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有焦虑及抑郁的睡眠障碍人群血清氧化应激指标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1
作者 张婧 朱赫蕾 +2 位作者 张文 徐迎新 陈倩倩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 分析伴有焦虑及抑郁的睡眠障碍人群血清氧化应激指标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196例伴焦虑及抑郁的睡眠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其氧化应激指标如血清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 目的 分析伴有焦虑及抑郁的睡眠障碍人群血清氧化应激指标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196例伴焦虑及抑郁的睡眠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其氧化应激指标如血清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白细胞介素-6(IL-6)、γ-谷氨酰转移酶(γ-GGT)水平。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依据MoCA评分将其分为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组(n=80)和未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组(n=116)。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血清MDA、T-SOD、IL-6、γ-GGT水平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QSI)评分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探讨血清MDA、T-SOD、IL-6、γ-GGT水平与伴有焦虑及抑郁的睡眠障碍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MDA、T-SOD、IL-6、γ-GGT对伴有焦虑及抑郁的睡眠障碍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估价值。结果 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组血清MDA、IL-6、γ-GGT、PQSI评分高于未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组,T-SOD水平低于未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DA、IL-6、γ-GGT水平与PQSI评分呈正相关(r=0.128、r=0.317、r=0.261,P=0.037、P<0.001、P<0.001),血清T-SOD水平与PQSI评分呈负相关(r=-0.145,P=0.021)。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DA、IL-6、γ-GGT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呈正相关(r=0.322、0.554、0.441,P均<0.001),血清T-SOD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呈负相关(r=-0.330,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DA、T-SOD、IL-6、γ-GGT单独及联合评估伴有焦虑及抑郁的睡眠障碍患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AUC依次为0.689、0.694、0.825、0.759、0.955,截断值依次为9.6 mmol/L、71.6 U/L、5.2μg/L、48.8 U/L,灵敏度依次为50.00%、77.50%、71.25%、73.75%、91.25%,特异度依次为84.48%、62.93%、81.90%、70.69%、88.79%。结论 伴焦虑及抑郁的睡眠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清MDA、T-SOD、IL-6及γ-GGT密切相关,早期测定上述指标可为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抑郁 睡眠障碍 认知功能障碍 丙二醛 总超氧化物歧化酶 白细胞介素-6 Γ-谷氨酰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情训练对青少年首发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情感功能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赵颖逾 何叶亭 +5 位作者 齐佳悦 陈宏美 侯玉玲 朱慧颖 魏昆岭 王丽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6期171-173,共3页
目的分析共情训练对青少年首发抑郁症(FED)患者抑郁症状、情感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河北省秦皇岛市九龙山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住院的82例青少年FED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叙事护理干... 目的分析共情训练对青少年首发抑郁症(FED)患者抑郁症状、情感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河北省秦皇岛市九龙山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住院的82例青少年FED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叙事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共情训练,两组干预4周。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健康调查量表36(SF-36)评分;比较两组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HAMD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RBANS、SF-36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情训练可减轻青少年FED患者抑郁症状,改善情感功能、认知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干预 共情训练 青少年 首发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拉法辛与劳拉西泮治疗抑郁症伴焦虑障碍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政 韩兴哲 +3 位作者 陈丽杰 闫璐 陈倩倩 刘婷婷 《中国医药》 2022年第10期1538-1541,共4页
目的比较文拉法辛与劳拉西泮治疗抑郁症伴焦虑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河北省秦皇岛市九龙山医院收治的抑郁症伴焦虑障碍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 目的比较文拉法辛与劳拉西泮治疗抑郁症伴焦虑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河北省秦皇岛市九龙山医院收治的抑郁症伴焦虑障碍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劳拉西泮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文拉法辛治疗,2组均治疗1~2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5%(39/40)比82.5%(3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2组HAMD、HAMA评分及PSQI量表各项评分和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HAMD、HAMA、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睡眠时间、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PSQI量表总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文拉法辛可明显改善抑郁症伴焦虑障碍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且临床疗效优于劳拉西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伴焦虑障碍 文拉法辛 劳拉西泮 心理状态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颖逾 何叶亭 +5 位作者 齐佳悦 武业琛 刘强 朱慧颖 侯玉玲 王丽娜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22期3477-3479,共3页
目的研究叙事干预用于改善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住院且确诊为抑郁症的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设组,对照组(n=42)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n=42)基于对照组条件开展叙事干预,比较2组不同干预... 目的研究叙事干预用于改善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住院且确诊为抑郁症的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设组,对照组(n=42)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n=42)基于对照组条件开展叙事干预,比较2组不同干预阶段的焦虑、抑郁情绪状况及睡眠质量。结果干预前,2组情绪状况(SAS与SDS测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上述2项情绪状况量表测评结果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积极应对评分[(25.23±3.7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8.92±1.1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前PSQI测评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测评总分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叙事干预能够显著减轻抑郁症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情绪,并且也利于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干预 抑郁症 负性情绪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培酮联合氯氮平治疗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赵天真 庞堃 +2 位作者 王晓华 巨星 胡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22期86-89,94,共5页
目的观察利培酮联合氯氮平治疗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及其对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80例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培... 目的观察利培酮联合氯氮平治疗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及其对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80例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培酮和氯氮平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8周时日常生活能力、康复情况[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评分]、社会功能、心肌酶谱[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时,2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功能均强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强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时,2组IPRO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时,2组LDH、CK、CK-M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氯氮平治疗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功能,改善康复状况,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利培酮 氯氮平 心肌酶谱 生活能力 社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