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三甲医院临床医生医学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范盈盈 李子琦 +2 位作者 刘佳文 谢晋 柳云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349-354,共6页
目的了解临床医生医学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河北省部分三甲医院的472名临床医生开展问卷调查。单因素分析采用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一步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法进行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临床医生医学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河北省部分三甲医院的472名临床医生开展问卷调查。单因素分析采用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一步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法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临床医生的医学人文关怀能力得分总均分为(4.101±0.413)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得分最高的维度是医疗服务,为(4.453±0.518)分,人文环境维度得分最低,为(3.907±0.459)分,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对自身医学人文关怀能力的评价”“工作年限”“同事和领导给予支持和关心情况”“在强调员工尊重、关心患者,维护患者权益方面,所在医院的重视程度”“对医生职业的热爱程度”是医学人文关怀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临床医生医学人文关怀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医院应建立传帮带工作机制,创设青年医生成长环境;加强医院人文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科室氛围;推进继续医学教育人文培训,搭建临床医生学习平台,通过多种途径提升临床医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文关怀 医院管理 人文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分析视角下欧洲中世纪大学医学教育制度的形成
2
作者 高燕 柳云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68,共6页
欧洲中世纪大学医学教育制度的形成主要受知识、权力和理念三个因素的影响。制度分析视角下,这一过程包括三个方面的变化:知识专门化、权力均衡化和理念客观化。知识专门化是教育制度遵循知识发展的逻辑,在认知机制的作用下适应知识专... 欧洲中世纪大学医学教育制度的形成主要受知识、权力和理念三个因素的影响。制度分析视角下,这一过程包括三个方面的变化:知识专门化、权力均衡化和理念客观化。知识专门化是教育制度遵循知识发展的逻辑,在认知机制的作用下适应知识专门化的过程;权力均衡化是教育制度不断调整权力结构,使之趋于平衡的过程;理念客观化是教育制度所体现的共享观念和信仰通过合法性机制,逐渐客观化的过程。欧洲中世纪大学医学教育制度的形成本质上也是权力均衡化、理念客观化和知识专门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世纪大学 医学教育 制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举措
3
作者 温瑞 冯雪梅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4年第9期102-102,共1页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肆意歪曲和否认历史的有害社会文化思潮,会消解学生唯物史观,动摇其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认同,弱化文化自信。新时代,高校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意识形态建设明显增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传播空间虽被不断挤压,但其并...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肆意歪曲和否认历史的有害社会文化思潮,会消解学生唯物史观,动摇其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认同,弱化文化自信。新时代,高校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意识形态建设明显增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传播空间虽被不断挤压,但其并未销声匿迹,而是以传播手段网络化、传播内容碎片化、思想表达隐匿化、外在表现娱乐化等新的表现形式呈现。高校应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采取有力措施,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坚定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筑牢政治忠诚,使学生形成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化思潮 传播空间 文化自信 历史虚无主义 思想表达 传播手段 政治认同 意识形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临床医学毕业生医学叙事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李子琦 柳云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1445-1451,共7页
目的测评河北省6所医学院校(包括综合性大学医学院/部,以下简称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毕业生医学叙事能力、人文关怀品质以及共情能力,探讨临床医学生医学叙事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利用便利抽样方法通过问卷星调查河北省6所医学院校临床医... 目的测评河北省6所医学院校(包括综合性大学医学院/部,以下简称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毕业生医学叙事能力、人文关怀品质以及共情能力,探讨临床医学生医学叙事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利用便利抽样方法通过问卷星调查河北省6所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毕业生;选用中国医者叙事行为能力量表、中文版杰弗逊共情能力量表、人文关怀品质量表为测评工具,测评调查对象的医学叙事能力、共情能力以及人文关怀品质。结果医学叙事能力(88.84±14.57)分,人文关怀品质(119.27±14.87)分,共情能力(57.02±8.22)分;影响临床医学生医学叙事能力的主要因素有性别、举办叙事医学相关会议或培训项目的频率、人文关怀理念、人文关怀感知(P<0.05)。结论临床医学生的医学叙事能力处于中上水平,但还有待提高,人文关怀品质较好,共情能力较弱,建议设置叙事医学课程,加强叙事能力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培训,提高教师医学叙事水平;重视学校及医院人文建设,强化医学生职业责任感等提高临床医学生医学叙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人文关怀品质 共情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医学院校全科医学生生死教育认知与需求现状分析
5
作者 李子琦 范盈盈 +2 位作者 谢晋 刘佳文 柳云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1323-1327,共5页
目的了解河北省某医学院校全科医学生生死教育认知与需求现状,为完善全科医学生生死教育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23年河北省某医学院校在校的427名全科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分析全科医学生对生死... 目的了解河北省某医学院校全科医学生生死教育认知与需求现状,为完善全科医学生生死教育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23年河北省某医学院校在校的427名全科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分析全科医学生对生死教育的认知与需求。结果63.68%的全科医学生认为开展生死教育非常重要,52.49%的全科医学生对生死教育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为一般。关于开展生死教育相关课程的作用,医学生认为有助于树立正确且积极的生命观与死亡观(80.10%)、提升职业认同感(68.41%)、降低死亡焦虑与恐惧(49.50%)。大部分全科医学生认为开展生死教育的层面应该是学校教育(42.30%)、家庭教育(41.30%)。49.50%的全科医学生表示未学习过专门课程,但在其他课程中涉及过生死教育知识。40.30%全科医学生认为应该在中学阶段开展生死教育。全科医学生想了解的生死教育课程内容主要为生死意识(68.66%)、生命文化(62.94%)、生死知识(57.71%)、生死本质与尊严(51.49%)、生死两安(46.02%)。不同时间接受生死教育的全科医学生在开展生死教育重要性、对生死教育相关知识的认知、学校开设有关生死教育课程的必要性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科医学生对于生死教育相关知识的认知不足但需求较大。全科医学生最早接触生死相关知识的时间会正面影响其对生死教育的认知。因此应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全科医学生的生死教育认知程度,满足其生死教育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生 生死教育 认知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医学人文教育的伦理审视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欣 柳云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1期65-69,共5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AI)的出现,深刻影响着当下各个领域,各领域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带来的高速发展机遇。在教育领域GAI已通过多平台融合取得一定成效,随着人工智能的迭代发展,未来医学人文领域也将出现...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AI)的出现,深刻影响着当下各个领域,各领域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带来的高速发展机遇。在教育领域GAI已通过多平台融合取得一定成效,随着人工智能的迭代发展,未来医学人文领域也将出现一系列潜在应用场景,诸如精准赋能提升医学人文教育成效;释放活力促进医学人文教育发展;全景体验创新医学人文教育模式。医学人文教育在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过程中,除该技术本身就存在诸如算法黑箱、信息茧房、数据隐私安全、算法歧视等方面的伦理问题,人工智能赋能医学人文教育后,又会产生具有医学人文领域特点的风险。例如可能导致医学人文价值观遗失的风险,GAI过度依赖导致医学人文领域人的主体地位削弱的风险,GAI导致教与学二元关系失衡风险。探究GAI赋能医学人文教育的伦理问题对策,需要以界为限最大可能释放人工智能赋能医学人文活力;需要以人为本让人工智能时代医学人文回归本真;需要以法为基搭建GAI助力医学人文发展良好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医学人文 审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医学伦理学再启程的基础与方向探微 被引量:3
7
作者 边林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8,共6页
当代中国医学伦理学是指始于中国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这一领域的发展历史和现状。40多年来,中国医学伦理学在医学伦理文化和医学伦理理论与实践等各方面取得的成就,为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再启程形成了坚实的基础。再启程是学科发展的一个时... 当代中国医学伦理学是指始于中国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这一领域的发展历史和现状。40多年来,中国医学伦理学在医学伦理文化和医学伦理理论与实践等各方面取得的成就,为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再启程形成了坚实的基础。再启程是学科发展的一个时代性课题。今天学科所面对的是完全不同于过去的背景和境遇,中国社会高速发展驱动下的医学科技进步以及医学社会化步伐的加快,带来传统与崭新伦理问题的叠加,再启程成为对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伦理学 学科发展 再启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融入药理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8
作者 苗庆峰 赵金萍 +4 位作者 陈雪彦 李军霞 闫彩珍 苏素文 杜肖娜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4年第9期93-94,106,共3页
课程思政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现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药理学是医学院校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根据药理学知识体系的特点,探索药理学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以及评价机制,力求逐步将药理学建设成既传授专业知识技能,又培养学生高度的社... 课程思政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现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药理学是医学院校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根据药理学知识体系的特点,探索药理学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以及评价机制,力求逐步将药理学建设成既传授专业知识技能,又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好课、金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药理学 教学改革 课程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医学人文实践形态 被引量:3
9
作者 那佳 边林 柳云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52-859,共8页
医学人文的实践形态在医学人文诸多形态中最具根本意义。医学人文的其他形态最终只有转化为实践过程并取得实践效果,医学人文的价值才可能得以真正体现,才能在医疗卫生的各层面和各领域发挥实际作用。临床医疗是医学人文实践的主场,医... 医学人文的实践形态在医学人文诸多形态中最具根本意义。医学人文的其他形态最终只有转化为实践过程并取得实践效果,医学人文的价值才可能得以真正体现,才能在医疗卫生的各层面和各领域发挥实际作用。临床医疗是医学人文实践的主场,医患关系是医学人文发挥作用的主阵地。医学人文之于社会卫生保健制度建构、医学教育及其改革等领域,都需要通过其实践形态及其运行过程,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实践形态有效发挥作用,是医学人文的本质规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文 实践形态 实践主场 临床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思政课”视域下医学研究生四维教育协同育人模式探讨
10
作者 周翠 郑龙涛 杨云风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46-48,共3页
“大思政课”全面实施背景下医学研究生思政教育是一项重要课题。“思政+科研+教学+就业”四维教育协同育人是一种全方位、多角度、全过程的育人模式,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紧密融合的有益探索。实践中通过构建“三位一体”管理... “大思政课”全面实施背景下医学研究生思政教育是一项重要课题。“思政+科研+教学+就业”四维教育协同育人是一种全方位、多角度、全过程的育人模式,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紧密融合的有益探索。实践中通过构建“三位一体”管理架构,多主体共同发力,为医学研究生四维教育协同育人模式落实提供支持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研究生 四维教育 大思政课 协同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医学人文学科建设与发展学者共识——2023年8月哈尔滨“中国医学人文学科建设研讨会”纪要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锦帆 尹梅 +13 位作者 王岳 刘欢 何仲 刘云章 邓蕊 陈旻 刘俊荣 曹永福 王东红 张洪江 卢凤香 程瑜 何源 单芳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8-252,共5页
2023年8月2-4日,由《中国医学伦理学》、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医院人文管理与人才培养专委会、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医师报》、中国卫生法学会、中国抗癌协会、中国伦理学会等机构共同主办的第三届“构建医患命运共... 2023年8月2-4日,由《中国医学伦理学》、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医院人文管理与人才培养专委会、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医师报》、中国卫生法学会、中国抗癌协会、中国伦理学会等机构共同主办的第三届“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学术论坛在哈尔滨市举办。大会安排了“中国医学人文学科建设研讨会”分论坛,国内医学人文学者参加会议。研讨会上经过热烈讨论,形成了《中国医学人文学科建设与发展学者共识》。提出新时代下亟待建设好医学人文学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引领医学人文学科学术融合发展,同时,对于医学人文学科建设,需要优化组织机制,繁荣发展医学人文学科的整体构架,加快建设医学人文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推进立德树人医学人文教育教学新载体,着力解决医学人文研究生培养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文 学科建设 学者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人文关怀相关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范盈盈 李子琦 +1 位作者 谢晋 柳云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3-611,共9页
目的通过对医学人文关怀相关研究文献分析,了解其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的相关文献,利用Excel 2019对文献的年度发文量情况、期刊分布等内容进行分析,利用CiteSpace软件... 目的通过对医学人文关怀相关研究文献分析,了解其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的相关文献,利用Excel 2019对文献的年度发文量情况、期刊分布等内容进行分析,利用CiteSpace软件对作者、关键词绘制相关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25篇文献,2000年至今,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研究热点为人文关怀、医学人文、护理教育等。分析发现医学人文关怀的研究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研究主体多集中于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对于医护人员自身的人文关怀研究较少;期刊种类分散,基金支持力度不足;没有形成医教协同研究模式。结论医学人文关怀是医师职业精神的精髓,是检验医学人文教育效果的重要指标,未来医学人文关怀的研究应加强多向度的人文关怀,切实保障医务人员权益;注重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发挥叙事医学的工具价值;加大基金扶持力度,完善顶层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文关怀 文献计量学分析 医师职业精神 医学人文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医学生生死教育研究热点及可视化分析
13
作者 安玉泽 王晶晶 +2 位作者 付静茹 李湘 柳云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57-62,共6页
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医学生生死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探讨,对该领域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通过对关键词聚类、突现等可视化分析,总结国内外研究热点主要为:医学生生命价值感和医学伦理教育、生死教育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生死... 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医学生生死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探讨,对该领域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通过对关键词聚类、突现等可视化分析,总结国内外研究热点主要为:医学生生命价值感和医学伦理教育、生死教育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生死教育实施路径与策略和方法。为我国该领域研究提供了不同的视角,为我国生死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未来,我国应根据患者人群特征开展跨学科的生死教育培训,提高医疗专业人员的临终关怀能力;在教学策略上应运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新技术,提高教育的质量;应更加关注医学生心理支持与职业倦怠的预防,从而培养具有人文关怀精神和专业素养的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生死教育 安宁疗护 教学与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医学伦理学发展的几方面关系
14
作者 柳云 边林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3-18,共6页
中国医学伦理学再启程所面临需要认识和解决的问题是多方面的,这些问题大多体现为各种关系性问题。其中医学伦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仍然是诸多关系问题中需要学界认识和处理好的最重要的问题,这一关系延伸出的问题还包括医学伦理事... 中国医学伦理学再启程所面临需要认识和解决的问题是多方面的,这些问题大多体现为各种关系性问题。其中医学伦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仍然是诸多关系问题中需要学界认识和处理好的最重要的问题,这一关系延伸出的问题还包括医学伦理事实建构与价值建构之间的关系,原则主义与情境主义的关系,思想世界与真实世界的关系,等等。这些关系问题是中国医学伦理学未来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好的诸多关系问题中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伦理学 再启程 理论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伦理观念在精神病伦理学中不可或缺——《当代医疗与儒家思想》一书中“精神病伦理学”观点评介
15
作者 那佳 边林 柳云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06-1411,共6页
精神病伦理学是范瑞平《当代医疗与儒家思想》一书中具有独特学术观点的构成部分。范瑞平站在儒家生命伦理立场上,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第三十条有关精神障碍住院治疗的自愿原则所体现出的医疗个人主义立场,进行了分析和批... 精神病伦理学是范瑞平《当代医疗与儒家思想》一书中具有独特学术观点的构成部分。范瑞平站在儒家生命伦理立场上,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第三十条有关精神障碍住院治疗的自愿原则所体现出的医疗个人主义立场,进行了分析和批评;在比较东西方生命伦理认识路径和实践方式的基础上,通过对多个案例的深度剖析,对儒家精神病伦理学在当代应该如何发展,儒家以家庭本位的伦理实践改善的必要性等进行反思。借助范瑞平的认识结论,对《精神卫生法》第三十条法理的道德依据质疑;对精神疾病患者“自主权”的特殊伦理规定性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就儒家家庭伦理回应国际精神病伦理所面临的多方面问题就教于范瑞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卫生 精神病伦理学 儒家生命伦理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日本医学范式转换的历史与逻辑
16
作者 那佳 边林 柳云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3-77,共5页
历史上日本长期学习借鉴中国医学并建立起了本国的“汉方医学”体系,西方传教和商贸活动将西方医学代入日本,使日本在18世纪至19世纪完成了医学领域的全盘西化过程,发生了以汉方医学逐渐消亡为结局的向西医学范式的全面转换。汉方医学... 历史上日本长期学习借鉴中国医学并建立起了本国的“汉方医学”体系,西方传教和商贸活动将西方医学代入日本,使日本在18世纪至19世纪完成了医学领域的全盘西化过程,发生了以汉方医学逐渐消亡为结局的向西医学范式的全面转换。汉方医学的不同学派本身具有改变医学认知方式的意愿,西医学的科学性质和知识体系为医学范式的转换提供了强大的动能。西方世界的对外扩张和日本自身的社会变革,都为近代日本医学范式转换提供了条件和土壤,是医学领域内部与外部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方医学 西医学 医学范式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治未病”思想普及现状及接受意愿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乐 郭正阳 +3 位作者 程亚静 张瑞欣 王伟伟 李慧琳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1193-1198,共6页
目的了解河北省石家庄市后疫情时代“治未病”思想普及现状和接受意愿,编写“治未病”认知量表,为促进“治未病”思想普及、发展提供方向和思路。方法共收集576份有效问卷,对河北省石家庄市公众当前个体特征、“治未病”思想基本认知和... 目的了解河北省石家庄市后疫情时代“治未病”思想普及现状和接受意愿,编写“治未病”认知量表,为促进“治未病”思想普及、发展提供方向和思路。方法共收集576份有效问卷,对河北省石家庄市公众当前个体特征、“治未病”思想基本认知和接受意愿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公众基本认知量表最终得分均介于3.10~3.50分。67.01%的公众没有接受过“治未病”服务,愿意支付高于100元的服务费用接受“治未病”服务的公众占72.4%。≥65岁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群对“治未病”概念、服务对象和措施知晓度、认可度更高。女性对“治未病”服务对象及措施知晓度更高但男性“治未病”接受度较好。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公众对“治未病”服务对象和措施知晓度更高。专业或行业与健康及医疗有关联人群对“治未病”服务对象和措施知晓度以及接受度更好,但是无关联人群概念理解更准确。结论河北省石家庄市公众对“治未病”了解程度尚可,接受意愿较好。重点向低于65岁的人群、从不或很少接触医疗行业或专业的人群普及“治未病”知识,可从技术水平、地理位置等方面改善“治未病”服务现状,有的放矢地促进“治未病”思想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思想 普及现状 接受意愿 疫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教师价值激活路径研究——基于本硕博思政课一体化视角
18
作者 郑龙涛 王晶晶 戴晓晖 《成才之路》 2024年第4期17-20,共4页
本硕博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工程,也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本硕博各学段思政课教学的主导,其作用发挥对本硕博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从本硕... 本硕博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工程,也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本硕博各学段思政课教学的主导,其作用发挥对本硕博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从本硕博思政课一体化理念、一体化教学、一体化科研、一体化考评角度出发开拓实践路径,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师作用,推动本硕博思政课一体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本硕博一体化 思政课教师 价值激活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恋爱类短视频对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影响研究——以河北省高校为例
19
作者 孙艺珊 赵元淇 杨晓星 《现代医学》 2024年第S01期108-112,共5页
高校大学生恋爱现象普遍,其中短视频的流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及恋爱行为。通过对河北省高校94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支持恋爱但不一定结婚的观点。有恋爱经验的学生更愿意观看和学习恋爱技巧,大... 高校大学生恋爱现象普遍,其中短视频的流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及恋爱行为。通过对河北省高校94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支持恋爱但不一定结婚的观点。有恋爱经验的学生更愿意观看和学习恋爱技巧,大部分没有恋爱经验的学生观看情侣日常分享类短视频。学生们通过恋爱类短视频学习如何鉴别异性的行为,如何“识人”,以及恋爱技巧,进行提高爱情质量。部分大学生观看恋爱类短视频后对恋爱及婚姻产生向往,但也有将近一半的学生在观看视频后认为此类视频会让人产生负面情绪。因此,本研究从高校、短视频、家庭以及学生4个角度提出建议,进一步促进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健康和婚恋观的正确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恋爱观 恋爱类短视频 心理健康
原文传递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视域下关于医学人文的思考
20
作者 闵令达 王梓益 柳云 《中国医学人文》 2024年第6期8-11,共4页
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立足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发展境况作出的人类存在模式论断,该思想始终将现实的人的生存样态作为理论生成与发展的逻辑前提,把人的感性实践活动视作一切社会历史活动的启幕与归宿,充分彰显着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本质规定... 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立足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发展境况作出的人类存在模式论断,该思想始终将现实的人的生存样态作为理论生成与发展的逻辑前提,把人的感性实践活动视作一切社会历史活动的启幕与归宿,充分彰显着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本质规定与价值愿景。这种思想旨归同医学的落脚点极度耦合。从医学的本质维度分析,它是一种基于人的主体性活动而展开的具体科学,无论是对生理外显样态的分析,抑或是对心理内隐趋势的研究都离不开人的在场,离不开对人的价值以整体辩证的综合考量。基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视域探析医学发展,对医学发展给予充分的哲学思考,具有必要的理论及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体 人的本质 医学人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