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瑞马唑仑对肝癌根治手术患者麻醉镇痛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
作者 周翼 王晓东 +3 位作者 靳涛 王建华 兰基山 齐少霞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25年第1期96-100,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马唑仑对肝癌根治术患者麻醉镇痛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行肝癌根治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0)、B组(n=30)、C组(n=30),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马唑仑对肝癌根治术患者麻醉镇痛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行肝癌根治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0)、B组(n=30)、C组(n=30),3组患者均采用瑞马唑仑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其中A组患者使用瑞马唑仑的剂量为0.1 mg·kg^(-1),B组患者为0.15 mg·kg^(-1),C组患者为0.2 mg·kg^(-1)。比较3组患者的麻醉诱导及镇静效果、诱导开始时(T_(0))、BIS值≤60时(T_(1))及气管插管后(T_(2))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术后1 h、12 h、24 h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麻醉起效时间长于B组和C组[(73.45±15.06)s vs(61.28±10.46)s vs(50.43±6.3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634,P<0.001);镇静有效率:A组<B组<C组(70.00%vs 96.67%vs 100.00%)(χ^(2)=16.425,P<0.001)。T_(0)~T_(2)时,3组患者的HR值逐渐上升,而MAP值及SpO_(2)值均先下降后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9.716、78.389、213.786,P<0.001)。T_(0)、T_(1)、T_(2)时,3组患者的HR值及MA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14、0.022,P>0.05)。T_(1)、T_(2)时,A组患者的SpO_(2)值最低,C组患者为最高(F=7.059,P<0.05)。术后1~24 h,3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逐渐上升,且不同时间点A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均为最高,而C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97.006、48.542、2.718,P<0.05)。A组总不良反应率3.33%,B组总不良反应率6.67%,C组总不良反应率为10.00%,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08,P>0.05)。结论瑞马唑仑用于肝癌根治手术的麻醉诱导时,随着剂量的增加,起效时间越短,且镇静效果越好;但不同剂量的瑞马唑仑对患者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及术后不良反应差异较小,其中0.15 mg·kg^(-1)为最佳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舒芬太尼 肝癌 麻醉诱导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对脂多糖诱导的MHCC97H细胞黏附、迁移、侵袭和炎症因子的影响及与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关系
2
作者 齐少霞 杨栋宝 +2 位作者 靳涛 王建华 兰基山 《安徽医药》 2025年第2期263-267,I0002,共6页
目的探究丙泊酚与脂多糖(LPS)刺激下MHCC97H细胞功能、炎症水平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关联。方法该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体外培养人MHCC97H细胞系,分为对照组(等量的溶剂),LPS组(1 mg/L LPS),实验组(LPS+6.2... 目的探究丙泊酚与脂多糖(LPS)刺激下MHCC97H细胞功能、炎症水平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关联。方法该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体外培养人MHCC97H细胞系,分为对照组(等量的溶剂),LPS组(1 mg/L LPS),实验组(LPS+6.25组、LPS+12.5组、LPS+25组,LPS组基础上分别加入6.25、12.5和25μmol/L丙泊酚),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和细胞活力筛选出丙泊酚的最适浓度进行后续实验,后将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LPS+25组和LPS+25+抑制剂组(LPS+25组基础上联合10μmol/L BAY 11-7082),干预24 h。细胞黏附实验测定黏附细胞数;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迁移与侵袭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测定上皮间质转化(EMT)及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根据细胞活力和炎症因子IL-6表达选择LPS+25组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相比,LPS组细胞黏附数、迁移数、侵袭数、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纤连蛋白(FN)、IκB激酶α(IKKα)和p-NF-κB p65蛋白水平分别为(152.00±9.01)个、(84.01±10.44)个、(65.67±3.06)个、0.46±0.02、0.47±0.03、0.99±0.02、1.03±0.02、0.95±0.05上调,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0.42±0.02下调(P<0.05);与LPS组相比,LPS+25组显著扭转了上述指标的变化(P<0.05);与LPS+25组相比,LPS+25+抑制剂组加入NF-κB通路抑制剂后,上述指标变化扭转得更为显著(P<0.05)。结论丙泊酚对LPS刺激下MHCC97H细胞炎症因子表达、黏附、迁移、侵袭能力及EMT进程具有抑制作用,可能与NF-κB通路活性受到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异丙酚 MHCC97H 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 黏附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肋缘下腹横筋膜阻滞预先镇痛效果研究
3
作者 武倩 齐少霞 +3 位作者 李东 周翼 付征 闫诺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25年第2期302-305,共4页
目的探讨肋缘下腹横筋膜阻滞预先镇痛用于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IHBDS)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2021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7例IHBDS患者,均接受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71例和观察组76例,均行全身... 目的探讨肋缘下腹横筋膜阻滞预先镇痛用于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IHBDS)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2021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7例IHBDS患者,均接受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71例和观察组76例,均行全身静脉麻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肋缘下腹横筋膜阻滞预先镇痛。采用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评估疼痛,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和质醇(Cor)水平。结果观察组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日分别为(2.1±0.9)d和(7.1±1.1)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分别为(3.2±1.1)d和(8.5±1.3)d,P<0.05】;在术后6 h和24 h,观察组静息时VAS评分分别为(1.9±0.5)分和(2.2±0.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9±0.3)分和(2.8±0.5)分,P<0.05】,活动时VAS评分分别为(2.4±0.3)分和(2.6±0.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4±0.5)分和(3.4±0.7)分,P<0.05】;在T1~T4时,两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血清E和Cor水平分别为(200.1±27.4)pg/ml和(262.1±28.4)p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40.3±33.5)pg/ml和(301.7±31.2)pg/ml,P<0.05】;两组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9.8%对7.8%,P>0.05)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肋缘下腹横筋膜阻滞预先镇痛可缩短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的IHBDS患者住院时间,术后镇痛效果好,可能与抑制了机体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结石 腹腔镜肝叶切除术 腹横筋膜阻滞 预先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调控miR-221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4
作者 付越 齐少霞 靳涛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5年第1期51-56,共6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Sev)调控微小RNA-221(miR-221)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以肝癌细胞Huh-7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L-Sev组(Sev浓度1.7%)、M-Sev组(Sev浓度3.4%)、H-Sev组(Sev浓度5.1%)、miR-NC组(加入5.1%浓度Sev基础上转染mi... 目的:探讨七氟醚(Sev)调控微小RNA-221(miR-221)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以肝癌细胞Huh-7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L-Sev组(Sev浓度1.7%)、M-Sev组(Sev浓度3.4%)、H-Sev组(Sev浓度5.1%)、miR-NC组(加入5.1%浓度Sev基础上转染miR-NC)、miR-221组(加入5.1%浓度Sev基础上转染miR-221 mimics)。qRT-PCR法检测各组Huh-7细胞中miR-221表达;CCK8法和平板克隆检测Huh-7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Huh-7细胞迁移和侵袭;流式细胞仪检测Huh-7细胞凋亡;蛋白印迹法(WB)检测Huh-7细胞中Ki67、MMP-9、Bax、MGMT、Axin2、PHF2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Sev组、M-Sev组、H-Sev组Huh-7细胞的存活率显著降低,克隆细胞数、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显著减少,细胞中miR-221 mRNA、Ki67蛋白、MMP-9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升高,Bax蛋白、MGMT蛋白、Axin2蛋白、PHF2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H-Sev组、miR-NC组相比,miR-221组的存活率显著升高,克隆细胞数、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显著增加,细胞中miR-221 mRNA、Ki67蛋白、MMP-9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细胞的凋亡率显著降低,Bax蛋白、MGMT蛋白、Axin2蛋白、PHF2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Sev可能是通过抑制miR-221表达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促进肝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221 七氟醚 肝癌 生物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腹腔镜根治术后PCIA并胸椎旁神经阻滞的效果
5
作者 王晓东 周翼 +3 位作者 靳涛 王建华 兰基山 齐少霞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565-569,共5页
目的探讨肝癌腹腔镜根治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并胸椎旁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2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行腹腔镜肝癌根治术治疗的84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阿片类药物静脉镇... 目的探讨肝癌腹腔镜根治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并胸椎旁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2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行腹腔镜肝癌根治术治疗的84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阿片类药物静脉镇痛,观察组采用PCIA并胸椎旁神经阻滞镇痛。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Ramsay镇静评分、炎症因子、肝功能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12、24、72h静息状态下疼痛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2.930~13.850,P<0.05)。观察组术后72h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降钙素原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6.139~8.961,P<0.05)。观察组术后72h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3.845~5.216,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14%)虽低于对照组(14.29%),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20,P>0.05)。结论肝癌腹腔镜根治术后应用PCIA并胸椎旁神经阻滞能显著提升镇痛和镇静效果,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肝功能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病人控制 神经传导阻滞 肝细胞 腹腔镜检查 肝功能试验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下腔静脉呼吸变异指数对骨科手术患者腰椎麻醉后低血压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2
6
作者 柳洁 王莹莹 +3 位作者 刘莉 吕瑞兆 白晓明 井郁陌 《重庆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224-228,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下腔静脉呼吸变异指数(IVC-RVI)对骨科手术患者腰椎麻醉后发生低血压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于该院行择期骨科手术的患者194例,所有患者麻醉方法均为腰椎麻醉。术前使用超声对IVC-RVI相关超声指标进行测量,患者... 目的探讨超声下腔静脉呼吸变异指数(IVC-RVI)对骨科手术患者腰椎麻醉后发生低血压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于该院行择期骨科手术的患者194例,所有患者麻醉方法均为腰椎麻醉。术前使用超声对IVC-RVI相关超声指标进行测量,患者麻醉完成后常规监测生命体征。记录麻醉完成至手术结束时发生低血压的患者,分析导致患者术中发生低血压的影响因素,同时分析IVC-RVI对患者麻醉后发生低血压的预测价值。结果根据术中低血压发生标准,腰椎麻醉后共60例患者发生低血压,发生率为30.93%。术中低血压患者术前促血管收缩性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血压正常患者,术前高血压患病率及IVC-RVI明显高于血压正常患者(P<0.05)。术前促血管收缩药物使用为术中低血压发生的保护因素(OR=0.335,P=0.014),术前高血压(OR=3.614,P=0.002)及IVC-RVI(OR=1.468,P<0.001)是术中低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IVC-RVI预测腰椎麻醉后低血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50(95%CI:0.790~0.909,P<0.001),截断值为35.87%,灵敏度为88.3%,特异度为74.42%。结论IVC-RVI对腰椎麻醉后患者低血压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用于指导腰椎麻醉患者术后低血压的预防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麻醉 低血压 超声 下腔静脉变异度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静脉血容量状态参数对骨科手术腰麻后低血压早期预测价值
7
作者 庞文广 刘莉 《社区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4期475-480,共6页
目的探究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VC-CI)和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2项腔静脉血容量状态参数对骨科手术患者腰麻后低血压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10-01-2021-10-01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106例行骨科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 目的探究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VC-CI)和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2项腔静脉血容量状态参数对骨科手术患者腰麻后低血压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10-01-2021-10-01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106例行骨科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相同麻醉方式,术前测量心率(HR)、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IVC-CI和PVI等相关指标。比较2组患者腰麻后低血压发生情况,以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低血压的影响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IVC-CI对腰麻低血压的预测价值。结果106例骨科手术患者共发生低血压31例(29.25%),血压正常75例(70.7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促血管收缩性药物(χ^(2)=8.857,P=0.003)、下腔静脉超声指导输液(χ^(2)=7.705,P=0.006)、基础疾病为高血压(χ^(2)=8.514,P=0.004)与低血压发生有关。低血压组IVC-CI为(39.48±4.21)%,高于血压正常组的(33.42±3.88)%,t=7.135,P<0.001;低血压组PVI(19.61±3.94)%,高于血压正常组的(14.82±3.50)%,t=6.176,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OR=2.875,95%CI为1.154~7.163,P=0.023)、IVC-CI(OR=1.511,95%CI为1.257~1.816,P<0.001)及PVI值升高(OR=1.432,95%CI为1.222~1.677,P<0.001)为腰麻患者低血压的危险因素,下腔静脉超声指导输液(OR=0.288,95%CI为0.117~0.710,P=0.007)、促血管收缩性药物使用(OR=0.285,95%CI为0.102~0.796,P=0.017)是腰麻后低血压的保护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IVC-CI、PVI预测腰麻患者低血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7和0.809,联合预测为0.941。结论高血压、IVC-CI及PVI值升高为腰麻患者低血压的危险因素,促血管收缩性药物使用、下腔静脉超声指导输液是腰麻后低血压的保护因素,且IVC-C、PVI预测腰麻后低血压的发生的价值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麻醉 下腔静脉塌陷指数 低血压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下腔静脉变异度为指导的围手术期容量管理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8
作者 王莹莹 刘莉 +3 位作者 吕瑞兆 柳洁 白晓明 井郁陌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CAS 2022年第3期194-198,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下腔静脉变异度(dIVC)的围手术期容量管理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的6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以dIVC为指导(dIVC组)和以中心静脉压(CVP... 目的探讨基于下腔静脉变异度(dIVC)的围手术期容量管理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的6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以dIVC为指导(dIVC组)和以中心静脉压(CVP)为指导(CVP组)围手术期容量管理,各32例。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结束时(T2)、术后6 h(T3)的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氧合指数、血乳酸等水平变化;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7 d的肝肾功能指标,包括谷丙氨酸(ALT)、谷草转氨酸(AST)、总胆红素(TBIL)、肌酐(Cr)、尿素氮(BUN)等水平变化;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通气时间、苏醒时间及丙泊酚用量。结果dIVC组在T1~T3时的MAP(t=2.427、2.872、3.826,P=0.018、0.006、<0.001)、SPO_(2)( t=2.454、2.129、2.661,P=0.017、0.037、0.010)及氧合指数(t=2.961、2.095、2.946,P=0.004、0.040、0.005)均高于CVP组;在T2、T3时的血乳酸水平低于CV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63、7.845,P=0.027、<0.001)。dIVC组术后3、7 d的血清ALT水平低于CVP组(t=2.766、2.991,P=0.008、0.004),术后1、3 d的AST水平低于CVP组(t=2.894、2.482,P=0.005、0.016),术后3 d的TBIL水平低于CVP组(t=2.236,P=0.0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1、3、7 d的Cr(t=0.560、0.259、0.098,P=0.578、0.796、0.922)和BUN(t=0.222、0.362、0.569,P=0.825、0.718、0.57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IVC组的术中机械通气时间和苏醒时间均少于C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8、2.599,P=0.006、0.012),两组术中丙泊酚用量、手术时间及术中输血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928、0.417、0.110,P=0.058、0.678、0.740)。结论基于dIVC的容量管理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组织氧供,减少肝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变异度 腹腔镜肝切除术 血流动力学 容量管理
原文传递
布托啡诺调节JAG1/Notch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9
作者 周翼 王晓东 +1 位作者 齐少霞 孙建娜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3年第10期2059-2065,共7页
目的 研究布托啡诺对乳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及潜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布托啡诺对MDA-MB-231细胞存活率影响;根据实验要求分为对照组、布托啡诺组、布托啡诺+pcDNA3.1组、布托啡... 目的 研究布托啡诺对乳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及潜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布托啡诺对MDA-MB-231细胞存活率影响;根据实验要求分为对照组、布托啡诺组、布托啡诺+pcDNA3.1组、布托啡诺+pcDNA3.1-JAG1组;EDU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集落形成能力;RT-qPCR检测JAG1、Notch1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JAG1、Notch1、Ki67、MMP2、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结果 选取10μmol/L布托啡诺处理细胞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相比,布托啡诺组MDA-MB-231细胞EDU阳性细胞率、迁移数量、侵袭数量、克隆集落数、JAG1、Notch1mRNA水平、JAG1、Notch1、Ki67、MMP2蛋白水平显著性降低,凋亡率、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与布托啡诺+pcDNA3.1组相比,布托啡诺+pcDNA3.1-JAG1组MDA-MB-231细胞EDU阳性细胞率、迁移数量、侵袭数量、克隆集落数、JAG1、Notch1mRNA水平、JAG1、Notch1、Ki67、MMP2蛋白水平显著性升高,凋亡率、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 布托啡诺可能通过抑制JAG1/Notch信号通路抑制MDA-MB-231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托啡诺 JAG1/Notch信号通路 乳腺癌细胞 恶性生物学行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