CI)由9.79±0.83降至7.04±0.41ml/min·100g^(-1)(P<0.05),总外周阻力指数(TPRI)由1.04±0.10升至2.15±0.18 u/100 g(P<0.001),持续30min以上;此效应可被预先注射左旋精氨酸(200 mg/kg)所逆转。(2)在缓冲神经切断的大鼠,i.v.L-NNA时,MAP,CI和TPRI的变化依然存在,而HR则加快,表明神经完整大鼠的HR减慢系压力感受器反射所致。(3)在缓冲神经完整大鼠i.v.L-NNA后,MAP升高,HR减慢,而肾交感神经活动(RSNA)无明显改变。(4)切断缓冲神经后,再i.v.L-NNA时,MAP,HR和RSNA分别增加55.6%、5.1%和34.3%,提示L-NNA可能兴奋交感中枢,而压力感受器反射可掩盖其对RSNA的影响;预先注射左旋精氨酸则可抑制L-NNA的上述效应。根据以上结果似可认为,NO合成抑制剂的血流动力学效应,由两种机制所介导:一是L-NNA抑制外周部位NO的基础性释放,致使血管紧张度增加,进而血压升高;另一是L-NNA兴奋交感中枢,从而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精氨酸 血液动力学 肾交感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拉左心房和夹闭颈总动脉对猫下丘脑前部和后部单位放电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晓露 王志安 何瑞荣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443-450,共8页
在40只氯醛糖和乌拉坦麻醉的猫,观察了牵拉左心房肺静脉入口处(atrial stretch,AS)和关闭一侧颈总动脉(carotid occlusion,CO)对下丘脑前部(AH)和下丘脑后部(PH)单位放电的影响。共记录了185个自发放电单位。对 AS 有反应的 AH 和 PH ... 在40只氯醛糖和乌拉坦麻醉的猫,观察了牵拉左心房肺静脉入口处(atrial stretch,AS)和关闭一侧颈总动脉(carotid occlusion,CO)对下丘脑前部(AH)和下丘脑后部(PH)单位放电的影响。共记录了185个自发放电单位。对 AS 有反应的 AH 和 PH 单位分别为46.3%和23.3%,其中均以出现抑制反应者居多。有少数单位仅在 AS 开始和停止时出现短暂的兴奋反应。在上述185个神经元中观察了85个对 AS 和 CO 两种刺激的反应,有15个(17.6%)对两种刺激均反应,其中被 AS 所抑制而为 CO 所兴奋的有11个,占73.3%(11/15)。这些结果表明:(1)AS 可对 AH 神经元活动起抑制作用;(2)AS 也可影响 PH 神经元活动;(3)动脉压力感受性和心房容量感受性刺激可会聚于同一下丘脑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 单位放电 牵拉 左心房 颈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对家兔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苏欣 张万育 何瑞荣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91-295,共5页
在39只乌拉坦麻醉家兔,记录了腺苷作用于颈动脉体时窦神经化学感受性传入单位的放电活动。全部实验中共记录了73个有自发放电的化学感受性单位。所得结果如下:(1)颈动脉内注射腺苷(10ug/kg)时,在55个单位中有51个的放电频率由0.76±... 在39只乌拉坦麻醉家兔,记录了腺苷作用于颈动脉体时窦神经化学感受性传入单位的放电活动。全部实验中共记录了73个有自发放电的化学感受性单位。所得结果如下:(1)颈动脉内注射腺苷(10ug/kg)时,在55个单位中有51个的放电频率由0.76±0.10增加到1.53±0.23 imp/s(P<0.001),部分实验中有新的单位被激活。(2)在隔离的颈动脉窦灌流液中加入腺苷(0.5,1.0、5.0、10、50和100μg/kg)时,9个单位的放电频率由0.51±0.06分别增加到0.58±0.07、0.78±0.13、0.96±0.15、1.11±0.017、1.34±0.21和1.38±0.18imp/s,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P<0.001).(3)9个自发放电频率为1.30±0.40 imp/s 的单位,在颈动脉内注射多巴胺(50μg/kg)后,其放电频率减慢至0.56±0.19imp/s(P<0.001)。在多巴胺作用的基础上再注射腺苷。可使放电频率增加到1.07±0.28imp/s,但与注射多巴胺前的腺苷效应相比,此增值明显减小(P<0.001)。根据以上结果,我们推测腺苷对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兴奋作用,可能与其作用于感受器复合体的突触前膜,从而使颈动脉体内抑制性递质多巴胺释放减少,以及腺苷直接兴奋化学感受性神经末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 多巴胺 颈动脉体 化学感受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延髓腹外侧部微量注射心房钠尿肽的心血管效应 被引量:1
17
作者 骆鸿 赵工 何瑞荣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515-519,共5页
在麻醉大鼠观察了延髓腹外侧部的谷氨酸敏感区(GSA)应用ANP对血压和心率的影响。在GSA应用α-hANP,血压和心率明显降低。低浓度的APⅢ(10^(-6)mol/L)仅引起血压减低而不伴有心率减慢效应,而高浓度的APⅢ对血压和心率均有抑制效应。这些... 在麻醉大鼠观察了延髓腹外侧部的谷氨酸敏感区(GSA)应用ANP对血压和心率的影响。在GSA应用α-hANP,血压和心率明显降低。低浓度的APⅢ(10^(-6)mol/L)仅引起血压减低而不伴有心率减慢效应,而高浓度的APⅢ对血压和心率均有抑制效应。这些结果提示,ANP可能具有抑制延髓交感中枢作用并可能作为动脉压力感受器中枢通路的一种化学递质或调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钠尿肽 交感中枢 延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拉猫左心房所致的肾效应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晓露 王志安 何瑞荣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71-177,共7页
本实验在50只麻醉猫中研究了牵拉左心房(LAS)对尿量(UV)、尿钠(U_(Na)V)和尿钾(U_KV)排出量的影响。在迷走神经完整的动物,LAS 导致 UV,U_(Na)V 和 U_KV(P<0.001)明显增加。切断迷走神经后 LAS 仍能使 UV,U_(Na)V 有所增加(p<0.0... 本实验在50只麻醉猫中研究了牵拉左心房(LAS)对尿量(UV)、尿钠(U_(Na)V)和尿钾(U_KV)排出量的影响。在迷走神经完整的动物,LAS 导致 UV,U_(Na)V 和 U_KV(P<0.001)明显增加。切断迷走神经后 LAS 仍能使 UV,U_(Na)V 有所增加(p<0.01),但增加量明显低于迷走神经完整的动物(P<0.005)。在迷走神经完整的猫滴注肝素(10U/min/mg)后,LAS 也能引起 UV,U_(Na)V 和 U_KV 的增加,但增值明显低于没有滴注肝素的猫。在迷走神经切除后滴入肝素,则 LAS 的肾效应消失(p>0.05)。切断左侧肾神经后,LAS 引起神经完整肾尿量和尿钠排出显著增加(P<0.001)。而去神经肾对 LAS 的效应虽减弱,但其增值仍有显著性。两侧肾效应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是显著的(P<0.05)。上述结果说明,LAS 在麻醉猫中能引起尿量,尿钠和尿钾明显增加,这些效应是神经反射和体液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牵拉 肾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与高血压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智 何瑞荣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10-214,共5页
关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近年来已取得了不少进展。本文着重介绍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在血压调控中的作用,分析高血压状态下该反射的机能特征及可能发生变化的各个环节。
关键词 动脉压力 感受器反射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Bezold-Jarisch反射的血流动力学效应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澍宇 何瑞荣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9,共9页
在40只麻醉兔,观察经冠脉内注射尼古丁诱发Bezold-Jarisch反射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反射效应表现为心率减慢、动脉血压和左心室收缩压降低以及左心室内压微分值减小。切断两侧窦神经和减压神经后,上述效应增强;两侧迷走神经切断后,多数... 在40只麻醉兔,观察经冠脉内注射尼古丁诱发Bezold-Jarisch反射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反射效应表现为心率减慢、动脉血压和左心室收缩压降低以及左心室内压微分值减小。切断两侧窦神经和减压神经后,上述效应增强;两侧迷走神经切断后,多数动物反射效应消失。 冠脉内注射尼古丁后,心输出量和总外周阻力均下降。人工起搏心脏以防止心率减慢时,对上述效应无明显影响。动物阿托品化并切除两侧星状神经节后,心率减慢基本消失,但动脉血压降低的程度并无明显变化。结果提示,Bezold-Jarisch反射时所表现的动脉血压降低,可归因于心输出量减少和总外周阻力降低,而以后者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古丁 心室感受器 迷走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