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肝过氧化物酶体脂肪酸β-氧化及D双功能蛋白活性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李静 宋光耀 +2 位作者 姜玲玲 张文杰 冯志山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24-1030,共7页
为研究过氧化物酶体脂肪酸β 氧化及 D 双功能蛋白在糖尿病脂代谢紊乱中所起的作用 ,分析了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肝脏过氧化物酶体数量和过氧化物酶体脂肪酸 β 氧化及D 双功能蛋白活性的改变 ,并用蛋白质印迹检测过氧化氢酶和D ... 为研究过氧化物酶体脂肪酸β 氧化及 D 双功能蛋白在糖尿病脂代谢紊乱中所起的作用 ,分析了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肝脏过氧化物酶体数量和过氧化物酶体脂肪酸 β 氧化及D 双功能蛋白活性的改变 ,并用蛋白质印迹检测过氧化氢酶和D 双功能蛋白的表达量 .发现糖尿病大鼠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 ,过氧化氢酶蛋白量和酶活性显著增加 ,过氧化物酶体脂肪酸 β 氧化增强 ,D 双功能蛋白含量和酶活性显著降低 ,脂酰CoA氧化酶、L 3 羟脂酰CoA脱氢酶活性显著增加 .对过氧化物酶体脂肪酸 β 氧化增强和D 双功能蛋白活性降低与糖尿病脂代谢紊乱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 脂肪酸β-氧化 D-双功能蛋白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饮食对老年大鼠氧化应激及脂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文杰 宋光耀 +2 位作者 王敬 高宇 王智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567-1568,共2页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对老年大鼠氧化应激及其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4~5月龄(青年)和20~22月龄(老年)大鼠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NC2)和老年高脂组(HF2);青年对照组(NC1)和青年高脂组(HF1),分别用不同饮食喂养大鼠8w,测定大鼠血清空腹血糖(F...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对老年大鼠氧化应激及其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4~5月龄(青年)和20~22月龄(老年)大鼠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NC2)和老年高脂组(HF2);青年对照组(NC1)和青年高脂组(HF1),分别用不同饮食喂养大鼠8w,测定大鼠血清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血清及肝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M)含量。结果老年对照组与青年对照组相比体重(BM)、TC、TG、FFA、FPG、FINS、MDA升高(P≤0.05或P≤0.01),SOD、GSM、ISI降低;不论是老年大鼠还是青年大鼠,高脂组胰岛素敏感指数低于对照组(P≤0.01),TG、TC、FFA升高,血清及肝组织中SOD的活力减低,GSM含量降低,而MDA的含量升高(P≤0.05或P≤0.01)。结论健康大鼠随月龄增加血脂水平升高,氧化应激反应性降低;相同的高脂饮食情况下老年大鼠对脂代谢的调节能力下降,出现血脂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饮食 大鼠 肝组织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抑制p38 MAPK磷酸化抑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小鼠氧化应激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超 张会欣 +3 位作者 邢邯英 王杏 刘敏 张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26-730,共5页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小鼠氧化应激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KK/Upj-Ay小鼠分为模型组、通心络高、中、低剂量组,另设C57BL/6小鼠为对照组。灌胃给药12周,测定热痛觉阈值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比色法测定...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小鼠氧化应激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KK/Upj-Ay小鼠分为模型组、通心络高、中、低剂量组,另设C57BL/6小鼠为对照组。灌胃给药12周,测定热痛觉阈值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比色法测定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测定坐骨神经血红素氧合酶-1(HO-1)、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表达;Western blot测定坐骨神经p38 MAPK、p-p38 MAPK、JNK、p-JNK、ERK、p-ERK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通心络组小鼠痛觉阈值升高,MNCV明显增快(P<0.05,P<0.01);SOD、GSH-Px活性明显上升,MDA含量上升(P<0.01);HO-1、γ-GCS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p-p38 MAPK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通过抑制p38 MAPK磷酸化水平而发挥其抗DPN小鼠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胶囊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氧化应激 MAPK p38 MAPK KK/Upj-Ay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对高脂诱导胰岛素抵抗ApoE^(-/-)小鼠肝脏脂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杏 王超 +4 位作者 宋光耀 费雯婕 刘小娜 张哲 马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88-1692,共5页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对高脂诱导胰岛素抵抗Apo E^(-/-)小鼠肝脂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 17只♂C57BL/6J小鼠作为对照组,给予正常饮食;68只♂Apo E^(-/-)小鼠,给予高脂饮食,饲养16周后,将小鼠分为模型组、氧化苦参碱低、中、高剂量组。...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对高脂诱导胰岛素抵抗Apo E^(-/-)小鼠肝脂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 17只♂C57BL/6J小鼠作为对照组,给予正常饮食;68只♂Apo E^(-/-)小鼠,给予高脂饮食,饲养16周后,将小鼠分为模型组、氧化苦参碱低、中、高剂量组。给药8周,测定小鼠体重和一般生化指标。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组织LPL、FAT/CD36、CPT1、UCP2、SREBP-1c、FAS、ACC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氧化苦参碱能不同程度的降低体重、FBG、TC、TG、FFA、FINS、HOMA-IR,升高GIR,改善胰岛素的抵抗。同时降低了LPL、FAT/CD36、UCP2、SREBP-1c、FAS、ACC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了CPT1表达水平。结论氧化苦参碱能够通过脂转运、氧化、合成3个环节较全面的调节肝脂质代谢,改善高脂诱导的Apo E^(-/-)小鼠的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苦参碱 高脂 APOE^-/-小鼠 胰岛素抵抗 脂代谢 肝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KK/Upj-Ay小鼠血液及视网膜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超 邢邯英 +2 位作者 王杏 刘敏 张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7期3264-3268,共5页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KK/Upj-Ay小鼠血液及视网膜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自发性2型糖尿病KK/Upj-Ay小鼠40只(12周龄,雄性)和C57BL/6小鼠10只(12周龄,雄性,对照组)。将KK/Upj-Ay小鼠按空腹血糖(FBG)由低到高...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KK/Upj-Ay小鼠血液及视网膜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自发性2型糖尿病KK/Upj-Ay小鼠40只(12周龄,雄性)和C57BL/6小鼠10只(12周龄,雄性,对照组)。将KK/Upj-Ay小鼠按空腹血糖(FBG)由低到高排列后,再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通心络低剂组、通心络中剂组和通心络高剂组(各10只),后3组分别给予小鼠1、2、4 g生药/kg的通心络胶囊。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等体积的蒸馏水。均1次/d,灌胃12周。给药后12周,测定小鼠血-视网膜屏障功能;流式细胞仪测定小鼠血液中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水平;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测定小鼠视网膜炎性因子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给药后12周,模型组小鼠视网膜依文思蓝(EB)含量高于对照组,血液中TNF-α、ICAM-1、IL-6、IL-1β水平高于对照组,视网膜TNF-α、ICAM-1、IL-6、IL-1β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通心络中、高剂组小鼠视网膜EB含量低于模型组(P<0.01);通心络中、高剂组小鼠血液中TNF-α、ICAM-1、IL-1β水平低于模型组,通心络各剂量组小鼠血液IL-6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通心络各剂量组小鼠视网膜TNF-α、ICAM-1、IL-6、IL-1β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改善KK/Upj-Ay小鼠血-视网膜屏障功能,抑制其全身炎性因子及视网膜局部炎性因子表达,从而改善KK/Upj-Ay小鼠D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胶囊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黏附分子1 白介素6 白介素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改善高脂诱导ApoE^(-/-)小鼠的胰岛素抵抗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超 张会欣 +2 位作者 邢邯英 王杏 张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010-2014,共5页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对高脂诱导胰岛素抵抗小鼠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可能机制。方法:Apo E^(-/-)小鼠高脂喂养16周,分为胰岛素抵抗组以及氧化苦参碱25、50、100 mg/kg组,C57BL/6J小鼠设为对照组,每组10只。灌胃给药8周后,进行小鼠葡萄糖耐...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对高脂诱导胰岛素抵抗小鼠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可能机制。方法:Apo E^(-/-)小鼠高脂喂养16周,分为胰岛素抵抗组以及氧化苦参碱25、50、100 mg/kg组,C57BL/6J小鼠设为对照组,每组10只。灌胃给药8周后,进行小鼠葡萄糖耐量实验;测定血清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和空腹胰岛素(FINS)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肝组织胰岛素受体(INSR)、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和葡萄糖转运子2(GLUT_2)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肝组织GLUT_2、INSR、IRS-2、p-INSR、p-IRS-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p-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和p-AKT的蛋白水平。结果:氧化苦参碱能不同程度降低FBG、TG、TC、FFA和FINS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氧化苦参碱组INSR、IRS-2和GLUT_2的mRNA表达比胰岛素抵抗组升高(P<0.05),p-INSR/INSR、p-IRS-2/IRS-2、p-PI3K/PI3K、p-AKT/AKT和GLUT_2的蛋白水平也升高(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能通过PI3K/AKT通路,改善高脂诱导小鼠的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苦参碱 高脂饮食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的脂肪酸对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文杰 史英钦 +2 位作者 宋光耀 王智华 张咏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12-1314,共3页
目的了解游离脂肪酸(FFAs)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 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凋亡及生长周期的影响。方法用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FFAs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VEC),然后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对培养的人VEC生长周... 目的了解游离脂肪酸(FFAs)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 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凋亡及生长周期的影响。方法用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FFAs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VEC),然后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对培养的人VEC生长周期及细胞凋亡进行分析。结果饱和脂肪酸(SFA)(C16∶0,C18∶0,C24∶0),使培养的人VEC生长受到抑制,随浓度升高细胞凋亡率升高;不饱和脂肪酸(USFA)(C18∶1,C18∶2),当低浓度时,VEC凋亡率较低(P>0.05,P>0.01),而当达400或600μmol/L时凋亡率升高(P<0.05,P<0.01)。结论SFA对培养的人VEC具有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低浓度USFA对VEC凋亡及生长周期的影响不大,但高浓度时,其诱导凋亡的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脂肪酸 血管内皮细胞 增殖抑制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HO-1表达水平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管舒张功能及NOS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邢邯英 黄黛 +2 位作者 野战鹰 凌亦凌 赵晓云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3061-3063,共3页
目的探讨改变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水平对糖尿病(DM)大鼠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及与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的关系。方法以链脲佐菌素(STZ)诱导DM大鼠模型。SD大鼠分成4组:对照组、DM组、正铁血红素(HO-1诱导剂)组、锌原卟啉(H... 目的探讨改变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水平对糖尿病(DM)大鼠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及与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的关系。方法以链脲佐菌素(STZ)诱导DM大鼠模型。SD大鼠分成4组:对照组、DM组、正铁血红素(HO-1诱导剂)组、锌原卟啉(HO-1抑制剂)组。应用离体血管张力检测技术观察胸主动脉舒张功能变化;RT-PCR法及比色法分别检测血管组织和血清中诱生型NOS(iNOS)及内皮型NOS(eNOS)的表达和NO含量。结果与DM组相比,正铁血红素组血管环对乙酰胆碱舒张百分率有所提高,而锌原卟啉组血管舒张反应继续下降。应用正铁血红素可在提高DM大鼠血管和血清eNOS表达的同时降低iNOS/NO表达;而锌原卟啉组血清中iNOS活性及其在血管组织表达均增高。结论提高HO-1的表达水平有益于改善DM大鼠血管舒张反应失调,这种保护作用与抑制iNOS/NO的生成、上调eNOS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血红素加氧酶-1 一氧化碳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KK/Upj-Ay小鼠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王超 王晓 +4 位作者 张会欣 邢邯英 王杏 刘敏 张哲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3-176,共4页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KK/Upj-Ay小鼠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KK/Upj-Ay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通心络高剂量组、通心络中剂量组和通心络低剂量组,另设C57BL/6小鼠为对照组。灌胃给药12周,测定热痛觉阈值和运动神经传导速...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KK/Upj-Ay小鼠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KK/Upj-Ay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通心络高剂量组、通心络中剂量组和通心络低剂量组,另设C57BL/6小鼠为对照组。灌胃给药12周,测定热痛觉阈值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放免法测定血液中内皮素(ET)、血栓素A2(TXA2)和前列环素(PGI2)含有量;Real Time PCR(q 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坐骨神经造血祖细胞抗原(CD34)、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热痛觉阈值明显降低,MNCV明显减慢(P<0.01);ET和TXA2含有量显著升高(P<0.01);小鼠坐骨神经CD34、VWF、VEGF m 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通心络组小鼠痛觉阈值升高,MNCV明显增快(P<0.05,P<0.01);ET和TXA2含有量明显降低,PGI2含有量上升(P<0.05,P<0.01);CD34、VWF、VEGF m 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可调节血管活性因子、升高CD34、VWF、VEGF表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胶囊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CD34 VWF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对高脂饮食诱导胰岛素抵抗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肝脏胆固醇代谢调控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杏 王超 +4 位作者 宋光耀 费雯婕 刘小娜 张哲 马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3期4067-4072,共6页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对高脂饮食诱导载脂蛋白E(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模型肝脏胆固醇代谢调控基因的影响。方法 2014年4月—2015年1月,将17只SPF级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NC组),给予基础饲料饲养;68只SPF级ApoE^(-/-)小鼠给予...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对高脂饮食诱导载脂蛋白E(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模型肝脏胆固醇代谢调控基因的影响。方法 2014年4月—2015年1月,将17只SPF级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NC组),给予基础饲料饲养;68只SPF级ApoE^(-/-)小鼠给予高脂饲料饲养;均喂养16周后,再将高脂饲料喂养的ApoE^(-/-)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胰岛素抵抗模型组(IR组)、氧化苦参碱低剂量组(OXYL组)、氧化苦参碱中剂量组(OXYM组)、氧化苦参碱高剂量组(OXYH组),每组17只,OXYL、OXYM、OXYH组分别给予氧化苦参碱25 mg·kg^(-1)·d^(-1)、50mg·kg^(-1)·d^(-1)、100 mg·kg^(-1)·d^(-1)连续灌胃8周,各组实验过程中均给予等体积的纯水。分别检测各组小鼠葡萄糖输注率(GIR),空腹血糖(FBG)水平,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检测肝脏组织TC水平。采用RT-q 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肝脏组织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REBP-2)、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裂解激活蛋白(SCAP)、胰岛素诱导基因-2(INSIG2)、羟甲基戊二酸单酚辅酶A还原酶(HMGCR)、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mRNA及其蛋白水平。结果 IR组FBG水平,血清TC、TG、LDL-C、HDL-C水平均高于NC组(P<0.05);OXYL组血清TC、TG、LDL-C、HDL-C水平均低于IR组,OXYM、OXYH组FBG水平,血清TC、TG、LDL-C、HDL-C水平均低于IR组(P<0.05)。IR组GIR低于NC组,OXYL组、OXYM组、OXYH组GIR均高于IR组(P<0.05)。IR组FINS水平、HOMA-IR均高于NC组(P<0.05);OXYL组HOMA-IR低于IR组(P<0.05);OXYM、OXYH组FINS水平、HOMA-IR均低于IR组(P<0.05)。IR组肝脏组织SREBP-2、HMGCR、LDLr mRNA及其蛋白水平低于NC组,SCAP、INSIG2 mRNA及其蛋白水平高于NC组(P<0.05);OXYL组肝脏组织LDLr mRNA及其蛋白水平高于IR组(P<0.05);OXYM、OXYH组SREBP-2、HMGCR、LDLr mRNA及其蛋白水平高于IR组,SCAP、INSIG2 mRNA及其蛋白水平低于IR组(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能通过调控肝脏胆固醇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善高脂饮食诱导ApoE^(-/-)的血糖、血脂和胰岛素抵抗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苦参碱 膳食 高脂 APOE-/-小鼠 胰岛素抵抗 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对糖尿病小鼠视网膜IKKβ/IKBα/NF-κB通路的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杏 王超 +2 位作者 邢邯英 刘敏 张哲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05-1008,共4页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糖尿病小鼠视网膜IKKβ/IKBα/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 40只KK/Upj-Ay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通心络低(1 g·kg-1)、中(2 g·kg-1)、高(4 g·kg-1)剂量组,每组各10只,10只C57BL/6小鼠为对照组。通心络组...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糖尿病小鼠视网膜IKKβ/IKBα/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 40只KK/Upj-Ay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通心络低(1 g·kg-1)、中(2 g·kg-1)、高(4 g·kg-1)剂量组,每组各10只,10只C57BL/6小鼠为对照组。通心络组按相应剂量灌胃给药,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每天1次,连续12周。测定体质量、空腹血糖值(fasting blood glucose,FBG),伊文思蓝法(evans blue method,EB)测定血-视网膜屏障的通透性,HE染色法观察视网膜形态学变化,Real-time PCR(q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IKKβ、IKBα、NF-κB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P-IKBα和核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通心络高剂量组较中、低剂量组细胞结构更致密,排列更有序。通心络低、中、高剂量组EB含量分别(20.82±3.88)ng·mL-1、(16.43±2.60)ng·mL-1、(16.14±2.42)ng·mL-1,较模型组(25.53±3.57)ng·mL-1明显下降(均为P<0.05)。通心络中、高剂量组IKKβmRNA和蛋白表达量较模型组显著下降(均为P<0.01);通心络组IKBαmRNA,通心络中、高剂量组IKBα蛋白以及PIKBα蛋白的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下降(均为P<0.01),通心络低、中、高剂量组核NF-κB蛋白表达量为0.52±0.05、0.43±0.05、0.34±0.04,显著低于模型组(0.61±0.07)(均为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明显改善KK/Upj-Ay小鼠视网膜病变,其机制与抑制IKKβ/IKBα/NF-κB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胶囊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IKKβ/IKBα/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氧化应激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徐涛 张哲 +2 位作者 王锦鹏 田永丰 刘欣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24期3695-3698,共4页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氧化应激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冠心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诊治的冠心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氧化应激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冠心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诊治的冠心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疗程为30 d。观察2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M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栓素(TXB2)、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LVEF、FMD、NMD、SOD、NO、6-keto-PGF1a、VEGF显著升高,LVESD、LVEDD、MDA、ET-1、TXB2、v WF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其机制与抑制机体氧化应激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磺酸钠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心功能 氧化应激 血管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LF4在糖尿病小鼠心肌组织的表达及通心络胶囊干预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哲 王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76-881,共6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小鼠心肌组织Krüppel样因子4(KLF4)表达及通心络(TXL)对其干预作用。方法 KK/Upj-Ay小鼠4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TXL低、中、高剂组,每组10只,另设C57BL/6(C57)小鼠10只作为对照组。按照分组给予不同剂量处理因... 目的探讨糖尿病小鼠心肌组织Krüppel样因子4(KLF4)表达及通心络(TXL)对其干预作用。方法 KK/Upj-Ay小鼠4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TXL低、中、高剂组,每组10只,另设C57BL/6(C57)小鼠10只作为对照组。按照分组给予不同剂量处理因素,疗程3个月,测定各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血清TNF-α、IL-6水平;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测定心肌组织KLF4 m RNA和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测定心肌组织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核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FBG、Hb A1c、TG、TC、FINS、HOMA-IR及TNF-α、IL-6水平明显增高,KLF4 m 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NF-κB核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通心络胶囊能够明显减轻心肌组织病理损伤,降低FINS、TG、TC、HOMA-IR、TNF-α、IL-6水平及NF-κB核蛋白表达,同时上调KLF4表达(P<0.05),但不影响FBG、Hb A1c(P>0.05)。结论 KLF4可能参与了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发展。通心络胶囊可减轻糖尿病心肌病理损伤及改善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上调KLF4表达及抑制NF-κB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胶囊 糖尿病心肌病 Krüppel样因子4 血糖 血脂 NF-κB 炎症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变血红素加氧酶-1水平对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状态及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邢邯英 野战鹰 +2 位作者 张冬会 付玲娣 裴华颖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2689-2691,共3页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O-1)对糖尿病(DM)大鼠氧化应激状态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以链脲佐菌素诱导DM大鼠模型。SD大鼠分成4组:对照组、DM组、正铁血红素Hemin(HO-1)诱导剂组、ZnPP(HO-1抑制剂)组。检测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O-1)对糖尿病(DM)大鼠氧化应激状态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以链脲佐菌素诱导DM大鼠模型。SD大鼠分成4组:对照组、DM组、正铁血红素Hemin(HO-1)诱导剂组、ZnPP(HO-1抑制剂)组。检测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含量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EA);RT-PCR法检测肾脏组织TNF-α和HO-1mRNA表达水平。结果 Hemin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与DM组相比明显增高;而给予ZnPP后DM大鼠MDA含量增加,总抗氧化能力降低;DM大鼠UEA上升(P均<0.01),并随病程延长而加重。Hemin组UEA与DM5 w组相比已有下降趋势,但尚无统计学差异(P>0.05);ZnPP组大鼠UEA明显增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DM大鼠肾组织TNF-α及HO-1 mRNA表达增加;应用Hemin后DM大鼠肾脏组织TNF-α表达减少(P<0.01)。结论提高DM大鼠肾脏HO-1表达水平可以改善肾组织氧化应激状态、延缓肾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红素加氧酶-1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缺血心肌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红艳 赵晓云 +2 位作者 杨法中 张萍 李小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8-190,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心肌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揭示H-FABP在心肌代谢异常中的作用。方法: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和5个实验组(A1、A2、A3、A4和A5分别为心肌缺血1、2、4、6和12h);应用HE染色观察...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心肌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揭示H-FABP在心肌代谢异常中的作用。方法: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和5个实验组(A1、A2、A3、A4和A5分别为心肌缺血1、2、4、6和12h);应用HE染色观察各实验组心肌缺血后病理形态学改变,用RT-PCR和WesternBlot的方法检测心肌H-FABP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A2、A3组心肌细胞明显肿胀,有部分形成了"收缩带";A4和A5组心肌细胞边界不清,局灶性凝集坏死,A5组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RT-PCR结果显示A2、A3、A4、A5组与Sham组比较心肌H-FABP基因表达明显下降(P<0.05),尤其A3、A4组降低分别约29%、30%(P<0.01)。WesternBlot检测示A2、A3、A4、A5组与Sham组比较心肌H-FABP蛋白表达均下降,尤其A4组降低约41%(P<0.01)。结论:急性心肌缺血后H-FABP基因及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可能参与心肌细胞代谢紊乱,是导致局部心肌损伤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脂肪酸结合蛋白 能量代谢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I-1启动子区4G/5G基因多态性、ACE插入/缺失多态性与脑卒中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国雪 石晓明 +3 位作者 赵晓云 周晓梅 邢邯英 宋光耀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38-1241,共4页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插入/缺失多态性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PCR检测203例脑卒中患者和139名健康对照者PAI-1基因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同时应用比...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插入/缺失多态性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PCR检测203例脑卒中患者和139名健康对照者PAI-1基因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同时应用比色法测定血清ACE活性,发色底物法测定PAI-1活性。结果脑梗死(CI)组PAI-1活性(0.769±0.163 AU/mL)、ACE活性(43.42±14.36 U/L)明显高于对照组(0.652±0.116 AU/mL和31.28±8.64 U/L,P<0.01);CI组PAI-I基因4G纯合子、ACE D/I基因DD纯合子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AI-I基因4G/4G基因型与ACE基因D/D基因型对CI发病可相互协同作用(P<0.01)。结论 PAI-1基因4G/4G基因型和ACE基因D/D基因型均可能是CI发病的危险因素,且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汉族人eNOS第四内含子a/b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被引量:8
17
作者 赵晓云 国雪 +2 位作者 邱长春 张冬会 苏业璞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6期422-424,共3页
目的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第四内含子27bp插入/缺失(a/b)多态性与北方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207例EH患者和231名健康人eNOS基因型,测定血清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和一氧化氮代谢物(NOx... 目的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第四内含子27bp插入/缺失(a/b)多态性与北方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207例EH患者和231名健康人eNOS基因型,测定血清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和一氧化氮代谢物(NOx)水平。结果健康人aa、ab和bb基因型为0.43%、13.42%和86.15%,而EH组分别为0.49%、19.32%和80.19%;EH组a等位基因的频率为10.15%高于健康对照组的7.14%(P<0.05)。EH组血浆NO含量降低(P<0.05),TNOS活性和iNOS活性下降(P<0.05),eNOS活性较健康对照组有降低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H患者血浆NOS活性和NO水平降低,eNOS基因变异,27bp(a/b)多态性对内皮NO释放有一定影响,a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汉族人EH的遗传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DNA多态现象 基因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一氧化碳在糖尿病大鼠股动脉舒张反应障碍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晓云 邢邯英 +1 位作者 裴华颖 高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9-392,共4页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动脉血压和股动脉血管反应性的影响.方法:监测大鼠尾动脉血压,测定股动脉环对10-8~10-4mol/L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累计舒张反应,检测血液CO含量.结果...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动脉血压和股动脉血管反应性的影响.方法:监测大鼠尾动脉血压,测定股动脉环对10-8~10-4mol/L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累计舒张反应,检测血液CO含量.结果:大鼠复制DM模型4周后体重降低[(249.38±7.58)g],血糖和血压升高分别为[(20.28±0.35)mmol/L,(118.75±8.33)mm Hg,l mm Hg=0.133 kPa],较对照组饲养4周后[(345.83±12.14)g,(5.56±0.19)mmol/L和(108.43±4.18)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 8周和12周体重进一步降低,血糖无明显改变,动脉血压进一步上升分别为[(132.43±10.98)mm Hg和(139.0±10.41)mm Hg],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M大鼠4周血液中COHb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50%±0.21%)vs(2.50%±0.61%),P<0.05],8~12周时恢复至对照组水平;DM大鼠4~12周股动脉对ACh的累积舒张反应均明显降低,分别为(63.46%±2.48%,37.7%±5.65%,52.41%±2.31%),较对照组(96.81%±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正铁血红素后大鼠体重,血糖和血压无明显改善,可显著提高DM大鼠血液COHb水平(3.20%±0.73%,P<0.01),并可明显改善血管舒张反应障碍(69.76%±7.60%,P<0.01);而给予锌原卟啉后检测到体重降低[(218.33±9.28)g],血糖和血压升高[(24.2±2.28)mmol/L,(130.84±8.56)mm Hg,P<0.05],血液COHb含量进一步降低(0.93%±0.35%,P>0.05),并有加重动脉舒张反应障碍的趋势(27.73%±4.74%,P<0.01).结论:DM大鼠早期内源性CO合成减少与股动脉舒张反应障碍密切相关,是引起DM高血压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一氧化碳 高血压 股动脉 乙酰胆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TLR4炎症信号通路及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徐涛 张哲 +2 位作者 王锦鹏 田丰永 刘欣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22期3365-3368,共4页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TLR4炎症信号通路及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以TLR4炎症信号通路为靶点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冠心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诊治的冠心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TLR4炎症信号通路及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以TLR4炎症信号通路为靶点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冠心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诊治的冠心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疗程为30 d。采用Real time-PCR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 mRNA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血清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白酶-9(MMP-9)及抗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抗体水平。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8、CD+4/CD+8)变化。免疫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M)及补体C3、C4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TLR4 mRNA、IL-6、hs-CRP、TNF-α、MMP-9、ox-LDL、Ig A、Ig G、Ig M、C3、C4水平显著降低(P<0.05),CD+3、CD+4、CD+8、CD+4/CD+8水平显著升高(P<0.05),但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能抑制外周血TLR4 mRNA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并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紊乱,这可能是丹参酮ⅡA磺酸钠发挥治疗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磺酸钠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TOLL样受体4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心肌脂肪酸代谢的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红艳 赵晓云 +3 位作者 杨法中 邢邯英 张萍 李小慧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660-1661,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心肌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表达及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5个实验组(实验1、2、3、4、5组分别为心肌缺血1、2、4、6、12h);HE染色观察各实验组心肌缺血后病理...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心肌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表达及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5个实验组(实验1、2、3、4、5组分别为心肌缺血1、2、4、6、12h);HE染色观察各实验组心肌缺血后病理形态学改变,用West-ern印迹检测心肌H-FABP表达的变化,用一步提取比色法测定血清FFA含量。结果(1)缺血2、4h组心肌细胞明显肿胀,有部分形成了"收缩带";缺血6、12h心肌细胞边界不清、局灶性凝集坏死,缺血12h组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2)Western印迹法检测:实验2、3、4、5组与对照组比较心肌H-FABP蛋白均表达下降,实验4组降低约41%(P<0.01)。(3)FFA测定:实验2、3、4、5组与对照组比较大鼠血清FFA含量均不同程度升高,尤以缺血2、4h组为甚(P<0.01),分别升高约2.01倍和2.72倍。结论急性心肌缺血后H-FABP表达明显下降,血清FFA含量明显升高,可能导致心肌细胞代谢紊乱,促进心肌肥厚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脂肪酸结合蛋白 能量代谢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