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阴性乳腺癌中KIAA1522表达和作用研究
1
作者 王磊 张洁 +1 位作者 刘春玲 李玉凤 《安徽医药》 CAS 2025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分析三阴乳腺癌(TNBC)中KIAA1522激活对Wnt信号通路及促进肿瘤细胞转移的机制影响。方法该研究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进行,收集唐山市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三阴乳腺癌36例,TNBC癌组织依据有淋巴结转移(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未转移... 目的分析三阴乳腺癌(TNBC)中KIAA1522激活对Wnt信号通路及促进肿瘤细胞转移的机制影响。方法该研究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进行,收集唐山市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三阴乳腺癌36例,TNBC癌组织依据有淋巴结转移(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未转移组)分为两组,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T-qPCR)法分别检测各组KIAA1522、含IQ模序的GTP酶活化蛋白1(IQGAP1)、β连环素(β-catenin)的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水平,免疫共沉淀法检测KIAA1522、IQGAP1分别与β-catenin的相互作用情况。结果转移组中KIAA1522、IQGAP1、β-catenin蛋白相对表达量(0.37±0.05、0.28±0.02、1.50±0.08)均高于未转移组(0.27±0.05、0.25±0.05、1.05±0.02)(P<0.05)。转移组中KIAA1522、IQGAP-1 mRNA相对表达量(0.95±0.03、1.08±0.10)高于未转移组(0.73±0.05、0.99±0.12)(P<0.05),两者呈正相关关系(r=0.55,P<0.05),β-catenin mRNA在二组中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共沉淀显示在TNBC癌组织中KIAA1522蛋白与β-catenin蛋白无相互作用,而IQGAP1蛋白与β-catenin蛋白相互共沉淀。结论KIAA1522激活Wnt信号通路,促进TNBC肿瘤细胞的转移,机制可能与上调IQGAP1 mRNA,过表达的IQGAP1促进β-catenin蛋白累积并结合成蛋白复合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KIAA1522 WNT信号通路 含IQ摸序的GTP酶活化蛋白1 Β连环素 免疫共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复合水凝胶对H₂O₂诱导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2
作者 王岳 马宁 +5 位作者 卢嘉骏 王成瑶 陈琳渝 任宇晨 李景武 孙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2-359,共8页
目的:探讨新型复合水凝胶对过氧化氢(H₂O₂)诱导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小鼠皮下注射水凝胶100μL,1、14和28 d正常饲养后处死小鼠,取材,HE染色观察水凝胶的组织相容性。提取出生1 d SD大鼠的原... 目的:探讨新型复合水凝胶对过氧化氢(H₂O₂)诱导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小鼠皮下注射水凝胶100μL,1、14和28 d正常饲养后处死小鼠,取材,HE染色观察水凝胶的组织相容性。提取出生1 d SD大鼠的原代心肌细胞,建立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原代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H₂O₂组和水凝胶(H₂O₂+Hydrogel)组。对照组原代心肌细胞正常培养,H₂O₂组原代心肌细胞采用200μmol·L-1 H₂O₂溶液处理24 h;H₂O₂+Hydrogel组原代心肌细胞采用1 g·L-1的水凝胶与200μmol·L-1 H₂O₂共孵育24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活性,双氢乙啶(DHE)和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检测各组心肌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鬼笔环肽荧光染色标记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中纤维形肌动蛋白(F-actin)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中连接蛋白43(Cx43)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表达情况,TUNEL染色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水凝胶周围组织炎性细胞浸润较少,皮下埋植的炎症反应较小。与对照组比较,H₂O₂组心肌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0.05),细胞中ROS水平明显升高(P<0.05),细胞中Cx43、cTnT和F-act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01),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心肌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01),Bax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与H₂O₂组比较,H₂O₂+Hydrogel组心肌细胞活性明显升高(P<0.05),细胞中ROS水平明显降低(P<0.01),细胞中cTnT、Cx43和F-act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01),心肌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结论:水凝胶能够通过清除环境中的ROS促进心肌细胞相关蛋白的表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发挥对氧化应激环境下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心肌细胞 过氧化氢 氧化应激损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相关巨噬细胞极化机制及作用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赵媛媛 李玉凤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41-147,共7页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是起源于早期胚胎及单核细胞的免疫细胞,在肝癌中称为肝癌相关巨噬细胞,具有明显异质性及可塑性。TAMs在肝癌早期呈现为抗肿瘤的M1表型,随着肿瘤进展转化为促修复的M2表型,并可分...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是起源于早期胚胎及单核细胞的免疫细胞,在肝癌中称为肝癌相关巨噬细胞,具有明显异质性及可塑性。TAMs在肝癌早期呈现为抗肿瘤的M1表型,随着肿瘤进展转化为促修复的M2表型,并可分泌细胞因子推动增殖、转移、基质重塑等。因此,靶向TAMs可作为调节免疫微环境、抑制肝癌进展的新靶点。本文介绍了肝癌中不同因素诱导TAMs极化的调控机制,进一步总结了极化后的TAMs在肝癌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肝癌治疗策略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肿瘤微环境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92-5p通过靶向ZEB2调控胰腺癌PANC-1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被引量:1
4
作者 韩向阳 张荣花 +5 位作者 李玉凤 苏静慧 曹雨萌 黄金平 章广玲 李景武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79-888,共10页
目的:探讨miR-192-5p靶向E盒锌指结合同源框2(ZEB2)对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数据分析miR-192-5p和ZEB2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采用qPCR法和WB法... 目的:探讨miR-192-5p靶向E盒锌指结合同源框2(ZEB2)对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数据分析miR-192-5p和ZEB2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采用qPCR法和WB法分别检测人正常胰腺上皮细胞HPNE和胰腺癌PANC-1细胞中miR-192-5p和ZEB2的表达水平。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转染PANC-1细胞,实验分为miR-192-5p mimic组、Mimic NC组、miR-192-5p inhibitor组、Inhibitor NC组、Mimic NC+pcDNA3.1组、miR-192-5p mimic+pcDNA3.1组、miR-192-5p mimic+pcDNA3.1-ZEB2组。CCK-8法、克隆形成、划痕愈合、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转染PANC-1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qPCR法、WB法、双重免疫荧光实验检测PANC-1细胞中ZEB2、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水平。通过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miR-192-5p的靶基因,并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92-5p对靶基因的调控作用。结果:胰腺癌组织中ZEB2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0.01),且胰腺癌组织中miR-192-5p和ZEB2表达呈负相关(r=-0.419,P<0.01)。与HPNE细胞比较,PANC-1细胞中miR-192-5p低表达、ZEB2蛋白高表达(均P<0.01)。miR-192-5p过表达后,PANC-1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降低,E-cadhe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上调、vimentin和ZEB2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下调;而抑制miR-192-5p后得到了相反的结果(P<0.05或P<0.01)。miR-192-5p靶向调控ZEB2的表达,过表达ZEB2可部分逆转上调miR-192-5p对PANC-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EMT进程的抑制作用。结论:miR-192-5p通过靶向ZEB2调控胰腺癌PANC-1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miR-192-5p E盒锌指结合同源框2 PANC-1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多芯片数据的肺癌诊断关键基因的发现与初步验证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立鹏 李义慧 +3 位作者 李唯源 牛超 李玉凤 王建功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4期307-312,共6页
目的:通过GEO多芯片联合分析筛选出一组与肺癌发生密切相关的基因,作为预测肺癌的关键标志基因并进行初步验证。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GSE89047、GSE108055与GSE116959肺癌表达数据集并进行合并,采用R语言中sva程序包ComBat矫正批次效应,... 目的:通过GEO多芯片联合分析筛选出一组与肺癌发生密切相关的基因,作为预测肺癌的关键标志基因并进行初步验证。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GSE89047、GSE108055与GSE116959肺癌表达数据集并进行合并,采用R语言中sva程序包ComBat矫正批次效应,limma程序包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从中筛选出肺癌差异表达基因。利用String数据库结合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差异表达基因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分析核心基因。运用ROC方法验证肺癌差异基因、核心基因对肺癌诊断的预测作用。通过TIMER数据库分析GPM6A基因表达及拷贝数变异与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结果:基于GEO数据库GSE89047、GSE108055与GSE116959肺癌表达数据集多芯片联合分析,筛选得到938个肺癌组织与正常肺组织间差异表达基因,以矫正的P值排序,TOP 10差异基因为GPM6A、WNT3A、SLC6A4、TMEM100、TCF21、BTNL9、HSPA12B、LIMS2、VGLL3和ITLN2。String数据库结合Cytoscape 3.8.2软件分析所得10个核心基因为CCNA2、CCNB1、CENPE、FOXM1、ITGAM、KIF11、KIF20A、KIF23、KIF2C和MMP9。ROC分析显示GPM6A的AUC(95%CI)为0.948(0.874~0.986);TOP10差异基因的AUC(95%CI)为0.961(0.886~0.992);10个核心基因的AUC(95%CI)为0.830(0.722~0.895),表明这些标志基因具有较好的肺癌预测能力。TIMER分析结果显示:肺腺癌及肺鳞癌中GPM6A表达均与巨噬细胞浸润相关性最高(肺腺癌:r=0.347,P<0.001;肺鳞癌:r=0.425,P<0.001),GPM6A基因拷贝数变异在肺腺癌中与B细胞、CD4+T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免疫浸润相关(均P<0.05),GPM6A基因拷贝数变异在肺鳞癌中与B细胞、CD8+T细胞、CD4+T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免疫浸润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均P<0.05)。结论:通过多芯片联合分析初步开发、验证了对肺癌诊断具有较好预测能力的标志基因,并发现差异最显著的标志基因GPM6A与免疫细胞浸润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多芯片联合 预测 开发 验证 免疫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RNA在胃癌代谢重编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晓辉 赵媛媛 李玉凤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22期2723-2728,共6页
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胃癌对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代谢重编程是肿瘤细胞为了适应环境而采取的一种生存方式。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呈共价闭环结构的非编码RNA,其通过表观遗传调控参与胃癌代谢重编程的发生和发展。然而,关于circ... 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胃癌对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代谢重编程是肿瘤细胞为了适应环境而采取的一种生存方式。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呈共价闭环结构的非编码RNA,其通过表观遗传调控参与胃癌代谢重编程的发生和发展。然而,关于circRNA与胃癌细胞糖代谢、脂质代谢以及氨基酸代谢重编程之间的关系仍缺乏系统研究。近年来,多组学的发展和应用进一步阐明circRNA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调控机制,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环状RNA 代谢重编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Z1A在肝癌和子宫颈癌中的共同促癌机制分析
7
作者 张千祎 郭纪敏 +2 位作者 薛佳蕊 王淑青 刘岩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8期173-177,共5页
目的通过转录组测序,探讨毗邻锌指结构域的溴结构域蛋白1A(bromodomain adjacent to zinc finger domain 1A,BAZ1A)在肝癌和子宫颈癌中促癌机制的共同点。方法在肝癌和子宫颈癌转录组测序结果中使用“DESeq2”包进行筛选肝癌组差异表达... 目的通过转录组测序,探讨毗邻锌指结构域的溴结构域蛋白1A(bromodomain adjacent to zinc finger domain 1A,BAZ1A)在肝癌和子宫颈癌中促癌机制的共同点。方法在肝癌和子宫颈癌转录组测序结果中使用“DESeq2”包进行筛选肝癌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 expression genes,DEGs)和子宫颈癌组DEGs。肝癌组DEGs与子宫颈癌组DEGs取交集获得共有DEGs。通过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对以上3组DEGs相关的功能及通路进行分析。采用STRING数据库对上述3组DEGs进行蛋白质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的富集分析,并使用Cytoscape软件筛选出各组DEGs中的核心基因。结果得到肝癌组DEGs为294个,子宫颈癌组DEGs为5662个,共有DEGs为170个。肝癌组DEGs、子宫颈癌组DEGs和共有DEGs都富集到的KEGG通路包括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焦点黏附通路。肝癌组DEGs和子宫颈癌组DEGs都显著富集的GO条目包括细胞运动、生物黏附。PPI网络分析得到肝癌组核心基因为H4簇状组蛋白5(H4 clustered histone 5,H4C5)、H4簇状组蛋白14(H4 clustered histone 14,H4C14),子宫颈癌组核心基因分化簇4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44)、激太原1(kininogen 1,KNG1)、圆盘大MAGUK支架蛋白4(discs large MAGUK scaffold protein 4,DLG4),共有组核心基因为H2A簇状组蛋白18(H2A clustered histone 18,H2AC18)。结论在肝癌和子宫颈癌中,BAZ1A都可以通过影响癌细胞运动、迁移的能力,发挥促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毗邻锌指结构域的溴结构域蛋白1A 转录组测序 肝癌 子宫颈癌 细胞迁移 细胞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Z2A在子宫颈癌和肝癌中促癌的共同机制研究
8
作者 王俊丽 郭纪敏 +2 位作者 董凤琳 王淑青 刘岩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5期144-148,共5页
目的研究毗邻锌指结构域的溴结构域蛋白2A(bromodomain adjacent to zinc finger domain protein 2,BAZ2A)促进子宫颈癌和肝癌发展的共同机制。方法通过转录组测序获得子宫颈癌组和肝癌组的转录组数据。应用R语言的“limma”包分别筛选... 目的研究毗邻锌指结构域的溴结构域蛋白2A(bromodomain adjacent to zinc finger domain protein 2,BAZ2A)促进子宫颈癌和肝癌发展的共同机制。方法通过转录组测序获得子宫颈癌组和肝癌组的转录组数据。应用R语言的“limma”包分别筛选子宫颈癌组DEGs和肝癌组DEGs,并取交集获得其共有DEGs。通过“ggplot2”和“clusterProfiler”包对DEGs进行GO和KEGG功能注释分析。应用STRING数据库在线工具构建子宫颈癌DEGs、肝癌DEGs和共有DEGs的PPI网络分析图。使用Cytoscape软件对PPI网络分析图进行进一步处理,鉴定出核心基因。结果对子宫颈癌DEGs、肝癌DEGs和共有DEGs分别进行KEGG富集,三者共有的通路涉及细胞凋亡、抗原加工与呈递、类固醇生物合成。对子宫颈癌DEGs、肝癌DEGs和共有DEGs分别进行GO富集,前两者共有的生物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条目涉及凋亡信号通路、免疫反应、生物黏附,三者共有的BP条目为细胞-底物黏附。子宫颈癌DEGs的核心基因为EP300。EP300对癌症细胞凋亡、迁移有调控作用。肝癌DEGs的核心基因为HSP90AB1。HSP90AB1可介导细胞程序性死亡、炎症和自身免疫、迁移等过程。共有DEGs的核心基因为RPS3。RPS3是一种核糖体蛋白,可通过影响核糖体的生物发生而影响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转移。结论BAZ2A可通过调节细胞凋亡、免疫反应、细胞运动、迁移而影响子宫颈癌、肝癌的发展,这为癌症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毗邻锌指结构域的溴结构域蛋白2A 差异表达基因 GO富集分析 KEGG富集分析 PPI网络分析 致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EB2调控胰腺癌PANC-1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荣花 黄金平 +5 位作者 李景武 李亚琦 崔笑妍 熊亚南 刘艳坤 章广玲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58-564,共7页
目的研究锌指E-box结合同源异型盒2基因(zinc finger E-box binding homeobox transcription factor-2,ZEB2)对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集落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及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过程的影响。方... 目的研究锌指E-box结合同源异型盒2基因(zinc finger E-box binding homeobox transcription factor-2,ZEB2)对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集落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及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过程的影响。方法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胰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ZEB2的表达。将胰腺癌PANC-1细胞分为si-NC组、si-ZEB2组、pcDNA3.1组和pcDNA3.1-ZEB2组,采用q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法验证ZEB2敲降或过表达的有效性。CCK-8实验、集落形成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ZEB2对PANC1细胞的增殖、集落形成、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利用qRT-PCR技术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细胞中EMT标志物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水平。通过STRING网站预测与ZEB2具有相互作用的蛋白。结果TCGA数据库分析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胰腺癌组织中ZEB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si-NC组相比,si-ZEB2组PANC-1细胞的增殖、集落形成、迁移、侵袭能力减弱;与pcDNA3.1组相比,pcDNA3.1-ZEB2组PANC-1细胞的增殖、集落形成、迁移、侵袭能力增强(均P<0.05)。qRT-PCR技术和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提示,与si-NC组相比,si-ZEB2组PANC-1细胞的上皮标志物E-cadherin mRNA表达升高,而间质标志物vimentin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与pcDNA3.1组相比,pcDNA3.1-ZEB2组PANC-1细胞中上皮标志物Ecadherin mRNA表达减少,间质标志物vimentin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均P<0.05)。STRING网站预测出10个蛋白与ZEB2作用密切。结论过表达ZEB2能够促进胰腺癌PANC-1细胞的迁移、侵袭和EMT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EB2 胰腺癌 PANC-1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原文传递
外泌体miR-451a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
10
作者 张晓静 李景武 +4 位作者 李青科 韩龙才 卢琳 万兆源 刘艳坤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23年第6期566-571,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外泌体microRNA-451a(miR-451a)是否可以作为结直肠癌(CRC)早期诊断及治疗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通过表达谱芯片筛选出CRC患者术前与术后血清外泌体中差异表达的miRNAs;利用肿瘤与癌症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miR-451a在CRC... 目的探讨血清外泌体microRNA-451a(miR-451a)是否可以作为结直肠癌(CRC)早期诊断及治疗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通过表达谱芯片筛选出CRC患者术前与术后血清外泌体中差异表达的miRNAs;利用肿瘤与癌症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miR-451a在CRC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miR-451a对CRC的诊断效能。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451a的靶基因并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miR-451a高表达与直肠癌患者远处转移呈负相关(r=-0.179,P=0.032)。miR-451a表达量对CRC组织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P<0.01)。生信分析结果显示miR-451a的靶基因与CRC发生发展的多种重要通路密切相关。结论外泌体miR-451a可作为CRC早期诊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辅助临床进行CRC早期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外泌体 生物标志物 生物信息学
原文传递
乳腺癌全乳大分割放疗同步瘤床加量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周洋 刘晶晶 +3 位作者 王晓红 李娜 李彬 李玉凤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27-633,共7页
目的探索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调强放疗同步瘤床加量对比序贯瘤床加量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4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保乳术后200例患者的资料。根据瘤床加量方式分为同步加量组、序贯加量组(对... 目的探索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调强放疗同步瘤床加量对比序贯瘤床加量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4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保乳术后200例患者的资料。根据瘤床加量方式分为同步加量组、序贯加量组(对照),各10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大分割调强放疗,全乳剂量均为43.5 Gy分15次。同步加量组和序贯加量组的瘤床加量剂量分别为49.5 Gy分15次、8.7 Gy分3次。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PLC)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的差异。结果放疗前,两组患者基线PLC及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计数和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放疗后,两组患者均出现PLC及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计数减少,但CD4^(+)/CD8^(+)无改变。放疗后同步加量组和序贯加量组患者的PLC[(1.01±0.29)×10^(9)/L∶(1.08±0.40)×10^(9)/L],以及CD3^(+)T细胞[(557.77±152.29)∶(555.17±162.31)个/μl]、CD4^(+)T细胞[(312.29±120.78)∶(295.17±106.81)个/μl]、CD8^(+)T细胞[(211.77±62.88)∶(223.94±1.69)个/μl]计数、CD4^(+)/CD8^(+)(1.54±0.46∶1.39±0.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同步瘤床加量与序贯瘤床加量相比,两者对患者淋巴细胞计数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放射疗法 大分割调强 同步瘤床加量 序贯瘤床加量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外周血NLR、PLR、CEA、NSE和CYFRA21-1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疗效的预测价值研究
12
作者 候梦圆 李春阳 +3 位作者 沙晓雨 高勇 刘艳坤 王志武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14-425,共12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FRA21-1)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治疗两周期疗效和最佳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FRA21-1)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治疗两周期疗效和最佳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1月—2023年6月该院以免疫治疗为基础治疗的162例晚期NSCLC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基线2周内的外周血(NLR0和PLR0计数、CEA0、NSE0和CYFRA21-10水平)和第2周期免疫治疗前2周内的外周血(NLR2和PLR2计数、CEA2、NSE2和CYFRA21-12水平)。采用RECIST1.1评估晚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两个周期的疗效和最佳疗效,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分析5个外周血指标与晚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两周期疗效和最佳疗效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晚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两周期疗效和最佳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年龄(P=0.024)和病理类型(P=0.038)与晚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两周期疗效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LR2、PLR2、CEA2、NSE2、CYFRA21-12预测免疫疗效的能力较NLR0、PLR0、CEA0、NSE0、CYFRA21-10和ΔNLR、ΔPLR、ΔCEA、ΔNSE、ΔCYFRA21-1强,五个指标(NLR2、PLR2、CEA2、NSE2和CYFRA21-12)串联联合预测的效能更强。低水平NLR2(<2.56)、PLR2(<148.53)、CEA2(<2.65ng/ml)、NSE2(<17.73ng/ml)和CYFRA21-12(<2.68ng/ml)的晚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两周期疗效较好(P<0.05),低水平NLR2(<2.56)、PLR2(<141.93)、CEA2(<21.83ng/ml)、NSE2(<10.00ng/ml)和CYFRA21-12(<2.99ng/ml)的晚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最佳疗效较好(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3.490,95%CI:1.419~8.584,P=0.007)、PLR2(OR=0.346,95%CI:0.141~0.845,P=0.020)和CYFRA21-12(OR=0.305,95%CI:0.119~0.779,P=0.013)为晚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两周期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PLR2(OR=0.314,95%CI:0.149~0.660,P=0.002)、CEA2(OR=0.330,95%CI:0.112~0.972,P=0.044)和CYFRA21-12(OR=0.410,95%CI:0.189~0.887,P=0.024)为晚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最佳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随着PD-L1表达水平的升高,晚期NSCLC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疗后客观缓解率(ORR)呈增加趋势。结论年龄<65岁,鳞癌的晚期NSCLC患者从免疫治疗中获益更多。低水平NLR2、PLR2、CEA2、NSE2和CYFRA21-12的晚期NSCLC患者更容易从免疫治疗中获益,NLR2、PLR2、CEA2、NSE2和CYFRA21-12在预测晚期NSCLC患者的免疫疗效方面具有很大潜力,五个指标(NLR2、PLR2、CEA2、NSE2和CYFRA21-12)串联联合预测的效能更好。年龄、PLR2和CYFRA21-12为晚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两周期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PLR2、CEA2和CYFRA21-12为晚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最佳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疗效 外周血 两周期疗效 最佳疗效
原文传递
miR-192-5p对胰腺癌细胞系AsPC-1增殖、迁移和侵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青 李景武 +5 位作者 张荣花 刘艳坤 苏静慧 李玉凤 王梅梅 章广玲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817-1824,共8页
本研究旨在揭示miR-192-5p对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P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为胰腺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检测miR-192-5p在人正常胰腺上皮细胞hTERT-HPN... 本研究旨在揭示miR-192-5p对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P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为胰腺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检测miR-192-5p在人正常胰腺上皮细胞hTERT-HPNE和胰腺癌细胞系AsPC-1中的表达水平;利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集落形成、划痕以及Transwell实验检测miR-192-5p对AsPC-1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192-5p的候选靶基因,并通过双萤光素酶报告实验对miR-192-5p的靶基因进行验证;RT-qPCR检测miR-192-5p对E盒锌指结合同源框2(Zinc finger E-box binding homeobox 2,ZEB2)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miR-192-5p在胰腺癌细胞系AsPC-1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胰腺上皮细胞hTERT-HPNE中的;胰腺癌细胞系AsPC-1中转染miR-192-5p mimics后其miR-192-5p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并能抑制ZEB2 mRNA的表达,抑制胰腺癌细胞系AsPC-1的增殖、集落形成、迁移和侵袭;胰腺癌细胞系AsPC-1中转染miR-192-5p inhibitor后其miR-192-5p的表达显著降低,促进ZEB2 mRNA的表达,促进胰腺癌细胞系AsPC-1的增殖、集落形成、迁移和侵袭;双萤光素酶报告实验表明ZEB2是miR-192-5p的功能靶基因。本研究结果提示miR-192-5p可能通过靶向ZEB2而抑制胰腺癌细胞系AsPC-1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92-5p 胰腺癌 增殖 迁移 侵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