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鳞癌组织HIF-1α表达与放疗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洪珍 段昕波 +2 位作者 段哲萍 刘斌 祝淑钗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02-604,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与放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食管镜活检50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接受外照射治疗的食管鳞癌中HIF1α蛋白的表达。结果50例食管鳞癌放疗近期有效率为86%。HIF1α主要表达...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与放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食管镜活检50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接受外照射治疗的食管鳞癌中HIF1α蛋白的表达。结果50例食管鳞癌放疗近期有效率为86%。HIF1α主要表达于食管鳞癌细胞的细胞核,其阳性表达率为68%;HIF1α表达阳性和阴性组食管癌患者的放疗后近期完全缓解率、中位生存时间及95%的可信区间分别为18.75%、10(7.86,12.14)个月和81.25%、25(15.57,34.43)个月,HIF1α阳性表达组的放疗后缓解率、生存期明显小于阴性组(P<0.05)。HIF1α的表达与病理类型无明显关系(P>0.05)。与临床分期有关,I~II、III~IV期HIF1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1.11%、78.05%,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COX模型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病变长度”和“HIF1α”3种因素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最大。结论HIF1α蛋白阳性表达是食管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标志,其高表达与食管癌的放射抗拒性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缺氧诱导因子-1 免疫组织化学 放射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和survivin的表达及其对放射治疗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洪珍 祝淑钗 +2 位作者 段昕波 段哲萍 刘斌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9-141,154,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survivi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和survivin蛋白表达,分析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HIF-1α、survivin蛋白阳...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survivi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和survivin蛋白表达,分析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HIF-1α、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和72%,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γ=0.623,P<0.001)。HIF-1α、survivin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分期、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HIF-1α的表达还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两者表达均与病理类型、病变长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HIF-1α表达阳性和阴性组放疗后完全缓解率及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8%、10个月和81.3%、25个月,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8.2%、6.0%、2.9%和81.3%、54.2%、7.9%,Log-Rank检验两组生存曲线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结论食管癌组织中存在HIF-1α、survivin蛋白表达,两者表达呈正相关关系,HIF-1α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放射抗拒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 基因 HIF-1α SURVIVIN 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Surv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洪珍 段昕波 +2 位作者 刘国魁 吕品田 刘斌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Surviv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链霉卵白素-过氧化物酶(streptavidin-horseradish peroxidase,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0例食管鳞癌组织...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Surviv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链霉卵白素-过氧化物酶(streptavidin-horseradish peroxidase,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0例食管鳞癌组织石蜡标本中Survivin和VEGF蛋白表达,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和随访资料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Survivin和VEGF均表达于细胞质,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和74%,两者表达呈正相关。Survivin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远处转移、放疗近期疗效和预后有关;VEGF表达仅与远处转移有关,与病理类型、病变长度均未见明显关系(P>0.05)。Survivin表达阳性和阴性组放疗后完全缓解率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6.7%、10个月和85.7%、18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8.9%、13.9%、2.8%和85.7%、39.0%、10.4%(P=0.035)。多因素Cox模型逐步回归分析表明,Survivin和临床分期为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存在Survivin、VEGF蛋白表达,两者表达呈正相关,Survivin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放射抗拒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l癌 鳞状细胞 基因 SURVIVIN VEGF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伽玛刀治疗肺癌患者132例的护理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王亚珍 李淑坦 +1 位作者 胡金娣 郑振茹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2期62-63,共2页
体部伽玛刀是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手段,2003年12月至2005年8月应用体部伽玛刀治疗肺癌132例,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放射性肺损伤、放射性食管损伤、放射野皮肤损伤及全身反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使全部患者均顺利结束治疗,... 体部伽玛刀是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手段,2003年12月至2005年8月应用体部伽玛刀治疗肺癌132例,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放射性肺损伤、放射性食管损伤、放射野皮肤损伤及全身反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使全部患者均顺利结束治疗,获得较好的局部控制率及全身症状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玛刀 肺癌 护理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术后复发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吴凤鹏 张明 +6 位作者 张海娟 高献书 王雅棣 董稚明 乔学英 刘志坤 孟宪利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食管鳞癌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为降低食管癌治疗后复发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应用SPSS13.0软件对52例食管鳞癌患者的复发情况与14个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χ2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 目的探讨影响食管鳞癌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为降低食管癌治疗后复发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应用SPSS13.0软件对52例食管鳞癌患者的复发情况与14个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χ2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p53基因的表达、survivin基因在癌周组织中的纵向表达范围、术后是否进行50Gy以上放疗等5个因素与肿瘤复发有关。多因素研究发现T分期、survivin基因在癌周组织中的纵向表达范围和手术后是否接受50Gy以上剂量放疗是3个影响食管癌复发的独立因素。结论T分期中T3、T4期患者复发的风险高;手术后接受50Gy以上剂量放疗能明显降低肿瘤的复发率,survivin基因在癌周组织中的表达范围是影响食管癌复发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复发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脑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郭韬 刘斌 郑鑫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5期648-651,共4页
关键词 放射性 REP 放射性脑坏死 脑病 神经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对食管癌Eca109细胞系HIF-1α和VEGF表达及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洪珍 赵建晖 +2 位作者 赵晓晖 祝淑钗 刘斌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815-818,共4页
目的观察化学缺氧剂二氯化钴(CoCl2)诱导缺氧条件下,Eca109食管癌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变化,并观察缺氧对放射敏感性的影... 目的观察化学缺氧剂二氯化钴(CoCl2)诱导缺氧条件下,Eca109食管癌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变化,并观察缺氧对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CoCl2用于建立Eca109食管癌细胞体外缺氧培养模型,并设对照组(CoCl2浓度为0μmol/L)。观察缺氧培养不同时相(0、8、16、24h)Eca109细胞HIF-1α和VEGF的表达及对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HIF-1α和VEGF mRNA的转录水平,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Blot)检测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情况。集落形成实验观察细胞的放射敏感性。结果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IF-1α和VEGF mRNA结果显示,CoCl2缺氧处理后(0、8、162、4 h),HIF-1α和VEGF mRNA表达增加;但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8、16、24 h),HIF-1αmRNA的表达没有明显改变(P>0.05);VEGF mRNA转录在缺氧培养8、162、4 h后显著升高,且不同时间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缺氧处理后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显著提高(P<0.05)。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照射4Gy后,缺氧加放射组、单纯放射组细胞存活分数分别为48.3%和21.7%(P<0.05)。结论食管癌细胞系Eca109在缺氧条件下,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上调,放射敏感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缺氧 辐射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卫红 孙素芬 +2 位作者 岳文芳 赵雪平 王亚珍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7年第7期623-623,共1页
疾病不确定感是指缺乏确定与疾病有关事物的能力,疾病常常伴随着不确定感,尤其是具有威胁生命的疾病,如癌症。本研究探讨癌症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关键词 疾病不确定感 癌症患者 社会支持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体部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庆霞 刘斌 +3 位作者 吕品田 任朝英 张洪珍 郑鑫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424-426,共3页
关键词 伽玛刀 参芪扶正注射液 肝肿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与外周血血小板水平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郜攀峰 于淑娟 +2 位作者 张心怡 张勇 赵英杰 《实用癌症杂志》 2010年第4期408-408,共1页
关键词 肺癌 血小板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经皮穿刺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治疗肺癌咯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鹏 李梦杰 +6 位作者 王彪 杨健 施淑静 周杰 金玉珍 王欢 王翠翠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19期2944-2947,共4页
目的研究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治疗肺癌并咯血的止血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肺癌伴咯血患者42例,根据其治疗方式不同,分成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治疗组22例(研究组)和内科治疗组20例(对照组)。分别观察2组近期及... 目的研究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治疗肺癌并咯血的止血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肺癌伴咯血患者42例,根据其治疗方式不同,分成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治疗组22例(研究组)和内科治疗组20例(对照组)。分别观察2组近期及远期止血治疗效果和肿瘤的局部控制率。结果近期止血效果:研究组治愈17例(77.3%),有效3例(13.6%),无效2例(9.1%);对照组20例中治愈2例(10%),有效4例(20%),无效14例(70%)。研究组近期止血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远期止血效果:研究组治愈18例(81.8%),有效2例(9.1%),无效2例(9.1%);对照组20例中治愈1例(5%)例,有效2例(10%),无效17例(85%)。研究组的远期止血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肿瘤局部效果:研究组患者中完全缓解12例(54.5%),部分缓解9例(40.9%),肿瘤局部治疗有效率达95.5%,而对照组肿瘤有效率为0。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升高更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可以有效治疗肺癌伴咯血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咯血 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rtex ID分析法用于^(18)F-FDG PET脑显像术前定位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致痫灶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强 程洁 +6 位作者 田丛娜 边艳珠 杨双臣 杨鑫 宋国庆 周汝明 邱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1-346,共6页
背景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FCD)的治疗主要依靠外科切除致痫灶,其疗效及远期预后与致痫灶的准确定位密切相关。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脑显像在致痫灶定位诊断中具有优势。既往采用PET脑显像依靠视觉分析法进行诊断,受医师主观因素影... 背景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FCD)的治疗主要依靠外科切除致痫灶,其疗效及远期预后与致痫灶的准确定位密切相关。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脑显像在致痫灶定位诊断中具有优势。既往采用PET脑显像依靠视觉分析法进行诊断,受医师主观因素影响大。目的探讨Cortex ID分析法用于^(18)F-脱氧葡萄糖(FDG)PET脑显像术前定位FCD致痫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7年6月就诊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并行手术治疗的局灶性癫痫患者34例,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FCD所致癫痫。术前均行发作间期^(18)F-FDG PET脑显像,分别采用视觉分析法和Cortex ID分析法进行术前致痫灶定位,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对FCD致痫灶的诊断价值。结果 34例FCD患者依据金标准证实有41个FCD致痫灶,视觉分析法对FCD致痫灶的检出率为70.7%(29/41),Cortex ID分析法对FCD致痫灶的检出率为82.9%(34/41);两种方法对FCD致痫灶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1,P=0.295)。两种方法对FCD致痫灶的诊断具有一致性(Kappa=0.396,P=0.007)。结论 Cortex ID分析法与视觉分析法对FCD致痫灶检出率无显著差异,两种方法诊断FCD致痫灶一致性一般。Cortex ID分析法重复性好,受主观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及电脑断层扫描 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 致痫灶 脑葡萄糖代谢 CORTEX 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患者伴顽固性呃逆护理综述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亚珍 郑振茹 +1 位作者 李淑坦 胡金娣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7年第2期47-48,共2页
呃逆是不自主的膈肌痉挛而产生的症状,呃逆中枢在脊髓的颈段,引发呃逆的各种刺激通过迷走、交感、颅内神经传入,再经传出神经支配肌肉而发生呃逆的动作。肿瘤病人发生呃逆常出现在晚期,多为器质性因素所致,且频繁发作,难以治疗。... 呃逆是不自主的膈肌痉挛而产生的症状,呃逆中枢在脊髓的颈段,引发呃逆的各种刺激通过迷走、交感、颅内神经传入,再经传出神经支配肌肉而发生呃逆的动作。肿瘤病人发生呃逆常出现在晚期,多为器质性因素所致,且频繁发作,难以治疗。常见于胃癌、肝癌、胰腺癌、结肠癌、肺癌、食管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及肿瘤治疗,特别是化疗后,若持续48h以上不缓解则称为顽固性呃逆。长时间的呃逆可影响病人呼吸和进食,继发引起呕吐,严重者可导致贲门部食管及胃底粘膜撕裂出血、水电解质紊乱、抑郁、体重减轻、失眠等。顽固性呃逆往往继发于各种疾病,可加速病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呃逆 护理综述 癌症患者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胃底粘膜撕裂 水电解质紊乱 神经支配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患者家属心理需求与护士提供帮助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亚珍 李淑坦 +3 位作者 郑振茹 胡金娣 兰艳芹 马丽娜 《现代护理(上旬版)》 2007年第8期2082-2083,共2页
 目的探讨患者家属心理需求与护士主动提供帮助之间的差异,旨在为一线肿瘤临床护理人员提供信息,指导其在临床实践中如何开展癌症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更有助于癌症患者的康复和家属这一群体健康状况的提高。方法本研究通过对肿瘤科...  目的探讨患者家属心理需求与护士主动提供帮助之间的差异,旨在为一线肿瘤临床护理人员提供信息,指导其在临床实践中如何开展癌症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更有助于癌症患者的康复和家属这一群体健康状况的提高。方法本研究通过对肿瘤科收治的100例首次住院患者及该病房护士采用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家属心理需求排在前5位的与护士主动提供帮助的内容不完全相同,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护士在为家属提供帮助时,首先要重视他们的心理需求,为首次住院患者的家属提供其最先想了解的问题,如患者的预后、主要治疗过程及根据其经济承受能力选择治疗方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家属心理需求 护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术后同步放化疗及序贯放化疗的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政 魏艳荣 +1 位作者 崔海峰 韩专叶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13期75-76,共2页
目的比较胃癌术后同步放化疗及序贯放化疗的安全性。方法将胃癌术后患者20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2例。2组患者均采用改良FOLFOX化疗方案和放疗治疗,但试验组采用同步放化疗,对照组采用序贯放化疗。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 目的比较胃癌术后同步放化疗及序贯放化疗的安全性。方法将胃癌术后患者20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2例。2组患者均采用改良FOLFOX化疗方案和放疗治疗,但试验组采用同步放化疗,对照组采用序贯放化疗。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粒细胞减少率及恶心呕吐、腹泻和食欲下降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血液学和非血液学指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序贯放化疗的安全性不及同步放化疗,后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同步放化疗 序贯放化疗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术后同步放化疗的疗效与血清VEGF水平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政 魏艳荣 +1 位作者 崔海峰 韩专叶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10期127-128,共2页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同步放化疗的疗效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6月来该院就诊的胃癌术后同步放化疗患者20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1年和3年生存率分为高生存率组和低生存率组,各100例。通过查...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同步放化疗的疗效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6月来该院就诊的胃癌术后同步放化疗患者20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1年和3年生存率分为高生存率组和低生存率组,各100例。通过查阅病史统计化疗前后2组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比较其差异。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VEGF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均有所降低,但高生存率组血清VEGF水平显著低于低生存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同治疗条件下血清VEGF水平较高的患者预后生存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同步放化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原发非霍奇金氏淋巴瘤1例报告
17
作者 姚永志 麻国新 《实用癌症杂志》 2007年第5期475-475,共1页
关键词 脾脏 非霍奇金氏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术后序贯放化疗的疗效观察
18
作者 何政 魏艳荣 +1 位作者 崔海峰 韩专叶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16期78-79,共2页
目的观察术后序贯放化疗治疗胃癌的效果。方法将30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分为A、B及C 3组,每组102例。A组患者术后接受序贯放化疗治疗,B组术后同时放化疗治疗,C组术后仅进行化疗治疗。对比3组临床治疗效果和肿瘤复发转移率。结果 A... 目的观察术后序贯放化疗治疗胃癌的效果。方法将30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分为A、B及C 3组,每组102例。A组患者术后接受序贯放化疗治疗,B组术后同时放化疗治疗,C组术后仅进行化疗治疗。对比3组临床治疗效果和肿瘤复发转移率。结果 A组及B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C组(P<0.05),而A组及B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组及B组患者6个月肿瘤复发率及转移率明显低于C组(P<0.05),而A组及B组间肿瘤复发转移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术后单纯化疗治疗,术后序贯放化疗治疗可有效的提高胃癌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胃癌的术后复发率和转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术后 放化疗治疗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缺氧诱导因子1α、surviv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洪珍 张静 +2 位作者 徐宁 段昕波 何春年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89-690,共2页
食管癌常规分割放射治疗5年生存率仅10%~20%。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食管鳞癌中缺氧诱导因子1d(HIF-10t)、surv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探讨它们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SURVIVIN 食管癌 临床意义 免疫组织化学SP法 常规分割放射治疗 临床病理特征
原文传递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针芯对CT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隋爱霞 于慧敏 +5 位作者 邱刚 杨双臣 张宏涛 吴娟 王娟 高贞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40-642,共3页
目的研究CT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实体肿瘤时,针芯对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患者术中42个圆形感兴趣区(R0I),分别测量每个ROI对应的无植入针、有植入针拔针芯、有植入针未拔针芯的CT值和CT值噪声标准差(SD... 目的研究CT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实体肿瘤时,针芯对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患者术中42个圆形感兴趣区(R0I),分别测量每个ROI对应的无植入针、有植入针拔针芯、有植入针未拔针芯的CT值和CT值噪声标准差(SD)。得到3组CT值、SD,其中无植入针组为A组、有植入针拔针芯组为B组、有植入针未拔针芯组为C组,以A组数据为基准,分别计算B组与A组、C组与A组CT值、SD的差值百分比。结果 A、B、C 3组CT值的平均数分别为(17.09±39.40)、(106.86±52.28)、(120.05±73.47)HU,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19,P<0.05);A、B、C 3组SD的平均数分别为(41.42±38.71)、(106.86±52.28)、(239.88±112.08)HU,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26,P<0.05);B组与A组、C组与A组CT值的差值百分比分别为(121.34±160.35)%、(438.00±441.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63,P<0.05);B组与A组、C组与A组SD差值百分比分别为(251.53±240.25)%、(785.67±766.9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66,P<0.05)。结论 CT成像参数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粒子植入针明显影响图像质量,拔出一定距离的针芯可明显减少该影响,提高图像质量,有利于粒子的准确布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粒子植入 布源 图像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