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SOD、SA、SAA在不同分期结直肠癌中表达及其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正立 王园园 +2 位作者 赵小洁 王国欣 耿玉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7-29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SOD、SA、SAA在不同分期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79例结直肠癌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TNM分期Ⅰ期13例,Ⅱ期23例,Ⅲ期20例及Ⅳ期23例。另外选取同期体检的79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SOD... 目的探讨血清SOD、SA、SAA在不同分期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79例结直肠癌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TNM分期Ⅰ期13例,Ⅱ期23例,Ⅲ期20例及Ⅳ期23例。另外选取同期体检的79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SOD、SA与SAA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及联合诊断价值。结果结直肠癌各TNM分期患者的血清SA和SAA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上调(P<0.05),SOD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根据ROC曲线可得,血清SOD诊断的临界值为152.25 U/ml,其对应的灵敏度为70.89%,特异度为84.81%,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87(95%CI 0.746~0.876);血清SA诊断的临界值为420.78 mg/L,其对应的灵敏度为64.56%,特异度为87.34%,ROC曲线下面积为0.745(95%CI 0.668~0.823);血清SAA诊断的临界值为2.35 mg/L,其对应的灵敏度为79.75%,特异度为77.21%,ROC曲线下面积为0.647(95%CI 0.561~0.733)。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2.40%,特异度为86.08%,ROC曲线下面积为0.861(95%CI 0.802~0.919)。联合检测灵敏度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且联合诊断的AUC显著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P<0.05),联合诊断时,当任一指标为阳性即可确诊结直肠癌。结论血清SOD、SA与SAA三者单独检测对结直肠癌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而联合检测可提高结直肠癌诊断的灵敏度,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提供一种快速、准确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 唾液酸 淀粉样蛋白A 结直肠癌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败血症血清25(OH)D与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魏从真 孙静娜 +3 位作者 陈正立 边策 柴越 耿玉兰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0年第4期546-551,共6页
目的研究新生儿败血症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与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5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分为普通败血症组(n=34)与严重败血症组(n=16),同时纳入3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①比较败... 目的研究新生儿败血症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与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5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分为普通败血症组(n=34)与严重败血症组(n=16),同时纳入3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①比较败血症患儿与健康对照组间相关血生化指标;②比较普通败血症组与严重败血症组血清25(OH)D与IgM、IgG水平;③比较治疗前后及不同治疗效果败血症患儿血清25(OH)D、IgM、IgG水平;④分析败血症患儿血清25(OH)D、IgM、IgG水平与WBC、PLT、CRP水平间的相关性;⑤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25(OH)D、IgM、IgG水平在诊断新生儿败血症中的价值。结果败血症患儿PLT、血清25(OH)D、IgG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IgM、CRP、WB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普通败血症组患儿血清25(OH)D、IgG水平显著高于严重败血症组(P<0.05),IgM水平显著低于严重败血症组(P<0.05);败血症组患儿经治疗后血清25(OH)D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IgM水平显著下降(P<0.05),Ig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25(OH)D、IgG水平在痊愈组、好转组及无效组患儿中依次降低(P<0.05),IgM水平在痊愈组、好转组及无效组患儿中依次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败血症患儿血清25(OH)D水平与其PLT水平呈正相关(r=0.53,P<0.05),与WBC、CRP水平呈负相关(r=-0.44,-0.46,P<0.05),IgG与CRP水平呈负相关(r=-0.35,P<0.05);ROC曲线提示,血清25(OH)D、IgM、IgG及血清25(OH)D+IgM+IgG在诊断新生儿败血症中具有良好应用价值。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清25(OH)D、IgG、IgM能有效提示患儿病情,在诊断新生儿败血症中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血清25羟维生素D 免疫球蛋白 关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中耳炎感染肺炎链球菌的药物敏感性及血清型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梅 陈正立 +4 位作者 张文超 周珊珊 徐茜茹 刘雪超 郭映辉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0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研究儿童急性中耳炎感染肺炎链球菌的药物敏感性及血清型。方法收集河北省儿童医院2014年1月~2018年12月住院及门诊的0~15岁肺炎链球菌性急性中耳炎患儿分离的肺炎链球菌菌株111株,用梅里埃VITEK MS鉴定菌株,用梅里埃VITEK 2 Compac... 目的研究儿童急性中耳炎感染肺炎链球菌的药物敏感性及血清型。方法收集河北省儿童医院2014年1月~2018年12月住院及门诊的0~15岁肺炎链球菌性急性中耳炎患儿分离的肺炎链球菌菌株111株,用梅里埃VITEK MS鉴定菌株,用梅里埃VITEK 2 Compact和E-test法检测药物敏感性,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进行血清型分析。结果476例急性中耳炎患儿中共分离肺炎链球菌111株,检出率为23.32%,肺炎链球菌阳性检出率在不同性别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02,P=0.294),在不同年龄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587,P=0.001)。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全部敏感,对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的敏感率均为85.6%,对青霉素和阿莫西林的敏感率为78.4%。111株肺炎链球菌中,共检出13种血清型,主要是19A型36.04%(40/111)、19F型31.53%(35/111)、5型7.21%(8/111),22F/22A型4.50%(5/111),6株肺炎链球菌未分出型别。其中45株包含在PCV7疫苗内,疫苗覆盖率为40.54%,95株包含在PCV13疫苗内,疫苗覆盖率为85.58%。结论引起儿童急性中耳炎感染的肺炎链球菌对临床常用的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敏感性较高,肺炎链球菌血清型较为分散,主要以19A和19F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中耳炎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肺炎球菌感染 血清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家庄地区儿童急性中耳炎病原菌临床分布特征和主要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梅 陈正立 +3 位作者 张文超 周珊珊 徐茜茹 郭映辉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319-323,共5页
目的分析石家庄地区儿童急性中耳炎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91例急性中耳炎患儿临床资料,收集中耳分泌物进行培养,应用梅里埃VITEK MS质谱仪鉴定菌株,用梅里埃VITEK2 Compact、BD Phoenix 100... 目的分析石家庄地区儿童急性中耳炎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91例急性中耳炎患儿临床资料,收集中耳分泌物进行培养,应用梅里埃VITEK MS质谱仪鉴定菌株,用梅里埃VITEK2 Compact、BD Phoenix 100并结合K-B法检测药物敏感性。结果耳脓性分泌物标本共291例,检出细菌211例,阳性率72.5%。其中革兰阳性菌株157株,检出率54.0%,占总阳性的74.4%;最常见的是肺炎链球菌68株,检出率为23.4%,占总阳性的32.2%;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62株,检出率为21.3%,占总阳性的29.4%。检出革兰阴性杆菌42株,检出率14.4%,占总阳性的19.9%;最常见的是流感嗜血杆菌28株,检出率为9.6%,占总阳性菌株的13.3%。患儿在0~1岁、>1~3岁、>3~6岁、>6岁4个年龄段的病原菌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0~1岁阳性检出率最高,在>3~6岁阳性检出率最低。按发生时间,患儿在各个季度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四季度检出率最高,第二季度检出率最低。耳分泌物来源的肺炎链球菌68株,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均完全敏感,对红霉素完全耐药。耳分泌物来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62株,对左氧氟沙星、利福平、庆大霉素、莫西沙星、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均完全敏感,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和青霉素均完全耐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34例,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54.8%。流感嗜血杆菌检出28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氨曲南和环丙沙星均完全敏感,对复方新诺明耐药性最高。结论石家庄地区儿童急性中耳炎的主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临床常用的多种药物对其敏感性较高,临床可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取合理的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病原菌 耐药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脑炎患儿外周血miR-146a、miR-146b表达检测及临床意义
5
作者 魏从真 赵小洁 +3 位作者 李彦明 柴越 边策 赵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7期96-100,共5页
目的检测病毒性脑炎患儿外周血miR-146a、miR-146b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9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6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同期在我院体检的43名健康儿童的资料,... 目的检测病毒性脑炎患儿外周血miR-146a、miR-146b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9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6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同期在我院体检的43名健康儿童的资料,分别记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根据感染病毒类型将研究组进一步分为研究A组(单纯疱疹病毒7例)、研究B组(带状疱疹病毒9例)、研究C组(肠道病毒28例)、研究D组(腮腺病毒6例)、研究E组(流行性乙型病毒12例)5个亚组。比较研究组、对照组及研究组各亚组中轻型和重型的miR-146a、miR-146b水平;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分析研究组外周血miR-146a、miR-146b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比较不同预后患儿外周血miR-146a、miR-146b水平。结果不同研究组亚组和研究组miR-146a、miR-146b均高于对照组(P <0.05),且重型患儿均高于轻型患儿(P <0.05);不同研究组和研究组亚组CD+3、CD+4及CD+4/CD+8均低于对照组(P <0.05),而CD+8均高于对照组(P <0.05);不同研究组和研究组亚组miR-146a、miR-146b与CD+3、CD+4、及CD+4/CD+8均呈负相关(P <0.05),与CD+8均呈正相关(P <0.05);研究组预后不良率为17.74%,预后不良患儿miR-146a、miR-146b均高于预后良好者(P <0.05)。结论病毒性脑炎患儿外周血miR-146a、miR-146b的表达水平均升高,能够反映病情并与T淋巴细胞亚群具有相关性,且可以预测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MIR-146A miR-146b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