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全麻患者在麻醉诱导中分次使用丙泊酚对双腔支气管插管时心率、动脉压、BIS的影响
1
作者 穆亚平 李智奇 +1 位作者 钮力磊 薛艳霞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7期2659-2662,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全麻患者在麻醉诱导中分次使用丙泊酚对双腔支气管插管时心率、动脉压、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接受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 目的探讨老年全麻患者在麻醉诱导中分次使用丙泊酚对双腔支气管插管时心率、动脉压、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接受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单次给药,观察组给予丙泊酚分次输注,比较2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BIS、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1时,观察组的心率、动脉压小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大于同组T0时(P<0.05)。T0、T2时,2组心率、平均动脉压组间比较以及与同组T0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2组的BIS均小于同组T0时(P<0.05),T0、T1、T2时,2组BIS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苏醒时间小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丙泊酚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2组的MoCA评分均低于同组术前1 d(P<0.05)。术前1 d及术后1 d,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o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麻醉诱导期,老年全麻患者使用丙泊酚分次给药,血流动力学波动和麻醉深度得到明显改善,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丙泊酚 分次输注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腔支气管插管术后不同丙泊酚维持剂量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钮力磊 穆亚平 +1 位作者 李智奇 薛艳霞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9期2962-2965,共4页
目的 探究双腔支气管插管术后不同丙泊酚维持剂量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双腔支气管插管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8~60岁,BMI 18~24 kg/m^(2),ASA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3例、B组33例、C组3... 目的 探究双腔支气管插管术后不同丙泊酚维持剂量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双腔支气管插管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8~60岁,BMI 18~24 kg/m^(2),ASA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3例、B组33例、C组34例。3组麻醉诱导方法相同,麻醉维持阶段A组、B组、C组分别恒速泵注丙泊酚1.0 mg·kg^(-1)·h^(-1)、2.0 mg·kg^(-1)·h^(-1)、3.0 mg·kg^(-1)·h^(-1),调节瑞芬太尼用量控制并维持麻醉中平均动脉压(MAP)比其基础MAP降低5%左右。比较观察3组患者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同时观察患者气道峰压(Ppeak)、平均气道压(Pmean)、呼出潮气量(TV)、肺动态顺应性(CLdyn)等呼吸指标变化,观察3组患者认知功能(MMSE评分)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3组均达到维持MAP,控制MAP比基础值降低0~10%,维持效果评级均达到Ⅰ级。3组患者在T0~T3时的MAP、H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时3组患者SpO_(2)水平相当,但T1~T3时3组比较,C组SpO_(2)稍高于A、B组(P<0.05)。3组患者在T0时的Ppeak、Pmean、TV、CLdy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3时,B组、C组Ppeak、Pmean水平低于A组(P<0.05),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TV、CLdyn水平高于A、B组(P<0.05),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至术后72 h, 3组患者MMSE评分呈先下降再上升趋势,但是4个时刻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3.0 mg·kg^(-1)·h^(-1)丙泊酚维持剂量能够保持更好的潮气量和肺顺应性,对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支气管插管 二异丙酚 维持剂量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静脉镇痛对烧伤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惠茹 刘家奇 +4 位作者 孙晓燕 张琰 尹健 边兴花 李侃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11期1267-1270,共4页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对烧伤切痂实施自体表皮移植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7—12月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16例烧伤切痂实施自体表皮...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对烧伤切痂实施自体表皮移植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7—12月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16例烧伤切痂实施自体表皮移植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复合组(2022年7—9月入院)和常规组(2022年9—12月入院),每组58例。复合组患者术后给予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PCIA,常规组患者术后给予舒芬太尼PCIA。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6、12、24、48h的疼痛程度,术前及术后48h的炎症因子水平、应激反应指标,镇痛泵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2、24、48h,复合组患者咳嗽状态下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h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均显著升高(P<0.05),且常规组显著高于复合组(P<0.05)。复合组患者的镇痛泵按压次数以及舒芬太尼用量均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复合组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PCIA可明显缓解烧伤切痂实施自体表皮移植术患者的术后疼痛,显著减轻炎症反应与应激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舒芬太尼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烧伤切痂 自体表皮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术前访视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4
作者 徐丽娟 薛艳霞 王晓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15年第9期00124-00124,共1页
手术室对患者术前访视效果进行随访调查,探究其实质效果和问题。方法:随机对2013年3月- 2015年8月在张家口市第一医院进行有术前访视记录的362例手术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观察患者术前访视需求率,术前真实访视率,术前访视满意度,及焦虑缓... 手术室对患者术前访视效果进行随访调查,探究其实质效果和问题。方法:随机对2013年3月- 2015年8月在张家口市第一医院进行有术前访视记录的362例手术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观察患者术前访视需求率,术前真实访视率,术前访视满意度,及焦虑缓解率状况。同时问卷调查访视护理人员遇到的问题及不足。结果:患者术前访视率为96.80%,患者满意率97.55%,患者需求率100%,术中及术后焦虑缓解率83.22%,护理人员访视认为问题存在率为86.43%。结论:术前访视可以缓解患者焦虑,降低相关术后并发症,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降低护理风险系数,提高护理质量,是手术室优质护理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术前访视 优质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