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预测食管鳞癌淋巴血管侵犯状态的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扬 王向明 +8 位作者 谷霄龙 杨丽 王琦 时高峰 随义 徐校胜 岳萌 王明博 任嘉梁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9-246,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预测食管鳞癌(ESCC)淋巴血管侵犯(L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行根治性切除术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224例食管鳞癌患者,其中包括66例LVI阳性和158例LVI阴性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2周内进行胸部增强CT扫描。...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预测食管鳞癌(ESCC)淋巴血管侵犯(L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行根治性切除术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224例食管鳞癌患者,其中包括66例LVI阳性和158例LVI阴性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2周内进行胸部增强CT扫描。将入组的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使用3D Slicer软件逐层勾画全肿瘤感兴趣区(ROI),采用Python软件的Pyradiomics包提取肿瘤组织的影像组学特征,建立影像组学模型用于预测食管鳞癌的LVI状态并进行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来评价影像组学模型的诊断效能,使用校准曲线评价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拟合程度。使用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影像组学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从全肿瘤ROI中提取了1130个组学特征,经过筛选最终保留了7个影像组学特征,并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建立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在训练集中,影像组学模型预测LVI的AUC值为0.930,敏感度为0.851,特异度为0.919,准确度为0.899,阳性预测值为0.816,阴性预测值为0.936;在测试集中,AUC值为0.897,敏感度为0.789,特异度为0.787,准确度为0.788,阳性预测值为0.600,阴性预测值为0.902。校准曲线显示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及测试集中的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的一致性良好。DCA曲线显示影像组学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基于增强CT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能够在术前有效预测食管鳞癌的LVI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影像组学 淋巴血管侵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增强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舱医院胸部CT检查流程与防控规范 被引量:6
2
作者 黄晓颖 刘辉 +5 位作者 李知非 刘晓亮 郭方凯 单春辉 赵明娟 暴云锋 《中国医疗设备》 2020年第7期128-131,共4页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出现暴发性流行传播以来,方舱医院在武汉市应运而生,有效遏制了疫情进展。方舱医院内配置有CT设备,可对COVID-19患者进行诊断、分级、预后评估和复诊等。本文结合了河北省首批支...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出现暴发性流行传播以来,方舱医院在武汉市应运而生,有效遏制了疫情进展。方舱医院内配置有CT设备,可对COVID-19患者进行诊断、分级、预后评估和复诊等。本文结合了河北省首批支援武汉的影像技术专业医疗队在方舱医院进行CT检查的疫情防控经验,并做出归纳总结,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胸部CT 方舱医院 CT检查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软件成人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CT影像特征与病理对照
3
作者 苏海燕 岂铭伟 +3 位作者 贾少青 杨丽 王琦 时高峰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90-693,共4页
目的:结合病理探讨肺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的CT特征以提高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结合病理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7例肺部IMT的影像、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7例患者均为单发,6例为... 目的:结合病理探讨肺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的CT特征以提高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结合病理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7例肺部IMT的影像、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7例患者均为单发,6例为周围型,1例为中央型。2例囊实性肿物,4例实性结节,1例部分实性结节。6例瘤肺界面清楚,1例瘤肺界面模糊。5例可见分叶,1例伴毛刺。增强扫描5例呈中度或明显强化,2例呈轻度强化。病理证实2例侵及胸膜,1例侵及支气管壁。7例均无钙化及转移。3例为黏液/血管型,2例为梭形细胞丰富型,2例为纤维型。结论:肺IMT是一种少见的交界性肿瘤,不同病理类型CT特征略有不同,确诊需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肌组织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层CT平扫对主动脉夹层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敏 秦洪涛 +4 位作者 许茜 时高峰 李萌 戴丽娟 刘辉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16,25,共4页
目的 探讨薄层CT平扫对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疑似主动脉夹层病人,男26例,女30例,平均年龄(55.9±11.2)岁,以CT血管成像(CTA)作为金标准,其中30例确诊为主动脉夹层,26例非主动脉夹层。采用χ2检验对2组间... 目的 探讨薄层CT平扫对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疑似主动脉夹层病人,男26例,女30例,平均年龄(55.9±11.2)岁,以CT血管成像(CTA)作为金标准,其中30例确诊为主动脉夹层,26例非主动脉夹层。采用χ2检验对2组间内膜瓣钙化内移、增宽的主动脉密度不均、管腔内线样高密度、主动脉横径增宽这4个主要CT平扫征象及伴随征象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对主要征象做诊断准确性分析。结果 主动脉夹层平扫的主要征象包括内膜瓣钙化内移(22例,39.3%)、增宽的主动脉密度不均(44例,78.6%)、腔内线样高密度(31例,55.4%)、主动脉横径局限性或广泛性增宽(36例,64.3%);伴随征象包括主动脉壁钙化(47例,83.9%)、病变累及分支血管管腔增粗(6例,10.7%)、心包积液(11例,19.6%)、胸腔积液(15例,26.8%)。主动脉夹层组的内膜瓣钙化内移和管腔内线样高密度发生率均高于非主动脉夹层组(均P<0.05);其中,内膜瓣钙化内移诊断主动脉夹层的敏感度66.7%,特异度92.3%,准确度78.6%;管腔内线样高密度的敏感度80%,特异度73.1%,准确度76.8%。2组其他CT征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薄层CT平扫对急诊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具有重要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CT平扫 CT血管成像 主动脉夹层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5例囊腔类肺癌的CT表现及病例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冯会 时高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1117-1120,共4页
目的:探讨囊腔类肺癌的临床特点及CT表现,提高对此类病变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9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5例囊腔类肺癌患者的CT表现,总结其临床特点(包括年龄、性别、症状、吸烟史、肺气肿... 目的:探讨囊腔类肺癌的临床特点及CT表现,提高对此类病变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9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5例囊腔类肺癌患者的CT表现,总结其临床特点(包括年龄、性别、症状、吸烟史、肺气肿、部位等)、CT影像学特点(包括分型、囊腔形态、有无分隔、分叶、毛刺、胸膜牵扯征、囊壁厚度、壁结节、囊外表现等)以及病理类型。结果:55例患者中,女性19例、男性36例,平均年龄(60.6±8.2)岁。31例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痰、胸痛及发热;28例有吸烟史;9例合并肺气肿;43例位于肺外周;按照Mascalchi分型,Ⅰ型12例、Ⅱ型5例、Ⅲ型20例、Ⅳ型18例;形态不规则形43例;29例出现分隔;21例出现分叶;11例有毛刺;14例出现胸膜牵扯;囊腔周围出现磨玻璃密度影28例,实性密度27例。55例患者中51例为腺癌(包括浸润性腺癌和微浸润性腺癌)、3例为腺鳞癌、1例为鳞癌。结论:囊腔类肺癌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同时伴有周围性肺癌的常见征象,结合囊腔及囊周的CT表现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囊腔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CT剂量肺结节检出率的体模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杜煜 时高峰 +6 位作者 王琦 王亚宁 冯会 苏景伟 杨洁 刘晶 李如迅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24期3745-3747,3751,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CT扫描协议对胸部体模中模拟肺结节的检出率。方法应用5种扫描方案使用不同CT扫描剂量分别对胸部体模进行扫描,四位胸部放射科医师分析CT图像,同时记录检测的磨玻璃肺结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记录不同扫描序列的辐射剂量。... 目的比较不同CT扫描协议对胸部体模中模拟肺结节的检出率。方法应用5种扫描方案使用不同CT扫描剂量分别对胸部体模进行扫描,四位胸部放射科医师分析CT图像,同时记录检测的磨玻璃肺结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记录不同扫描序列的辐射剂量。结果各低剂量组间肺结节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均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的肺结节检出率(P<0.001)。CT值为-630和-800 Hu的磨玻璃肺结节检出率各低剂量组均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P<0.01)。不同观察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κ值>0.41)。等效扫描剂量为0.53~4.24 mSv。结论低剂量CT(ED=0.53~1.05 mSv)扫描对于肺结节的检出率无差异,但均显著低于常规剂量,进行胸部筛查时应考虑到这种差异,从而选择更合适的扫描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摄影 低剂量 肺结节 体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异位胰腺12例的CT诊断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如迅 焦志凯 +3 位作者 时高峰 王丽佳 范雪丽 徐同欣 《实用医技杂志》 2017年第10期1063-1064,共2页
目的探讨胃异位胰腺的CT影像特点,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确诊的12例胃异位胰腺的CT资料,总结胃异位胰腺的CT征象。结果 12例胃异位胰腺均为单发病灶,位于胃窦部3例,胃体部9例;病变呈卵圆形,边界清晰,平扫呈等... 目的探讨胃异位胰腺的CT影像特点,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确诊的12例胃异位胰腺的CT资料,总结胃异位胰腺的CT征象。结果 12例胃异位胰腺均为单发病灶,位于胃窦部3例,胃体部9例;病变呈卵圆形,边界清晰,平扫呈等密度,其中4例突向胃腔缘显示脐凹征,2例见中央导管征。增强扫描呈明显持续强化,强化的趋势与正常胰腺类似。结论 CT可以显示胃异位胰腺的病变特征,对诊断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静脉畸形的多层螺旋CT诊断
8
作者 李如迅 时高峰 +2 位作者 杨丽 杜煜 王丽佳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6年第4期356-357,共2页
肺动静脉畸形临床罕见,是由肺动脉与肺静脉直接相通形成血管短路引起的一种心外右向左分流性病变,临床表现与分流量大小及是否出现并发症相关,随着多层螺旋CT广泛普及应用,在肺动静脉畸形诊断中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诊断 肺动静脉畸形 临床表现 分流性 肺静脉 肺动脉 并发症 分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重建算法对胸部低剂量CT肺结节测量及显示影响的模体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刘海法 杨丽 +4 位作者 王琦 杜煜 赵茜茜 杨帆 时高峰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77-984,共8页
目的:基于胸部模体探讨不同强度深度学习重建算法(DLIR)对低剂量CT图像上肺结节显示及测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包括纵隔、支气管血管束、软组织及骨骼的成年男性胸部仿真模型,内置直径(体积)为5 mm(66 mm^(3))、8 mm(268 mm^(3))和10 mm(5... 目的:基于胸部模体探讨不同强度深度学习重建算法(DLIR)对低剂量CT图像上肺结节显示及测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包括纵隔、支气管血管束、软组织及骨骼的成年男性胸部仿真模型,内置直径(体积)为5 mm(66 mm^(3))、8 mm(268 mm^(3))和10 mm(523 mm^(3))的实性结节(SN)及磨玻璃结节(GGN),对其进行低剂量CT扫描(100 kVp、40 mA,CTDI VOI=0.84 mGy),采用标准卷积核的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ASIR-V)及中档(DLIR-M)和高档(DLIR-H)深度学习重建算法分别进行图像重建。在肺组织内放置ROI(面积100 mm^(2))测量肺组织CT值的标准差(SD)作为肺组织噪声(N肺组织)。选用肺结节CT影像辅助检测系统自动计算得到10 mm SN及10 mm GGN CT值的SD(即N结节)。计算3组图像上肺组织以及直径10 mm的SN和GGN的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以及所有结节的CT值和体积及其偏差度。对各组图像上肺组织及所有结节的噪声、支气管血管束的锐利度、SN和GGN的显示情况进行主观评价。结果:①在3组图像上,DLIR-H的肺组织、SN和GGN的噪声均为最低,肺组织的SNR、SN和GGN的SNR和CNR均为最高(P均<0.05),肺组织、SN和GGN显示情况的主观评分为最高(P均<0.001)。②三组图像上,三种直径SN的平均CT值偏差度的总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种直径GGN的平均CT值偏差度的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对于直径10 mm及5 mm的GGN,DLIR-M和DLIR-H图像上测得的平均CT值偏差度均小于ASIR-V(P均<0.001),DLIR-M和DLIR-H图像上测得的平均CT值偏差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直径8 mm的GGN,ASIR-V图像测得的平均CT值偏差度均小于DLIR-M、DLIR-H图像(P均<0.001),而DLIR-M与DLIR-H图像上测得的此指标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5)。③三组重建图像上测得10 mm、8 mm直径的SN及GGN体积偏差度的总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于直径5 mm的SN,ASIR-V与DLIR-M组间、DLIR-M与DLIR-H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ASIR-V图像测得偏差度小于DLIR-H(P=0.020);对于直径5 mm GGN,在DLIR-M、DLIR-H图像上测得的体积偏差度均较ASIR-V图像更小(P均<0.05),而DLIR-M、DLIR-H图像间偏差度的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6)。④主观评价结果:三组重建图像上肺组织噪声评分的总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15.58,P<0.001),在DLIR-H图像上该指标评分高于ASIR-V和DLIR-M图像(P<0.05),而ASIR-V与DLIR-M图像之间该指标评分的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9);三组重建图像的支气管血管束锐利度以及SN和GGN可见度主观评分的总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低剂量下DLIR图像对结节CT值和体积的测量及显示情况与ASIR-V算法相当,而且在DLIR-M和DLIR-H图像上测得的5 mm GGN的平均CT值及体积更准确。对于肺结节的低剂量CT筛查及随访,采用深度学习重建算法是值得推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深度学习 图像重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质量 模体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组学预测临床ⅠA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 被引量:7
10
作者 丛梦迪 丛力宁 +4 位作者 张延伟 任嘉梁 李扬 徐同欣 李焱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5-99,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胸部增强C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临床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老年患者淋巴结转移(LN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1例临床ⅠA期NSCLC老年患者术前增强CT及临床资料。术后病理显示其中87例LNM(LNM组)、274例无LNM(无LNM组),比较... 目的探讨基于胸部增强C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临床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老年患者淋巴结转移(LN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1例临床ⅠA期NSCLC老年患者术前增强CT及临床资料。术后病理显示其中87例LNM(LNM组)、274例无LNM(无LNM组),比较2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差异。提取术前增强CT影像学特征,进行归一化和降维,采用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LASSO)法筛选最优影像组学特征,建立影像组学模型。按7∶3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组和测试组,于训练组中以10次交叉验证法获得最佳影像组学预测模型。根据临床ⅠA期NSCLC老年患者LNM影响因素建立LNM临床预测模型,以之预测训练组和测试组LNM,并以ROC曲线评价2种模型对于训练组和测试组的诊断效能。结果共于所有病灶中提取396个影像组学特征,经归一化后采用LASSO法获得5个最佳影像组学特征建立影像组学模型,并获得最佳影像组学模型,以之预测训练组和测试组LNM的AUC值分别为0.816和0.797,均高于临床模型(0.650和0.686,P均<0.05)。结论基于胸部增强CT的影像组学模型可用于预测临床ⅠA期NSCLC老年患者L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淋巴结 肿瘤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扫描在早期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范雪丽 时高峰 +2 位作者 杜煜 王琦 蔡晓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34期114-116,共3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扫描在早期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早期肺癌的临床诊断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肺癌疑似患者82例,比较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诊断结果,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结果多层螺旋CT扫描对早期...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扫描在早期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早期肺癌的临床诊断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肺癌疑似患者82例,比较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诊断结果,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结果多层螺旋CT扫描对早期肺癌的诊断准确率为92.7%,且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准确率高于中央型肺癌(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操作简单、快捷,能够对早期肺癌进行有效筛查,且准确率高,便于早期肺癌的诊断与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肺癌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评估正常通气猪肺射频与微波消融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彦锋 李金鹏 +1 位作者 李月考 时高峰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74-678,共5页
目的:采用CT评估正常通气猪肺射频与微波消融的效果。方法:健康家猪6只,每侧肺各布置两个消融区,在CT引导下左肺行经皮射频消融,右肺行经皮微波消融,共消融10min,消融过程中每分钟进行1次CT扫描,获得不同时间点消融灶的图像。测量并比... 目的:采用CT评估正常通气猪肺射频与微波消融的效果。方法:健康家猪6只,每侧肺各布置两个消融区,在CT引导下左肺行经皮射频消融,右肺行经皮微波消融,共消融10min,消融过程中每分钟进行1次CT扫描,获得不同时间点消融灶的图像。测量并比较各不同消融方法及不同时间点消融灶的最大纵径、最大横径、横截面积、体积和横纵径比。结果:时间与消融方式均会对消融灶的大小产生影响(P<0.05)。在各个时间点上,微波消融灶的最大纵径、最大横径、横截面积、体积均大于射频。消融10min后,射频与微波消融灶的最大纵径分别为(4.23±0.35)cm、(5.34±0.39)cm,最大横径分别为(3.09±0.18)cm、(3.83±0.44)cm,消融灶横截面积S分别为(10.27±1.24)cm2和(16.15±2.79)cm2,体积V分别为(21.25±3.60)cm3和(41.96±12.02)cm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微波和射频均是安全的微创疗法,在正常通气肺组织中的消融范围及形状存在一定差异,了解其特性有利于两种技术的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微波消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消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6层iCT简化4时相重建评估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可行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谷霄龙 李扬 时高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6-360,368,共6页
目的通过与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评估256层iCT左心室收缩功能分析与超声左心室收缩功能分析的相关性,并探讨256层iCT简化4时相Simpson法测量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72... 目的通过与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评估256层iCT左心室收缩功能分析与超声左心室收缩功能分析的相关性,并探讨256层iCT简化4时相Simpson法测量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72例拟诊断为冠心病或术前排除心脏疾病的肿瘤患者的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和超声心动图资料。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后常规自动重建出0%、40%、45%、75%共4个时相的心脏容积数据。随后在操作台重建出另外16个时相数据,累计获得以5%R-R间期(0%~95%)为重建间隔的共20个时相心脏容积数据。采用Simpson法分别获得4时相、20时相左心室每搏量(LV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心输出量(LVCO)。评价4时相、20时相Simpson法与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的相关性,分析4时相与20时相Simpson法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结果①4时相、20时相Simpson法测得LVEF、LVSV、LVCO结果与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呈高度正相关(r=0.938~0.999,P<0.001)。②4时相与20时相Simpson法测量LVEF、LVSV、LVCO结果呈高度正相关(r=0.999,P<0.001)。Bland-Altman分析显示4时相与20时相Simpson法测量结果具有极好的一致性。72例患者中,68例(94.44%)4时相与20时相Simpson法测量结果完全相同。③4时相Simpson法重建分析时间明显短于20时相Simpson法(t=−157.439,P<0.001)。结论256层iCT左心室收缩功能分析与超声左心室收缩功能分析的相关性极好。256层iCT简化4时相Simpson法测量左心室收缩功能结果与20时相Simpson法测量结果具有极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并且能够明显缩短重建分析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功能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未分化多形性肉瘤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4
作者 余苗苗 王琦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98-900,共3页
病例患者1,女,50岁。主因右上腹不适6月,发现腹部肿物3 d入院。上腹MRI检查:胰头区见T1WI低、T2WI高/稍高信号肿物影,DWI呈高信号,ADC呈低信号,边界清,内见多发分隔,大小约12.6 cm×10.8 cm×9.2 cm,增强扫描不均匀明显强化,主... 病例患者1,女,50岁。主因右上腹不适6月,发现腹部肿物3 d入院。上腹MRI检查:胰头区见T1WI低、T2WI高/稍高信号肿物影,DWI呈高信号,ADC呈低信号,边界清,内见多发分隔,大小约12.6 cm×10.8 cm×9.2 cm,增强扫描不均匀明显强化,主胰管稍扩张(图1)。腹部CT检查:胰头区占位性病变。腹部超声检查:右中上腹不均匀回声包块。查体:右上腹可触及一个大小约10 cm×8 cm肿物,质韧,活动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支气管腔髓脂肪瘤1例
15
作者 苏海燕 杨帆 +2 位作者 王琦 杨丽 时高峰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67,共2页
病例男,72岁。咳嗽、咳黄痰1月余;伴发热,体温最高达39℃。实验室检查无异常。肺CT(图1,2):肺窗:右支气管中间段内见一类圆形结节,边缘光滑清楚,大小约2.0 cm×1.3 cm×0.9 cm,完全阻塞管腔,致右中下叶肺不张。纵隔窗:结节密度... 病例男,72岁。咳嗽、咳黄痰1月余;伴发热,体温最高达39℃。实验室检查无异常。肺CT(图1,2):肺窗:右支气管中间段内见一类圆形结节,边缘光滑清楚,大小约2.0 cm×1.3 cm×0.9 cm,完全阻塞管腔,致右中下叶肺不张。纵隔窗:结节密度不均,大部分呈脂肪密度,CT值约-60 HU,增强实性成分呈轻度强化,相邻支气管管壁未见增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肿瘤 脂肪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间质瘤右腹股沟区淋巴结转移1例
16
作者 郝清 杨丽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75,共3页
病例男,71岁,8年前因“排尿排便困难4月,加重10天”首次入院。腹部CT增强(图1~3)示直肠后方、骶前可见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大小约9.5 cm×8.6 cm×10.7 cm,边缘局部毛糙、邻近脂肪间隙模糊,密度欠均匀,平扫CT值44 HU,增强扫描静... 病例男,71岁,8年前因“排尿排便困难4月,加重10天”首次入院。腹部CT增强(图1~3)示直肠后方、骶前可见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大小约9.5 cm×8.6 cm×10.7 cm,边缘局部毛糙、邻近脂肪间隙模糊,密度欠均匀,平扫CT值44 HU,增强扫描静脉期约50 HU,肿物强化不明显,肿物向前压迫直肠,部分层面与直肠右后壁分界欠清晰。术前诊断:直肠间质瘤。遂行直肠间质瘤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术中所见肿瘤位于直肠,位于腹膜反折上2 cm,大小约10 cm×10 cm×8 cm,浸润出浆膜,与周围脏器无粘连,肿瘤活动度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肿瘤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成分的胆囊癌肉瘤1例
17
作者 岂铭伟 贾少青 +1 位作者 郝清 许茜 《肿瘤影像学》 2024年第5期566-568,共3页
1资料患者,男性,66岁,因“2023年9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钝痛”入院,腹痛呈间断性,可自行缓解,无发热、寒战,无腹胀、腹泻,无恶心、呕吐等其他不适症状。2023年9月,患者于外院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示上腹部低回声结节并周围多发淋巴结,胆... 1资料患者,男性,66岁,因“2023年9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钝痛”入院,腹痛呈间断性,可自行缓解,无发热、寒战,无腹胀、腹泻,无恶心、呕吐等其他不适症状。2023年9月,患者于外院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示上腹部低回声结节并周围多发淋巴结,胆囊高回声。2018年患者于外院行“左侧腹股沟疝气修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癌肉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检查联合钼钯检查诊断非肿块型乳腺癌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29
18
作者 戴丽娟 时高峰 +2 位作者 杨丽 李敏 周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0期3683-3688,共6页
背景非肿块型乳腺癌不具有典型的乳腺癌特征,在早期筛查中的检出率低于肿块型乳腺癌。目的探索MRI检查联合钼钯检查诊断非肿块型乳腺癌的价值。目的探索MRI检查联合钼钯检查诊断非肿块型乳腺癌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7月于河... 背景非肿块型乳腺癌不具有典型的乳腺癌特征,在早期筛查中的检出率低于肿块型乳腺癌。目的探索MRI检查联合钼钯检查诊断非肿块型乳腺癌的价值。目的探索MRI检查联合钼钯检查诊断非肿块型乳腺癌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7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临床触诊、钼靶检查初诊为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符合研究标准的女性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为恶性组和良性组。比较两组患者MRI检查和钼钯检查结果;分析基于BI-RADS分类的MRI检查和钼钯检查结果诊断非肿块型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MRI检查和钼钯检查各征象及参数单独诊断非肿块型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MRI检查和钼靶检查各征象及参数联合诊断非肿块型乳腺癌的拟合方程,并绘制其诊断非肿块型乳腺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结果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53例恶性患者被纳入恶性组,29例良性患者被纳入良性组。MRI检查中,恶性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低于良性组,强化方式中不均匀强化比例、动态增强曲线(TIC)类型中流出型高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钼靶检查为集簇状微钙化比例高于良性组(P<0.05)。基于BI-RADS分类标准,MRI检查诊断非肿块型乳腺癌的灵敏度为81.13%(43/53),特异度为65.52%(19/29),符合率为75.61%(62/82);钼钯检查诊断非肿块型乳腺癌的灵敏度为66.04%(35/53),特异度为72.41%(21/29),符合率为68.29%(56/82)。MRI检查中,ADC值、TIC类型、强化方式的符合率均>70.0%(ADC值为76.30%,TIC类型为77.80%,强化方式为74.39%);钼钯检查征象中(局灶性不对称致密影、集簇状微钙化、腺体结构扭曲或紊乱、混合征象)仅微钙化征象的符合率>60.0%(70.73%)。联合诊断模型的拟合方程为Logit(P)=-6.369×ADC值+2.580×TIC类型+1.856×强化方式+1.927×集簇状微钙化征象。联合诊断模型诊断非肿块型乳腺癌的最佳截断值为0.708,AUC为0.919,灵敏度为84.91%,特异度为93.10%。结论MRI检查和钼靶检查诊断非肿块型乳腺癌均各有不足,而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将MRI检查结果中的ADC值、TIC类型、强化方式及钼靶检查结果中的集簇状微钙化征象进行拟合,其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非肿块型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非肿块型乳腺疾病 磁共振成像 乳腺钼靶 联合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呼吸Star-VIBE序列动态增强MRI联合DWI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9
作者 冯会 时高峰 +1 位作者 刘辉 匡婕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55-859,共5页
目的:采用自由呼吸Star-VIBE动态增强MRI的血流动力学渗透性参数联合DWI序列评价孤立性肺结节(SPN),并探讨其在良恶性鉴别诊断及肺癌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本院2017年7月-2018年10月行MRI常规平扫、DWI和动态增强MRI的SPN病例56例... 目的:采用自由呼吸Star-VIBE动态增强MRI的血流动力学渗透性参数联合DWI序列评价孤立性肺结节(SPN),并探讨其在良恶性鉴别诊断及肺癌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本院2017年7月-2018年10月行MRI常规平扫、DWI和动态增强MRI的SPN病例56例,其中恶性结节32例,良性结节24例。测量结节的MRI平扫信号强度,DCE-MRI定量参数(Ktrans、Kep、Ve)及ADC值。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不同序列信号强度、DCE-MRI定量参数、ADC值在良恶性两组间及不同病理类型肺癌间的差异。采用ROC曲线评价各测量参数的诊断效能,并进行观察者间一致性比较。结果:恶性组Ktrans、Kep值高于良性组,恶性组ADC值小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腺癌Ktrans值高于肺鳞癌及肺小细胞癌,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值在非小细胞癌与小细胞癌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腺癌和肺鳞癌的V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ADC值1.12×10-3 mm 2/s为阈值,诊断良恶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3.3%和84.4%,联合ADC值和Ktrans值诊断良恶性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3%和84%。Ktrans和Ve取0.12/min和0.25时,AUC为0.830和0.867,区分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的敏感度分别为88.9%和78.7%,特异度分别为80%和80%。结论:DCE-MRI定量参数和ADC值是鉴别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和区分不同病理类型的重要定量参数,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动态增强磁共振 扩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功能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光大 武中林 +2 位作者 赵阳 刘亮 林妍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24期3775-3776,共2页
目的探讨免疫功能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80例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CD_4^+、CD_8^+、CD_4^+CD_(25)^+T细胞及80例健康人对照组外周血。结合CT及病理检查对80例食管鳞癌患者进行上中下段及不同病... 目的探讨免疫功能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80例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CD_4^+、CD_8^+、CD_4^+CD_(25)^+T细胞及80例健康人对照组外周血。结合CT及病理检查对80例食管鳞癌患者进行上中下段及不同病理特征进行分组,分析CD_4^+、CD_8^+、CD_4^+、CD_(25)^+T细胞表达水平与不同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中CD_4^+细胞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而CD_8^+细胞及CD_4^+CD_(25)^+细胞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D_4^+、CD_8^+及CD_4^+CD_(25)^+细胞在食管鳞癌上中下段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中CD_4^+细胞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而CD_8^+及CD_4^+CD_(25)^+细胞表达水平显著增高。结论 免疫功能的紊乱可能参与了食管鳞癌发生及发展过程,调节免疫功能有利于临床上食管鳞癌治疗及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免疫功能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