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脱硫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
作者 邱建辉 邸进申 李英杰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50-653,共4页
关键词 生物脱硫 机理 黄铁矿 二苯并噻吩 硫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生物发酵液中D-核糖浓度及其机理 被引量:13
2
作者 彭彦峰 吴兆亮 李英杰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75-977,共3页
研究了发酵液中D 核糖的分光光度测定方法。根据分光光度法测定D 核糖的原理 ,研究了发酵液中D 核糖的测定影响因素和规律。得出最佳的测定波长为 670nm、加热时间为 2 5min、氢离子浓度为 8mol/L、D 核糖浓度在 10~ 3 0mg/L范围内吸光... 研究了发酵液中D 核糖的分光光度测定方法。根据分光光度法测定D 核糖的原理 ,研究了发酵液中D 核糖的测定影响因素和规律。得出最佳的测定波长为 670nm、加热时间为 2 5min、氢离子浓度为 8mol/L、D 核糖浓度在 10~ 3 0mg/L范围内吸光度A与D 核糖浓度有线性关系 ,发酵液中的非葡萄糖成分的影响可忽略。葡萄糖对D 核糖的测定影响显著 ,通过实验得出其变化规律。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微生物发酵液中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定 微生物发酵液 浓度 D-核糖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分离技术在蛋白质多元体系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3
作者 谭相伟 吴兆亮 +1 位作者 贾永生 于广和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0-513,共4页
综述了泡沫分离蛋白质与糖, 蛋白质与表面活性剂以及不同蛋白质的混合体系的研究进展, 分析了泡沫分离技术在蛋白质分离中应用的前景并提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泡沫分离 蛋白质 多元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生产乳链菌肽的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吉玉强 吴兆亮 +1 位作者 郭雅楠 于广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69-372,共4页
乳链菌肽(nisin)是一种由乳链球菌产生的乳酸菌素,为一种天然生物防腐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目前,文献报道中有关乳链菌肽的分离纯化方法很多,但是否适合工业化生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在评述微生物发酵生产乳链菌肽过程中分离... 乳链菌肽(nisin)是一种由乳链球菌产生的乳酸菌素,为一种天然生物防腐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目前,文献报道中有关乳链菌肽的分离纯化方法很多,但是否适合工业化生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在评述微生物发酵生产乳链菌肽过程中分离纯化技术基础上,分析了其难于实现工业生产的原因并提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链菌肽 分离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萃取体系萃取林可霉素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朝正 吴兆亮 +1 位作者 李瑸 郑辉杰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2-44,共3页
研究新型多元萃取体系 B- S萃取林可霉素的萃取机理。通过研究料液 p H对萃取的影响和萃取前后各项电导率的变化确定了在碱性条件下该萃取体系按溶剂化萃取历程萃取林可霉素游离碱。斜率法和饱和萃取法得到萃合比不同是由于有机相中林... 研究新型多元萃取体系 B- S萃取林可霉素的萃取机理。通过研究料液 p H对萃取的影响和萃取前后各项电导率的变化确定了在碱性条件下该萃取体系按溶剂化萃取历程萃取林可霉素游离碱。斜率法和饱和萃取法得到萃合比不同是由于有机相中林可霉素浓度和萃取剂浓度不同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可霉索 萃取 萃合比 萃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床生物反应器中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Fe^2+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郑辉杰 陈洵 邸进申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28-632,共5页
采用聚氨酯软性填料(H-2载体)固定氧化亚铁硫杆菌,建立了固定床生物反应器,用于将Fe2+氧化为Fe3+。考察了空气流量、液体流量对Fe2+氧化速率和转化率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法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pH=1.5、温度30℃、空气流量160L/... 采用聚氨酯软性填料(H-2载体)固定氧化亚铁硫杆菌,建立了固定床生物反应器,用于将Fe2+氧化为Fe3+。考察了空气流量、液体流量对Fe2+氧化速率和转化率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法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pH=1.5、温度30℃、空气流量160L/h、液体流量0.3L/h的条件下,Fe2+转化率是95%,氧化速率是6.2g/(L.h);在pH=1.5、温度30℃的条件下,单个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氧化能力为4.45×10-12g/h,固定化后的H-2载体吸附的菌体数量为1.6×1010个/g。利用先碱洗后酸洗的方法可去除固定床生物反应器中吸附的黄钾铁矾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脱硫 氧化亚铁硫杆菌 固定床生物反应器 硫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群体感应系统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承光 贾振华 +4 位作者 邱健 张霞 马宏 冀营光 宋水山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5-8,共4页
细菌能自发产生、释放一些特定的信号分子,并能感知其浓度变化,调节微生物的群体行为,这一调控系统称为群体感应。细菌群体感应参与包括人类、动植物病原菌致病力在内的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调节。本文综述了细菌群体感应的最新研究进展,并... 细菌能自发产生、释放一些特定的信号分子,并能感知其浓度变化,调节微生物的群体行为,这一调控系统称为群体感应。细菌群体感应参与包括人类、动植物病原菌致病力在内的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调节。本文综述了细菌群体感应的最新研究进展,并阐述了其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感应 群体感应信号分子 生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红素的层析分离 被引量:24
8
作者 邸进申 王燕燕 +1 位作者 郑辉杰 郑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15-217,共3页
以V(正己烷)∶V(丙酮)=1 5∶1 0的混合液为展开剂的硅胶薄层层析结果表明番茄红素油树脂中主要含有5种组分,番茄红素的Rf值为0 83;以V(正己烷)∶V(丙酮)=1 5∶1 0的混合液为洗脱剂,番茄红素油树脂经过硅胶柱层析分离,可得到w(番茄红素)=... 以V(正己烷)∶V(丙酮)=1 5∶1 0的混合液为展开剂的硅胶薄层层析结果表明番茄红素油树脂中主要含有5种组分,番茄红素的Rf值为0 83;以V(正己烷)∶V(丙酮)=1 5∶1 0的混合液为洗脱剂,番茄红素油树脂经过硅胶柱层析分离,可得到w(番茄红素)=18 9%的番茄红素晶体产品;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结果表明,从番茄红素油树脂中还分离出β 胡萝卜素、叶黄素和玉米黄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红素 番茄红素油树脂 薄层层析 柱层析 分离 天然类胡萝卜素 生理保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皂化对番茄红素提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王燕燕 邸进申 +1 位作者 郑宇 郑辉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1-74,共4页
用KOH溶液对番茄进行碱洗皂化可有效的除去番茄中的大部分脂肪酸甘油酯及各种游离脂肪酸 ,释放出其中的番茄红素。番茄皂化的最佳条件为 :KOH浓度 0 5mol/L ,温度 65℃ ,皂化时间 0 5h。皂化后的番茄经固液萃取后得到的番茄红素油树... 用KOH溶液对番茄进行碱洗皂化可有效的除去番茄中的大部分脂肪酸甘油酯及各种游离脂肪酸 ,释放出其中的番茄红素。番茄皂化的最佳条件为 :KOH浓度 0 5mol/L ,温度 65℃ ,皂化时间 0 5h。皂化后的番茄经固液萃取后得到的番茄红素油树脂产品有部分晶体出现 ,色价提高到 40 2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H溶液 皂化 番茄红素 提取 番茄红素油树脂 天然色素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级泡沫分离废水中大豆蛋白的工艺 被引量:14
10
作者 孙瑞娉 殷昊 +1 位作者 卢珂 吴兆亮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74-378,共5页
为了有效处理高浓度大豆蛋白废水,在研究初始pH值、表观气速和温度特别是在较高温度(60℃)对泡沫分离大豆蛋白废水效果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可同时提高富集比和回收率的两级泡沫分离工艺。在60℃时,对大豆蛋白质量浓度为4.0g/L的废水泡... 为了有效处理高浓度大豆蛋白废水,在研究初始pH值、表观气速和温度特别是在较高温度(60℃)对泡沫分离大豆蛋白废水效果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可同时提高富集比和回收率的两级泡沫分离工艺。在60℃时,对大豆蛋白质量浓度为4.0g/L的废水泡沫分离,富集比比常温时提高4倍多。两级泡沫分离工艺中,第一级分离在大豆蛋白质量浓度为4.0g/L,初始pH值为7.0,表观气速0.133cm/s,60℃下操作,富集比为7.71,残液作为第二级泡沫分离的进料;第二级分离先在20℃,表观气速0.133cm/s下进行,待塔顶无泡沫溢出时,再将表观气速升到0.398cm/s,富集比为2.63,消泡液加入到废液中作为第一级泡沫分离的进料;总回收率为82.75%。在不同温度和气速下进行的两级泡沫分离工艺可以有效的处理大豆蛋白废水,回收其中的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温度 废水 大豆蛋白 两级泡沫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黄霉素发酵培养基 被引量:32
11
作者 王惠 吴兆亮 +1 位作者 童应凯 胡金刚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9-22,64,共5页
在摇瓶条件下,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黄霉素发酵培养基各组份的配比。优化结果表明:在葡萄糖、淀粉、硫酸铵、硫酸镁、碳酸钙的浓度为1%、3.75%、0.25%、0.015%、0.3%时,发酵效价最高。
关键词 黄霉素 培养基 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乳链菌肽效价 被引量:18
12
作者 吴兆亮 贾永生 +1 位作者 谭相伟 于广和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U09期227-230,共4页
为了解决琼脂扩散法测定乳链菌肽效价时间长的问题,引进了分光光度测定法。确定的测定工艺为:藤黄微球菌接种接种龄为指数期的中后期、接种量为10%的,加入待检样品在温度33℃、转速150r/min的摇床培养5h,60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值,通过... 为了解决琼脂扩散法测定乳链菌肽效价时间长的问题,引进了分光光度测定法。确定的测定工艺为:藤黄微球菌接种接种龄为指数期的中后期、接种量为10%的,加入待检样品在温度33℃、转速150r/min的摇床培养5h,60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值,通过乳酸菌肽浓度与检测菌吸光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准确测量乳酸菌肽的效价。重复测定的最大相对误差在±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链菌肽 效价 快速测定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生长测定方法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3
作者 郝冬霞 刘本发 吴兆亮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2-85,共4页
准确、迅速和在线测量细胞培养过程中培养液的细胞量是深入研究细胞代谢控制的基础 ,无论是对科学研究 ,还是对工业化生产都有重要的意义。在简要阐述细胞生长不同测定方法的基础上 ,系统综述和评价了细胞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提出了细... 准确、迅速和在线测量细胞培养过程中培养液的细胞量是深入研究细胞代谢控制的基础 ,无论是对科学研究 ,还是对工业化生产都有重要的意义。在简要阐述细胞生长不同测定方法的基础上 ,系统综述和评价了细胞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提出了细胞测定方法进一步研究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生长 生物量 细胞浓度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食品添加剂海藻糖的发展前景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丽杰 张雪莲 邸进申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04年第2期61-65,共5页
海藻糖是一种非还原性二糖 ,其所具有的非特异性保护功能引起各国科学家的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本文综述了海藻糖的结构、理化性质。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 海藻糖 非特异性保护功能 分子结构 理化性质 制备方法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分离过程中泡沫层总高度对持液率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钱少瑜 李雪良 +1 位作者 吴兆亮 刘萌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43-546,共4页
以乳链菌肽发酵液为模拟体系,研究了泡沫分离过程中泡沫层总高度对泡沫塔出口持液率εout以及泡沫层轴向持液率分布特性的影响。实验发现:在泡沫层形成过程中,εout从一个较低值逐渐升高到一个较高的稳定值;泡沫在塔内泡沫相中的停留时... 以乳链菌肽发酵液为模拟体系,研究了泡沫分离过程中泡沫层总高度对泡沫塔出口持液率εout以及泡沫层轴向持液率分布特性的影响。实验发现:在泡沫层形成过程中,εout从一个较低值逐渐升高到一个较高的稳定值;泡沫在塔内泡沫相中的停留时间不是εout的决定性因素,气速对εout的影响很大。同时还发现:随着泡沫层总高度的增加,εout缓慢下降而泡沫层与液层界面处的持液率急剧上升,可以推测出整个轴向持液率特性分布会上移。实验数据表明仅仅用静态泡沫的排液时间代替上升动态泡沫的停留时间的方法来预测εout的一般方法可能得出错误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分离 鼓泡塔 持液率 泡沫排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核糖发酵液活性炭吸附脱色工艺和表征 被引量:11
16
作者 郭颀然 吴兆亮 +1 位作者 张朝正 王海鸥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8-42,共5页
以枯草芽胞杆菌发酵生产D 核糖的发酵液为脱色体系 ,用简易和准确测定发酵液中的吸光度表征发酵液中的色素浓度 ,阐述发酵液吸附脱色工艺参数的计算。根据实验确定 340nm为最合适吸光度测定波长 ,建立了吸光度与发酵液中的色素浓度之间... 以枯草芽胞杆菌发酵生产D 核糖的发酵液为脱色体系 ,用简易和准确测定发酵液中的吸光度表征发酵液中的色素浓度 ,阐述发酵液吸附脱色工艺参数的计算。根据实验确定 340nm为最合适吸光度测定波长 ,建立了吸光度与发酵液中的色素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用活性炭脱色在间歇操作条件下最佳吸附时间为 30min ,操作温度为 5 0℃ ,pH为 3.5。建立色素吸附等温线和计算式 ,其等温线类型为L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脱色 D-核糖发酵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分离绞股蓝粗提液中绞股蓝皂苷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琳 吴兆亮 +2 位作者 赵艳丽 李佥 胡春凤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3-206,共4页
目的研究泡沫分离法分离绞股蓝粗提液中皂苷的工艺。方法利用泡沫分离法对绞股蓝粗提液中的皂苷进行分离,以回收率和富集比为指标确定最佳分离工艺。结果最佳分离工艺为粗提液皂苷质量浓度为3.21μg/mL、气体流速30mL/min、塔装液量110m... 目的研究泡沫分离法分离绞股蓝粗提液中皂苷的工艺。方法利用泡沫分离法对绞股蓝粗提液中的皂苷进行分离,以回收率和富集比为指标确定最佳分离工艺。结果最佳分离工艺为粗提液皂苷质量浓度为3.21μg/mL、气体流速30mL/min、塔装液量110mL、pH值9.0时,皂苷回收率为49.20%,富集比可达4.511。结论泡沫分离法是分离绞股蓝粗提液中皂苷的简单、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 绞股蓝皂苷 泡沫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链菌肽发酵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吴兆亮 宫立鹏 +1 位作者 赵艳丽 于广和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7-380,共4页
对于乳链菌工艺,考察了发酵温度、接种量、发酵液初始pH值、发酵过程pH值变化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发酵温度30℃,接种量5%~6%(vol),发酵液初始pH值7.5时,乳链菌肽发酵液效价较高。采用流加浓度为5mol/L的NaOH溶液,将发... 对于乳链菌工艺,考察了发酵温度、接种量、发酵液初始pH值、发酵过程pH值变化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发酵温度30℃,接种量5%~6%(vol),发酵液初始pH值7.5时,乳链菌肽发酵液效价较高。采用流加浓度为5mol/L的NaOH溶液,将发酵液pH值控制在6.20~6.25,发酵液效价可稳定于6500-7500IU/mL,是没有流加碱液发酵的2.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链菌肽 发酵工艺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郑辉杰 李志强 +1 位作者 刘伟 邸进申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8,共4页
采用响应面方法对番茄红素提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等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Plackett-Burman(PB)设计法,对不同的温度、时间、溶剂量、pH值、压力、番茄粉碎目数、摇床转速7个因素对番茄红素提取率的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温度、时... 采用响应面方法对番茄红素提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等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Plackett-Burman(PB)设计法,对不同的温度、时间、溶剂量、pH值、压力、番茄粉碎目数、摇床转速7个因素对番茄红素提取率的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温度、时间、pH值为番茄红素提取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用旋转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主要因素的最优条件,为pH 5.95、温度49.6℃3、h,得到番茄红素提取液的吸光度值为0.588,比单因素试验的最高吸光度值(0.537)提高了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红素 提取 PLACKETT-BURMAN设计 旋转中心组合设计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红素分离与分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燕燕 邸进申 郑辉杰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02年第4期16-29,共14页
番茄红素是一种天然类胡萝卜素,它具有防癌抗癌,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多种保健功能。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番茄红素研究的提取方法、纯化方法、分析测定方法以及提高番茄红素含量采用的育种途径。
关键词 番茄红素 分离 类胡萝卜素 育种 提取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