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冲击波疗法联合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Hepple-V期距骨骨软骨损伤的疗效
1
作者 刘核达 刘林 +4 位作者 黄飞 李鹏伟 李明 刘胜 李森田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1期3229-3233,共5页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联合自体骨软骨移植(OAT)治疗Hepple-V期距骨骨软骨损伤(OLT)的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OLT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OAT治疗,研究组实施ESW...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联合自体骨软骨移植(OAT)治疗Hepple-V期距骨骨软骨损伤(OLT)的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OLT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OAT治疗,研究组实施ESWT联合OAT治疗。比较两组软骨下骨骨髓水肿(BME)体积、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降钙素原(PCT)水平、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水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踝关节活动度(ROM)、不良反应及足、踝关节功能。结果治疗后3个月,两组的软骨下骨BME体积、VAS评分及IL-8、PCT、TGF-β1水平均小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的PDGF水平、跖屈ROM、背伸ROM、足踝结局评分、美国足踝关节外科协会评分均大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SWT联合OAT可改善Hepple-V期OLT患者的足、踝关节功能及踝关节ROM,缓解BME,减轻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能调节IL-8、PCT、PDGF、TGF-β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疗法 自体骨软骨移植 Hepple-V期 距骨骨软骨损伤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squelet技术联合Papineau技术治疗跟骨骨折“L型扩大切口”术后皮瓣坏死伴骨髓炎疗效分析
2
作者 刘林 刘核达 +2 位作者 黄飞 李鹏伟 李森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001-004,共4页
探讨Masquelet技术联合Papineau技术治疗跟骨骨折“L型扩大切口”术后皮瓣坏死伴局部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8月至2020年12月采用Masquelet技术联合联合Papineau技术治疗的跟骨术后皮瓣坏死伴局部骨髓炎11例患者... 探讨Masquelet技术联合Papineau技术治疗跟骨骨折“L型扩大切口”术后皮瓣坏死伴局部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8月至2020年12月采用Masquelet技术联合联合Papineau技术治疗的跟骨术后皮瓣坏死伴局部骨髓炎11例患者。一期行内固定取出+清创载抗生素骨水泥植入术,二期行取髂骨颗粒开放植骨、植皮术。结果 11例患者均获随访,所有患者创面均顺利愈合,无感染复发及植皮区坏死情况。植骨区均骨性愈合。末次术后1个月炎性因子炎性因子(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沉)均降为正常。末次术后6个月评价VAS评分从术前4.89±2.12分降至1.71±1.28分,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P<0.05)。结论 Masquelet技术联合Papineau技术可有效控制跟骨感染并重建骨与皮肤软组织。该技术效果确切、并发症及感染复发率低,且手术简单易行,易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quelet技术 Papineau技术 跟骨 骨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骨移植辅助PRP技术对Hepple V型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短期效果及TGF⁃β1、PDG、VEGF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崔亮 杨宗宇 +6 位作者 魏余晋 陶世武 孙国昌 李鹏伟 冯娜娜 刘非 范焕焕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7期1142-1146,共5页
目的分析同种异体骨移植辅助富血小板血浆技术(PRP)技术对HeppleV型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短期效果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自2021年7月至2... 目的分析同种异体骨移植辅助富血小板血浆技术(PRP)技术对HeppleV型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短期效果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自2021年7月至2022年11月间收诊的116例HeppleV型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n=57)、研究组(同种异体骨移植辅助PRP技术治疗,n=59),对比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情况[视觉模拟量表(VAS)、完全负重时间、住院时间]、踝功能情况[囊肿直径、踝与后足功能评分(AOFAS)、核磁共振关节软骨损伤修复评估表(MOCART)]、生长因子水平(TGF⁃β1、PDG、VEGF)、短期疗效、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VAS评分小于对照组,其完全负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囊肿直径减少,AOFAS评分、MOCART评分升高,其中研究组各项指标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TGF⁃β1水平降低,PDG、VEGF水平升高,其中研究组三种因子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短期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不连、骨折愈合延迟、伤口感染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种异体骨移植辅助PRP技术对HeppleV型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短期治疗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TGF⁃β1、PDG、VEGF因子水平,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经深入试验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骨移植辅助PRP技术 Hepple V型距骨骨软骨损伤 TGF⁃β1 PDG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