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草药浸浴烧伤患者康复期微循环改变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冯玉柱
王永满
+2 位作者
张玲
刘鹏
谢学锋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9期85-86,共2页
目的观察应用中草药浸浴烧伤患者康复期微循环的变化。监测其对烧伤后期康复治疗、功能恢复、创面修复、改善微循环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WX-753B型微循环显微镜及图像处理系统进行观测,应用法国产REF1254型自动调温浴缸。对50例烧伤康...
目的观察应用中草药浸浴烧伤患者康复期微循环的变化。监测其对烧伤后期康复治疗、功能恢复、创面修复、改善微循环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WX-753B型微循环显微镜及图像处理系统进行观测,应用法国产REF1254型自动调温浴缸。对50例烧伤康复期患者应用中草药浸浴,使其渗出和渗血减少,血流速度加快(P<0.01)。结果浸浴前烧伤康复期患者的足甲襞微循环最显著的变化管襻畸形率高(P<0.01),汗腺导管增多(P<0.01),血管管襻周围渗出等。浸浴前与治疗组比较经过中草药浸浴的烧伤病人足甲襞微循环血管管襻畸形明显改善,管襻周围的渗出、渗血减少。结论虽然严重烧伤经治疗伤面愈合,但是烧伤后微循环的紊乱长期存在,影响病人的康复。中草药浸浴可直接作用于全身治疗,一定时间内发挥药物作用,迅速改善微循环。具有时间短、作用快、效果显著的独特作用,最适合烧伤康复期病人的治疗。浸浴、浸浴前后进行足甲襞微循环襻动态观测,患者本组既往平均烧伤面积为(54.59±17.30)%,平均年龄为17~45岁,伤面愈合时间1~6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康复
中药
浸浴
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草药浸浴治疗烧伤康复期微循环变化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永满
冯玉柱
+1 位作者
张景华
邓刚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12期1999-1999,共1页
关键词
微循环变化
浸浴治疗
康复期
中草药
烧伤后
足甲襞微循环
观测报告
远隔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方五味大黄酊剂对小型猪烧伤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冯玉柱
王拥满
张玲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4期100-100,109,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复方五味大黄酊剂对小型猪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选择20只中国实验用小型猪制作成深Ⅱ°烧伤动物模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按伤后24h、3d、6d、9d、12d大体及组织细胞学切片观察,评价各组治疗效果。结果伤后9d...
目的探讨应用复方五味大黄酊剂对小型猪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选择20只中国实验用小型猪制作成深Ⅱ°烧伤动物模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按伤后24h、3d、6d、9d、12d大体及组织细胞学切片观察,评价各组治疗效果。结果伤后9d实验组较对照组创面面积明显缩小(P<0.01),伤后12d实验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伤后9d组织学检查实验组创面已被新生表皮覆盖,伤后12d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被表皮覆盖,实验组表皮生长好于对照组。结论复方五味大黄酊剂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烧伤外用制剂,具有抗感染、减少渗出、迅速成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五味大黄酊剂
烧伤
小型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足踝部开放性骨折脱位
被引量:
7
4
作者
曲家富
闫荣亮
+10 位作者
曹立海
赵国志
孙开艳
张玲
杜晓健
彭义
李绍光
刘洪达
王良
马海东
高建华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2年第4期265-269,共5页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应用于足踝部开放性骨折脱位治疗的临床结果。方法收集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足踝部开放性骨折脱位患者520例,其中406例接受VSD治疗(VSD治疗组),114例接受常规清创换药治疗(换药组)。结果全部患者获...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应用于足踝部开放性骨折脱位治疗的临床结果。方法收集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足踝部开放性骨折脱位患者520例,其中406例接受VSD治疗(VSD治疗组),114例接受常规清创换药治疗(换药组)。结果全部患者获随访2~5年,平均为3.5年。VSD组与换药组浅表感染率分别为5.17%和10.53%,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1.03%和11.43%,术后GustilloⅡ型、Ⅲ型软组织损伤优良率分别为83.19%、75.96%和50.63%、31.43%,VSD组与换药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VSD技术治疗足踝部开放性骨折脱位可降低感染率,提高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足踝部
开放性骨折脱位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网状垂直缝合联合VSD治疗特殊部位皮肤剥脱伤
被引量:
7
5
作者
张玲
曲家富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2年第8期765-766,共2页
目的探讨治疗身体特殊部位较大面积皮肤外伤性剥脱伤的方法。方法采用网状垂直缝合固定联合VSD治疗身体特殊部位外伤性较大面积皮肤剥脱伤17例。结果17例获随访645个月,返植皮肤均完全成活,未出现皮下积血、积液。结论网状垂直缝合固...
目的探讨治疗身体特殊部位较大面积皮肤外伤性剥脱伤的方法。方法采用网状垂直缝合固定联合VSD治疗身体特殊部位外伤性较大面积皮肤剥脱伤17例。结果17例获随访645个月,返植皮肤均完全成活,未出现皮下积血、积液。结论网状垂直缝合固定联合VSD方法是治疗身体特殊部位外伤性较大面积皮肤剥脱伤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缝合
VSD
特殊部位
皮肤剥脱
原文传递
成人骰骨相关解剖及其压缩骨折的治疗
被引量:
3
6
作者
高岩
杜晓健
+4 位作者
张玲
张文龙
陈江华
刘洪达
闫荣亮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0年第3期238-242,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骰骨解剖特点,总结骰骨闭合压缩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例新鲜冰冻人体足标本进行解剖,分析骰骨及其周围解剖结构特点。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6年5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78例(78足)成人骰骨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成人骰骨解剖特点,总结骰骨闭合压缩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例新鲜冰冻人体足标本进行解剖,分析骰骨及其周围解剖结构特点。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6年5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78例(78足)成人骰骨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0例,女8例;年龄19~64岁,平均38.8岁。受伤至入院时间2~72 h,平均8.5 h。致伤原因:扭伤26例,车祸伤13例,高处坠落伤21例,重物压伤18例。按骰骨骨折分型标准分为Ⅰ型8足、Ⅱ型42足、Ⅲ型28足。5例(5足)患者拒绝手术治疗,采用膝下石膏托外固定保守治疗;73例(73足)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其中58例(58足)术中采用植骨修复遗留缺损。术后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足部疼痛肿胀情况。术后1年依据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评分标准评足部功能。结果骰骨解剖观察显示:骰骨内侧长、外侧短,主要为松质骨;骰骨主要与第4、5跖骨基底、第3楔骨、跟骨周围骨质相关节,其周围有坚强的韧带组织保护。78例(78足)骰骨压缩骨折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9年,平均33个月。5例(5足)保守治疗患者,伤后6~8周畸形愈合。73例手术治疗患者中,9例(9足)骨折复位不充分,术后6~8周畸形愈合;64足骨折复位充分,术后8~12周骨折愈合。患者随访期间均无微型钢板引起的腓骨肌腱激惹、断裂,无骨关节炎、足外侧柱短缩及骰骨处明显疼痛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1年根据AOFAS标准评分75~97分,平均93.5分;依据评分评定足部功能:优64例(64足),良14例(14足)。结论通过对新鲜人体足标本的解剖观察,了解其解剖形态特点,对骰骨压缩骨折的治疗具有临床指导意义。对于骰骨闭合压缩骨折,采用微型接骨板“桥”式支撑内固定的方法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骨
骰骨
骨折
压缩性
解剖
骨折固定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中草药浸浴烧伤患者康复期微循环改变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冯玉柱
王永满
张玲
刘鹏
谢学锋
机构
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
出处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9期85-86,共2页
基金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项目(编号:05116)
文摘
目的观察应用中草药浸浴烧伤患者康复期微循环的变化。监测其对烧伤后期康复治疗、功能恢复、创面修复、改善微循环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WX-753B型微循环显微镜及图像处理系统进行观测,应用法国产REF1254型自动调温浴缸。对50例烧伤康复期患者应用中草药浸浴,使其渗出和渗血减少,血流速度加快(P<0.01)。结果浸浴前烧伤康复期患者的足甲襞微循环最显著的变化管襻畸形率高(P<0.01),汗腺导管增多(P<0.01),血管管襻周围渗出等。浸浴前与治疗组比较经过中草药浸浴的烧伤病人足甲襞微循环血管管襻畸形明显改善,管襻周围的渗出、渗血减少。结论虽然严重烧伤经治疗伤面愈合,但是烧伤后微循环的紊乱长期存在,影响病人的康复。中草药浸浴可直接作用于全身治疗,一定时间内发挥药物作用,迅速改善微循环。具有时间短、作用快、效果显著的独特作用,最适合烧伤康复期病人的治疗。浸浴、浸浴前后进行足甲襞微循环襻动态观测,患者本组既往平均烧伤面积为(54.59±17.30)%,平均年龄为17~45岁,伤面愈合时间1~6个月。
关键词
烧伤
康复
中药
浸浴
微循环
分类号
R247.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草药浸浴治疗烧伤康复期微循环变化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永满
冯玉柱
张景华
邓刚
机构
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
出处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12期1999-1999,共1页
关键词
微循环变化
浸浴治疗
康复期
中草药
烧伤后
足甲襞微循环
观测报告
远隔部位
分类号
R441.9 [医药卫生—诊断学]
R473.6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方五味大黄酊剂对小型猪烧伤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冯玉柱
王拥满
张玲
机构
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
出处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4期100-100,109,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应用复方五味大黄酊剂对小型猪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选择20只中国实验用小型猪制作成深Ⅱ°烧伤动物模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按伤后24h、3d、6d、9d、12d大体及组织细胞学切片观察,评价各组治疗效果。结果伤后9d实验组较对照组创面面积明显缩小(P<0.01),伤后12d实验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伤后9d组织学检查实验组创面已被新生表皮覆盖,伤后12d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被表皮覆盖,实验组表皮生长好于对照组。结论复方五味大黄酊剂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烧伤外用制剂,具有抗感染、减少渗出、迅速成膜的作用。
关键词
复方五味大黄酊剂
烧伤
小型猪
分类号
R644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足踝部开放性骨折脱位
被引量:
7
4
作者
曲家富
闫荣亮
曹立海
赵国志
孙开艳
张玲
杜晓健
彭义
李绍光
刘洪达
王良
马海东
高建华
机构
河北省
唐山市
第二
医院
足踝外
科
唐山市
足踝外
科
研究所
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
出处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2年第4期265-269,共5页
基金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计划(20090633)
文摘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应用于足踝部开放性骨折脱位治疗的临床结果。方法收集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足踝部开放性骨折脱位患者520例,其中406例接受VSD治疗(VSD治疗组),114例接受常规清创换药治疗(换药组)。结果全部患者获随访2~5年,平均为3.5年。VSD组与换药组浅表感染率分别为5.17%和10.53%,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1.03%和11.43%,术后GustilloⅡ型、Ⅲ型软组织损伤优良率分别为83.19%、75.96%和50.63%、31.43%,VSD组与换药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VSD技术治疗足踝部开放性骨折脱位可降低感染率,提高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足踝部
开放性骨折脱位
治疗
Keywords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Foot and ankle
Open fracture-dislocation
Treatment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网状垂直缝合联合VSD治疗特殊部位皮肤剥脱伤
被引量:
7
5
作者
张玲
曲家富
机构
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
河北省
唐山市
第二
医院
出处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2年第8期765-766,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治疗身体特殊部位较大面积皮肤外伤性剥脱伤的方法。方法采用网状垂直缝合固定联合VSD治疗身体特殊部位外伤性较大面积皮肤剥脱伤17例。结果17例获随访645个月,返植皮肤均完全成活,未出现皮下积血、积液。结论网状垂直缝合固定联合VSD方法是治疗身体特殊部位外伤性较大面积皮肤剥脱伤的良好方法。
关键词
垂直缝合
VSD
特殊部位
皮肤剥脱
分类号
R622.1 [医药卫生—整形外科]
原文传递
题名
成人骰骨相关解剖及其压缩骨折的治疗
被引量:
3
6
作者
高岩
杜晓健
张玲
张文龙
陈江华
刘洪达
闫荣亮
机构
河北省
唐山市
第二
医院
足踝外
科
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
出处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0年第3期238-242,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成人骰骨解剖特点,总结骰骨闭合压缩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例新鲜冰冻人体足标本进行解剖,分析骰骨及其周围解剖结构特点。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6年5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78例(78足)成人骰骨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0例,女8例;年龄19~64岁,平均38.8岁。受伤至入院时间2~72 h,平均8.5 h。致伤原因:扭伤26例,车祸伤13例,高处坠落伤21例,重物压伤18例。按骰骨骨折分型标准分为Ⅰ型8足、Ⅱ型42足、Ⅲ型28足。5例(5足)患者拒绝手术治疗,采用膝下石膏托外固定保守治疗;73例(73足)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其中58例(58足)术中采用植骨修复遗留缺损。术后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足部疼痛肿胀情况。术后1年依据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评分标准评足部功能。结果骰骨解剖观察显示:骰骨内侧长、外侧短,主要为松质骨;骰骨主要与第4、5跖骨基底、第3楔骨、跟骨周围骨质相关节,其周围有坚强的韧带组织保护。78例(78足)骰骨压缩骨折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9年,平均33个月。5例(5足)保守治疗患者,伤后6~8周畸形愈合。73例手术治疗患者中,9例(9足)骨折复位不充分,术后6~8周畸形愈合;64足骨折复位充分,术后8~12周骨折愈合。患者随访期间均无微型钢板引起的腓骨肌腱激惹、断裂,无骨关节炎、足外侧柱短缩及骰骨处明显疼痛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1年根据AOFAS标准评分75~97分,平均93.5分;依据评分评定足部功能:优64例(64足),良14例(14足)。结论通过对新鲜人体足标本的解剖观察,了解其解剖形态特点,对骰骨压缩骨折的治疗具有临床指导意义。对于骰骨闭合压缩骨折,采用微型接骨板“桥”式支撑内固定的方法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跗骨
骰骨
骨折
压缩性
解剖
骨折固定术
Keywords
Tarsal bones
Cuboid bone
Fractures
compression
Anatomy
Fracture fixation
分类号
R322.7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草药浸浴烧伤患者康复期微循环改变的应用研究
冯玉柱
王永满
张玲
刘鹏
谢学锋
《中国现代医生》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草药浸浴治疗烧伤康复期微循环变化研究
王永满
冯玉柱
张景华
邓刚
《河北医药》
CAS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复方五味大黄酊剂对小型猪烧伤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冯玉柱
王拥满
张玲
《中国现代医生》
200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足踝部开放性骨折脱位
曲家富
闫荣亮
曹立海
赵国志
孙开艳
张玲
杜晓健
彭义
李绍光
刘洪达
王良
马海东
高建华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网状垂直缝合联合VSD治疗特殊部位皮肤剥脱伤
张玲
曲家富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2
7
原文传递
6
成人骰骨相关解剖及其压缩骨折的治疗
高岩
杜晓健
张玲
张文龙
陈江华
刘洪达
闫荣亮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0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