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17例儿童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赵梦川 李贵霞 +5 位作者 李文辉 张文超 李梅 段素霞 翟玉磊 郭映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3-168,共6页
目的探讨河北省17例儿童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为河北省儿童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儿童医院17例诊断为布鲁氏菌病患儿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点、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70.59%的患... 目的探讨河北省17例儿童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为河北省儿童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儿童医院17例诊断为布鲁氏菌病患儿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点、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70.59%的患儿为男孩,47.06%的患儿年龄大于6岁,94.12%的患儿来自农村,52.94%的患儿有牛羊接触史,另有2例有狗接触史,64.71%的患儿首发症状为不明原因发热,70.59%的患儿从发病到确诊所经历的时间≤1月。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发热,其次为关节疼痛或活动障碍。最常见的体征是咽充血,其次是肝和/或脾脏肿大。未发现并发脑膜炎、脑膜脑炎、心内膜炎和睾丸炎的患儿。大部分患儿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正常,但淋巴细胞比例增高、贫血、CRP升高、血沉增快、转氨酶升高和肌酸激酶升高较常见。影像学检查中关节腔积液和肺纹理增多增粗最常见。结论河北省布鲁氏菌病患儿多来自农村,男孩多见,暴露史多为牛羊接触史,大部分患儿以不明原因发热伴或不伴肢体/关节疼痛就诊,临床症状多样且不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儿童 临床症状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σ度量评价河北省26家结果互认实验室常规生化项目的检测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吴昊 王会茹 +3 位作者 李贵霞 刘斌 王盛华 冯志山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1207-1210,1225,共5页
目的应用西格玛Sigma(σ)度量分析河北省26家互认实验室临床生化项目的检测性能,了解其质量水平,提出改进方案。方法收集河北省26家结果互认实验室室内质控(internal quality control,IQC)室间比对数据,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 目的应用西格玛Sigma(σ)度量分析河北省26家互认实验室临床生化项目的检测性能,了解其质量水平,提出改进方案。方法收集河北省26家结果互认实验室室内质控(internal quality control,IQC)室间比对数据,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钠离子(Na^+)、钾离子(K^+)、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以临床生化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指标WS/T 403-2012作为总误差(total error allowance,TEa),统计各实验室分布情况,评价质量现状。结果26家实验室质控L1项目性能≥6σ的实验室ALT 3.85%、AST 3.85%、Na^+3.85%、K^+23.08%、TC 19.23%、TG 19.23%,质控L2项目性能≥6σ的实验室ALT 46.15%、AST 50.00%、Na^+3.85%、K^+26.92%、TC 3.85%、TG 7.69%;26家实验室质控L1项目性能3≤σ<6的实验室ALT 73.08%、AST 76.92%、Na^+96.55%、K^+77.05%、TC 73.08%、TG 77.05%,质控L2项目性能3≤σ<6的实验室ALT 53.85%、AST 50.00%、Na^+92.31%、K^+73.08%、TC 69.23%、TG 77.05%。结论河北省26家实验室质量水平检验性能优良。6σ提供统一而简单的评价标准,用于IQC室间比对更加简便直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 σ度量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冯志山 李贵霞 +3 位作者 郭映辉 杨硕 严小桐 王乐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829-833,共5页
目的采用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2种方法检测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进行对比研究并分析差异原因。方法连续入选因疑似呼吸道感染就诊患儿9339份血清标本,年龄0~13岁,分别采集其血清和呼吸道分泌物,用被动凝集法测定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用多... 目的采用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2种方法检测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进行对比研究并分析差异原因。方法连续入选因疑似呼吸道感染就诊患儿9339份血清标本,年龄0~13岁,分别采集其血清和呼吸道分泌物,用被动凝集法测定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用多重PCR或RNA恒温扩增技术检测呼吸道分泌物中的肺炎支原体核酸。结果剔除第二份血清标本抗体滴度无变化的标本428例,共入组8911例血标本和4065例分泌物标本。在抗体检测的8911例标本中,女性抗体检出率高于男性,年龄越大抗体检出阳性率越高,门诊患者支原体抗体检出阳性率高于住院患者,秋冬季节抗体阳性检出率高于春夏季节(P<0.05);在核酸检测的4065例标本中,年龄越大支原体核酸阳性率越高,秋冬季节核酸检出阳性率高于春夏季节(P<0.05),而不同性别以及住院和门诊患者核酸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诊患者在抗体滴度为1∶320的占比显著高于其他滴度(14.7%,1310/8911)。以核酸检测为金标准,分别对抗体滴度为1∶160和1∶640的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在抗体滴度为1∶640时,一致性较1∶160更好;抗体滴度为1∶640时,敏感度较1∶160降低,但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较抗体1∶160时升高。结论对比抗体核酸检测结果确有差异,且门诊患儿或当血清滴度为1∶320时应注意结合2方法共同判定肺炎支原体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呼吸道感染 血清学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中耳炎感染肺炎链球菌的药物敏感性及血清型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梅 陈正立 +4 位作者 张文超 周珊珊 徐茜茹 刘雪超 郭映辉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0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研究儿童急性中耳炎感染肺炎链球菌的药物敏感性及血清型。方法收集河北省儿童医院2014年1月~2018年12月住院及门诊的0~15岁肺炎链球菌性急性中耳炎患儿分离的肺炎链球菌菌株111株,用梅里埃VITEK MS鉴定菌株,用梅里埃VITEK 2 Compac... 目的研究儿童急性中耳炎感染肺炎链球菌的药物敏感性及血清型。方法收集河北省儿童医院2014年1月~2018年12月住院及门诊的0~15岁肺炎链球菌性急性中耳炎患儿分离的肺炎链球菌菌株111株,用梅里埃VITEK MS鉴定菌株,用梅里埃VITEK 2 Compact和E-test法检测药物敏感性,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进行血清型分析。结果476例急性中耳炎患儿中共分离肺炎链球菌111株,检出率为23.32%,肺炎链球菌阳性检出率在不同性别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02,P=0.294),在不同年龄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587,P=0.001)。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全部敏感,对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的敏感率均为85.6%,对青霉素和阿莫西林的敏感率为78.4%。111株肺炎链球菌中,共检出13种血清型,主要是19A型36.04%(40/111)、19F型31.53%(35/111)、5型7.21%(8/111),22F/22A型4.50%(5/111),6株肺炎链球菌未分出型别。其中45株包含在PCV7疫苗内,疫苗覆盖率为40.54%,95株包含在PCV13疫苗内,疫苗覆盖率为85.58%。结论引起儿童急性中耳炎感染的肺炎链球菌对临床常用的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敏感性较高,肺炎链球菌血清型较为分散,主要以19A和19F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中耳炎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肺炎球菌感染 血清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家庄地区儿童急性中耳炎病原菌临床分布特征和主要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梅 陈正立 +3 位作者 张文超 周珊珊 徐茜茹 郭映辉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319-323,共5页
目的分析石家庄地区儿童急性中耳炎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91例急性中耳炎患儿临床资料,收集中耳分泌物进行培养,应用梅里埃VITEK MS质谱仪鉴定菌株,用梅里埃VITEK2 Compact、BD Phoenix 100... 目的分析石家庄地区儿童急性中耳炎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91例急性中耳炎患儿临床资料,收集中耳分泌物进行培养,应用梅里埃VITEK MS质谱仪鉴定菌株,用梅里埃VITEK2 Compact、BD Phoenix 100并结合K-B法检测药物敏感性。结果耳脓性分泌物标本共291例,检出细菌211例,阳性率72.5%。其中革兰阳性菌株157株,检出率54.0%,占总阳性的74.4%;最常见的是肺炎链球菌68株,检出率为23.4%,占总阳性的32.2%;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62株,检出率为21.3%,占总阳性的29.4%。检出革兰阴性杆菌42株,检出率14.4%,占总阳性的19.9%;最常见的是流感嗜血杆菌28株,检出率为9.6%,占总阳性菌株的13.3%。患儿在0~1岁、>1~3岁、>3~6岁、>6岁4个年龄段的病原菌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0~1岁阳性检出率最高,在>3~6岁阳性检出率最低。按发生时间,患儿在各个季度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四季度检出率最高,第二季度检出率最低。耳分泌物来源的肺炎链球菌68株,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均完全敏感,对红霉素完全耐药。耳分泌物来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62株,对左氧氟沙星、利福平、庆大霉素、莫西沙星、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均完全敏感,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和青霉素均完全耐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34例,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54.8%。流感嗜血杆菌检出28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氨曲南和环丙沙星均完全敏感,对复方新诺明耐药性最高。结论石家庄地区儿童急性中耳炎的主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临床常用的多种药物对其敏感性较高,临床可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取合理的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病原菌 耐药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检测方法在儿童活动性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杨硕 李贵霞 +4 位作者 李文辉 郭映辉 黄慧 张文超 王乐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711-715,共5页
目的评价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及结核抗体(TB-Ab)检测对儿童活动性结核病的临床诊断价值,并分析IGRA及TST在不同年龄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该院就诊的疑似结核患儿367例资料,其中临床诊断结核病患儿113... 目的评价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及结核抗体(TB-Ab)检测对儿童活动性结核病的临床诊断价值,并分析IGRA及TST在不同年龄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该院就诊的疑似结核患儿367例资料,其中临床诊断结核病患儿113例,非结核病患儿254例。分析3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一致性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等。根据年龄将患儿分为不同亚组(0~<2岁组、2~<6岁组、6~<10岁组、10~15岁组),分析IGRA及TST在各组中的参数。结果IGRA的灵敏度(90.1%)高于TST(77.9%)及TB-Ab检测(7.9%);TB-Ab检测的特异度(98.6%)高于IGRA(91.7%)及TST(83.5%)。IGRA与临床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其次为TST、TB-Ab检测(Kappa值分别为0.800、0.598、0.087)。IGRA准确度最高,其次为TST、TB-Ab检测,AUC分别为0.910、0.807及0.533。4个年龄组间IGRA(Kappa值分别为0.784、0.867、0.744、0.770)与临床诊断结果一致性均高于TST(Kappa值分别为0.459、0.548、0.736、0.567)。6~<10岁组IGRA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2岁组TST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RA对儿童活动性结核病的检测价值较高,TB-Ab检测诊断价值较低;联合使用IGRA及TST可以更好地提高各年龄段儿童结核病的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结核病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结核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家庄地区学龄期儿童慢性浅表性胃炎致病因素及其对营养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海花 付海燕 +6 位作者 白革兰 殷润开 殷春兰 石伟娜 程丽娟 张晓双 赵瑞芹 《西部医学》 2022年第5期724-728,共5页
目的探讨学龄期儿童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致病因素及其对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石家庄地区2019年9月~2020年9月学龄期儿童慢性浅表性胃炎150例作为胃炎组,另从该地区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学龄期儿童中随机抽取1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 目的探讨学龄期儿童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致病因素及其对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石家庄地区2019年9月~2020年9月学龄期儿童慢性浅表性胃炎150例作为胃炎组,另从该地区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学龄期儿童中随机抽取1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营养指标、一般资料、卫生习惯、家庭情况、饮食习惯、病史、心理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致病因素。结果胃炎组血红蛋白、白蛋白、血清锌、铁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炎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经常洗手、专用餐具、啃玩具或手指、口嚼食物喂养、饮用生水、家庭经济状况、喜吃零食、爱吃蔬菜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监护人学历、家庭成员、爱吃水果、爱吃肉食、Hp感染、家族胃肠道疾病史、家庭不和睦、寄宿、学习困难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监护人学历、家庭成员、爱吃水果、Hp感染、家族胃肠道疾病史、家庭不和睦、寄宿、学习困难是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发生会影响患儿营养状况,不利于儿童生长发育,应积极预防。学龄期儿童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致病因素包括监护人学历、家庭成员、爱吃水果、Hp感染、家族胃肠道疾病史、家庭不和睦、寄宿、学习困难等,可为学龄期儿童慢性浅表性胃炎的预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期儿童 慢性浅表性胃炎 致病因素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脱氨酶及其联合外周血T-SPOT.TB对儿童结核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硕 李文辉 +2 位作者 张文超 黄慧 王乐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9期1034-1038,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与外周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联合检测对于儿童结核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儿童医院139例因胸腔积液入院患儿资料,根据最终诊断分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组(结核组)66...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与外周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联合检测对于儿童结核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儿童医院139例因胸腔积液入院患儿资料,根据最终诊断分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组(结核组)66例与肺炎旁胸腔积液组(肺炎组)73例。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ADA及T-SPOT.TB对结核组与肺炎组及不同年龄亚组(0~<6岁组55例、6~<11岁组56例、11~<16岁组28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AUC)等,根据约登指数确定儿童结核性胸腔积液ADA最佳临界值。结果患儿胸腔积液ADA水平结核组[49.50(19.50)U/L]显著高于肺炎组[38.00(35.50)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0~<6岁及6~<11岁患儿ADA水平结核组与肺炎组[47.50(14.75)U/L与41.00(43.00)U/L,50.00(23.00)U/L与44.00(28.50)U/L]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1~<16岁结核组[58.00(19.00)U/L]显著高于肺炎组[22.00(21.50)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总体患儿、0~<6岁、6~<11岁及11~<16岁组ADA最佳临界值分别为38.5、24.5、38.5及43.0,AUC为0.655、0.566、0.630及0.844,灵敏度为83.3%、100.0%、87.0%及80.0%,特异度为50.7%、37.0%、39.4%及84.6%。ADA与T-SPOT.TB并联试验时,各组灵敏度为98.5%、100%、100%及100%;特异度分别为49.3%、37%、36.4%及84.6%;AUC分别为0.739、0.685、0.682及0.923。串联试验时,灵敏度分别为81.8%、92.9%、87%及80%;特异度分别为93.2%、96.3%、90.9%及92.3%;AUC分别为0.875、0.946、0.889及0.862。结论ADA对11岁以上患儿鉴别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与肺炎旁胸腔积液具有一定价值,其联合外周血T-SPOT.TB可显著提高11岁以下患儿的诊断效能,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结核 胸膜 腺苷脱氨酶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nesfatin-1水平与体质量指数、糖脂代谢的相关性 被引量:2
9
作者 徐茜茹 黄晶 +2 位作者 李国慧 曹利敏 李梅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6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摄食抑制因子-1(nesfatin-1)水平的变化及与体质量指数(BMI)、糖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1年2月符合单纯性肥胖诊断标准的肥胖儿童148例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体质量正常儿童133例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摄食抑制因子-1(nesfatin-1)水平的变化及与体质量指数(BMI)、糖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1年2月符合单纯性肥胖诊断标准的肥胖儿童148例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体质量正常儿童133例为对照组。依据性别、年龄不同将研究组再分为男童组84例和女童组64例,学龄前组(<6岁)79例和学龄后组(≥6岁)69例。测定各组血清nesfatin-1水平和糖脂代谢指标,并计算BMI;血清nesfatin-1水平与BMI及糖脂代谢指标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组血清nesfatin-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男童组血清nesfatin-1水平明显高于女童组(P<0.05)。学龄前组血清nesfatin-1水平与学龄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nesfatin-1水平与BMI、空腹血糖、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P<0.05,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P<0.01)。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nesfatin-1水平表达异常且存在性别差异,可能与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关系密切。nesfatin-1参与肥胖相关的糖脂代谢紊乱,可作为评估儿童单纯性肥胖的血清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摄食抑制因子-1 体质量指数 血糖 三酰甘油 总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淀粉样蛋白A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中的水平及意义
10
作者 刘颖业 李军 +4 位作者 闫江泓 王晓娟 赵梦川 王乐 郭巍巍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8期2694-269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河北省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131例IM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检查结果,...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河北省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131例IM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检查结果,将IM患儿分为肝功能正常组(ALT≤50 U/L)和肝功能异常组(ALT>50 U/L)。比较两组年龄、性别及血清SA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B)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IM患儿血清ALT水平与各项检验指标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肝功能正常组和肝功能异常组患儿分别有51例、80例。两组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异常组SAA、ALT水平高于肝功能正常组,HDL-C、ApoA1水平低于肝功能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M患儿血清ALT水平与SAA水平呈正相关(r_(s)=0.295,P<0.05),与HDL-C、LDL-C水平呈负相关(r_(s)=-1.800、-0.173,P<0.05)。结论IM患儿SAA水平与并发肝功能异常有关,对于出现急性炎症反应的患儿,临床医生需引起足够的重视以便早期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样蛋白A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载脂蛋白A1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TEK MS鉴定惰性凝聚杆菌2例报道
11
作者 李梅 郭映辉 +3 位作者 张文超 翟玉磊 周珊珊 李贵霞 《检验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114-116,共3页
惰性凝聚杆菌原名惰性嗜血杆菌,最初被归属于嗜血杆菌属,2006年被划分到放线杆菌属,目前被划归到凝聚杆菌属。与其亲缘性相近的有嗜沫凝聚杆菌、副嗜沫凝聚杆菌和伴放线凝聚杆菌均为凝聚杆菌属。我们分别在2018年3月和8月从2例眼分泌物... 惰性凝聚杆菌原名惰性嗜血杆菌,最初被归属于嗜血杆菌属,2006年被划分到放线杆菌属,目前被划归到凝聚杆菌属。与其亲缘性相近的有嗜沫凝聚杆菌、副嗜沫凝聚杆菌和伴放线凝聚杆菌均为凝聚杆菌属。我们分别在2018年3月和8月从2例眼分泌物样本中分离到2株惰性凝聚杆菌,现对其形态学、质谱分析结果以及抗菌药物谱进行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惰性凝聚杆菌 VIEK MS 分泌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20年石家庄地区儿童结核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硕 李贵霞 +2 位作者 郭映辉 张文超 王乐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1302-1306,共5页
目的分析结核病患儿的临床特征,为儿童结核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6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结核病患儿性别、年龄、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病例资料,分析患儿特征、发病时间及实验室检测结果阳性率等。结果共... 目的分析结核病患儿的临床特征,为儿童结核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6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结核病患儿性别、年龄、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病例资料,分析患儿特征、发病时间及实验室检测结果阳性率等。结果共纳入结核病患儿559例,男女比例1.96∶1,城乡比例0.58∶1;肺内结核334例,肺外结核218例,病灶部位不明7例;中位年龄3岁(15 d至17岁), 0~岁患儿占比最高(45.08%),不同年龄段患儿性别及结核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外结核最常累及部位为淋巴结、脑、骨关节。春季(3~5月)报告病例数高于其他三季,年度报告病例数与肺外结核数量呈下降趋势。体液样本抗酸染色阳性率0%~60.00%,免疫学方法检测阳性率T-spot.TB(80.34%)高于TST(77.02%)及结核抗体试验(14.29%);T-spot.TB阳性率肺外结核(64.52%)低于与肺内结核(85.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儿童结核病临床特点多样,春季高发;病原学诊断阳性率不高,应重视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为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临床特征 儿童 实验室检查
原文传递
石家庄地区2月~18岁健康儿童血脂四项参考区间的建立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珊珊 张丽霞 +3 位作者 黄珊珊 李梅 于文静 刘雪超 《医学动物防制》 2022年第10期955-959,共5页
目的了解石家庄地区2月~18岁健康儿童血脂水平,建立该人群与年龄、性别相关的血脂四项参考区间,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河北省儿童医院健康查体的2月~18岁儿童,最终纳入研究对象1653例。采集健康体检常规... 目的了解石家庄地区2月~18岁健康儿童血脂水平,建立该人群与年龄、性别相关的血脂四项参考区间,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河北省儿童医院健康查体的2月~18岁儿童,最终纳入研究对象1653例。采集健康体检常规检测后的剩余血标本,使用罗氏Cobas 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进行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检测。以非参数方法建立参考区间。结果(1)A组TG(Z=-3.144,P=0.002),B组TC(t=-2.001,P=0.047)、TG(Z=-2.480,P=0.013)、LDL-C(t=-0.034,P=0.036),C组TG(Z=-2.605,P=0.009)、LDL-C(t=-1.998,P=0.046),D组TC(t=-4.249,P<0.01)、TG(Z=-3.467,P=0.001)、HDL-C(t=-4.296,P<0.01)、LDL-C(t=-2.088,P=0.037),男女童间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均为女童高于男童。不同年龄组间TC(F=27.848,P<0.01)、TG(χ~2=35.280,P<0.01)、HDL-C(F=14.413,P<0.01)、LDL-C(F=531.092,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TC、HDL-C、LDL-C均与年龄呈负相关,TG与年龄呈正相关;(3)将年龄、性别合并分析后建立参考区间,TC:2月~12岁组为2.90~5.36 mmol/L;>12~18岁男童为2.49~4.76 mmol/L、女童为2.69~5.05 mmol/L。TG:2月~18岁组为0.42~1.67 mmol/L。HDL-C:2月~12岁组为1.00~2.19 mmol/L;>12~18岁男童为0.87~2.11 mmol/L、女童为1.00~2.06 mmol/L。LDL-C:2月~18岁组为1.31~3.56 mmol/L。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石家庄地区2月~18岁健康儿童与年龄、性别相关的血脂四项参考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家庄市 健康儿童 血脂四项 参考区间 建立
原文传递
活动性结核病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硕 严小桐 +5 位作者 刘腾 赵梦川 刘泽昊 李贵霞 冯志山 王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0-35,共6页
目的分析儿童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及NK细胞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06例活动性结核病患儿(结核病组)和106例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及NK细胞... 目的分析儿童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及NK细胞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06例活动性结核病患儿(结核病组)和106例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及NK细胞比例并对比分析。结果结核病组患儿外周血CD3^(+)T、CD4^(+)T、NK细胞、CD4^(+)/CD8^(+)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Z=-3.783,P=0.000;Z=-5.401,P=0.000;Z=-3.434,P=0.001;Z=-2.014,P=0.044);双阴性T(DNT)细胞及B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Z=2.765,P=0.006;Z=6.880,P=0.000);两组间CD8^(+)T及双阳性T(DPT)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0~<3岁,3~<6岁,6~<10岁,10~<16岁)结核病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不同,CD3^(+)T、DNT及B细胞在不同年龄组间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0.081,P=0.018;H=14.583,P=0.002;H=8.498,P=0.037)。肺外结核病组患儿外周血CD4^(+)T细胞水平低于肺内结核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68,P=0.002),两组间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病可导致患儿机体免疫功能明显紊乱,动态监测结核病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能更好地评估免疫状态,有助于指导临床个性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亚群 结核病 流式细胞术 儿童
原文传递
慢性胃炎患儿食物不耐受检测意义及饮食干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海花 赵瑞芹 +6 位作者 白革兰 付海燕 石伟娜 刘亚丽 程丽娟 贾霄云 张晓双 《临床消化病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192-196,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胃炎患儿食物不耐受的检测意义,了解饮食干预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90例慢性胃炎患儿血清中14种常见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分析患儿对不同食物不耐受的情况。并将食物不耐受阳性...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胃炎患儿食物不耐受的检测意义,了解饮食干预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90例慢性胃炎患儿血清中14种常见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分析患儿对不同食物不耐受的情况。并将食物不耐受阳性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不限制饮食,观察组忌食不耐受食物,比较治疗4周时2组治疗效果。[结果]90例患儿中,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检测阳性者82例,阳性率91.11%。不耐受食物占前3位的是鸡蛋、小麦、牛奶。年龄越小食物不耐受阳性率越高,性别之间食物不耐受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给予饮食干预后,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6.96%∶61.11%,P<0.05)。[结论]慢性胃炎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食物不耐受现象,与性别无关,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小,食物不耐受现象发生率越高。饮食干预对慢性胃炎患儿食物不耐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儿童 食物特异性IGG 食物不耐受 饮食干预
原文传递
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01例临床特征及病原学分析
16
作者 刘玉 蒲伟丛 +4 位作者 王乐 郭映辉 焦建成 夏耀方 马莉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578-583,共6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病原学结果,为精准治疗、优化病原学检测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数据收集,分析采用常规及分子生物学技... 目的分析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病原学结果,为精准治疗、优化病原学检测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数据收集,分析采用常规及分子生物学技术检出脑脊液病原学情况,比较不同种类病原体感染的实验室检查特点。结果共纳入101例患儿,中位出生胎龄为38.8(36.2,39.6)周,早产儿27例(26.7%),男婴68例(67.3%),中位发病日龄为9(2,14)d。血培养阳性19例(18.8%),其中17例细菌,2例真菌。自脑脊液直接检出病原体者33例(32.7%),其中细菌13例,病毒19例,真菌1例。无乳链球菌、大肠埃希菌是前2位细菌,检出最常见的病毒是肠道病毒。脑脊液病原体检出方式:细菌培养检出7例(7/101,6.9%)、脑脊液涂片检出2例(2/21,9.5%)、单病毒及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共检出22例(22/45,48.9%)、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检出4例(4/7,57.1%)。自脑脊液检出细菌/真菌的患儿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蛋白水平以及血C-反应蛋白均较检出病毒者高(P<0.05)。98例(97.0%)患儿临床好转或治愈后出院,2例放弃治疗,1例好转后转院。结论联合采用常规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可显著提高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体检出率,病毒感染所致的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并不少见,本研究对优化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体的检测策略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聚合酶链反应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