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永健 徐江红 +3 位作者 曹亮 杨荣阁 赵相军 张振锋 《河北中医》 2014年第11期1737-1739,共3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log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据国外学者统计,糖尿病病程5、10、20年后DPN发生率分别达到30%、60%、90%。临床主要表现为感觉和(或)运动功能障碍,可出现肢体冷凉、...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log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据国外学者统计,糖尿病病程5、10、20年后DPN发生率分别达到30%、60%、90%。临床主要表现为感觉和(或)运动功能障碍,可出现肢体冷凉、麻木、疼痛、乏力等症状,病久导致肌肉萎缩,甚至肢体废用,是造成糖尿病患者坏疽截肢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DPN的探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疗效确切,兹将近年来DPN的中医药治疗现状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中医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及辨证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
作者 单体亮 张学新 +4 位作者 马淑然 朱立春 吴颂 徐江红 刘艳军 《中国医药》 2014年第1期141-144,共4页
高脂血症是临床常见病,是指血浆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中任意一种或多种高于正常值,伴或不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正常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心理压力的加重,高脂血症的发病率更呈逐... 高脂血症是临床常见病,是指血浆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中任意一种或多种高于正常值,伴或不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正常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心理压力的加重,高脂血症的发病率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中医学文献中类似的症状和体征记载分散在“肥人”“痰浊““中风”“眩晕”“胸痹”等病证中。《素问·通评虚实论》:“凡治消瘅,仆击,偏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基础 高脂血症 病因病机 辨证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血症中医药治疗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单体亮 张学新 +4 位作者 马淑然 朱立春 吴颂 徐江红 刘艳军 《中国医药》 2014年第12期1870-1872,共3页
高脂血症的定义为血脂紊乱或血脂异常,是指人体内血清脂质的水平超出了正常范围.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的升高、血清三酰甘油水平的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异常减低都可以诊断为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高脂血症的定义为血脂紊乱或血脂异常,是指人体内血清脂质的水平超出了正常范围.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的升高、血清三酰甘油水平的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异常减低都可以诊断为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首要发病原因.因此,研究中医药降脂方药及其中医药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中医药领域对高脂血症治疗方面的研究颇多,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现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中医药 化痰祛瘀 补脾益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降散合消瘰丸加味治疗亚甲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赵相军 程刚 徐江红 《陕西中医》 2016年第5期535-537,共3页
目的:分析升降散联合消瘰丸加味在亚急性甲状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更为有效的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提供参考。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接受强的松口服治疗,治疗组接受升降散联合... 目的:分析升降散联合消瘰丸加味在亚急性甲状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更为有效的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提供参考。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接受强的松口服治疗,治疗组接受升降散联合消瘰丸加味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安全性。结果:虽然2组治疗后FT3、FT4、ESR及CRP均低于治疗前,TSH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但2组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FT3、FT4、TSH、ESR及CR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2组入组接受治疗前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疼痛及发热症状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完成8周治疗后,治疗组各项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在完成8周治疗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升降散联合消瘰丸加味可在不降低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降低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炎 亚急性/中医药疗法 升降散/治疗应用 @消瘰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并焦虑状态应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振锋 赵相军 徐江红 《中国医药导刊》 2016年第12期1252-1253,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2型糖尿病并焦虑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4例2型糖尿病并焦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降糖治疗,观察组给予降糖及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糖水平、焦虑... 目的:探讨应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2型糖尿病并焦虑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4例2型糖尿病并焦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降糖治疗,观察组给予降糖及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糖水平、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症状自评量表等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有明显差异。结论: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2型糖尿病并焦虑状态,可明显改善患者焦虑状态,降低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焦虑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糖组方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脾虚湿瘀证临床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郝永蕾 徐江红 +1 位作者 朱立春 冯秋斌 《河北中医》 2019年第3期372-375,443,共5页
目的观察消糖组方对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脾虚湿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脾虚湿瘀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单纯胰岛素强化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糖组方治疗。2组均... 目的观察消糖组方对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脾虚湿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脾虚湿瘀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单纯胰岛素强化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糖组方治疗。2组均治疗2周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四肢倦怠、脘腹胀、大便不爽、头身困重、自汗及舌苔)评分、血糖[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脂联素(AD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四肢倦怠、脘腹胀、大便不爽、头身困重、自汗及舌苔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各中医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FPG、2 hPG、FINS、TG、TC、LDL-C、hs-CRP及HOMA-IR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AD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TG、HOMA-IR及ADP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糖组方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脾虚湿瘀证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中医症状,降低血糖及血脂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胰岛素 中医疗法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引法配合针刺郄穴、原穴治疗气阴两虚夹瘀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滑东 徐江红 姜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7期134-137,共4页
目的 观察导引法配合针刺郄穴、原穴对气阴两虚夹瘀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9年1月—2020年9月在秦皇岛中医医院内分泌二科门诊或病房就诊的67例气阴两虚夹瘀型2型D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 目的 观察导引法配合针刺郄穴、原穴对气阴两虚夹瘀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9年1月—2020年9月在秦皇岛中医医院内分泌二科门诊或病房就诊的67例气阴两虚夹瘀型2型D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后针刺郄穴、原穴,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甲钴胺片口服,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31/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7%(2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多伦多临床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提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导引法配合针刺郄穴、原穴能够改善气阴两虚夹瘀型2型DPN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气阴两虚夹瘀证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 郄穴 原穴 中医外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颈围对代谢综合征的筛查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程刚 徐江红 +3 位作者 周颖 王岩 赵相军 姜波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1年第7期606-610,共5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颈围筛查对代谢综合征(M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医医院住院的413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统计其一般资料特征,腰围、颈围与各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及筛查M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颈围筛查对代谢综合征(M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医医院住院的413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统计其一般资料特征,腰围、颈围与各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及筛查M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结果:男性年龄(55.35±14.15)岁,MS检出率74.47%(140/188),女性年龄(60.19±10.29)岁,MS检出率71.11%(160/225)。男性组腰围与年龄(r=-0.17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r=-0.252)呈负相关,颈围与糖化血红蛋白(r=-0.186)、总胆固醇(r=-0.154)、HDL-C(r=-0.368)呈负相关,颈围与舒张压(r=0.149)呈正相关。女性组腰围与空腹血糖(r=0.181)、收缩压(SBP)(r=0.161)呈正相关,与HDL-C(r=-0.171)呈负相关,颈围与空腹血糖(r=0.197)、SBP(r=0.146)呈正相关。男性组腰围识别M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2,颈围为0.745,女性组腰围识别M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0,颈围为0.752。男性颈围识别MS的切点是34.50 cm,灵敏度为82.9%,特异度为54.2%。女性颈围识别MS的切点是31.75 cm,灵敏度为80.6%,特异度为62.1%。结论:在2型糖尿患者中颈围有较好的MS筛查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腰围 代谢综合征 颈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