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高危人群食管癌普查及二级预防 被引量:5
1
作者 侯浚 陈志峰 +6 位作者 闫付荣 李绍森 王增福 萦文贵 李中元 赵宝善 肖明太 《河北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84-86,共3页
河北省高危人群食管癌普查及二级预防侯浚,陈志峰,闫付荣,李绍森,王增福,萦文贵,李中元,赵宝善,肖明太河北省肿瘤研究所(050011)河北省磁县肿瘤防治所河北省涉县肿瘤防治所关键词食管瘤,普查,预防食管癌是我国常见恶... 河北省高危人群食管癌普查及二级预防侯浚,陈志峰,闫付荣,李绍森,王增福,萦文贵,李中元,赵宝善,肖明太河北省肿瘤研究所(050011)河北省磁县肿瘤防治所河北省涉县肿瘤防治所关键词食管瘤,普查,预防食管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其病死率居全国恶性肿瘤的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普查 预防 河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食管癌高发现场饮用水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梁索原 曹玉 +3 位作者 赤泽宏平 张富治 白秀兰 王士杰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1期1310-1312,共3页
目的检测食管癌高发现场(涉县)饮用水中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的含量,了解"三氮"的分布状况,选择上消化道肿瘤低发区(赤城县)作为对照,为上消化道肿瘤的病因和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水样采集按用水人口、地理分布... 目的检测食管癌高发现场(涉县)饮用水中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的含量,了解"三氮"的分布状况,选择上消化道肿瘤低发区(赤城县)作为对照,为上消化道肿瘤的病因和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水样采集按用水人口、地理分布进行水样检测。采集涉县(n=86)、赤城(n=42)水样,进行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检测。使用TA-88微量自动分析仪,按国标法对水样进行检测。结果食管癌高发现场涉县地表水中的硝酸盐氮(5.140±0.524)mg/L明显低于浅水井的(9.281±0.74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深井水中硝酸盐氮含量(5.990±0.620)mg/L低于浅井水的(9.281±0.74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涉县饮用水中"三氮"含量检测结果表明均明显高于赤城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上消化道肿瘤高发现场涉县饮用水中"三氮"含量高,为人体合成致癌物提供了有利条件。该现象可能与上消化道肿瘤发生发展存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氮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三级肿瘤防治网的实践和体会
3
作者 李中元 吴守璋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1988年第3期36-37,共2页
涉县地处河北省西南部的太行山区,30个乡(镇),310多个村庄,32万人口,是肿瘤高发县之一,特别是食管癌,粗死亡率高达166.03/十万,与全国1974——1976年统计的食管癌粗死亡率16.7/十万相比,高出近10倍,严重地威胁着人民身体健康。虽然我县... 涉县地处河北省西南部的太行山区,30个乡(镇),310多个村庄,32万人口,是肿瘤高发县之一,特别是食管癌,粗死亡率高达166.03/十万,与全国1974——1976年统计的食管癌粗死亡率16.7/十万相比,高出近10倍,严重地威胁着人民身体健康。虽然我县较贫穷,但各级领导和科研部门非常重视,1975年正式成立了肿瘤防治办公室(现改为肿瘤防治所)和肿瘤医院专业防治机构,配备了专业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防治 粗死亡率 科研部门 太行山区 肿瘤医院 防治机构 肿瘤病 中专毕业生 死亡登记 食管上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高发区贲门癌、胃癌流行强度分析及其对内镜筛查的启示 被引量:34
4
作者 张立玮 温登瑰 +10 位作者 王士杰 李英赛 于卫芳 王晓玲 王俊和 李素平 李永伟 王顺平 尔立绵 丛庆文 马彩芬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792-795,共4页
目的分析涉县等食管癌高发区贲门癌、胃癌的流行强度,明确其防治任务,探讨具体控制途径。方法对比分析涉县、林县、磁县全人群肿瘤登记的食管癌、贲门癌、胃癌发病率与死亡率以及内镜筛查6233例40~69岁人群三种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 目的分析涉县等食管癌高发区贲门癌、胃癌的流行强度,明确其防治任务,探讨具体控制途径。方法对比分析涉县、林县、磁县全人群肿瘤登记的食管癌、贲门癌、胃癌发病率与死亡率以及内镜筛查6233例40~69岁人群三种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结果太行山南麓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贲门癌和胃癌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合计占到全身恶性肿瘤的70%~80%。涉县2000~2004年贲门癌发病率男女性分别为69.9/10万和41.5/10万,死亡率男女性分别为54.3/10万和33.2/10万。高发区运用内镜碘染色指导活检技术筛查,食管鳞状上皮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的检出率高,但贲门和胃腺上皮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的检出率相对较低。结论太行山南部食管癌高发区存在贲门癌和胃癌共同高发的现象,要想通过早诊早治从整体上降低该地区上消化道癌的死亡率,必须加强内镜对贲门和胃腺上皮癌前病变及早期癌检出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高发区 贲门癌 胃癌 癌前病变 内镜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苍豆丸阻断食管癌前病变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侯浚 陈志峰 +2 位作者 李绍森 李中元 阎付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7-120,共4页
自1988年11月至1993年11月在食管癌高发区河北省磁县和涉县8个乡进行食管脱落细胞学拉网普查,共查出食管上皮细胞重度增生患者648例。全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复方苍豆丸,对照组服用安慰剂。服药... 自1988年11月至1993年11月在食管癌高发区河北省磁县和涉县8个乡进行食管脱落细胞学拉网普查,共查出食管上皮细胞重度增生患者648例。全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复方苍豆丸,对照组服用安慰剂。服药5年后根据细胞学复查和食管癌发病登记结果统计,治疗组食管癌变率7.1%,对照组13.0%,P<0.05。治疗组5年食管癌变率比对照组降低45.3%。本研究结果提示复方苍豆丸有一定防癌作用。分析影响疗效提高的主要因素是重增Ⅱ级和高年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癌前病变 中草药治疗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涉县、磁县及河南林州市、山西阳城县上消化道癌集中高发对病因及预防的启示 被引量:10
6
作者 温登瑰 刘志才 +7 位作者 张立玮 王俊和 李永伟 马彩芬 李海平 王丹妮 连士勇 王士杰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01期6-8,共3页
由于食管癌和贲门癌外科治疗上的相似性,华北食管癌高发现场肿瘤登记1986年以前存在把贲门腺癌归入食管鳞癌的现象[1],虽然强调了食管鳞状上皮癌的高发,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贲门和非贲门胃腺癌的流行强度.
关键词 河北 涉县 磁县 河南 林州市 山西 阳城县 上消化道癌 病因 食管癌和贲门癌 食管鳞状上皮癌 肿瘤登记 外科治疗 食管鳞癌 流行强度 高发现场 贲门腺癌 相似性 胃腺癌 华北
原文传递
食管及贲门癌前病变自然史内镜筛查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士杰 张立玮 +9 位作者 温登瑰 李英赛 于卫芳 王晓玲 王俊河 李素平 马彩芬 李永伟 王顺平 尔立绵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70-373,共4页
目的:了解食管和贲门癌前病变进展较快者的滞留时间,为寻找合适的筛查间隔提供线索。方法:在涉县对40~69岁人群开展重复的内镜筛查。结果:8例重度不典型增生者中从首检为正常间隔13个月检出1例,从首检为基底细胞增生间隔7个月检出1例,... 目的:了解食管和贲门癌前病变进展较快者的滞留时间,为寻找合适的筛查间隔提供线索。方法:在涉县对40~69岁人群开展重复的内镜筛查。结果:8例重度不典型增生者中从首检为正常间隔13个月检出1例,从首检为基底细胞增生间隔7个月检出1例,从首检为轻度不典型增生分别间隔3~10.5个月检出4例,从首检为中度不典型增生分别间隔12.5、43.4个月检出2例;8例原位癌或黏膜内癌中由首检为基底细胞增生分别间隔18和51.7个月检出2例,由首检为轻度不典型增生间隔48个月检出1例,由首检为中度不典型增生分别间隔4、13个月检出2例,由首检为重度不典型增生分别间隔3.5~17.5个月检出3例;4例浸润性癌中由轻度不典型增生间隔13个月检出1例,由中度不典型增生间隔50个月检出1例,由重度不典型增生间隔14和19个月检出2例。结论:首检过后对基底细胞增生和轻度不典型增生应间隔一年复查一次,对中度不典型增生应半年内复查一次,以防止其中进展较快者发展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贲门癌 内镜筛查 癌前病变 筛查间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治疗食管、胃贲门癌前病变细胞学诊断结果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贺信祥 严述常 +6 位作者 王恩弟 姜廷良 贺晓平 李佩文 王美云 李忠元 余桂清 《河北医学》 CAS 1998年第9期1-3,共3页
目的:食管、胃贲门上皮细胞重度增生,是一种重要的癌前病变状态,采用六味地黄丸,对食管、胃贲门癌前病变重度增生进行治疗,对其进行干扰、阻断、促其逆转,以达到防癌之目的,称之为癌前病变Ⅱ级预防。方法:本组治疗组214例,... 目的:食管、胃贲门上皮细胞重度增生,是一种重要的癌前病变状态,采用六味地黄丸,对食管、胃贲门癌前病变重度增生进行治疗,对其进行干扰、阻断、促其逆转,以达到防癌之目的,称之为癌前病变Ⅱ级预防。方法:本组治疗组214例,对照组128例,各服药二年、治疗组变率为1.4%,对照组为6.7%,结果差异显著。结果:但食管、胃贲门癌前病变Ⅱ级预防是以细胞学动态变化作为疗效观察依据的,为此重增的检出率与准确率的高低,不仅只是一个漏诊及误诊问题,更是关系到整体工作是否可行、研究结论是否可信的问题。结论:为了进一步减少假阳性、假阴性及漏诊、误诊率,提高检出率及准确性,首先采用了以“三上三下”拉网法为中心,以细胞学诊断涂、固、染、阅规范化操作规程为重点的一整套质量控制法。使重增的检出率达16.7%,高于国内同种标准检出率的报道,并注意了严格重增诊断标准,作好鉴别诊断,提高了检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胃贲门癌 细胞学诊断 六味地黄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党参丸治疗食管癌前病变临床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侯浚 阎付荣 +2 位作者 李绍森 李中元 陈志峰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1-12,共2页
在河北省食管癌高发区,经食管脱落细胞学拉网确诊食管上皮细胞重度增生2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经口服复方党参丸2年,结果治疗组细胞学好转率71.7%,癌变率2.8%;对照组分别为50.0%和10.0%,统计学处理p<0.01。表明复方党参丸对... 在河北省食管癌高发区,经食管脱落细胞学拉网确诊食管上皮细胞重度增生2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经口服复方党参丸2年,结果治疗组细胞学好转率71.7%,癌变率2.8%;对照组分别为50.0%和10.0%,统计学处理p<0.01。表明复方党参丸对阻断食管癌前病变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党参丸 食管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上皮重度增生患者口颊上皮细胞微核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玉敏 李琰 +2 位作者 段建平 李中元 赵明太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3年第2期27-29,共3页
为明确口颊上皮细胞徽核与食管上皮重度增生的关系,促进食管癌早期诊断及提高抗增生药物预防治疗效果,本研究对3组不同人群口颊上皮细胞微核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食管上皮重度增生患者口颊上皮细胞微核率高出健康人3倍余;逆转组与... 为明确口颊上皮细胞徽核与食管上皮重度增生的关系,促进食管癌早期诊断及提高抗增生药物预防治疗效果,本研究对3组不同人群口颊上皮细胞微核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食管上皮重度增生患者口颊上皮细胞微核率高出健康人3倍余;逆转组与健康组比无显著差异。提示:口颊上皮细胞微核率与疾病发生、发展呈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上皮细胞增生 微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患者舌象研究新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桂清 王济民 +4 位作者 陈健民 侯浚 刘少翔 阎付荣 李中元 《中医研究》 1990年第3期16-17,共2页
在癌症患者的舌象研究中,发现一些新用途、新方法和新认识。1.有复发扩散的患者多出现舌色青紫(包括淡青紫)和血沉增快,观察舌色和血沉变化可作为推测疗效和早期发现复发转移的信号。观察舌象结合家族史及可疑症状可用于初筛普查食管癌... 在癌症患者的舌象研究中,发现一些新用途、新方法和新认识。1.有复发扩散的患者多出现舌色青紫(包括淡青紫)和血沉增快,观察舌色和血沉变化可作为推测疗效和早期发现复发转移的信号。观察舌象结合家族史及可疑症状可用于初筛普查食管癌。2.红紫舌、青紫舌和淡青紫舌在色度和临床意义上确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诊断 舌象 血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酚检测对癌症的初筛查 被引量:1
12
作者 宗秀惠 王炎 +1 位作者 侯浚 赵保山 《河北医药》 CAS 2000年第5期383-383,共1页
关键词 癌症 尿酚 检测 初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酚筛查癌症患者的随访报告
13
作者 侯浚 王志芳 +2 位作者 靳国良 赵保善 宗秀惠 《河北医药》 CAS 2003年第10期785-785,共1页
关键词 尿酚筛查 癌症 随访报告 癌前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发区食管癌的早期基因治疗和预防 被引量:3
14
作者 冯宝章 侯俊 +3 位作者 李琰 郭翠蓝 李绍森 赵宝山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08年第2期106-107,111,共3页
目的 将治疗大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红白血病所用的V-erbB反基因寡核苷酸(ODN,B1和B2)粉针剂应用于高发区食管癌早期和食管原位癌患者的基因治疗.方法 应用两种治疗方案,即第1方案(B1+B2)和第2方案(B1+B2+CpG),分别对41例食管上... 目的 将治疗大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红白血病所用的V-erbB反基因寡核苷酸(ODN,B1和B2)粉针剂应用于高发区食管癌早期和食管原位癌患者的基因治疗.方法 应用两种治疗方案,即第1方案(B1+B2)和第2方案(B1+B2+CpG),分别对41例食管上皮非典型增生(中度增生15例,重度增生26例)及5例食管原位癌患者,在内窥镜下进行局部喷洒药物治疗,隔日1次,连续3次为1个疗程.1~2个月后复查和病理检查.并于治疗后5年进行随访复查.结果 41例食管上皮非典型增生患者应用第1方案治疗,其中33例从中度增生或重度增生逆转为轻度增生或正常,有效率为80.5%.8例无效,其中1例进展为原位癌.第2方案治疗5例原位癌,3例有效(1例逆转为重度增生.1例逆转为轻度增生,1例逆转为轻度食管炎),2例无效.治疗后5年随访,84.2%患者已痊愈.结论 上述两个治疗方案对高发区癌症的二级预防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增生 基因疗法 基因 erbB 寡核苷酸类 反义
原文传递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贲门癌发生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赖少清 王国清 +1 位作者 陈志峰 赵保山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697-698,共2页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贲门癌 贲门黏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