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声脉冲辐射力成像-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基因检测与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中医证型的关系及诊断效能
1
作者 高峰 郑斌 +4 位作者 刘杰 马远新 李卫 黄梅 迟秀娥 《河北中医》 2024年第12期1990-1995,共6页
目的分析超声声脉冲辐射力成像-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ARFI-VTQ)、B-Raf原癌基因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RAF)基因检测对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效能,以及与甲状腺癌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河北省... 目的分析超声声脉冲辐射力成像-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ARFI-VTQ)、B-Raf原癌基因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RAF)基因检测对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效能,以及与甲状腺癌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超声医学一科进行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结节检查的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良性组(n=88)和恶性组(n=42),所有患者均行超声ARFI-VTQ检查和BRAF基因检测,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比较良性组与恶性组、恶性组不同中医证型患者常规超声特征、SWV值以及BRAF基因检测阳性率;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分析超声ARFI-VTQ和BRAF基因检测对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良性组与恶性组患者,以及恶性组气滞血瘀证、肝郁痰凝证、气阴两虚证患者常规超声特征的边界、形状、回声和内部血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SWV值高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不同中医证型患者SWV值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气滞血瘀证最高,气阴两虚证最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BRAF基因突变阳性率低于恶性组(P<0.05);恶性组不同中医证型患者BRAF基因突变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WV值和BRAF基因检测结果对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9和0.674,敏感度分别为88.10%和76.19%,特异性分别为90.17%和84.97%,约登指数分别为0.783和0.612。但是联合检测降低了检测的特异性,导致约登指数降低为0.369。结论超声ARFI-VTQ检查、BRAF基因检测对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中ARFI-VTQ检查对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辨证分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弥漫性病变 甲状腺肿瘤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 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 原癌基因蛋白质B-raf 辨证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β-HCG、孕酮检测对IVF-ET术后宫内外复合妊娠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刘何利 尚琴琴 +2 位作者 吕双军 朱丽 毛剑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10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联合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检测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宫内外复合妊娠(H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我院行IVF-ET术后发生HP的94例孕妇作为研究组,另...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联合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检测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宫内外复合妊娠(H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我院行IVF-ET术后发生HP的94例孕妇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80例于本院行IVF-ET术后正常妊娠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β-HCG和孕酮对IVF-ET术后HP的诊断价值;采用四表格法分析TVCDS、TVCDS联合血清β-HCG和孕酮对IVF-ET术后HP的诊断价值;采用Kappa检验分析TVCDS以及三者联合诊断IVF-ET术后HP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结果采用TVCDS检查HP患者宫腔内可见妊娠囊,同时附件区见妊娠囊或异位妊娠包块,其中直接征象37例,间接征象48例;研究组血清β-HCG、孕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4.881和14.705,P<0.001);血清β-HCG、孕酮水平诊断IVF-ET术后H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4(95%CI:0.862~0.951)、0.929(95%CI:0.880~0.962),灵敏度分别为90.42%、91.48%,特异度分别为80.00%、82.50%;TVCDS单独诊断IVF-ET术后HP的灵敏度为75.53%,特异度为85.00%,准确度为79.88%,与临床诊断一致性为中度(Kappa值=0.599,P<0.001);TVCDS联合血清β-HCG、孕酮诊断IVF-ET术后HP的灵敏度为95.74%,特异度为77.50%,准确度为87.35%,与临床诊断一致性较高(Kappa值=0.742,P<0.001)。结论TVCDS联合血清β-HCG、孕酮对IVF-ET术后宫内外复合妊娠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孕酮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宫内外复合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与多期增强MSCT对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效能比较 被引量:8
3
作者 郑斌 高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11期115-117,共3页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与多期增强MSCT对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效能。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64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良、恶性病变的超声造影参数及DVP曲线特征,分析超声造影和MSCT检查对病变的诊断情况。结...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与多期增强MSCT对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效能。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64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良、恶性病变的超声造影参数及DVP曲线特征,分析超声造影和MSCT检查对病变的诊断情况。结果肝脏恶性病变患者的开始增强时间(RT)、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明显低于良性病变者,灌注指数(PI)值明显高于良性病变者(P<0.05);肝脏恶性病变DVP曲线形态以Ⅰ型居多,良性病变以Ⅱ型和Ⅲ型居多;超声造影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31%、90.63%、96.88%,MSCT检查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敏感性及符合率明显低于超声造影(P<0.05)。结论MSCT和超声造影均可有效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但超声造影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敏感性及符合率明显较高,可为临床上初步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局灶性病变 超声造影 多层螺旋CT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结节超声恶性风险评估相关国内外指南的对比与解读 被引量:11
4
作者 郑斌 高峰 韩若凌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872-876,共5页
甲状腺结节是内分泌系统疾病中的多发病和常见病。甲状腺结节通过触诊发现的患病率为3%~7%,高分辨率超声检查发现的患病率为20%~76%[1]。其中甲状腺癌的患病率为5%~15%[1],是头、颈部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甲状腺癌的... 甲状腺结节是内分泌系统疾病中的多发病和常见病。甲状腺结节通过触诊发现的患病率为3%~7%,高分辨率超声检查发现的患病率为20%~76%[1]。其中甲状腺癌的患病率为5%~15%[1],是头、颈部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显著增高[2],SEER数据库显示,显著增加的甲状腺癌中以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增长为主,且增速最快[3]。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恶性风险评估 相关指南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超声造影参数与Ki-67、HER-2及雌孕激素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6
5
作者 马维东 张丹丹 +4 位作者 苏洁 王书伟 朱丽 黄梅 张超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3期73-77,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超声造影参数与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雌孕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1年9月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100例,术前均行超声造影检查获得乳腺癌病灶区域的血流灌注参数(达峰时间... 目的探讨乳腺癌超声造影参数与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雌孕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1年9月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100例,术前均行超声造影检查获得乳腺癌病灶区域的血流灌注参数(达峰时间、增强幅度、上升支斜率、曲线下面积、梯度);术后癌组织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Ki-67、HER-2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情况。比较Ki-67、HER-2、ER、PR阳性及阴性患者的超声造影参数的差异,并分析其与超声造影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Ki-67、HER-2、ER、PR阳性率分别为84.00%、77.00%、67.00%、65.00%。Ki-67阳性患者超声造影增强幅度、上升支斜率、梯度高于Ki-67阴性患者,曲线下面积大于Ki-67阴性患者(P<0.05)。HER-2阳性患者超声造影达峰时间短于HER-2阴性患者,上升支斜率高于HER-2阴性患者(P<0.05)。ER阳性患者超声造影达峰时间短于ER阴性患者,上升支斜率高于ER阴性患者(P<0.05)。PR阳性超声造影达峰时间短于PR阴性患者,上升支斜率高于PR阴性患者(P<0.05)。超声造影达峰时间与HER-2、ER、PR呈负相关,上升支斜率与Ki-67、HER-2、ER、PR呈正相关,增强幅度、曲线下面积及梯度与Ki-67呈正相关(P<0.01)。结论乳腺癌患者免疫组织化学指标Ki-67、HER-2、ER、PR与超声造影参数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造影 增殖细胞核抗原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雌激素 孕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AMH、INHB联合经阴道彩超对IVF-ET助孕患者助孕成功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毛剑 尚琴琴 +2 位作者 朱丽 吕双军 刘何利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711-716,共6页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患者血清中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抑制素B(INHB)联合经阴道彩超预测患者助孕成功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进行IVF-ET助孕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助孕成功将其...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患者血清中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抑制素B(INHB)联合经阴道彩超预测患者助孕成功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进行IVF-ET助孕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助孕成功将其分为未妊娠组(n=86)和妊娠组(n=74)。比较两组血清AMH、INHB水平和阴道彩超结果;ROC曲线分析血清AMH、INHB联合经阴道彩超对IVF-ET助孕患者助孕成功的预测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VF-ET助孕患者助孕成功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妊娠组相比,未妊娠组获卵数、AMH、INHB显著降低(P<0.05)。阴道彩超检查结果显示,未妊娠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厚于妊娠组(P<0.05)。ROC曲线显示,AMH、INHB、阴道彩超三者联合预测IVF-ET助孕患者助孕成功的AUC为0.956,敏感性为95.35%,特异性为83.78%,优于AMH、INHB、阴道彩超各自单独预测(Z_(联合检测-AMH)=4.543,Z_(联合检测-INHB)=3.733,Z_(联合检测-子宫内膜厚度)=4.511,均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获卵数、AMH、INHB、子宫内膜厚度是IVF-ET助孕患者助孕成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清AMH、INHB联合经阴道彩超对IVF-ET助孕患者是否成功妊娠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氏管激素 抑制素B 阴道彩色超声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助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尺神经原位松解术与松解皮下前移术治疗中度肘管综合征的前瞻性对比研究
7
作者 常文利 刘亚芳 +3 位作者 宿晓雷 陈广先 张学磊 赵建勇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111-116,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尺神经原位松解术与松解皮下前移术在治疗中度肘管综合征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中度肘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尺神经原位松解术)和对照组(尺神经松解皮下...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尺神经原位松解术与松解皮下前移术在治疗中度肘管综合征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中度肘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尺神经原位松解术)和对照组(尺神经松解皮下前移术)。记录性别、年龄、症状持续时间等一般资料。将小指单丝触觉,小指两点辨别觉作为评价患者感觉恢复的指标,将握力,拇示指侧方捏力,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作为评价患者运动的指标,并记录两组的术后并发症(肘关节疼痛,尺神经半脱位,切口感染)。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不少于12个月的随访,并进行横向组间比较及纵向组内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2月)。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0例患者,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性别(χ^(2)=0.081,P=0.777),年龄(t=0.117,P=0.907),症状持续时间(t=-1.364,P=0.179),随访时间(Z=-0.865,P=0.387)一般资料未见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小指单丝触觉(Z=-0.990,P=0.322),小指两点辨别觉(Z=-0.447,P=0.655),握力(t=0.711,P=0.481),拇示指侧方捏力(Z=-0.233,P=0.816),运动神经传导速度(Z=-1.438,P=0.150)均未见统计学差异。治疗组小指单丝触觉(Z=-4.391,P=0.000),小指两点辨别觉(Z=-4.506,P=0.000),握力(t=-41.297,P=0.000),拇示指侧方捏力(Z=-4.422,P=0.000),运动神经传导速度(Z=-4.418,P=0.000)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对照组小指单丝触觉(Z=-4.430,P=0.000),小指两点辨别觉(Z=-4.526,P=0.000),握力(t=-33.597,P=0.000),拇示指侧方捏力(Z=-4.353,P=0.000),运动神经传导速度(Z=-4.449,P=0.000)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两组均未出现肘关节疼痛,尺神经半脱位,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结论尺神经原位松解术与松解皮下前移术是安全有效的两种术式,均能明显改善中度肘管综合征患者的运动及感觉,尺神经松解皮下前移术术中及术后出血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管综合征 松解术 握力 捏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